动静脉内瘘穿刺术---扣眼穿刺
扣眼穿刺你知道吗
![扣眼穿刺你知道吗](https://img.taocdn.com/s3/m/120b1c31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8.png)
扣眼穿刺你知道吗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尿毒症病人赖以长期生存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而动静脉瘘则是目前大部分血透患者的血管通路,其重要性和安全性则可想而知,俗称“生命线”。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自身血管条件的问题,既往动静脉瘘的穿刺有区域法和绳梯法。
区域法,就是选择动、静脉穿刺区域,呈蜂窝状穿刺,易形成血管瘤、血管狭窄、血栓等并发症,病人皮肤损伤大、痛苦多,因皮肤上巨大的血管瘤倍加烦恼;而绳梯法要求在短短的前臂上每次呈绳梯状更换穿刺点,虽然并发症较区域法少,但对内瘘血管长度要求高,具有限制性,临床上也很难操作。
美国肾脏病基金会血管路径指南明确推荐扣眼穿刺法,并认为其是目前预防内瘘血管瘤形成的最有效方法。
所谓扣眼法,即每次穿刺都是同样的进针点、进针角度、进针深度,反复穿刺10次左右形成皮下隧道。
扣眼形成前,每次穿刺均由同一位有经验的护士进行,直至皮下隧道形成,然后采用钝针穿刺,可减少出血和痛苦。
正确的内瘘钝针扣眼法穿刺是防止内瘘血管瘤的最有效方法,对已经形成皮下固定隧道-扣眼的动静脉内瘘选用钝针替代常规的锐针,可防止穿刺点出血,延长内瘘使用寿命.临床实践证明,如果使用得当,可有效地防止内瘘血管瘤形成,并降低患者的穿刺疼痛程。
此法对血管长度要求不高,任何术式的动静脉瘘都可以选用,同时还可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此法
穿刺疼痛减轻,更重要的是对血管要求不高,任何形式的动静脉瘘都可以选用,极大降低了血管瘤、血管狭窄、血栓等血透并发症发生,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提高了透析病人的生存质量。
扣眼穿刺法保护动静脉内瘘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扣眼穿刺法保护动静脉内瘘的临床观察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53cd0f9edaef5ef7ba0d3c4e.png)
血 流 量 以 及 1年 内发 生 血 管 瘤 、 血 管 狭 窄、 血 栓 等 并 发 症 的 比 例 。结 果 : 两 组 血 透 时 的血 流 量及 1年 内发 生 血 管 瘤 、 血 管
脉端有血栓 形成 , 则 静脉压 明显 升 高 ; ③
内瘘狭窄 : 表现为透析时血流量较原来 减 少, 如 近心端静脉狭窄 , 使静 脉压升高 , 甚 至导致强迫超滤 ; ④ 内瘘动脉瘤表现为穿 刺点 附 近血 管 异 常扩 张、 膨 出, 直径 >
cHl NEsE cO 嗽t } { r Y 0t ) e 0 张s
护 理 论薯
扣 眼穿刺法保护 动静脉 内瘘 的临床观 察及护理
欧琳静 潘莲斌
针采用 内瘘 穿 刺针 及 内瘘钝 针 穿 刺 针 。
规格 : 1 6 G, 3 2 am。 r
之一。血透过程 中加 强巡视 , 防止 渗血 。
并发 症
血 液透析
动
统计学 处理 : 采用 S P S S 1 3 . 0统 计 软
件对数据进 行分 析 , 计 量 资料 应用 ( X±
S ) 表示并 采用 t 检验, P <0 . 0 5为 差 异 有
动静脉 内瘘 是维 持性 血液 透析 患者 的生命线 , 保 护好 动静 脉 内瘘 , 减少 其并 发症 , 延 长使 用 寿命 , 对 血液透 析患 者至 关重要 。我 院采 用 扣眼 穿刺法 保护 动静 脉 内瘘 , 保证其 血流量 , 减 少血 管瘤 、 血管
1 . 5c m。
法少 , 但对 内瘘血 管长 度有要 求 ( 两针 之 间距离 l O e m 以上 ) , 具 有 限制 性。扣 眼 法 穿刺法是近 年来 多家大 医院 的常用 的 动静脉内瘘 穿刺法 , 它打破 了传统 的穿刺 法 观点 一穿刺部 位要 轮流更换 , 切忌定 点 穿 刺 。 即每 次 穿 刺 都 目的 : 观 察扣眼 穿刺法对动静脉
扣眼穿刺法
![扣眼穿刺法](https://img.taocdn.com/s3/m/6af60c08ec3a87c24128c48c.png)
扣眼穿刺法的并发症—扣眼穿刺点渗血
表现: 发生在使用扣眼穿刺初期血管压力高的患者在穿刺
完成后即有血液从穿刺点渗出 血管压力高、内瘘血管表浅、 消瘦、缺乏皮下组织等情况更易发生渗血。
处理:穿刺前彻底清除血痂可有效预防渗血发生,予 5%
碘伏湿敷,待结痂充分湿润变软易于与组织分离时,再轻 剔结痂除痂 发现渗血时,首先调整穿刺针的位置,直到无 渗血后重新固定, 若经过调整位置不能止血,则用无菌棉 签在穿刺点局部压迫 15~20 min 达到止血效果。
.
扣眼穿刺法的并发症—扣眼穿刺点渗血 预防
对消瘦、血管表浅、动脉压力高的患者, 在进 行锐针扣眼穿刺时, 穿刺进针角度减小至15°, 以延长皮下隧道的长度,以预防穿刺点渗血。
.
扣眼穿刺法的并发症 —穿刺时钝针进针困难
原因:由绳梯法穿刺后的内瘘血管扩张明显,改扣眼
穿刺法后血管壁上的穿刺点容易变化,进针方向稍有变化, 钝针就不易进入血管壁上的扣眼。
位体征变化,指导患者测量体温, 每日 2 次局部湿热敷 20 min 后,用消炎止痛膏外敷以促进炎症消退, 同时听诊内瘘杂 音,防止内瘘堵塞。 感染期暂停内瘘扣眼穿刺。
.
扣眼穿刺法的并发症—内瘘周围组织感染 预防
扣眼部位必须保持清洁、干燥 穿刺前患者清洗穿刺手臂处皮肤 去痂前消毒皮肤 去痂后再次消毒皮肤
肱动脉与正中静脉吻合的内瘘患者,血管位 置深,易发生进针困难
这是由于穿刺角度小时穿刺针较难达到深部 血管,加大穿刺角度至 45°,在扣眼形成后,向 其他穿刺者做好交班,避免了按常规角度穿刺造 成的穿刺困难。
.
谢谢
.
两种穿刺方法比较
穿刺区域
穿刺点
区域穿刺 8个月的动静脉内瘘
动静脉内瘘有哪些常见的穿刺方法?各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动静脉内瘘有哪些常见的穿刺方法?各有哪些优点和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140b83c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4a.png)
动静脉内瘘有哪些常见的穿刺方法?各有哪些优点
和缺点?
【答】动静脉内瘘常见穿刺方法如下:
(1)锐针绳梯穿刺法:穿刺部位轮换,切记定点穿刺,沿着内瘘血管走向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交替进行穿刺,每个穿刺点相隔1cm左右,动脉端距瘘口至少3cm,动脉穿刺点与静脉穿刺点相距5~8cm,避开上次穿刺点。
优点:整条动脉化的静脉血管受用均等,降低血管的受损,有效地避免血管狭窄及假性动脉瘤的形成,延长内瘘使用寿命。
缺点:对于血管条件差、动静脉内瘘血管比较短的患者,则不宜使用绳梯法。
(2)钝针扣眼穿刺法
优点:相关研究显示,钝针扣眼穿刺技术可以减轻患者疼痛,降低穿刺点出血、渗血,止血速度较快,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持内瘘侧手臂的美观,降低穿刺不成功时对血管造成的血肿概率,减少对血管的损伤,还可延长内瘘使用寿命,降低血管瘤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研究显示钝针扣眼穿刺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
缺点:钝针扣眼穿刺过程中没有合适的祛痂工具会损伤扣眼周围的皮肤,在肝素化透析下可能会增加渗血的概率。
(3)区域穿刺法
优点:提高穿刺成功率。
缺点:在动静脉穿刺区域做蜂窝状穿刺,皮肤损伤大,痛苦多,局部皮肤变薄松弛,更易渗血。
在动脉血的压力下易导致内瘘感染,假性动脉瘤和血管狭窄、血栓的发生,现已逐渐被淘汰。
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2109ac9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08.png)
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是一种常用的血管通路,其操作简单,效果显著,但在临床实践中,也会出现扣眼穿刺失败的情况。
扣眼穿刺失败可能会增加患者疼痛和不适,延误血管通路建立和治疗进程。
因此,及时了解导致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对于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血流通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导致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较为复杂,可细分为以下两类:一、操作原因1.路径不正确: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时,穿刺针必须准确地进入扣眼位置,如果针头在穿刺过程中偏离了正确位置,则会导致扣眼穿刺失败。
此时,一般需要重新调整针头的方向,在正确的位置进行再次穿刺。
2.血流量不足:在动静脉内瘘穿刺时,如果血流量不足,可能会导致针头不能顺利进入血管,从而造成穿刺失败。
这种情况下,需要让患者重新调整身体姿势,比如可让患者调整侧卧的角度,同时结合按摩等技巧,帮助增加血流量,从而避免穿刺失败。
3. 穿刺力度不足:在穿刺时,如果穿刺力度不够,很可能使针头没有能够完全进入血管内部,会导致穿刺失败。
因此,在穿刺过程中,应适当增加穿刺力度,并注意感受血管内部反馈信号,即可有效预防穿刺失败。
二、病理原因1.动静脉内瘘结构异常:在动静脉内瘘穿刺时,可能会遇到结构异常的动静脉内瘘,如扣眼位置不明确,或血管过度弯曲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针头不能顺利进入血管,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暂停穿刺,并及时对患者进行评估,确定下一步的穿刺方法。
2.静脉粘连或狭窄:静脉粘连或狭窄也是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常见原因。
如果患者的静脉粘连比较严重,那么针头很可能无法进入血管内部,在这种情况下,应采取按摩、加热等方法,帮助加速血液循环,同时可以采用局部注射利多卡因或硝呋太尔等药物,从而很好地解决穿刺失败的问题。
1. 操作前充分了解患者的血管情况,特别是狭窄或粘连的情况。
2. 穿刺前先对穿刺部位进行局部麻醉和消毒,并采用合适的穿刺方式。
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2e1d1e3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8.png)
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一、引言在医学临床实践中,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是一种常见的操作技能,用于透析患者的血液净化治疗。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扣眼穿刺失败的情况。
扣眼穿刺失败不仅会导致患者不适和疼痛,更会延误治疗进程,甚至引发感染等严重后果。
本文将从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入手,分析影响穿刺失败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1. 操作技术不熟练操作技术不熟练是导致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扣眼穿刺操作要求精准、熟练,需要经过一定的临床实践来熟练掌握相关技能,然而一些医护人员由于个人技术水平的不足,或者没有得到足够的培训和指导,导致在扣眼穿刺时频频失败。
2. 血管变异动静脉内瘘的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之一也可能是患者血管本身的特殊情况。
有些患者的血管可能存在较大的变异,甚至扭曲,这就增加了扣眼穿刺的难度,容易导致失败。
3. 扣针角度不当扣眼穿刺时,如果扣针的角度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扣针偏斜、穿透不到位,从而影响扣眼穿刺的成功。
4. 患者情绪紧张有些患者可能由于紧张焦虑,导致血管收缩,使得扣眼穿刺变得更加困难,容易出现失败的情况。
5. 部位不当对于动静脉内瘘的扣眼穿刺,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也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选择的穿刺部位不当,可能会导致失败的情况。
6. 器材不合适扣眼穿刺时所使用的器材如果不合适,也容易导致穿刺的失败。
比如扣针不锐利、扣针长度不够等,都会影响穿刺的成功率。
以上就是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一些原因分析,下面将结合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三、应对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措施1. 加强培训对于医务人员来说,提高扣眼穿刺的成功率,最重要的还是加强相关操作技能的培训。
医疗机构可以组织相关的技能培训班,或者通过对临床实践技能进行考核来不断提升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
2. 加强细心观察在进行扣眼穿刺操作时,医护人员需要细心观察患者的血管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血管的变异情况,为穿刺操作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扣眼穿刺技术及护理
![扣眼穿刺技术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8b6f22a2a417866fb94a8e1c.png)
扣眼穿刺技术及护理穿刺方法扣眼穿刺的要点是“三同”.即要求每次穿刺都是同一进针点。
同一进针角度,同一进针深度,在穿刺2个月左右可形成皮下隧道.即称为扣眼。
首次穿刺:患者内瘘侧肢体下垫无菌巾,根据患者的血管条件合理选择动脉穿刺点及静脉穿刺点,动脉穿刺点选择距离吻合口5 em以上,静脉穿刺点选择距离动脉穿刺点5 cm以上,聚维酮碘消毒穿刺点周围8一lO cm,穿刺者戴上无菌手套,手持17G内瘘针,针尖斜面朝上,与皮肤呈25。
角,沿血管外侧缘进针,皮下潜行一小段后进入血管,见回血后放低角度,平行将针体全部送入血管,最后固定穿刺针。
之后的穿刺均遵循“三同”原则,直至扣眼形成。
待扣眼形成后,将穿刺针由扣眼处往里轻轻地旋转推进,针体即可沿皮下隧道进入血管内。
扣眼穿刺的前2个月须选择一位有经验的护士固定穿刺,直至扣眼形成。
护理1 .心理护理钝针扣眼穿刺法是在普通穿刺基础上改良的一种新方法,做好心理护理由其重要。
护理人员在进行穿刺前应告知患者及家属钝针扣眼穿刺技术与普通穿刺的区别,取得患者及家属理解配合。
血液透析过程中,加强巡视,主动询问患者的感受,耐心倾听,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充分取得患者信任。
2 .穿刺前评估穿刺前认真评估患者内瘘功能是否良好。
望诊:观察内瘘侧手臂皮肤有无血肿、淤血、皮疹、假性动脉瘤、破溃等。
触诊:仔细摸清血管的走向、深浅及弹性,触摸血管是否有搏动、震颤,判断血管弹性和充盈度。
听诊:用听诊器听诊内瘘血管的杂音,确定是否通畅。
3 .清除结痂钝针扣眼穿刺法在穿刺前应用无菌针头或无菌持物钳清除结痂,以便查找皮下隧道,避免感染。
在清除痂皮前用盐水纱布覆盖10 min,消毒,痂皮清除后需再次消毒。
4 .血液透析治疗中护理每小时巡视患者,巡视穿刺点是否有渗血,穿刺针是否固定在位,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确保护患者安全。
透析结束后,穿刺针退出时需将针尖斜面旋转向下,避免再次切割血管壁。
穿刺针退出的角度和进针角度保持一致,穿刺针完全退出后再压迫。
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6bba33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68.png)
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动静脉内瘘是基础性肾病进展到终末期尿毒症时的一种透析方式。
而扣眼穿刺作为动静脉内瘘透析接口的一种方式,在透析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在扣眼穿刺的过程中,由于有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得穿刺失败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本文将对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脉管痉挛脉管痉挛是导致穿刺失败的一个常见原因。
痉挛的主要原因是穿刺前患者的紧张和恐惧,以及穿刺时插针的同时出现疼痛。
同时还可能与术后创面疼痛、穿刺后渗血以及穿刺器材在血管内移动等因素有关。
应对措施:1. 督导患者深呼吸、放松身体,减轻紧张情绪;2. 选用尺寸适中的穿刺针,避免过度损伤,减少疼痛;3. 对于出现渗血的情况,及时调整穿刺角度和深度,缩短穿刺时间,避免血管内移动。
二、血管堵塞血管堵塞也是导致穿刺失败的一个常见原因。
由于长期的使用以及不当的护理,动静脉内瘘血管会发生狭窄并产生栓塞。
1. 在穿刺前,必须进行超声检查,确保血管通畅;2. 采用不同的穿刺技术,如突袭技术、慢进法等,尽可能避免穿过栓塞区块;3. 在护理过程中,要定期对动静脉内瘘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血管堵塞。
三、淤血和血栓形成穿刺时,由于针头捅破血管壁,容易造成局部淤血和血栓形成,影响透析治疗的进行。
1. 在插针前,对局部进行温敷,促进血管扩张;2. 采用针具穿刺后,在局部施加轻柔的按摩手法,促进血液循环,避免淤血和血栓形成。
四、穿刺技术不当穿刺技术也是影响穿刺成功率的一个因素,包括穿刺角度、深度、位置、穿刺器材的选择和使用等问题。
技术不纯熟会导致穿刺失败,长期的穿刺失败也会对动静脉内瘘造成损伤。
1. 在进行穿刺前,必须对穿刺技术进行严格的教学和规范;2. 对于新手或者技术不熟练的人员,可以采用监测技术进行指导,帮助其提高技术水平;3. 长期穿刺失败的动静脉内瘘要做好护理,避免进一步损伤。
综上所述,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多种多样,面对这些问题,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必须精益求精,认真对待,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做到穿刺安全、有效、准确。
钝针扣眼穿刺在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
![钝针扣眼穿刺在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e43883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7.png)
钝针扣眼穿刺在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背景与意义动静脉内瘘(AVF)是透析患者最为常见的透析通路之一,其优点在于长期耐久、少感染、低成本等等。
然而,有些患者过于瘦弱或动静脉太小,难以进行常规的动静脉内瘘手术。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更为安全、便捷的透析通路方式。
传统的针刺技术动静脉内瘘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1.动静脉内瘘需使用尖锐针头贯穿动脉和静脉,易发生搏动性出血,增加穿刺操作难度,容易造成血液逸出和局限性血肿。
2.动静脉内瘘牵拉力较大,患者不当转动活动,不但损伤血管内膜,更严重的将使血管穿孔导致出血和感染的发生。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近年来钝针扣眼穿刺技术被引入动静脉内瘘的透析操作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本篇文章将深入介绍钝针扣眼穿刺在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
钝针扣眼穿刺技术钝针扣眼穿刺技术属于一种新型透析穿刺技术,由于钝针不具有尖锐针头的像,因此在穿刺动静脉内瘘时可以减少血管撕裂、渗漏和血肿的发生,有利于术后患者的恢复。
普通的钝针穿刺过程中,需要通过医生的操作,将钝针贯穿动脉和静脉,将导管插入其中。
钝针扣眼穿刺技术在钝针上开设一个四方形切口,透过切口进入针管腔,然后在动脉侧的血管抽出钝针,使钝针口变成一个4面边的长方形口,使得由于钝针扣打开后血管被牢牢锁定在上面,进而扎固定管道。
通过操作,将导管插入到静脉和动脉之间的开口中,即可达到穿刺的目的。
钝针扣眼穿刺在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钝针扣眼穿刺技术主要应用于动静脉内瘘患者中的透析治疗过程。
在使用钝针扣眼穿刺技术进行穿刺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生物学安全操作:严格防范穿刺过程中感染、交叉感染、病毒感染等问题,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一次性成套组合进行操作。
2.穿刺部位严格消毒:穿刺前需对针头、穿刺点、静脉和导管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确保穿刺的切口洁净。
3.术中注意力和协助:在穿刺操作过程中,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合理使用局部麻醉药物,缩短术后的恢复时间,保证术中流畅。
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69e6aab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4.png)
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动静脉内瘘(AVF)是一种用于进行透析治疗的经典方法。
它是一种将静脉和动脉连接成一起的输液装置,用于将血液引出进行透析处理。
AVF扣眼穿刺是AVF透析治疗中的一项基本技术,但在实践中经常会出现穿刺失败的情况。
本文将分析影响AVF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减少痛苦并确保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
一、原因分析1. AVF穿刺点的选择不当AVF的穿刺位置应该选取在有血管丰富的部位,而在以下情况下应避免穿刺:①AVF和肘周动脉型血管狭窄共存;②穿刺部位有血管钙化;③AVF处于炎症状态下;④AVF离心脏过远;⑤手臂重度肥胖等。
当选择不当时,很容易导致穿刺失败。
2. AVF血管狭窄AVF中血管狭窄问题是影响穿刺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血管狭窄通常由于AVF术后形成的瘢痕组织或循环血液不畅引起。
狭窄的血管在穿刺时容易产生难度。
在穿刺之前,应检查AVF的通路情况,如狭窄情况,避免选择狭窄的部位进行穿刺。
3. 无法清晰的AVF穿刺图像穿刺前应细致检查并掌握AVF的结构情况。
当穿刺对应位置的血管难以看清时,使用超声仪察看情况,保证针头的准确位置。
4. 针头的选取不当防止针头太粗或太细。
针头过粗容易穿透AVF并导致疼痛,过细易导致不确定性穿刺位置使其疼痛。
正确选择适合患者肤厚度和AVF血管直径的针头,能够提高穿刺准确度和成功率。
5. 患者的肌肉状况患者肌肉紧张会引起穿刺困难,增加穿刺时间和疼痛。
因此,在穿刺前应告知患者伸直和松弛肌肉,并帮助患者调节肌肉紧张度。
二、针对措施应根据AVF的位置、血管大小和解剖结构来选择穿刺点,避免选择存在狭窄、钙化、感染等因素的部位进行穿刺。
医生可以利用B超仪器等设备辅助穿刺,提高穿刺准确度及成功率。
2.利用超声仪器帮助穿刺超声仪器能够帮助医生清晰地掌握AVF的血管结构图像,减少造成穿刺错误或血管破裂等意外。
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7f6a6e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e.png)
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1. 引言1.1 研究背景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用于治疗或确诊一些血管疾病。
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医生可能会遇到穿刺失败的情况。
穿刺失败不仅会延误治疗时间,还可能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和风险。
对于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操作技术,但是由于其独特的解剖结构和操作难度,往往会导致穿刺失败的情况。
研究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对于提高临床操作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深入分析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血管解剖结构的特点,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针对病变血管易碎易穿这一问题,研究可以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操作指导,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通过总结操作技巧不到位导致穿刺失败的经验教训,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加强技术培训和实践,提高操作技巧的熟练程度。
研究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为临床操作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保障。
2. 正文2.1 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动静脉内瘘是一种严重的血管异常情况,扣眼穿刺失败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在实际临床操作中,有一些常见的原因会导致扣眼穿刺失败。
血管解剖结构复杂是导致扣眼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动静脉内瘘处的血管通常比较细小,而且位置隐蔽,操作者需要具备精准的操作技巧才能成功穿刺。
病变血管易碎易穿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动静脉内瘘处的血管可能由于炎症、坏死等原因而变得脆弱易碎,这就增加了穿刺的难度和风险。
操作技巧不到位也是导致穿刺失败的常见原因。
在进行扣眼穿刺时,操作者需要准确地掌握穿刺的方向、深度和力度,如果技术不过关,就会容易导致失败。
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血管解剖结构复杂、病变血管易碎易穿和操作技巧不到位。
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0d11a2f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e9.png)
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动静脉内瘘(AVF)是一种治疗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其成功率极高,但在扣眼穿刺时也会发生失败的情况。
本文将探讨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1. 先天性血管畸形:一些患者存在血管畸形,血管路径复杂,血管壁薄弱,容易发生瘘管破裂、出血等问题。
2. 动静脉内瘘位置不佳:一些患者的动静脉内瘘位置不佳,比如位于关节处、肘部弯曲处等位置,穿刺时较为困难,容易发生瘤管破裂、穿刺困难等情况。
3. 动脉、静脉狭窄或闭塞:狭窄或闭塞的动脉或静脉可导致动静脉内瘘血流减少,穿刺难度加大,从而发生穿刺失败。
4. 穿刺者操作不当:一些穿刺者在操作时可能因为手法不熟练、穿刺角度不当、穿刺深度不适宜等原因导致穿刺失败。
二、应对措施:1. 术前评估:加强患者术前评估,掌握患者的病情和血管情况,评估瘘管情况、位置和通路,以此进行合理的手术计划和穿刺方案。
2. 严格消毒:消毒是穿刺操作的前提,应加强穿刺部位的消毒,确保穿刺操作的无菌状态。
3. 穿刺者技术熟练:穿刺者应具备熟练的穿刺技术,掌握正确的穿刺角度和穿刺深度,采用适当的穿刺器材进行穿刺操作,避免损伤瘘管。
4. 穿刺时机选择:选择适当的穿刺时机,避免在动静脉内瘘刚刚建立或处于修复期进行穿刺操作。
5. 穿刺部位选择:选取合适的穿刺部位,避免选取血管较为曲折或者血管畸形明显的部位进行穿刺操作。
6. 穿刺困难时及时停止穿刺:若在穿刺时发生过多出血或穿刺困难时,应及时停止穿刺,避免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三、结论: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操作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穿刺者需要掌握熟练的穿刺技能,并结合术前评估、消毒、器械选择、穿刺部位选择等措施,全面提高穿刺的成功率,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d95229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5.png)
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动静脉内瘘(AVF)是一种常见的血管通路,用于透析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AVF扣眼穿刺是透析治疗中的关键步骤,但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失败的情况。
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有很多,这些因素包括血管扭曲、出血风险增加以及AVF位置不佳等。
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需要针对这些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在术前需要进行细致评估,选择合适的穿刺技术,并在术中注意操作细节,同时合理处理并发症。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操作AVF扣眼穿刺,提高操作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对于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及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2 研究意义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但在实践中可能会出现失败的情况。
对于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研究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了解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评估患者的动静脉内瘘情况,提前预防操作风险,从而避免手术失败和并发症的发生。
针对不同原因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研究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对于改善临床手术效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更有效的操作指导,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治疗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正文2.1 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是一种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操作,但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穿刺失败的情况。
穿刺失败可能导致患者不必要的疼痛和并发症,影响透析效果。
了解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
血管扭曲是导致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患者血管扭曲,使得穿刺针无法准确刺入扣眼,导致穿刺失败。
扣眼穿刺法在自体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护理课件
![扣眼穿刺法在自体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9bccad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75.png)
04
扣眼穿刺法在自体动静脉内瘘中的护
理措施
术前护理
01
02
03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的病情、血管状 况、凝血功能等,以便制 定合适的护理计划。
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扣眼穿 刺法的目的、操作过程及 注意事项,减轻其焦虑和 恐惧情绪。
准备用物
确保手术器械、敷料、药 品等准备齐全,并确保其 清洁、无菌。
失败案例分析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年龄62岁,女性,同样因尿 毒症入院,手术成功后采用扣眼
穿刺法护理。
问题出现经过
在护理过程中,患者内瘘出现血栓 形成,导致血流量不足。
分析原因
可能由于穿刺位置不当或深度过深 ,导致血管内膜受损,引发血栓形 成。
经验总结与展望
经验总结
扣眼穿刺法在自体动静脉内瘘中应用效 果良好,但仍需注意穿刺位置和深度的 选择,避免血管内膜受损。同时,定期 评估患者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测量和输液等操作。
控制血压
保持血压稳定,避免过 高或过低的血压对内瘘
造成影响。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内瘘检查,观 察是否有异常情况,如
红肿、疼痛等。
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剧烈运动对内瘘造 成冲击和损伤。
03
扣眼穿刺法在自体动静脉内瘘中的应
用
扣眼穿刺法在自体动静脉内瘘中的操作流程
评估患者情况
对患者的病情、血管 条件和自身认知情况 进行了解和评估。
扣眼穿刺法的定义
• 扣眼穿刺法是一种特殊的穿刺方法,通过在自体动静脉内瘘的 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形成稳定的隧道,以减少出血和疼痛,提 高穿刺成功率。
扣眼穿刺法的历史与发展
• 扣眼穿刺法最早由国外学者提出,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扣眼穿刺法 的操作技巧和护理方法也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
动静脉内瘘穿刺术---扣眼穿刺共40页文档
![动静脉内瘘穿刺术---扣眼穿刺共40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74493fd647d27284a7351a6.png)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垂 髫 ,并怡 然自乐 。
▪
谢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0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动静脉内瘘穿刺术扣眼穿刺
![动静脉内瘘穿刺术扣眼穿刺](https://img.taocdn.com/s3/m/be72a82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ed.png)
选择适当穿刺部位和方向
痂
每次穿刺前往除覆盖在穿刺点上
针尖朝上,针体与皮肤成20-25度
进入血管后平行轻捻入
动静脉内瘘穿刺术扣眼穿刺
第12页
角度
并不是每个内瘘角度均是25度
角度是基于血管深度
惯用止血带评定决定并感觉血管在皮下深度
穿刺内瘘前必须已确认进入角度
扎止血带
止血带: 在上臂腋窝处轻轻地
动静脉内瘘穿刺术扣眼穿刺
第9页
扣眼穿刺法
第1步是隧道形成 第2步隧道形成后改用钝针穿刺
动静脉内瘘穿刺术扣眼穿刺
第10页
隧道形成方法
内瘘锐针穿刺法 隧道器放置法 套管针留置法
动静脉内瘘穿刺术扣眼穿刺
第11页
内瘘锐针穿刺法
内瘘锐针穿刺法是形成隧道方法之一,也是使 用最早、最惯用方法
要求: 固定1名经验丰富护士进行操作
应手持钝针边捻边进针, 从穿刺点往里轻轻推 送, 速度要慢, 如有阻力, 可同时慢慢捻转针头, 即可顺着皮下固定隧道滑入血管
钝针穿刺和锐针穿刺显著不一样是没有进血管 突破感
动静脉内瘘穿刺术扣眼穿刺
第27页
钝针穿刺手法
学者研究示, 使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针翼后针管 轻轻地旋转, 使针体自然地沿着隧道滑行而进 入血管腔
调查已经表明有以下原因: 更少发生渗血(即血液从针眼处渗出)。 更低误穿率。 穿刺疼痛度低。 已经有病人在同一条内瘘上使用扣眼穿刺术行
透析超出20年。
动静脉内瘘穿刺术扣眼穿刺
第8页
请使用扣眼穿刺技术
什么是扣眼穿刺术? 扣眼法 (1)每次治疗定点重复使用 (2)使用钝针 (3)穿刺前往痂 (4)必须沿最初穿刺轨迹 (5)只适合用于自体动静脉内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钝针的针尖或无菌
去痂的方法和禁忌
可以使用一下任意方法 无菌镊子 用两片2*2cm含有生理盐水或酒精的凝胶浸泡 将一块热、湿的毛巾盖在上面 向相反的方向拉伸结痂处皮肤 穿刺前在穿刺处涂酒精
去痂的方法和禁忌
不要用穿刺用的针去痂——会污染穿刺针 不要用钢针来去痂,会割伤病人的皮肤 不要让病人自己去痂 不要刺破血痂
钝针穿刺的手法
学者研究示,使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针翼后的针
管轻轻地旋转,使针体自然地沿着隧道滑行而 进入血管腔
这种穿刺法有利于提高护士在穿刺时对阻力的 感觉,最大程度减少对隧道的损伤并提高穿刺 成功
错误的穿刺手法
导致穿刺失败 可能破坏隧道、导致假隧道的形成 增加感染的机会和以后穿刺的难度
如果你的病人住院或旅行,而护士不知如何进 行扣眼穿刺,告知其避开扣眼穿刺隧道前四分 之三英寸处穿刺 度量衡换算 1英寸=2.54厘米 1厘米=0.39370078740157英寸 0.75英寸=1.905厘米
谢谢!
而有研究认为,当钝针穿刺失败后,频繁地使 用锐针在扣眼点穿刺会导致区域穿刺,引起血 管瘤的形成
血管瘤
建议在钝针穿刺失败后,不要在原有的扣眼点 用锐针穿刺,最好在距原来的扣眼点3cm以外 的部位进行穿刺 马璐璐等研究发现2例患者钝针穿刺3个月后, 隧道感觉不明显,穿刺困难,再使用普通锐针 穿刺几次,穿刺时沿原隧道进针,感觉有隧道 形成后,再次改用钝针穿刺,穿刺顺利
扣眼穿刺法
第1步是隧道的形成 第2步隧道形成后改用钝针穿刺
何时开始钝针穿刺
如果没有形成隧道,钝针就无法到达血管腔, 而隧道形成后还用锐针,则容易出现穿刺点出 血 Ball研究观察当穿刺时阻力减弱,可顺着隧道 滑进,一般到第8次可以用钝针穿刺
技术关键
扣眼穿刺位置=组织隧道+血管瓣 组织隧道的形成和耳洞的形成很像 血管瓣是在血管同一处反复穿刺形成,当组织 隧道和血管瓣成形后,就改为钝针
扣眼穿刺法
第1步是隧道的形成 第2步隧道形成后改用钝针穿刺
隧道形成的方法
内瘘锐针穿刺法 隧道器放置法 套管针留置法
内瘘锐针穿刺法
内瘘锐针穿刺法是形成隧道的方法之一,也是 使用最早、最常用的方法 要求:固定1名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操作
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方向 每次穿刺前去除覆盖在穿刺点上的痂 针尖朝上,针体与皮肤成20-25度 进入血管后平行轻捻入扣眼穿刺法
区域法 area puncture
绳梯法 Rope Ladder
三种穿刺方法的应用
穿刺方法 应用范围 应用情况 使用时间 并发症 操作度
扣眼法 区域法
广 广
少 多
长 短
少 多
较难 容易
绳梯法
局限
较少
长
较少
较容易
历史和简介
欧洲和日本使用扣眼穿刺法已经有近30年的时 间了! 此方法最初被命名为定点穿刺法。 目前没有公开发布的数据或RCT文章,但已经 存在尚未发表的数据。
•静脉穿刺点 •动脉穿刺点
钝针穿刺的影响因素
痂的影响因素 钝针穿刺的手法 其他因素
痂的影响因素
每次穿刺后在皮肤穿刺点上都会形成痂,穿刺 前去除痂是钝针穿刺成功的前提 只有在充分暴露隧道入口后,钝针才能顺着隧 道穿刺
在扣眼形成一段时间后,某些患者会出现扣眼 点入口表面增大,形成类似碗一样的形状,这 些均不利于痂的去除和消毒。
为什么要使用扣眼穿刺技术?
调查已经表明有以下原因: 更少发生渗血(即血液从针眼处渗出)。 更低的误穿率。 穿刺疼痛度低。 已经有病人在同一条内瘘上使用扣眼穿刺术行 透析超过20年。
请使用扣眼穿刺技术
什么是扣眼穿刺术? 扣眼法 (1)每次治疗定点重复使用 (2)使用钝针 (3)穿刺前去痂 (4)必须沿最初穿刺轨迹 (5)只适用于自体动静脉内瘘
钝针、普通内瘘穿刺针对比
钝却润滑的穿刺尖端 圆但精锐的穿刺切缘 确保扣眼穿刺时
减轻穿刺疼痛感 提升穿刺成功率 降低渗血可能性
钝针穿刺
原则 用“轻柔”的穿刺方法,穿刺时钝针要顺着隧 道温和旋转地滑入血管,类似放置耳钉 一旦改用钝针后,隧道内不要再用锐针
扣眼穿刺 20个月的动静脉内瘘
患者在两次透析间体重的过度增长会导致血管 壁上的入口和隧道移位,在穿刺时遇到阻力后 需略微改变角度
肢体位置的摆放时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不是按 最初形成隧道时的位置摆放,将引起隧道扭曲, 可导致穿刺失败,增加假隧道的形成几率
操作程序不一致,如是否用止血带,用止血带 后血管充盈,已引起血管壁的入口和隧道的移 位 这些都是健康宣教的重点
疼痛
扣眼形成即隧道的形成,疤痕围绕着隧道,降 低了神经的闽感度 扣眼法穿刺对疼痛的影响目前还存在争议 多数学者研究显示,扣眼法可降低穿刺的疼痛 程度
疼痛
疼痛程度可能与穿刺技巧有关,钝针穿刺的速 度要相对慢
但如果穿刺不顺利,在假隧道内穿刺将明显增 加患者的疼痛
扣眼穿刺中的故障排除
角度
并不是每个内瘘角度均是25度 角度是基于血管深度 常用止血带评估决定并感觉血管在皮下的深度 穿刺内瘘前必须已确认进入角度
止血带:在上臂腋窝处轻轻地扎止血带
此后每次都以相同的穿刺点、相同的角度、相 同的深度进行穿刺,这是隧道形成的关键
一般6-9次穿刺(2-3周)即可形成隧道,糖尿病 病人所需时间较长,一般12次(约1个月)
钝针穿刺的影响因素
痂的影响因素 钝针穿刺的手法 其他因素
钝针穿刺的方法
钝针穿刺的手法是穿刺成功的关键,要改变以 往快速进针的习惯,避免像锐针一样握住碟翼 用力地穿刺 应手持钝针边捻边进针,从穿刺点往里轻轻推 送,速度要慢,如有阻力,可同时慢慢捻转针 头,即可顺着皮下固定隧道滑入血管 钝针穿刺和锐针穿刺的明显不同是没有进血管 的突破感
动静脉内瘘穿刺术 ---扣眼穿刺
2016.3.23
內瘘穿刺方法
扣眼法 Buttonhole Technique: same site, same depth, same angle 绳梯法 Rope Ladder :2 inches apart, 2 inches from the anastomosis, 区域法 area puncture: same areas
感染
扣眼穿刺法去痂非常关键,如果去痂不完全或 将碎片带入隧道和血管将增加感染的机会,穿 刺不顺利和失败后增加锐针的穿刺液易引起感 染 其原因可能没有按原有的隧道角度穿刺、引起 隧道损伤 形成加隧道,导致上皮细胞组织的损伤,并为 细菌提供了适合生长的环境。
血管瘤
与传统方法相比,扣眼法明显降低血管瘤的形 成几率,其原因是由于扣眼法在血管壁上仅有 一个穿刺点,不会对血管壁局部造成区域性弹 力纤维切割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