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

合集下载

2.比大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2.比大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2.比大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2.比大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主要涉及第二章第三节“比大小”。

教材中通过引入水果图片,让学生认识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学会用“大于”、“小于”和“等于”进行比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观察物体的大小,并运用“大于”、“小于”和“等于”进行比较。

2.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运用“大于”、“小于”和“等于”进行比较。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观察物体的大小,并运用比较符号进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果图片、卡片、实物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卡片和实物,讲解“大于”、“小于”和“等于”的概念。

举例说明如何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并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比较练习。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练习题目包括:比较水果大小、比较动物身高、比较物品重量等。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道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例题如下: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请问:小红比小明多几个苹果?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比较大小的符号:大于:>小于:<等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比较大小题目一:比较水果大小苹果>橘子香蕉<橙子西瓜=草莓题目二:比较动物身高兔子>猫狗<狮子大象=长颈鹿题目三:比较物品重量书本>铅笔篮球<足球书包=椅子2. 作业答案:题目一答案:橘子<苹果;香蕉<橙子;西瓜>草莓题目二答案:兔子>猫;狗<狮子;大象<长颈鹿题目三答案:书本>铅笔;篮球<足球;书包>椅子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知识讲解、随堂练习、例题讲解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比较大小的方法。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比大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比大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比大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为《比大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设计的教学方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77页的“比较大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学会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并能用相应的符号表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较两个物体大小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独立地、正确地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用相应的符号表示比较结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卡片、实物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哪个物体大,哪个物体小。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比较两个物体大小的方法,并用课件展示。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讲解比较两个物体大小的步骤,并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比较学具的大小,并用符号表示比较结果。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1. 观察2. 比较3. 表示七、作业设计1. 比较下列物品的大小,并用符号表示比较结果:(1)苹果和橙子(2)书本和笔记本(3)小鸟和飞机2. 小组内互相比较身高,并用符号表示比较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比较两个物体大小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通过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独立地、正确地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比较不同物体的大小,如:家具、交通工具、动植物等。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设计我选择了生动且贴近学生生活的图片来作为实践情景引入的部分。

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6篇

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6篇

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6篇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篇1[教材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一册教材17页[教材分析及思考]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是在前面学过的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多少的基础上进行的。

新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了三只猴子分水果(4个梨,3个桃子,2只香蕉)的主题内容,在一个班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效果并不是很好。

感觉这一内容离儿童的实际生活远了一点点,给学生的感觉不够鲜活。

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进行教学。

也指出课堂教学中学习材料的提供途径应该是多样的,可以是教师提供,也可以是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应该是丰富的,便于学生进行探索与研究。

根据这一理念的指导,在第2个班教学时我有所改进,我从学生自己身上所具有的东西入手,引导他们找一找,数一数,比一比从而引出“t;、>和=”的认识和新知识的学习过程。

改变后的情境更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认识符号“”、t;、“=”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的大小。

2、能力目标:通过找一找,数一数,比一比,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合作交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了哪些数字啊?(出示1--5数字卡片)。

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同桌互相找找说说对方身上有哪些东西的个数可用1-5来表示的。

比一比谁最棒,找得又快又多!2.同桌互找互说。

一人说另一人听。

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请愿意向全班同学汇报的同桌来说说。

(1个鼻子,2只眼睛,2只耳朵,2只手,2只脚,1条辫子,3个兜,衣服上有4朵花,4个字,5个手指头)[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

在第二次的教学中,我一开始就创设让学生去同桌身上找能用1-5来表示的东西的情境,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学生个个兴趣高涨地去找去发现,并快乐地体验到原来自己身上也藏着这么多的数学知识。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比较两个物体或数量的大小的方法,学会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两个物体或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比较经验,他们能够直观地判断两个物体或数量之间的大小。

但学生对符号“>”、“<”、“=”的认识还不够,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数学语言的表述还不够准确,需要在教学中加强训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大于”、“小于”、“等于”的含义,学会用这些词汇描述两个物体或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掌握比较两个物体或数量大小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用“大于”、“小于”、“等于”描述两个物体或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对符号“>”、“<”、“=”的认识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具、学具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比较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故事情境,引出比较大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

3.教学实践: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比较两个物体或数量的大小,引导学生运用“大于”、“小于”、“等于”进行表述。

4.游戏环节:设计一个比较大小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生对比较大小知识的掌握程度。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比大小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比大小   人教版

标题: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大小(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的教具演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比较大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 教学难点:理解数的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比较大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故事、游戏等趣味性强的导入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1)通过直观的教具演示,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哪个数大,哪个数小。

(2)引导学生总结比较大小的规律,如:数越大,包含的元素越多;数越小,包含的元素越少。

(3)让学生动手操作,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较大小的知识进行解答,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4. 总结与拓展(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比较大小的规律。

(2)布置一些拓展练习,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和提高。

四、作业布置1. 完成《数学》教科书P35页的1、2、3题。

2. 家长签字确认,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及时进行课后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1. 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比较大小的掌握情况。

2. 教学方法:分析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满意度,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4. 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一. 教材分析《比大小》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单元第一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初步理解比较大小,学会用比较符号“>”、“<”、“=”来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比较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对数学的学习还比较陌生。

他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比较大小的经验,但对符号的认识还比较薄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注重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究比较大小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初步理解比较大小,学会用比较符号“>”、“<”、“=”来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初步理解比较大小,学会用比较符号“>”、“<”、“=”来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比较方法,正确判断两个物体的大小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比较大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引发学生对比较大小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比较方法:让学生观察、操作实物,引导他们发现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3.学习比较符号:通过游戏和练习,使学生认识并学会使用比较符号“>”、“<”、“=”。

4.实践应用:设计一些具有梯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课程之一。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数字的大小,学会比较数字的大小,培养学生的初步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2.教材的内容与结构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活中常见的数字大小比较;(2)比较数字的大小的方法;(3)通过游戏巩固学生的比较能力。

本节课的结构分为导入、新知探究、巩固练习三个环节。

导入环节主要通过观察图片、听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知探究环节;新知探究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自主探究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巩固练习环节则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巩固学生的比较能力。

二、说教法1.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认识数字的大小,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2)学会比较数字的大小,培养学生的初步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游戏巩固学生的比较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

2.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知探究环节;(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形式巩固学生的比较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

三、说教学过程设计及重点难点突破1.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通过观察图片、听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知探究环节。

教师可以出示两幅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物品数量,然后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物品的数量,引导学生发现物品数量的大小关系。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数字大小的小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比大小”。

(2)新知探究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自己找出其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这个数字的大小关系。

2024年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课件

2024年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课件

件•课程介绍与目标•知识点梳理与讲解•典型例题分析与解答目录•学生互动环节设计•课后作业与拓展延伸•教学反思与总结课程介绍与目标比大小的概念引入“大于”、“小于”和“等于”的数学符号,并通过实例解释其含义。

比较整数的大小教授学生如何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包括正数、负数和零。

在数轴上表示大小关系介绍数轴的概念,并演示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数字的大小关系。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教具和多媒体资源教具多媒体资源知识点梳理与讲解比大小概念引入0102小数大小比较方法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典型例题分析与解答例题1例题2分析分析解答解答例题1例题2分析解答解答分析这是一道基础的分数比大小题目。

为了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例题1例题2分析分析解答解答分析解答分析这也是一道综合比大小的题目,涉及到了整数、小数和分数的比较。

我们可以采用逐一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

解答首先比较整数98和其他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显然98是最大的;然后比较小数1.5和两个分数的大小关系可以将它们转换为同一类型的数进行比较;最后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关系可以直接进行通分后比较分子大小关系即可得出结果。

学生互动环节设计分组讨论小组展示小组互评030201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自主提问与答疑提问环节答疑环节问题记录课堂小测验及成绩反馈成绩反馈课堂小测验及时公布小测验成绩,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找出不足之处。

个性化辅导课后作业与拓展延伸课后作业布置及要求阅读数学故事《比大小的小动物们》,了解不同动物之间如何比较大小。

观看数学动画《比大小的奇妙世界》,探索更多有趣的比较大小的方法。

参加数学游戏《比大小接力赛》,与同学们一起合作,锻炼团队协作和数学应用能力。

拓展延伸内容推荐与孩子一起进行拓展延伸活动,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定期与孩子回顾学习内容,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鼓励孩子独立完成课后作业,遇到困难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通用8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通用8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通用8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篇1【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符号“>”、“<”和“=”,并了解其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认识符号“>”、“<”和“=”,理解其含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及其他有关图片。

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什么?3后面是什么?(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

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1、出示主题画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子梨桃子香蕉3432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3=33>23<43等于33大于23小于4(1)老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向大数,尖端朝向小数)。

(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3)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和“=”的?2、出示第17页下面做一做:(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2)两种东西各有多少?请你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指名上台写)(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4,谁会读?一只熊吃了一颗玉米。

玉米够吗?三、练一练第18页练习三的第3题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四、归纳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概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符号“>”、“<”和“=”来表示,比较时可以用一个对着一个的方法来比较。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篇2教学内容:比大小P17教学目标:1、通过计数和比较活动,体验比较方法的多少。

比大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比大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比大小年级:一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能够准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 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2. 能够准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1. 理解比较大小的方法。

2. 准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桌子、椅子、书本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大小不同的物品。

2.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品的大小是怎么比较的吗?引导学生回答。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利用教学课件或黑板,展示两个大小不同的物品,如一个大苹果和一个小苹果。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这两个物品的大小,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大苹果和小苹果的区别。

3. 提问:你们知道怎么比较这两个物品的大小吗?引导学生回答。

4. 引导学生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比较两个物品的大小,可以通过观察它们的形状、大小、长度等特征来进行比较。

三、新课讲解(10分钟)1. 利用教学课件或黑板,展示两个数字,如3和5。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这两个数字的大小,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3和5的区别。

3. 提问:你们知道怎么比较这两个数字的大小吗?引导学生回答。

4. 引导学生总结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可以通过比较它们的数值大小来进行比较。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利用教学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大小不同的物品或数字,让学生进行大小比较。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总结(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2. 强调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物品和数字的大小,引导学生掌握了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 PPT课件 图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 PPT课件 图文
抵达民宿时,太阳已落下了帷幕,温馨点点的灯光在落寞的黑夜中显得无比温暖。
热情周到的女主人迎接我的到来,放下随身物品后,我在小镇上随意寻觅了些小食,就来到了后院安静坐下。
头顶上是浩瀚的星空 眼前是闪烁的灯火
心中却是平和幽静的情感
远离了呼啸而过的地铁呼啸声;远离了川流不息的车流声; 等到了一个此时此刻,用我的五官感受到了一个真正美好寂静的夜晚,属于自己的夜晚。
现在我想明白了,那些作家,之所以最后成为世人敬仰的名家,是因为他们很多人把一辈子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无论从素材的积累,还是灵活的写作手法,都经过长时间的刻意练习,已经形成自己的风格和套路。
路遥写《平凡的世界》收集素材花去3年,实际写作5年,一本书写成,他前前后后用了8年时间。《资本论》的写成,前前后后花去作者十几年的时间。罗振宇的跨年演讲,非常精彩,成为元旦之夜的一道知识大餐。但即使这样一道4个小时的大餐,通常要准备小半年才能出炉。
从这个意义上讲,距离就等于理解,就是温情,就是关心。 带着对自己思考后肯定的回答,我安稳的睡去。
当心平和了,睡眠也就踏实了,也就能为第二天的童话镇“漫游”提供力量了。
第二天早八点,民宿老板娘准时敲门,在简单收拾过后,就出发前往迪士尼乐园了。
迪士尼乐园,在这片最神奇而真实的土地上,总有一些属于你自己的magic moment,我们虽然知道它不是生活的避难所,但总还是想让这份美好永驻。
花大量的时间是把事情做好的前提,这完全无可厚非。就像写作,虽然我持续写作将近三年,每次朋友们打趣,问我:“什么时候出书?”,我依然会胆怯。我不确定,我写的东西到底有没有用?毕竟写作的时间太短、太少。
因为整天读书,一边读名著,一边写作,却越写越感到自己的卑微和渺小。那些名著博大精深,每一句话都像是精雕细琢。我甚至怀疑过,那些伟大的作家内心如何能装下那么多的连珠妙语、深邃的思想、以及精彩绝伦的故事?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第三单元 第2课时 比大小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第三单元 第2课时 比大小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课题第二课时比大小课型新授课内容分析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是在前面学过的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多少”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学生通过摆图形的实践活动,用符号(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同时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符号“>”“<”“=”,知道这些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

描述5以内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整理三种水果学具,探索出由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习的兴趣,养成规范书写、积极表达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符号“>”“<”“=”,会用符号来描述5以内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符号“>”“<”“=”的含义,会区分“>”“<”。

教学准备课件,9只猴子、3个桃、2根香蕉、4个梨的图片。

教学媒体选择PPT教学活动提问,师生讨论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教科书P17情境图。

师:小猴子们到野外聚餐,仔细观察,图中都有些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图中有猴子、桃、香蕉、梨,也有的学生会说出猴子及各种水果的数量。

师:图中有几只猴子?几个桃?几根香蕉?几个梨?请大家数一数、写一写。

图中有3只猴子,3个桃,2根香蕉,4个梨。

师:想一想,每只猴子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这些水果够分吗?引导学生说出要想知道每只猴子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这些水果够不够分,就是要把猴子的只数与水果的数量进行比较。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比大小。

[板书课题:比大小]二、设疑探究,学习新知1.学习“=”。

师:1只猴子吃1个桃,桃够分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可能会说:用数数的方法来比较。

猴子有3只,桃也有3个,猴子和桃的数量同样多,所以桃够分。

师:请你摆一摆,排一排,让别人一眼就看出猴子的数量与桃同样多。

学生操作,让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来摆猴子与桃的图片。

大多数学生有了前面学习“比多少”时的经验,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摆一摆,并且说明1只猴子对应1个桃,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猴子的数量与桃同样多。

一年级上册数学优质课件《比大小》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优质课件《比大小》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优质课件《比大小》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三章《比较》第二节《比大小》。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大小概念,掌握比较物体大小方法,能够正确运用“大于”、“小于”、“等于”等符号进行比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比较大小基本方法,能够运用符号表示两个数大小关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比较大小符号表示方法。

2. 教学重点:学会比较物体大小,并能用符号表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图片、实物(如水果、玩具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幅大小不同水果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哪个水果大,哪个水果小。

2. 例题讲解:讲解比较大小概念和方法,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符号表示大小关系。

3.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纸,让学生独立完成比较大小题目,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讨论比较大小方法,分享自己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比大小》2. 内容:大小概念比较大小方法符号表示:>(大于)、<(小于)、=(等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请从生活中找出三个大小不同物品,用比较符号表示它们大小关系。

答案:(1)5>3;8=8;4<7。

(2)自行发挥,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比较大小基本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两个物体长度、面积、体积等。

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特别关注学生对生活实例观察和思考。

通过展示大小不同水果图片,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比较符号“>”、“<”、“=”,并学会运用这些符号进行物体大小的比较。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限。

但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观察,乐于操作。

在《比大小》这一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图片,比较物体大小,掌握比较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识比较符号“>”、“<”、“=”,并学会运用这些符号进行物体大小的比较。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培养观察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认识比较符号“>”、“<”、“=”,学会运用这些符号进行物体大小的比较。

2.难点:学生能独立地进行物体大小的比较,并正确运用比较符号。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操作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相关图片、实物、比较符号等教具。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组大小不同的物品,如积木、珠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组大小不同的物品,如积木、珠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找出这些物品中最大的和最小的吗?”让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比较符号“>”、“<”、“=”,并通过具体实例向学生解释这些符号的含义。

如:“这个积木比那个积木大,所以我们用‘>’来表示。

《比大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比大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比大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讲解的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比大小》章节。

我们会通过对比不同数字的大小,学会使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能够独立地比较两组数字,并能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正确地表示出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能够正确地使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符号的含义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数字卡片、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模型,以及一些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先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比如桌子和椅子的数量,让学生试着比较哪个多哪个少。

2. 讲解:然后我会拿出数字卡片,展示给学生,并解释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含义。

我会用具体的例子来解释,比如3>2,表示3比2大;3<4,表示3比4小;3=3,表示3和3相等。

3. 例题讲解: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例题,比如7>6,让学生明白如何使用这些符号来比较数字。

4. 随堂练习: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出一些比较数字大小的题目,并使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来表示。

5. 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类似的比较数字大小的题目,让学生回家后练习。

六、板书设计我会用黑板和粉笔来板书一些重要的概念和例题,比如“大于号(>):表示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大”,“小于号(<):表示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小”,“等于号(=):表示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相等”。

七、作业设计1. 5 > 42. 6 < 73. 3 = 3答案:1. 5 > 42. 6 < 73. 3 = 3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并能够独立地进行比较。

在课后,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出一些比较数字大小的题目,和朋友一起玩,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比较物体大小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来理解比较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比较任务。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比较任务。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比较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比较。

2.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共同完成比较任务。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动画等,直观展示比较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比较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比较的方法,如大小、多少、高矮等,让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

3.实践: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比较两组物品的大小、多少等,巩固所学知识。

4.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比较的方法和心得,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比较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比较的方法和步骤。

可以采用流程图、图示等方式展示比较的过程。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运用能力等方面进行。

可以通过观察、提问、作业、测试等方式进行评价。

九. 说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的总结和思考,可以通过课后教案、教学日志等方式进行。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比大小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比大小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大小(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正确判断10以内数的大小。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增强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学知识点: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操作实践、游戏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准备:教具(如数字卡片、水果模型等)、学具(如计数器、小棒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物演示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水果的数量,如苹果、香蕉等,让学生在直观感知中了解数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的大小。

(2)学生两人一组,用计数器或小棒等学具,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如比较3和5的大小。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如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可以先比较数位,数位多的数大;数位相同,从高位开始比较,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3. 实践应用(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比较大小的方法。

(2)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比大小”游戏,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

4. 总结反馈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四、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家长协助孩子进行“比大小”游戏,提高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演示、操作实践、游戏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比较大小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同时,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成长。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环节中的比较大小方法的教授。

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能否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只猴子吃一个梨,梨够分吗?

少。
读作:3小于4 尖头小,对小数。
3 < 4
看图填数和符号。

3)

2)
3 ○ > □ 2 □
看图填数和符号。

2)

3)
2 : 中间用( 等号)。
不同数比大小: 开口大,朝( 大 )数, 尖头小,对( 小 )数。
看图填数。
( 3) ( 2 )
( 5) ( 4 )
< □ 3 2 ○ □
> □ 4 5 ○ □
看图填数。
4 2
2 <□ 4 □
5 5
3 1
5 =□ 5 □ 3 >□ 1 □
看图填数。
5 > (
4 、 3、 2 、 1
)
比较两个数量的大小时,可以
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可以用“>”、
“<”和“=”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描述它们的大小。
问题:每只小猴子吃1个梨、 1个桃、 1根香蕉,这些水果 够分吗?
3
4
3
2
一只猴子吃一个桃子,桃子够分吗?
一样多
3 = 3
读作:3等于3
相同数比大小,中间用等号。
看图填数和符号。

2)
(2 )
2 ○ = □ 2 □
一只猴子吃一根香蕉,香蕉够分吗?

多。
读作:3大于2 开口大,朝大数。
3 >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