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有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上午9点,中央电视台三套、四套直播了“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全球的华人在电视机前共同见证了这一庄严时刻。今年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邀请了不少名人,余秋雨主持央视直播。直播间隙,插播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对余秋雨嘉宾就黄帝文化内涵的访谈。
轩辕黄帝被尊为中华人文始祖,是全世界华夏子孙的共同祖先。
黄帝,是我国氏族社会时一个部落的首领,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军事家,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大约在四、五十万年以前,我们中国的这块土地真,就已经有了人类生活。经过漫长的岁月,他们学会了打创石器,半渔猎、半农耕,并在共同的生活中,结成了一个个的部落。距离今天大约四千多年的时候,黄河流域便集居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其中有一个部落原来在我国北方居住,后来迁移到琢鹿一带的山里,这就是黄帝所在的部落。
据说黄帝姓公孙,因为在姬水长大,又姓姬,又因为在轩辕那个地方住过,所以取名轩辕氏。相传黄帝一生下来就很聪明,不久就会说话,被称作“神灵”。长大以后,更显示出过人的才智,并且宽厚有德性,受到人们的拥戴,于是被推举为部落的首领。
黄帝做了部落的首领,教大家盖房屋,驯养家畜,种植五谷,改变了原来游猎的生活方式,在琢底山中建都定居下来。为了便利交通,他创造了船和车,为了同别的部落打仗,他又积极操练兵士,制作各种武器。
当时,各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黄河流域的西北方还有个部落,首领是炎帝,称“神农氏”。炎帝部落曾与九黎部落发生冲突,被订败后,转移到黄市部落居住的地盘,又与黄帝部落发生冲突。黄帝与炎帝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说今山西运城解池附近)打了三仗,结果,炎帝认输,同意两个部落合并(参见阪泉之战)。黄帝仍做首领,炎帝做了副首领。晋《太康地理志》上说,“涿鹿城东一里有阪泉,上有黄帝相。”大概就是为纪念黄帝而建的。
九黎部落的首领蚩尤是一个十分凶猛残暴的人。传说他虽然有些夸张甚至荒诞,但可以看出,远古时期,部落之间是有办突和战争的,在这些冲突和战争中,黄帝促进了北方的联合和统一(参见涿鹿之战)。
黄帝统一北方后,又向南方长江流域发展,同那里的夷人和羌人部落结成了新的联盟。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雏形。所以中国人都称自己是黄帝子孙或炎黄子孙(正确叫法应为黄炎子孙)。
古代传说中,说黄帝不仅在中华民族的联合统一上有功,而且在中华民族日趋文明的许多方面都功绩显赫。是他叫史宫仓顿创造文字,改变了过去结绳记事的拙笨办法。还叫臣子大挠创作甲子,就是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甲、酉、戊、亥十二个地支相配,来记录年、月、日、时。又命令一个叫伶伦的乐师,用竹子做成三寸九分长的能发十二个营的律吕,校正各种乐器的声音,以便和谐地演奏。传说他的妻子很能干。她发明了养蚕缀丝,织绸做衣,并染成各种美丽的颜色,侵人们不再穿兽皮和串起的树叶。后人尊称她为“先蚕娘娘”。其实,这些都是氏族社会里广大劳动人民的创造,而黄帝则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黄帝功绩
精神文明:发明历数、天文、阴阳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纪年、文字、图画、著书、音律、乐器、医药、祭祀、婚丧、棺椁、坟墓、祭鼎、祭坛、祠庙、占卜等。
政治文明:
政治文明,建立古国体制:划野分疆,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全国共分九州;设官司职,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官名)共120个官位管理国家。对各级官员提出“六禁重”,“重”是过分的意思,即“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员节简朴素,反对奢靡。提出以德治国,“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义,尤其是设立“九德之臣”,教养百姓九行,即孝、慈、文、信、言、恭、忠、勇、义,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在使用人才上,访贤、选贤、任能,因才使用。实行以法治国,设“礼文法度”、“治法而不变”,命力墨担任法官、后土担任狱官,对犯罪重者判处流失,罪大罪极者判处斩首等。
物质文明
物质文明史书记载,黄帝在农业生产方面有许多创造发明,其中主要有实行田亩制。黄帝之前,田无边际,耕作无数,黄帝以步丈亩,以防争端,将全国土地重新划分,划成“井”字,中间一块为“公亩”,归政府所有,四周八块为“私田”,由八家合种,收获缴政府,还穿土凿井。对农田实行耕作制,及时播种百谷,发明杵臼,开辟园、圃,种植果木蔬菜,种桑养蚕,饲养兽禽,进行放牧等。缝织方面,发明机杼,进行纺织,制作衣裳、鞋帽、帐幄、毡、衮衣、裘、华盖、盔甲、旗、胄。制陶方面,制造碗、碟、釜、甑、盘、盂、灶等。冶炼方面,炼铜,制造铜鼎、刀、钱币、钲、铫、铜镜、钟、铳。建筑方面,建造宫室、銮殿、庭、明堂、观、阁、城堡、楼、门、阶、蚕室、祠庙、玉房宫等。交通方面,制造舟楫、车、指南车、记里鼓车。兵械方面,制造刀、枪、弓矢、弩、六纛、旗帜、五方旗、号角、鼙、兵符、云梯、楼橹、砲、剑、射御等。日常生活方面,熟食、粥、饭、酒、肉、称尺、斗、规矩、墨砚、几案、毡、旃、印、珠、灯、床、席、蹴踘(足球)等。
据专家考证,河南省新郑市是黄帝出生、创业、立国、建都之地。五千年前,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这里出生,带领先民们创文字、制丝帛、定历律、造舟车、创指南针,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根基,肇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有诗:古都新郑颂“三才凝淑气,九野向中枢。始祖钟灵脉,神州第一都。”
早在春秋时期就兴起了盛大的拜祖活动,一直延续至今。自1992年以来,世界各地的华夏子孙每年都会在农历三月三赶到这里寻根谒祖。今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于4月19日举行。拜祖大典由河南省政协主办,郑州市政府、新郑市政府承办,主题已确定为“和谐中原、和谐中国”。届时,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华人华裔华商社团代表及2万多名群众将参与这一拜祖大典。
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新郑市区北关的轩辕丘,汉代建祠,历代多次修葺,主要有龙雕牌坊、
轩辕桥、乾坤晷盘、正殿、配殿、中华民族图腾柱、华夏第一祖碑、黄帝宝鼎、黄帝文化艺术苑、黄帝纪念馆等。目前经修缮整扩的景区由南到北形成“天”“地”“人”浑然一体的三大板块。其中,“天”板块指拜祖广场;“地”板块指整个景区的游览人”部分;“板块指中华姓氏广场。
为把黄帝故里打造成知名旅游景区,把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打造成强势文化品牌于2006年12月决定对景区实施修缮工程。修缮后的故里景区将从北到南依次形成“天、地、人”三大板块。北部的拜祖广场、轩辕丘、黄帝纪念馆、中华文明圣火台等景观,汇聚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与精神,凝聚着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中部的黄帝祠、指南车、汉阙、轩辕桥等景观,构成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大观园;南部镌刻有中华三千多个姓氏的姓氏墙和体现中华礼仪之邦的九鼎,将使该广场成为中国独具特色的城市广场、世界华人的团圆广场。扩建后的拜祖广场命名为黄帝广场,南北长126米,东西宽67米,中间为13米宽的一条花岗岩通道,其中间5米为黄色。
黄帝像位于黄帝广场的北端,材质为汉白玉,高5。19米,是轩辕黄帝的中年坐像。其右手持剑,面容庄严,炯视远方,以表示“九五之尊”及“稳坐江山”之意,看起来威武、睿智、慈祥、庄严、神圣,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
圣火台位于黄帝像前18米处,底座高1米,为青绿色石材,圣火台高0。7米,为火炬式仿木结构。圣火台内有永不间断的天然气供应。整体材料为青铜,周边刻有图案和铭文。平日游客能够采火上香,特殊需要时,国内重大活动能够在这里进行圣火采集传递仪式,成为经久不息的中华民族圣火。
伴随拜祖车队的缓缓驶入,九条长15米的巨龙腾空而起,一条条被装饰得鲜艳夺目、活灵活现的巨龙在舞龙表演者手中上下翻飞。舞龙、锣鼓表演者个个精神抖擞、热情高涨。道路两旁,千名中学生一字排开,挥动着国旗和花环,热情欢迎嘉宾的到来。当车队沿人民路缓缓驶向故城墙口时,早已分立两侧的200架雄狮同时欢腾跳跃,翩翩起舞。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尽情表达故里人民对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拜祖的热情。
长长的车队行进至炎黄广场,指挥员一声令下,由660面盛世盘鼓组成的方阵气势磅礴、雄伟壮观,身着盛装的千余名鼓手激情表演。顿时,偌大的广场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在中华姓氏墙民拜区内,56个民族的代表伴随着欢快的乐曲,载歌载舞,以各民族不同的祝酒歌联唱方式喜迎亲人荣归故里,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连战夫妇入场、礼仪小姐为连战夫妇佩戴黄帝丝巾。连战题字,国家领导人入场,市长致词、大典开始、鸣炮奏乐、全国人大、政协领导敬献花篮、连战夫妇敬献花篮、省市领导敬献花篮、连战夫妇净手上香、其他代表敬香、恭读拜文、邓亚萍点燃圣火、全场高唱《黄帝颂》、大风起兮云飞扬,四海之内皆和祥,天下济德民心所向,修身以德社稷栋梁,和平天下,祥和无疆!
乐舞敬拜、敬奉九曲黄河水,大典告成。
王俨思诗:“中州文物八方崇,史册光辉记帝功。数典溯源尊始祖,慎终追远觅遗踪。千秋古迹留新郑,万里云山护故宫。庙貌庄严怀德泽,至今长仰鼎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