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各作家要点

合集下载

外国文学史 欧美部分 中编(第一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知识点

外国文学史 欧美部分 中编(第一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知识点

外国文学史欧美部分中编(第一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考点】一: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和基本特征。

一、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失望情绪、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欧美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从浪漫手法到浪漫主义思潮的文学发展过程。

)二、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

雨果指出:“浪漫主义……只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而已”。

第二,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第三,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重新挖掘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的同时,也把这段历史作为描写的内容。

第四,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表现在:第一,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

第二,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

第三,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

浪漫派作家已经懂得丑在美学上的重要价值浪漫派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异乎寻常的情节,描写异乎寻常的事件,刻画异乎寻常的性格,塑造出超凡、孤独的叛逆形象,大大发展了传统的夸张手法。

第四,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

三、浪漫主义的人文观念(结合导论部分)浪漫主义文学的自由观念和生命意识,实际上是欧洲文学的人文观念的新发展,是19世纪人道主义思想的一种表现形态,具体地讲,它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中的人本意识———尤其是世俗人本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艺术形态的再现。

人文主义的人本意识强调人智对神智的反抗和人的原欲对宗教禁欲主义的反抗;浪漫主义的个性自由强调人的自然天性和自由情感对包括封建专制和道德、科学理性、物质文明、资本主义现存制度在内的人类文明的反抗。

完整word版,19世纪外国文学各流派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19世纪外国文学各流派总结,推荐文档
第三,浪漫主义作家反对古典主义只注重描写历史题材和宫廷生活,她们接受卢梭“返回自然”的主张和泛神论思想,着力于表现自然景物和乡间的淳朴生活,歌颂和赞美大自然。
第四,浪漫主义善于用夸张手法,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
第五,浪漫主义重视民间文学和民族传统。
德国
奥·施莱格尔
弗·施莱格尔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理论倡导者与奠基人;创立了“耶那派”诗论
意大利
亚历山大·曼佐尼
《约婚夫妇》
表现了民族复兴的思想
贾科莫·莱奥帕尔迪
意大利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
《致意大利》、《金雀花》
美国(美国文学史上,真正作为本民族文学的第一次繁荣,就是浪漫主义文学)
华盛顿·欧文
美国民族文学的先驱
《见闻札记》
开创了美国短片小说创作的传统
詹姆斯·费尼莫·库柏
美国民族文学的先驱;“美国的司各特”;他为美国长篇小说的创作开了先河
瓦尔特·司各特
英国浪漫主义小说家;创作了“司各特式的小说”
《艾梵赫》
法国(法国浪漫主义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夏多布里昂
法国最早的浪漫主义作家
《基督教真谛》
其发表标志着法国浪漫主义的开始
史达尔夫人
提出了社会环境制约文、社会造就文学的唯物主义文艺思想
《论文学》、《论文学与社会建制的关系》
论证了浪漫主义文学存在的合理性,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阿尔封斯·德·拉马丁
开浪漫派诗歌之新风
《沉思集》
注重抒发内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感受,诗风飘逸
阿尔弗雷·维尼
《命运集》
维克多·雨果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
《欧那尼》
《悲惨世界》
前者的上演成功标志着浪漫主义战胜古典主义;后者,贯穿人道主义,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艺术珍品

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

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

第六章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学习重点:本章的学习,应主要了解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特征;各国文学的发展情况。

本章的重点作家是拜伦、雨果和普希金。

关于拜伦,应了解拜伦的思想创作与时代环境的关系、各个阶段的重要作品和他创作的意义,同时应重点了解《东方叙事诗》及其“拜伦式英雄”形象、《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的思想内容和主人公形象,着重掌握其代表作品《唐璜》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及其艺术特征。

关于雨果,我们应了解雨果复杂的思想经历对他各个时期创作的影响,注意他在反对古典主义中的重要作用;了解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特点、积极意义及其局限。

对雨果的作品应重点掌握《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特别是《巴黎圣母院》的主要人物形象、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尤其是其对照的美学原则的运用。

关于普希金,应了解普希金的创作在俄罗斯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其创作经历的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变;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的重要意义及其思想艺术价值。

第一节概述19世纪的浪漫主义曾经是席卷全欧洲的文学思潮。

它产生于18世纪末期,并很快风靡欧美各国,既是对法国大革命的回应,也是对古典主义文艺思潮过于压抑自我、克制情感的一种反叛。

一、产生背景(一)政治经济基础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并且鼓舞了欧洲的许多国家加速了反封建的进程。

但是革命后出现的局面却并非人们所期望的。

在法国,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虽已确立,资本主义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其政权形式和政治体制频繁更迭,各阶层的社会地位也多次变迁,因此,社会矛盾极其复杂和尖锐;在英国,工业资产阶级、金融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的矛盾,劳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德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使得资本主义虽然有所发展,但整个国家仍然处于分裂和落后的状态;在俄国,统治阶级对内残酷剥削和压迫人民,对外进行扩张,并且镇压法国革命和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国内农民革命风起云涌,革命贵族十二月党人也举行了起义……法国大革命后的欧洲现实引起了人们普遍失望的情绪,浪漫主义由此而产生。

第六章19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文学详解

第六章19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文学详解

约翰·济慈(1795——1821) 《夜莺颂》、《秋颂》、《希腊古翁颂》;
夏多布里昂 奇异徇丽的自然和异域风光,歌颂荒凉和萧条之美 奇异的人和事,主人公的忧郁与孤独 对现实不满的读者产生强烈的共。 浪漫主义文学的真正开始。 马克思说他是个“漂亮的文学制造商
乔治桑
缪塞
3、浪漫主义情节构思
乞丐攻打巴黎圣母院 司法官审问加西莫多 ——“聋子审问聋子” 陶罐和水晶瓶 哨子 隼山墓
作业题
名词 1、拜伦式英雄 2、湖畔派诗人 3、美丑对照原则4、浪漫主义 问答 1、分析《巴黎圣母院》的艺术特色。
维克多·雨果
悲惨世界
巴 黎 圣 母 院
华兹华斯(1770——1850)的《抒情歌谣集序》被称为是英国浪漫主义艺术的纲领和宣言。
华滋华斯
波西·比希·雪莱(1792—1822)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预言家”。 雪莱第一部长诗叫《麦布女王》。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1819写成)。晚期的抒情诗以《西风颂(1819) 、《云雀》(1820) 等为著名。表达了诗人高昂的革命热情,对未来的深刻预言。
《巴黎圣母院》主题
1、揭露教会的黑暗腐败; 2、批判王权的专制反动; 3、颂赞下层人民的美德与 抗争精神。
巴黎圣母院剧照
《巴黎圣母院》艺术特色
1、 以人物、环境、感情氛围的圆心结构的反复再现,推进情节,表达主题;
人物的圆心结构
乞丐攻打巴黎圣母院
环境的圆心结构
第三节 雨果
生平(1802——1885) 主要作品有 1829年完成的以反对封建暴君为主题的《欧那尼》; 1831年发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 1853年写政治讽刺诗《惩罚集》,表达了对共和政体的信念和对拿破仑三世的严厉批判; 1862年写《悲惨世界》; 1866年写《海上劳工》; 1869年发表《笑面人》; 1872年发表诗集《凶年集》; 1874年发表《九达 克罗德——占有的欲望 加西莫多——真挚的情爱 弗比斯——玩弄感情 甘果瓦——名义夫妻 居第尔——真正的母亲 乞丐王国——阶级兄弟姐妹

18,19世纪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要点

18,19世纪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要点

第一章18C19C文学1 德国是19C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发源地2 德国浪漫主义理论的创立者:施莱格尔兄弟,创办杂志《雅典娜神殿》,称为早期浪漫派,耶拿派3 耶拿派:是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文学流派。

其主要成员有早期浪漫主义理论家施莱格兄弟以及诺瓦利斯、蒂克等。

1978年到1800年间他们创办的《雅典娜神殿》杂志上,第一次提出浪漫主义这个名称,并且系统地阐述了他们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强调想象与情感。

强调文学创作的绝对自由,追求宗教神秘感和象征感。

4 海德堡浪漫派:1805年,德国又有一批作家在海德堡创办《隐士报》,形成了海德堡浪漫派。

其中心人物海斯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

主要成员还有格林兄弟等。

他们的创作对德国民族文学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5阿尔尼姆《男童的神奇号角》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童话集》6 海涅《轮浪漫派》的发表,结束了浪漫主义在德国的统治地位7 霍夫曼,柏林浪漫派,歌德后享誉世界的德国作家。

短篇小说集《卡洛特式的幻想故事集》,政治史《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反映德国工人阶级的觉醒和反抗。

《德国——一个冬天的神话》,长诗。

8 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被誉为“桂冠诗人”,开创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潮流9 华兹华斯,影响最大被称为“自然之子”,《丁登寺旁》描写自然风光,《致杜鹃》田园风光10 柯勒律治,最有天赋,代表作,《克里斯特贝尔》——哥特式小说情节,《忽必烈汗》,长篇叙事诗《古舟子咏》,其主题是老水手的罪恶与忏悔11拜伦,成名作《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诗剧《该隐》,诗体小说《唐璜》(讽刺史诗)12 雪莱,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预言家”,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表现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抒情诗人,抒情诗《云雀颂》《西风颂》描绘大自然,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诗辩》,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纲领性文献13 司各特,欧洲历史小说创始人,代表作《艾凡赫》14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夏多布里昂《勒内》(世纪病患者),斯塔尔夫人《论文学》《苔尔芬》《柯丽娜》15“世纪病”:指18世纪后半期在大革命浪潮的冲击,丧失了一切的贵族青年,在现实生活里找不到自己的地位,从而产生了悲观绝望的精神状、阴暗的心理和郁郁寡欢的情怀。

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

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

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思潮。

在创作方法上与现实主义的不同,浪漫主义侧重于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常用热情奔放语言、瑰丽的想象和矿长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而浪漫主义作为思潮,是十八世纪后半叶到十九世纪上半叶盛行并发展于欧洲。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兴起,同这一时期流行的德国古典哲学有密切的联系。

德国古典哲学奠定了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理论基础。

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夸大主观作用,强调天才、灵感和主观能动性,把“自我”提到高于一切的地位。

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在欧洲一些国家里传播很广。

圣西门、傅利叶、欧文,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幻想消灭阶级对立、企图通过空想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助长了耽于空想、脱离现实的倾向。

浪漫主义作家:(一)德国弗里德利希·史雷格尔(1772-1829)是浪漫主义理论的奠基者。

他发挥了席勒在《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中的论点,使“古典的”和“浪漫的”两个概念逐渐传播于西方文论中。

他在美学论著《断片》中阐述了他的浪漫主义理论,认为人的主观精神高于一切,“而世界便是它的艺术品”。

诗人写诗,是为了表现自我,表现人类的完整个性,因此,“浪漫主义的诗是包罗万象的进步的诗”,“许多艺术家虽然不过存心只写一部长篇小说,实际下却描绘了自己本人”。

史雷格尔的浪漫主义,是主观唯心论在文学理论上的反映,他的论点通过英国柯勒律治、法国史达尔夫人等人在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

诺瓦利斯(1772-1801)是耶拿派的作家代表。

他敌视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主张恢复中世纪君主专制和天主教统治。

诗集《夜的颂歌》是为悼念他所爱的一个14岁便死去的女孩而写的,歌颂黑夜和死亡,充满病态心理和神秘主义色彩。

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的《亨利希·封·奥夫特丁根》里,他把中世纪描绘成牧歌式的黄金时代。

阿尔尼姆(1781-1831)、布伦塔诺(1778-1842)。

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死亡诗人”诺瓦利斯 (1772-1801)

《虔敬之歌》、短诗《夏青特和洛森 绿蒂》; 《夜颂》悼念他所爱的一个14岁便死 去的未婚妻索菲而写,歌颂黑夜和死 亡,否定人生,充满病态心理和神秘 主义色彩; 崇尚中世纪天主教统治的社会。
2、海德尔堡派




海德尔堡出版的《隐士报 》; 代表作家阿尔尼姆、布伦 塔诺合编民歌集《儿童的 奇异的号角》; 格林兄弟《格林童话》; 霍夫曼的小说选集; 海涅早期诗歌创作。
抒情叙事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诙谐的模仿斯宾塞《仙后》的庄 严史诗体,将主人公恰尔德· 哈洛 尔德的出游比作中世纪游侠骑士 的冒险经历。根本目的是反映拜 伦在欧洲等国游览时的所见所闻, 揭示他对欧洲大陆现实生活的真 实感受。 反对专制暴政和异族侵略、渴望 自由独立、歌颂民族解放斗争是 长诗的基本主题。

维克多· 雨果
由此可以看出,浪漫主义具有强烈的阶级 性和政治倾向,它以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反 对封建专制主义。
一个时代的文化风气

在浪漫主义的文学运动中,“浪漫主 义”(Romanticism),含义比较固 定,特指在英、法、德三个主要国家 出现的文化环境,共同的特点是崇拜 感情,崇拜大自然,反对古典主义的 权威和传统。
(一)德国浪漫主义文学



德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诞生地。18世 纪60年代,Romantic一词传入德国 (德语称Romantisch)。 18世纪末,德国仍处于封建割据状态,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是在恐惧法国革命 和接受德国古典哲学“自我中心论”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德国早期的浪漫主义以两个文学团体 为标志。


《唐璜》艺术特色:

外国文学史欧美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复习要点

外国文学史欧美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复习要点
欧文:美国文学之父。
库柏:美国民族文学奠基人,以《皮袜子故事集》为代表的边疆传奇小说。
爱伦·坡:创作了最早推理小说。
3后期浪漫主义代表:
霍桑《红字》;
惠特曼《草叶集》:草叶象征:①生命力的象征;②发展的象征;③民主的象征。
主题:自我、创造、民主。(创造自由体诗的新形式)
麦尔维尔《白鲸》
③包罗万象的瑰奇雄伟气势
法国通俗小说:大仲马《基督山伯爵》,主人公:唐泰斯;莫尔赛夫夺人之妻;
维勒福落井下石;唐格拉尔陷害唐泰斯主谋。
科幻小说:凡尔纳“科幻小说之父”。
三方面:①在地球上的漫游和冒险;《海底两万里》
②星际旅行和空中历险;《从地球到月球》
③在一地的科学发现.《机器岛》
俄国
1茹科夫斯基第一位俄国抒情诗人(消极浪漫主义诗人)
提出本世纪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沉沦(冉阿让);饥饿使妇女堕落(芳汀);
黑暗使儿童羸弱(柯赛特)。
②雨果描绘悲惨世界,目的在于消灭这种现象;(警探沙威--法律的化身)
③雨果力图以仁爱精神去对抗恶;(仁爱化身--福来主教)
④除了仁爱,还需实现共和。
《悲惨世界》艺术特征:①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
②对照艺术的应用;
④大量运用同位语隐喻;⑤想象丰富;⑥语言丰富,韵律运用自如,
手法灵活。
6)《九三年》煞尾之作。哲理性历史小说。“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的
正确的人道主义。
7)小说艺术特征:(为什么雨果是浪漫主义集大成者?或雨果浪漫主义手法?)
①雨果是运用对照手法的大师;(巴黎圣母院,美与丑的对照)
②善于塑造下层人物形象;(小说主人公几乎都是底层人民)
④忧郁感伤的情调。
2具体各国: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概述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概述
• (四)忧郁感伤的情调。斯塔尔夫人“忧郁的
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忧郁较 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地进入人的性格和命 运”。
四、浪漫主义在欧美各国的发展情况
• 英国文学 • 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有三组代表人物。首先开
创浪漫主义潮流的是“湖畔派”三诗人,包括华 兹华斯(1770—1850)、柯勒律治(1772—1834)和 骚塞(1774—1843)。他们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冷 酷的金钱关系,远离都市,隐居在英国西北部的 昆布兰湖区和格拉斯米尔湖区,写了很多缅怀中 世纪和赞美宗法制农村生活、赞美湖区风光的诗 作,故被称为“湖畔派”。
• 德国文学
• 德国是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理论策源地。到18世
纪后期19世纪初,英、法已经完成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大力发展,而德国仍旧在封建割据状态 中挣扎,封建势力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压制国 内进步思想。资产阶级、市民阶层相对软弱,因 而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反封建的精神不强。德国的 政治经济虽然落后,但哲学却很发达。尤其是唯 心主义哲学,涌现了如尼采、黑格尔、谢林等一 批大家,他们重主观内心,直接影响到文学。所 以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中唯心主义思想和宗教印痕 比较深刻。
情的诗作,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政治长诗《“虐政”的假面游行》、《给英 国人民的歌》是其中的代表。
• 雪莱的抒情诗中有一类描写自然景物的短
诗,广为流传的名篇有《西风颂》、《致 云雀》、《云》等。《西风颂》中充满乐 观、豪迈、奔放的革命激情。诗中,诗人 盛赞西风的威力:横扫“枯死的落叶”, 撒播新生的种子,“给高山和平原注满生 命的色彩和芬芳”。诗人借西风的威力来 比喻革命的威力,用西风传播种子来比喻 革命思想的传播。“如果冬天来了,春天 还会远吗?”即出自此作。充分表现了诗人寄 希望于未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因此诗 人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预言家”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

1、早期代表:“耶拿派” (施莱格尔兄
弟)
2、后期代表:(1)“海德尔堡浪漫派”
(海德贝尔格) (2)柏林浪漫派
耶拿派
耶拿派是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文学 流派。其主要成员有早期浪漫主义理论家施 莱格兄弟以及诺瓦利斯、蒂克等。1798年 到1800年间施莱格尔兄弟创办的《雅典娜 神殿》杂志上,第一次提出浪漫主义这个名 称,并且系统地阐述了他们的浪漫主义文学 主张,强调想象与情感,强调文学创作的绝 对自由,追求宗教神秘感和象征感。
雪莱名言
人类不再有皇权的统治,无拘无束, 自由自在,人人平等,没有国家、氏族 和阶级的区别,也不再需要惧怕和崇拜, 每个人都是管理他自己的皇帝,每个人 都是公平,温柔和聪明。
雪莱故居菲尔德庄园
雪莱在牛津大学时的宿舍
雪莱纪念碑塑像
雪莱的主要创作
《无神论的必然性》 长诗:《麦布女王》( 1813) 《伊斯兰的起义》( 1817) 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1819)。 抒情诗:《西风颂》、 《致云雀》。
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
第一,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具有强烈 的主观性。
第二,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 的创造。
第三,惯用对比和夸张手法,重视丑的美学 价值,大力提倡想象。 第四,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
欧美各国浪漫主义文学
(一)德国:“浪漫主义故乡”,浪 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发源地。
诗人华兹华斯故居
诗人华兹华斯故居
诗人湖区散步搜寻灵感
《 抒情歌谣集》
1798年,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将各自 的诗歌合为一册,定名为《 抒情歌谣集》。 《 抒情歌谣集· 序言》成为英国诗歌史 上的一座里程碑。
《 抒情歌谣集· 序言》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为繁荣时期)
英国(是最早出现浪漫主义文学的国家之一。

英国浪漫主义作家不满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愤世嫉俗和向往大自然的倾向)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发源地。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具有浓厚的唯心主义思想和宗教色彩。

德国后期浪漫主
法国(法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复辟的曲折斗争,决定了法国浪漫主义具有更为鲜明的政治色彩。

浪漫主义运动在
俄国(俄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以诗歌为主,富有强烈的战斗精神,向往自由和民主。

由于艺术上的成功,为俄国文学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东欧的波兰和匈牙利(以反对异族奴役、争取民族独立为主题的浪漫主义文学)
美国(争取和歌颂个性的自由和精神解放。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深受西欧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各作家要点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各作家要点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点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为繁荣时期产生背景:1、它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自由、平等、博爱,浪漫派作家往往从个性受压抑、个人才能得不到发展、个人愿望和抱负得不到实现等角度,表现人物与社会的矛盾。

法国大革命对这些作家的浪漫主义倾向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欧美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3、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经历了历史的发展过程。

从英德——法国——俄国。

思想特点:1、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社会对人的精神束缚和压迫:古典主义崇尚“三一律”,典雅和崇高的风格,浪漫主义突破了这道顽固的藩篱。

2、从民主主义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3、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

4、偏重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

艺术特点:1、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

2、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实体长篇小说的创造:学习表现手法,采用民间口语、名额韵律创作,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法,在当时一味仿古的低劣作品充斥文坛的情况下,无疑带来了清新、活泼、健康的新气象。

3、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

雨果是对比艺术的提倡者和大师。

4、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喜好。

二、欧美各国的浪漫主义文学英国最早出现浪漫主义文学的国家之一。

罗伯特.彭斯和威廉.布莱克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前驱,彭斯从苏格兰民歌中吸取养料,擅长抒情和讽刺。

湖畔诗人:华兹华斯,萨缪尔.柯勒律治和罗伯特.骚赛:寄情山水,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农村生活。

拜伦和雪莱将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高峰,两人加强了对现实的关注,具有批判精神。

雪莱:冬天如果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发源地,早期浪漫主义文学具有浓厚的唯心主义和宗教色彩。

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发展概况

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发展概况
布伦塔诺
前者抒情诗《催眠歌》、《罗雷莱》二人合作民歌集《男孩的神奇号角》
二人是“海德尔堡浪漫派”代表(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团体,因以海德尔堡大学为创作中心而得名)
阿尔尼姆
格林兄弟
《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内含《白雪公主》、《灰姑娘》
语言平易、通俗、生动,其结构形成有代表性的'通话模式”
霍夫曼
代表作《小查克斯》以离奇手法鞭笞了19世纪德国乌烟瘴气的社会现实。
艺术特点
第一,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 第二,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作; 第三,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 第四,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喜好。
二者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早期代表。前者带有贵族倾向,后者带有民主倾向。[这段时间形成欧洲浪漫主义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斯塔尔夫人
小说《黛菲妮》牵着封建道德和宗教偏见,用书信体写成。
拉马丁
《沉思集》法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开篇之作,描写爱情和自然的诗篇充满抑郁的情调。
缪塞
小说《一个世纪儿的忏悔》塑造了一个“世纪病”形象沃达夫
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发展概况国别作家代表作备注德国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发源地施莱格尔以雅典娜神殿为阵地阐述浪漫主义主张三人都是耶拿派代表人物耶拿派是德国浪漫主义最早的团体因以耶那大学为创作阵地而得名诺瓦利斯诗人夜莺的颂歌悼念早逝的未婚妻蒂克民间童话集开创童话小说新题材布伦塔诺前者抒情诗催眠歌罗雷莱二人合作民歌集男孩的神奇号角二人是海德尔堡浪漫派代表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团体因以海德尔堡大学为创作中心而得名阿尔尼姆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内含白雪公主灰姑娘语言平易通俗生动其结构形成有代表性的通话模式霍夫曼代表作小查克斯以离奇手法鞭笞了19世纪德国乌烟瘴气的社会现实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四、英国文学 (一)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湖畔派” 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二)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 拜伦、雪莱和济慈 (三)司各特

英国人的特点

爱家、爱自然 这个岛国的每个人,自己就是一个岛 ——独立。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两种风格

田园式的温柔——温柔、缠绵 华兹华斯、济慈 海盗式的暴烈——激烈、反叛 雪莱、拜伦

诺瓦利斯是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在创作上 的主要代表,在《夜的颂歌》中,他沉
湎于神秘的世界,否定人生,歌颂黑夜
和死亡。他的理想是回到天主教占统治
地位的封建时代(13世纪)。
(二)海德堡派

1805 年 左 右 , 一 批 作 家 在 海 德 堡 创 办 《隐士报》,形成了以海德堡为中心的 浪漫主义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阿尔尼 姆和布伦塔诺等,其成就主要在于对德 国民间文学的搜集和整理。他们俩合编 的民歌集《儿童的奇异的号角》和格林 兄弟搜集、编写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 都很有名.。
(一)“湖畔派”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文学中出现了最早 的浪漫主义作家: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 他们歌颂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向往 中古时期的封建社会,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 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因此他们远离城市隐居 在英国西北部昆布兰和格拉斯米尔湖区,由是 得名“湖畔派”。他们的诗作或讴歌宗法制的 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或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 和异国风光,一般都是远离社会斗争的题材。

(四)所谓浪漫主义就是文学上的自由主
义 ——雨果 浪漫主义是在同古典主义的斗争中发展 起来的。 理性的 感性的 想象的 主观的 自由的
致大海——普希金
再见吧,自由的元素!/这是你最后一次在 我的眼前/滚动着蔚蓝色的波涛/闪耀着骄傲的 美色。 好像是朋友的忧郁的怨诉,/好象是他在 别离时的呼唤,/我现在最后一次倾听/你悲哀 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我时常沿着 你的岸边,/一个人静悄悄地、朦胧地徘徊,/ 还因为那个隐秘的愿望苦恼着! 我多么爱你的回音,/爱你阴沉的声调,你 悠远无尽的音响,/还有那黄昏时分的静寂,/ 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诗集《秋叶集》《微明之歌》《心声集》《光与影》《历代
传说》 ▲戏剧《欧那尼》打破三一律,奇异构想,浪漫主义与 古典主义决战,浪漫主义胜利。

俄国
第一位抒情诗人,宫廷诗人—茹科夫斯基:《俄国军营的歌手》 雷列耶夫:《致宠臣》《沃伊纳罗夫斯基》 莱蒙托夫:《童僧》《恶魔》《当代英雄》《诗人之死》 普希金:俄国文学之父 《自由颂》《童话》 《囚徒》《致大海》 南方诗篇:在南俄写的诗 《茨冈》 过渡到现实主义之前 的最后一部浪漫叙事诗 短篇小说《黑桃皇后》 历史小说《上尉的女儿》

德国——浪漫主义策源地
柏林:霍夫曼——《小查克斯》 沙米索——《彼得·史雷米尔奇异的故事》 海涅——代表作《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之歌》 《乘着歌声的翅膀》(门德尔松)
乘着歌声的翅膀
• • • • • • • • • • • • • 乘着这歌声的翅膀 亲爱的随我前往 去到恒河的岸旁 最美丽的好地方 那花园里开满了红花 月亮在放射光辉 玉莲花在那儿等待 等她的小妹妹 玉莲花在那儿等待 等她的小妹妹 (紫)罗兰微笑地耳语 仰望着明亮的星 玫瑰花悄悄地讲着她芬芳的心情
波尔金诺的秋天:普希金在波尔金诺居住三个月创 作最有收获的季节,完成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塑 造小人物形象的作品《驿站长》。 诗体长篇小说 《叶甫盖尼·奥涅金》 多余人形象 达吉亚娜形象(P127—128)
伍 东欧
• 【波】亚当·密茨凯维奇 • 《塔杜施先生》 波兰的民族史诗 • 【匈】裴多菲 • 《雅诺什勇士》 • 《自由与爱情》 • “生命诚可贵, • 爱情价更高, • 若为自由故, • 两者皆可抛”
壹 德国——浪漫主义策源地
耶拿派:早期。杂志《雅典娜神殿》,提出浪漫主义。继承狂 飙突进,重视情感,寻求神秘感。理论家兄弟——大小施莱格尔。 诗人诺瓦利斯《夜的颂歌》歌颂死亡与新婚之夜,蒂克《民间童 话集》神秘色彩,民间文学,影响到安徒生。

第六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第六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短篇小说《驿站长》 短篇小说《驿站长》:开了俄国文学 小人物”题材的先河。 “小人物”题材的先河。 俄国文学中的“小人物” 俄国文学中的“小人物” 指小公务员等 城市底层人民,他们性格懦弱、胆小怕事、 城市底层人民,他们性格懦弱、胆小怕事、 安分守己。在社会上处于极端卑微的地位: 安分守己。在社会上处于极端卑微的地位: 收入低下,生活清苦,受人欺负。 收入低下,生活清苦,受人欺负。 小人物” “小人物”是沙皇官僚专制制度的牺牲 是被侮辱被损害者。 品,是被侮辱被损害者。一些具有民主主义 和人道主义思想的作家同情他们, 和人道主义思想的作家同情他们,为他们鸣 不平。 不平。
2 .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 借助于对现实生活的某些片断描写, 借助于对现实生活的某些片断描写,抒发 诗人对现实的主观感受,表达反专制暴政、 诗人对现实的主观感受,表达反专制暴政、 反奴役侵略、争取自由平等的民主主义思想。 反奴役侵略、争取自由平等的民主主义思想。 两个主人公: 两个主人公:哈洛尔德和抒情主人公 以哈洛尔德游历的路线把长诗连成一个有 机的整体; 机的整体;以抒情主人公的议论和抒情插叙 表达主题。 表达主题。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 多余人” 19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 的一种典型。他们生活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 的一种典型。他们生活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 受过良好教育, 受过良好教育,或多或少地接受过一些民主思 他们生活在黑暗的农奴制社会中, 想。他们生活在黑暗的农奴制社会中,既对现 实社会不满,又缺少行动,无所作为。 实社会不满,又缺少行动,无所作为。他们没 有明确理想,对人生态度淡漠, 有明确理想,对人生态度淡漠,在愤世嫉俗或 自暴自弃中度过一生,是时代忧郁症患者。 自暴自弃中度过一生,是时代忧郁症患者。 在事业上他们以失败告终,在个人生活方面又 在事业上他们以失败告终, 都是不幸的。 都是不幸的。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第六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学习重点】本章的学习,应主要了解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特征;各国文学的发展情况。

本章的重点作家是拜伦、雨果。

关于拜伦,应了解拜伦的思想创作与时代环境的关系、各个阶段的重要作品和他创作的意义,同时应重点了解《东方叙事诗》及其‚拜伦式英雄‛形象、《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的思想内容和主人公形象。

关于雨果,我们应了解雨果复杂的思想经历对他各个时期创作的影响,注意他在反对古典主义中的重要作用;了解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特点、积极意义及其局限。

对雨果的作品应重点掌握《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特别是《巴黎圣母院》的主要人物形象、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尤其是其对照的美学原则的运用。

第一节概述1789年法国大革命至1830年前后,是欧洲历史发生重大转折的时期。

在文学领域,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体现了这一时期的时代精神,成为文学发展的主流。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社会政治的原因: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9世纪初欧洲民族民主运动的产物。

大革命以后的欧洲到处充满着动荡、混乱、压迫、战争和灾难,这种现实宣告了启蒙主义理想的破灭,在社会各阶层引起了普遍的失望情绪,出现了一种不满现实、喜欢幻想和追求新奇与非凡事物的社会心态。

哲学思想的影响:德国古典哲学和法英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对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产生了很大影响。

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的哲学十分流行。

他们夸大主观的作用,强调天才、灵感和人的精神力量,把‚自我‛提到高于一切的地位。

文学自身的条件:18世纪英国的感伤主义文学和前浪漫主义文学,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文学以及法国作家卢梭的创作,都是促成浪漫主义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二、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高度的理想主义,浓郁的抒情色彩。

热情讴歌大自然,诅咒城市文明。

重视民间文学,强调民族文化传统。

善用对比夸张的手法,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

三、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1、早期浪漫派:‚耶拿派‛2、后期浪漫派:‚海德堡(海德贝尔格)派‛霍夫曼(Hffma) 海涅(HeirichHeie)1、前期代表:‚湖畔派‛2、后期代表:‚撒旦派‛3、司各特(历史小说之父)(二)英国(浪漫主义成就最高)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先驱人物是彭斯和布莱克,而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是以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为代表的‚湖畔派‛诗人。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傅立叶提出建立“法朗吉”,在这个团体里,劳动分工完全根 据个人爱好和能力,劳动成为人的需要和享受。 英国的欧文(1771—1858)把希望寄托在仁慈的统治者 身上,他关心工人的工作和福利条件,开设了托儿所、幼儿园和 小学、夜校,以为靠知识的传播就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三)文学发展自身的历史逻辑。 作为创作方法,同现实主义一样,古已有之。此手法着重表现 作者的主观情感和想象,抒写作者不同于现实的本来面目的理想。 “浪漫主义”词源学: 源于传奇一词。西方直到17世纪以前,还没有出现浪漫主义 一词。哥尔斯密在1776年的《瓦克郡的牧人》中运用了“浪 漫的”一词。18世纪下半叶,这个词开始在英、德、法流行开 来,如卢梭在《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中就形容“比耶纳的湖 岸比日内瓦湖岸更荒凉,更浪漫”。18世纪末,歌德首先注 意到“古典诗和浪漫诗的概念”,席勒区分了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
与古典主义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古典主义主张只能描绘贵族和 上层人物,排斥民间文学,戏剧创作规定要遵循“三一律”,推 崇典雅和崇高的风格等等,已成为束缚文学发展的桎梏。 他们高举个性解放的旗臶,宣扬的时代新精神,反对社会对人 的精神束缚和压迫。 第二,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 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浪漫派可分为带有资产阶级 倾向和贵族倾向的两类作家。前者具有高昂的革命热情,揭露现 实的黑暗和不合理现象,对未来社会充满美好的理想。后者以怀 旧的态度去抨击资本主义。但是,这两类作家批判现实的思想武 器都是人道主义,他们一般都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并以此 去构筑理想的社会图景。 第三,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从司各特开始,至雨 果、大仲马等浪漫派小说家,大都以历史题材为描写对象。古典 主义贬斥中世纪的历史和文学,把它看成漆黑一团,浪漫派反其 道而行之,在重新挖掘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的同时,也 把这段历史作为描写的内容。但浪漫派并不重视是否反映历史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点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为繁荣时期产生背景:1、它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自由、平等、博爱,浪漫派作家往往从个性受压抑、个人才能得不到发展、个人愿望和抱负得不到实现等角度,表现人物与社会的矛盾。

法国大革命对这些作家的浪漫主义倾向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欧美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3、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经历了历史的发展过程。

从英德——法国——俄国。

思想特点:1、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社会对人的精神束缚和压迫:古典主义崇尚“三一律”,典雅和崇高的风格,浪漫主义突破了这道顽固的藩篱。

2、从民主主义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3、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

4、偏重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

艺术特点:1、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

2、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实体长篇小说的创造:学习表现手法,采用民间口语、名额韵律创作,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法,在当时一味仿古的低劣作品充斥文坛的情况下,无疑带来了清新、活泼、健康的新气象。

3、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

雨果是对比艺术的提倡者和大师。

4、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喜好。

二、欧美各国的浪漫主义文学英国最早出现浪漫主义文学的国家之一。

✓罗伯特.彭斯和威廉.布莱克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前驱,彭斯从苏格兰民歌中吸取养料,擅长抒情和讽刺。

✓湖畔诗人:华兹华斯,萨缪尔.柯勒律治和罗伯特.骚赛:寄情山水,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农村生活。

✓拜伦和雪莱将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高峰,两人加强了对现实的关注,具有批判精神。

雪莱:冬天如果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发源地,早期浪漫主义文学具有浓厚的唯心主义和宗教色彩。

✓“耶拿派”✓“海德尔堡浪漫派”✓格林童话:雅科布.格林和威廉.格林法国浪漫主义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雨果,大仲马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以诗歌为主✓强烈战斗精神,向往自由和民主。

✓茹科夫斯基,俄国第一位抒情诗人,革新了诗歌的形式和个格律,受到伤感主义影响,充满神秘色彩。

✓普希金、果戈里东欧美国:爱默生,梭罗、华盛顿.欧文(美国文学之父)、华兹华斯第二节华兹华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湖畔派”诗人中创作成就最大的一位。

一、创作特色:1、最乐于、善于描写大自然。

2、描写人,写平凡人的悲苦和欢乐。

柯勒律治的评价:语言极度纯粹;思想感情明智而强烈;每个诗行、诗节都既有独到之处又有力量;完全忠于自然界中的形象;沉思者包含同情,深刻而精致的思想里带有伤感;想象力丰富。

诗风总结:不尚奇幻,及其宁静的沉思和富于想象力的风格将诗写得真挚自然,亲切质朴,即注重自然的可感性而着意捕捉细节,又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开掘感情宝藏,以取得新鲜感和奇特的效果。

二、《抒情歌谣集》这部问世之初遭到苛评的诗集开创了一代诗风,成为英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诗歌领域里的一座里程碑。

、摆脱了18世纪诗人所恪守的简洁、典雅、机智、明晰等古典主义创作原则;形式上摒弃了英雄双韵体;内容上以平民百姓日常使用的语言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和处于大自然中的人们的生活。

抒发诗人的感受和沉思,开创了探索和发掘人的内心世界的现代诗风。

《序言》里提出的问题:1、关于诗歌的题材问题:主张选择日常生活的事件和情节,倾向选择微贱的田园生活作题材。

2、关于诗歌的语言问题:采用人们真正使用的语言来描写。

3、关于诗的本质的问题:把诗与知识即人的理性联系在一起,同时又与人的情感联系在一起。

把“真理”传达给读者。

4、对诗人的特殊才能做了解释:认为诗人比一般人更具有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序言》里提出的诗歌题材和语言问题,实际上就是文学内容和形式的问题,而对情感和想象的重要性强调,则是对传统古典主义理性原则的直接挑战。

不仅推动了英国诗学和诗歌创作的发展,而且还在西方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抒情歌谣集》里的名篇:1、《坎伯兰的老乞丐》:充分体现了华兹华斯在突破题材方面的努力,以一个老乞丐入诗,这是反古典主义的,并且表达了他对哪怕是最低贱生命的同情和尊重。

2、《我们共七个》:在诗歌语言方面的革新的表征,用英语口语,浅显,明快。

3、《艾丽丝.菲尔》:贫困。

4、《写于早春的诗句》:强烈地表现出了诗人对自然界一草一木的敏感感受和爱怜之情。

5、《丁登寺赋》是抒情诗的杰作,表达的主旨:自然界最平凡、最卑贱之物都有灵魂,而且是同整个宇宙的大灵魂合为一体的。

喧闹的都市使诗人感到孤寂无聊,唯有在大自然怀抱里,他才能得到安宁,得到人人生的启迪。

曲折地表现出华兹华斯对当时污浊肮脏的社会风尚的不满与厌恶。

就诗艺方面,《丁》是浪漫主义诗风的一次大展示。

第三节拜伦1、《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拜伦式英雄,哈洛尔德:他们不满现实但找不到出路,不愿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却也不能和人民群众一起斗争,于是陷入悲观绝望之中。

2、拜伦现象是19世纪西方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他体现了那个不休时代的激情,这个独立不羁的天才,有博大的政治家的胸襟和哲人的才智。

气质敏感而暴烈,感情深沉而细腻。

他的叛逆性格决定了他在思想上市现存制度的反对者,其思想核心是自由与正义,因此与压迫和奴役人们的社会势不两立。

3、拜伦艺术的显著特征:主观抒情性和鲜明的政治倾向;辛辣的讽刺性。

《唐璜》拜伦代表作,诗体小说。

唐璜:传说中的色鬼、恶棍。

但作者把他写成一个天真、热情、善良的贵族青年,因与贵妇朱丽亚相爱暴露,故去国远行,长诗以他的游踪及数次爱情历险为线索。

唐璜的性格:不属于“拜伦式英雄”,他顺从天性,对恋人倾心相与,不怯懦,战场上别人退却他前进,但与传统的唐璜相似的是喜好女色,其性格二重性体现了现实世界里生活的多样性和道德的复杂性。

作品的讽刺性:针对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各国社会的可笑方面”,和由此反映出的诗人与一切反动势力为敌的民主与自由思想。

1、揭示封建专制的暴虐和社会道德的虚伪。

2、以英国社会为标本,讽刺其各个方面。

3、针对不合理的婚姻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上流社会夫妇之间相互欺骗的现象,由此揭示了建筑在封建的或是资产阶级的经济与伦理基础上的婚姻普遍的不幸。

作品所赞扬的:对正义事物的爱,对事物自由的人的同情和对被压迫者的战斗号召,爱自由。

艺术上特色:传奇性以及妙笔营造的传奇性分为。

表现手法上:兼续兼议为主;性质上:讽刺性、抒情性。

语言上:明白而晓畅,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具体,口语,散文句法,形成白而不俗,谑而不虐,风趣中见隽永,轻松里显力度的风格。

长诗笔调极富变化。

格律上:“8行三韵体”,运用挥洒自如。

第四节雨果法国重要诗人、戏剧家和小说家,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

1、《<克伦威尔>序言》: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书,从此成为浪漫主义领袖。

新的美学原则:对照。

2、《巴黎圣母院》:反封建的悲歌,中心人物爱丝梅哈达是善良和美的化身,克洛德副教主是教会势力的代表,怪钟楼人加西莫多是外貌丑,内心美的下层人物。

小说结尾群众聚集攻打巴黎圣母院的浩大场面显示了人们的威力。

3、诗歌创作:《秋叶集》《晨夕集》《心声集》《光与影集》等4、戏剧创作:《国王取乐》《玛丽.都铎》《安日落》等,浪漫派戏剧的开创者之一,地位与莫里哀、高乃依和拉辛并驾齐驱。

诗歌艺术上的重大发展:1、开拓了诗歌领域,什么都能入诗;2、富有激情;3、对照原则用于诗里;4、修辞上,大量运用同位语隐喻。

5、丰富的想象力。

杰出的浪漫派小说家:1、运用对照手法的大师;2、善于塑造下层人物形象;3、力图以史诗的气魄和规模去再现社会和历史;4、情节的传奇性;5、注重心理描写;6、善于将无生命或非人的事物描绘得如同有生命的物体一样神奇、动人心魄、令人惊叹。

《悲惨世界》福来主教、让.瓦尔让、芳汀、柯赛特。

《悲惨世界》是雨果最长篇而且是写作时间最长、花费精力最多的作品。

作品描绘了一幅悲惨世界的图景,以及本世纪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沉沦,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

雨果之所以要描写这个悲惨世界,是为了要消除这些现象。

他通过警探沙威来阐发自己的主张。

人物:1、沙威:法律的化身2、福来主教:仁爱的化身3、马伯夫和加弗罗什:这一老一小代表了敢于起来斗争的人们,在他们身上体现了新时代的曙光,寄托了雨果的共和理想。

4、马里于斯:先是保皇派,后来思想转变,有雨果自己的影子。

《悲惨世界》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史实事件力求真实,描写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悲惨世界》的心理描写十分精彩。

对照艺术在《悲惨世界》中的体现:让.瓦尔让和沙威,沙威与泰纳迪埃,芳汀和柯赛特,马里于斯和吉尔诺曼老人,这些对照超越了《巴黎圣母院》中的美丑对照。

第五节大仲马法国浪漫派的骁将,世界通俗小说的典范作家。

从历史中吸取戏剧性的题材。

大仲马从一个戏剧家开始,再成为一个小说家。

《三个火枪手》《二十年后》。

大仲马的小说大半以历史为题材,但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与历史家的观点往往不同。

他的小说创作主要成就不是思想内容方面,而是表现在艺术上。

他发展和完善了通俗小说的创作。

《基督山伯爵》主角:爱德蒙.唐泰斯(基督山伯爵),费尔南小说集中了浪漫派小说的各种特点,没有提出任何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而是表明了一种理想,和金钱腐蚀人心的力量。

小说的艺术特点代表了优秀通俗小说的成就:1、情节曲折、安排合理:三次复仇互不相同,不同的结果使复仇情节不致呆板,次要情节险象环生,又不游离于主要情节之外,大故事套小故事的写法运用恰到好处。

作者亲自考察紫杉堡,强调细节真实。

2、光怪陆离,熔于一炉。

小说触及的生活面极其广阔,展现异国情调,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和斑斓夺目的地方色彩,异国情调有机结合在一起,广阔的视野和浪漫主义的艺术趣味水乳交融,加强了小说的传奇性。

3、结构完整,一气呵成。

主次情节相得益彰,小说酣畅自如,首尾贯一。

4、善写对话,戏剧性强。

全书80%是由对话写成,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往往通过对话来表现,小说中的对话都写得像戏剧性场面,充满矛盾冲突。

5、形象鲜明,个性突出。

作者从时代的变迁去刻画人物的变化。

次要人物与反面人物也很生动,读者不至把角色弄混。

第六节凡尔纳法国,科幻小说之父。

《乘气球漫游》,《气球上的五星期》《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八十天环游地球》。

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分为三个方面:在地球上的漫游和冒险;星际旅行和空中历险;在一地的科学发现。

目的:概括现代科学积累的一切地理、地质、物理、天文知识,以他特有的吸引人的优美的形式,再现宇宙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