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环境监测第一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环 境 标 准
▪ 标准化和标准的实施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所 谓标准化,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是: “为了所有有关方面的利益,特别是为了促进最 佳的全面经济效果,并适当考虑产品使用条件与 安全要求,在所有有关方面的协作下,进行有秩 序的特定活动,制定并实施各项规则的过程。”
▪ 而标准则是“经公认的权威机构批准的一项特定 标准化工作成果,它通常以一项文件并规定一整 套必须满足的条件或基本单位来表示”。
二、环境污染的性质
(一)毒性 1. 污染物的化学组成、结构和价态 2. 污染物的毒性、溶解性、挥发性等理化特性 3. 污染物的浓度和作用时间
(二)扩散性 (三)活性和持久性
三、环境监测项目的选择原则
▪ 对人体健康影响大、面广、持续时间长的污 染因子;
▪ 不易被微生物分解,不易在自然条件下自然 分解而引起逐渐积累的物质;
▪ 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 环境监测的要求
▪ 准确可靠
▪ ▪
三快 选高速 择:灵 性高敏 好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分辨率
三化:自动化、标准化、计算机化
在野外事故现场测定要求快速、简便
第三节 环境监测技术及其发展
▪ 环境分析(化学分析) ▪ 20世纪50年代:污染监测阶段或被动监测
阶段 ▪ 20世纪70年代 :主动监测或目的监测阶段 ▪ 20世纪80年代初 :污染防治监测阶段或自
▪ 本课程的性质
环境监测是环境工程门类中极具综合性、实践 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的一门重要的理论与方法课 程。它是开展其它环境分支学科的基础、也是环 保部门的一项常规工作和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 本课程对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环境管理各领域 都是不可缺少的,对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影响重 大。
▪ 本课程的任务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境监测基本知识和基本操 作技能,掌握常规监测项目的测定方法,为学生 从事环境监测工作奠定基础。
▪ 定义:环境标准是标准中一类,它是为了 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促使生态 良性循环,同时又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 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 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例如:有害成分含 量及其排放源规定的限量阈值和技术规范) 所做的规定。
▪ 其他分类:污染因子和污染现象、监测方式、 监测方法。
第二节 环境污染特征、环境监测特点和 环境监测项目选择原则
一、环境污染特征
▪ 环境污染与污染物的时间分布(分钟、天、周、年更长 时间)
▪ 环境污染与污染物的空间分布 ▪ 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的关系 ▪ 环境污染物的综合效应 1.传统毒理学效应(单独、相加、相乘、拮抗) 2.生态毒理学评价 3.二次污染的作用 ▪ 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
二、环境监测的任务 三、环境监测的分类
▪ 按监测对象分类:水、大气、土壤、固体废弃 物、生物、能量监测。
▪ 按环境监测性质分类:环境质量、污染源、专 题监测。
▪ 按监测的目的分类:研究性监测(科研、健康 环境、资源)、特定目的监测(污染事故、仲 裁、考核验证)、监视性监测(基线、环境现 状、污染源、事故性)。
做出正确的环境质量评价。
▪ 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 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 →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 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 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 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第一节 环境监测的目的、任务和分类 第二节 环境污染特征、环境监测特点和 环境监测项目选择
动监测阶段
一、常用环境监测方法
(一)成分分析 1.化学分析法:重量法、容量法 2.仪器分析法:光谱分析方法、色谱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放射分析法、流动注射分 析法 (二)结构分析 (三)生物指示分析与酶法分析
二、环境监测技术发展动向
1.痕量和超痕量分析的研究 2.污染物的状态和价态分析的研究 3.分析技术联用 4.遥测技术的应用 5.分析方法标准化 6.连续自动监测的研究 7.现场简易监测分析仪器和技术的研究 8.生物监测技术的研究 9.“3S”技术的研究
▪ 能反映环境综合质量的某些指标;
▪ 有可靠的检测手段,能获得的可靠监测结果 的项目;
▪ 监测所得的数据,又有相应的环境保护标准 或能进行分析;
▪ 其他有特殊目的或要求的项目。
四、环境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
▪ 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 称为优先污染物(priority pollutants)
▪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全课程的教学重点部分是大气、水质、土壤和固体废 物、放射性、噪声的监测原理和方法以及环境监测质量 保证的意义、要求和做法。 重点:
1、掌握环境监测中的基本概念。
2、理解环境监测优化布点原则。
3、掌握常规监测项目的采样仪器、采样方法、分析测定方 法。
4、理解监测结果的数据处理、表述和质量保证。
第三节 环境监测技术及其发展
第四节 环境标准
第一节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一、环境监测的目的
▪ 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 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寻找
污染源、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 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 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 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 质量提供数据。 ▪ 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 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难点: 1、使用环境监测工作中常用的采样、分析仪器。
2、常规监测项目的采样、分析测定原理和方法。
3、正确进行监测数据的处理。
4、环境监测方案设计。
▪ 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和衔接
1.本课程是在完成《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及 《物理化学》,对环境、环境污染、环境保护及 分析测定等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开设的。
2.通过该门课的学习,有利于《环境评价》、《环 境管理与规划》、《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 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控制工程》《土壤 控制工程》和《噪声污染控制工程》等后续课程 的学习。
▪ 环境监测是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现代科学技 术方法,间断或连续地对环境化学污染物及物理
第一章 绪 论 和生物污染等因素进行现场的监测和测定,以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