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心重点
1.自我效能:对自己能力与效率的乐观程度可以获得很大的回报。自我效能指引我们制定
有挑战性的目标,并表现出更强的韧性。
2.自我图示:界定自我的特殊信念。图示是我们组织自己所处世界的心理模版。
3.自我参照效应:当信息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时,我们会对它进行快速的加工和回忆。
4.控制点:自己控制事件进程的维度,分为内部控制点(认为自己可以控制事情的进程)
和外部控制点(外部力量决定事情)。
5.习得性无助:当动物和人经历无法控制的有害事件时,他们就会习得一种被动感和无助
感。无法控制的有害事件---知觉到缺乏控制---习得性无助的产生
6.核心特质: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
7.实验法与相关法的区别:相关研究是探寻两个或者多个因素之间的自然关系;实验法是
操纵一些因素来考察他们对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关法:优点是可以预测两者的相关关系,通常使用真实情景,缺点是不能推论改变一个变量将会导致另一个变量的改变,因果关系是模糊的。
实验法:优势是可以控制变量和随机分配来探寻因果关系,缺点是通常使用实验室情景设置缺乏真实性。
8.事后聪明性预见:早已知道结果后,对预见能力的夸大倾向。
9.研究领域有社会思维,社会影响和社会关系。
10.自我服务: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轻易为自己的失败
开脱以及接受自己的赞扬。
11.自我展示:以受赞许的方式来向他人展示自己。
12.晕轮效应: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初始看法决定了对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真实的情况,
有以偏概全的感觉。
13.基本归因错误:我们解释他人行为时,会低估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高估个人特质和态度所
造成的影响。这种个体在归因时低估情景因素作用的倾向称为基本归因错误。
14.Kelly归因理论:三种因素---共同反应、区别性和一致性会影响我们将某人的行为归结为
内因还是外因。共同反应指在这种情景下个体是否总是表现这种行为;区别性指不同情景下个体是否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一致性指其他人在这种情境下是否也会表现出这种行为。
15.态度的三个要素:行为,感觉和认知。
16.登门槛现象:如果想要别人帮你一个大忙,一个有效的策略就是先请他帮个小忙。
17.角色扮演:当我们扮演一种新的社会角色时,起初我们可能会觉得很虚假,但很快我们
就会适应。
18.认知失调理论:为了减少自己的内心不适,我们说服自己某种行为是合理的。我们态度
的改变是因为我们想要保持认知间的一致性。(分为理由不足和决策后的不协调)理由不足指行为的理由不足时他们会感到不舒服,并因此更要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决策失调指当做出重要决策后,我们会经常过高评价自己的选择而贬低放弃的选择,从此来减少自己内心的不协调。
19.自我展示理论:我们会根据自己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态度以使我们看起来一致。
20.自我知觉理论:我们态度不定时会处在局外人的角度上,从外部观察自己。
21.从众的三个经典实验:谢里夫规范形成研究,光电移动的距离实验,社会规范;阿施的
群体压力研究,比较线段的长度;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对电击强度的大小控制。22.影响从众的因素:受害者的情感距离(对个性化的人的同情和对远离自己和失去个性的
人的漠视),权威的接近性与合法性,机构的权威性(有机构做背景的权威易发挥社会权力),群体影响的释放效应(收到其他人的影响加入行列)。
23.预测从众的因素:群体规模(一定规模),一致性,凝聚力,公开的反应(当面对其他
人做反应时会比自己私下回答问题更容易从众),无事前承诺。
24.说服的途径:中心途径(关注论据)和外周途径(关注那些可能令人不假思索就接受的
外部线索)是否要进行积极的思考可以===
25.说服的要素:传达者(可信度和吸引力偏好)+信息内容+沟通渠道+听众
26.首因效应:第一次出现的信息最具说服力,第一印象最重要;近因效应:对最近信息更
好的记忆。当两者出现间隔短时,首因效应突出。
27.社会懈怠:在特殊情境下,个人的努力混在集体中无法得到评估时,个人会产生社会懈
怠效应,所做出努力比个人单独时少。日常中的社会懈怠(农民上缴的粮食数量。。)任务有挑战性个体认为自己很重要时懈怠减少,当个体面对熟人而不是陌生人时懈怠也减小。
28.社会助长作用:他人的在场能提高人们完成简单动作的任务,唤起能增强任何优势反应
的倾向,所以对难度大的任务可以增加错误的概率。
29.去个体化:群体情景可能使人们失去个人觉知能力,并导致个体丧失自我和自我约束。
在某些群体情景中,人们更可能抛弃道德约束,以至于忘却了个人身份,而顺从于群体规范。引发去个体化的原因:群体规模和身份匿名性。
30.群体极化:群体讨论倾向于加强初始的观点。日常生活中男生游戏时会渐渐变得竞争性
倾向,社区中有想通想法的人集中起来,会使他们的想法加强。对群体极化的解释:信息影响和规范影响。
31.群体思维:在群体决策中人们为了维护群体和睦而压制异义的现象。紧密团结友善的群
体和根据自己喜好出发的支配性领导可以培养群体思维。症状:群体成员高估群体的力量和权力,想法上越来越接近,追求一致性的压力。具体:无懈可击的错觉,合理化,从群体道义无可置疑,对对方立场的刻板印象,从众的压力,对异议的自我潜意识压力,一致同意错觉,保护群体不受不愉快信息干扰的心理防御。
32.少数派影响:个体有时会影响他们群体所做的结论。一致性,自信,是否从多数派中叛
离,领导是否属于少数派影响。任务型领导:组织工作、设置规范、聚焦于目标的实现;
社会型领导:建立团队、调节矛盾和表达支持。少数派的影响,即使不改变决策也可以促进决策的合理性。
33.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如何看待彼此,如何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科学。
34.偏见:对一个群体及其个体成员的负性预先判断。有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
35.刻板印象威胁:当你身处一个别人都预期你表现很差的环境中,你的焦虑会证实他们的
预期。
36.公平世界现象:仅仅是观察到其他无辜受害者受害,就足以让受害者显得不那么值得尊
敬。当观察者无力改变受害者的命运时,他们会经常否认和贬低受害者。
37.态度:个体对事件的反应方式,是可以进行评价,通常体现在个体的信念、感觉或者行
为倾向中。
38.自我实现预言: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某种期望值,这种期望着就会引
导另一人的行为,最终那个人的行为会达到期望值而证实之前的预言。
39.攻击行为:意图伤害他人身体行为或者语言行为。
40.敌意性攻击行为:又愤怒引起,以伤害为目的,三角恋的情杀,谋杀等。
41.攻击性攻击行为:把伤害作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
42.攻击行为的理论:1.人类有基于生物本能的攻击驱力(弗洛伊德的本能论非习得和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