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单元 两位数减一位数教案与反思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3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第1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导航一、教学内容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
(教材第69页例1)二、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算理和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2.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算理。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棒。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填空。
73=( )+394=( )+9054=50+( )68-8=( )49=( )+( )82=( )+( )2.任意说一个两位数,再说出这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二、学习新课1.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
(课件出示教材第69页例1情境图)(1)师:你们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同桌相互说一说,指名学生汇报)信息:有35本故事书,借出2本;有35本动漫书,借出20本。
(2)师:还剩多少本故事书?怎样解决?如何列式?(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派代表发言)求还剩多少本故事书,就是用35本减去借出的2本,用减法计算,列式为35-2。
教师板书:35-2(3)探究35-2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摆小棒算一算,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如何通过摆小棒计算的。
计算方法:先摆3捆和5根小棒表示35根小棒,从35根小棒里面去掉2根,也就是从5根里面去掉2根小棒,还剩3根小棒,和3捆合起来是33根小棒,所以35-2=33。
教师引导:计算35-2,可以把35分成30和5,先用5-2=3,再用30+3=33。
板书:(4)师:想一想,怎样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总结: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减一数,再把所得的结果与整十数相加。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2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一)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2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一)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教材第64页内容。
1.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寻找数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分小组合作学习并交流体会,主动学习的习惯。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计算。
课件、投影、图片、小棒等。
1.比一比,填一填。
足球比排球3个,排球比足球3个。
2.口答下面各题。
88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26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34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57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65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3.口算下面各题。
5+3+40= 2+6+70= 60+20+5= 20+40+9=4.计算下面各题。
34=30+( ) 34等于几十加几?(34等于30加4)57=7+( ) 57等于7加多少?(57等于7加50)如果和上面表示方法一样,那么65=( )+( )。
(65等于60加5)1.教学例1。
(1)演示课件。
让学生说一说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小林和小红在比赛写字,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还要写2个字。
小红才写了20个字)课件出示两个问题: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老师提问:怎样解决这两个问题?仔细观察画面,要想解决每一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要想求“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我从画面上发现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还要写2个字,把已经写的25个和还要写的2个合并起来,列式是25+2)板书:25+2(要想求“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把小林已经写的25个和小红已经写的20个合起来,列式是25+20)板书:25+20(2)研究25+2和25+20的计算方法。
①比较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2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二)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2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材第65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五第5、第6题。
1.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和算法。
2.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独立探索新知识的能力,体验探索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1.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
2.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法。
课件、投影、小棒等。
1.口算。
(投影出示)36+2= 70+29= 60+15= 48+50= 4+81=91+7= 23+40= 9+20= 20+23= 15+3=2.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8+6= 7+9= 8+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教学例2。
(1)用课件演示联欢会场景。
老师描述:在联欢会上,同学们唱歌跳舞表演节目,老师给他们搬来了饮料。
(课件显示桌上的一箱饮料有28瓶,零散的有5瓶,一名女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瓶?”)(2)求“一共有多少瓶”。
①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28+5。
板书:28+5②分小组讨论怎样计算28+5。
③组织交流计算方法。
甲组代表回答:28+5可以这样算,先把28根小棒凑成30,从5根里面取出2根,凑成30根后,再用30根加上剩下的3根是33根,所以28+5=33;也可以先把5分成2和3,用28加2等于30,再用30加3等于33。
因此算出了有33瓶。
老师板书:28+2=30 30+3=33乙组代表回答:28+5,我们是这样算的,通过摆小棒,把单根的合并,8加5是13根,满了10根打一捆,20+10=30,30+3=33,所以28+5=33;还可以先把28分成20和8,8+5=13,再用20+13=33,通过摆小棒想到了28+5的计算方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8+5=1320+13=33同学们分小组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了28+5=33。
2.教材第65页“做一做”第2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篇一」教学内容:8和9的组成P55 P60 3、4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8、9的组成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掌握8和9的组成教学准备:星星,课件一、引入课件出示:蔚蓝的天空上星星在闪,月亮奶奶想把星星摆成两份,如果是你会怎样分呢?学生看课件,背景乐《小星星》二、新授1、请你拿出学具,在小组里摆一摆,你能分几种?学生分组动手操作汇报,说一说你分了几种?你是怎样分的?观察,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每一种分法吗?看到8可以分成7和1,你能想到什么?如果是9颗星星,又可以怎样分呢?学生动手操作后再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师出示课件演示9的分成,学生填书上的空。
2、读一读学生互相读8、9的分组成3、做游戏4、猜数5、拍巴掌6、小猴跳三、练习1、P55做一做课件出示,学生独立完成2、P60 3 4 5 63、小黑板出示4、成找朋友的游戏四、课堂总结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什么?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篇二」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学生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理解算理,能够正确地进行口算。
2.感受进位加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进位加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教学过程:一、基础训练1、口算。
20+40 32+10 40+48 42+75+23 4+64 56+30 8+512、只列式不计算(1)上面哪几道题先算几加几?(2)哪几道题先算几十加几十?二、新知学习1、谈话引入,示联欢会场景图。
2、看图了解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3、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式。
4、讨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组合作摆小棒。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6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案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材分析:】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62—63页例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
这一内容通过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多种不同的算法,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
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
教材的编排是由直观操作等依靠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
【学情分析:】经过一学期的学习、锻炼与培养,一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已经掌握了简单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学习能力,而这些知识与能力的掌握也为本次教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如10以内数的加减法就可以迁移到本次教学中来,而他们在课堂上所初步接触与建成的小组合作与探究,也为本次教学在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上提供了帮助。
【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使学生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
3.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
【教法分析:】继续扮演学生学习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以愉快的启发式教育为主来开展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留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
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所以在本课时中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解法、谈话法、复习法、练习法。
【学法指导:】新课标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合教案——数到你满意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合教案——数到你满意,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数学课程,它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启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吧。
1. 教学目标: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有:掌握0-10以内的数字顺序和大小比较,能够听到数字就数到相应的数量,能够用图片、手指、计数器等不同的方法表达数量。
通过这些课程的训练,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数学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2.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字0-10的认知,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计数和表达数量的方法等。
其中,数字的认知和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它们是孩子们进行数学计算和逻辑推理的基础。
3. 教学方法:本单元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孩子们通过多种渠道来认知数字和计数方法。
例如,老师可以利用图片、计数器、手指等不同的物品和工具,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操作来学习数学知识;还可以采用游戏、问答、贴画等互动形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4. 教学步骤:本单元的教学步骤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数字认知阶段、数的顺序比较和大小比较阶段、计数和表达数量阶段。
具体的教学步骤如下:(1) 数字认知阶段:通过图片、计数器、手指等多种方式呈现数字0-10,让孩子们认知并记忆这些数字。
(2) 数的顺序比较和大小比较阶段:老师通过对数字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来让孩子们学习数字的大小和关系。
(3) 计数和表达数量阶段:通过数物品、计算小组人数、找东西等活动来让孩子们练习计数和表达数量的方法。
5. 教学反思:本单元的教学效果比较好,孩子们能够快速掌握数字的认知和大小比较,能够灵活地计算和表达数量。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孩子们对数字的认知不够深入,往往只是形式上认识数字,而缺乏实际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加注重帮助孩子们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让他们真正掌握数学的本质。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和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第6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和复习(1)【教学内容】教材第81页第1~3题和练习十九第1,2,3,5,9题。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归纳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2.形成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养成认真细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性和准确性。
【教学准备】PPT 课件。
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不退位)、整十数。
减一位数在两位数的个位上减减整十数在两位数的十位上减几。
(进位)。
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所得的和再加整十数。
还可以用凑十法。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十几再用几十加所得的差。
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要先计算小括号里的运算题。
先思考问题,再进行计算。
【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反思】[成功之处]这节课把知识系统地复习了一遍,知识的脉络清晰,联系紧密,给学生呈现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让学生一目了然。
[不足之处]在设计中没有体现师生的互动,只是呈现整个知识体系和各类型知识的算法。
[再教设计]再教学时,要对复习课进行深入的研究,设计出一个科学的教案,能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和知识的复习。
整理和复习(2)【教学内容】教材第81页第4题及练习十九第4,6,7,8,10,12,13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利用加减法解决问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思路。
2.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提问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利用加减法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所给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
【教学准备】PPT课件,口算卡片,圆片。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80-30然后汇报解决,4算出来的。
家解决这【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2)用连加法解决问题用连减法解决问题比多比少,大数-小数(相同的部分)=多的(少的)【教学反思】[成功之处]针对各种类型的问题都进行了系统的复习,很详尽,很细致,学生掌握得更加扎实了,达到了复习课的目的。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总结:
1.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先用个位上的数减去一位数,再与整十数相加。
两位数减整十数,先用整十数减去整十数,再和一位数相加。
学生指名回答
35-2= 35-20=
让学生动手操作
预设:
1.借助计数器计算
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3颗珠子,个位上拨5颗珠子,表示35.35-2就从个位上的5颗珠子拨走2颗珠子,还剩3颗珠子,十位上还剩3颗珠子,合起来是33,所以35-2=33
2.摆小棒计算,并叙述计算的方法36-5=
3.出示例题图
(1)说一说你从图中知道了些什么?
(2)能不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
(二)确立目标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36-5”就是3个十和6个一减去5个一得3个十和1个一。所以36-5=31
完整地说出图中的已知条件和提出数学问题。
虹桥第一小学教学设计设计者:沈国庆审核者:武娜
单元
第六单元
课题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借助计算器等方法,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明确算理。落实自由民主的价值观。
2.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落实科学精神、理性思维的核心素养。
∣|∣|
3 10
反思
以及
改进
措施
虹桥第一小学教学设计设计者:沈国庆审核者:武娜
单元
第六单元
课题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以游戏为活动载体的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在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中,数学第六单元中的游戏活动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这些游戏不仅能够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操作能力。
本篇文章将具体介绍一下以游戏为活动载体的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一、教学目标1、理解数学概念和数学知识;2、开发数学思维和利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3、掌握数学运算方法和技巧,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4、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增强对数学的兴趣;5、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字和运算符的应用,图形的认知和区分,对数学中的身体感受进行训练等。
这些教学内容既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能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活动1、点数游戏该游戏是以骰子点数为基础,让学生学习数学的数量概念和加法运算。
学生抛掷两个骰子,然后根据两个骰子点数的总和,在纸上用数字表示出来,比如4+3=7。
学生将两个骰子的点数用图形表示出来。
比较每组学生的结果,看看谁得分最高。
2、拼图游戏该游戏是以拼图为基础,让学生学习和认识各种图形,并且训练他们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老师将各种形状的拼图打印在纸上,然后将这些拼图分成若干组,每组不少于4个。
每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自己组内的拼图拼起来,看看谁能够拼得最快。
3、数学奥数游戏该游戏是以数学基础知识和分析思维能力为基础,让学生学习各种运算符的运用和数字的组合。
根据学生的水平来设定游戏难度,比如可以让学生在十、百、千以内的数字中选择数字并且使用运算符组合成一个数值,然后和同桌同学比较,看看哪组学生能够用最少的时间得到正确结果。
四、教学效果通过以游戏为活动载体的小学一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当然,更重要的是,游戏能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同时增强他们的数学思维和操作能力。
游戏教学在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继续探索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以提高学生数学的学习效果。
一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P69例1及练习十六1-4题。
教学目的:1.通过直观,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根底上驾驭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人人参及口算方法的指导过程,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口头表达实力以及推理归纳实力。
培育学生的发散思维实力。
3.通过分组学习,培育学生的合作及主动探究学问的精神。
教学重点:驾驭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展计算。
教学难点:探究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具、学具打算:教具:投影仪每天一练口算卡片学具:练习纸〔每人一张〕;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2、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驾驭其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利用本校书香校园导入新课)出示主题图,学生视察例1主题图你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学生答复看后得到的信息。
〕小组内根据得到的信息,试着提出数学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提出数学问题〕〔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要严密联络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这是新课程标准所给予的任务。
这一环节的教学,从再现学生生活中图书管理员的情境入手,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也使学生在图书管理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对味同嚼蜡的口算激情.选择“还剩多少故事书?和还剩多少本动漫书?〞这两个问题进展分析。
生独立思索:应当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再和小组同学沟通一下,最终把算式写在小黑板上。
展示大家列的算式二、合作沟通,解决问题1.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
a.我们先来扶植算一算35-2=b.应当怎样口算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组同学沟通一下。
〔学生分组探讨,可利用小棒或计数器拨一拨摆一摆〕c.请一个小组汇报学习状况,老师可随机进展引导。
老师根据出现的算法及学生一起进展小结,老师板书口算过程:先算5-2=3,再算3+30=33师:同学们真聪慧,这么快就算出了这道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6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教案+说课稿 人教版

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集体备课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既是对已经学过的2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巩固和应用,又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
本单元的计算按难易程度分为四段编排: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包括不进位和进位)、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包括不退位和退位)、整十数;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解决问题部分,安排的是连加连减解决问题。
本单元的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一个例题,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第二部分两个例题,例1教学不进位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例2教学进位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第三部分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共三个例题,例1教学不退位,例2教学退位,例3教学含小括号的;第四部分,解决问题共两个例题,例4教学同数连加,例5教学减去相同数的问题。
本单元的计算是教学的重点,其中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是教学的难点,其中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口算,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只要学生知道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会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口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即可。
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主要是化归为20以内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来计算,因此这一部分计算对于学生来说问题不大,关键是要让学生理解算理。
1.注重使用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算法。
借助小棒、计数器等直观学具的操作使学生理解算理。
组织好练习,选择好的练习形式,注意练习的针对性,讲求实效,对较难掌握、容易出错的内容要多练,多进行口头练习。
2.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本单元解决问题的内容时,应充分利用教科书资源,为学生创设发现数学问题的情境,经历将这些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并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方法与策略解决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设计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材目标: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4.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5.用连加、连减解决问题。
教学要求:1.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建议:1.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
它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这是由传统数学教学上的缺陷造成的。
计算的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
教学中,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
比如,借助教材设计的发新书的情境,让学生提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计算方法,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置入有事物、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
再如,借助教材设计的“写字”“发饮料”等,给学生创造结合实际情境提出计算问题和进行计算的空间。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和习惯,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材的设计已经努力体现了《标准》的理念,例如,例题、“做一做”等的插图,一般都展现了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方式。
教学时,可以结合教材,精心设计,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例如,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教材第62页)时,借助发书的场景,让学生进入情境,并从中发现“一共有多少本书”“左边有多少本”等计算问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用画图、列表、连加连减等方法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既是对已学过的2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巩固和应用,又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好坏,将对以后计算的正确性和速度产生直接影响。
用连加和连减的方法解决问题,不仅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策略,还为今后学习乘法和除法作了铺垫。
第1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材第61~62页的内容。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应用已经学过的数的组成知识,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和仔细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算理。
教材情境图制成的课件、小棒。
师:同学们,开学的时候老师要给你们发什么啊?生:发新书。
师:今天有一个班的老师就正在为学生们发新书,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教师出示教材第61页的主题图。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1.整十数加整十数。
教师出示教材第62页例题1的情境图。
师: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生:桌上放着书,左边有10本,右边有20本。
师:看到这些书,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师: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本书,怎样计算?学生个别发言,师板书:10+20。
师:那它的结果应该是多少呢?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内讨论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互相探讨、交流,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让学生学会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归结为10以内加减法,树立转化意识。
2、使学生历经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概括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课前一支歌。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的歌声特别的响亮,看来今天你们的状态非常好。
准备好上课了吗?(组织上课)下面有请主持人。
主持人1:大家好,我叫***,下面的时间由我来带领大家一起学习。
我们先来做几个小练习,热热身吧!先来看口算!(点名学生回答)1、口算:3+2 2+7 6-3 9-47+2 90+6 8-5 20+82、提问学生说说“3+2”、“6-3”各表示什么。
3、30里面有多少个十?7个十是多少?主持人1:我的主持完毕!下面的时间交还给老师。
(二)情境导入。
(课件演示新学期发新书情境图。
)师:看,新学期开始老师正在发新书(课件演示情境图)这些书不仅新还摆放有序,这里面还蕴含了一些数学知识呢!下面请主持人2上场。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主持人2:大家好,我是***,下面由我来带着大家一起学习。
1、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生:。
2、看到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1)一共有多少本书?(2)一共有30本,右边有20本,左边有多少本?主持人2:大家真能干,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为你们高兴。
3、根据提的问题,该怎样列式呢?师板书:10+20 30-204、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揭题板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5、交流算法主持人2:刚才很多人已经算出了10+20=30,很棒!那你们是怎么算的?小组讨论讨论吧。
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教
案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内容:本课程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巩固100以内的加减口算方法,并且在他们的头脑中建立相对系统的知识结构。
课程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一年级下册P78页的第1题以及练十四的1-4题。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重点:本课程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于如何用语言表达口算过程。
教具:本课程所需的教具包括口算卡片、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
1.让学生独立完成78页上的第1题,并让他们说出口算
方法。
2.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类型的题目。
让学生思考加法和减法可以分为几种情况,并关注进位加法和减法的复。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让学生说出算法。
例如,对于39+40,先说出一般的算法,然后再让学生思考如何更快地计算出得数。
同样地,对于36+7,让学生先说出一般算法,然后再思考如何更快地计算出得数。
最后,让学生思考如何更快地计算出97-60和65-7的结果。
二)、教学效果测评
1.听算:让学生回答25+40、45+9、63-6、37+2、55-30和78-4的结果,并说出口算方法。
2.判断:让学生判断54-6=58和76+6=72的正确性,并让他们思考如何避免出错。
3.练:让学生独立完成练十四的第1题,然后组织交流并进行集体订正。
最后,让学生口算练十四的第2题和第3题的结果。
(完整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完整版)⼈教版⼀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材分析:100以内的加减法是⽣活中常⽤的数学知识,是⽣活数学的最好体现,它的学习对学⽣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同时也是⽇常⽣活中经常使⽤的⼼算。
因此这⼀单元的教学是全册的重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对以后的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直接影响,不仅有利于学⽣在⽤数学中进⼀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且还可以为今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本单元的计算按难易程度分三段编排:整⼗数加减整⼗数、两位数加⼀位数和整⼗数、两位数减⼀位数和整⼗数。
⼆、单元教学要求:1、使学⽣会⼝算100以内整⼗数加减整⼗数和两位数加减⼀位数和整⼗数。
2、使学⽣能够运⽤所学是知识解决⽣活中的简单问题。
引导学⽣独⽴思考与合作交流。
3、让学⽣在⽣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教学四、单元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位数(退位)的计算。
五、教学措施:1、重视引导学⽣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引导学⽣动⼿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4、采取灵活、有趣的⽅法提⾼计算练习的效果。
5、引导学⽣把所学知识⽤到⽣活中去,解决⾝边的数学问题。
六、单元课时安排:17课时第1课时整⼗数加、减整⼗数教学⽬标:1、使学⽣进⼀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2、使学⽣初步学会整⼗数加、减整⼗数的计算⽅法。
3、能熟练计算100以内整⼗数加、减整⼗数。
4、培养学⽣⼝头语⾔表达能⼒。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理解⼗数加、减整⼗数的算理,掌握整⼗数加、减整⼗数的计算⽅法。
教学⽅法:情境教学、精讲多练、⾃主探究教学准备:课件、⼩棒教学过程:⼀、复习导⼊:1、⼝算:(出⽰⼝算卡)3+2= 7+5= 9-4= 8-2= 5+5= 3+5=2、⼝答:30⾥⾯有()个⼗; 90⾥⾯有9个(); 7个⼗是();()⾥⾯有6个⼗; 40⾥⾯有()个⼗; 2个⼗是()⼆、探究新知:1、设疑导⼊:前⾯我们学过了⼗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法,现在题⾥出现的数都是整⼗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材分析:100以内的加减法是生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是生活数学的最好体现,它的学习对学生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心算。
因此这一单元的教学是全册的重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对以后的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而且还可以为今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本单元的计算按难易程度分三段编排: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二、单元教学要求: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3、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教学四、单元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
五、教学措施: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六、单元课时安排:17课时第1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2、使学生初步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能熟练计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4、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精讲多练、自主探究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出示口算卡)3+2= 7+5= 9-4= 8-2= 5+5= 3+5=2、口答:30里面有()个十; 90里面有9个(); 7个十是();()里面有6个十; 40里面有()个十; 2个十是()二、探究新知:1、设疑导入:前面我们学过了十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题里出现的数都是整十数。
同学们会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课件出示)教学例1:学习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1)问题是什么?怎样列式?(2)指导学生操作理解20+10的计算方法。
(课件演示)3、学习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例1中“30-20”。
“30-20=”让学生自己摆小棒,讨论计算方法并算出结果。
三、反馈练习1、第62页“做一做”(1)第1题。
独立完成。
(2)第2题。
比较每组算式:相同数位上的数直接相加减。
2、遂一完成练习十四各题四、全课小结:今天同学们都学会了什么?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与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计算方法不同。
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借助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得来的。
第2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重点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精讲多练、自主探究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 20+40= 30+60= 50+30=20+7= 40+5= 30+8=2、比较这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例1)从图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教学:25+2=(课件演示)(1) 互相讨论一下,应该怎样计算?⑵在单根小棒旁边再摆2根小棒,表示25+2(渗透相同数位对齐的思想)⑶归纳算法。
引导学生根据操作过程分组讨论25+2的计算方法。
3、教学: 25+20=(课件演示)(1)互相讨论一下,应该怎样计算?⑵用小棒摆一摆⑶先算20+20=40,再算40+5=45,所以25+20=45。
4、引导学生对25+2和25+20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启发学生明确: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要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两位数加数十数,整十数要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
也就是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
即“相同位数的数才能相加”。
三、巩固练习:1、第64页“做一做”。
2、练习十五第1—4题。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3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目标:1、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2、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难点:理解个位与个位相加以及进位的进位的道理。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精讲多练、自主探究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回顾儿歌《凑十歌》,说说下列各题怎样算: 8+6= 7+9= 8+4=2、夺红星:36+3、 42+7、 50+31、 16+20、 40+22、 24+5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例题)你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怎样列式?2、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计算 24+9=吗?⑴用小棒摆一摆:要把两部分小棒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根,应该怎样做?可以先把10根捆成一捆。
⑵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果是多少?⑶说一说: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师生交流,归纳算法。
⑴抽象:请两名同学分别向大家说一说操作过程,教师依据学生的叙述进行演示。
使学生对“个位数先相加--再与整十数相加”的算理形成表象。
⑵归纳:根据演示图,你能说说计算24+9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引导学生归纳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完成24+9的计算过程。
学生在书上把例题补充完整。
⑶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先把个位数相加,再用得到的数与整十数相加。
或者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和余下的一位数相加。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65页“做一做”,教师巡视。
2、练习十五第5—7题。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4课时练习十五(一)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提高计算的速度。
2、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熟练掌握整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精讲多练、自主探究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谁能说说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二、基本练习:1、第67页第8题:先说出得数十位上的数,再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
2、第67页第9题。
先说出得数,再填空。
三、巩固练习:1、第67页第10题:小小邮递员。
借助口算卡片完成。
2、第67页第11题。
先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5课时练习十五(二)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提高计算的速度。
2、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熟练掌握整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精讲多练、自主探究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谁能说说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二、基本练习:1、第68页第12题:先理解题意,再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第68页第14题。
指导先计算出得数,再比大小。
3、第68页第15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解决问题:1、第68页第13题:集体读题、审题。
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2、第68页第16题。
先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第68页思考题:借助学具完成。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芳芳给平平3枚邮票,在芳芳减少3枚的同时,平平增加3枚,也就是相差6枚。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6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加深对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理解。
3、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性和速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精讲多练、自主探究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 9-6= 30+2= 8+51= 50-20=2、口答:⑴5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4=50+()⑵6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68=8+()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例1):从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我们要解决几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2、学习35-2的计算方法。
⑴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计算出35-2得多少吗?用小棒摆一摆。
借助计算器算一算。
想一想:先算什么?(即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先相减)再算什么?⑵(课件演示)启发学生结合操作过程归纳计算方法。
3、学习35-2的计算方法。
⑴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计算出35-2得多少吗?用小棒摆一摆。
借助计算器算一算。
想一想:先算什么?(即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先相减)再算什么?⑵(课件演示)启发学生结合操作过程归纳计算方法。
4、比较两题的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第69页“做一做”,教师巡视。
2、练习十六第1—4题。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7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教学目标:1、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2、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总结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理解退位减的算理。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精讲多练、自主探究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 57-4= 75-3= 69-5=57-40= 75-30= 69-50=2、这两组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2、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计算出36-8得多少吗?用小棒摆一摆。
想一想:先算什么?个位上的6不够减8,怎么办?(通过打散1捆小棒子,理解“借1当10”)再算什么?3、(课件演示)启发学生结合操作过程归纳计算方法,回顾学习过程,强化计算方法。
个位上的6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拿出1个十,也就是10个一,与个位上的6合起来,然后用16减去8得8,再把8和剩下的2个十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