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西方经济学(本)第八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综合练习题满分答案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第第8章课后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第8章课后答案

第8章课后题答案一、基本概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发挥配置稀缺性资源的作用,难以实现帕累托效率的状况。

信息不对称:即经济活动中,一方当事人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将造成市场机制不能有效率发挥作用,即市场失灵。

外部效应:是指一种活动的收益或成本,并不完全由活动的当事人来分享或承担。

公共物品:既具有非竞争性又具有非排他性特征,能被大家共同消费,一个人使用并不减少另一个人对它的使用。

寻租:企业为获得或维护其垄断地位而花费大量资源用于非生产性活动上。

搭便车:是指得到一种物品的利益但避开为此付费的行为。

公地的悲剧:当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每一个人都有权使用资源,但没有人有权阻止他人使用,由此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即为“公地悲剧”。

效率工资:就是企业或其他组织支付给员工的比市场平均水平高得多的工资促使员工努力工作的一种激励与薪酬制度。

逆向选择:信息不对称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

道德风险: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最大限度增进自己效用时作出不利于处于信息劣势一方的行为,比如欺诈、违约、投机取巧等这些“不恰当”或“不道德”的行为,这些行为在西方叫“道德风险”。

二、分析简答1、举例并作图说明垄断的社会成本。

垄断造成社会福利的无谓损失,这种无谓损失就是垄断的社会成本。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完全竞争和垄断情况下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来理解垄断的社会成本,(假设竞争的市场和垄断者有相同的成本曲线)。

如下图所示,给出了垄断者的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以及边际成本曲线。

为了使利润最P和大化,厂商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之处生产,因此均衡价格和产量分别是mm Q 。

在一个竞争的市场中,价格必须等于边际成本,由平均收益(即需求)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决定了竞争价格(c P )和产量(c Q )。

现在让我们看一下当竞争价格(c P )和产量(c Q )移动到垄断价格(m P )和产量(m Q )时,两个剩余是如何变化的。

西方经济学第八章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八章习题答案

第八章 一般均衡、市场失灵与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一、思考题1.论述交换和生产一般均衡的实现条件。

2.为什么说边际转换率与边际替代率不相等时,资源没有达到有效配置。

3.市场失灵原因有哪些?4.信息不对称怎样带来市场失灵?5.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特征是什么?6.简述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

7.运用实例说明外部效应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政府有哪些对策?8.试述收入分配均等化政策的内容。

9.政府失灵的含义及其原因?二、计算题1.假设某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P Q 101000-=,而成本函数为Q C 40=,试求:(1)若该商品为一垄断厂商生产,则其利润最大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各为多少?(2)要达到帕累托最优,则其产量和价格应各为多少?(3)社会纯福利在垄断性生产是损失了多少?2.某两企业之间存在外部性,企业1给予企业2造成外部不经济。

企业1生产X 产品、企业2生产Y 产品,各自的成本函数为212x C =xy y C 222+=x 、y 分别为两企业的产量,企业2的成本受企业1的产量x 的影响。

X 、Y 的市场价格分别为 80、60。

(1)假设两企业不对外部性进行交涉,两企业的产量各为多少?(2)假设两企业进行外部性问题交涉,交易成本为0,两企业的产量为多少?(3)在(2)的场合,对企业1的外部不经济有法规及无法规时,两企业如何分配利润?(4)政府为抑制外部不经济,对企业1的生产每单位征收t 的税收,企业各自追求利润最大化,政府税率t 应定为多少?(5)政府向企业1对x 的产量征收每单位t 的税收,而向企业2按每单位x 的产量发放t 的补贴。

假设两企业可以无交易成本地自由交涉,那么政府的税收、补贴政策会带来什么影响?3.某经济由两个个人及一个企业构成。

企业雇佣劳动L 以生产x ,生产函数为212L x =企业利润均等地分配给两个人。

企业的生产带来一定的公害,公害量z 依存于x4x z =两个个人的效用依存于x 及z ,两人均为 223z x u -=初期两人均只有8单位的劳动。

(完整word版)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八章

(完整word版)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八章

微观第八章习题一、名词解释引致需求 联合需求 边际产品价值 边际收益产品 边际要素成本 完全竞争要素市场 买方垄断 卖方垄断二、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产要素的是( D )A .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才能 B. 农民拥有的土地C .用于生产的机器厂房 D. 在柜台上销售的服装2、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在于( )A.要素的边际成本递减B.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C.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D.要素参加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3、在产品X 市场和要素K 、L 的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 D )A .X X X P MC MC =,且上升B .L K L KMP MP P P = C .1L K L K X MP MP P P MC == D .11L K L K X XMP MP P P MC P ===4、对于一个垄断企业(其所处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投入品M 的价格为20元,边际产量为5,产品价格是4元,则这个企业的产量( )A.未达到利润最大化,应减少产量B.未达到利润最大化,应扩大产量C.生产出利润最大化,但是成本未达到最小化D.在成本最小条件下实现利润最大化产量5、市场中单个厂商对某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同全体厂商对该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A.两者是重合在一起的B.前者较后者平坦C.前者较后者陡峭D.无法确定6、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的产品价格上升时,将引起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 ),从而导致劳动的需求曲线( )A.降低,右移B.增加,左移C.增加,右移D.降低,左移7、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与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两种情况下的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相比( )A. 前者比后者陡峭B. 前者与后者重合C. 后者比前者平坦D. 均有可能8、假定生产要素A 、B 、C 的边际产量分别是20、16、8,它们的价格分别是10、8、4,那么这一生产要素的组合( C )A .不是最小成本的组合B .是最小成本的组合C .是否为最小成本组合,视不同的要素市场而定D .是否为最小成本组合,视不同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而定9、假定两种生产要素X 和Y 的价格为30元,18元,产品的边际收益是3元,那么当这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为( B )时,该生产商才能获得最大利润。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习题部分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习题部分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习题部分一名词解释1 市场失灵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这种情况即为“市场失灵”。

2 公共物品指整个社会共同享有的物品,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大特点,非排他性是指任何人都可以无偿使用,或者说,任何人不能阻止他人享用这种物品。

非竞争性是指当使用这种物品的消费者人数增加时,不会影响原来消费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即新增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3 私人物品指那种可得数量将随任何人对它的消费或使用的增加而减少的物品。

它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特点。

排他性指只有对商品支付价格才能使用,或者说,没有付费即不能使用,竞争性指如果某人已消费或使用这种物品,则其他人就不能使用了。

4 外部不经济指生产者或消费者的行为使他人付出了代价而又末给他人以补偿的现象。

可分为生产的外部不经济的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5外部经济指生产者或消费者的行为对他人产生有利影响,而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报酬,这种现象称为外部经济,可分为生产的外部经济和消费的外部经济。

6 私人成本的社会成本私人成本指单个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所支付的成本,公包括耗费经济资源的直接成本。

社会成本指单个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所支付的直接成本以及给社会带来的利益损失.7 私人收益的社会收益私人收益指单个经济活动主体从某一经济行为所获得的收益,仅包括直接收益.社会收益指单个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收益,包括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8 科斯定理只要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9 不完全信息与对称信息不完全信息指由于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限制,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对有关经济情况的信息的获得是不完全的。

不对称信息:可看作是不完全信息中的一种特例,即在市场经济中的当事人所了解的有关经济信息是不对称的,一些当事人比另一些人具有更多的有关经济信息。

西方经济学第八章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八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题目1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

00分标记题目题干如果国民收入为零,短期消费将()选择一项:A。

为零B. 为负C。

为基本的消费支出D。

为边际消费倾向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为基本的消费支出题目2正确获得1。

00分中的1。

00分标记题目题干消费和投资的增加()选择一项:A。

国民收入增加B. 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不变C。

国民经济总财富量减少D. 国民收入减少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国民收入增加题目3正确获得1。

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 )选择一项:A. 一国每年所生产出的产品的货币价值B. 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收入C. 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的收入D.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的收入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收入题目4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

00分标记题目题干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选择一项:A。

消费增加B. 政府支出减少C. 储蓄减少D。

消费减少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消费减少题目5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

00分标记题目题干投资乘数()选择一项:A. 表明国民消费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变量的关系B。

投资引起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例C。

投资引起消费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例D。

表明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量的关系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投资引起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例题目6正确获得1。

00分中的1。

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以下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选择一项:A. 边际消费倾向为0。

2B. 边际消费倾向为0.6C。

边际消费倾向为0.4D。

边际消费倾向为0。

64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边际消费倾向为0。

64 题目7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

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以下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选择一项:A. 边际储蓄倾向为0.4B。

边际储蓄倾向为0。

1C. 边际储蓄倾向为0.3D。

边际储蓄倾向为0。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复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复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复习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

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16.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

17.技术效率是(投入生产要素)的关系,经济效率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18.代理人在不违背合约的情况下,以违背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代理人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机会主义行为)。

微观经济学-市场失灵及微观经济政策习题

微观经济学-市场失灵及微观经济政策习题

第11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一、名词解释1.市场失灵 2.外部影响 3.外部经济4.外部不经济 5.科斯定理 6.公共物品7.逆向选择 8.道德风险二、判断正误并解释原因1.一个购置了财产保险的人不再担忧自己的财产平安,其行为属于逆向〔不利〕选择。

( )2.如果一个行业属于自然垄断行业,则就应该由政府经营或管制。

( ) 3.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都是公共物品。

( ) 4.由于公共产品不存在市场交换价格因而可以任意定价。

( )三、判断题1.市场失灵的存在要求由政府来取代市场价格机制。

( ) 2.政府干预经济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市场失灵。

( ) 3.政府可以采取经济、行政以及法律的手段限制垄断行为。

( ) 4.政府治理垄断的目的是降低商品价格和提高产量。

( ) 5.可以通过物品分割的方式解决公共物品问题。

( ) 6.严格监视可以杜绝公共物品的搭便车现象。

( ) 7.公共物品可以由私人来生产。

( ) 8.污染具有负的外部不经济,所以政府只有通过行政手段来制止这种行为 ( ) 9.外部性问题涉及经济学的规分析。

( ) 10.解决负的外部性问题的各种手段的本质是社会本钱的个人化。

( ) 11."科斯的灯塔〞属于垄断问题。

( ) 12.交易费用都是事前的费用。

( ) 13.不完全信息是现实经济活动的重要特征,它是不对称信息的一种典型情况。

( ) 14.保险市场和二手商品市场上存在事后的信息不对称,将导致逆向选择问题。

( ) 15."劣币驱逐良币〞属于道德风险问题。

( ) 16.逆向选择都是由事先的信息不对称性引起的。

( ) 17.由于不完全信息,物品的需求曲线可能向上倾斜。

( ) 18.医生和病人的关系具有委托--代理的性质。

( ) 19.鼓励约束机制设计可以彻底解决委托--代理问题。

( ) 20.寻租活动是腐败的经济学原因。

( ) 四、单项选择题1.当利润最大化时,垄断会降低经济效率的原因是( )。

西方经济学“考试改革练习题”微观部分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考试改革练习题”微观部分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考试改革练习题微观部分参考答案(第1、7章除外)<微观部分参考答案,共6章: 第2、3、4、5、6、8章> 【以下按章给出参考答案】第二章供求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需求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为(A)A.右下方B.右上方C.左下方D.左上方2.下列体现了需求规律的是(D)A.药品的价格上涨,使药品质量得到了提高B.汽油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减少C.丝绸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D.照相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3.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只是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C)A.需求增加B.需求减少C.需求量增加D.需求量减少4.下列变化中,哪种变化不会导致需求曲线的位移(B)A人们的偏好和爱好B产品的价格C.消费者的收入D.相关产品的价格5.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A)A.减少B.不变C.增加D.难以确定6.当咖啡价格急剧升高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茶叶的需求量将(C)A.减少B.不变C.增加D.难以确定7.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将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的需求会(C)A.减少B.不变C.增加D.难以确定8.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B)A.都是由于一种原因引起的B.需求的变动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而需求量的变动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C.需求量的变动是由一种因素引起的,需求变动是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因素引起的D.是一回事9.整个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A)A.需求增加B.需求减少C.价格提高D.价格下降10.对化妆品的需求减少是指(A)A.收入减少引起的减少B.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减少C.需求量的减少D.价格下降11.在同一条曲线上,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从A点移动到B点是(D)A.需求的变动B.收入的变动C.偏好的改变D.需求量的变动12.导致需求曲线发生位移的原因是(C)A.因价格变动,引起了需求量的变动B.因供给曲线发生了位移,引起了需求量的变动C.因影响需求量的非价格因素发生变动,而引起需求关系发生了变动D.因社会经济因素发生变动引起产品价格的变动13.下列因素中哪一种因素不会使需求曲线移动(B)A.消费者收入变化B.商品价格下降C.其他商品价格下降D.消费者偏好变化14.供给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为(B)A.右下方B.右上方C.左下方D.左上方15.鸡蛋的供给量增加是指供给量由于(C)A.鸡蛋的需求量增加而引起的增加B.人们对鸡蛋偏好的增加C.鸡蛋的价格提高而引起的增加D.由于收入的增加而引起的增加16.如果某种商品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价格上升,导致(C)A.供给增加B.供给减少C.供给量增加D.供给量减少17.建筑工人工资提高将使(A)A.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B.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C.新房子供给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D.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18.假如生产某种商品所需原材料的价格上升,则这种商品(B)A.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C.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D.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19.供给规律中可以反映在(D)A.消费者不再喜欢消费某商品,使该商品的价格下降B.政策鼓励某商品的生产,因而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C.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D.某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20.当供求原理发生作用时,粮食减产在市场上的作用是(B)A.政府规定个人购买粮食的数量B.粮食价格上升C.粮食价格下降D.粮食交易量增加21.关于均衡价格的正确说法是(C)A.均衡价格是需求等于供给时的价格B.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C.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上的价格D.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的价格22.均衡价格随着(D)A.供给和需求的增加而上升B.供给和需求的减少而上升C.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D.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23.当某种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出现同时减少的情况时,那么(C)A.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减少B.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无法确定C.均衡价格无法确定,均衡产量减少D.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减少24.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QD=14-3P,QS=2+6P,该商品的均衡价格是(A)A.4/3B.4/5 C.2/5D.5/225.假设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3-2P,市场上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4,那么,当需求曲线变为Q=5-2P后,均衡价格将(A)A.大于4B.小于4 C.等于4D.小于或等于426.需求的变动引起(A)A.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B.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C.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D.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27.供给的变动引起(B)A.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B.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C.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D.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28.政府为了扶植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

习题八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习题八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习题八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一、选择题1.在两个个人(A和B)、两种商品(X和Y)的经济中,达到交换的全面均衡条件为:A、对A和B,MRTXY =MRSXYB、对A和B,MRSXY =PX/PYC、(MRSXY )A= (MRSXY)BD、上述所有条件2.在两种商品(X和Y)、两种生产要素(L和K)的经济中,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为:A、MRTSLK =PL/PKB、MRTSLK= MRSXYC、MRTXY = MRSXYD、(MRTSLK)X=(MRTSLK)Y3.在两个个人(A和B)、两种商品(X和Y)的经济中,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发生在:A、MRTXY = PX/PYB、A与B的MRSXY =PX/PYC、(MRSXY )A= (MRSXY)BD、MRTXY =(MRSXY)A= (MRSXY)B4.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率,得到最大的经济福利,进入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A、满足交换的边际条件:(MRSXY )A= (MRSXY)BB、满足生产的边际条件:(MRTSLK )X=(MRTSLK)YC、满足替代的边际条件:MRTXY =MRSXYD、同时满足上述三条件5.如果对于消费者A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3;对于消费者B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2,那么在一个自由竞争的交换经济中一定会发生下述情况。

A、B用X向A交换YB、B用Y向A交换XC、A和B不会交换商品D、以上均不正确6.由上题已知条件,在A和B成交时,商品的交换比例可能是:A、1单位X和3单位Y相交换B、1单位X和2单位Y相交换C、X和Y之交换比例大于1/3,小于1/2D、上述均不正确7.转换曲线是从下列哪条曲线导出的?A、消费契约曲线B、效用可能性边界C、社会福利曲线D、生产契约曲线8.在导出效用可能性曲线的过程中,我们()作人际效用比较。

A、总是B、不C、有时D、经常9.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出现低效率的资源配置是因为产品价格()边际成本。

西方经济学(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西方经济学(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西方经济学(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8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市场失灵是指( )。

(上海财经大学2002研)(分数:2.00)A.市场没有达到可能达到的最佳结果B.市场没能使社会资源分配达到最有效率的状态C.市场未能达到社会收人的公平分配D.以上三种都是√解析:解析: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主要是由于外部效应、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引起的。

市场失灵时,市场没有达到可能达到的最佳结果、市场没能使社会资源分配达到最有效率的状态以及市场未能达到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

2.众所周知,女士用的国际顶级名牌手袋的价格不菲,而且跟大众品牌的手袋不同,名牌手袋一般不会降价促销。

用经济学的原理来解释,名牌手袋不降价促销的原因在于( )。

(中山大学2010研)(分数:2.00)A.由于存在正的连带外部效应√B.由于存在负的连带外部效应C.由于存在攀比效应D.由于需求价格弹性为正解析:解析:如果一名消费者的商品需求量随着其他消费者购买数量的增加而增加,那么就存在一个正的连带外部效应。

名牌手袋一旦一个人拥有,就会产生激励作用,故不需要进行降价促销。

而且名牌手袋重视的是稀有,一旦降价之后大部分人都能拥有的话,名牌手袋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

3.汽车排放废气导致的对健康的影响属于下述哪种情况?( )(上海财经大学2004研)(分数:2.00)A.私人成本B.外部成本√C.内部成本D.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种情况解析:解析:外部性是指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它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

外部性会造成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

那些能够引起社会成本增加或收益减少的外部性被称为负的外部性。

本题中,汽车排放废气导致的对健康的影响是负的外部性,属于外部成本。

4.当厂商的生产污染了环境,而又不负担其成本时,( )。

(电子科技大学2006研)(分数:2.00)A.其边际成本变低√B.其平均可变成本变低C.其平均总成本变低D.以上三种情况都对解析:解析:当厂商的生产污染了环境,而又不负担其成本时,产生了负的外部效应,即获得的私人收益大于私人成本,此时新增加一单位产量的成本是降低的,即边际成本降低。

西方经济学第八章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八章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八章习题答案第八章 一般均衡、市场失灵与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一、思考题1.论述交换和生产一般均衡的实现条件。

2.为什么说边际转换率与边际替代率不相等时,资源没有达到有效配置。

3.市场失灵原因有哪些?4.信息不对称怎样带来市场失灵?5.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特征是什么?6.简述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

7.运用实例说明外部效应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政府有哪些对策?8.试述收入分配均等化政策的内容。

9.政府失灵的含义及其原因?二、计算题1.假设某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P Q 101000-=,而成本函数为Q C 40=,试求:(1)若该商品为一垄断厂商生产,则其利润最大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各为多少?(2)要达到帕累托最优,则其产量和价格应各为多少?(3)社会纯福利在垄断性生产是损失了多少?2.某两企业之间存在外部性,企业1给予企业2造成外部不经济。

企业1生产X 产品、企业2生产Y 产品,各自的成本函数为212x C =xy y C 222+=x 、y 分别为两企业的产量,企业2的成本受企业1的产量x 的影响。

X 、Y 的市场价格分别为 80、60。

(1)假设两企业不对外部性进行交涉,两企业的产量各为多少?(2)假设两企业进行外部性问题交涉,交易成本为0,两企业的产量为多少?(3)在(2)的场合,对企业1的外部不经济有法规及无法规时,两企业如何分配利润?(4)政府为抑制外部不经济,对企业1的生产每单位征收t 的税收,企业各自追求利润最大化,政府税率t 应定为多少?(5)政府向企业1对x 的产量征收每单位t 的税收,而向企业2按每单位x 的产量发放t 的补贴。

假设两企业可以无交易成本地自由交涉,那么政府的税收、补贴政策会带来什么影响?3.某经济由两个个人及一个企业构成。

企业雇佣劳动L 以生产x ,生产函数为212L x =企业利润均等地分配给两个人。

企业的生产带来一定的公害,公害量z 依存于x4x z =两个个人的效用依存于x 及z ,两人均为 223z x u -=初期两人均只有8单位的劳动。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8章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8章

第八章1.比较垄断和竞争两种市场类型的经济效率,分析垄断的低效率。

西方经济学认为,垄断会造成经济的低效率。

认为垄断的低效率是其造成市场失灵的根本表现。

可以通过比较垄断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和产量进行比较,来分析垄断的低效率。

首先回顾一下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和产出的长期均衡。

假定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供给曲线为一条水平直线,如图8-1中的S c所示。

由于是一个成本不变的产业,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供给曲线表示各个产出水平相等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

整个市场在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a点达到均衡,价格为P*,产出量为Q*。

需求曲线表明消费者从每个产出水平中获得的边际效用。

在价格和产出量的均衡水平上,生产最后1单位产出的社会边际成本(如水平的供给曲线所表明的)恰好等于消费者获得的归之于该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如市场需求曲线所表明的)。

由于消费者按价格P*能够购买Q*单位的商品(产出),所以,消费者便享有了由三角形adP*所表示的全部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也是全社会的净利益。

图8-1垄断和低效率下面再看看垄断市场的情形。

假定在产业中只有一个企业。

市场的需求曲线便是企业的需求曲线。

所以,垄断企业可以按照能够销售的数量确定其销售价格。

由于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其边际收益曲线便是一条处于需求曲线之下的向下倾斜的曲线,如图8-1中的MR m所示。

假定垄断企业和竞争产业都按相同长期不变的平均成本生产,垄断企业在长期通过寻求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企业规模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该企业规模反映于图8-1的平均成本曲线AC m和边际成本曲线MC m。

边际成本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相交于c 点(表明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决定垄断企业产出量为Q m,并决定该产量的价格为P m。

由于现在消费者按价格P m消费Q m,所以他们获得的消费者剩余是三角形bdP m。

但与此同时,与完全竞争情况下相比,垄断企业获得超额利润,数量为四边形bP m P*c的面积。

第八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八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八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信息不对称,也叫不完全信息,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

2.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3.外部性: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亦称为外在效应。

4.外部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5.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不乏补偿的损害,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6.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7.私人物品是指所有权属于个人的物品,是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产品。

8.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不少场合下会导致资源不适当配置,即导致无效率的一种状况。

换句话说,市场失灵是自由的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的一种情况。

二、单项选择题1.C 2.B 3.A 4.C 5.D 6.B 7.A 8.A三、多项选择题1.ABDE 2.ABC 3.ABCD 4.ABCE 5.AC 6.BD四、判断分析题1.×2.×3.×4.×5.√6.×7.√8.×9.×10.√五、问答题1.什么叫市场失灵?哪些情况会导致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不少场合下会导致资源不适当配置,即导致无效率的一种状况。

换句话说,市场失灵是自由的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的一种情况。

微观经济学说明,在一系列理想的假定条件下,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可导致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但理想化的假定条件并不符合现实情况。

在以下这些情况下,市场会失灵:不完全竞争,公共物品,外部影响,信息不完全等。

2.垄断为什么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垄断尽管往往会带来规模经济,降低产品成本,促进科学研究和采用新技术从而有助于生产力发展,但同时垄断必然存在低效率,不能实现帕累托,因为垄断的存在必然造成价格高、效率低下、社会缺乏公平、厂商的产量低于社会最优产量、其市场价格又高于成本等。

(完整word版)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八章(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八章(word文档良心出品)

微观第八章习题一、名词解释引致需求 联合需求 边际产品价值 边际收益产品 边际要素成本 完全竞争要素市场 买方垄断 卖方垄断二、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产要素的是( D )A .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才能 B. 农民拥有的土地C .用于生产的机器厂房 D. 在柜台上销售的服装2、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在于( )A.要素的边际成本递减B.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C.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D.要素参加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3、在产品X 市场和要素K 、L 的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 D )A .X X X P MC MC =,且上升B .L K L KMP MP P P = C .1L K L K X MP MP P P MC == D .11L K L K X XMP MP P P MC P ===4、对于一个垄断企业(其所处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投入品M 的价格为20元,边际产量为5,产品价格是4元,则这个企业的产量( )A.未达到利润最大化,应减少产量B.未达到利润最大化,应扩大产量C.生产出利润最大化,但是成本未达到最小化D.在成本最小条件下实现利润最大化产量5、市场中单个厂商对某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同全体厂商对该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A.两者是重合在一起的B.前者较后者平坦C.前者较后者陡峭D.无法确定6、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的产品价格上升时,将引起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 ),从而导致劳动的需求曲线( )A.降低,右移B.增加,左移C.增加,右移D.降低,左移7、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与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两种情况下的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相比( )A. 前者比后者陡峭B. 前者与后者重合C. 后者比前者平坦D. 均有可能8、假定生产要素A 、B 、C 的边际产量分别是20、16、8,它们的价格分别是10、8、4,那么这一生产要素的组合( C )A .不是最小成本的组合B .是最小成本的组合C .是否为最小成本组合,视不同的要素市场而定D .是否为最小成本组合,视不同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而定9、假定两种生产要素X 和Y 的价格为30元,18元,产品的边际收益是3元,那么当这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为( B )时,该生产商才能获得最大利润。

《西方经济学(微观)》课后作业答案

《西方经济学(微观)》课后作业答案

第二章课后作业答案第7题7. 假定需求函数为Q =MP -N ,其中M 表示收入,P 表示商品价格,N(N >0)为常数。

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和需求的收入点弹性。

解答:由已知条件Q =MP -N ,可得e d =-d Q d P ·P Q =-M·(-N)·P -N -1·P MP-N =N e M =d Q d M ·M Q =P -N ·M MP-N =1由此可见,一般地,对于幂指数需求函数Q(P)=MP -N 而言, 其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总等于幂指数的绝对值N 。

而对于线性需求函数Q(M)=MP -N 而言,其需求的收入点弹性总是等于1。

第9题9.假定某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 d =1.3,需求的收入弹性e M =2.2。

求:(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下降2%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提高 5%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解答:(1)由于e d =PPQ Q∆∆- ,于是有 ΔQ Q=ed ×P P ∆=-(1.3) ×(-2%)=2.6%即商品价格下降2%使得需求数量增加2.6%.(2)由于e M = MMQ Q∆∆ ,于是有 ΔQ Q =e M ·ΔM M=2.2×5%=11%即消费者收入提高5%使得需求数量增加11%。

第三章课后作业答案第5题5. 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 1=20元和P 2=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3X 1X 22,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各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解答:根据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U 1MU 2=P 1P 2其中,由U =3X 1X 22可得MU 1=d TU d X 1=3X 22 MU 2=d TU d X 2=6X 1X 2于是,有3X 226X 1X 2=2030整理得 X 2=43X 1 (1) 将式(1)代入预算约束条件20X 1+30X 2=540,得20X 1+30·43X 1=540解得 X 1=9将X 1=9代入式(1)得X 2=12将以上最优的商品组合代入效用函数,得U *=3X *1(X *2)2=3×9×122=3 888它表明该消费者的最优商品购买组合给他带来的最大效用水平为3 888。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各章节试题含解析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各章节试题含解析

《微观经济学》章节练习及答案详解(第一章:导论)一、选择题:1.经济学可定义为()。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D.个人的生财之道。

答案:C.A、B、D 都是经济学所考察的某一个方面,不能作为经济学的定义。

2.“资源是稀缺的”是指()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答案:D.资源的稀缺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与人们的需要相比较,资源的供给量相对不足。

事实上有些资源是可再生的,并且用之不竭,但我们对其用途进行选择,这仍然是稀缺资源如何配置的问题。

3.失业问题如果反映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图上,可记为()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一点;B.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一点;C.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外的一点;D.不在该平面直角坐标系上。

答案:A.失业代表一部分劳动力资源没有被利用,处于闲置状态,社会没有达到最大产出水平。

4.下列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外移? ()A.股市持续走强;B.通货膨胀;C.有用资源被发掘或技术进步;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

答案:C.股市过热或通货膨胀都属于虚拟经济的过热表现,不代表实体经济的增长。

5.一个经济体系必须作出的基本选择是()。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B.如何生产;C.为谁生产;D.以上都包括。

答案:D.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问题都是各个经济体制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6.计划经济体制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方式有()。

A.分散决策;B.竞争生产;C.纵向传递信息;D.要素市场定。

答案:C.A、B、D 属于市场经济体制配置资源的方式。

7.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价格不发挥哪个功能()?A.激励功能;B.集中资源办大事;C.收入再分配功能;D.信息传递功能。

答案:B.弗里德曼将价格归纳为三大功能:激励、信息传递、收入再分配。

8.下列哪个陈述不属于实证主义陈述()A.1990 年的海湾危机引起石油价格上升,并导致了汽油消费的下降;B.穷人应该不纳税;C.美国经济比俄罗斯经济增长的更快;D.“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拉开了中国居民收入的贫富差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比有什么特点?这种特点怎样说明在 公共物品生产上市场是失灵的?
公共物品是指供整个社会即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如国 防、警务之类。这些公
共物品只能由政府以某种形式来提供,这是由其消费的非排他性 和非竞争性决定的。非排他性指一产品为某人消费的同时,无法排斥 别人也来消费这一物品。这和一件衣服,一磅面包之类私人物品不同。 对于私人物品来说,购买者支付了价格就取得了该物品的所有权,就 可轻易排斥别人来消费这一物品,而像国防之类的公共物品则不同, 该国每一居民不管是否纳税,都享受到了国防保护。非竞争性指公共 物品可以同时为许多人所消费,增加一名消费者的消费的边际成本为 零,即一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可供别人消费的量,如多一 位消费者打开电视机不会给电视台带来任何增加的成本,这也和私人 物品不同。一件衣服具有给你穿了就不能同时给他穿的特性。
这说明,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低于社会所要求 的水平。
相反,存在外部不经济时,有 CP<CS,再假定 CS>VP> CP,则此 人一定会进行此项
活动。从上述二不等式中又可得到(CS- CP)>(VP- CP),此不 等式说明,进行了这项活动,社会上其他人受到的损失大于此人得到 的好处,从整个社会来看,是得不偿失,因此私人活动水平高于社会 所要求的最优水平了。
4.外部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 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5.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 或厂商带来不乏补偿的损害,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 会利益。
6.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 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7.私人物品是指所有权属于个人的物品,是具有竞争性和排他 性、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产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不少场合下会导致资源不适当配置, 即导致无效率的一种状况。换句话说,市场失灵是自由的市场均衡背 离帕累托最优的一种情况。
二、单项选择题 1.C 2.B 3.A 4.C 5.D 6.B 7.A 8.A 三、多项选择题 1.ABDE 2.ABC 3.ABCD 4.ABCE 5.AC 6.BD 四、判断分析题 1.× 2.× 3.× 4.× 5.√ 6.× 7.√
公共物品使用之所以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因为公共物品 生产上具有不可分性,如国防、警务等提供的服务,不可能像面包、 衣服那样可分割为许多细小单位,而只能作为一个整体供全体社会成 员使用。当物品可像私人物品那样细分时,消费者就可按一定价格购 买自己所需要的一定数量独自享用,排斥他人分享。在这种情况下, 消费者对物品的偏好程度可通过愿意支付的价格来表现,使自己的消 费达到最大满足,从而市场价格可对资源配置起到支配作用。公共物 品由于不能细分,因而人们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能由市场价格来决 定,价格机制无法将社会对公共物品的供需情况如实反映出来。这样, 公共物品就只能由政府根据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来提供。如果要人们 根据用价格所表现的偏好来生产这些物品,则谁都不愿意表露自己的 偏好,只希望别人来生产这些物品,自己则坐享其成,这样,公共物 品就无法生产出来的了,因此,在公共物品生产上,市场是失灵了。
8.× 9.× 10.√ 五、问答题 1. 什么叫市场失灵?哪些情况会导致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不少场合下会导致资源不适当配置,即 导致无效率的一种状况。换句话说,市场失灵是自由的市场均衡背离 帕累托最优的一种情况。微观经济学说明,在一系列理想的假定条件 下,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可导致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但理 想化的假定条件并不符合现实情况。在以下这些情况下,市场会失灵: 不完全竞争,公共物品,外部影响,信息不完全等。 2. 垄断为什么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 垄断尽管往往会带来规模经济,降低产品成本,促进科学研究和 采用新技术从而有助于生产力发展,但同时垄断必然存在低效率,不
2015 年西方经济学(本)第八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综合练 习题满分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信息不对称,也叫不完全信息,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
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 些。
2.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 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3.外部性: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 的外部影响,亦称为外在效应。
能实现帕累托,因为垄断的存在必然造成价格高、效率低下、社会缺 乏公平、厂商的产量低于社会最优产量、其市场价格又高于成本等。 同时,垄断行业中的技术停滞、寻租等现象,又会造成更大的社会成 本。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社会福利要受损失。
3. 外部性如何干扰市场对资源的配置? 微观经济学讲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会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 优,其实是假定经济经 济活动不存在“外部性”,即单个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产生 的私人利益和私人成本就是社会利益和社会成本。但是现实生活中, 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往往是不一致的。一项经 济活动存在外部经济时,人们从该项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会小于社 会利益,而存在外部不经济时,人们从事该项活动所付出的成本又会 小于社会成本,在这两种情况下,自由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都会偏 离帕累托最优。为什么呢?令 VP、VS 和 CP、CS 分别代表某人从事某项 经济活动所能获得的私人利益、社会利益、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再 假定存在外部经济,即有 VP<VS,但又有 VP<CP<VS,则此人显然不 会进行该活动。这表明资源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因为从上述两 上不等式中可以得到:(VS- VP)>(CP-VP),这一新不等式说明, 社会上由此得到的好处(VS- VP)大于私人从事这项活动所受到的损 失(CP-VP)。可见,这个人如果从事这项活动的话,从社会上其他人 所得到的好处中拿出一部分来补偿进行这项活动的私人所受到的损 失以后还会有多余,即可使其他人状况变好而没有任何人状况变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