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艾滋病患者外周血培养出马尔尼菲青霉菌1例
艾滋病患者外周血培养出马尔尼菲青霉菌1例李宏波;徐爱芳;周蕾;李超丹【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年(卷),期】2012(030)008【总页数】1页(P637)【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马尔尼菲青霉菌;外周血【作者】李宏波;徐爱芳;周蕾;李超丹【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检验科,杭州310014;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检验科,杭州310014;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检验科,杭州310014;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检验科,杭州31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我科于2012年3月16日在1例艾滋病患者外周血涂片镜检时发现中性粒细胞胞浆内吞噬有真菌样物,疑为马尔尼菲青霉菌,后经血培养证实。
现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患者,男,38岁。
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无发热,未予诊治。
3周前开始咳嗽加重,体温高达40 ℃。
曾在某院就诊,查抗HIV抗体阳性,经当地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确诊后转至上级医院就诊,诊断为“艾滋病,肺部感染,骨髓抑制”,予哌拉西林/舒巴坦及左氧氟沙星等抗感染治疗,病情无明显改善。
转至我院,查体:T 37.9 ℃,神志清,精神欠佳,躯干及四肢可见陈旧性皮疹,伴色素沉着,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口腔可见白斑。
心脏听诊无明显异常,两肺呼吸音粗,右肺闻及干罗音,腹平软,肝脾平脐,硬度中等,无压痛。
免疫学检查:CD4+/CD8+T细胞比值0.02,CD4+细胞绝对计数4/μL,CD8+细胞绝对计数208/μL。
生化检查:总胆红素14.5 μmol/L,直接胆红素8.5 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73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535 U/L,γ-谷氨酰基转移酶53 U/L,清蛋白/球蛋白(A/G)26.3/31.5,碱性磷酸酶86 U/L,C反应蛋白106 mg/L,降钙素原>10 ng/mL(参考范围:<0.5 ng/mL)。
马尔尼菲青霉菌合并HIV感染骨髓象分析
马尔尼菲青霉菌合并HIV感染骨髓象分析马尔尼菲青霉病是由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所致的一种少见的深部真菌病,由于临床表现无特征性,且多数医务人员未接触此病,因而造成对它的认识不足,常造成误诊、漏诊。
本文报告我院收治的一例马尔尼菲青霉菌骨髓粒细胞及网状内皮巨核细胞内感染合并HIV感染患者,旨在引起临床及实验室对此病的重视。
患者林某因反复发热2个月,腹胀、浮肿、尿黄6天,于2006年12月1日入院。
入院前2个多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达40℃,院外治疗2周后体温下降至正常。
入院前6天再次出现发热,并出现腹胀、乏力、纳差、尿色黄、双下肢凹陷性浮肿,腹泻3-5次/天。
院外治疗效果欠佳,病情进行性进展。
入院查体:T 37℃、P 118次/分钟、R 21次/分钟、BP 140/80 mmHg,神情急性病容,全身皮肤无黄染,苍白无出血点、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软,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18次/分钟,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腹稍膨隆,腹肌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肋下6cm,剑突下8cm,脾肋下2cm可及,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5次/分钟,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
辅助检查:1胸片示:双下肺见斑点状密度增高影,考虑炎症。
2腹部B超示:肝脾肿大,少量腹水。
3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导联T 、II、T II、avp、V4-V6 浅倒或低平。
4生化:TP 44.4 g\l、ALB 16.5g/l、GLB 16.5、TBIL 86.2umol/l、BIL 81.60umol/l, ALP 179u/l, GGT 534u/l, ALT 68u/l, AST 672u/l、NA 122.5mmol/l, CL 89.9mmol/l。
5凝血功能:PT 16.0sec,INR 1.33, DFbg 0.748sec,APTT 41.8sec。
复查凝血功能示:PT 20.0sec,INR 1.65, DFbg 0.748sec,APTT 50.9sec,D-二聚体、FDP、3P实验阳性。
马尔尼菲青霉菌耐氟康唑的蛋白质组初步分析
A r lm i r r t o e a a y i n t e fu 0 z l — e it nt p e i na y p o e m n l ss o h l c na 0 e r s s a
sriso e ii im ma n f e tan fP nci u r e f i l
3 6
Ch ne e J u n l o on e i s o r a f Zo os s
中 国 人 兽 共 患 病 学 报
2 0, 2 ( ) 01 6 1
文章 编 号 : 0 2 6 4 2 1 ) 1 0 6 5 1 0 —2 9 ( 0 0 0 —0 3 —0
马尔 尼菲青霉 菌耐氟康唑 的蛋 白质组初步分析
值 , 别 筛 选 菌 丝 相 和 酵 母 相 MI 增 加 最 显 著 的 菌 株 , 过 C 0蛋 白质 芯 片 检 测 菌 体 药 物 诱 导 培 养 前 后 蛋 白质 表 达 的 差 分 C值 通 M1
异 。结 果 l 株 菌 株 的菌 丝 相 和 2株 菌 株 的 酵 母 相 能 耐 受 8 g mL 氟康 唑 生 长 , 且 诱 导 培 养 7 1 //  ̄ 而 d后 菌 丝 相 MI 值 显 著 升 C 高 , C几 何 均 值 由 l 2t / MI - 2 g mL 上 升 到 5 . 6 g mL 菌 丝 相 在 耐 受 氟 康 唑 中 1 , 5 5 ̄ / ; x 6个 蛋 白质 表 现 为 高 表 达 且 特 异 性 表 达
ABS TRAC Th o r ltd p o e me o ncli m r e e eitn o fu o a oe wa n e t ae n t ep ee t T: e c reae r to fPe iilu ma n ff ir ssa tt l c n z l s iv si td i h rs n g su y,i ih1 tan f td nwhc 1sr iso P.ma n f e fb t h c l l n e s o mssn iv o f c n z l r ut ae a — r e f io o ht emy ei d y a t r e st et l o aoewe ec lv tdi S h aa f i u i n
中国大陆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特征的系统评价
·论著·中国大陆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特征的系统评价赵国庆 冉玉平 向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性病科,成都610041)【摘要】 目的 了解马尔尼菲青霉病在我国大陆地区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应用计算机和人工检索我国大陆地区1985~2006年间公开报道的有关马尔尼菲青霉病的文献,归纳其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
结果 共纳入46篇文献,涉及138例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其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I V)阳性者98例(71.0%),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发病远多于女性(3.6∶1)。
临床表现中发热132例(95.7%);有网状内皮系统体征(肝、脾、淋巴结肿大)111例(80.4%);贫血104例(75.3%);皮疹100例(72.5%);肺部病变(肺部结核样阴影、间质性肺炎、胸膜炎、胸腔积液、肺纹理增粗等)91例(65. 9%)。
66例(47.8%)死亡。
结论 我国大陆地区的马尔尼菲青霉病发病逐年上升,患者H I V阳性率高,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贫血、肝脾或淋巴结肿大、肺部病变、皮疹等。
【关键词】 马尔尼菲青霉病;系统评价;中国大陆【中图分类号】 R51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23827(2007)022*******Pen icillium m a rneffei i n fecti on i n the ma i n l and of Ch i n a:a syste ma ti c rev i ew on its cli n i ca l and ep i de m i o2 log i ca l fea turesZHAO Guo2qing,RAN Yu2p ing,X I A NG Yun(D epa rt m en t of D er m a tovenereology,W est Ch ina Hospita l,S ichuan U n iversity,Chengdu610041,Ch ina)【Abstract】 O bjecti ve To understand ep ide m i ol ogical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penicill osis marneffei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M ethods W e searched all of docu ments related t o Pen icillium m a rneffei infecti on that published in China since1985t o2006by computer and manually,and syste matically revie wed the ep ide m i ol ogical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the disease.Results One hundred and thirty2eight cases fr om46articles were br ought int o this study.The incidence of penicill osis marneffei was rising year by year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since1989.The male was p redom inant compared with the female(rati o3.6∶1).Eighty2nine patients (71%)accompanied with hu man i m munodeficiency virus(H I V)antibodies2positive.I nfecti on rate of Pen icillium m a rneffei in H I V2 positive patients arrived at12.3%in several city of Guangxi.One hundred and thirty2t w o patients(95.7%)had fever.One hun2 dred and eleven patients(80.4%)p resented hepat omegaly,s p lenomegaly or enlarge ment of ly mph nodes.Anae m ia occurred in104 patients(75.3%).One hundred patients(72.5%)had skin lesi ons.Lung involv ment happened t o91patients(65.9%).Sixty2 six patients(47.8%)died in the end.Conclusi on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infecti on rate of Pen icillium m a rneffei trend t o rise up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and H I V2positive patients have high infecti on rate.Clinical features of the disease mostly include fever,a2 ne m ia,skin lesi ons,lung involv ment,hepat omegaly or s p lenomegaly or enlarge ment of ly mph nodes.【Key W ords】 penicill osis marneffei;syste matic revie w;the mainland of China[Chin J Mycol,2007,2(2):68272] 马尔尼菲青霉病是由双相真菌马尔尼菲青霉(Pen icillium m a rneffei)引起的一种机会感染性致死性真菌病。
马尔尼菲青霉菌及其致病与治疗
马尔尼菲青霉菌及其致病与治疗摘要:几乎所有的青霉菌对于健康的人类来说都是不会引发感染的非病原性霉菌。
但是在青霉菌的同类之中,显示出二型性(兼有菌丝和酵母态细胞两种形态)的则有比较强的毒性。
曾有报告显示爱滋病(AIDS)患者出现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症的案例(由马尔尼菲青霉菌P. marneffei引发).马尔尼非青霉菌病如未能早期诊断和适当治疗死亡率搞到91.3﹪。
因此对马尔尼非青霉菌早期的诊断和适当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尔尼菲青霉菌、症状、诊断、治疗1、马尔尼非青霉菌的发现及流行病学1956年巴斯德研究所从一只死于网状内皮真菌病的中华竹鼠的肝脏中首次分离出该菌。
为纪念巴斯德研究所主任Hubert Marneffe,这种真菌被命名为马尔尼菲青霉菌。
报道的第一例人类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是实验室获得性感染,1959年研究员G.Segrelain在接种马尔尼菲青霉菌时,接种针意外的刺破手指,在刺破部位出现小的结节,随后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
因此证实了马尔尼非青霉菌对人类的感染1973年Di Salvo和同事报道了第一例自然条件下发生于人类的马尔尼非青霉菌病。
患者是一位曾居住在东南亚患有霍奇金病的美国牧师。
之后,不断的有局部或者全身感染病例的报道。
1988年以来,随着全球艾滋病的流行,该机会性致病真菌的感染发病率逐年上升。
HIV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病例越来越多,这些病例大多发生在泰国,也见于柬埔寨、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越南。
我国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也常有报道,香港艾滋病患者感染率达10﹪,广州地区24.2﹪,广西地区15.7﹪。
2、青霉属、马尔尼非青霉菌概念2.1:青霉属[Penicillium ,X=2 (P.species)] 真菌的一种(真核细胞)。
属于子囊菌亚门,不整囊菌纲,散囊菌目,散囊菌科,青霉属。
2.2:马尔尼菲青霉菌(PM):是青霉菌属中唯一具有温度双态性的种类。
虽然大部分的青霉菌都不会引发人类的健康问题,但是马尔尼菲青霉菌却是致病的。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诊治临床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十三五”重大专项(2018ZX10302104-001)通信作者:王辉,E-mail: jimmy114337# 引用格式:郑⬕,王辉.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诊治临床研究进展[J].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2021,6(2):151-154. Zheng Yi, Wang Hui. Advance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IDS complicated with Talaromyces marneffei[J].Electronic Journal of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21,6(2):151-154.·综述·郑⬕,王辉(广东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一科,广东 深圳 518000)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诊治临床研究进展 【摘要】马尔尼菲篮状菌(TM)感染已经发展成为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尤其在中国的南方地区普遍流行,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
本文简要概述了近年来艾滋病人群合并TM感染的主要流行病学、致病机制、临床症状、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等问题。
【关键词】艾滋病;马尔尼菲篮状菌;致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 DOI:10.19871/ki.xfcrbzz.2021.02.017Advances i n the d i agnos i s and t r eatment of A I DS comp l i cated w i th T a l ar omyces mar neffe iZheng Yi, Wang Hui (The First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Shenzhen Affiliated to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dong Shenzhen 518000, China) 【Abstract】 One of the common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 of patients with AIDS is T alaromycesmarneffei (TM), especially prevalent in the south of China, with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This is a brief overview about the recent advances in the epidemiology, pathogenesi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TM infection in AIDS patients. 【Key wor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T alaromyces marneffei ; Pathogenic mechanism;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Diagnosis 马尔尼菲篮状菌(T alaromyces marneffei ,TM),曾被称为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 ,PM)[1],主要存在于免疫缺陷个体中的一种机会性感染致病菌。
微生物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分析
务培 训或进 修学习 , 更新和掌 握微生物新 知识和新 技术 , 随 时
了解 微 生物 实 验 室 的 质 量 控 制 。 1 . 3 实验室技术人员 的有关学 习 、 培 训 经 历 及 个 人 的技 术 业 绩 材料 要 整 理 完 善 和 归 档 保 存 。
47 8 — 479 .
[ 4 ] 侯德凤. 艾 滋 病 合 并 马 尔 尼 菲 青 霉 菌 病 感 染 率 和 实 验 室 检 查 及 药敏 分 析 [ J ] . 华西医学 , 2 O 1 O , 2 5 ( 5 ) : 9 1 9 - 9 2 1 . [ 5 ] 卢业成 , 郑师陵 , 陈万山 , 等. 骨 髓 检 查 在 艾 滋 病 合 并 播 散 性 马 尔 尼 菲 青 霉 菌 感 染 早 期 诊 断 中的 应 用 E J ] . 中 华 临 床
感 染病 杂 志 。 2 0 0 8 , l ( 2 ) : 6 9 — 7 2 .
图 1 患 者 马 尔尼 菲 青 霉 菌 的 细 胞 形 态 ( 瑞 氏染 色 × l 0 0 0 )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7 2 2 修 同 口期 : 2 O 1 3 一 l O 0] 刘博 , 付萍. 马尔 尼 菲 青霉 菌 病 的研 究 进 展 E J ] . 皮 肤 病 与
性病 , 2 O l O , 3 2 ( 3 ) : 2 6 — 2 7 .
[ 2 ] 黄 长武 , 李兴禄 , 黄艺 , 等. 马尔尼菲青 霉菌 的鉴定[ J ] . 微
淋巴细胞0 . 1 2 , 异常 淋 巴细胞 0 . 0 6 , 杆状 0 . 4 4 , 分叶 0 . 3 4 , 单
核 0 . 0 4 , 有核红细胞 2 4个 】 0 0 WB C。细 胞 形 态 : 中 性 杆 状 及
巨噬细胞对马尔尼菲篮状菌免疫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㊃综述㊃巨噬细胞对马尔尼菲篮状菌免疫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夏露1蓝秀万1温波2(1.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南宁530021;2.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锦州121000)ʌ关键词ɔ马尔尼菲篮状菌;巨噬细胞;免疫作用ʌ中图分类号ɔ R379.9ʌ文献标志码ɔ A ʌ文章编号ɔ1673-3827(2021)16-0060-05马尔尼菲篮状菌(T a l a r o m y c e s m a r n e f f e i),旧称为马尔尼菲青霉菌(P e n i c i l l i u m m a r n e f f e i),流行于东南亚和中国南部㊂法国C a p p o n i等[1]在1956年从竹鼠体内分离的青霉菌属温控双相条件致病菌,室温25ħ条件下表现为菌丝相,37ħ环境下表现为酵母相,酵母相菌体具有致病性㊂马尔尼菲篮状菌病主要集中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尤其H I V患者,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病死率极高[2,3]㊂近年来,感染T.m a r n e f f e i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4],其传播途径最常见是经呼吸道吸入T. m a r n e f f e i孢子导致感染㊂T.m a r n e f f e i属胞内寄生真菌,其宿主细胞主要为巨噬细胞,易侵犯免疫系统受损患者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但机体对其免疫机制尚不明确㊂本文就巨噬细胞对T. m a r n e f f e i的识别机制,巨噬细胞抗T.m a r n e f-f e i机制及T.m a r n e f f e i在巨噬细胞内的存活机制进行总结如下㊂1巨噬细胞识别T.m a r n e f f e i机制巨噬细胞为宿主抗T.m a r n e f f e i感染的免疫防御第一线㊂T.m a r n e f f e i作为一种胞内病原体,能否被巨噬细胞识别是其感染宿主的首要条件,也是其致病关键及宿主启动免疫反应的前提㊂天然免疫细胞在其细胞表面上表达多种模式识别受体(P R R),例如T o l l样受体(T L R)㊁C型凝集素受体(C L R s)㊁甘露糖受体㊁及补体受体(C R)㊂这些P R R通过结合高度保守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作者简介:夏露,女(汉族),硕士,住院医师.E-m a i l:1974513488@ q q.c o m通信作者:蓝秀万,E-m a i l:l a n x i u w a n@163.c o m (P AM P)如β-葡聚糖,甘露聚糖和脂多糖来识别病原体,进而启动激活信号转导途径,并诱导某些免疫分子的表达[5]㊂Y u t t a n a等[6]通过实验证明人单核巨噬细胞上的模式识别受体参与了巨噬细胞对T.m a r n e f f e i孢子的最初识别,且和细胞因子产生有关㊂巨噬细胞识别T.m a r n e f f e i主要有3种重要模式㊂1.1补体受体3(C R3)C R3(M a c-1,αMβ2,C D11b/C D18)是一种有助于识别真菌的高度多能的固有免疫模式识别受体,主要表达于巨噬细胞㊁成熟中性粒细胞㊁单核细胞和N K细胞[7]㊂C R3受体功能较复杂,其在与不同的配体接合所转导信号差异明显[8,9]㊂C R3的激活由构象变化介导,并由内向外和外向内信号调节[10]㊂激活C R3内向外信号可以由其他受体启动,如T L R和D e c t i n-1[11,12]㊂同时,C R3还参与引发外向信号,具有激活先天免疫效应功能,例如吞噬作用,细胞毒性作用及细胞因子的产生㊂其能通过一系列信号转导和肌动蛋白重排激活吞噬细胞,促进吞噬细胞黏附㊁迁移并介导对该病原菌的吞噬[13]㊂Y o n g等[14]通过C R3介导吞噬T. m a r n e f f e i实验中发现,巨噬细胞在没有调理素存在的条件下也能吞噬T.m a r n e f f e i并能导致呼吸爆发,在存在调理素的条件下,T.m a r n e f f e i才能刺激巨噬细胞分泌T N F-α等细胞因子㊂有研究表明C R3是巨噬细胞吞噬完整的T.m a r n e f f e i分生孢子最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15]㊂1.2 T o l l样受体(T L R)T o l l样受体(T o l l-l i k e r e c e p t o r s,T L R)属于I 型跨膜受体,其含有马蹄形配体结合结构域(L B D)㊃06㊃中国真菌学杂志2021年2月第16卷第1期 C h i n J M y c o l,F e b r u a r y2021,V o l16,N o.1和通过跨膜区连接的信号传导尾㊂信号结构域与白细胞介素-1受体(I L-1R)具有结构同源性,后被称为T o l l/I L-1受体(T I R)结构域[16,17]㊂T L R既能直接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能连接非特异性与特异性免疫㊂当微生物突破机体的皮肤㊁黏膜等物理屏障时,T L R可以识别它们并激活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应答㊂在机体抵抗T.m a r n e f f e i侵袭时,巨噬细胞上模式识别受体T L R-2㊁T L R-4及D e c t i n-1表达上调,并被激活产生T N F-α㊂T L R-4能识别真菌胞壁上的氧联甘露聚糖残基,及T L R-2与D e c t i n-1可协同识别胞壁上的β-1-3连接的葡聚糖[18-19]㊂推测T L R-2㊁T L R-4和D e c t i n-1这3个模式识别受体可能共同参与了巨噬细胞对T. m a r n e f f e i的识别㊁吞噬及杀菌过程[20,21],且这些受体反应所产生的细胞因子可调节T h0细胞向T h1细胞分化[22],从而加强细胞免疫过程,杀伤病原真菌㊂同时,巨噬细胞T L R9也参与对T. m a r n e f f e i分生孢子的吞噬过程[23]㊂1.3相关性C型植物血凝素1(D e c t i n-1)D e c t i n-1是一种Ⅱ型跨膜蛋白,为β-葡聚糖的功能性受体,广泛存在于树突状细胞㊁淋巴细胞㊁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中㊂D e c t i n-1的细胞质尾部含有基于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样基序区域(I T AM)㊂与D e c t i n-1的细胞外结构域连接后,细胞质I T AM 基序内的酪氨酸残基被磷酸化,使得脾酪氨酸激酶(S y k)募集,最终导致活性氧(R O S)的产生,N F-κB 的活化和促炎细胞因子(T N F-α㊁I L-6㊁I L-2等)的诱导[24],参与调节抗真菌免疫反应[25-26]㊂D e c t i n-1可特异性识别β-1,3-葡聚糖和β-1,6-葡聚糖,甚至整个酵母颗粒㊂可溶性β-1,3-葡聚糖和β-1,6-葡聚糖作用于巨噬细胞,能使T L R-2㊁D e c t i n-1的表达上调[21]㊂巨噬细胞的识别㊁吞噬过程复杂,需要通过多种受体及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协作完成㊂研究发现C R3可能与C D16㊁C D14㊁甘露糖受体㊁T L R2以及D e c t i n-1协同作用,识别病原体并刺激细胞因子产生[27]㊂2巨噬细胞的抗T.m a r n e f f e i机制巨噬细胞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其最主要的功能以固定细胞或游离细胞的形式对病原体进行吞噬及消化,在抗T.m a r n e f f e i感染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㊂巨噬细胞抗T.m a r n e f f e i主要机制是通过产生氧化剂及吞噬体的酸化[28]㊂巨噬细胞通过改变自身内环境以及通过激活降解病原体的水解酶来破坏真菌病原体㊂为了实现酸化,吞噬体膜上的液泡H+-A T P酶促进H+泵入吞噬体㊂吞噬体H+进一步与由N A D P H氧化酶活性产生的超氧化物(O-2)结合,然后细胞产生几种对T. m a r n e f f e i有毒的活性氧,如过氧化氢(H2O2)和羟基(O H-)㊂一氧化氮合酶促进吞噬体中一氧化氮(N O)的产生㊂在与N A D P H氧化酶产生的氧自由基反应时,N O转化为极毒的活性氮物质(R N S)㊂这些R O S和R N S一起可以破坏吞噬体内病原体的D N A,脂质和蛋白质㊂N O对T. m a r n e f f e i杀伤起重要作用已在小鼠巨噬细胞中已被证实[29]㊂在吞噬杀伤试验中,T.m a r n e f f e i 也被证明易受呼吸爆发毒性产物的影响[30]㊂因此,R O S和R N S对T.m a r n e f f e i感染的抗性都是必需的㊂T.m a r n e f f e i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 R 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依赖性机制诱导T N F-α产生是人体巨噬细胞抗T.m a r n e f f e i的另一重要宿主防御机制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 P K s)是由p42和p44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和2(E R K1/2),p46和p54c-J u n-NH2-末端激酶和p38MA P激酶组成的蛋白激酶家族㊂MA P K是高度保守的丝-苏氨酸激酶,并能被不同的上游MA P K激酶通过它们的双磷酸化作用激活㊂MA P K级联信号系统涉及到T.m a r n e f f e i发病机制㊂在感染T.m a r n e f f e i期间,MA P K s被激活,并能引起巨噬细胞产生高水平T N F-α㊂MA P K上游的C a2+/钙调蛋白/C 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 a2+/C a M/C a MK)途径在调节巨噬细胞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能激活涉及免疫调节的多种转录因子㊂C a M/C a MK途径能否被激活主要依赖于胞内C a2+的浓度,胞质中C a2+与C a M结合,C a M反过来激活下游激酶如C a MK I I㊂最近研究表明,在T.m a r n e f f e i感染巨噬细胞期间,T.m a r n e f f e i能诱导人体巨噬细胞内[C a2+]浓度的增加及C a2+调节C a M/C a MK通路㊂C a2+/钙调蛋白/钙调蛋白激酶Ⅱ途径在调节E R K活化和巨噬细胞中T N F-α的分泌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31]㊂3T.m a r n e f f e i在巨噬细胞内的存活机制T.m a r n e f f e i的致病性主要取决于其在杀灭㊃16㊃中国真菌学杂志2021年2月第16卷第1期 C h i n J M y c o l,F e b r u a r y2021,V o l16,N o.1过程中存活并在巨噬细胞内复制的能力㊂巨噬细胞吞噬体内的主要应激是热㊁氧化物质和营养缺乏㊂T.m a r n e f f e i在胞内存活须应对胁迫压力,其中涉及到应激反应有关的因素,这些包括MA P 信号转导级联中的分子㊁热休克蛋白㊁抗氧化酶和负责营养物检索的酶[32]㊂迄今为止研究的T. m a r n e f f e i应激反应分子机制如下所述㊂3.1T.m a r n e f f e i对氧化应激反应的调节真菌通常使用两种控制机制来应对氧化应激:转录因子的核定位和磷酸化的信号转导[33]㊂在核定位的情况下,应激可以导致转录因子从细胞质转移到细胞核,随后导致参与氧化应激反应的基因的表达增加㊂在氧化应激中起作用的一种真菌转录因子是Y a p1及其直向同源物㊂Y a p1是含有酿酒酵母(S a c c h a r o m y c e s c e r e v i s i a e)蛋白碱性亮氨酸拉链㊂在非应激条件下,细胞质Y a p1通过其在氨基末端的核定位信号与输入蛋白(I m p)相互作用并被递送至细胞核㊂在细胞核内,Y a p1与I m p解离并通过羧基末端的核输出信号与输出蛋白(C r m1)和G T P负载的G s p1结合并输出到细胞质中㊂在氧化应激条件下,Y a p1分子的羧基末端富含半胱氨酸的结构域被修饰㊂这种修饰导致核输出信号的隔离并允许Y a p1在细胞核内积累㊂Y a p1的核积累导致靶基因表达的增加,例如硫氧还蛋白(t r x2)㊁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g s h1)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 l r1),它们对H2O2耐受性至关重要[34]㊂y a p A(y a p1同源物)最近已在T. m a r n e f f e i中得到验证㊂缺失y a p A菌株对氧化和亚硝化应激敏感㊂与野生型和补体株相比,该突变体在人巨噬细胞系内的存活率降低[35]㊂因此, y a p A似乎在T.m a r n e f f e i的应激反应中起作用㊂关于涉及信号转导系统的应激反应机制,真核生物中用于响应环境刺激的保守途径之一包括MA P K级联反应㊂MA P K途径的高度保守结构由3种通过磷酸化转移信号的激酶组成㊂通过细胞信号,MA P激酶激酶激酶(MA P K K K)被磷酸化并刺激MA P激酶激酶(MA P K K)的磷酸化㊂磷酸化MA P K K引起苏氨酸和酪氨酸保守残基上MA P激酶(MA P K)的磷酸化㊂磷酸化后,MA P K 能够磷酸化其底物,包括转录因子和细胞蛋白响应刺激㊂MA P K途径在应对多种形式的应激(例如氧化应激㊁热休克㊁渗透和营养饥饿)中起作用,被称为应激活化蛋白激酶(S A P K)㊂在T.m a r n e f f e i 中已经研究了s a k A和a t f A基因[36,37]㊂此外,s a-k A还参与多种细胞活动,包括酵母形态发生,孢子形成和红色素形成㊂s a k A和a t f A基因缺失均导致人巨噬细胞系内分生孢子存活率降低,表明它们可能在保护分生孢子免受巨噬细胞杀伤方面发挥作用㊂在压力条件下,T.m a r n e f f e i的S a k A和A t f A起相互作用㊂近期有研究表明,S s k A(酿酒酵母中的S s k1p同源物)反应调节因子是S a k A磷酸化所必需的[38]㊂将环境和蜂窝信号传输到S A P K级联的系统称为双组件信号系统㊂在真核生物中,传感器组氨酸激酶通常是一种跨膜蛋白,在单一多肽链中含有组氨酸激酶结构域和接受结构域[39]㊂首先将磷酸基团从激酶结构域中的组氨酸残基转移至接收结构域中的天冬氨酸残基㊂随后将磷酸转移至含有组氨酸的磷酸转移(H p t)蛋白上的组氨酸残基和第二反应调节剂分子中的天冬氨酸残基㊂真核生物中最佳表征的磷酸化系统是S l n1通路,它将信号传递给H o g1级联㊂该通路由S l n1传感器激酶,Y p d1磷酸转移蛋白和S s k1反应调节剂组成㊂在压力条件下,S l n1-Y p d1-S s k1磷酸化系统将信号传输至H o g1通路㊂在T.m a r n e f f e i中已鉴定出S l n1和D r k1的同源物,并分别表示为S l n A和D r k A㊂S l n A和D r k A是渗透压力适应所必需的,且在渗透和细胞壁应激期间参与MA P激酶㊁S a k A 和M p k A的磷酸化㊂此外,S l n A和D r k A也分别与巨噬细胞感染期间的分生孢子萌发和二态转换有关[40]㊂另一种是S k n7反应调节剂,它是可以从Y p d1磷酸转移蛋白中接受磷酸基团的蛋白质㊂与S s k1不同,S k n7含有D N A结合结构域并起转录因子的作用㊂在通过Y p d1磷酸化后,S k n7易位至细胞核且独立于H o g1途径调节抗氧化基因的表达㊂T.m a r n e f f e i的s k n7基因能够在酿酒酵母中功能性地取代S k n7,这表明它在这种二态真菌中具有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㊂3.2与吞噬体模拟应激反应相关蛋白抗氧化蛋白吞噬体氧化应激通常涉及R O S 和R N S的作用㊂与其他致病真菌的致死浓度相比,T.m a r n e f f e i对H2O2抵抗力相对较低㊂因此猜测T.m a r n e f f e i在吞噬体环境中存活的能力应归因于几种未知因素的组合而不仅仅是氧化剂抗性能力,例如真菌抑制吞噬体和溶酶体融合的能力㊂有研究发现,T.m a r n e f f e i拥有1种有效且㊃26㊃中国真菌学杂志2021年2月第16卷第1期 C h i n J M y c o l,F e b r u a r y2021,V o l16,N o.1足够的系统来应对巨噬细胞的吞噬体环境,其中包括两种编码抗氧化蛋白的基因:氧化物歧化酶(s o-d A)和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c p e A)㊂c p e A参与T.m a r n e f f e i的致病性及在抗吞噬杀伤中发挥作用㊂另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分子是黑色素㊂据报道,黑色素对真菌病原体中的氧化和其他类型的细胞壁应激具有保护作用㊂热响应蛋白病原体的典型毒力因子之一是耐受人体温度的能力㊂T.m a r n e f f e i是一种二形双相真菌,通过启动酵母形态发生来响应人体温度,酵母形态发生与生物体的毒力紧密相关㊂热休克蛋白(H s p)在感染过程中致病真菌的适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41]㊂T.m a r n e f f e i分生孢子在37ħ能产生大量的抗原性H s p30和H s p70,以及H s p60和H s p90也优先在T.m a r n e f f e i酵母期中表达㊂鉴于T.m a r n e f f e i的温度依赖性二态性质,这些热休克蛋白可能在这种二态真菌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㊂营养饥饿负责蛋白质吞噬体内低浓度葡萄糖使得T.m a r n e f f e i必须同化其他碳源物质以产生能量,已有研究显示乙醛酸循环在T.m a r n e f-f e i感染期间被诱导,有助于该真菌的毒力提升㊂该途径以三羧酸循环的乙酰辅酶A作为能源㊂编码异柠檬酸裂解酶的基因a c u D是乙醛酸循环中的关键酶㊂在T.m a r n e f f e i的酵母期和巨噬细胞感染过程中,该酶表达增加,也从酵母相c D N A文库中分离出编码重要糖原异生酶的基因,包括果糖-1,6-二磷酸酶㊂这些基因在酵母形态发生过程中高度表达[42]㊂此外,酪氨酸通过糖异生途径促进碳的获得[43]㊂酪氨酸可以变成富马酸和乙酰乙酸,然后分解成乙酰辅酶A,这是三羧酸循环的底物,用于产生能量㊂除了营养供应之外,酪氨酸分解代谢产物可用于产生黑色素㊂如上所述,T. m a r n e f f e i产生的黑色素分子在致病性中发挥作用[44]㊂T.m a r n e f f e i响应增加糖异生的活性,降低了使用葡萄糖作为底物的糖酵解活性㊂在巨噬细胞感染期间,糖酵解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 p d A)的表达降低㊂这些研究结果表明,T. m a r n e f f e i对葡萄糖缺乏做出反应,并通过减少糖酵解和乙醛酸循环途径和糖异生的诱导来补偿能量产生㊂另外,微量营养素铁对T.m a r n e f f e i的生长和致病性也很重要㊂铁过载增强了T. m a r n e f f e i的细胞内和细胞外生长,相反,吞噬体内铁的缺乏能抑制该真菌的生长㊂T.m a r n e f f e i的发病机制成功归因于该真菌在宿主巨噬细胞内适应和存活的能力㊂在宿主免疫细胞内停留和繁殖是这种兼性细胞内病原体逃避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极好的存活策略㊂与许多其他兼性细胞内病原体一样,T.m a r n e f f e i使用抗氧化性㊁热休克蛋白和保守的MA P K信号级联来响应宿主细胞环境带来的应激㊂已证实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参与该真菌的毒力,且编码该酶的基因的缺失突变体减弱了巨噬细胞感染模型中的毒力㊂然而,在T.m a r n e f f e i中没有很好地描述细胞内存活机制㊂4小结巨噬细胞对T.m a r n e f f e i感染的免疫作用机制复杂,目前研究尚不透彻,但深入了解真菌病原体与宿主巨噬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为开发针对T.m a r n e f f e i感染提供新的治疗策略㊂此外,研究巨噬细胞和T.m a r n e f f e i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能使我们进一步了解细胞内寄生机制㊂参考文献[1]C a p p o n i M,S u r e a u P,S e g r e t a i n G.P e n i c i l l o s i s f r o m R h i z o-m y s s i n e n s i s[J].B u l l S o c P a t h o l E x o t F i l i a l e s,1956,49(3):418-421.[2]K a w i l a R,C h a i w a r i t h R,S u p p a r a t p i n y o K.C l i n i c a l a n d l a-b o r a t o r y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p e n i c i l l i o s i s m a r n e f f e i a m o n g p a-t i e n t s w i t h a n d w i t h o u t H I V i n f e c t i o n i n N o r t h e r n T h a i l a n d:a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s t u d y[J].B M C I n f e c t D i s,2013,13(1):464.d o i:10.1186/1471-2334-13-464.[3]C a s t r o-L a i n e z M T,S i e r r a-H o f f m a n M,L L o m p a r t-Z e n o J,e t a l.T a l a r o m y c e s m a r n ef f e i i n f e c t i o n i n a n o n-H I V n o n-e n d e m i c p o p u l a t i o n[J].I D C a s e s,2018,12:21-24.[4]Z h e n g J,G u i X,C a o Q,e t a l.A c l i n i c a l s t u d y o f a c q u i r e di mm u n o d e f i c i e n c y s y n d r o m e a s s o c i a t e d p e n i c i l l i u m m a r n e f-f e i i n f e c t i o n f r o m a n o n-e n d e m i c a r e a i n C h i n a[J].P L o SO n e,2015,10(6):e0130376.[5]Z h o u L,C a o X,F a n g J,e t a l.M a c r o p h a g e s p o l a r i z a t i o n i sm e d i a t e d b y t h e c o m b i n a t i o n o f P R R l i g a n d s a n d d i s t i n c t i n-f l a mm a t o r y c y t o k i n e s[J].I n t J C l i n E x p P a t h o l,2015,8(9):10964-10974.[6]S r i n o u l p r a s e r t Y,P o n g t a n a l e r t P,C h a w e n g k i r t t i k u l R,e ta l.E n g a g e m e n t o f P e n i c i l l i u m m a r n e f f e i c o n i d i a w i t h m u l-t i p l e p a t t e r n r e c o g n i t i o n r e c e p t o r s o n h u m a n m o n o c y t e s[J].M i c r o b i o l I mm u n o l,2009,53(3):162-172.[7]H u a n g J H,L i n C Y,W u S Y,e t a l.C R3a n d D e c t i n-1c o l-l a b o r a t e i n m a c r o p h a g e c y t o k i n e r e s p o n s e t h r o u g h a s s o c i a-㊃36㊃中国真菌学杂志2021年2月第16卷第1期 C h i n J M y c o l,F e b r u a r y2021,V o l16,N o.1t i o n o n l i p i d r a f t s a n d a c t i v a t i o n o f S y k-J N K-A P-1p a t h w a y[J].P L o S P a t h o g,2015,11(7):e1004985.d o i:10.1371/ j o u r n a l.p p a t.1004985.[8]M a y a d a s T N,C u l l e r e X.N e u t r o p h i lβ2i n t e g r i n s:m o d e r a-t o r s o f l i f e o r d e a t h d e c i s i o n s[J].T r e n d s I mm u n o l,2005,26(7):388-395.[9]A b r a m C L,L o w e l l C A.T h e i n s a n d o u t s o f l e u k o c y t e i n t e-g r i n s i g n a l i n g[J].A n n u R e v I mm u n o l,2009,27(1):339-362.[10] H a r o k o p a k i s E,H a j i s h e n g a l l i s G.I n t e g r i n a c t i v a t i o n b yb ac t e r i a l f i m b r i a e t h r o u g h a p a t h w a y i n v o l v i n g C D14,T o l l-l i k e r e c e p t o r2,a n d p h o s p h a t i d y l i n o s i t o l-3-k i n a s e[J].E u r JI mm u n o l,2005,35(4):1201-1210.[11] L i X,U t o m o A,C u l l e r e X,e t a l.T h eβ-G l u c a n r e c e p t o rD e c t i n-1a c t i v a t e s t h e i n t e g r i n M a c-1i n n e u t r o p h i l s v i a V a vp r o t e i n s i g n a l i n g t o p r o m o t e C a n d i d a a l b i c a n s c l e a r a n c e[J].C e l l H o s t M i c r o b e,2011,10(6):603-615.[12] B r o w n G D,G o r d o n S.I mm u n e r e c o g n i t i o n.A n e w r e c e p t o rf o r b e t a-g l u c a n s[J].N a t u r e,2001,413(6851):36-37.[13] P e y r o n P,B o r d i e r C,N c/D i a y e E N,e t a1.N o n o p s o n i cp h a g o c y t o s i s o f M y c o b a e t e r i u m k a n s a s i i b y h u m a n n e u t r o-p h i l s d e p e n d s o n c h o l e s t e r o l a n d i s m e d i a t e d b y C R3a s s o c i-a t e d w i t h g l y c o s y l p h o s p h a t i d y l i n o s i t o l-a n c h o r e d p r o t e i n s[J].J I mm u n o l,2000,165(9):5186-5191.[14] R o n g r u n g r u a n g Y,L e v i t z S M.I n t e r a c t i o n s o f P e n i c i l l i u mm a r n e f f e i w i t h h u m a n l e u k o c y t e s i n v i t r o[J].I n f e c t I m-m u n.1999;67(9):4732-4736.[15] S r i n o u l p r a s e r t Y,P o n g t a n a l e r t P,C h a w e n g k i r t t i k u l R,e ta l.E n g a g e m e n t o f P e n i c i l l i u m m a r n e f f e i c o n i d i a w i t h m u l-t i p l e p a t t e r n r e c o g n i t i o n r e c e p t o r s o n h u m a n m o n o c y t e s[J].M i c r o b i o l I mm u n o l,2009,53(3):162-172.[16] L e u l i e r F,L e m a i t r e B.T o l l-l i k e r e c e p t o r s-t a k i n g a n e v o l u-t i o n a r y a p p r o a c h[J].N a t R e v G e n e t.2008,9(3):165-178.[17] Y a m a m o t o M,T a k e d a K.C u r r e n t v i e w s o f T o l l-l i k e r e c e p-t o r s i g n a l i n g p a t h w a y s[J].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R e s P r a c t,2010, 2010:240365.[18] N e t e a M G,G o w N A,M u n r o C A,e t a l.I mm u n e s e n s i n g o fC a n d i d a a l b i c a n s r e q u i r e s c o o p e r a t i v e r e c o g n i t i o n o f m a n-n a n s a n d g l u c a n s b y l e c t i n a n d T o l l-l i k e r e c e p t o r s[J].J C l i nI n v e s t,2006,116(6):1642-1650.[19] G a n t n e r B N,S i mm o n s R M,C a n a v e r a S J,e t a l.C o l l a b o r a-t i v e i n d u c t i o n o f i n f l a mm a t o r y r e s p o n s e s b y d e c t i n-1a n dT o l l-l i k e r e c e p t o r2[J].J E x p M e d,2003,197(9): 1107-1117.[20]赵文杰,席丽艳,马黎,等.马尔尼菲青霉对巨噬细胞模式识别受体T L R-2㊁T L R-4㊁D e c t i n-1的表达及T N F-α分泌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28(1):37-40. [21] C h e n R,J i G,W a n g L,e t a l.A c t i v a t i o n o f E R K1/2a n dT N F-a l p h a p r o d u c t i o n a r e r e g u l a t e d b y c a l c i u m/c a l m o d u l i n s i g n a l i n g p a t h w a y d u r i n g P e n i c i l l i u m m a r n e f f e i i n f e c t i o nw i t h i n h u m a n m a c r o p h a g e s[J].M i c r o b P a t h o g,2016,93(1):95-99.[22] D a b b a g h K,L e w i s D B.T o l l-l i k e r e c e p t o r s a n d T-h e l p e r-1/T-h e l p e r-2r e s p o n s e s[J].C u r r O p i n I n f e c t D i s,2003,16(3): 199-204.[23]阙冬梅,张军民,胡永轩,等.T L R9参与巨噬细胞吞噬马尔尼菲青霉的作用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1,27(6):511-514.[24]T a m J M,M a n s o u r MK,K h a n,N S,e t a l.D e c t i n-1-d e-p e n d e n t L C3r e c r u i t m e n t t o p h a g o s o m e s e n h a n c e s f u n g i c i d a la c t i v i t y i n m a c r o p h a g e s[J].J I n f e c t D i s,2014,210(11):1844-1854.[25] L a u S K,L a m C S,N g a n A H,e t a l.M a t r i x-a s s i s t e d l a s e rd e s o r p t i o n i o n i z a t i o n t i m e-o f-f l i g h t m a s s s p e c t r o m e t r y f o rr a p i d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o f m o l d a n d y e a s t c u l t u r e s o f P e n i c i l l i u mm a r n e f f e i[J].B M C M i c r o b i o l,2016,16:36.d o i:10.1186/ s12866-016-0656-0.[26] P l a t o A,W i l l m e n t J A,B r o w n G D.C-t y p e l e c t i n-l i k e r e c e p-t o r s o f t h e d e c t i n-1c l u s t e r:l i g a n d s a n d s i g n a l i n g p a t h w a y s[J].I n t R e v I mm u n o l,2013,32(2):134-56.[27]S e n d i d e K,R e i n e r N E,L e e J S,e t a1.C r o s s-t a l k b e t w e e nC D l4a n d c o m p l e m e n t r e c e p t o r3p r o m o t e s p h a g o e y t o s i s o fm y c o b a c t e r i a:r e g u l a t i o n b y p h o s p h a t i d y l i n o s i t o l3-k i n a s ea n d e y t o h e s i n-1[J].J I mm u n o l,2005,174(7):4210-4219.[28] B r o w n A J,H a y n e s K,Q u i n n J.N i t r o s a t i v e a n d o x i d a t i v es t r e s s r e s p o n s e s i n f u n g a l p a t h o g e n i c i t y[J].C u r r O p i n M i-c r o b i o l,2009,12(4):384-391.[29] C o g l i a t i M,R o v e r s e l l i A,B o e l a e r t J R,e t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a n i n v i t r o m a c r o p h a g e s y s t e m t o a s s e s s P e n i c i l l i u mm a r n e f f e i g r o w t h a n d s u s c e p t i b i l i t y t o n i t r i c o x i d e[J].I n f e c tI mm u n,1997,65(1):279-284.[30] L i u D,L i a n g L,L u o Q,e t a l.M o r p h o l o g y o f P e n i c i l l i u mm a r n e f f e i u n d e r o x i d a t i v e s t r e s s i n v i t r o[J].M y c o s e s,2011, 54(2):113-118.[31] C h e n R Q,J i G Q,W a n g L,e t a l.A c t i v a t i o n o f E R K1/2a n d T N F-αp r o d u c t i o n a r e r e g u l a t e db yc a l c i u m/c a l m od u l i ns i g n a l i n g p a t h w a y d u r i n g P e n i c i l l i u m m a r n e f f e i i n f e c t i o nw i t h i n h u m a n m a c r o p h a g e s[J].M i c r o b i a l P a t h o g e n e s i s, 2016,93:95-99.[32] P o n g p o m M,V a n i t t a n a k o m P,N i mm a n e e P,e t a l.A d a p-t a t i o n t o m a c r o p h a g e k i l l i n g b y T a l a r o m y c e s m a r n e f f e i[J].F u t u r e s c i e n c e O A,2017,3(3):F S O215.d o i:10.4155/f s o a-2017-0032.[33] M o y e-R o w l e y W S.R e g u l a t i o n o f t h e t r a n s c r i p t i o n a l r e-s p o n s e t o o x i d a t i v e s t r e s s i n f u n g i:s i m i l a r i t i e s a n d d i f f e r-e n c e s[J].E u k a r y o t C e l l,2003,2(3):381-389.[34] L e e J,G o d o n C,L a g n i e l G,e t a l.Y a p1a n d S k n7c o n t r o lt w o s p e c i a l i z e d o x i d a t i v e s t r e s s r e s p o n s e r e g u l o n s i n y e a s t[J].J B i o l C h e m,1999,274(23):16040-16046. [35]I k n e r A,S h i o z a k i K.Y e a s t s i g n a l i n g p a t h w a y s i n t h e o x i d a-t i v e s t r e s s r e s p o n s e[J].M u t a t R e s,2005,569(1-2):13-27.(下转第68页)㊃46㊃中国真菌学杂志2021年2月第16卷第1期 C h i n J M y c o l,F e b r u a r y2021,V o l16,N o.11986,153(3):642.[14]李竹青,邵经政,廖万清,等.中国致病性新型隐球菌血清型的研究[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87:4-7.[15] D e s n o s-O l l i v i e r M,P a t e l S,R a o u x-B a r b o t D,e t a l.C r y p t o-c o c c o s i s s e r o t y p e s i m p a c t o u t c o m e a nd p r o v i de e v i d e n c e o fC r y p t o c o c c u s n e o f o r m a n s s p e c i a t i o n[J],M B i o,2015,6(3):e00311-15.[16]边富宁,吴媛,于栓宝,等.广西贵港地区2009-2012年新生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临床分离株基因分型与毒力特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5,36(5):491-495. [17]戚建明,陈江汉,杨军.129株新型隐球菌基因型及感染人群研究[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3,13(6):481-485.[18] K h a y h a n K,H a g e n F,P a n W,e t a l.G e o g r a p h i c a l l y s t r u c-t u r e d p o p u l a t i o n s o f C r y p t o c o c c u s n e o f o r m a n s v a r i e t y g r u b i ii n A s i a c o r r e l a t e w i t h H I V s t a t u s a n d s h o w a c l o n a l p o p u l a-t i o n s t r u c t u r e[J].P l o S o n e,2013,8(9):e7222(1-14). [19]郭鹏豪,黄汉,刘秀丽,等.广东地区新型隐球菌多位点序列分型及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22):5072-5075.[20]M a e s t r a l e C,M a s i a M,P i n t u s D,e t a l.G e n e t i c a n d p a t h o-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C r y p t o c o c c u s g a t t i i a n d C r y p t o c o c-c u s n e o f o r m a n s v a r.n e o f o r m a n s f r o m m e n i n g o e n c e p h a l i t i si n a u t o c h t h o n o u s g o a t s a n d m o u f l o n s,S a r d i n i a,I t a l y[J].V e t M i c r o b i o l,2015,177:409-413.[21]张嗣兴,寇建琼,李惠琴,等.艾滋病患者深部真菌感染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1,10(5): 351-353.[22]陶星辰,尚秋菊,刘晓英,等.云南省部分地区鸽粪中新型隐球菌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9(10): 873-876.[23]陶星辰,程攀,苏鸿雁.云南省部分地区鸽粪中新型隐球菌格鲁比变种微卫星分型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6,11(2):107-109.[24]张米,雷素云,高丽.艾滋病患者培养检出新型隐球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102-103.[25]樊红丽,高丽,毛小琴,等.云南省艾滋病患者分离新生隐球菌的药物敏感性检测与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9,8(4):340-343.[26]樊红丽,高丽,杨翠先,等.云南省新型隐球菌药物敏感流行病学折点的建立[J].重庆医学,2019,48(18):3188-3190,3193.[收稿日期]2020-04-07[本文编辑]陈雪红(上接第64页)[36] N i mm a n e e P,W o o P C,K u mm a s o o k A,e t a l.C h a r a c t e r i z a-t i o n o f s a k A g e n e f r o m p a t h o g e n i c d i m o r p h i c f u n g u s P e n i-c i l l i u m m a r n e f f e i[J].I n t J M e d,M i c r o b i o l,2015,305(1):65-74.[37] N i mm a n e e P,T a m E W,W o o P C,e t a l.R o l e o f t h e T a-l a r o m y c e s m a r n e f f e i(P e n i c i l l i u m m a r n e f f e i)s a k A g e n e i nn i t r o s a t i v e s t r e s s r e s p o n s e,c o n i d i a t i o n a n d r e d p i g m e n t p r o-d u c t i o n[J].F E M S M i c r o b i o l Le t t,2017,364(8).d o i:10.1093/f e m s l e/f n w292.[38] B o y c e K J,C a o C W,A n d r i a n o p o u l o s A.T w o-c o m p o n e n ts i g n a l i n g r e g u l a t e s o s m o t i c s t r e s s a d a p t a t i o n v i a S s k A a n dt h e h i g h-o s m o l a r i t y g l y c e r o l p a t h w a y i n t h e h u m a n p a t h o g e nT a l a r o m y c e s m a r n e f f e i[J].m S p h e r e,2016,1(1): e00086-15.[39]S a n t o s J L,S h i o z a k i K.F u n g a l h i s t i d i n e k i n a s e[J].S c iS T K E,2001,2001(98):r e1.[40] B o y c e K J,S c h r e i d e r L,K i r s z e n b l a t L,e t a l.T h e t w o-c o m-p o n e n t h i s t i d i n e k i n a s e s D r k A a n d S l n A a r e r e q u i r e d f o r i nv i v o g r o w t h i n t h e h u m a n p a t h o g e n P e n i c i l l i u m m a r n e f f e i[J].M o l M i c r o b i o l,2011,82(5):1164-1184.[41] T i w a r i S,T h a k u r R,S h a n k a r J.R o l e o f h e a t-s h o c k p r o t e i n si n c e l l u l a r f u n c t i o n a n d i n t h e b i o l o g y o f f u n g i[J].B i o t e c h n o lR e s I n t,2015,2015(2):1-11.[42] P o n g p o m M,V a n i t t a n a k o m N.S t r e s s a d a p t a t i o n i n T a l a r o-m y c e s m a r n e f f e i[J].C h i a n g M a i,2016,55(S u p p l3):23-30.[43] B o y c e K J,M c L a u n c h l a n A,S c h r e i d e r L,e t a l.I n t r a c e l l u l a rg r o w t h i s d e p e n d e n t o n t y r o s i n e c a t a b o l i s m i n t h e d i m o r p h i cf u ng a l p a th o g e n P e ni c i l l i u m m a r n e f f e i[J].P L o S P a t h o g,2015,11(3):e1004790.[44] L i u D,W e i L,G u o T,e t a l.D e t e c t i o n o f D O P A-m e l a n i n i nt h e d i m o r p h i c f u n g a l p a t h o g e n P e n i c i l l i u m m a r n e f f e i a n d i t se f f e c t o n m a c r o p h a g e p h a g o c y t o s i s i n v i t r o[J].P L o S O N E,2014,9(3):e92610.[收稿日期]2019-01-14[本文编辑]卫凤莲㊃86㊃中国真菌学杂志2021年2月第16卷第1期 C h i n J M y c o l,F e b r u a r y2021,V o l16,N o.1。
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病累及中枢神经系统1例并文献复习
陈 国 勤 , , 士 , 主 任 医 师 , 讯 作 者 。E m l 男 硕 副 通 —a : i
c e g 1 3 1 3. o h n ql 1 @ 6 c n
疗通 常用 于复发 和转移病 例 , 近来 L r zt 等 报道替 莫 oe et n i
参 考 文献 :
[ ] P uganK,G roR, ne t 1 aiaytmoro e 1 ol i r ug WitrC,e a.Ppl r u u fh l t pn a rgo [ ] l e rsi2 1 ,8 8 :0 7—1 . iel ein J .Ci N uoc,0 1 1 ( ) 10 n 7 [ ] L ,R cnsPF r B A,e a.P pl r tm r ftepna 2 i J eio ,Or t 1 aiay u o iel l o h
[ ] Rc adKA, akr 5 ikr Pre JR, izTW, t 1 aia u r fh Vt a ea.Ppl r mo te l yt o pna rgo :tocs tde n ei f elea r[ ] ie e n w aes i adarv w o t t te J . l i u s e h iru
贫血 、 巴结增 大 、 发性 皮 下结 节 等 , 出现 继发 神 志不 淋 多 并 清、 四肢痉挛 、 全身抽搐 、 口吐 白沫等癫痫症状 。经皮 下结节 穿刺液培养 、 支镜肺活检确诊为 系统播散性 马尔尼菲青 霉 纤 病。结论 马尔尼菲青霉菌 可系统性全身性播散 , 在诊断 时
11 临床资料 .
文 章 编 号 :0 1 39 2 1 ) 5— 5 3— 3 10 —79 ( 0 2 0 0 7 0
儿童马尔尼菲青霉菌致病机制分析
儿童马尔尼菲青霉菌致病机制分析王勇;李健;林晓霞;陈燕惠【摘要】目的:结合2例马尔尼菲青霉(PM)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儿童马尔尼菲青霉菌致病机制.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例PM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致病机制推测.结果:通过临床资料、骨髓培养、血培养分析推测,可能致病机制为在活化的巨噬细胞和IL12/IFN-γ轴中辅助性T细胞调节的巨噬细胞作用下,PM识别的病原相关分子,通过模式识别受体如dectin-1、STAT3依赖诱导的Th17细胞,在Syk-CARD9途径中进行免疫反应,其中可能存在的基因缺陷为CARD9基因.结论:PM患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程发展迅速,预后差.临床医务人员应该重视儿童PM感染,加深认知,尽早做出准确的诊断,并予以有效治疗,改善患儿预后.【期刊名称】《中外医学研究》【年(卷),期】2017(015)026【总页数】2页(P161-162)【关键词】儿童;马尔尼菲青霉菌;致病机制【作者】王勇;李健;林晓霞;陈燕惠【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福州 3500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福州 3500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福州 3500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福州 350000【正文语种】中文马尔尼菲青霉菌(PM)是一种条件致病菌,是青霉素中唯一的温度双相型真菌[1]。
在东南亚地区,PM所导致的艾滋病患者的发病率处于第三位。
儿童感染PM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由于儿童感染病例较为少见,在临床工作中容易导致误诊[2-3]。
在此,结合2例马尔尼菲青霉(PM)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儿童马尔尼菲青霉菌致病机制,现报道如下。
病例1:患儿男,2岁7个月,来自福建省宁德市东侨区长兴城。
因为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咳嗽入院。
入院前15 d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0 ℃,热前无明显畏冷、寒战,偶咳嗽,病情进行性加重,在当地诊所对症处理无效,12 d前就诊于宁德市中医院门诊,抗病毒治疗,8 d前病情加重转入笔者所在医院。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26・综述・座丛痘皇丝痘垫!Q生!旦箜墼鲞筮!翅』坠!婴型Q!Q殴璺型!星坠曼堡出赶:丛些垫!Q:!旦L丝:丛!:!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研究进展刘博(综述),付萍’(审校)(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性病/风湿免疫科。
云南昆明6.50101)摘要:马尔尼菲青霉菌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机会性致病真菌,它可引起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尤其是HIV感染者的严重播散性感染。
近年来马尔尼菲青霉菌病已成为东南亚艾滋病患者继结核病和隐球茵病之后第三位最常见疾病。
马尔尼菲青霉茵病如未能早期诊断和适"-3治疗,死亡率高达91.3%。
因此,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尔尼菲青霉茵;流行病学;fi-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IL379.9文献标识码:Adoi:i0.3969/1.issn.1002-1310.2010.01.012ResearchProgressofPenicilliosisMarneffeiLIUBo,FUPing(DepartmentofDermalology/Rheumatology。
theSecondAffiliatedHospitalofKunmingMedicalUniversity,YunnanKunmin9650101,China)Abstract:Penicilliummarneffeiisallopportunisticpathogenicfungusemergedinrecentyear,whichmaydcve|opseriousdisseminatedinfectioninimmunocompromisedpatients,especiallyHIVinfectedpatients.Atpresent,penieilliosismarneffeihasbecomethirdCOmmondiseasefollowingtuberculosisandcryptocoecosisinAIDSpatientsinSoutheastAsia.ItsmortalityrateisashigIIas91.3%ifpenicillio-sismarneffeifailstobeearlydiagnosedandtreatedpoopefly.Therefore,earlydiagnosisandtreatmentofthisdiseaseisveryimportant.Keyword:Penicilliummarneffei;Epidemiology;Diagnosis;Treatment.马尔尼菲青霉菌是极少数能使人类致病的青霉菌之一,由该菌引起的感染常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马尔尼菲青霉病
马尔尼菲青霉病马尔尼菲青霉病属地方流行病,好发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免疫抑制患者,是我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误诊率极高。
1病因学马尔尼菲青霉菌是青霉属中唯一的双相型真菌,即在25℃和37℃下表现为菌丝型和酵母型两种不同的形态。
在25℃时该菌生长为菌丝相,具有青霉所特有的帚状枝及孢子链。
在沙氏培养基中眼观呈典型的丝状菌落,表面丝绒状,可形成放射状皱褶,颜色从淡绿渐变为灰色。
该菌在25℃时生长快,2~3天即产生特征性的可溶性葡萄酒红色素,从菌落底部逐渐弥散至整个培养基中。
在37℃培养时为酵母相,无色素产生。
约48h,菌落大小1~2mm,呈灰白色,表面光滑。
72h后菌落明显增大,扁平膜样、有脑回状皱褶。
真菌学培养鉴定,在沙氏培养基上25℃培养呈菌丝相并分泌红色色素,镜下菌丝呈双轮生青霉帚状枝,有4-5个梗基,每个梗基上有表面光滑的分生孢子链; 在37℃培养呈酵母相,镜下见有许多圆形、椭圆型酵母样孢子,分裂繁殖,中央可见一横隔。
诱因分析:HIV为最主要的诱因。
对于非HIV阳性患者,有肺部基础疾病患者最多见,其他可能的诱因有糖尿病、长期使用激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抗结核药物、与病原体有密切接触史等。
2发病机制人类自然感染马尔尼菲青霉的途径尚不十分明确。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该菌在自然界的分布主要在土壤,其孢子易随风播散。
因此可以经呼吸道感染可能性很大,该菌也可以在水中长期存活,故不能除外消化道首发感染的可能。
当马尔尼菲青霉菌的分生孢子进入宿主体内,可被宿主巨噬细胞吞噬,如果巨噬细胞内的马尔尼菲青霉菌最终不能被清除,则可导致马尔尼菲青霉菌病。
巨噬细胞呈递真菌抗原至致敏T淋巴细胞,后者通过释放淋巴因子,活化巨噬细胞的酶系统,达到杀菌作用,但巨噬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等也可以同时造成局部组织的坏死。
该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发生于免疫力低下患者,可为局限型或散播型,马尔尼菲青霉菌通常最先侵犯肺部,随后通过血液循环播散到皮肤、皮下软组织、淋巴结、脾、小肠等器官。
马尔尼菲青霉菌药靶基因发掘与利用
关键词 : 真菌 ; 马尔尼菲 在泰国,0 8% ̄艾滋病患者感染上马尼菲 7%-0 青霉 病 , 结核病和隐球 酵母病 之后的第 三大并发 是继 病; 在香港,0 1%的爱滋病病 ^ 感染上马尼菲青霉病; 在中国大陆,马尼菲青霉病多发生于广西、广东、 云 南、 贵州等地。 然而, 由于对马尼菲青霉病及其病原菌 认 识不够 , 经常造成误诊 、 治 , 率很高。 误 死亡 由于病 原真菌 属于真核类 生物 , 高效 、 开发 广谱 的抗真菌 药物 一直是举世公认 的难题 。目前 , 上 临床 仅有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 B等有限的几种 抗真菌药物;而且现有抗真菌药物存在明显的缺点 : 作用慢、 抗菌谱窄、 聋睦— 胡赌 比较大。 另外耐药菌株 的 出现( : 尼菲青 霉菌对 I 如 马尔 临床上 广泛使 用 的氟 康唑具 有耐药 陛) ,限制 了仅有的几个抗 真菌药物 的 使用 。 抗真菌药物 的市 场潜 力 巨大 , 但 据预测到 2 0 07 8 亿美元 (t :一 ’ 7 ht,n , p^ n
为创新药物 的研 发捌 个新 的思路 。 马尔 尼 菲青 霉 菌是 一种 温 度调 控 的二 型性 真
菌 , 2 ̄ 在 5 C和3 。 7C下分别为丝状体型和酵母型。我 们知 道人 的体 温为 3 ̄ ,马尔尼 菲青霉 菌感染 人后 7C
停 加氰化钠 。逐步补加氢氧 化钠 , 达到 吊镀 使之 10 克阱 、 镀 1010 1 滚 2-3 克阱 。 当 化 钠损耗 到不能 正常生产时 , 需加入代氰剂 2 0毫升用‘同时停加原 , 光 亮剂 、 化钠 , 硫 然后加入本 公司生产 的无氰光亮 剂 , 即开始转化 。 上述过 程转化好后 , 镀层粗糙 、 如有 深度 差、 易烧焦等现象, 再加入代氰剂 2 毫升 , 0 一般代 氰剂 含量在 4 毫升阱 左右 。 0 锌含 量—般 应控 制在 吊 镀 1- 2 11 克研 , 滚镀 1-3 21 克 , 可用铁 板作 阳极 如 以控制调整。锌酸盐镀锌每次加硫化钠 ,不得超过 01 克 ,只需定 期用 12 . 5 - 克 锌 粉 处理或 本公 司 生产的碱性除杂走位剂。锌酸盐镀锌去油能力有氰 弱, 故前道处理要 到位 。锌酸盐镀锌 工艺 S : 阴 S阳为 11 — , :. 2应挂人一定 比例铁板 , 5 使之保持锌含量在工 艺范 围之内。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1例报道
例, 下肢 2 4例 。 I级 1 7例 , 其 中 I级 有 5例 在 上 肢 手 背 , Ⅱ级
3 讨 论
四 周皮 肤结 节状 硬结 ] 、 散在水泡 , 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
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 可使 发生静 脉炎 的血管恢 复正常 。 结 合临床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从2 0 1 0年 1 月至 2 0 1 3年 1月 发 生 静 脉 炎 3 5 例, 其中男 1 5例 , 女2 O例 ; 均为 微 量 泵 持 续 静 脉 推 注胺 碘 酮 引 起 的静 脉 炎 , 给 药 时问在 3 ~4 8 h 。年 龄 3 6 ~8 1岁 ; 上肢 1 1
高 浓 度 胺 碘 酮 从 外 周持 续 静 脉 泵 入 时 , 静 脉 炎 发 生 率 高 达
8 8 . 2 。原 因 主 要 有 : ( 1 ) 护 士 对 胺 碘 酮 的作 用 、 不 良反 应 以 及
给 药 时 的 注 意 事 项 不 f分 清楚 , 在 使 用 该 药 前 没有 给患 者 讲 解
1 1 例; Ⅲ级 7例 , 均在下肢 。 1 . 2 判 定 标 准 采 用 美 国 静 脉 输 液 护 理 会 静 脉 炎 程 度 判 定 标
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本 组 中 Ⅲ级 有 2例 下 肢 皮 肤 出现 散 在 水 泡 。
1 . 3 护 理 措 施
药 浓 度 和 给 药 的 持续 时 间对 静 脉 炎 的 发 生 是 至 关 重 要 的 。 据
伏立康唑在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中的应用进展
㊃综述㊃伏立康唑在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中的应用进展何睿张才江孔维金范晶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昆明650100)ʌ关键词ɔ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伏立康唑;治疗;不良反应ʌ中图分类号ɔ R978.5ʌ文献标志码ɔ A ʌ文章编号ɔ1673-3827(2023)18-0273-03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是最常见的艾滋病相关机会性感染之一,是东南亚国家及我国南部省份艾滋病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若不及时诊治,其死亡率高达100%[1]㊂目前对于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治疗首选为两性霉素B[2],但其副作用大㊁不良反应多,导致许多患者都难以耐受,伏立康唑已成为其替代治疗的首选㊂本文对伏立康唑在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中的应用进行综述㊂1背景马尔尼菲篮状菌,曾称为马尔尼菲青霉菌(P e n i c i l l i u m m a r n e f f e i,P M),是一种热双相型真菌,其生长具有温度依赖性的双相性:在25ħ的温度下以菌丝形式生长,在37ħ的温度下呈酵母形式生长[3]㊂1956年,首次在越南的竹鼠中分离出马尔尼菲篮状菌,1959年被证实该菌对人类存在致病性[4]㊂竹鼠是马尔尼菲篮状菌目前已知的唯一自然宿主,人类在接触到穴居的竹鼠及带菌的土壤时都可能被感染[5]㊂环境中马尔尼菲篮状菌的分生孢子通过空气被人类吸入,进入人体后在巨噬细胞中以酵母形式复制生长[6]㊂巨噬细胞被激活为M1和M2两种表型,M2表型巨噬细胞对马尔尼菲篮状菌杀伤活性最弱,而马尔尼菲篮状菌通过诱导巨噬细胞M2表型极化来抵抗巨噬细胞的直接基金项目: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科大学应用基础联合专项资金项[2019F E001(-195)];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 名医专项 (R L MY20200004)作者简介:何睿,女(彝族),硕士,住院医师.E-m a i l:2290084995@ q q.c o m通信作者:范晶华,E-m a i l:429596667@q q.c o m 杀菌作用[7]㊂马尔尼菲篮状菌的局部感染常位于侵入部位,如皮肤黏膜㊁呼吸系统;全身播散感染则累及多个器官,病死率高㊂及时有效的治疗不仅可以避免局部感染进一步播散至全身,也可以降低全身播散性感染的致死率㊂2伏立康唑的特点伏立康唑是一种新型的广谱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侵袭性真菌病[8],其药用形式包括口服片剂和含有磺丁醚β-环糊精钠的注射制剂[9]㊂伏立康唑对于马尔尼菲篮状菌也有很强的抗菌作用,2021年瞿青林等[10]通过对25株不同交配型的马尔尼菲篮状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时发现:两性霉素B㊁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这3种抗真菌药的最低抑菌浓度(m i n i m u m i n h i b i t o r y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M I C)值均小于1.0μg/m L,其中伏立康唑的最低抑菌浓度范围最低㊂伏立康唑的治疗浓度范围为1.0~5.5μg/m L,当谷浓度(t r o u g h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1.0μg/m L时会导致临床治疗失败,而谷浓度>5.5μg/m L又会使药物毒性增加[11]㊂伏立康唑的药动学特点呈非线性,个体差异较大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治疗期间为同时确保治疗效果及安全性,需要进行药物浓度监测㊂成人使用伏立康唑进行药物监测谷浓度的采集时间应选择在第5次给药及以后,目标浓度范围在2.0 ~4.0μg/m L最合适[12]㊂3使用伏立康唑治疗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优点黄小红等[13]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现: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患者,其机体外周血白细胞㊁血小板和红细胞数目减少,采用伏立康唑治疗㊃372㊃中国真菌学杂志2023年6月第18卷第3期 C h i n J M y c o l,J u n e2023,V o l18,N o.3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后,患者白细胞㊁血小板和血红蛋白计数相较于采用两性霉素B治疗得到了明显的改善㊂魏金瑛等[14]研究发现,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患儿在口服伏立康唑治疗期间,全过程未出现不良反应㊂当马尔尼菲篮状菌侵袭消化道时,可引起消化道糜烂㊁非连续性溃疡㊁炎性肉芽肿等改变,进而导致消化道出血[15]㊂张馨予等[16]研究指出,小檗碱在体外对马尔尼菲篮状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特别是联合伏立康唑使用时表现出了最高的协同作用,因此在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胃肠道时,小檗碱联合伏立康唑治疗效果更好㊂H u a n g等[17]提出,晚期艾滋病患者一般情况较差,常伴有低血钾和胃肠道反应,而两性霉素B本身就有引起低血钾㊁胃肠道反应的不良反应,因此对于两性霉素B耐受性差的患者,诱导治疗持续时间更短的伏立康唑成为了更好的选择㊂4伏立康唑的不良反应及处置伏立康唑的不良反应包括视觉障碍㊁过敏㊁红皮病㊁光敏性以及心血管事件等,且伏立康唑主要通过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C Y P2C9㊁C Y P2C19和C Y P3A4代谢,导致伏立康唑与多种药物产生相互作用;C Y P2C19还具有遗传多态性,导致患者之间伏立康唑的药代动力学存在巨大差异[18]㊂张春燕等[19]进行回顾性分析时发现:伏立康唑的严重不良反应中以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最多,主要表现为肝脏毒性;而男性患者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女性患者㊂伏立康唑注射液中使用环糊精作为辅料是其引起肾功能不全的原因之一,当患者的肾功能损害达到中重度时,应选择口服制剂替代注射制剂;伏立康唑发生氧化应激而导致能量代谢㊁尿素循环㊁核苷代谢发生改变产生肝毒性,因此用药期间应密切监测肝功能情况;患者年龄过大㊁电解质紊乱㊁患有心脏病等使用伏立康唑可导致Q T间期延长,治疗期间必须监测心律,避免与已知可缩短Q T间期的药物共用;伏立康唑作用于视杆和视锥通路后可导致视觉异常,甚至产生幻视,停药后症状可消失;伏立康唑N-氧化物及其紫外线B光产物可产生活性氧并导致氧化性D N A损伤,用药期间应严格防晒㊁避免光照;伏立康唑可诱导成骨细胞增殖㊁增强体外成骨活性,且伏立康唑中含有氟化物,长期接受伏立康唑治疗会使血浆和骨中氟化物含量升高导致骨膜炎,停药后骨膜炎的疼痛可以得到缓解[20]㊂5应用伏立康唑的注意事项除‘新编药物学“(第18版)中明确提及的伏立康唑注意事项外,以下情况也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引起注意:患者出现顽固性呼吸㊁心力衰竭,可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 C MO)来延长患者心肺功能时间,而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患者本身免疫系统已经受到损害,应用E C MO会进一步加重免疫系统损伤,对抗真菌药物药动学(P K)产生影响,且伏立康唑易被E C MO装置隔离,治疗期间需要增加伏立康唑剂量[21]㊂儿童口服伏立康唑的生物利用度低于成人,与食物同服时生物利用又会进一步降低,因此儿科患者需要更高的伏立康唑负荷量和维持剂量[22]㊂在接受伏立康唑治疗的患者中,炎症与老年患者的伏立康唑谷浓度有关,当降钙素原浓度ȡ1.31n g/m L时,伏立康唑谷浓度>5.0μg/m L的几率升高;因此,在严重炎症期间和严重炎症后,必须根据降钙素原浓度调整伏立康唑的剂量[23]㊂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伏立康唑的稳定时间明显延长,其口服或静脉注射负荷量需200m g,1次/12h,才能迅速达到伏立康唑的治疗浓度范围[24]㊂6结论近年来,不仅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病例增多,同时随着广谱抗生素㊁糖皮质激素㊁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马尔尼菲篮状菌的感染率在H I V阴性的人群中也明显升高㊂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后病情重㊁治疗用药选择范围小㊁复发率及死亡率高,在进行治疗时需要充分考虑到疗效㊁不良反应㊁患者耐受性㊁复发率等㊂伏立康唑不仅对于马尔尼菲篮状菌的抗菌作用强,其不良反应较两性霉素B更小,患者更容易耐受㊂伏立康唑有静脉和口服制剂,更方便患者的持续治疗,避免中途换药引起病情反复㊂对于消化道被侵袭的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患者,在单独使用伏立康唑效果不佳时还可选择联用小檗碱增强疗效㊂目前伏立康唑的价格昂贵,口服剂型虽然已经进入国谈,但注射剂尚未进入集采,在治疗费用上仍是一笔不菲的花费㊂未来还需要关注的有伏立康唑耐药㊁治疗后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处置的研究,希望有更多研究数据给㊃472㊃中国真菌学杂志2023年6月第18卷第3期 C h i n J M y c o l,J u n e2023,V o l18,N o.3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临床工作带来参考,以便伏立康唑得到更好的应用㊂参考文献[1]J I A N G J,Q I N F,M E N G S,e t a l.E f f e c t s o f c o t r i m o x a z o l ep r o p h y l a x i s o n T a l a r o m y c e s m a r n e f f e i i n f e c t i o n i n H I V/A I D S p a t i e n t s r e c e i v i n g a n t i r e t r o v i r a l t h e r a p y:a r e t r o s p e c-t i v e c o h o r t s t u d[J].E m e r g M i c r o b e s I n f e c t,2019,8(1): 367-376.[2]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艾滋病学组.艾滋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9,12(4):253-267.[3]L I Y,L U O H,F A N J,e t a l.G e n o m i c a n a l y s i s p r o v i d e s i n-s i g h t s i n t o t h e t r a n s m i s s i o n a n d p a t h o g e n i c i t y o f T a l a r o m y-c e s m a r n e f f e i[J].F u n g a l G e n e t B i o l,2019,130:54-61.D O I:10.1016/j.f g b.2019.05.002.[4]杨金玲,仇以利,王婉玲,等.粗针穿刺确诊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2,44(3):440-445.[5]L I Y Y,D O N G R J,S H R E S T H A S,e t a l.A I D S-a s s o c i a t e dT a l a r o m y c e s m a r n e f f e i c e n t r a l n e r v o u s s y s t e m i n f e c t i o n i np a t i e n t s o f s o u t h w e s t e r n C h i n a[J].A I D S R e s T h e r,2020, 17(1):26.[6]G U O J,N I N G X Q,D I N G J Y,e t a l.A n t i-I F N-γa u t o a n t i-b o d i e s u n d e r l i e d i s s e m i n a t e d T a l a r o m yc e s m a r n e f f e i i n f e c-t i o n s[J].J E x p M e d,2020,217(12):e20190502.[7]W E I W,N I N G C,HU A N G J,e t a l.T a l a r o m y c e s m a r n e f-f e i p r o m o t e s M2-l i k e p o l a r i z a t i o n o f h u m a n m a c r o p h ag e s b yd o w n re g u l a t i n g S O C S3e x p r e s s i o n a n d a c t i v a t i n g t h e T L R9p a t h w a y[J].V i r u l e n c e,2021,12(1):1997-2012. [8]黄晓云,陈玲.伏立康唑一级预防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并发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J].现代肿瘤医学,2022,30(21): 3944-3947.[9]A N D E R S E N C U,SØN D E R S K O V L D,B E N D S T R U P E,e t a l.V o r i c o n a z o l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i n p l a s m a a n d e p i t h e l i a ll i n i n g f l u i d a f t e r i n h a l a t i o n a n d o r a l t r e a t m e n t[J].B a s i c C l i nP h a r m a c o l T o x i c o l,2017,121(5):430-434. [10]瞿青林,张静,鲁莎,等.不同交配型马尔尼菲篮状菌的抗真菌药物敏感性[J].菌物学报,2021,40(7):1881-1885. [11]蒋婷婷,翁翠莲,黄毅婷,等.伏立康唑潜在中毒浓度的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2,39(4):524-528.[12]张莎莎,李金纯,张雪丽,等.伏立康唑治疗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学实践[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22,19(1): 55-58.[13]黄小红,胡家光,莫胜林,等.两种方案治疗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34(2):193-195,183.[14]魏金瑛,欧阳沿音,蔡双启,等.伏立康唑治疗播散性马尔尼菲蓝状菌病临床分析[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7,12(2): 92-97.[15]陈涛,兰慧慧,蒋忠胜,等.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近期预后的C o x回归生存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22,22(5):538-544.[16]张馨予,潘开素,罗宏,等.中药小檗碱协同抗真菌药对马尔尼菲篮状菌的体外药敏试验研究[J].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1,16(3):176-181.[17] HU A N G W,L I T,Z H O U C,e t a l.V o r i c o n a z o l e v e r s u sa m p h o t e r i c i n B a s i n d u c t i o n t h e r a p y f o r t a l a r o m y c o s i s i nH I V/A I D S p a t i e n t s:A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s t u d y[J].M y c o p a t h o-l o g i a,2021,186(2):269-276.[18] MA E R T E N S J A,R A H A V G,L E E D G,e t a l.P o s a c o n-a z o l e v e r s u s v o r i c o n a z o l e f o r p r i m a r y t r e a t m e n t o f i n v a s i v ea s p e r g i l l o s i s:a p h a s e3,r a n d o m i s e d,c o n t r o l l e d,n o n-i n f e r i-o r i t y t r i a l[J].L a n c e t,2021,397(10273):499-509. [19]张春燕,钟蕾,黄琳,等.北京地区近10年伏立康唑致严重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22,31(16):1645-1649.[20]柴双,展敬伦,肇丽梅,等.5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2,38(17): 2079-2083.[21]柳熠鑫,李珊,任菲菲,等.体外膜肺氧合对抗真菌药物药动学的影响[J].医药导报,2022,41(10):1480-1485. [22]A L L E G R A S,F A T I G U S O G,D E F R A N C I A S,e t a l.T h e r a p e u t i c d r u g m o n i t o r i n g o f v o r i c o n a z o l e f o r t r e a t m e n ta n d p r o p h y l a x i s o f i n v a s i v e f u n g a l i n f e c t i o n i n c h i l d r e n[J].B r JC l i n P h a r m a c o l,2018,84(1):197-203.[23] C H E N G L,X I A N G R,L I U F,e t a l.T h e r a p e u t i c d r u gm o n i t o r i n g a n d s a f e t y o f v o r i c o n a z o l e i n e l d e r l y p a t i e n t s[J].I n t I mm u n o p h a r m a c o l,2020,78:106078.D O I:10.1016/j.i n t i m p.2019.106078.[24] T A N G D,Y A N M,S O N G B L,e t a l.P o p u l a t i o n p h a r m a-c o k i n e t i c s,s a f e t y a nd d o s i n g o p t i m i z a t i o n o f v o r i c o n a z o le i np a t i e n t s w i t h l i v e r d y s f u n c t i o n:A p r o s p e c t i v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a l s t u d y[J].B r J C l i n P h a r m a c o l,2021,87(4):1890-1902.[收稿日期]2022-10-26[本文编辑]施慧㊃572㊃中国真菌学杂志2023年6月第18卷第3期 C h i n J M y c o l,J u n e2023,V o l18,N o.3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马尔尼菲青霉菌(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
分布特点
东南亚和我国南部地区特点为温暖、潮湿、适 合 竹林和甘蔗生长、有竹鼠出没。于气候有关 系, 通常春夏季南方雨水较多,真菌生长迅速, 因此 也是马尔尼菲青霉菌多发的季节。
Page 5
B
临床表现
2、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病 近年来我国报告的 病 例大多为这种类型。主要症状为发热,可达 39- 40℃,发热无规则,反复出现且持续时间长。 贫
血、血小板减少、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消化 道症状,皮疹,骨损害。
Page 11
B
零嘉翟 X线胸片≯‘试
瞪篓叠1二·二■—‘i●●一
胸片表现不 典 型,主要 以间 质性或 实质性 病变 为主。炎 症 性 改o{ 变 。 肺
:J
涂片镜检
.J
取骨髓涂片、皮肤印片或淋巴结活体组织Gram染 色后镜检,可见到典型圆形或卵形或腊肠型有明 显
横隔的孢子,常在巨噬细胞内 。
有横隔的腊肠型孢子
排列桑椹样孢子
Here comes your footer
PM菌体形态
25℃培养物(乳酸酚棉 蓝染色):
光滑透明分枝分隔 菌丝 典型帚状枝:双轮 生、 少数为单轮生;有 2-10 个散开不平行的梗 基其 上有2-10瓶梗;顶 端狭窄有单链分生孢子, 散乱(上图)。
Page 7
B
发病部位
马尔尼菲青霉菌是一种深部致病菌,可以侵犯 全 身几乎所有系统、器官,血液、神经系统、 骨髓 培养均发现有存在,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为 呼吸道 感染,皮肤感染也很常见。
Page 8
B
临床表现
发病隐匿或急性,潜伏期不十分明确,很多AIDS 患者痰中找到或培养出病原菌,但未见发病,说
马尔尼菲青霉菌的分离鉴定方法学比较
马尔尼菲青霉菌的分离鉴定方法学比较黄俊云;叶贞丽;朱贤森;廖长风【摘要】目的:分析比较马尔尼菲青霉菌(PM)的四种常用分离鉴定方法,降低其误诊率.方法:以30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从细菌学(呼吸道等标本常规细菌培养、血液标本增菌培养后于25℃/35℃双相培养检测)、骨髓染色、组织病理学染色四个检测方向鉴定马尔尼菲青霉菌.结果:四种常用马尔尼菲青霉菌分离鉴定方法中,呼吸道等标本常规培养检测检出率为10.0%、漏检率为90.0%;血液增菌培养后于25℃/35℃双相培养检测方法检出率为96.7%、漏检率为3.3%;骨髓染色检验方法检出率为76.5%、漏检率为23.5%;组织病理学常规染色和特殊染色检查方法检出率为57.1%、漏检率为42.9%.结论:监测结果显示呼吸道等标本常规培养漏检率最高,是导致PSM高死亡率的直接原因;血液增菌培养后于25℃/35℃双相培养分离鉴定方法检出率最高,应考虑为马尔尼菲青霉菌检测方法的金标准和首选方法,但仍应考虑合并采用骨髓染色检测或组织病理学检测方法,以防PSM漏诊.另外对于免疫力极度低下、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应高度怀疑深部真菌感染的可能.【期刊名称】《赣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35)006【总页数】4页(P884-886,890)【关键词】马尔尼菲青霉菌;方法学比较;细菌学检验;骨髓象检验;组织病理学检查【作者】黄俊云;叶贞丽;朱贤森;廖长风【作者单位】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西赣州341000;赣南医学院康复学院,江西赣州341000;赣南医学院病理科,江西赣州341000;赣南医学院血液实验室,江西赣州3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7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ei,PM)是引起一种少见皮肤和内脏真菌病——马尔尼菲青霉病(PSM)的病原菌;PSM 病情凶险,病情发展快,早期比较难诊断,导致PSM误诊率高,死亡率高。
马尔尼菲青霉菌(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
CT示肺内斑片 状高密度影及 肺门淋巴结肿 大。
,’-
马尔尼菲青霉病皮疹
坏死性丘 疹,丘疹 中心坏死, 修复后可 见具有特 征性中心 部凹陷形 同‘小火 山’软疣 状的小结, 无痒感。
) 叠 【 ,
。 ■ ■ ■
马尔尼菲青霉病皮疹
马尔尼菲青霉菌的实验室检查
组织病理 血清学 分子生物学 微生物培养
重急症患者注意事项
鉴于使用两性霉素B需要有自小剂量逐 渐增加至治疗 剂量的过程,而患者在急性 期处理不及时常因菌血症死亡, 因此急性 期我们治疗先选可达到有效治疗浓度的伊 曲康唑 (200mg q12h),同时加用两性霉素B (剂量从 0.02~0.1mg/kg•d开始,按患者耐受情 况,逐渐增量直 至0.5~0.75mg/kg•d 左右,最大剂量每天不超过 50mg)。两 性霉素B已达维持剂量可停用或继续使用 伊 曲康唑,加用氟胞嘧啶(100~ 150mg/kg•d,分3~4 次口服);也可 在治疗开始时即加用氟胞嘧啶。若患者的
两性霉素 B的使用方法
使用剂量:0.7-1.0mg/kg/d,成人剂量4050mg /次/天。 方法:开始可以用3mg小剂量,逐步加大剂量, 一般5-10天可用到治疗量。 轻症患者应使用治疗量达2周后改用依曲康唑 口服:2-12周每日200mg Bid,以后为 200mg qd至CD4≥200个。
分布特点
东南亚和我国南部地区特点为温暖、潮湿、适合 竹林和甘蔗生长、有竹鼠出没。于气候有关系, 通常春夏季南方雨水较多,真菌生长迅速,因此 也是马尔尼菲青霉菌多发的季节。
发病情况
马尔尼菲青霉病一种少见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一 般情况下不会发病,但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可以 致病。 在香港,8%艾滋病患者会受它感染,在广西 CD4≤200时近30%患者被感染,感染后若得不到 适当治疗,死亡率可达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6
・ 综述 ・
皮肤病 与性病
21 0 0年 3 月第 3 2卷第 1 期
JD r toyadV nro g , a 0 0 V 1 2 N . e o g n e e l M r 1 , o 3 , o1 ma l eo y 2 .
马尔 尼 菲青 霉 菌病 的研 究 进展
刘 博 (述 , 萍 审 ) 明 学 第 附 医 皮 性 /湿 疫 ,南 昆 61) 综) 付 (校( 医 院 二 属 院 肤 病风 免 科云 明 50 昆 01
ss ma n fe a l o b a l i g o e n r ae o pe y Th r fr i r ef ifis t e e rY d a n s d a d te td p o f . l e eo e,e ry d a no i n r ame to hi s a e i e y i o t n . a l i g ss a d te t n ft sdie s sv r mp ra t Ke r y wo d:Pe i i i n cl um r ef i ; i e oo y ; a n ss; e t n . l ma n fe Ep d mil g Dig o i Tra me t
马尔尼菲青霉菌是极少数 能使人类致 病 的青霉 菌之一 , 由该菌引起的感染常发生于免疫 功能低下 的患者 。近年来随 着骨髓 、 器官移植 的广泛开展 , 管技术 , 导 放化疗的广泛应用 ,
3 o 4 ℃ 。发热不规则 , 9c~ 0 反复 出现且持续时间长 , 多数患者
伴有贫血 , 体重减轻 , 血小板减少 , 巴结和肝 脾肿 大。肺 部 淋
力 占 8% , 血 占 8 % , 肤 损 害 占 8 % 。 6 贫 6 皮 1
3 诊 断
15 9 6年巴斯德研 究所从 一 只死于 网状 内皮真 菌病 的 中 华竹 鼠的肝脏 中首次分 离出该菌 。为纪念 巴斯德研究所主任 H brManf , ue re e这种真菌被命名为马尔尼菲青霉菌。报道的 t 第一例人类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是实验室 获得性感 染,9 9年 15 研究员 G S g t n在接种马尔尼 菲青霉菌时 , . er a ei 接种针 意外 地 刺破手指 , 在刺破部位 出现小的结节 , 随后 出现同侧腋窝淋巴 结肿大 。因此证实了马尔尼菲青霉菌对人类的感染 。 17 9 3年 D a o和同事报道 了第一例 自然条件下发生于 i l Sv 人类的马尔尼菲青霉 菌病 。患者是一位曾经居住在东南亚 患 有霍奇金病的美国牧师 。之后 , 不断 的有局部及 全身感染 病 例 的报道 。18 以来 , 9 8年 随着 全球艾 滋病 的流行 , 机会 性 该 致病性真菌 的感染 发病率 逐年 上升 1 I 。H V合 并马 尔尼 菲 青霉菌感染 的病例越来越多 , 这些病例大多发生在泰 国, 见 也 于柬埔寨 、 印度 、 新加坡 、 马来 西亚和越 南。我 国艾 滋病患 者 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 染也常有 报道 , 香港艾滋 病患者感 染
L U I Bo, FU n ( eatet f ema lg/ hu ao g , eScn fl t optl f umigMei l nvri , n a u mn 5 11 Pi g D pr n D r toy R em toy t eodA i e H si K n n dc i syYunnK n ig 0 0 m o o l h i ad ao aU e t 6
受累表现为咳嗽 , 咳痰 , 胸痛 等。累及消化 系统 出现腹痛 , 腹
激素 、 免疫抑制剂及广谱 抗生 素的使 用 , 特别 是 HI V感染 者
的增加 , 马尔尼菲青霉菌 的感染率随之升高 , 本文就马尔尼菲 青霉菌病 的现状简要综述。
1 马 尔 尼 菲 青霉 菌 的发 现 和 流 行 病 学
关键 词: 尔尼菲青霉菌; 马 流行病学 ; 诊断 ;治疗。
中图分类号 :3 99 R 7 . 文献标识码 : A d i1 .9 9ji n 10 — 3 0 2 1 . 102 o:0 3 6/.s .0 2 11 .0 00 . 1 s
Re e r h Pr g e s o n cli ss M a ne e s a c o r s fPe iilo i r f i
泻, 脓血便等 ; 骨受累表现为溶 骨性损 害, 包括骨 周组织 出现
皮下脓肿。至少 7 % 以上 的播散性感染 累及皮肤 , 0 皮损形 态 多种多样 , 以传染性软 疣样 中央具坏死 性脐窝状 凹陷的损害 较为特殊 , 具有一定 的提示 作用 。对 马尔尼菲青 霉 菌感 染 的 临床症状统计表明 : 热 占 4 %, 重减轻 占 10 , 发 7 体 0 % 四肢 无
摘要 : 尔尼菲青霉茵是近年 来出现 的一种机会性致病真菌 , 马 它可 引起免疫功能低下 患者 , 尤其是 H V感 染者的严重播散性 感 I
染。近年 来马 尔尼菲青霉菌病 已成为 东南亚艾滋病 患者 继结核病和 隐球菌病之后第三位最常见疾病。马 尔尼菲青霉菌病如 未
能早期诊 断和适 当治疗 , 死亡率高达 9 . % 。因此 , 13 马尔尼菲青霉 菌病的早期诊 断和治疗方法的研 究具有重要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