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大观园PPT

合集下载

中国民俗风情ppt课件

中国民俗风情ppt课件
35
2.1工匠民俗
对这种封锁性,应一分为二地看待: 一方面,工匠们为了保住名牌产品以利 竞争,不得不在选料、加工程序等方面 严格要求,使产品在技艺上始终保持高 水平而不至于粗制滥造;另一方面,这 种封锁性必然给经验的推广,技艺的交 流和生产规模的扩大造成障碍。
36
2.1工匠民俗
(三)生产活动的神秘性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工匠们由于机遇的难觅 和命运的多舛,普遍比较迷信,他们往往求助 于冥冥中神灵的佑护。因此,各类工匠的生产 活动,大都具有神秘的性质,诸如对祖师的祈 祷和祭祀、语言和行为禁忌、行话和隐语等等。 其目的,一是为了求得自身的安全;二是为了 技术的保密;三是为了求得劳作的顺利和成功。 至于通过祭祀希望能有较丰厚的收入,当然也 在情理之中。
中 国民 俗 风情
陈艳
1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入乡随俗,入门问禁
2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一方”,指的是某一块地域;“水土”,包括地理位 置、物候环境;“一方人”,则是长期生活在这一地 域的人。不同地域上的人,由于环境不同、生存方式 不同、地理气候不同、思想观念不同、人文历史不同、 为人处世不同,文化性格特征也不同。 比如说某山村 风光优美,通常会说民风淳朴,这就是一方水土养一 方人。或者,穷山恶水出刁民。每个地区的水土环境, 人文环境都不同,人的性格、生活方式、思想观念、 人文历史也就随之而改变,而生活在一起的人,性格 也会很相似。所以一块地方的人都差不多。就像新疆 的人个个都是能歌善舞,长睫毛大眼睛的,上海的小 姑娘个个都是能说善辩。
• 5、加拿大——筑雪墙挡妖魔。加拿大人把白雪看作是 吉祥的象征。在新年到来时,不但不清除住房周围的 积雪,反而把白雪堆在住房的四周,筑起一道雪墙。 他们认为这道雪墙可以阻止妖怪邪魔的入侵,同时将 带来幸福和欢乐。

民风、民俗大观园——汪嘉勉

民风、民俗大观园——汪嘉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back
• • • • • • • •
春节 元宵 清明 端午 中秋 重阳 腊八 除夕
• • • • • • • •
登高 吃月饼 守岁 猜灯谜 扫墓 踏青 吃粽子 拜年
•”,就是黄鱼、 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和雄黄酒等。 它们均出于驱邪避灾的目的。同时,由于端午节 在夏至前后,气温渐高,需要消灭害虫和防治疾 病,因此,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人们都有挂香 囊祛五毒的习俗。 端午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节日,其各地 的习俗都有差异,起源之说也可谓众多。
吃腊八粥 迎财神 赏花灯 饮菊花酒 酿腊八酒 赛龙舟 赏月 给压岁钱 结语
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 蕴涵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意味。传承千载的 民风、民俗是百姓情感的载体,是生生不 息的一泓清泉,是中华民族化不掉的根。
诸如除夕守岁,春 节舞龙、舞狮,立春时 的“迎春”“打春”等 习俗。这些民俗不仅充 满了趣味性,更具有丰 富的文化内涵。
立春是每年的第一个节气。那天,民间有 许多民俗活动。古时候,官府要举行隆重的 “迎春”和“打春”仪式。人们用麦秸和纸扎 成披红戴绿、头插金花的“春神”,边打泥塑 的“春牛”,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我国 民间部分地区至今仍保留着这种有趣的习俗。 立春这天,孩子们将竹枝松柏编成圆环,戴在 头上,求得一年中无病无灾,称“戴春”。民 谚道:“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在春天里播 下了一年的希望。
在我国城乡,尤其是南方,从新春佳节到元宵 佳节,都有“舞龙灯”的习俗。舞龙灯起源于古代 人们对龙的崇拜,祈祷神龙的佑护,以求消灾祛难, 风调雨顺,司机丰收,是我国民间独具特色的传统 娱乐活动。 “守岁”之俗有着对即将过去的旧岁无限留恋之 情,更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殷殷期望之意。古人十 分重视守岁,因为除夕之夜有“一夜连双岁,五更 分二年”的特殊意义,可提醒人们珍惜时光和生命。 这一夜,家家灯火通明,户外爆竹声不绝于耳,全 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瓜果茶点,互相祝贺来年大吉 大利,更上一层楼。

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课件-2.1 民风民俗大观园|浙教版共15张PPT

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课件-2.1 民风民俗大观园|浙教版共15张PPT
六年级 | 上册
第二单元 · 民风、民俗知多少
民风、民俗 大观园
六年级 | 上册
红楼梦大观园?不!民俗是个大观园
六年级 | 上册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
六年级 | 上册
挂香包
挂艾草
吃粽子
端午节
赛龙舟
吃五黄
六年级 | 上册
祈祷神龙的佑护,以求消灾 避难,风调雨顺,四季丰收
舞龙灯
六年级 | 上册
端午起源之说1
纪念伍子胥说、纪念屈原说、纪念孝女曹娥说。最广泛的是纪念屈原说。 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 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 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 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 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
六年级 | 上册
水调歌头 (节选) 宋 苏轼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
六年级 | 上册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
六年级 | 上册
人们用麦秸和纸扎成披红戴绿、头插金 立春 花的“春神”,鞭打泥塑的“春牛”, 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不能吵架、不能理发、不能打碎东西等
六年级 | 上册
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的知识,但还只是“民风民俗大观园”中 的沧海一粟。由此可见,我们的民族文化是多么的深厚与广博啊!我们生活的角 角落落都有民风民俗的痕迹。 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它蕴涵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意味,传承着千 载的民风、民俗,是老百姓情感的载体,是生生不息的一弘清泉,是中华民族永 远化不掉的根。

《民风民俗大观园》课件

《民风民俗大观园》课件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与影响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包括以木结构为主 、注重建筑立面和空间布局的层次感和 对称性、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
一等。
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中国本 土,还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如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的传
统建筑风格都受到了中国的影响。
中国古代建筑对于现代建筑设计也具有 重要的启示意义,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人的审美和智慧。
2023 WORK SUMMARY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菜系文化
中国菜系的多样性和特点。
中国菜系文化博大精深,各地菜系在食材选择、烹饪技巧、口味特点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著名的菜系包括川菜、鲁菜、 粤菜、苏菜、浙菜、闽菜和湘菜等,每种菜系都有其代表性的菜品和独特的烹饪技艺。这些菜系的多样性和特点,反映了中 国各地不同的地理、气候、物产和文化传统。
茶文化
少数民族建筑风格
少数民族建筑风格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以石材、木材、竹子 等自然材料为主,采用独特的建筑结构和布局方式。
少数民族建筑风格在建筑造型上注重与当地自然环境的融合,如藏族碉楼、苗族吊脚楼等。
少数民族建筑风格在建筑装饰上注重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如维吾尔族的穹顶、蒙古族的毡 房等。
端午节
总结词
纪念屈原的节日,有赛龙舟、吃粽子 等习俗。
详细描述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而设立的节日,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 。这一天,人们会赛龙舟、吃粽子、 挂艾叶等,以表达对屈原的敬仰和纪 念。
中秋节
总结词
赏月、吃月饼的节日,象征团圆和丰收。
详细描述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人们会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等,以 庆祝丰收和团圆。中秋节也是中国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许多在外工作的人都会回家与家人团聚。

民族的风俗ppt课件

民族的风俗ppt课件

(找到侧重点,详略得当。)
• • • • • • • • • • •
一、编写提纲 1.学生根据提示编写习作提纲。 提示: ①要介绍的民俗是什么? ②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打算从哪几方面加以介绍? ③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将要进行具体介绍? ④根据其特点,你打算拟订什么题目? 2.学生自由编写提纲,互提建议,修改提纲。 二、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三、初步修改。 1.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把习作中语句不通的地方和错 别字修改过来。 • 2.小组内互读互听习作的重点部分,提出习作中表达不 够清楚和不够具体的地方,并提出修改建议。 • 3.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完善习作。

• 年画
• 春节贴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 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 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起源 于“门神”。 《年年有余》、《财神爷》、《五谷丰 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 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放鞭炮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 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 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 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 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 迎新。放爆竹可以创造出 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 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 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 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 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 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 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 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 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 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 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贴春联?贴春联在明代开始盛行一直到了清代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六年级上册品德课件民风、民俗大观园|浙教版3 (共14张PPT)

六年级上册品德课件民风、民俗大观园|浙教版3 (共14张PPT)
关键词:民风 民俗 文化传统
1 民俗节日 2 猜猜这是什么节日
3 诗海拾贝 4 民俗故事
5 民俗习惯 6 传统节日知多少
民俗节日
•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 • 中秋节——吃月饼、赏月 • 春节——辞旧岁、迎新年、耍狮
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 ······
民风、民俗知多少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 多少民风民俗呢?说 一说。同桌讨论 5 分 钟。
中秋节Leabharlann 民俗故事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 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 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 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 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 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 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 误,仙人就把他贬谪(biǎn zhé)到月宫,日 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
猜猜这是什么节日
诗海拾贝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520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8:27:25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52021/8/252021/8/25Aug-2125-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52021/8/2520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民风民俗大观园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民风民俗大观园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民风民俗大观园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民风民俗大观园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1.民风民俗大观园教学要求:1.知道民风、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的一些表现形式及其文化内涵。

2.能积极思考民风民俗形式之后的意蕴内涵,学习并初步迁移使用诸如“谐音思考”之类的思考方法。

3.通过调查、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家乡民风民俗的绚丽多彩及丰富深刻的内涵意蕴,藉此激发起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并初步培养学生探究家乡民俗文化丰富内涵的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1.要关注课堂中能了解、展示多少家乡的民风民俗,更关注是否能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探究能力,激发持续性的探究欲望。

2.资料的搜集形式要多样,搜集的资料形式也要多样性,资料的呈现要有效。

课时安排:二课时自学提纲学生自学教师补充、修改1.教师广泛搜集本地民间风俗的视频、文本等资料,有条件的可以关于某一点民间风俗做一些深度访谈。

阅读岳麓书社出版的一套《中国传统节日系列》,以及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读本《我们的节日》。

2.学生做一些调查(见附表),上第一课时可以前可以只先完成调查表中关于端午的那个部分,建议学生阅读小学生读本《我们的节日》。

课堂流程师生互动教师补充、修改第一课时㈠课前谈话设计1:笑谈“换牙丢牙”风俗(机动)⑴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听老师的指令做动作:同桌相对而坐,嘴角往上翘,露出8颗牙。

⑵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的大多数牙齿已经换了,换下的乳牙哪去了?怎么丢的?为什么这么做呢?(3)、这个习俗寄予了人们一个美好的愿望。

2:根据提示猜物品⑴教师:说明游戏规则:选出一个代表到台上,其他同学根据老师出示的词语卡为他作出提示,不直接点到与答案有关的字词,让他猜。

⑵活动:指名上台后,教师出示:鞭炮元宵月饼粽子汤圆灯笼红包青糰香囊……台下学生进行提示。

《民风民俗大观园》课件

《民风民俗大观园》课件
祈求平安
祈求平安的习俗在中国人民中非常普遍,信仰着神灵的神奇力量。
农耕文化中的民俗传统
田间劳作
农耕文化中最根本的部分是农 民田间的勤劳耕作。
农民舞蹈
农民舞蹈是中国农耕文化中的 一大特色,形式多样、风格独 特。
农村年画
农民精美的年画反映了他们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传统技艺和手工艺品
刺绣
中国刺绣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以精美的工艺非常有名。
《民风民俗大观园》PPT 课件
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中国人民的生活态度和智慧。
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
龙舞
春节期间,各地都会舞龙,寓意 吉祥。
中秋节
中秋节人们会吃月饼,赏月,祭 月等活动。
蒸饺
在农历年时,北方地区会吃饺子, 寓意团圆和祛邪。
元宵节
元宵节有赏花灯和吃元宵的习俗。
不同地区的婚俗习惯
端午粽子的历史和文化
包粽子
端午节时,全家一起包粽子,加强亲子间的感情。
吃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必备的美食,各地的粽子口味各异。
象棋比赛
端午节还有下象棋比赛的民俗,寓意着策略和智慧。
诗词歌赋和民间文学
唐诗三百首
唐诗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有着 高度的艺术成就。
李白诗集
李白是中国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之 一,精于山水诗。
中秋节民俗观赏
春节年俗街头表演
中秋节期间,人们还会玩猜灯谜, 增强益智力。
春节街头表演已经成为一项传统 节目,寓意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饮茶文化中的民俗传统
茶道表演
茶道表演通常会包括一些仪式和舞蹈。
晒茶干
晒茶干是制作乌龙茶的步骤之一,也是茶文化悠久传统。
品鉴茶叶

第二单元中华民风民俗专题ppt课件.ppt

第二单元中华民风民俗专题ppt课件.ppt

思是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
新衣,A、门时外光贴景上物了红红的B对、联情,景屋里贴好C、了表各示色估的计年画。除夕夜家家灯
火通宵2、,文不中许具间体断介,绍鞭除炮夕声的日活夜动不分绝别。是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
必__定__赶__回__家__来__吃__团__圆__饭__。__这__一__夜__,__除__了__很__小__的_ 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
《北京的春节》
风俗习惯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 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 过小年,放鞭炮,吃糖 大扫除,把吃的准备充足
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 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
店铺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逛庙会 铺户开张,还可以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 春节结束
1、用“—”划出本段文字的中心句。
2、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用“√”。
3、用“\”划去括号中使用不恰当的词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
描绘出
,反衬出

5、既是写和田维吾尔人的特点,为什么又写作者自己缩在
被窝里呢?说说你的看法。
日积月累
元日【宋】




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唐】
5、这个选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喜欢北京的元宵节吗?为什么?
(三)
六年前的一个夜晚,我感受了和田维吾尔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那 是个停电的晚上,沙尘暴铺天盖地地(撕咬 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 我缩在被窝里(惊恐 惊奇)地竖耳听着。忽闻一阵马车飞奔、铜铃 丁冬,车上一个汉子嘶(sī shī)着沙哑的嗓子在迎风引吭(kēng háng kàng)。马车远去,风中的歌声仍在夜空中渺渺回荡……虽然 我听不懂他在唱什么,但在这样可怕的夜里竟能听到如此热烈激昂 的歌唱,我不由得惊奇进而肃然起敬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清明节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历史。 5.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 )个重要节日。 6.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 “(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 团圆圆。
清明节 中秋节 春节 元宵节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四月初五 八月十五
灯谜
1.宝玉不知何处去,林妹玉体瘦半身。 (打一字) 谜底:宋
2.上下一起说,花时特别短。 (打一字) 谜底:昙
3.除了我,非它莫属。 (打一字) 谜底:陀
4.云随雁字悬。(打一字) 谜底:会
6.赶集市
把书翻到32页
考考你
1.(除夕)是春节的前夜,又叫年三十。 2.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 )。 3.端午也称(端五),(端阳)。
闹花灯
闹花灯是元宵节汉族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 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 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在山西的县 城一级城廓甚至乡,镇中,这些居民集中地,繁华热闹区,在正月 十五到来之前,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到正月 十五晚上达到高潮。正月十五的“观灯”已经成为山西民间群众自 发的活动,在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 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太原一带, 太谷县的灯是很有名气的。太谷的灯,以品种繁多、制作精巧、外 观引人出名。
请大家把书本翻到第30页
赛龙舟
吃 粽 子
挂香囊 涂酒避毒
Hale Waihona Puke .中秋节源于祭月迎寒活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源于古代的祭月迎寒活 动。作为节日,西汉时已初具雏形,晋时已有赏月 之举,到北宋时正式定名中秋节,至今长盛不衰。 这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月 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中秋晚 上,我国大部分地区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 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祭月之后,由家 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 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猜灯谜
猜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 汉族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 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汉族民间 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 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 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 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 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 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3.中秋节 视频欣赏
4.清明节
这天祭祖扫墓
清明节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历史, 清明最早开始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 气。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 接近,按照古人“冬至百六日为清明” 的说法推算,寒食在清明的前一天, 所以古人往往把寒食延至清明。祭 祖扫墓是中原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
关键词: 民风、民俗
与生活
民风、民俗是一 种创造于民间,又 在民间世代相袭、 传承的思维方式和 行为习惯
目录
1.春 节 5.元宵节 2.端午节 6.赶集市 3.中秋节 4.清明节
1.春 节
团团圆圆过大年 除夕是春节的前夜,又叫年三十。有一种传说: 是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 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 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 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 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这天,是人们吃、喝、玩、 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除夕 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 聚过年的味道。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5.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 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 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 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 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 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 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 宵节。
贴春联
请大家把书本 翻到p33页
舞火龙
2.端午节
已有2000多年历史
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民俗专家称,端午 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 年历史。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纪念屈原说、 纪念伍子胥说、纪念东汉孝女曹娥说。作为传 统节日,我国民间过端午活动各种各样,比较 普遍的习俗活动是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和 插艾叶菖蒲,其中,吃粽子最为普遍。
元宵灯会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
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 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 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 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 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 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 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 "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 圆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