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

合集下载

《区域经济学》课件

《区域经济学》课件
区域经济政策的评估
通过经济增长、就业、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指标,对区域经济政策的实 施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区域经济政策的调整
根据评估结果和经济发展形势,对区域经济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以 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
指不同地区之间在经济、社会 、文化等方面相互促进、共同 发展,实现地区间的均衡发展 。
1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的相 互关系和内在联系,包括产业结构、就业结构、 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
2
区域经济结构的形成受到自然资源、地理位置、 经济发展阶段和社会经济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
3
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 发展水平和可持续性。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地域上的分布和组合,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
人口因素
区域内的人口数量、素质和结构等会 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如劳动力供给 和市场需求。
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 因素,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出口导向型模式
以出口导向型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通 过扩大出口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模式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总结词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详细描述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特定地区的经济发展、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城市化、区域政策等, 以及地区间的经济关系和互动。
区域经济学的重要性
总结词
区域经济学的重要性
详细描述
区域经济学对于理解地区经济发展、制定有效的区域政策和促进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具 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经济决策,推动地区经济的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实质(二)
H.H.涅克拉索夫的定义
在经济区、加盟共和国、自治共和国、省、边区内, 一个或几个专门化部门的高度结合,并基本上共同利 用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基础设部门(工、农、运、建、非生产领域)稳 定的、相互紧密联系的客体,按比例地结合在一起 它的筹建是为了解决一个或若干个重大的国民经济问 题 它拥有足以解决重大国民经济问题的资源,相对有限 而紧凑的地域范围 它不仅能保证从国民经济的角度有效地利用当地和外 来资源,而且应使环境得到保护,自然资源得以再生 产(指可再生资源而言) 它可以统一使用基础设施
2、苏联东欧的区域经济学:侧重于研究区域系统形成发 展的机理、条件和规律,国民经济的空间分布,包括经 济区的划分和区网合并,经济区形成发展的全部经济、 社会因素,区际间的发展比例和国民经济的地域结构, 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源的主要趋向及区域发展的方向、前 景,区域经济综合体的建设布局等。
我国的区域经济研究(三)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不仅要研究区域经济发 展的历史与现状,以及它当前的结构是 否合理,而更为重要的是面向未来,研 究并规划各个区域在今后的发展中如何 不断更新、深化自身的产业结构,并且 相应地不断调整与加强区际经济联系, 使得在全国范围内的地域分工日趋完善。
区域经济学的历史发展过程
1. 萌芽时期:早在19世纪 2. 初步发展时期:20世纪20-30年代 3. 迅速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区位因素引力场图示
产业布局的指向性 —以工业布局为例
区位因素引力场
1、运输指向(或称运费最低点指向)
1) 原料地指向 2) 燃料地指向 3) 市场指向
原料指数(MI)=生产中用地方原料的重量/制成 品的重量
当M>1时,说明企业在布局上是原料地指向的 当M<1时,说明企业在布局上是市场区指向的 当M=1时,说明企业在布局上是灵活的,既可以是 原料地布局也可以是市场区布局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区域经济学:狭义的区域经济学就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级关系的科学,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实际上,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的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均衡增长:由于不发达地区存在着生产与消费的低水平的均衡状态,这些地区的经济要增长,就必须打破这种均衡状态,是整个区域的经济同时得到增长非均衡增长:主张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区域产业结构:指特定区域内各经济要素间的比例关系第一次产业:包括一切直接取自自然界的经济活动,主要有广义的农业和矿业第二次产业:指一切对自然物质进行加工的经济活动,主要有广义的工业和建筑业第三次产业:指除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以外的所有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服务是其主要特性地区主导产业:指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住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以地区生产专业化为基本前提地区生产专业化:是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它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业或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地区专业化部门:指一个地区内那些直接或间接为外区提供商品或劳务的部门区位商: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其计算公式是q ij =e ij /e i / E j /E地区专业化部门专业化水平:以该部门可以用于输出部分的产值与该部门总产值之比来衡量x ij =(e ij /e i -E j /E)*(e i /e ij )=1-1/q ij新产业区:是基于合理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结成的网络,这些网络与本地的劳动市场密切连接,实行专业化分工,除一般的聚集意义外,特别强调专业化和小企业集群,强调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以及制度的建设,所以,新产业区可以称为“社会经济综合体”城镇体系:指一个区域内经济社会联系密切的,具有不同职能、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镇群体顺序-规模分布型城镇体系:指在城镇体系中,城镇的数量随着城镇规模的增加而减少双中心型城镇体系:在一些地区的城镇体系中,最大的城市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经济社会地位上都与第二城市不相上下,两个最大的城市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位度: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城市规模差距的指标,等于最大城市与第二城市规模之比。

区域经济学(孙久文)

区域经济学(孙久文)


外部经济利益亦称聚集经济效益,它是由 那些在生产或分配上有着密切联系或在布 局上指向性相同的产业按一定比例与规模 集中布局在拥有特定优势的区位所产生的 增加效益。这种效益是无论按何种方式将 上述产业分散布局都不可能得到的。聚集 经济效益,一方面取决于聚集的产业或企 业的种类与结构,另一方面还取决于聚集 的规模。
(3)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关系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产生较晚的学科,它是 借助地理学的一些方法论来研究经济问题。 那种认为凡是研究经济现象位置移动的经 济学都是区域经济学的观点是错误的,显 然是把经济现象位置移动与区域经济特 征搞混淆了。区域经济学不是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也不是区域经济学,但两者是 在日益靠拢,日趋溶合,无论从方法,还 是从研究本身,都很难分清楚。

3.区域开发
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 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 区域开发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 的主观行为。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区域开发的对象是一切可利用的区域资源。 开发的原意是指通过垦殖、开采等方法来 充分利用荒地和自然资源,因此人们通常 理解的开发是自然资源的开发。

类型区 类型区的划分是依据区域的相同性或相异性 的关系,即区内的相同性和区际的相异性来 划分的,显然,这是一种静态的排列。类型 区的划分需要有明确的标识,这种标识可以 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经济的,然后通过主成 份法去提炼和归纳。类型区在区域研究中之 所以显得重要,关键在于它所表现出来的是 一个区域在自然景观和经济景观的类型差异 性。

以这些概念为基础,韦伯提出了衡量工业布局 指向的指标——原料指数(MI): 生产中耗用的地方原料的重量 原料指数(MI)= ———————————— — 制成品重量 若MI>1,则工业为原料地指向,因其耗用了一 部分地方失重原料;若MI<1,则工业为消费地 (市场)指向,其耗用了较多广布原料;若 MI=1,则工业可灵活布局。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第一章1、区域结构:区域并非是杂乱无章的众多事物和现象的聚集,而是由一种网络结构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区域的本质是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并不是先无就有的,而是逐渐形成并不断演进而来的;这种结构的过程也就是某一区域的形成过程;当然对不同区域而言,这种结构的完善程度是千差万别的,如何把握该区域的结构特征是构建区域经济的关键所在;2、区位论:研究如何为各个厂商寻找最佳的生产区位,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的理论;3、区域经济: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4、新区域经济观: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域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第二章1、经济区位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2、经济区域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3、区域经济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4、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在一定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中变化或运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是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产物第三章1、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2、理论体系:包括关税同盟理论、自由贸易区理论、共同市场理论、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综合发展战略理论等;以关税同盟理论为核心;3、发展趋势及模式: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为:1.由一体化的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不断发展的模式;如:欧盟;2.一体化覆盖的内容由少到多;3.针对各国关注的共同的战略性资源或物资产品,为协调其生产和出口而建立单个商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如:欧佩克;4.地理位置上相邻的国家或地区由于相互经济、政治关系发展需要建立一体化;如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西非国家共同体、南非发展共同体和东南非共同市场等;5.地理位置上不相邻国家之间根据某种目的而建立一体化;如美国与中东国家建立中东自由贸易区;6.单个国家间建立的双边经济一体化组织;如美国与约旦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等;7.单个国家与一个国家集团之间建立一体化组织;如墨西哥与欧盟达成了FTA;8.集团与集团之间签订一体化协定进行合并;如欧共体;9.已有的一体化集团与一个国家形成一体化;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谈判;10.地理范围上连接的国家不短扩展形成的一体化;如以美国为主导的美洲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发展新趋势为:1.出现了明显加速的趋势;2.向双边化发展;3.向纵深推进;4.趋向复杂性和多样性;5.空间概念淡化;6.趋于开放性;7.走向南北合作;4、典型合作组织: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典型合作组织包括: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第四章1、综合经济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交通通信网络为脉络,上下级城市密切联系,可以为实现更高级的发展目标独立承担一个方面任务的连接成片的区域;2、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法令划出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采取较其他地区更开放、更灵活、享有更优惠政策的地区;3、城市经济:城市经济是指由工业、商业等各种非农业经济部门聚集而成的地区经济;4、科技工业园区:将工业产业与科技活动结合,集聚在一起,形成的一某一产业为主的区域经济区;第五章1、总部经济: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营运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2、概念与内涵:概念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元和形式;概念的辩证法是指概念的形成、变化和发展以及概念间的联系和转化的辩证关系;内涵是指某一逻辑术语所包含的性质或一组性质,这种性质是用概念表达的,或包含在概念中,或对于所指的事物的概念是主要的;第六章1、区域经济发展梯度: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以及由低水平地区向高水平地区过度的空间变化历程;2、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创新、发展、成熟、衰老;3、极化效应:任何一个地区,不管什么原因,只要它发展到达了一定的水平,超过了起飞阶段,就会具有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不断积累有利因素,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即使原来赖以发展的有利条件已经不存在,它仍可以继续发展;这就是极化效应;4、扩展效应:发达地区在发展的同时,不断向周围扩展,将不发达地区的经济也带动起来的一种效应;5、回程效应:在极化效应作用的同时,作为扩展效应的对立物而起作用的;区域经济发展梯度: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以及由低水平地区向高水平地区过度的空间变化历程;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创新、发展、成熟、衰老;极化效应:任何一个地区,不管什么原因,只要它发展到达了一定的水平,超过了起飞阶段,就会具有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不断积累有利因素,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即使原来赖以发展的有利条件已经不存在,它仍可以继续发展;这就是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发达地区在发展的同时,不断向周围扩展,将不发达地区的经济也带动起来的一种效应;回程效应:在极化效应作用的同时,作为扩展效应的对立物而起作用的;辐射理论:一般以大中专门研究经济辐射以及相互辐射现象及规律的理论;点辐射: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推开,引起周边地区发展的辐射;线辐射:一般以铁路干线、公路干线、大江大河以及大湖沿边航道和濒临沿海的陆地带为辐射的带状源,向两翼地区或上下游地区推开;面辐射:由点辐射和线辐射形成了经济发展较为发达的地区,然后由这些地区形成再向周边地区的辐射;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经济无论出于哪个发展阶段,无论达到什么样的发展水平,都会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就是区域内产业的分布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二重结构:量上讲:一方面存在着少数处于垄断地位的大型企业,一方面存在着数量和比重很大的中小型企业:一方面是少数占垄断地位的现代化大型企业,一方面是带有前资本主义特征或自然经济特征的中小型企业;变动导向理论: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导向,是指从宏观上看,区域产业结构沿着一个什么样的方向演进;变动导向理论就是研究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的变动导向问题的理论;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破坏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人类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的高度概括,不仅要考虑自然层面的问题,甚至要在更大程度上考虑人文层面的问题;因此,许多文献研究可持续发展,都把视野拓展到了自然和人文两个领域,不仅要研究可持续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与自然生态问题,还要研究可持续的人文资源、人文环境与人文生态问题;从单纯地关注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局部的自然属性,到同时或更加关注社会经济属性,以把握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寻找全球持续发展的途径,这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环境社会学与社会生态学兴起的根源;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以评价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的一系列指标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区域差异:不同的区域由于区位因素的不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会不同,因此对工业产业的吸引力也不同,这就是区域差异;地域分工:指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异,它是社会分工的空间表现形式,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绝对优势:将不同国家的同种产品的成本进行直接比较,某种产品所花成本绝对地低,称为具有“绝对优势”;比较优势:指将本国不同产品成本的比率与国外同类产品的成本比率进行比较;如果较低,则本国就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指产业结构适应市场变化和保持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向高级化调整、演进的可能性条件;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区域社会综合指标的提高;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指的是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有机体;综合评判方法:所谓综合评判,就是对多种因素所决定的事物或现象做出总的评价;区域经济开发:结合本区域经发展以及地域条件的特点,建立开发战略和发展规划,以促进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优化;。

高教社2024马工程教学课件《区域经济学》(绪论)

高教社2024马工程教学课件《区域经济学》(绪论)
2.商品交易和提供服务的空间障碍 指商品交换和提供服务不能瞬间完成,也不是免费。1、因空间距离 而导致的运输成本,降低经济效率,削弱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 2、任何出行方式和运输方式,都不能瞬间完成人员输送和商品运输,需 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成本;3、空间距离越远,运输的及时性就越低。
第三节 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协调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 策的科学。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涉及经济活动空间布局、区域 经济活动协调以及区域决策。
1.经济活动空间布局
经济活动空间布局,主要指厂商、劳动力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的区位 选择。
2.区域经济活动协调 区域经济活动协调,主要指区内和区际经济活动的相互匹配。从区 内经济活动的相互匹配而言,主要指区内经济活动所需的各部门的相互 匹配;从区际经济活动相互匹配而言,主要指区域间经济活动的相互补 充与依赖,包括区际分工与合作、价值链共享、都市经济圈等;从如何 协调区内外经济活动而言,主要指区域的自组织能力。
1.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决定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 循环累积因果关系指的是市场接近效应和生活(生产)成本效应相互 成为因果关系,这种循环累积因果关系进一步放大初始冲击对经济系统的 影响,导致产业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最终形成核心区和边缘区。反过来, 如果不存在循环累积过程或聚集力小于分散力,则初始冲击的影响力逐渐 减弱,产业空间分布保持不变活变化较小,不会形成核心区和边缘区的格 局。
4.经济活动空间聚集机制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假说,无法解释经济 活动空间聚集现象。为此,克鲁格曼等学者以迪克西特和和斯蒂格利茨 的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解释经济活动空间聚集做 出了贡献。随着这些基本理论的突破,区域经济学进一步趋向于成熟,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

区域经济学研究生专业课

区域经济学研究生专业课

区域经济学研究生专业课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关系以及区域经济政策的学科。

作为一名区域经济学研究生,需要掌握的专业课程包括但不限于:
1. 区域经济学原理:这是区域经济学的核心课程,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2. 区域经济发展:这门课程主要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动力和路径,以及如何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区域经济政策:这门课程主要介绍政府如何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政策,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缩小地区差距。

4. 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是区域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规划和管理、城市与区域的关系等问题。

5. 空间经济学:空间经济学主要研究空间经济现象和空间经济关系,包括空间结构、空间过程和空间相互作用等。

6. 产业组织与政策:产业组织与政策是研究产业组织和产业政策的学科,主要涉及产业组织理论、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等方面。

7. 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运用数学和统计方法对经济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以揭示经济现象的内在规律和趋势。

8. 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研究如何制定和实施区域发展规划的学科,主要涉及区域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发展措施等方面。

9. 土地经济学:土地经济学是研究土地资源利用、土地制度、土地市场和地价等方面的学科,与区域经济学密切相关。

10. 世界经济地理:世界经济地理是研究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经济发展和相互关系的学科,主要涉及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的背景下的经济发展和合作。

此外,作为一名区域经济学研究生,还需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编程、数据处理和可视化等方面的技能,以便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区域经济学(知识要点)

区域经济学(知识要点)

区域经济学1、区域:“区域”是由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等因素共同形成的地球上的一个特定范围,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差异性,特别是自然赋存的不均匀。

2、空间:经济活动中的“空间”,是经济变量、经济现象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存在形式和客观实体,它以分布的位置、形态、规模和相互作用为特征,不仅是事物的“容器”,而且是区域发展状态的“指示器”。

3、区域经济: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

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4、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

5、区域经济的本质内涵及其基本特征:1)“区域经济”的定义: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

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2)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①经济资源分布的差异性;②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③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④经济系统的一定完整性。

6、区域经济学的科学定义及其基本内涵:、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

它的基本内涵是:第一,它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发展;第二,它的研究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第三,它的研究要以国家宏观调控和总体战略为指导;第四,它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7、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区域经济理论(联系实际)1)“部分先富”论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部分先富”的战略思考:①改革必须首先打破平均主义;②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③中国的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2)“共同富裕”论伟大构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及其应用》一、区域经济学概述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资源配置以及区域间的合作与竞争等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区域一体化的推进,区域经济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二、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1. 区位理论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它主要研究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

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最早提出了农业区位理论,他认为农业生产的布局取决于距离市场的远近和运输成本。

此后,阿尔弗雷德·韦伯提出了工业区位理论,强调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和集聚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克里斯塔勒和廖什则分别提出了中心地理论和市场区位理论,进一步丰富了区位理论的内容。

区位理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土地政策、交通规划和产业布局,引导企业选择合适的区位,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 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

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在每个地区以相同的速度进行,而是在一些具有创新能力的部门和企业集中的地区首先出现增长,这些地区就成为增长极。

增长极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

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吸引周边地区的资源和要素向其集中,从而使增长极自身不断发展壮大。

扩散效应则是指增长极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向周边地区扩散技术、资金和人才等,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增长极理论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政府可以通过培育增长极,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例如,在一些地区设立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集中投入资源,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使其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3. 区域分工理论区域分工理论主要研究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区域分工理论的早期代表。

区域经济学(第三版)课件:国际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学(第三版)课件:国际区域经济

2024年11月14日星期四
国际区域经济
11
第一节 国际区域经济概述
形成区域化组织 消
间竞争加剧



形成对外壁垒, 导致国际竞争加 剧。
2024年11月14日星期四
国际区域经济
12
第一节 国际区域经济概述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趋势
第一,现存的区域经济组织的深化:如卫生、环境 标准。 第二,现存的区域经济组织的扩展 。 第三,订立新的区域贸易协定。
2024年11月14日星期四
国际区域经济
33
第三节 北美自由贸易区构建的区域经济
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概况
对拉美国家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并促 进美国与拉美国家的双边或多边贸易 协定的谈判
2024年11月14日星期四
国际区域经济
34
第四节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区域经济特点
2024年11月14日星期四
概亚 况太
1994年
欧洲提出欧洲经济区 计划的倡议
1995年
东盟自由贸易区吸 收越南
2024年11月14日星期四
国际区域经济
15
第一节 国际区域经济概述
五、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经 济利益的独享性和排他 性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 全球化是同时并存的两 种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
对立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的经 济自由度的增强,意味着世界 经济整体变得更为自由与开放
区域经济学(第三版)
题重 点 问
国际区域经济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 欧洲联盟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宗旨与政策框架 APEC的创新及其特点
国际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学概念

区域经济学概念

区域经济学概念区域经济学是研究不同地理区域内的经济活动,尤其是地区发展差异和区域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学科。

它通过分析各个地区的特点、优势和劣势,探究区域内的经济运行规律,并提出政策建议,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主要研究内容1.地域差异性分析区域经济学的核心是对地域差异进行深入研究,从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多个维度分析区域的差异性。

通过对各个地区的资源分布、产业结构、人口规模等因素的调查和分析,揭示出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差距和不平衡现象。

2.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经济学关注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和机制,探索区域发展的内在规律。

通过研究不同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如资本、劳动力、技术进步等,揭示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原因和路径,并为政府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

3.区域间相互联系与合作区域经济学强调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合作。

通过分析区域间的贸易、人口流动和投资等因素的影响,揭示区域联动效应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区域经济学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重要理论1.比较优势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基石之一。

该理论指出,一个地区在特定领域的生产效率相对较高时,应该专注于该领域的生产,并通过贸易与其他地区互补,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集聚效应理论集聚效应理论认为,相同行业或相关行业的企业在同一地区集中,将会促进生产效率和技术创新的提升。

这是因为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和资源共享能够激发创新和经济活力,形成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

3.新经济地理学新经济地理学是区域经济学的新兴分支,关注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和地方发展的动力机制。

该理论将经济发展视为地理环境、制度因素和市场机制的综合作用,分析城市化、区域特色产业等现象,为区域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三、应用与启示1.贸易与投资政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结果对于制定贸易和投资政策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分析市场规模、竞争状况和产业的竞争优势,政府可以制定出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贸易策略和优势产业扶持政策,提升本地区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区域经济学教案

区域经济学教案

区域经济学教案一、引言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研究的是不同地域内的经济现象、问题和发展模式。

本教案将介绍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方法和应用,帮助学生了解区域经济的特点及其对国家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二、基础概念1. 区域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旨在探讨不同地区的经济差异、相互依存关系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研究对象包括地域内的产业分布、经济增长、就业与人口流动等。

2.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地理、空间和社会经济学理论均对区域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 核心理论包括区位理论、中心-边缘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等。

三、主要方法1. 区域经济学的实证方法- 包括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等方法,用于解读和预测区域经济现象。

-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进行地理空间分析。

2. 区域经济学的模型建立和模拟方法- 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模拟区域间的经济关系和发展趋势。

- 使用计算机模拟等方法来预测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四、区域经济发展模式1. 传统区域经济模式- 以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为基础,发展农业、矿产和传统工业等产业。

- 重视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

2. 现代区域经济模式- 以知识、创新和高科技产业为主导,提升区域科技和创新水平。

- 建设创新型城市和科技园区。

五、区域经济政策1. 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和意义- 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减少区域差距。

- 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

2. 主要区域经济政策工具- 产业政策:吸引投资、扶持优势产业等。

- 土地政策:规划用地、提供土地资源等。

- 人力资源政策:培训人才、吸引人才等。

六、国际区域经济合作1. 区域一体化的意义和影响- 降低贸易壁垒,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 促进区域内的资源配置和产业分工。

2. 主要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欧盟(European Union)-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七、案例分析1. 中国的经济特区- 研究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

区域经济学就业方向 -回复

区域经济学就业方向 -回复

区域经济学就业方向-回复
就业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政府部门:区域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就职于国家、地方政府的经济规划、发展改革、城市规划、交通、环保等相关部门,参与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2. 研究机构:毕业生可以到经济研究机构、大学、科研院所等从事区域经济学相关研究工作,参与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策略、进行经济模型研究、编制区域经济报告等。

3. 金融机构:毕业生可以到银行、证券公司、风投机构等金融机构从事风险评估、投资决策、区域经济分析等工作,帮助机构制定投资战略和风险控制策略。

4. 地产公司:毕业生可以到房地产开发公司、地产咨询公司等从事地区性市场调研、项目策划、土地开发、楼市分析等工作,为公司提供区域经济数据和市场预测。

5. 国际组织:毕业生可以到国内外的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工作,参与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并提供相关咨询服务。

此外,还可以选择创业或者自主就业,开展咨询、培训等相关业务。

《区域经济学》课件

《区域经济学》课件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01
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 人才短缺等。
02
对策包括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创新、推进绿色发展、加强人才培 养等。
03
优化产业结构是指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和技术含量, 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04
加强科技创新是指通过加强研发和推广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 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04
区域经济政策与实践
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概念
01
区域经济政策定义
区域经济政策是政府为了促进区域经 济发展、改善区域经济结构、缩小区 域发展差距而制定的各项经济政策。
02
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 基础
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包括区域经 济发展理论、区域差异理论、区域产 业结构理论等,这些理论为制定区域 经济政策提供了指导。
03
区域产业结构与优化
区域产业结构的基本概念
区域产业结构
指一个区域内各种产业部门的构 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比 例。
区域产业结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区 域产业结构分为不同的类型,如 按三次产业分类、按资源密集度 分类等。
区域产业结构的特

区域产业结构具有地域性、历史 性和动态性的特点,不同地区的 产业结构存在差异,且随着时间 的推移,区域产业结构也会发生 变化。
03
区域经济政策的工具
区域经济政策的工具包括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等, 这些政策工具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 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区域经济政策的实践案例
01
欧盟的区域经济政策
欧盟为了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均衡发展,实施了一系列区域经济政策,如

2024年学习区域经济学的心得体会(2篇)

2024年学习区域经济学的心得体会(2篇)

2024年学习区域经济学的心得体会____年学习区域经济学的心得体会在____年,我有幸能够学习区域经济学这门课程,这是一门涉及经济地理学、区域分析、经济政策等多个方面的学科。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体会。

在这____字的心得体会中,我将结合学习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总结____年我所获得的收获和体会。

1.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地区经济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探索地区经济活动和发展的原因与机制,并提供政策建议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包括地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原因、空间统计分析等。

首先,我了解到地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有很多,包括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技创新等。

通过研究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我发现资源禀赋对地区经济的影响非常重要,资源丰富的地区通常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而产业基础则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它决定了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

此外,科技创新也是驱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地区经济的转型升级。

其次,我了解到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原因有很多,包括地理位置、政策环境、交通等。

地理位置是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原因,毗邻优势和离心效应是地理位置带来的两种经济效应。

政策环境也对地区经济差异产生影响,例如不同地区的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都会对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交通也是地区经济差异的重要原因,交通网络的发展会改变地区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从而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

最后,我学习到了空间统计分析的方法和应用。

空间统计分析是区域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地区经济的空间分布、聚集程度和相关性等问题。

通过空间统计分析,我可以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从而更好地理解地区经济的特点和规律。

2.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与案例分析除了学习理论知识,我还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

学习区域经济学的心得体会(2篇)

学习区域经济学的心得体会(2篇)

学习区域经济学的心得体会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与运行规律的学科,它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学习区域经济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和差异性,并且认识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环境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这门学科需要我们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受到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对区域经济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发展的瓶颈和潜力。

其次,区域经济学强调实证研究和实践应用。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需要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通过实证研究去验证理论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只有通过实证研究,才能更好地描述和解释不同地区的经济现象和规律。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需要根据区域特点和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决策,以促进经济发展。

第三,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区域差异和区域协调发展。

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性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

通过分析不同地区的差异,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各地的优势和劣势,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同时,区域经济学也强调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通过协调发展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互利合作,从而推动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四,区域经济学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习区域经济学并不是简单的背诵和理解概念,而是需要我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等方法,培养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求真务实是学习区域经济学的核心精神。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而不是追求简单的数学模型和理论研究。

在学习和研究中,我们要深入实际、善于思考和质疑,以求真实的研究方法去分析经济问题。

区域经济学课后答案

区域经济学课后答案

区域经济学绪论1、区域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答:区域经济学是以“经济区域”为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经济发展和空间差异发生发展的规律,并运用规律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学科。

区域经济学因此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2、区域经济学发展的特点有哪些?答:“区域”尺度上的积极发展问题有许多特点:①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系统,它不仅涉及各个产业之间的关系,而且涉及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上层建筑”——区域的管理、政府的效率等。

②区域经济除了是一个产业系统以外,还是一个地域系统,是一个由区域内具有不同形式和功能的地理单元,如城镇、乡村和道路,和由具有不同产业分工的地理单元,如工业区、农业区、交通运输枢纽等构成的地理空间。

③因为区域经济是一个产业系统和地域系统,所以它必然与区域的地理条件、地理环境发生必然的关系,区域的气候、地形、矿物资源、地表植被、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都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

④区域之间的差异是必然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条件、水平、产业结构、发展障碍和发展道路等许多方面差异是必然的。

⑤区域经济由于是一个小于国民经济的尺度系统,所以它不可能具有国民经济的全部功能和内容。

3、我国地方经济现象有哪些?答:①历史上中原的政治经济重心从西(渭河流域)向东(洛阳、开封等)的转移,和从北方向南方的转移,都与地方经济实力此消彼长的格局变换有关。

②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仍然发育了明显的地方经济。

③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三线建设”使我国中西部部分省份的工业得以发展,彻底改变了那里的传统产业面貌,初步形成了这些省份的工业体系。

④改革开放以来是我国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各种地方经济现象层出不穷的时期。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种地方经济现象?答:①地方经济的发展现象。

②地方经济的差异现象,表现为水平的差异和垂直的差异两个方面。

③地方经济的地方经济竞争现象。

④地方经济的地方联合现象。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区域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各种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2. 区域经济结构:研究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3. 区域经济政策:研究政府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和政策,包括区域发展策略、区域经济政策工具、区域经济政策的影响评估等。

4. 区域经济不平衡:研究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和资源配置不均衡现象,以及这些不平衡现象对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5. 区域投资和区域产业政策:研究各种类型的区域投资和区域产业政策,包括吸引外来投资、促进本地企业发展、培育新兴产业等。

6. 区域劳动力市场和人口流动:研究不同地区间的劳动力市场状况、人口流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以及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7. 区域创新和科技发展:研究不同地区的创新能力、科技发展
水平以及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

8. 区域竞争力:研究不同地区的竞争力水平和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地区竞争力的策略和方法。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涵盖了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旨在深入理解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区域经济学培养方案

区域经济学培养方案

区域经济学培养方案介绍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它研究的是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背后的原因。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于制定地区发展政策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培养具备区域经济学研究能力的专业人才是当今社会的迫切需求。

本文档将介绍一种区域经济学的培养方案,以帮助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具备独立研究和分析地区经济问题的能力。

培养目标该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以下能力的学生:1.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熟悉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前沿动态;3.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地区经济问题的能力;4.能够在地方政府、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领域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和工作。

培养内容该培养方案的培养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微观经济学基础:包括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生产理论等;•宏观经济学基础:包括宏观经济运行模型、货币与金融、经济增长等;•统计学基础:包括统计描述与推断、统计模型与检验等。

专业课程•区域经济学原理:介绍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区域经济增长模型等;•区域经济学研究方法:介绍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包括空间计量经济学、交互作用模型等;•区域经济政策:介绍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包括地方政府的角色、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等;•地区经济分析:分析具体地区的经济现象和问题,进行地区经济案例研究。

实践环节•区域经济学论文写作实践: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区域经济学相关课题的研究和论文写作,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区域经济学实地调研:组织学生到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加深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区域产业发展与政策:介绍区域产业发展的理论与政策实施;•区域人口与城市化:研究区域人口变迁与城市化的驱动机制和影响因素;•区域经济与环境:探讨区域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性问题。

培养环节该培养方案包括以下几个培养环节:1.小班授课:通过小班授课的方式,加强学生的互动交流,提高学习效果;2.研究生导师制度:每位学生配备一名导师,进行个性化培养和指导;3.毕业论文:学生在培养期末完成一篇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毕业论文,体现对区域经济学的综合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3-23
18
(二)教材类




陈栋生.区域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程必定.区域经济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 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 社,1999. 周起业,刘再兴.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1989. 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贾凤和等.区域经济理论与模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 社,1989. 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Exercises
2010-3-23 14
基本概念、专业术语 基本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结构理论 区域分工合作理论 区域经济政策原理


学科体系
15
2010-3-23
二、教材与参考书
2010-3-23
16

选用的教材

杜肯堂,等.区域经济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4.




[德]奥古斯特·勒施.空间经济秩序[M].北京:商务印书 馆,1995. [美]艾德加·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 馆,1990. [美]W·艾萨尔德.区域科学导论,区域分析方法[M].北京:高 教出版社,1995. [苏]H · H ·涅克拉索夫.区域经济学——理论·问题·方法[M]. 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
9
2010-3-23
2010-3-23
10
2010-3-23
11
2010-3-23
12


阅读书籍、杂志和经典文献,学习钻研 基本理论 分析现实区域经济问题 专题讨论 写作论文
2010-3-23
13
Lecturing Learning by yourselves
Discussing
区域经济学
四川大学
2010春
区域经济学
龚勤林 博士,副教授
E-mail:gongqinlin@ /web/gongql/
Regional Economics
Dr. Gong Qinlin School of Economics,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Sichuan,PRC /web/gongql/ e-mail: gongqinlin@
导论

区域经济学概述 教材与参考书 篇章结构知识架构
2010-3-23
4
一、区域经济学概述
2010-3-23
5
一门研究稀缺资源空间优化配置和利用 的经济学 一门内容鲜活的应用学科 学习和研究方法

2010-3-23
6
经济学是什么,解决哪些问题 区域经济学要探讨的问题

稀缺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和利用 把经济活动置于空间维进行考察,是区 域经济学区别于其他经济)国外著作类 [德]冯·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7. [德]阿尼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北京:商务印书 馆,1997. [德]沃尔特·克里斯塔勒.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8.
2010-3-23 17

2010-3-23 7
2010-3-23
8

现实的区域经济问题



成都市行政中心南迁 “成渝经济区”、成都重庆国家统筹城乡综 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泛珠” 西部大开发:成渝、北部湾、关中-天水、 呼包鄂、滇中、天山北坡东北地区等老工 业基地振兴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
2010-3-23 19
三、区域经济学内容结构
区域经济管理
城市经济发展与管理 县域经济发展与管理
区域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政策
区域经济系统
区际经济关系
区域合作
区际贸易区 际要素流动
区域分工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空间结构
2010-3-23
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增长
21
思考与考察
1、思考成都市行政中心南移的空间经济效应 2、考察成都市的主要街道和功能区的概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