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气颗粒物来源及特征分析_胡敏
大气颗粒物的生物来源与生物标志物研究
![大气颗粒物的生物来源与生物标志物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c499145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ea.png)
大气颗粒物的生物来源与生物标志物研究大气颗粒物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微小颗粒物质,来源包括天然源和人为源。
其中,生物来源的大气颗粒物备受关注,因为它们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着重要影响。
研究大气颗粒物的生物来源和生物标志物,可以揭示大气污染的原因和发展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天然源的大气颗粒物主要来自地表水体、海洋沙尘、植物花粉和微生物等。
地表水体的蒸发和蒸发岩石的粉尘颗粒被风吹起形成气溶胶,成为大气颗粒物的一部分。
海洋沙尘是海洋风暴、海浪破碎和海浪的远距离载运形成的,含有丰富的盐、营养物质和微生物等。
植物花粉是植物繁殖的重要方式,通过风力扩散,花粉颗粒也成为大气颗粒物的组成部分。
而微生物是大气中的生物源颗粒污染物,它们通过空气传播进入大气,并附着在气溶胶颗粒表面。
研究大气颗粒物的生物来源,需要寻找适合的生物标志物。
这些标志物应具备以下特点:广泛分布、易于检测、与大气颗粒物来源相关、不易发生变化等。
一些常见的生物标志物包括花粉、孢子、细菌、真菌和DNA等。
花粉是一种常见的生物标志物,它们具有较强的耐久性,可以在大气中存活较长时间。
通过对花粉的分析,可以推断出大气颗粒物的生物来源。
例如,松树花粉的存在可以提示大气中有松树颗粒物的污染。
孢子是植物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生殖体,也是大气颗粒物中的重要成分。
通过孢子的形态和化学成分分析,可以确定大气中植物颗粒物的来源种类。
细菌和真菌是大气颗粒物中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它们在空气中广泛存在,并与颗粒物结合形成气溶胶。
通过对细菌和真菌群落的研究,可以了解大气中微生物的分布和演变规律,进而揭示大气污染源和传播路径。
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也是大气颗粒物的一种生物标志物。
通过对大气颗粒物中的DNA序列进行分析,可以推断出大气中的生物种群构成和分布,为大气颗粒物的生物来源研究提供依据。
大气颗粒物的生物来源研究对于认识大气污染的成因和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识别大气颗粒物中的生物标志物,可以追溯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和污染程度,为科学评估大气环境质量提供基础数据。
大气颗粒物粒径分布特性和来源解析研究
![大气颗粒物粒径分布特性和来源解析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2d56023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6.png)
大气颗粒物粒径分布特性和来源解析研究近年来,大气颗粒物污染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性和来源,科研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大气颗粒物的来源。
大气颗粒物主要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两大类。
自然源包括沙尘、火山喷发和植物花粉等,而人为源则涵盖了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以及煤燃烧等。
通过对这些源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在空气中的浓度分布。
其次,我们需要探究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性。
根据研究发现,大气颗粒物主要分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两个主要类别。
可吸入颗粒物指的是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而细颗粒物则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这两个类别的颗粒物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但是细颗粒物对呼吸系统的危害更甚。
针对不同粒径的颗粒物,科研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以了解它们的粒径分布特性。
通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采集颗粒物样本,并运用先进的分析仪器对其进行分析,科研人员发现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呈现多峰分布。
即使是同一地区的颗粒物样本,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时间段也会出现不同的粒径分布特征。
这表明颗粒物的来源和空气环境条件都会对其粒径分布产生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研人员还开展了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的研究。
通过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如元素分析、同位素分析和化学开放源解析等,科研人员可以更准确地区分大气颗粒物的来源。
例如,通过分析其中的元素含量和同位素组成,可以判断颗粒物是否来自于工业污染或是自然源。
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污染。
除了对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和粒径分布特性进行研究外,科研人员还关注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粒径的颗粒物进行生物学实验和流行病学研究,科研人员发现,细颗粒物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危害更大。
这些研究结果为制定空气污染防治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性和来源解析研究不仅对于解决空气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还有助于保护人体健康。
大气颗粒物来源及特征研究
![大气颗粒物来源及特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30d4473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58.png)
大气颗粒物来源及特征研究大气颗粒物是目前环境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领域。
它来源于自然和人类活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和特征,并对其研究进行讨论。
大气颗粒物按来源可以分为自然颗粒物和人为颗粒物两类。
自然颗粒物主要包括土壤颗粒物、海盐颗粒物、生物颗粒物和火山颗粒物等。
土壤颗粒物主要来源于腐殖质、矿物质和可溶性颗粒物等,其特点是主要由硅酸盐、氧化铁、氧化铝和有机物质等构成。
海盐颗粒物主要由海洋风暴搬运的含盐水珠快速蒸发所形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镁等化合物。
生物颗粒物主要来自植物花粉、细菌孢子、霉菌及其他微生物等,其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多糖类、有机酸和金属离子等。
火山颗粒物主要是由火山喷发时喷出的火山灰和矿石颗粒物组成,其成分多样化,含有的矿物质和有机物质具有一定的毒性。
人为颗粒物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燃煤排放和建筑施工等活动。
工业废气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中包括颗粒物、硫酸盐、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
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柴油车的颗粒物排放对空气质量影响显著。
燃煤排放主要来自于能源行业,其特点是颗粒物粒径小、浓度高,并且富含硫酸盐、硝酸盐和有机物质等复合污染物。
建筑施工活动中产生的颗粒物主要来自挖掘、运输、装卸和施工过程中的扬尘。
大气颗粒物的特征主要包括粒径、形状、成分和浓度等。
粒径是衡量颗粒物大小的重要参数,通常使用空气动力学等效直径表示。
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可以分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两类,其大小分别在10微米和2.5微米以下。
形状是颗粒物的空间结构,常见的有球形、纤锥形和星状等。
成分是指颗粒物的化学组成,主要有无机物质、有机物质和元素等。
大气颗粒物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内颗粒物的质量,通常以微克/立方米(μg/m³)表示。
大气颗粒物的研究主要通过采集样品进行室内分析和使用现场监测仪器进行实时监测。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与区域贡献分析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与区域贡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2e8f9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7.png)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与区域贡献分析大气颗粒物(PM)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和液体颗粒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为了有效减少大气颗粒物的浓度和污染程度,需要对大气颗粒物的来源进行解析与区域贡献分析。
本文将通过探讨不同来源的大气颗粒物及其区域贡献分析,以期为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首先,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可以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
自然源包括火山活动、自然风蚀、生物排放、海盐喷溅等。
人为源则主要包括工业生产、能源消耗、机动车尾气、农业活动等。
这些来源不仅受到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的影响,还与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结构密切相关。
在自然源方面,火山活动是重要的颗粒物来源之一。
火山爆发会释放出大量气体和颗粒物,其中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物质,对大气质量产生显著影响。
此外,自然风蚀也是重要的颗粒物来源之一。
当沙尘暴来袭时,大气颗粒物的浓度会显著上升,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较大不便。
在人为源方面,工业生产是主要的颗粒物源之一。
许多工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气,其中含有颗粒物和各种污染物,对大气质量造成极大影响。
尤其是一些重工业区域,颗粒物浓度往往较高。
同时,机动车尾气也是重要的颗粒物来源之一。
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主要是由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和机动车排放系统的不完善引起的。
大城市中车辆密集的地区,颗粒物浓度较大,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进行大气颗粒物源解析与区域贡献分析是为了更好地了解颗粒物的来源和分布情况,为治理和减少大气颗粒物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不同来源的颗粒物特征和其区域贡献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对于自然源的颗粒物,可以通过加强火山监测、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来减少火山喷发对大气质量的影响。
同时,在沙漠地区可以采取农田保护措施,防止土壤风蚀,减少沙尘暴对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对于人为源的颗粒物,可以从源头控制和治理两个层面进行考虑。
在工业生产中,可以加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提高废气处理效率。
大气颗粒物特性及其环境影响-胡敏教授..36页PPT
![大气颗粒物特性及其环境影响-胡敏教授..36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a9603dcbdd3383c4bb4cd26d.png)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大气颗粒物特性及其环境影响-胡敏教 授..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与组成研究
![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与组成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5ad0d54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b4.png)
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与组成研究大气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颗粒,主要由固态和液态的颗粒物质组成。
它们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此,研究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和组成对于改善空气质量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一、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大气颗粒物来自多个不同的来源。
一方面,自然源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来源。
这包括火山喷发、沙尘暴、森林火灾等自然现象。
这些自然事件会释放大量的颗粒物质进入大气中,从而导致大气颗粒物的增加。
另一方面,人类活动也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来源。
工业生产、交通排放、农业活动等均会释放大量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中,其中包括大气颗粒物。
例如,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工厂烟囱排放的颗粒物等,都在不断地污染着我们的空气。
二、大气颗粒物的组成大气颗粒物的组成非常复杂,主要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两类。
无机物是大气颗粒物中较为常见的成分。
它们包括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等,主要来自于燃烧排放和大气化学反应。
这些物质通常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此外,还有一些重金属元素,如铅、汞等,也常以无机形式存在于大气颗粒物中。
有机物是大气颗粒物中的另一类重要成分。
它们来自于燃烧排放、高分子有机物的挥发和大气化学反应等过程。
有机物的成分非常复杂,包括多环芳香烃、多氯联苯、多溴联苯等。
这些有机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都有潜在的危害,其中一些物质还被认为具有致癌性。
三、大气颗粒物的研究方法为了对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和组成进行深入研究,科学家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大气颗粒物的采样与分析。
科学家们通过在不同地点设置采样站点,使用采样器将空气中的颗粒物收集下来。
然后,通过化学分析仪器,对采样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这种方法能够获得大气颗粒物的化学成分、粒径分布等重要信息。
另一种方法是大气颗粒物的模拟实验。
科学家们利用实验室条件,模拟大气中的化学反应和物理过程,探究颗粒物的生成机理和转化过程。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和演化规律。
《2024年呼和浩特市大气细颗粒物组分特征及来源解析》范文
![《2024年呼和浩特市大气细颗粒物组分特征及来源解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62bd18e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e7.png)
《呼和浩特市大气细颗粒物组分特征及来源解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细颗粒物(PM2.5)的污染成为关注的焦点。
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省会城市,其大气环境质量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文旨在分析呼和浩特市大气细颗粒物的组分特征及来源,为制定有效的空气质量改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2.1 研究区域本研究以呼和浩特市为研究对象,该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典型的北方工业城市。
2.2 研究方法采用现场采样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呼和浩特市大气细颗粒物的组分进行测定,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和源解析技术对其来源进行解析。
三、大气细颗粒物组分特征3.1 组分分类呼和浩特市大气细颗粒物主要组分包括有机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元素碳、矿物质等。
3.2 浓度水平在呼和浩特市不同区域的采样点中,PM2.5的平均浓度存在一定差异,但整体呈上升趋势。
其中,有机物、硫酸盐、硝酸盐等组分的浓度较高,是主要的污染物。
四、大气细颗粒物来源解析4.1 工业排放源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废气排放是呼和浩特市大气细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特别是钢铁、化工、电力等行业的排放对PM2.5的浓度影响较大。
4.2 交通排放源交通尾气排放也是大气细颗粒物的重要来源。
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黑碳等成分在空气中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二次细颗粒物。
4.3 扬尘源建筑施工、道路扬尘等也是PM2.5的重要来源。
特别是在风力较大的天气条件下,扬尘现象更为严重。
4.4 其他来源此外,自然因素如土壤风蚀、植物花粉等也对PM2.5的浓度产生一定影响。
但相对于工业排放和交通排放,其影响较小。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大气细颗粒物的组分特征及来源进行解析,发现工业排放、交通排放和扬尘是主要污染源。
为改善呼和浩特市的大气环境质量,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严格控制工业排放,特别是钢铁、化工、电力等重点行业的排放。
大气颗粒物来源及特征研究
![大气颗粒物来源及特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f4fa7d4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4.png)
大气颗粒物来源及特征研究大气颗粒物(或称颗粒污染物)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微观颗粒状固体或液体粒子,其直径一般在0.1微米到10微米之间。
颗粒物来源广泛,包括自然源和人为源。
了解颗粒物的来源和特征,对于制定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然源是指在自然界中自发产生的颗粒物。
土壤颗粒物是重要的自然源之一,通过风力搬运和气溶胶的形式进入大气。
火山喷发、沙尘暴、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也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物。
海盐颗粒、花粉等生物源颗粒物也是大气中常见的自然源。
人为源是指由人类活动产生的颗粒物,其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燃煤和燃油等能源的燃烧、建筑工地扬尘等。
工业排放是颗粒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工厂的裸露排放和烟囱排放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物。
交通尾气中的颗粒物主要来自车辆燃烧产生的尾气排放。
在燃煤和燃油的过程中,颗粒物是常见的副产物,它们往往与其他气体污染物一起排放到大气中。
建筑工地和道路施工中的扬尘也是重要的人为源。
不同来源的颗粒物具有不同的特征。
自然源颗粒物中,土壤颗粒物和火山喷发的颗粒物多为粗颗粒,直径较大,往往能够在大气中悬浮一段时间后落地。
沙尘暴中的颗粒物含有大量的矿物质成分,其化学组成和形态特征也与其他来源的颗粒物有所不同。
生物源颗粒物一般较为微小,直径主要在1-10微米之间,具有一定的吸湿性。
人为源颗粒物中,工业排放的颗粒物主要以细颗粒为主,直径一般在0.1-2.5微米之间。
燃煤燃油的颗粒物主要有硫酸盐、硝酸盐和有机碳等组成,其化学成分与自然源颗粒物有所不同。
交通尾气中的颗粒物主要是炭黑颗粒,直径较小,一般在0.1-1微米之间。
颗粒物对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颗粒物能够吸附其他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使其进一步传播和扩散。
颗粒物的悬浮和飘散性使其能够长距离传输,造成区域性和全球性的污染问题。
细颗粒物还可以被人体吸入,进入呼吸道,对健康产生危害,特别是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更为显著。
大气颗粒物来源及特征研究
![大气颗粒物来源及特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dda4eb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59.png)
大气颗粒物来源及特征研究大气颗粒物是指在空气中悬浮的微小颗粒,由于其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和对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大气颗粒物主要分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
可吸入颗粒物是指空气中粒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源包括燃煤、交通运输、扬尘、工业排放等,其在中大气层中的停留时间短,但会直接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对人体健康有直接影响。
细颗粒物是指空气中粒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源包括燃煤、机动车尾气、工业排放等,其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较长,容易传播到远距离,对气候和人类健康可能产生长期和广泛的影响。
大气颗粒物来源及特征的研究是了解其危害和寻找治理方法的重要基础。
燃煤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来源之一,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会直接释放到空气中,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机动车辆是造成细颗粒物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排放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挥发性有机物反应产生臭氧和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影响极大。
工业排放也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工业排放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会进入大气中,形成大气颗粒物。
大气颗粒物的特征包括粒径大小、形状、化学成分等。
粒径大小与颗粒物的来源有关,不同来源的颗粒物粒径会有明显差异。
燃煤燃烧释放的颗粒物粒径主要分布在0.1-15微米,机动车尾气中的颗粒物主要为0.1-1微米。
颗粒物的形状也随来源而异,常见的有球形、棒状、扁平等形状。
化学成分也是颗粒物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分和来源密切相关。
例如,燃煤燃烧释放的颗粒物中含有大量的碳、硫等元素,机动车尾气中的颗粒物中则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
不同来源的颗粒物化学成分的差异,也决定了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程度不同。
研究大气颗粒物来源及特征,不仅能够为控制大气颗粒物污染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也有助于寻找相应的防治措施。
例如,针对不同来源的颗粒物,可以采用不同的防治措施,如煤炭清洁利用、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改善工农业生产工艺等。
大气颗粒物的组分分析与来源解析研究
![大气颗粒物的组分分析与来源解析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914109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3.png)
大气颗粒物的组分分析与来源解析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大气颗粒物成为了大城市环境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大气颗粒物主要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它们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对大气颗粒物的组分分析与来源解析进行研究,将对改善空气质量和保护人民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大气颗粒物的组分分析是研究大气颗粒物中的不同化学组成的方法。
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成分包括碳黑、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等。
其中,碳黑是由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来自于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工业生产以及生物质燃烧等。
硫酸盐和硝酸盐则与化石燃料的燃烧有关,如燃煤和机动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的排放。
铵盐则是由氨和硫酸、硝酸等气体反应生成的。
其次,大气颗粒物的来源解析是确定大气颗粒物中不同组分的来源与贡献量的方法。
来源解析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和分析大气颗粒物中的特定化学物质,对其来源进行判别。
其中,主要的来源有交通排放、工业排放、生物质燃烧等。
交通排放是大气颗粒物中碳黑的主要来源,尤其是空气中的PM2.5。
工业排放则主要贡献硫酸盐和硝酸盐的来源。
而生物质燃烧是产生有机碳颗粒物的一种重要途径。
对大气颗粒物的组分分析与来源解析研究不仅可以定量掌握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状况,还可以帮助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例如,在交通拥堵较为严重的城市,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是改善空气质量的关键。
通过分析大气颗粒物中碳黑的组分,可以判断交通排放在空气污染中的贡献,并相应地制定减排政策。
此外,通过分析大气颗粒物中硫酸盐和硝酸盐的来源,可以确定工业废气排放的污染程度,并督促企业加强粉尘治理和减少排放。
大气颗粒物的组分分析与来源解析研究还有助于深入了解大气污染物的传输规律。
通过对大气颗粒物中不同组分的来源解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追踪污染物的传输路径和空气污染来源地。
这对于跨区域和跨国界的大气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和组分,才能制定出更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并实现空气质量的改善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15a108fab069dc5122016b.png)
.第一章绪论作为发展中的中国,就目前局势来说大气污染程度愈来愈严重,因为我国在环境治理中,对看得见、摸得着的水污染与固体荒弃治理和市场化关注度较高,而对大气污染治理,向来以来,比水和固废的治理度就低。
因此这部分市场的推动也是相对单薄的。
近今年陪伴着中国华北地域日久集聚终于迸发出的雾霾天气问题,却引起了社会对大气污染的关注度提高到新的层面。
实质上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在前几年已经开始逐渐展开,2002 年开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举措,对节能减排的倡导有了必定的成就,同年8 月公布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从各项政策中对大气污染防治都起到必定的踊跃作用。
依据前瞻家产研究院最新数据表明,我国 2000-2011 年,工业废气排放量年均增速19.06%, 11 年间增添了 2.39倍。
1.1 PM 的概略PM2.5 指的是大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 2.5mm 的颗粒物[1]。
民众较为熟习的获知空气污介入数是在当下城市空气质量预告、指数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
此中,能够经过人体的组织器官与外界进行气体互换吸入的直径比 2.5μm 大、等于或小于 10μm 的颗粒物往常是指可吸入颗粒物,往常用PM10来表示;而直径小于或等于100 微米的颗粒物被定义为总悬浮颗粒物,也称为PM100跟着研究的深入以及监测水平的提高,科学家渐渐采纳PM2.5来指示大气环境质量,空气污染的指数越严重,这个值就越高,称为PM2.5。
跟着研究的深入以及监测水平的提高,科学家渐渐采纳PM2.5来指示大气环境质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在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可吸入颗粒物的值越高,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颗粒物的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是细颗粒物与粗颗粒物的评判标准也是主要的差异,体积要比PM10小的多,比人类的头发还有要细上很多,是头发的十分之一的大小。
大气中颗粒物的粒径要小于 2.5 微米和粗颗粒物对照,别看PM2.5粒径小却危害巨大,它的表层含有很多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单这样它还有在大气中的逗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等特色,对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空气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政府在 2012 年 2 月增添了 PM2.5监测指标。
大气环境中颗粒物来源解析与排放控制
![大气环境中颗粒物来源解析与排放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ffcd2ac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a.png)
大气环境中颗粒物来源解析与排放控制近年来,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其中,颗粒物是大气污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造成巨大影响。
因此,对于大气环境中颗粒物来源的解析以及排放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来分析大气环境中颗粒物的主要来源。
颗粒物的来源可以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两大类。
自然源包括火山喷发、沙尘暴、植物花粉等;而人为源则主要包括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燃烧排放等。
工业生产是造成颗粒物排放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颗粒物,如矿石破碎、炼钢过程、水泥生产等。
此外,交通运输也是颗粒物排放的重要来源,尤其是柴油车辆的排放,含有大量细颗粒物和污染物,并且在城市交通拥堵时排放更为严重。
其次,解析大气环境中颗粒物的排放机理十分重要。
颗粒物的排放主要与燃烧过程、挥发蒸发过程、机械处理等因素有关。
在燃烧过程中,燃料中的有机物及其氧化产物在高温下转化为气态物质,并且会经过气相反应生成颗粒物。
挥发蒸发过程则是指有机物在大气中蒸发形成气态物质,然后与气相组分反应生成颗粒物,如汽油挥发时产生的挥发有机物。
机械处理也会产生颗粒物,比如建筑施工中产生的扬尘。
这些排放源在大气中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颗粒物组成。
针对大气环境中颗粒物的来源和排放机理,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排放控制。
首先,对于工业排放,应加强企业排污许可制度,对大气污染物排放进行监管和管理,推行精细化管理,强化企业责任。
对于交通排放,应推广清洁能源车辆的使用,限制柴油车辆的排放,提倡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减少私家车辆的数量。
此外,要严格执行油品质量标准,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的颗粒物含量。
除了从源头控制颗粒物的排放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治理空气污染源和改善大气环境来减少颗粒物的浓度。
例如,可以建立更多的大气环境监测站,及时了解大气环境状况,为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应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加强大气颗粒物的监测与分析,掌握其时空分布规律,为制定对策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PM2.5来源解析-胡敏
![PM2.5来源解析-胡敏](https://img.taocdn.com/s3/m/3d3f2174a26925c52cc5bf8f.png)
BC/EC POA
硫酸盐+铵盐+硝酸盐(SNA)二次离子组分突出
SOA Sulfate Nitrate Ammonium
OM 颗粒 有机 物
碳 质 气 溶 胶
SNA 二次 无机 离子
1
2012-08-31
PM2.5来源解析
区分一次和二次来源 识别一次来源 解析一次和二次来源的贡献率
有机物的测量技术
多种技术的综合:将扩散模式和受体模式这两类模式结 合使用,成为源解析研究的趋势之一,以满足环境管理 和污染控制的需要。 源检验-逆向模拟技术是在三维立体的大气浓度水平观 测的基础上,根据气象过程和化学过程,逆向运用空气 质量模式,检验和调试建立的污染源清单。这一方法借 助高质量的环境观测,可以获得污染源的时间和空间分 布,但方法本身不具有将各类源(如机动车、燃煤)进 行区分的能力。
Others Sterols Phenols Sugars Glycerides Hopanes Steranes Terpenoids PAHs Aromatic acids Dicarboxylic acids Unsaturated acids n-Alkanoic acids n-Alkanols Cyclohexanes Branches n-Alkanes
二次有机气溶胶研究测定要求: 高时间、物种、粒径分辨率 气溶胶质谱AMS 时间分辨率:几秒-几分钟 粒径范围:PM1 Org SO42- NO3- NH4+ ClTAG
浓度水平
粒径分布
(Hallquist et al., 2009)
大气细颗粒物来源与化学转化
现场观测实验 识别污染问题
建立了北京大学“城市大气环境定位观测站” 珠三角和北京六次区域大气污染国际综合观测实验
大气颗粒物来源及特征研究
![大气颗粒物来源及特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3c4b125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a3.png)
大气颗粒物来源及特征研究大气颗粒物(PM)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
根据颗粒物的直径大小,可以将其分为PM10和PM2.5,即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和2.5微米的颗粒物。
大气颗粒物的来源非常多样,包括自然和人为源,它们的特征也因来源不同而有所差异。
自然来源的大气颗粒物主要包括尘埃、花粉、孢子、海盐等。
尘埃是由土壤、沙尘、岩石等物质的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土壤和岩石颗粒物在风吹、水蚀等自然过程中释放出来。
花粉和孢子是植物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微小颗粒物,它们随着风的吹拂而传播到空气中。
海盐颗粒物是海水中的溶解固体物质,在海风的作用下悬浮在空气中。
这些自然来源的颗粒物通常具有较大的直径(大于2.5微米),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较长。
人为来源的大气颗粒物主要包括工业污染物、交通排放物、生物质燃烧产物、建筑施工颗粒物等。
工业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生产过程中的燃烧排放、废气处理等,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产生的气溶胶以及工业废气中的颗粒物。
交通排放物包括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的排放物。
生物质燃烧产物主要来自于农村地区的固体燃料燃烧,如柴火、秸秆等。
建筑施工颗粒物主要来自于建筑工地、道路施工等,包括扬尘、刨切、钻孔等产生的颗粒物。
这些人为来源的颗粒物通常具有较小的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排放源浓度较高。
大气颗粒物的特征有很多,包括颗粒物的直径、化学成分、浓度、悬浮时间等。
颗粒物的直径决定了其在空气中的停留时间长短,直径较大的颗粒物会因重力作用而快速沉降,而直径较小的颗粒物会因空气扩散而较长时间地停留在空气中。
颗粒物的化学成分决定了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不同化学成分的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也不同。
颗粒物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颗粒物质量或数量,通常以微克/立方米(μg/m³)或颗粒物个数/立方米(粒/m³)表示,浓度越高,意味着空气中颗粒物的含量越多。
颗粒物的悬浮时间是指颗粒物悬浮在空气中的时间长短,悬浮时间长的颗粒物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更大的影响。
大气颗粒物来源及特征研究
![大气颗粒物来源及特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8840f9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7f.png)
大气颗粒物来源及特征研究【摘要】大气颗粒物是影响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
本文从大气颗粒物的来源、特征、影响、控制方法和监测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大气颗粒物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农业活动等,其特征包括颗粒大小、成分和来源等。
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因此有必要采取控制措施,如加强排放标准、推广清洁能源等。
监测技术的发展也是解决大气颗粒物问题的关键。
总结指出,进一步研究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和特征,探讨其影响和控制方法,对改善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展望未来,应加强监测技术研究,寻求更有效的控制策略,实现大气颗粒物排放的全面降低。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来源、特征、影响、控制方法、监测技术、研究总结、未来研究方向、环境污染、健康影响、空气质量、大气化学、气溶胶、粒径分布、化学组成、大气动力学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大气颗粒物是空气中悬浮的固体和液态微粒,是大气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于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农业活动以及自然地物等多种渠道。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大气颗粒物污染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
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及特征研究对于有效减少大气污染、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与特征,可以有效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对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及特征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及特征进行深入探讨,同时探讨大气颗粒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大气颗粒物的监测技术和控制方法,旨在为未来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大气颗粒物是大气污染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研究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和特征有着重要的意义。
了解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通过研究大气颗粒物的特征,可以深入了解其物理化学性质和对环境的影响机制,为环境保护和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2024年呼和浩特市大气细颗粒物组分特征及来源解析》范文
![《2024年呼和浩特市大气细颗粒物组分特征及来源解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8b1d876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e8.png)
《呼和浩特市大气细颗粒物组分特征及来源解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省会,其大气环境质量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因此,对呼和浩特市大气细颗粒物组分特征及来源进行解析,对于制定有效的空气质量改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呼和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一个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的城市。
本研究通过采集呼和浩特市大气细颗粒物样本,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对样本进行组分分析和来源解析。
三、大气细颗粒物组分特征1. 化学组分:通过对采集的细颗粒物样本进行化学分析,发现其主要化学组分为有机碳(OC)、元素碳(EC)、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等。
其中,硫酸盐和硝酸盐是主要的细颗粒物组成部分。
2. 粒径分布:细颗粒物在粒径分布上呈现出双峰分布特征,即存在两个粒径峰值。
这表明细颗粒物主要来自于不同的源,且具有不同的粒径分布特征。
四、来源解析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燃煤、燃油等是细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这些排放源会释放大量的硫酸盐、硝酸盐等污染物,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2. 交通排放: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交通排放已成为细颗粒物的重要来源。
机动车尾气中的黑碳、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对细颗粒物的形成和积累起着重要作用。
3. 土壤扬尘:呼和浩特市地处内陆,风沙天气频繁,土壤扬尘也是细颗粒物的重要来源之一。
土壤扬尘主要含有矿物质颗粒和微小颗粒物,对大气环境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大气细颗粒物组分特征及来源的解析,发现工业排放、交通排放和土壤扬尘是细颗粒物的主要来源。
为了改善呼和浩特市的大气环境质量,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工业排放管理,推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
2. 优化交通结构,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减少交通排放。
3. 加强城市绿化,提高城市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壤扬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2024年呼和浩特市大气细颗粒物组分特征及来源解析》范文
![《2024年呼和浩特市大气细颗粒物组分特征及来源解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a0a747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9.png)
《呼和浩特市大气细颗粒物组分特征及来源解析》篇一一、引言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省会,近年来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气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
其中,大气细颗粒物(PM2.5)因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尤为引人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呼和浩特市大气细颗粒物的组分特征及其来源,为当地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一)研究区域概况呼和浩特市位于内蒙古高原中部,地势平坦开阔。
近年来,随着城市扩张和工业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现场采样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呼和浩特市大气细颗粒物进行组分分析。
通过收集不同时间段、不同地点的PM2.5样品,运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组分测定和来源解析。
三、大气细颗粒物组分特征(一)化学组分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PM2.5样品进行化学组分分析,发现其主要组分包括有机碳(OC)、元素碳(EC)、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等。
其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含量较高,表明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工业污染是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
(二)物理特性分析从物理特性上看,PM2.5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吸附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
此外,PM2.5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传输距离远,对区域性环境污染具有重要影响。
四、大气细颗粒物来源解析(一)工业排放呼和浩特市存在较多的重工业区,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粉尘等是PM2.5的重要来源之一。
特别是钢铁、化工、电力等行业的排放对PM2.5的贡献较大。
(二)交通排放随着城市交通的日益繁忙,机动车尾气排放成为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
尤其是柴油车排放的颗粒物和黑烟,对PM2.5的贡献不容忽视。
(三)其他来源除了工业和交通排放外,建筑工地扬尘、道路扬尘、农业活动等也是PM2.5的重要来源。
此外,气象条件如风速、湿度、温度等也会影响PM2.5的浓度和分布。
五、结论与建议(一)结论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呼和浩特市大气细颗粒物的主要组分为有机碳、元素碳等,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交通排放以及其他来源。
大气颗粒物特性及其环境影响胡敏教授
![大气颗粒物特性及其环境影响胡敏教授](https://img.taocdn.com/s3/m/65b96719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05.png)
C ru s tal 12%
Am m o n i u m 3%
Sulfate 14%
O rganics 36%
Ni tra te 2%
EC 4%
C h l ori de 1%
Data of Beijing and Guangzhou, 2000
新粒子研究意义
• 新粒子生成普遍存在:自由对流层,大陆边界层, 污染城区,工业烟羽,对流云附近,暴露潮汐 区…
120
153g/m3
PV1/PV10: 75%
Max. 196100 102100 38400 140 248700 7000 1200
MeanStd 900012500 159007800 78005400 79 3280015600 14001000 9070
Highlight 3: Regional pollution (regional hazy, PM and secondary composition elevated)
针对区域大气复合污染,建立科学合理的区域监测网 络迫在眉睫。需要解决区域复合污染监测网络的设计、 优化、监测技术配置、集成等关键技术。
全国尚未有真正意义的超级站(Supersites)。
目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监测主要问题
• 覆盖面和代表性差:监测点位集中于城市地区,原有的清 洁对照点由于快速的城市化,其所代表的大气环境功能已 经发生变化,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 二次组分所在的粒径及其吸湿性,对能见度的下 降贡献大,造成区域性灰霾;
• 给城市和区域大气污染监测、预报和控制带来新 的挑战。
Highlight 2: 各种浓度水平高(数浓度、表面积浓度、 质量浓度和化学组成浓度)
Number Con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进入到环境空气中形成的大气颗粒物,其主要 包括土壤风沙尘、道路扬尘、建筑水泥尘等。土 壤风沙尘直接来源于裸露地表的颗粒物,对于某 城市而言,除了本地及周边地区的风沙尘外,还 包括长距离传输的沙尘。道路扬尘是道路上的积 尘在一定的动力条件的作用下,一次或多次扬起 并混合,进入环境空气中的大气颗粒物。建筑水 泥尘指在城市市政建设、建筑物建造与拆迁、设 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等施工场所和施工过程中 产生的大气颗粒物。 扬尘源的化学组分含量与尘源和地域有密切 的关系。总体来讲,Si、Al、Ca等地壳元素在三 种源中含量都很高,其中建筑水泥尘的Ca元素比 例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源,而道路扬尘中会存在更 多的有机物。由于道路扬尘的最主要来源是土壤 风沙,两者有很强的共线性问题,有时会将两者 视为一种源考虑。 研究表明,土壤风沙尘与道路扬尘是我国城 市大气颗粒物中最重要的贡献源。在我国北方城 市(如北京、天津、沈阳、安阳、太原、济南、 乌鲁木齐等)土壤风沙尘与道路扬尘之和可占 PM 10 的30%-50%,个别城市(如银川)更高达 60%以上。南方城市情况稍好,如南京、广州、 杭州等城市的土壤风沙尘与道路扬尘在城市PM 10 质量浓度的分担率在5%-34%范围内。此外,我 国正处于城市建设的高峰时期,建筑、拆迁、道 路施工及堆料、运输遗落等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 水泥尘,也成为城市颗粒物重要的来源。建筑水泥 尘在不同城市之间的变化幅度很大,在北方城市如 天津、沈阳、济南、太原等,通常占PM10质量浓度 的3%-13%,但在个别南方城市如广州、杭州等对 PM10的贡献可达22%,其重要性不可忽视。从季节 来看,春季是扬尘源比例最高的季节。 扬尘源对PM 10有较大贡献,但是对PM 2.5贡献 不大,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比燃烧源产生的颗 粒物小。因此,扬尘源的控制,尽管对满足国家 PM 10控制标准很重要,却不是控制PM 2.5和降低颗 粒物健康影响的重要内容。 2.2 煤烟尘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贡献 煤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和民用燃料,在我国 2008年的能源消耗结构中,煤炭占68.7%。煤完全
・18・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1 年第 5 期
粒物的污染来源进行研究,识别并定量主要污染 来源,制定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1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方法
来源不同识物成为来 源解析的重要依据。近年来,随着颗粒物监测技 术和源解析受体模型的发展,我们可以获得各种 污染源排放的颗粒物和环境大气颗粒物的质量浓 度和详细的化学组成信息,包括离子组成、元素 成分、有机碳和元素碳,以及分子水平的颗粒有 机物等。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学上多元统计分析 的方法,结合城市当地的地理、气象条件、经济 结构特点和污染源的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就 有可能对城市污染状况、污染程度、污染来源的 类型和贡献作出科学的判断。颗粒物源解析技术 中的受体模式就是通过分析大气颗粒物化学成分 和物理特征来推断污染物来源,估算各类污染源 的贡献率的方法。从2000年至今,受体模式已经
已有的研究显示机动车排放的颗粒物占PM 10 的5%-20%,已不容忽视。但由于研究结果发表 的滞后,现有的研究主要是2000年至2005年的结 果。考虑到机动车在2005年以来的猛增态势,其 贡献量很可能已经更高。此外,由于机动车排放 出的NOx和VOCs是大气光化学反应的重要前体 物,也是城市颗粒物主要二次组分硝酸盐和二次 有机气溶胶SOA的前体物,因此其对颗粒物浓度 的实质贡献量还会更大。 2.5 区域生物质燃烧的贡献不容忽视 我国的农业生产每年会产生大量的秸秆等农 作物残体。这些农作物残体一部分被农村居民作 为燃料燃烧,另一部分则直接在收割之际即被焚 烧。由于燃烧条件非常简单,这些生物质的燃烧 会产生大量颗粒态与气态污染物。同时,城市里 落叶与城市垃圾的焚烧、森林大火也是生物质燃 烧的重要来源。生物质燃烧产生的颗粒物以有机 物、碳黑、钾元素为主,其中元素钾、左旋葡聚 糖等物质是生物质燃烧的主要示踪物。 由于不同种生物质在不同燃烧条件下的燃烧 产物有显著差异,生物质燃烧的源谱很难获得, 在使用需要源谱的受体模型进行源解析时就会遇 到困难,这导致众多源解析研究没有考虑生物质 燃烧源,相应的政策导向也较少。研究者曾利用 不需要源谱数据的正定矩阵分解模型对北京、 广州等城市进行源解析,得到区域生物质燃烧对 PM 10浓度的贡献率大概在10%左右,是非常重要 的大气颗粒物来源。 2.6 二次颗粒物已经成为在主要城市和城市群地 区大气颗粒物重要来源 工业生产、各类燃烧过程都会产生大量气态 污染物,如SO2、NOx、挥发性有机物等。白天光 照条件下,大气中的NOx与挥发性有机物发生耦 合反应,使臭氧等强氧化性物质浓度显著提高, 大气氧化性增强。在此基础上,气态前体物(二 氧化硫、氮氧化物)经过气态氧化、非均相氧化 以及液相氧化等各类氧化途径,生成气态硫酸与 气态硝酸,并与大气中的碱性气体(如农业生产 释放的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与硝酸铵,进入颗 粒态。部分挥发性有机物也会被氧化成低挥发性 物质,通过凝结等方式进入颗粒态。因此,二次
中文图书分类号:X51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88X(2011)05-0015-05
我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经济快速发展。与 此同时,空气质量的改善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城 市化进程使中国形成了众多城市群、特大城市以 及由密集的高速公路连接的众多中小城市。三个 最重要的城市群,包括京津唐城市群、珠三角城 市群以及长三角城市群,都已经显现出严重的空 气污染问题。我国当前空气污染特征已经从传统 的煤烟型污染向“复合型”污染转变。传统的一 次污染物,如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物(TSP) 的增长趋势已经得到有效遏制,而对二次生成的 臭氧及细颗粒物的控制逐渐成为重点和关键。空 气污染的范围也从局地的一次污染转变为区域的 二次污染。一些地区高浓度的臭氧和细颗粒物同 时存在,显示了我国多污染物共存、多污染源叠 加、多尺度关联、多过程耦合、多介质影响的独 特的大气污染特征。 我国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严重,来源复杂, 呈现多污染源叠加的复合型污染特征。因此,为 实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就要对城市大气颗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1 年第 5 期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o. 5, 2011
我国大气颗粒物来源及特征分析
胡 敏1 唐 倩1 彭剑飞1 王锷一2 王淑兰3 柴发合3 (1.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 100871;2.环境保护 部污染控制司,北京 100035;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12)
项目资助: 世界银行《中国大气污染控制综合管理研究》(项目编号: 7156190). 作者简介: 胡敏, 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气环境化学.
・16・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1 年第 5 期
在我国近30个大中城市的源解析工作中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成为我国研究大气颗粒物来源的最重要手 段之一。研究中使用的具体模型包括:化学质量平 衡模型、正定矩阵分解模型、主因子分析法等。 化学质量平衡模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受体 模式。它是在确定了对颗粒物有贡献的各类源的 详细化学组分(源谱)的基础上,计算各类源对 受体颗粒物浓度的贡献值。其优点在于原理简 单、明确,但对源谱的依赖性强,需要建立完 整、准确且不断更新的源谱信息库。正定矩阵分 解模型可以在没有颗粒物来源的详细化学组分信 息的情况下,在大样本量的数据的基础上,利用 约束条件同时解析出各类源的源谱和贡献。但其 不能对源谱相似的源进行区分,且使用过程相对 复杂,需要有经验的使用者识别判断,对使用者 的要求较高。主因子分析法是通过研究多个指标 的相关矩阵的内部依赖关系,减少变量维数,用 少量的变量解释整个问题。但其需要与其他方法 结合使用,才能得到各类源的绝对贡献值,如排 放清单或者扩散模型等。 另一种估算源贡献的方法是将扩散模型和源 清单相结合,计算某个点源或者某一类源的贡 献。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获得空间的来源分布 特征,不像受体模型只能对受体点的贡献进行研 究。另外,这种方法还在情景分析或者是分析控 制措施效果方面具有优势。但是这种方法需要的 源排放清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一些人 为无组织排放源、天然源和二次细粒子源的参数 难以确定。整体来讲,受体模型和扩散模型各有 特点,他们的结合能用于改进源清单以及评价模 型对每个源的模拟情况。
【摘要】我国大气颗粒物来源复杂,呈现大气复合型污染特征,对主要污染源进行识别和定量,是制定城
市空气质量改善措施的基础。本研究总结了2000年以来我国近30个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源解析研 究,结果表明我国大气颗粒物PM10主要来自六类源:扬尘(土壤尘、道路尘、建筑尘) ;燃煤;工业排 放;机动车排放;生物质燃烧;SO2、NOx、VOCs氧化产生的二次颗粒物。研究还表明,不同地区不同 季节大气颗粒物主要来源和相对贡献存在差异。近年来随着大气颗粒物控制措施的实施,城市PM10污染 状况已明显改善,大气细颗粒物PM2.5越来越受关注,在制定空气质量达标方案时,各类燃烧源和二次颗 粒物的重要性将进一步上升。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受体模型;细颗粒物
胡 敏 等:我国大气颗粒物来源及特征分析
・17・
燃烧的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然而,不 完全燃烧过程将产生煤烟尘、CO和挥发性有机物 VOCs等不完全氧化产物。含有硫的煤在高温燃烧 过程中,会产生SO2和NOx等。煤烟尘的化学组成 随燃烧状态以及煤炭质量的不同差异很大,主要 包括有机物、碳黑以及Si、Ca、Fe等元素。在我 国,火力发电厂、钢铁厂的大型锅炉,城市采暖 季节使用的供暖锅炉,生活用的小炉灶等都是煤 烟尘的主要来源。 受能源结构影响,煤烟尘对我国城市的PM 10 浓度都有重要贡献。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绝大多数 城市煤烟尘对PM10的年均贡献在15%-30%之间, 中小城市的贡献尤为突出,煤烟尘污染呈现明显 的冬高夏低的季节变化,采暖期和非采暖期煤烟 尘占PM10的比例分别为5%-30%和20%-45%。 2.3 工业源排放是工业城市PM10的重要来源 工业生产过程种类繁多,生产过程都会产生 种类不同的大气颗粒物,多数集中在细和超细颗 粒物。对于不同的工业类型,污染源排放的颗粒 物的特征组分也不尽相同。工业源中某些特征元 素或化学组成被用来识别相应的颗粒物来源,例 如,钢铁行业排放的颗粒物中富含Fe、Ca、Si等 元素,并以Fe、Mn元素为识别钢铁行业排放的特 征组分;有色冶金行业的颗粒物排放则以相应有 色金属元素(如Zn、Cu、Al)为源的特征组分。 工业源对大气颗粒物的污染虽然不具有全国 性,但却是众多工业城市颗粒物的重要来源。对 于钢铁行业占有重要地位的鞍山、攀枝花、重 庆、玉溪等城市,钢铁尘在PM10或TSP的分担量可 以达到8%至20%,其中鞍山市和攀枝花市的钢铁 尘都占到PM 10浓度的20%。此外,葫芦岛的冶锌 工业,哈尔滨的石油化工工业对城市PM 10的贡献 都很高。 2.4 机动车排放的贡献日趋重要 从1990年到2009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从500 万辆猛增到1.86亿辆,汽车尾气排放也随之成为 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机动车排放主要源 于燃料在汽缸中的不完全燃烧而产生的有机物、 碳黑、CO等污染物,以及由于大气中的氮气在汽 缸中被氧化而成的NOx。与煤烟尘相比,机动车 排放的颗粒物的碳黑比例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