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浅谈食用油安全问题
注意!这3种食用油最好不吃!很多人不当回事
注意!这3种食用油最好不吃!很多人不当回事油,是美食的灵魂所在,能让食物口感酥脆、气味变香、色泽亮润;它还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E的重要来源,并能帮助食物中维生素A、维生素D等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利用。
所以烹饪时加适量油是有利于健康的,但是用油很有讲究,量过多、选不对、用错了,反会对健康有损耗。
那么该如何科学用油呢?有哪些注意事项?有些食用油还真得劝您少吃甚至不要吃1、这3类油不建议吃只要是质量合格的油都是可以安心食用的,但注意,这几种油真的不建议吃:1、开封超过3个月的油很多人的固有认知当中,不管食用油开封了多久,只要没过保质期就都能吃,其实这个认知是错误的。
虽然说食用油没过保质期,但是开封太久,会增加油脂感染霉菌的风险;而且如果没有做好密封处理,油脂与空气当中的氧气接触,会发生氧化反应,产生一些氧化产物。
进食含有微生物超标、黄曲霉毒素以及部分氧化产物的食用油,很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反应,严重的还可能危及生命。
所以,大家尽量不要食用开封超过3个月的食用油,平时尽量购买小瓶装的油。
2、反复煎炸的油生活中很多家庭都有这样的习惯,炸完食物之后,会用剩下来的油继续炸东西,或是炒菜等。
但反复煎炸的油很容易产生致癌物,如苯并芘、丙烯酰胺、杂环胺等,长期食用,会给健康埋下隐患。
另外,食用油反复使用的情况下,还会产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它不仅会导致发胖,还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等的概率。
3、一些小作坊的“自榨油”有不少家庭喜欢吃自榨油,认为这种食用油的口感会更加浓厚,味道也会更香。
实际上,有些自榨油存在安全隐患。
早前有多个粮油店被查出自榨油黄曲霉毒素含量超标,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用的原材料有可能是已经发霉、变质的;另一方面是因为生产环境很差,机器也比较脏,而且还没有经过精炼,无法彻底去除杂质和有害物质。
2、不同的油类营养、用法各有差异除了牢记有些油不能吃,健康吃油还要做到“多样化”,轮换着吃多种油,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更换。
食用油、饮料、酒类和糕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食用油、饮料、酒类和糕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食品安全问题,食用油、饮料、酒类和糕点食品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分别从食用油、饮料、酒类和糕点食品四个方面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食用油的安全风险评估食用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目前主要的食用油类型包括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等。
食用油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食用油的掺假问题食用油的掺假问题一直存在,主要是在尝试以低廉的价格获取经济利益的商家,通过掺杂劣质食用油来获取更高的收益。
这些劣质食用油一般会被人工合成,含有较高的酸值、烷基苯基、过氧化物等成分,长期食用容易引起肠胃不适、肠癌等疾病。
2. 植物激素残留问题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自然存在的一种激素,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但是,当植物掺入激素类物质时,就容易出现严重的危害。
当大量购买激素液体加工食用油时,残留的激素会大大超出正常的生理范畴,导致妇女患上或使已经患有乳腺癌的人的病情加重。
3. 镉污染问题镉是油菜茎的主要污染物,在逐渐腐烂的油菜茎中,镉会通过食用油被累积到人体内部,影响人体健康。
因此,购买食用油时应选择正规的品牌,以避免安全风险。
二、饮料的安全风险评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饮料行业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
然而,饮料行业的发展也带来了相关的安全问题。
主要的安全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含糖饮料的肥胖问题含糖饮料是许多人的最爱,不过过量饮用含糖饮料会增加人体的热量摄入,引起肥胖。
肥胖与多种疾病的发病率升高有关,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2. 免后果质量问题透过目前市面上质量参差不齐的饮料,免后果可以被兑入饮料、防腐剂等有毒物质。
无法辨别原材料和制作工艺不合格的饮料,应引起消费者的重视,并在购买之前注意检查保质期和生产日期。
3. 产脂质体的有害物质问题部分合成饮料的低级成分中包含产生了有害物质的脂质体,引荐成为免疫系统毒性物质、肾、肝、心脏和肺的有害物质。
食品安全如何选择安全的食用油
食品安全如何选择安全的食用油食用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用于烹饪、炒菜,还用于制作各种食品。
然而,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引起关注,选择一种安全的食用油成为了人们关心的焦点。
本文将从原料、生产工艺和品牌信誉等方面,探讨如何选择安全的食用油。
一、了解原料来源和质量选择安全的食用油需要关注其原料来源和质量。
一般来说,优质的食用油原料必须选取天然、无污染的植物种子或果实。
例如,橄榄油源自于橄榄果实,纯正的橄榄油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且富含维生素E等多种有益成分。
当然,除了植物油类,其他油脂如动物油、坚果油等也可选择优质的原料进行加工。
其次,了解原料的生长环境也很关键。
传统的食用油生产往往不注重原料的环境质量,使用的种子或果实可能含有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因此,选择来自优质农田或有机农场的食用油更有保障。
例如,一些品牌的橄榄油专门生产基地都位于地理环境优越、污染少的地区,确保原料的无污染。
二、关注生产工艺和加工方式除了原料质量,食用油的生产工艺和加工方式也决定了其质量。
在生产过程中,避免使用化学溶剂进行提取,采用物理或自然提取的方法更为可靠。
物理提取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油脂中的有益成分和天然香气,同时避免了化学残留物对人体的潜在伤害。
此外,注重生产过程的卫生和环境保护也是选择安全食用油的重要因素。
规范的生产车间、先进的生产设备以及完善的生产线管理,能够降低油品被污染的风险。
一些知名食用油品牌通常会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监控和管理,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三、选择有信誉的品牌选择有信誉的品牌是选择安全食用油的重要保障。
知名品牌往往有着丰富的生产经验和良好的市场口碑,其产品质量有一定的保证。
消费者可以通过查阅媒体报道、消费者评价等途径了解品牌的信誉度。
此外,选择拥有相关认证的食用油品牌也是明智的选择,如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
这些认证能够证明品牌在生产过程中遵循相关的质量和安全标准。
食用油中常见的添加剂及其安全性
食用油中常见的添加剂及其安全性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重视,食用油的质量成为了购买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食用油在加工过程中,为了增强其口感、延长保质期和改善食品质量,常常添加一些化学合成的添加剂。
本文将探讨食用油中常见的添加剂及其安全性,以帮助消费者更加了解所购买的食用油。
1. 抗氧化剂抗氧化剂是常见的食用油添加剂之一,主要用于防止油脂被氧化。
例如,食用油中常添加的抗氧化剂BHA、BHT和TBHQ,它们具有提高油脂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研究表明,适量添加这些抗氧化剂对人体健康无显著危害。
然而,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导致一些问题,如肝损伤和免疫功能下降。
因此,消费者应注意适量摄入,避免过量食用添加剂。
2. 增稠剂增稠剂主要用于改善食用油的稠度和黏度,常见的有羧甲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
适量添加增稠剂不会对人体带来明显的健康危害。
然而,对于某些过敏体质的人群,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建议在购买时注意产品标签,避免对已知过敏原过敏的物质进行摄入。
3. 酸化剂酸化剂主要用于调整食用油的酸度和酸碱平衡,以提高食用油的质量。
常见的酸化剂有山梨酸、柠檬酸和亚硫酸钠等。
正常情况下,适量的酸化剂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的危害。
然而,长期过量摄入可能会引起胃肠不适等问题。
因此,消费者在选择食用油时,应注意同时摄入过多的酸化剂。
4. 乳化剂乳化剂主要用于改善食用油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使其能够均匀地分散在食品中。
常见的乳化剂有大豆卵磷脂和黄原胶。
适量添加乳化剂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明显的危害。
然而,过量食用可能会引起胃肠不适、恶心等问题。
建议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遵循适量使用的原则。
总的来说,适量添加常见的食用油添加剂不会对人体健康带来明显的危害。
消费者在购买食用油时,应注意选择信誉好、生产过程规范的品牌,仔细阅读产品标签,了解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
此外,摄入任何食物都应注意适量,避免过量食用添加剂。
健康饮食从选择优质的食用油开始,只有保障了食用油的安全性,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健康。
浅谈食用油脂的安全问题
浅谈食用油脂的安全问题张驰;谢文磊【期刊名称】《食品安全导刊》【年(卷),期】2015(000)021【总页数】1页(P29)【作者】张驰;谢文磊【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提高,随之而来的是食用油脂需求量的剧增。
2012年以来我国每年的食用油脂消费量高达2540万吨,人均消费量20千克,在如此大的油脂消费量面前,其食用安全变得尤为重要。
长久以来,人们对食用油脂的安全与健康缺乏足够认识,使得从其生产到使用的各个方面都有诸多问题都威胁着食用者的身体健康。
本文从食用油脂的原料、油脂存放与重复煎炸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土壤是农作物赖以生存的根本,而随着工业的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全国土壤总超标率居高不下,并呈逐年上升的态势。
我国南方土壤污染情况重于北方,土壤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多为重工业发达地区,如东北老工业基地、长江以及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此外,我国西南、中南部土壤受铬、镉、汞、砷、铅等重金属污染严重。
土壤污染造成大豆、花生、油菜等食用油原料中重金属含量不同程度超标,这些重金属很难在现有榨取工艺中脱除,随之进入消费者所购买的食用油中,长期摄入此类“重金属油脂”可能引起神经系统损伤以及造血功能障碍等重症。
植物油料种植过程中的农药残留是食用油原料问题上另一大隐患。
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农药化学性质不稳定,喷洒后受外界条件影响容易分解,然而此类农药包括内吸磷、敌百虫、水胺硫磷、马拉硫磷等毒性极高品种,如喷洒于生长期较短的油料作物,若有残留危害极大。
此外,化学性质稳定的含有机氯类农药,在农作物及环境中消解缓慢,如杀菌剂五氯硝基、三氯杀螨砜等,摄入后会逐渐在人体内积累,对脏器造成长期慢性毒害。
食用油脂长时间存放不当会发生变质,产生强烈的不愉快气味,这称为油脂的酸败,其原因是油脂受到温度、水分、空气的影响,受脂肪酶影响,油脂水解产生的游离脂肪酸提高了油脂酸值,或是油脂长时间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其脂肪酸中的双键被氧化而分解生成低级羧酸、酮、醛等,影响油脂质量。
食用油生产关键点及常见的质量安全问题
食用油生产关键点及常见的质量安全问题【摘要】粮油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加工业。
随着人民消费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粮油加工业也在快速发展。
尤其是食用油行业市场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市场规模大,发展机会不断。
但从食用油加工业发展现状来看,仍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以促进食用油加工业高质量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
本文结合食用油生产关键点,归纳列举常见的质量安全问题,以为加强食用油生产质量安全管理提供启示。
【关键词】食用油;关键点;质量安全粮油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民生。
随着不断发展,我国食用油行业正在不断壮大,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十四五”期间,我国强调不断发展和完善粮油运输体系,坚持油品经营,开发和改进油品技术,确保食用油生产和消费安全。
此外,随着食用油市场的扩大和盈利能力的提高,满足高端和多样化客户需求的包装化、高端化以及品牌化也在增加。
一、食用油生产关键点我国的主要植物油是草本植物油以及木本植物油。
草本油包括大豆、花生、油菜籽、芝麻、棉籽和葵花籽。
木本油包括山茶籽、椰子、核桃、橄榄和油桐,目前规定使用转基因油的食用油必须在包装上标明“转基因”字样。
油料种子的预处理根据需要包括油料种子的清洗、脱绒、剥壳、烘干、研磨、软化、去皮、轧胚和蒸炒等多项工序。
处理后的油料进入下一阶段,用于制备毛油。
在食用植物油加工过程中,原油一般采用压榨和浸出两种方法制备。
压榨法是通过物理压榨从油中提取油脂的方法。
虽然这标志着传统的石油生产方法的优势,但目前的压榨方法是工业化操作。
浸出法是利用食品级溶剂利用化学原理从油中提取油的方法。
从世界食用油制造工艺发展的历史来看浸出制油制造工艺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先进的制造工艺。
浸出法最早在发达国家应用和发展。
在以上两种制油方式中,生产企业根据不同需求进行选择,相辅相成,在企业中常采用压榨和浸出两种方式。
例如,在生产香油、花生油、芝麻油等香油时,为了保持油脂的浓郁风味,需要采用压榨法,(压榨前高温蒸炒提出香味)。
食用油安全状况改进的几点建议和措施
食用油安全状况改进的几点建议和措施众所周知,食用油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作为烹调食品的基本配备,食用油是提供人们所需脂肪的重要来源之一,所以把好食用油的质量关至关重要。
近些年劣质食用油和地沟油也有抬头并呈现恶化趋势,各监管部门和广大消费者应予以警惕并采取有效措施。
纵观种种原因,我们不难发现目前食用油安全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只有从多方面着手,才能解决当前问题。
本人从多年的工作中总结以下几点建议和措施供大家磋商。
标签:食用油安全状况改进措施1 食用油加工生产单位和个人食用油加工生产作坊方面1.1 尽快成立行業自律组织规模大的食用油生产厂家应当主动联合业内企业以及大型超市成立食用油协会,捍卫消费者权益和自身利益。
1.2 企业应严格按照程序文件和质量手册进行生产、管理按照程序文件和质量手册进行生产和管理,前期虽然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看似加大了成本,其实这些工作将会带来巨大的效益,只要程序文件和质量手册制定的正确,运行得当,不但能很好控制油品的质量,而且还会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1.3 应自觉学习有关食品以及食用油的相关法规和标准食品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人民的重视,食用油企业应抽出一定时间,组织员工对有关食品和食用油的法规和标准进行集中学习。
1.4加强自身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国家职能部门不可能实现企业产品的批批检测,只有加强自身检测,才能从根本上把住质量关,所以企业应该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不断购进新的检测设备和人员的培训。
1.5 加强质量安全意识和诚信意识培养食用油企业的领导层不仅要对食用油行业的严峻形势有清醒的认识,树立诚信意识,还要将这种认识和意识贯彻到每一位职工,使整个企业形成“产品质量人人有责,质量就是生命”的良好氛围,使企业勇担社会责任,永葆诚信形象。
2 食品经销单位方面2.1 完善进货渠道食用油经销单位和个人经营者要坚决从正规的渠道进货,建立严格进货检验程序,索要每批产品的检测报告,成立专门的质量负责部门或由专人负责质量。
浅谈食用油安全问题
浅谈食用油安全问题食用植物油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食用油也是指可食用的动物或者植物来源的油脂,常温下为液态。
由于原料来源、加工工艺以及品质等原因,常见的食用油多为植物油脂,包括豆油、花生油、菜子油、棕榈油、橄榄油、芥花子油、葵花子油和芝麻油等等。
不同种类的食用植物油的成分含量各异,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呈稳步上升的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多种心血管“富贵病”也随之发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最危险的疾病,在全球每年约占总死亡总数的30%-70%,我国约占40%左右,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者达210-300万,估算到2020年,全球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总数将达到2000万。
心脑血管疾病来源于血脂异常,而血脂异常又来源于人们日常的饮食结构不均衡,这其中尤其是脂肪的摄取不均衡、不科学、不合理所致。
因此食用油安全问题一直倍受关注,是否食用植物油真的因加工工艺的不同而导致油的品质有大的差异,转基因油料生产的植物油是否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等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怎样食用食用油才有助于身体的健康呢? 一、从油料来源的角度 由于从国外进口的大豆多为转基因产品,消费者对此有清楚的认识。
转基因是一项新兴技术,其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尤其是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各种影响,这些年来一直是各国科学家研究和争论的焦点。
欧美各国要求直接将食物成分是否含转基因标注出来告诉消费者。
在一些欧洲发达国家,甚至禁止生产和进口转基因食品。
我国农业部和质检总局也发文,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将原料中所含的转基因成分明确标示在产品外包装上,让消费者在享有足够知情权的情况下自主选择。
转基因技术就是通过生物技术,将某个优良基因从生物中分离出来,植入另一种生物体内,形成新品种的转基因生物。
它克服了天然物种生殖隔离的屏障,将具有某种特性的基因分离和克隆,再转接到另外的生物细胞内,从而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创造出自然界中原来并不存在的新的生物功能和类型。
食用油保障措施有哪些
食用油保障措施有哪些食用油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保障食用油的质量和安全,对于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食用油的质量和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首先,食用油的安全生产是保障措施的基础。
食用油生产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的生产标准和规范,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条件和操作规程符合要求。
对于生产设备和生产线,需要定期进行维修和检验,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符合卫生要求。
其次,加强食用油的质量监管是非常重要的。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食用油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对食用油的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监管。
定期抽检食用油的质量,严厉打击假冒伪劣食用油的生产和销售行为。
同时,加强食用油的标识和追溯管理,确保消费者可以准确了解食用油的来源和生产过程。
第三,提高消费者的食用油安全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保障措施。
普及食用油的知识,让消费者了解什么是合格的食用油,如何正确购买和储存食用油。
同时,提醒消费者注意查看食用油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食用油。
此外,消费者还应选择有信誉的品牌和正规渠道购买食用油,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第四,加强食用油的宣传和教育,提倡健康的食用油概念。
倡导使用低胆固醇、低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如橄榄油、花生油等。
对于高温炸炒的食用油,应及时更换,避免油品变质产生有害物质。
同时,加强对植物油脂的科学研究和开发,推广高品质、低价格的植物油脂,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最后,加强食用油的应急处理和事件处置能力,建立完善的食用油安全监测和预警机制。
一旦发现食用油质量问题或食用油安全事件,应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及时通报和处置,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综上所述,保障食用油质量和安全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合作。
生产企业要做好生产过程的卫生管理,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管和管理,消费者要提高安全意识,而且还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倡健康的食用油概念。
只有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才能确保食用油的质量和安全,保障人们的健康。
食用油安全
食用油安全食用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材料之一。
然而,近年来,食用油的质量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加工、储存和使用等方面介绍食用油的安全性,并提供一些建议,以确保人们选择和使用安全的食用油。
首先,食用油的加工过程对其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规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应确保原料的安全性。
他们应选择健康的植物油作为原料,并严格控制油的加工过程,如脱酸、脱色、脱臭等。
此外,他们还应定期进行检测,确保油的品质符合食用标准。
其次,食用油的储存也是确保其安全性的一项重要环节。
正确的储存可以延长食用油的保质期,并避免油发生质量问题。
首先,食用油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阳光和热源。
其次,避免食用油接触到空气,可以使用容器密封、瓶口加盖等措施。
最后,使用后请尽量迅速封上瓶盖,以防油氧化或受到污染。
再次,正确使用食用油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其安全性。
使用时,首先要检查食用油的外观、气味和质地,如发现浑浊、异味、粘稠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
其次,避免将废弃油混入新油中,因为废油可能已经发生质变,混入新油会导致食用油的安全性下降。
最后,使用食用油时要注意火候,避免过高的温度会使油烟产生有害物质。
因此,在烹饪过程中应控制好火候,避免过热食用油。
最后,为了确保选择安全的食用油,消费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购买食用油时要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产品。
其次,查看产品标签上的相关信息,如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以及质量检测报告,确保产品符合安全标准。
此外,可以向相关机构了解食用油的质量和安全信息,如政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或消费者协会等。
总之,食用油的安全性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加工、储存和使用都对食用油的质量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消费者在选择和使用食用油时应格外小心,确保选择到质量安全的产品。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饮食健康和安全。
浅析粮油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粮油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粮油品质安全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和身体健康。
粮油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因此,对粮食和食用油的品质和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至关重要。
但是,当前我国粮食生产中仍面临着诸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文章就目前我国粮食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存在的问题作了简单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粮油;质量安全;对策1问题分析1.1缺乏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在当前的粮油质量安全领域中,存在着一个重要而严峻的问题,即缺乏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
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粮油质量安全监管的标准不一致,监管措施也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这导致了一些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不到位,产品质量问题频发。
并且当前的监管体系中,存在着多个涉及粮油质量安全的监管部门,但这些部门之间的职责界定不清晰,协同工作不够紧密。
这导致了监管工作的分散化和重复劳动,无法形成统一有效的监管力量。
在一些地方,监管部门的监督和执法工作不到位,存在着疏于履职、失职渎职等问题。
监管部门在人员配置、技术水平、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无法满足复杂多变的监管需求。
这导致了监管部门难以及时获取有关粮油生产的信息,无法快速反应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1.2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用于改善食品质量和延长食品保质期的物质,在一定范围内合理使用是符合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的。
然而,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滥用和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并且,一些不合格的添加剂会使得产品的色泽、口感等质量指标改变,甚至导致产品变质或腐败。
同时,一些违规使用的添加剂可能存在毒性或致癌性,长期摄入会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1.3污染问题严重在粮食等农产品的加工、生产过程中,都存在着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
比如在生产中受到农药污染、在运输中受到环境污染等,都会影响粮油的品质。
当前,我国粮食工业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就必须从根本上提高粮食品质。
食用油生产关键点及常见的质量安全问题
117本文结合食用油的生产关键点,列举常见的质量安全问题,并指出了食用油的潜在风险点。
一、食用油的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国内传统的食用油加工工艺主要包括四种:冷榨工艺、热榨工艺、浸出工艺以及水代工艺。
此外,新型的制油工艺还包括:超临界CO 2萃取工艺、亚临界萃取工艺及水酶法工艺。
其中,热榨工艺、冷榨工艺、浸出工艺、水代工艺的关键控制点分别如表1、2、3、4所示。
表1:热榨工艺的关键控制点关键控制点控制值焙炒时间20-30min 焙炒温度200℃压榨温度180℃压力40-50MPa 表2:冷榨工艺的关键控制点关键控制点控制值压榨温度65℃入榨水分9%离心转速30r/min表3:浸出工艺的关键控制点关键控制点控制值浸出时间根据浸出器类型浸出温度50-55℃水化脱胶低温水化20-30℃加水量W=(0.5-1)X 中温水化60-65℃加水量W=(2-3)X高温水化85-95℃加水量W=(3-3.5)X(式中X——油中磷脂含量)碱炼脱酸工艺初温终温低温碱炼20-30℃60℃高温碱炼75℃90-95℃湿法碱炼30-50℃60-70℃真空吸附脱色真空度8KPa,油温90-100℃,搅拌15-20min脱臭真空度1KPa,温度240℃,时间100-120min表4:水代工艺的关键控制点控制点控制值焙炒时间35min 焙炒温度220℃食用油生产关键点及常见的质量安全问题加水量80%震荡3h二、食用油产品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1.酸价超标。
酸价是脂肪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标志,也是油脂变质程度的指标。
如果长期食用酸价过高的食品,会导致人体肠胃不适、腹泻并损害肝脏。
2.苯丙[a]芘超标。
据报道,2021年广西省被曝出有一个批次的山茶油苯并[a]芘超标20多倍,达到248μg/kg。
苯并[a]芘会随着消化道进入人体,使人体内的肠道、胃部以及肝脏受到损伤,从而诱发人体内的细胞癌变,增加患癌风险。
3.黄曲霉毒素B1超标。
黄曲霉毒素B1大量摄入时,可发生急性中毒,出现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
食用油的安全隐患
食用油的安全隐患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用油的要求不断增加。
在
现代生活中,食用油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食品原料。
然而,随着
食用油的供应量迅速增加,食用油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从以
下三个方面阐述了食用油的安全隐患:
一、加工工艺和生产过程的安全隐患
食用油的生产过程中,加工工艺和生产设备的安全卫生显得尤
为重要。
在食用油生产过程中,存在重金属污染、残留农药、使用
劣质油等安全隐患。
此外,由于工艺和操作不当会导致微生物污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从而导致食用油质量下降,卫生安全问
题增加。
二、包装和储存过程的安全隐患
食用油在运输、存放、包装等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安全隐患。
首先,在运输过程中,如果不合理运输可能会导致食用油超负荷和
储存不当,产生氧化过程,促进了油脂分解反应和自由基反应等催
化分解反应的发生。
其次,在储存过程中,如果储存不当,油脂的
酸化程度会不断增加,从而影响到食用油的品质和稳定性。
此外,
如果包装不恰当,食用油中会渗出塑料添加剂,从而导致食用油中
有害成分的增加。
三、食用安全问题的安全隐患
食用油的卫生安全问题也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食用油的不
当加热、过期或者塑料瓶装油脂中添加的化学物质残留都会对人的
1。
如何合理选择食用油药食同源让你吃得更健康
如何合理选择食用油药食同源让你吃得更健康食用油在家庭烹饪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提供食物所需的脂肪和热量,还能影响到我们的健康。
然而,在市场上,各种品牌和类型的食用油琳琅满目,如何合理选择食用油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如何选择食用油,以保证我们能够吃得更加健康。
一、了解不同类型的食用油了解不同类型的食用油对于做出明智的选择非常重要。
常见的食用油主要分为动物油和植物油两类。
动物油包括牛油、猪油等,而植物油则包括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
不同的食用油在脂肪酸的组成、口感和适用场景上有所不同。
二、根据烹饪方式选择适合的食用油选择适合不同烹饪方式的食用油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不同的食用油在高温烹饪下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氧化和生成有害物质。
在煎、炸等高温烹饪时,适合选择耐高温的植物油,如葵花籽油、花生油,它们有较高的烟点和稳定性,能够较好地保持营养成分。
三、关注食用油的营养价值食用油除了提供能量外,还含有一些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和必需脂肪酸,如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
选择富含这些营养物质的食用油对保护心血管健康、维护皮肤健康等都有益处。
因此,在选择食用油时,可以参考包装上的营养信息,选择富含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
四、重视油品的食品安全食用油的食品安全也是选择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应该选择有信誉的品牌和厂家生产的食用油,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
另外,注意查看食用油的保质期和存储条件,及时使用并妥善保存,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食用油。
五、适量搭配多种食用油不同种类的食用油有不同的特性和营养价值,适量搭配多种食用油可以更全面地满足人体对脂肪酸和维生素等的需求。
比如,可以在炒菜时使用植物油,如葵花籽油、花生油;凉拌时使用橄榄油等。
这样的搭配不仅能提供多种营养物质,还能调味品食物的口感。
综上所述,选择适合的食用油是保持健康饮食习惯的关键之一。
通过了解不同类型的食用油、根据烹饪方式选择适合的食用油、关注食用油的营养价值和食品安全、适量搭配多种食用油等方式,我们能够合理选择食用油,并享受到更健康的饮食生活。
食用植物油的几个食品安全问题
食用植物油的几个食品安全问题提纲:1.食用植物油的种类、生产现状和营养价值2.转基因食用植物油3.反式脂肪酸4.地沟油、散装油8.食用植物油中农药残留5.黄曲霉素、苯并芘等致癌物6.酸败产生醛酮类物质,酸价值7中外食用油检测标准对比油脂是人类食品的主要营养成分之一,其中,食用植物油不仅是人体很好的热量及脂溶性维生素来源,而且还含有人体无法合成却必须摄入用以维持健康的亚油酸、亚麻酸等物质,因此食用植物油的质量安全及选择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食用植物油的种类及营养价值目前市售的食用植物油种类繁多,常见的主要有橄榄油、山茶油、菜籽油、豆油、棉籽油、香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
面对如此多种的食用植物油,要想吃的明白,吃的健康,我们首先必须了解食用植物油中的营养成分。
○1脂肪是食用油脂的主要营养成分。
脂肪是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并构成一些重要生理物质,起到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缓冲外界压力的作用大多数食用油脂肪含量在98. 7% ~ 100%之间。
其中米糠油脂肪含量为98. 7% ; 核桃油为99.1%; 芝麻油(香油)为99. 7%; 色拉油为99. 7%; 茶籽油99. 8%; 花生油、大豆色拉油、葵花籽油为99. 9% ; 玉米胚芽油脂肪含量为100%。
○2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
而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保持细胞膜的相对流动性,使胆固醇酯化,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微循环的作用。
同时亚油酸和亚麻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不饱和脂肪酸,必须从膳食中补充。
○3植物油中的甾醇是多种甾醇的混合物。
植物甾醇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还有一定的抗炎作用等。
○4维生素E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保护神经系统、骨骼肌、视网膜; 延缓衰老;维持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 对内分泌、呼吸、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正常功能的发挥都有不同程度的有益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食用油安全问题
食用植物油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食用油也是指可食用的动物或者植物来源的油脂,常温下为液态。
由于原料来源、加工工艺以及品质等原因,常见的食用油多为植物油脂,包括豆油、花生油、菜子油、棕榈油、橄榄油、芥花子油、葵花子油和芝麻油等等。
不同种类的食用植物油的成分含量各异,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呈稳步上升的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多种心血管“富贵病”也随之发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最危险的疾病,在全球每年约占总死亡总数的30%-70%,我国约占40%左右,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者达210-300万,估算到2020年,全球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总数将达到2000万。
心脑血管疾病来源于血脂异常,而血脂异常又来源于人们日常的饮食结构不均衡,这其中尤其是脂肪的摄取不均衡、不科学、不合理所致。
因此食用油安全问题一直倍受关注,是否食用植物油真的因加工工艺的不同而导致油的品质有大的差异,转基因油料生产的植物油是否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等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怎样食用食用油才有助于身体的健康呢?
一、从油料来源的角度
由于从国外进口的大豆多为转基因产品,消费者对此有清楚
的认识。
转基因是一项新兴技术,其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尤其是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各种影响,这些年来一直是各国科学家研究和争论的焦点。
欧美各国要求直接将食物成分是否含转基因标注出来告诉消费者。
在一些欧洲发达国家,甚至禁止生产和进口转基因食品。
我国农业部和质检总局也发文,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将原料中所含的转基因成分明确标示在产品外包装上,让消费者在享有足够知情权的情况下自主选择。
转基因技术就是通过生物技术,将某个优良基因从生物中分离出来,植入另一种生物体内,形成新品种的转基因生物。
它克服了天然物种生殖隔离的屏障,将具有某种特性的基因分离和克隆,再转接到另外的生物细胞内,从而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创造出自然界中原来并不存在的新的生物功能和类型。
如转基因大豆就是把一种微生物的基因植入到大豆内生产出的,它在抵抗力和含油量上都比普通大豆高出许多。
国外一些转基因的玉米已经被证实含有过敏原,对人体有害,但据有关大豆加工专家介绍,一般用转基因大豆原料制取食用油,都要按严格的操作程序进行,其安全性与非转基因大豆原料制取的食用油相同。
转基因改变的是植物的氨基酸序列,氨基酸构成蛋白质,所以,转基因技术改变的是植物的蛋白质成分,而转基因油料的植物油成分没发生任何改变,因此在油料的加工过程中,转基因成分基本上都集中在了豆粕当中,精炼之后的植物油中的转基因成分大可忽略不计。
二、从制取工艺的角度
目前,植物油的制取工艺主要有压榨法和浸出法两种,压榨法是通过机械作用把植物细胞破碎,把油脂从油料中分离出来,属于传统作坊的制油方法。
该方法出油率低,豆粕中残油含量高;浸出法是根据相似相容原理,选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溶剂,通过溶剂与处理过的固体油料中的油脂及部分脂溶性物质接触而将其萃取溶解出来,并用严格的工艺脱除油脂中的溶剂,得到油脂。
与压榨法相比,浸出法制油具有粕中残油少、出油率高、加工成本低、生产条件良好、油料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等优点,是现代油脂加工的主要方法。
制油原料的不同特点决定了不同的油脂制取工艺。
一般来说,高含油油料采用预榨———浸出法,如油菜籽等;低含油油料采用直接浸出法,如大豆等;而某些油料中可产生特殊风味的油脂,为保持其产品不失去原有的风味,多采取压榨法,如芝麻油、花生油等油脂的生产。
与压榨法相比,浸出法残油少,充分利用了油料资源,出油率高,价格也便宜。
不过,不管采取什么工艺,得到的油都只能是原油(也叫毛油),原油不可以直接食用,必须经过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精炼工艺,达到各级油品的标准才能上市销售,所以无论是浸出油还是压榨油,只要符合我国食用油脂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的,就都是安全的。
“压榨油比浸出油更健康”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违反了国家食用油标准。
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会长王瑞元曾指出:“一些厂商和销售人员,在竞争中采取了不合理方式和不择手段的办法进行
所谓的竞争,在宣传自己产品时贬低他人的产品,说什么浸出法制取的油有毒,宣称压榨法油品质量要高于浸出法产品等等。
这些错误的做法和说法,严重误导了消费者,也危害了油脂行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国家食用油标准对这两种工艺都予允许使用。
由于两种工艺不同,油的风味各有不同。
为了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国家还特别规定了食用油需要标明生产方式,便于消费者根据各自的喜好进行选择。
三、从食用比例的角度
植物油主要含有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都较低,故植物油在室温下一般是液态的,所含的必需脂肪酸也比动物油高,不含胆固醇,而含豆固醇、谷固醇等植物固醇。
动物油主要含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的熔点都较高,故动物油在室温下一般呈固态。
一般认为熔点高的饱和脂肪酸,容易凝固、沉淀在血管壁上,导致动脉硬化,但动物油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d、k、b6、b12等,这些维生素与人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关系。
国外营养学者研究发现动物油中还含有“脂蛋白”,它有延长寿命的功效与作用。
根据动物油、植物油的特性可知,食用过多的动物油会导致高血压和肥胖病,并发生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症状;但是食用过多植物油也不适当。
因为,植物油中主要成分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内易氧化成过氧化酯质,可增加饮食致癌的危险性。
为了身体健康,应适当取舍荤素油的利弊,要动物油、植物油兼食。
按照
我国营养学家的意见,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认为食物中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应该保持一定比例按1:2搭配食用较为合适。
而且不宜单食一种植物油,应该几种甚至多种植物油交替食用,避免疾病的发生。
四、从战略的角度
以上主要是从食用油本身进行的分析,但关乎人们日常生活的食用油如果受制于人,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本是油料生产大国,油菜、花生、芝麻等产量一直居世界第一位,大豆、葵花子的生产也名列前茅。
但近年来,种植面积均呈下降趋势。
最近5年,全国油料年总产含大豆维持在4300-4800万吨,国产植物油年产量仅维持在900-1000万吨左右,其中菜子油和花生油之和占国产食用植物油的70%以上。
另一方面,全国植物油消费总量从1740万吨上升到2235万吨,消费的增长远远高于生产的增长。
进口油料占国内消费总量六成。
2007年以来,食用油价格不断攀升,成为消费者和政府共同关注的一大问题。
原料短缺乃食用油价格上涨主因。
油料已成为对国际市场依存度最大的大宗农产品,年进口花费1000多亿元,是造成农产品国际贸易逆差的主要根源。
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指出:“油料需求的刚性增长和油料或食用油脂总产量增长缓慢之间的供不应求矛盾,是我国油料产业发展存在的核心问题。
发展油料生产,保证食用油安全,已是当务之急。
”
食用油是百姓餐桌上的必需品,油价上涨所带来的生活成本的提高等诸多问题已引起国家高度重视。
只有油料定价权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我国才能“手中有油,心中不慌”。
而掌握油价的唯一途径就是扩大油料种植面积,提高油料产量,将油料的供给立足国内。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国家13亿人口的食用油问题,保证我们的日常生活不受威胁。
除了人们担心的上述问题之外,一直困扰人们生活的食用油掺假问题也屡禁不止。
食用油造假猖獗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不法商贩见利忘义,利令智昏,为了赚钱,不择手段;二是有些职能部门不作为、不尽职、不负责,助长了制假贩假的不法行为。
相关部门只有严把质量关,才能给食用油安全问题多加一道“安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