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恶性肿瘤药讲解

合集下载

抗恶性肿瘤药—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的用药原则(药理学)

抗恶性肿瘤药—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的用药原则(药理学)
学习目标
1 掌握抗恶性肿瘤药的分类和主要不良反应 2 熟悉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的作用、应用及用药护理 3 了解抗恶性肿瘤药的作用机制
情景导入
导入情景: 李先生,45岁。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采用环磷
酰胺化疗。在治疗期间,李先生出现了尿频、尿急、尿痛、 血尿等症状。 请思考:
1.病人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是什么? 2.为了缓解上述症状,护理人员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第三节 抗恶性肿瘤药的用药原则
1.依据细胞增殖动力学规律
增长慢的先用周期非特异性药,增长快的先用周期特 3.根据药物的毒性 提高疗效,降低毒性 4.依据抗肿瘤谱 胃肠道腺癌(氟尿嘧啶);鳞癌(博来霉素) 5.依据给药方法 大剂量间歇疗法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抗恶性肿瘤药物PPT课件

抗恶性肿瘤药物PPT课件

(一)、烷化剂
4. 甲烷磺酸酯类
白消安(马利兰)
口服给药,吸收较完全 明显抑制粒细胞生成,对淋巴系统的抑 制作用比较弱,适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可减轻白细胞的增多和脾肿大
(二)、破坏DNA的铂类化合物
顺铂 cisplatin
卡铂 carboplatin
奥沙利铂 oxaliplatin
顺铂进入和运出细胞的过程:
以端粒酶为靶点的抑制剂; 促进恶性肿瘤细胞向成熟分化的分化诱导剂
(三)耐药性产生的机制
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
肿瘤细胞在接触一种抗肿瘤药后,产生了对多种结构不 同、作用机制各异的其他抗肿瘤药的耐药性。
ATP
ATP
Proposed mechanism of indomethacin and SC236 as P-gp ATPase non-competitive inhibitors
抗恶性肿瘤药物
抗肿瘤药主要是指抗恶性 肿瘤药,又叫抗癌药。癌症的 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 居第二位。目前肿瘤的治疗有 手术,放疗,化疗和生物效应 调节剂。
50年代 烷化剂和抗代谢物;
60-70年代 抗生素,生物碱,金属 络合物
80年代之后,生物效应调节剂如白 细胞介素,多肽,多糖和单抗等。
第一节 抗恶性肿瘤药的药理学基础来自(四)、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1.拓扑异构酶I抑制药
喜树碱
特异性的与拓扑异构酶I结合,形成药物酶-DNA复合物,使DNA双链合成中断,产 生细胞毒性作用。
第二节 细胞毒类抗肿瘤药
根据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制
1、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2、直接影响DNA结构和功能的药物
3、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

第45章 抗恶性肿瘤药物(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

第45章 抗恶性肿瘤药物(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

②亦可抑制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延缓G1-S 期,将细胞阻滞于G1期,因而作用有自限性。
③不易通过血脑屏障。 ④血药浓度与骨髓毒性密切相关,可据其监测
毒性。
24
临床应用:
➢急性白血病; ➢绒毛膜上皮细胞癌、恶性葡萄胎:
25
不良反应:
➢消化道症状 ➢骨髓抑制 ➢肝、肾功能损害 ➢生殖功能减退(少数) ➢色素沉着、脱发、皮疹及剥脱性皮炎(偶见) ➢局限性肺炎、骨质疏松性骨折(偶见)
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起到第二次分裂完成时止, 称为一个细胞增殖周期。细胞周期可分为以 下四期:
a. 合成前期 (G1期) b. DNA合成期(S期) c. 有丝分裂前期(G2期) d. 分裂期(M期)
(2)非增殖细胞群(G0期) 此期细胞对抗恶性肿瘤药物不敏感,一旦增殖 周期中对药物敏感的细胞被杀死后,G0期细 胞即可进入细胞周期补充,它们是肿瘤复发 的根源。
已证明:癌是由于至少两种癌基因经多阶段变化 引起。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进步为癌的防治 提供了不少新靶点,开辟了新的领域,如:癌 细胞的分化诱导;癌的分化治疗;单克隆抗体 及癌的导向治疗;细胞生长因子及免疫调节; 免疫治疗;癌基因及癌的基因治疗等等。本章 节将重点讨论肿瘤化疗。
目的
1.了解肿瘤细胞增殖周期动力学及其与提高药 物疗效的意义;
直接影响和破坏DNA结构和功能的药物
– 烷化剂:氮芥;环磷酰胺;噻替哌;白消安; – 顺铂 – 抗生素类:丝裂霉素;博来霉素; – 喜树碱类:
35
(一)烷化剂
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endoxan, cytoxan, CTX)
药理作用:
➢ 在体外无活性。 ➢ 在体内经肝细胞色素P450氧化、裂环生成中间产物醛磷酰胺

药理学抗恶性肿瘤药物

药理学抗恶性肿瘤药物
(二)胸苷酸合成酶克制药
5-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 【药动学】
口服吸收不规则,需静脉给药;肝和肿瘤组织中分 布高;主要在肝代谢灭活;CO2由呼气和尿排出。 【作用机制】
1. 在细胞内转变为5-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而克制脱氧 胸苷酸合成酶,阻止脱氧尿苷酸甲基化为脱氧胸苷酸, 从而影响DNA旳合成;
结束旳时间。
分为四期
G1(DNA合成前期) M(有丝分裂期) G2(DNA合成后期) S(DNA合成期)
Antineoplastic drugs
1. 增殖细胞群:按指数分裂繁殖,对药物敏感 2. (增长快旳肿瘤 GF值大接近于1,对药物最敏感、疗
效好,GF值小旳肿瘤,对药物不敏感,疗效差。)
2. 非增殖细胞群 静止(G0)期细胞 (复发旳根源) 无增殖力或已分化旳细胞 死亡细胞
称药物外排泵。
Antineoplastic drugs
第二节 常用旳抗恶性肿瘤药物
一、干扰核酸生物合成旳药物 称抗代谢药,构造与正常代谢物类似,干扰核酸合成。 此类药物主要作用于S期,是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一) 二氢叶酸还原酶克制药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
➢ 甲氨蝶呤对二氢叶酸还原酶有强大而持久旳克制 作用,能干扰DNA和蛋白质旳合成。
【临床应用】抗癌谱广,可用于胃、肺、乳癌、慢性 粒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
【不良反应】明显而持久旳骨髓克制,其次为消化道 反应。注射局部刺激性较大。
Antineoplastic drugs
博来霉素(平阳霉素、争光霉素) 属周期非特异性药,作用于G2、M期,能与铜或
铁离子络合,产生氧自由基,使DNA断裂,克制复制。 对磷状上皮癌(口腔、头颈部、皮肤、外阴)疗效很好 ,对食管、肺、宫颈鳞癌也有效。

药理学 抗恶性肿瘤药抗恶性肿瘤药药理学基础护理课件

药理学 抗恶性肿瘤药抗恶性肿瘤药药理学基础护理课件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恶心和呕吐
抗恶性肿瘤药物可能导致恶心和 呕吐,这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不
良反应。
腹泻和便秘
部分抗恶性肿瘤药可能导致腹泻或 便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肝功能异常
长期使用抗恶性肿瘤药物可能对肝 脏造成损害,导致肝功能异常。
骨髓抑制
白细胞减少
抗恶性肿瘤药物对骨髓有抑制作 用,可能导致白细胞数量减少,
影响免疫功能。
血小板减少
部分抗恶性肿瘤药物可能导致血 小板数量减少,增加出血风险。
贫血
长期使用抗恶性肿瘤药物可能引 起贫血,导致乏力、头晕等症状

心脏毒性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某些抗恶性肿瘤药物可能引起心律失 常,甚至可能导致心脏骤停。
部分抗恶性肿瘤药物可能引起心肌缺 血,导致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措施
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控制药物剂量、加强营养支持等。
不良反应的处理
对于已发生的不良反应,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如停药、减量、对症 治疗等。
04
抗恶性肿瘤药的合理使用与注意事项
药物的合理选择与使用
根据肿瘤类型和分期选择合适的抗恶性肿瘤药物
每种抗恶性肿瘤药物都有其特定的适应症,应根据患者的肿瘤类型和分期进行选择。
预后评估与生活质量改善
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和康复计划,提高生活质量 。
联合治疗策略
化学治疗联合靶向治疗
利用化疗药物和靶向药物的协同作用,提高疗效并降低毒 副作用。
免疫治疗联合放疗
通过放疗增强免疫细胞的浸润和活化,提高免疫治疗的疗 效。
局部治疗联合全身治疗
将局部的手术、放疗与全身的药物疗法相结合,全面控制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药理学第四十章 抗恶性肿瘤药

药理学第四十章 抗恶性肿瘤药

增殖期细胞
增殖细胞群:不断按指数分裂增殖的细 胞。 细胞周期:肿瘤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 下一次分裂结束的时间称为细胞周期。
增殖期细胞
包括四个时期,DNA合成前期(G1期)
DNA合成期(S期) DNA合成后期(G2期) 有丝分裂期(M期)
细胞增殖周期分为四期
肿瘤细胞的增殖动力学
S DNA合成期
1.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杀灭增殖周期各期细胞及G0期细胞 ,如:多数
烷化剂、多数抗癌抗生素、氮芥、丝裂霉素等
2. 细胞周期特异药物:
仅对增殖周期某期有较强作用,对G0期细胞不敏
感。如:抗代谢药:S期 长春碱类:M期
按药物的作用机制分类
1.抑制DNA合成药 如氟尿嘧啶,阿糖胞苷,甲氨蝶呤 2.破坏DNA结构和功能药 如环磷酰胺,白消安,卡铂 3.干扰转绿过程和阻止RNA 合成药 如柔红霉素,放线菌素D,多柔比星 4.抑制蛋白质合成药 如长春碱,长春新碱,紫杉醇 5.改变机体激素水平药 如糖皮质激素,乙烯雌酚
顺铂、卡铂
作用特点及用途 作用与烷化剂相似 顺铂 抗癌谱较广,常联合用药 多用于乳腺癌,卵巢癌,睾丸癌,前列腺癌, 肺癌,膀胱癌,头颈部癌等 卡铂 主要用于肺癌及不能耐受顺铂的晚期卵巢癌, 睾丸癌和头颈部癌等
顺铂、卡铂的用药指导
患者大剂量用药时要多饮水,并加用甘露醇
或呋塞米利尿
顺铂加用呋塞米时要注意听神经的损害
抑制蛋白质合成起始而阻止有丝分裂
主要用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非
淋巴细胞白血病
四、影响体内激素平衡的药物
乳腺癌、前列腺癌、宫颈癌、卵巢肿瘤和甲状腺癌等 都与相应激素失调有关。 治疗:用激素或其拮抗剂调节体内激素平衡,可抑制 这些肿瘤生长,而且无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缺点:激素作用广泛,副作用较多 • 糖皮质激素: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快而短暂 • 雌激素:前列腺癌、绝经期乳腺癌 • 雄激素:晚期乳腺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泄 原形及其代谢物由尿排出
作用与作用机制
环磷酰胺本身无抗癌活性,需在体内经代谢成 有活性的磷酰胺氮芥后发挥烷化作用。
磷酰胺氮芥能与DNA发生交叉联结,干扰 DNA合成,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繁殖。
特点 抗瘤谱较氮芥广,抑瘤作用明显而毒性 较低,化疗指数比其他烷化剂高,应用广泛。
临床应用
7. 原癌基因的激活
原癌基因是能控制正常细胞生长和分化的 基因(pre-oncogene)
激活原因 点突变、基因扩增、染色体转位或某些病
毒的作用
二、抗肿瘤药物分类及有关特性
(一)分类 1.按药物来源及化学结构, 分为7类 (1)烷化剂 (2)抗代谢药 (3)抗肿瘤抗生素 (4)铂类配合物 (5)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物 (6)影响激素功能的抗肿瘤药物 (7)其他抗肿瘤药物
氮芥 chlormethine
最早用于临床的氮芥类药物 化学性质活泼,在体内迅速生成有高活性季铵 化合物,易受到电子供体(蛋白质的-SH,蛋白质或 DNA的-N-,DNA碱基或磷酸基的=O,DNA鸟嘌呤残 基中的7位上的N)的亲核攻击,形成共价键,完成 烷基化过程。
特点 起效迅速,作用持久,选择性低,对静止期
对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细胞性白血 病、蕈样真菌病效果显著,
对卵巢癌、乳腺癌、绒毛膜上皮癌、脑、颈、肺、 前列腺等部位的恶性肿瘤也有效。
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 出血性膀胱炎 丙烯醛 脱发、肝损害 致畸、致突变
其他烷化剂 白消安 慢粒
二、抗代谢药
抗代谢药物结构与细胞生长繁殖所需的代谢 物质如叶酸、嘌呤碱、嘧啶碱等相似,从而竞争 性地抑制有关酶类,以伪代谢物的形式干扰核酸 中嘌呤、嘧啶、叶酸等的代谢;
细胞亦有杀灭作用,为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用途 主要用于霍奇金病和其他淋巴瘤及肺癌。
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CTX ,环磷 氮芥,癌得星)
药动学
吸收 口服吸收良好 分布 在肝和肿瘤组织内分布浓度较高,可通过血脑
屏障。 代谢 本身无活性,须在肝脏代谢,靠细胞色素P-
450活化,转变成磷酸胺氮芥后发挥烷化作用。 但肝药酶诱导剂对此无影响。
措施
─ 联合用药 ─ 大剂量,短用药间隔
多药抗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 mdr-1基因 细胞膜上有过量的P糖蛋白
(三)抗肿瘤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
1.胃肠道毒性 恶心、呕吐 ①直接刺激胃肠道 ②血液中的化学成分作用于延脑呕吐中枢
2.骨髓抑制 白细胞减少 严格地掌握药物治疗的适应证;定期检查血象; 给予集落刺激因子
第四十六章 抗恶性肿瘤药物
第一节 概述常 功能:异常 特征
- 失控生长 - 浸润播散 - 转移
一、肿瘤细胞生物学与药物治疗关系
─ 细胞周期 ─ 细胞凋亡 ─ 细胞的增殖失控与端粒酶 ─ 细胞分化 ─ 侵袭和转移 ─ 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 ─ 原癌基因的激活
1. 细胞周期
3. 细胞增殖失控与端粒酶
端粒酶(telomerase):是一种能够延长染 色体端粒DNA序列的核糖核蛋白酶,它 能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并加 到染色体末端,维持端粒的基本长度, 从而延长细胞寿命。
端粒酶的缩短或消失过程被认为是细胞 分裂停止的基础。
4. 细胞分化
正常细胞的增殖过程 干细胞分裂,产生子代细胞,分化成相
3. 影响上口愈合 4. 脱发 5. 畸胎 6. 。。。。
第二节 常用抗肿瘤药物 一、烷化剂
烷化剂:化学活性高,可产生带正电的碳离子中间 体,与细胞中具有亲核作用物质形成共价键,特 别是容易与鸟嘌呤残基中7位上的氮形成共价键, 即可使细胞中核酸、蛋白质、酶上的-NH2、-OH 、-SH以及嘌呤基等烷基化,使DNA发生链内和 链间的交叉连接,干扰转录和复制;也使核苷酸 发生配对错误,使细胞的分裂增殖受到抑制或引 起细胞死亡。
2. 根据细胞增殖动力学分类 (1) 周期特异性药物 仅对增殖周期中某一期的肿瘤
细胞有杀灭作用。
S期特异性药物 (抗代谢药物)
氨甲蝶呤
5-FU 阿糖胞苷 羟基脲
M期特异性药物 长春碱
长春新碱
(2) 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对增殖细胞群的各期以及G0 期细胞都有杀伤作用。与细 胞DNA结合。选择性低,对 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大。
细胞增殖周期 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第二次分裂完成
增殖过程
合成前期(Gl期) 指细胞分裂终了到开始合成 DNA之前 的这段时期,约占1/2。
DNA合成期(S期) 主要合成DNA,同时也合成RNA和 蛋白质,约占1/4。
有丝分裂前期(G2期) 约占细胞周期的 l/5。 分裂期(M期) 约占细胞周期的 l/20,细胞含有二倍的
也可与核酸结合,取代正常的核甘酸,干扰 DNA合成,阻止肿瘤细胞的分裂繁殖,
这类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 S期,属细胞 周期特异性药物。
应组织的成熟细胞。 癌细胞的重要特征 分化能力丧失
5. 侵袭和转移
正常细胞存在于“设定”的组织界限内 癌细胞失去了这种限制,不发生凋亡,还
分泌一些酶,如金属蛋白酶,分解细胞外 基质。
6.肿瘤抑制基因失活
正常细胞含有肿瘤抑制基因,发生突变则与癌 症有关。
p53基因在细胞核内起分子警察的作用 一些抑癌基因突变使DNA异常复制不能停止。
DNA,分裂成二个 Gl期子细胞。
每个子细胞进人下一细胞周期,或进人非增殖状态, 即 G0期(静止期)。
细胞群
增殖细胞群:按指数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非增殖细胞群(G0期) 肿瘤复发的根源 无增殖力细胞群(分化细胞) 与药物治疗关系
不大
生长比率(growth fraction,GF) 增殖细胞群在全部肿瘤细胞中所占的比率。 特点:GF值大的肿瘤,对药物较敏感;GF小 的敏感性较差。
烷化剂 抗癌抗生素 铂类 激素类
(二)肿瘤细胞的抗药性
肿瘤细胞对某一种或多种抗肿瘤药物发生 抗药性,是肿瘤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
先天性抗药性 抗药性可在治疗一开始就出现 获得抗药性 开始化疗有效,以后失败。
多药抗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 mdr-1基因 细胞膜上有过量的P糖蛋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