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专题讲座

合集下载

防雷电安全知识讲座稿精选

防雷电安全知识讲座稿精选

防雷电安全知识讲座稿精选防雷电安全知识讲座稿精选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夏季防雷电安全知识。

同学们,即将进入六月,雷雨季节即将来临,为了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管理,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雷电的伤害,并学会预防雷电袭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雷击事件的发生。

特向同学们介绍些防雷电安全小常识。

如果在室内遇到雷电天气,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和球形雷飘进室内。

不要把头手伸出窗外。

二、立即关闭电视、电脑,注意千万不要使用电视机的室外天线,因为雷电一旦击中电视的天线,雷电就会沿着电缆线传入室内,威胁电器和人生安全。

三、雷雨天气时,尽量不要拨打、接听电话,或使用手机上网,应拔掉家用电器的电源、电话线及电视线等有可能将雷电引入室内的金属导线。

四、尽可能的关闭各类家用电器,拔掉一切电源插头,以防雷电从电源线入侵,造成火灾或人员触电伤亡。

五、不要触摸或靠近金属管以及与屋顶相连的上下水管道,不要在电灯下站立。

六、不要在室外参加体育活动,如赛跑,打球,游泳等。

不要到室外收取晾晒在铁丝上的衣物。

这几点是我们在校,或者说室内的防雷办法。

那么,如果在室外,或者上放学路途中遇到雷电天气,应该怎么办呢?一、最好就近进入避雷装置良好的建筑物内,这是最安全的。

千万不要进入庄家地的小篷房,小草棚,因为在那里避雷雨很容易遭受雷击。

二、要远离高烟囱、铁塔、电线杆和大树等物体,千万不要在广告牌、大树、各类铁塔底下避雨。

因为此时,大树潮湿的枝干相当于一个引雷装置,如果用手接触大树、电线杆、广告牌、各类铁塔就仿佛手握防雷装置引下线一样,就很可能会被雷击。

三、打雷下雨时,注意不要打金属骨架雨伞,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为金属物品属于导电物质,在雷雨天气中有时能够起到引雷的作用。

随身所带的金属物品,应该暂时放在5米以外的地方,等雷电活动停止后再拾回。

四、遇到雷暴天气,应迅速躲入有防雷保护的建筑物内,或有金属壳体的各种车辆及船舶内。

防雷安全知识科普演讲稿(3篇)

防雷安全知识科普演讲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防雷安全的知识。

雷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它同时也具有极大的破坏力。

为了提高大家的防雷安全意识,减少雷电灾害的发生,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进行科普。

一、雷电的形成与特点1. 雷电的形成雷电是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通常发生在雷暴云中。

当云层中的电荷分布不均时,云与云、云与地面之间就会产生强烈的电场。

当电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即雷电。

2. 雷电的特点(1)破坏力强:雷电具有强大的电流、电压和热量,可以瞬间摧毁建筑物、设备等。

(2)传播速度快:雷电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0万公里/秒,相当于光速。

(3)随机性强:雷电的发生没有规律,难以预测。

二、防雷的重要性1. 保护人身安全雷电具有强大的破坏力,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防雷工作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降低触电事故的发生。

2. 保护财产安全雷电可以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对人们的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做好防雷工作,可以减少财产损失。

3. 保障社会稳定雷电灾害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对社会稳定造成影响。

做好防雷工作,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三、防雷措施1. 建筑物防雷(1)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在建筑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防雷措施,确保建筑物具备良好的防雷能力。

(2)防雷装置的安装:在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防雷装置,将雷电导入大地。

(3)防雷设施的维护:定期检查防雷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2. 设备防雷(1)设备的防雷设计:在设计设备时,要充分考虑防雷措施,提高设备的抗雷能力。

(2)设备的接地:对设备进行接地处理,将雷电导入大地。

(3)设备的防雷保护:在设备上安装防雷器、滤波器等防雷保护装置。

3. 人员防雷(1)提高防雷意识:了解雷电的危害,掌握防雷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避开雷击区域:在雷雨天气,尽量待在室内,避免在室外活动。

(3)注意个人防护:在雷雨天气,不要触摸金属物体,避免站在高大的树木、建筑物下。

2024版全新防雷电安全教育ppt课件

2024版全新防雷电安全教育ppt课件

远离金属物体
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 门窗等导电物体,避免产生导电回路。
切勿奔跑或骑车
在户外时,不要奔跑或骑自行车,以 免成为雷击的目标。
救援队伍组建和协作机制
组建专业救援队伍
包括医疗、消防、电力等专业人员, 确保救援行动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强化协作配合
各救援部门之间应建立紧密的协作机 制,及时沟通信息,共享资源,提高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雷电形成原理及危害
解释了雷电的产生原因,包括云层内的电荷分离和地面物体的感应 电荷等,同时阐述了雷电对人类、动植物和建筑物等的危害。
防雷电安全措施
介绍了在雷电天气中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如避免户外活动、远离金 属物体、关闭电器设备等,以减少雷击风险。
雷电监测与预警技术
概述了现代雷电监测和预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包括卫星遥感、地面 观测站和数值预报模型等。
救援效率。
明确救援流程
制定详细的救援计划,包括现场评估、 伤员救治、设备抢修等步骤,确保救 援行动的有序进行。
加强培训和演练
定期组织救援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事后总结和经验分享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在救援行动结束后,应及 时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存 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 进措施。
尽量避免在雷雨天气 出行,如果必须外出, 应穿胶鞋或披雨衣, 起到绝缘作用。
不要骑自行车或摩托 车,因为身体的跨步 越大,电压就越大, 雷电也越容易伤人。
乘坐汽车是安全的, 因为汽车是一个封闭 的金属体,具有很好 的防雷电功能。
在水中游泳或划船时 遇到雷雨,应尽快上 岸并寻找避雷场所; 不要在开阔的水面上 停留。
分享成功案例
将成功的救援案例进行分 享,推广有效的救援方法 和经验,提高整体救援水 平。

防雷知识讲座

防雷知识讲座

感应起电机制
E 软雹
过冷水滴
冰晶
非感应起电机制: 基于冰的热电效应。当冰雹(霰) 与云滴(冰晶或雪)相碰时,由于碰撞界 面的温差引起的表面接触电位差使大小 粒子间发生电荷转移(约10-14-10- 15℃)。电荷极性取决于环境温度、液 体含水量和极性反转温度,而极性反转 温度是液体含水量的函数。当温度高于 极性反转温度时,非感应起电机制使冰 雹(霰)带正电荷,云滴、冰晶或雪片带 负电荷;当温度低于极性反转温度时, 非感应起电机制使冰雹(霰)带负电荷, 云滴、冰晶或雪片带正电荷。但当液体 含水量很高(>4g/m3)或很低(<0.1g/m3) 时,上述各粒子所带电荷极性则相反。 实验室得到的极性反转温度一般为10℃--20℃。
电离层
大气带净正电荷 ,晴天区平均电 流 密 度 在 3×1012A/m2左右。
电离层
300kV
全 球 大 气 电 路
地球面电荷密度约为10-9Cm-2,晴天区地表 总电荷量约为5×105C。
雷暴云的起电和放电
水滴、冰晶、软雹
雷暴云中正负不同极性 电荷区的形成过程,称为 雷暴云的起电过程。雷暴 云中存在着强烈的上升气 流和各种尺度及不同相态 的水成物粒子,通过扩散 、离子捕获、粒子间的碰 撞分离等过程,使不同尺 度的粒子携带上不同极性 的电荷,在气流和重力作 用下不同极性电荷发生分 离,形成正负不同极性的 电荷区。当雷暴云中局地 电场超过约400(100) kV/m时,就可以产生闪电 放电。
由于我国雷电 灾害调查制度还 不够健全
近年我国雷电灾害发生宗数呈上升趋势
近年我国雷击人员伤亡事故十分严重
从1997年至2006 年,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因雷击造成人 员伤亡达:8527人 ,平均每年达865 人,其中死亡4354 人。 2004年最为 严重,总伤亡人数 1527人。 其中雷 击死亡人数高达: 710人,单月死亡 人数最多的是2004 年7月的225人。

防雷科普知识讲座

防雷科普知识讲座

防雷科普知识讲座在地球上任一时刻平均有2000多个雷暴在进行着,平均每秒有100次闪电,每个闪电强度可高达10亿伏,产生的危害很大。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雷电造成的灾害越来越严重,各行业遭受雷电灾害的频率越来越高,经济损失也逐年加重,尤其是城市高层建(构)筑物、易燃易爆场所、计算机及其场地等极容易遭受雷电袭击。

现今全球平均每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几十亿美元,每年雷击伤亡人数均超过1万,其中死亡3000多人。

一.雷电的危害形式通常雷击有四种形式,直击雷、雷电感应、雷电波侵入与球形雷二、雷电的基本过程电闪雷鸣究竟是怎么回事,当积雨云云层界面所积累的电荷形成的电位差达到1万伏特时,大气就会发生电离而被击穿,产生放电现象。

由于在十万分之几秒的极短时间里,1万至10万安培的峰值电流在直径仅几厘米的闪电通道内通过,所以闪电通道会迅速增温至几万度,并产生爆炸式膨胀。

闪电通道在以30~50个大气压向外膨胀过程中,形成了冲击波,以5公里/秒的高速度向四周扩散,然后逐渐衰减为声波,这就是我们所听到的隆隆雷声。

此时,炽热的高温使闪电通道内的空气完全电离,发出耀眼的光亮,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电闪。

因为光速快于声速,所以发生雷电时,总是先看到电闪,后听到雷声。

雷电的基本知识(一)雷电的产生空中的尘埃、冰晶等物质在云层中翻滚运动的时候,经过一些复杂过程,使这些物质分别带上了正电荷与负电荷。

经过运动,带上相同电荷的质量较重的物质会到达云层的下部(一般为负电荷),带上相同电荷的质量较轻的物质会到达云层的上部(一般为正电荷)。

这样,同性电荷的汇集就形成了一些带电中心,当异性带电中心之间的空气被其强大的电场击穿时,就形成“云间放电”(即闪电)。

带负电荷的云层向下靠近地面时,地面的凸出物、金属等会被感应出正电荷,随着电场的逐步增强,雷云向下形成下行先导,地面的物体形成向上闪流,二者相遇即形成对地放电。

这就容易造成雷电灾害。

《防雷知识讲座》课件

《防雷知识讲座》课件

02
03
04
在雷电天气下,应立即关闭家 中电源开关,拔掉电器设备的
电源插头。
在雷电天气下,应立即关闭家 中窗户和门,确保家中处于密
闭状态。
在雷电天气下,应立即寻找安 全的地方躲避,如卫生间、钢
筋混凝土墙角等。
在雷电天气下,应立即拨打当 地的防雷服务电话,寻求专业
人员的帮助。
CHAPTER 04
室外防雷知识
防雷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检查避雷设施
定期检查避雷针、避雷带等设施是否完好,及时发现并修复损坏 的设施。
保持接地良好
定期检查接地极是否完好,保持接地良好,确保电流能够顺利导入 地下。
定期更换避雷器
避雷器是有寿命的,需要定期更换以保证其正常工作。同时要选择 质量可靠的避雷器,以确保防雷效果。
CHAPTER 03
THANKS
[ 感谢观看 ]
室外防雷设备的选择与安装
避雷针
选择合格、合规的避雷针,并按照规范进行安装,确保其接地良好 ,能够有效地将雷电引入地下。
避雷带
在建筑物屋顶安装避雷带,以防止雷电直接击中屋顶。同时,避雷 带应与屋顶的金属物体进行连接,以实现等电位连接。
接地极
接地极的安装深度和规格需符合规范要求,以确保雷电电流能够顺利 导入地下。
家庭防雷安全注意事项
01
避免在雷电天气下使用 室外天线、太阳能热水 器等户外设备。
02
避免在雷电天气下在室 外空旷处逗留,应尽快 回到室内。
03
避免在雷电天气下使用 家用电器,如电视、电 脑等,以免造成电击事 故。
04
避免在雷电天气下使用 水龙头等金属管道,以 免造成电击事故。
家庭防雷应急处理

防雷知识普及培训课件

防雷知识普及培训课件
雷电天气发生后的自救互救
如遇雷击事故,应迅速采取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同时呼叫救援,注意保护好事 故现场,以便后续调查和处理。
04
个人防雷安全知识
户外活动防雷
01
避免在雷雨天气下进行 户外活动,尽量寻找室 内避雨场所。
02
如果必须在户外,应远 离大树、电线杆等高耸 物体,避免成为雷电的 目标。
03
在室外活动时,应避免使用金属材质的雨伞、钓鱼工具等物品
,以防成为雷电的导电路径。
室内防雷
室内电器的使用
在雷电天气下,应尽量关闭不必要的电器设备,如电视、电脑、 音响等,以避免雷电对电器设备造成损坏。
室内避雷的注意事项
在雷电天气下,应避免使用淋浴、接触金属物品等行为,以防成 为雷电的导电路径。
室内防雷的防护措施
雷电形成的球形或扁球形放电现象, 较为罕见。
感应雷
雷电产生的电磁场使地面物体产生感 应电流和电压。
02
防雷设施与保护措施
建筑物防雷
防雷设备的安装
建筑物应安装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防雷设备,以避免雷击 对建筑物造成损坏。
接地措施
建筑物应有良好的接地措施,确保电流能够安全导入大地,避免对 建筑物内的电器设备和人员造成危害。
加强建筑物防雷设计审查,确保 防雷设计合理有效
启示二
规范防雷设施安装,确保防雷设 施质量
启示一
加强防雷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安 全意识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应急避雷场所
应急避雷场所的选择
在雷电天气发生时,应选择低洼地带、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密林等作为应急 避雷场所。
应急避雷场所的注意事项
避免站在高处、水域、开阔地带,以及金属物体附近,以免成为雷电袭击的目 标。

雷电灾害防范讲座

雷电灾害防范讲座

雷电灾害防范讲座
一、雷电灾害概述
1.1 雷电灾害的定义
雷电灾害是指由雷电引起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雷击、雷电感应和雷电波等,其危害性极大,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1.2 雷电灾害的特点
雷电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强、难以预测和防范等特点。

据统计,每年全球约有100多人死于雷电灾害,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二、雷电灾害防范知识
2.1 雷电发生原理
雷电是一种大规模的电放电现象,主要由于大气中的水滴、冰晶等粒子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结,形成带电粒子。

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雷电放电,产生巨大的能量。

2.2 雷电灾害防范措施
1. 提高防范意识:了解雷电灾害的危害性,增强防范意识,遵循安全规定,避免在雷电天气冒险行动。

2. 避免户外活动:雷电天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特别是高地、开阔地带和水面附近,避免成为雷击目标。

3. 安全室内避险:在雷电天气,应尽快进入室内避险,关闭门窗,避免接触金属物体,减少雷电波危害。

4. 正确使用电器:雷电天气应避免使用电器,如必须使用,应确保接地,避免电器损坏和触电事故。

5. 安装防雷设施:建筑物的防雷设施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降低雷电灾害风险。

6. 宣传教育:加强雷电灾害防范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三、总结
雷电灾害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通过加强雷电灾害防范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可以有效降低雷电灾害的风险,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各位能够认真研究和掌握雷电灾害防范知识,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

防雷知识讲座ppt

防雷知识讲座ppt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
该规范对建筑物的电气设计与安装进行了详细规定,其中也包括防雷保护措施。
建筑物防雷设计方案
外部防雷系统
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用于直接拦截和引导雷 电流,将其引入地下,从而避免建筑物遭受雷击。
内部防雷系统
包括等电位联结、电磁屏蔽、浪涌保护器等,用于减小雷电 流产生的电磁效应和电位差,从而避免雷电对建筑物内部的 电子设备造成干扰和损坏。
07
防雷知识的普及与教育
防雷知识的普及方式与方法
制作防雷知识宣传手册
组织专业人员编写针对不同人群的防雷知识宣传手册,如学生版、家长版、工人版等,手 册内容简洁明了,图文并茂,易于理解。
开展防雷知识讲座
邀请气象、地震等领域的专家,针对不同人群开展防雷知识讲座,讲座内容应通俗易懂, 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浪涌保护器的选择与安装
分类与选择
根据不同的保护对象和环境条件,选择不同类型的浪涌保护器,如电源防雷 器、信号防雷器等。
安装要点
浪涌保护器的安装位置应选在建筑物或设备的入口处,以便最大程度地发挥 其保护作用;同时应保证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以避免雷电流对设备和人身 造成危害。
接地系统与浪涌保护器的维护与保养
全面的防雷保护。
改造效果
03
通过防雷改造,高层建筑在雷雨天气的安全得到了保障,减少
了雷电对建筑和人身的损害。
防雷应用案例二:电子设备防雷保护
保护对象
电子设备如计算机、通信设备等,对雷电电磁脉冲比较敏感,需要进行防雷保护。
保护措施
采用电涌保护器、电磁屏蔽等措施,对电子设备进行全面的防护。
保护效果
通过防雷保护,电子设备在雷电天气下能够正常运行,减少了雷电对设备的损害。

雷电防护知识科普公开讲座

雷电防护知识科普公开讲座

雷电防护知识科普公开讲座天空中的电神之箭,雷电,给人类的生活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提高公众的雷电防护意识,减少雷电事故的发生,我们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公开讲座,向大家普及雷电防护知识。

以下是讲座内容的简要总结。

Ⅰ. 雷电概述雷电是一种电现象,是由云与地、云与云之间产生的强电放电造成的。

它具有高温、高压、高电流的特点,可以对人类和物体造成严重的危害,所以我们要重视雷电防护。

Ⅱ. 雷电事故的危害雷电事故可以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社会带来重大损失。

它不仅能够引发火灾、爆炸,还会对电子设备和通讯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

雷电还会对人体造成电击伤害,甚至导致死亡。

因此,了解雷电防护知识至关重要。

Ⅲ. 雷电防护基础知识1. 了解雷电气象条件:雷暴发生时气象条件特点明显,包括热、潮、不稳定的大气环境等。

及时获取天气预警信息,是保护自身安全的第一步。

2. 室内防护:在雷暴天气中,尽量待在室内,远离窗户、管道和金属物品,避免触碰带电设备。

室内可以设置避雷针和接地装置,以减少雷电的侵袭。

3. 室外防护:如果在雷暴天气下必须外出,应尽量远离多人集聚的空旷地带、水塘与湖泊,避免站在高于周围的地方,不要躲在高耸的孤立物下。

寻找有避雷设施的建筑物或者低洼地带暂避,确保人身安全。

Ⅳ. 避雷设施与接地装置1. 避雷针:避雷针是一种常见的防雷装置,利用尖塔原理,通过典型的尖顶构造,将雷击发散于周围环境,确保安全。

避雷针的作用是引导雷电通向接地,减少雷电对人群和建筑物的伤害。

2. 接地装置:接地是防雷的基础措施之一。

合理布置接地装置,能够将雷电引入地下,避免雷电对设备和人体的危害。

接地装置的设计要符合相关电气安全规范,保证接地电阻的合理性。

Ⅴ. 个人防护措施1. 避免户外活动:当有雷电的风险时,尽量避免户外活动,特别是在高山、水塘或者人员密集的开放场所。

2. 防止电击:在雷雨天气中,避免接触金属物品和水源,如金属围栏、水管等,以免触电。

防 雷 科 普 知 识 讲 座

防 雷 科 普 知 识 讲 座

防雷科普知识讲座一、雷电是怎么形成的雷电是发生在雷雨云中的电学现象,并且,也只有雷雨云才可能造成雷电。

因此,雷雨云的存在就成了雷电发生的先决条件。

在大多数情况下,雷雨云在产生雷电的同时,还伴随着降水,雷雨云在气象学里叫积雨云。

只有发展成熟并伸展得很高的积雨云才有雷电现象出现。

在发展成熟的积雨云里,正电荷集中在云的上部,负电荷集中在云的中下部,但在云的底部,还有一个范围不大的带正电荷的区域,这里上升气流有局部的极大值。

云中电荷的产生和分布,与雷雨云形成的客观过程以及云中所发生的微物理过程有关。

在雷雨云的不同部位,聚集了两种不同极性的电荷,当聚集的电荷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在云内不同部位之间或云与地面之间就形成了很强的电场。

这电场的强度(平均可以达到几千伏特/厘米,局部区域可以高达1万伏特/厘米)。

这么强的电场,足以把云内外的大气层击穿,于是,在云与地面之间,或者云的不同部位之间,以及不同云块之间激发出耀眼的闪光,这就是闪电。

人们经常看见的闪电形状是线状闪电或枝状闪电,它有耀眼的光线。

整个闪电象横向或向下悬挂的枝叉纵横的树枝,又象地图上支流很多的河流。

线状闪电多数是云对地的放电,它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一种闪电。

二、雷电的分布规律根据山东省四十九年雷电观测资料,雷暴活动从地域分布上来看,沿海少于山区,并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增。

从时间分布上来看,我省绝大部分地区全年都有雷暴活动,集中期在3~9 月份,尤以7~8 月份雷暴活动最频繁。

全漳州平均雷电日数在63天,我县去年是53天。

平均也在60天左右,属于强雷电发生区域。

三、雷电的危害雷电流也是电流,它具有电流所具有的一切效应,不同的是它在短时间内以脉冲的形式通过强大的电流;尤其是直击雷,它的峰值有几十千安,乃至几百千安,因此,雷电流具有它特殊的破坏作用。

1、雷电流热效应的破坏作用强大的雷电流通过被雷击的物体时会发热。

由于雷电流很大,通过的时间又短,被雷击的物体瞬间将产生大量热,雷电流通道的温度可高达6000~10000 摄氏度,甚至更高,因此可能会引起火灾。

赵磊雷电主题知识讲座

赵磊雷电主题知识讲座
可触发雷电旳电场强度与空气旳绝缘度有关,电场强度在0.5-10kV/cm之间。
雷电旳种类
闪电旳类型: 一种是从闪电表面旳形状分类,则可分为:线状闪电、带状闪
电、片状闪电、联珠状闪电、球状闪。其中线状闪电最常见,研究 最多,防雷主要是针对它旳。
另一种是从闪电旳空间位置分类,则可分为云内闪电、云际闪电、 晴空闪电和云地闪电。第4种是发生在云与大地之间,简称地闪, 对人类旳关系最亲密,是防雷研究旳主要对象。前二种合称为云闪, 对人类也是有关系旳,尤其是20世纪后来,伴随科技旳发展,其危 害也严重起来,不但对航天、航空有危害,云闪产生旳电磁脉冲辐 射(LEMP)对通讯和电子技术设备都会产生影响。
室外预防雷击
室外防雷:
尽量防止外出活动,同步,不在旷野骑摩托车、自行 车或奔跑;
在野外开阔地行走时,不使用金属柄雨伞或肩扛金属 物,并找一低洼处双脚并拢蹲下,尽量降低身体高度;
进入山洞避雨时,不要触及洞壁岩石; 不在建筑物顶部停留; 不在大树、广告牌、烟囱及灯杆旁避雨; 不在户外使用手机、报话机; 不游泳、划船、钓鱼。在身体附近发生高压电线遭雷
闪电
闪电 一般是在雷雨云旳情况出现,偶尔也 在雷暴、雨层云、尘暴、火山暴发时出现。闪 电旳最常见形式是线状闪电,偶尔也可出现带 状、球状、串球状、枝状、箭状闪电等等。线 状闪电可在云内、云与云间、云与地面间产生, 其中云内、云与云间闪电占大部分,而云与地 面间旳闪电仅占六分之一,但其对人类危害最 大。
是出目前云旳表面上旳闪光,它有时可能是被云块遮没旳火花闪 电旳延光,也可能是在云旳上部发出来旳丛集旳、若隐若现旳一种特 殊旳放电作用旳光。这种闪电,表达云中电场旳能量虽然已经足够产 生放电,但是新加入旳电量却太少,以致在闪烁放电还未转变到火花 (线状)放电此前,原有旳储电量已经用完了,仅仅伴随有片状闪电 旳雷暴,是一种较弱放电现象,一般会对电力系统引入较弱旳感应过 电压。

防雷知识讲座

防雷知识讲座

室外防雷的注意事项
不宜在树下避雨
01
在室外环境中,不宜在树下避雨,因为树的高度较高,容易成
为雷电放电的目标。
不要使用金属物品
02
在室外环境中,不要使用金属物品,如雨伞、铁锹等,因为金
属物品容易导电,增加被雷电击中的风险。
注意观察天气变化
03
在室外环境中,应注意观察天气变化,如发现有雷雨天气,应
及时采取措施躲避雷电。
建筑物防雷的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避雷装置
避雷装置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 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如果发现避 雷装置损坏或失效,应及时更换
或修复。
注意接地处理
接地处理是防雷措施中的重要环节 ,需要确保接地电阻值符合规范要 求。如果接地电阻值过大,会影响 防雷效果。
加强屏蔽措施
屏蔽是防止雷电侵入的重要手段, 需要加强建筑物的屏蔽措施,特别 是对于高层建筑和电子设备等需要 特别注意。
防雷知识讲座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防雷概述 • 建筑物防雷 • 室外防雷 • 室内防雷 • 防雷设备与维护 • 防雷常识与应急处理
01
防雷概述
雷电的形成与危害
雷电的形成
雷电是云层内部电荷积累到一定 程度后,形成电场并发生放电的 现象。
雷电的危害
雷电具有电击、火灾和爆炸等危 害,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 胁。
设备损坏和故障。
室外防雷的措施
远离高地和金属物体
在室外环境中,应尽量远离高地、山顶、金属物体等易受雷击的 地方。
使用避雷针
避雷针是一种有效的防雷设备,通过吸引雷电放电到自身,从而保 护周围建筑物和人员免受雷击。
穿戴雨衣和橡胶鞋
在室外环境中,应穿戴雨衣和橡胶鞋等绝缘衣物,以减少被雷电击 中的可能性。

防雷知识讲座

防雷知识讲座

防雷知识讲座ppt xx年xx月xx日•防雷知识的必要性•雷电的形成与特点•防雷的基本措施•防雷产品的选择与使用•防雷安全教育与演习•雷电预警与应急响应•实际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目录01防雷知识的必要性雷击产生的强大电流会通过导体产生高温,导致火灾发生。

雷电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雷电引起火灾雷击产生的高电压和电流会干扰无线电、电视、电话等通讯设备的正常运行。

雷电干扰通讯雷击可能对人体造成电击、烧伤、甚至死亡等伤害。

雷电对人体的伤害了解防雷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安全意识,减少对雷电的恐慌和不必要的冒险行为。

提高安全意识掌握防雷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有效地预防雷击事故,避免因雷电而引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预防雷击事故防雷意识的重要性防雷知识的应用范围了解和掌握家庭防雷知识可以保护家庭成员的安全。

家庭防雷野外防雷建筑物防雷电子设备防雷在野外遇到雷电天气时,应尽量避免高地、空旷地带和树下避雨等容易导致雷击的地方。

建筑物防雷系统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合理设计避雷装置并进行安装和检测。

电子设备应安装防雷保护装置,避免因雷电产生的电磁脉冲对设备造成损坏或干扰。

02雷电的形成与特点雷暴云之间或云与地面之间的电场强度增大,产生闪电。

积云当空气上升并冷却时,水汽凝结成云。

闪电云与地面之间的电场强度达到一定值后,电荷放电形成闪电。

雷电的形成过程普通闪电云闪静电感应云内不同部位之间的放电现象,电流较弱。

物体感应到来自云电荷的放电现象。

03雷电的种类和特点02 01云与地面之间的放电现象。

雷电产生的巨大电流和热能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人员伤亡雷电可引起火灾、爆炸等,造成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雷电产生的电磁脉冲可能干扰和破坏电子设备和通信线路,导致通信中断。

通信中断雷电的危害和影响03防雷的基本措施建筑物防雷系统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用于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

建筑物防雷分类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分为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按相应防雷标准进行设计。

夏季预防雷电知识安全教育培训讲座ppt课件

夏季预防雷电知识安全教育培训讲座ppt课件

雷电的预防
雷雨季节到来,各单位要加强防雷防静电管理工作,立即组织对防雷防静电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
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确保防雷防静电设施完好,防止因雷击或静电引发安全事故。
一旦有人遭雷击,应及时进行抢救。受雷击害被烧伤或严重休克的人,身体并不带电。
急 若伤者虽失去意识,但仍有呼吸和心跳,则自行恢复的可能性很大,应及时让伤者舒
如果演示文稿中需要编辑大量文本,我推荐大家使用下面直接输入文本的方法。
在“普通视图”下,将鼠标定在左侧的窗格中,切换到“大纲”标签下。然后直接输 入文本字符。每输入完一个内容后,按下“Enter”键,新建一张幻灯片,输入后面的 内容。
注意
如果按下“Enter”键,仍然希望在原幻灯片中输入文本,只要按一下“Tab”键即可。 此时,如果想新增一张幻灯片,按下“Enter”键后,再按一下“Shift+Tab”键就可以了
通常会显示在画面了,为了不影响播放效果,通常将该图标移到幻灯片边缘处。
P
插入视频
Insert video
我们可以将视频文件添加到演示文稿中,来增加演示文稿的播放效果。
1 4
执行“插入→影 片和声音→文件 中的影片”命令, 打开“插入影片” 对话框。
2
定位到需要插入视 频文件所在的文件 夹,选中相应的视 频文件,然后按下 “确定”按钮。
雷电的预防
2)防雷电感应:
➢ 建筑物内管线及金属物均应接到防雷电感应的基地装置上; ➢ 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其工频电阻不大于10Ω,且与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16~24 m。
3)防治雷电波侵入:
➢ 重要用户全线采用电缆埋地敷设,入户端将金属电缆外皮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 ➢ 架空管线,进出建筑物处,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

《雷电知识讲座》课件

《雷电知识讲座》课件

预警分级
根据雷电活动的可能影响范围和强度,将预警分为不同级别,以便有针对性地发布预警信息。
预警响应
建立预警响应机制,指导公众在雷电预警期间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雷电灾害风险。
04
雷电的科研与探索
Chapter
揭示雷电形成机制
研究雷电的形成、发展、消亡过程,有助于深入了解雷电的本质和规律,为防雷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雷电知识讲座》ppt课件
目录
雷电的形成与特性雷电的防范与应对雷电的观测与预测雷电的科研与探索雷电的文学与艺术表现
01
雷电的形成与特性
Chapter
当暖湿气流与冷空气交汇时,形成积雨云。
积雨云的形成
电荷的分离
放电的形成
在积雨云中,水滴和冰晶之间摩擦产生正负电荷,形成电场。
当电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负电荷向地面移动,形成先导放电;正电荷向云层移动,形成回击放电。
03
当前研究现状与成果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科学家们对雷电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雷电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01
早期的雷电观测与记录
人类很早就开始观察和记录雷电现象,积累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和民间传说。
02
现代雷电研究起步与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雷电研究逐渐起步,科学家开始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雷电进行观测和研究。
在不同的文化中,雷电有着不同的文化寓意和社会影响。
感谢观看
THANKS
1
2
3
未来雷电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物理学、气象学、环境科学等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雷电研究的发展。
加强跨学科合作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可以运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对雷电进行观测和研究,提高观测的精度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阴极保护装置通常采用什么材料? 为什么?
• 阴极保护装置通常采用镁合金或锌合金。因为镁合金或锌 合金是比铁活跃的金属元素,当经过特殊加工的镁合金或 锌合金块与被保护的金属(铁)储罐连接后,镁合金或锌 合金的负离子,通过连接导体不断移向埋在地下的金属储 罐,使金属储罐得到一定量镁合金或锌合金的负离子,成 为阴极,而镁合金或锌合金不断失去负离子,显示阳极的 特性。就是因为这些比较活跃的镁或锌的负离子,连续不 断地移向金属储罐,从而补偿了储罐的腐蚀,而镁合金或 锌合金经过多年使用后,使自己失去了防腐能力,牺牲了 自己,所以这种装置又叫牺牲镁(锌)阳极,保护阴极 (罐体)的一种装置。
• 作为干扰源的闪电电流场和闪电电磁场。 (详细介绍)
16、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建筑物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在可 能发生对地闪击的地区,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1) 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火炸药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爆轰,会造 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2)具有0区或20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 3)具有1区或 21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 身伤亡者。 在可能发生对地闪击的地区,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1)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2)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和飞机场、国宾馆, 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注:飞机场不含停放飞机的露天场所和跑道。 3)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信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 4)国家特级和甲级大型体育馆。 5)制造、使用或贮存火炸药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 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6)具有1区或21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 人身伤亡者。 7)具有2区或22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 8)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9)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5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 及火灾危险场所。 10)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次/a 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 一、防雷科普知识
• 二、简单防雷设施的维护与安装 • 三、雷击风险评估简介
• 四、防雷相关法律法规介绍
• 五、2000年以来的部分雷电灾害案例
一、防雷科普知识
• 1、雷电是怎样形成的?
• 雷电是一种大气中放电现象,产生于积雨中,积雨云在形 成过程中,某些云团带正电荷,某些云团带负电荷。它们 对大地的静电感应,使地面或建(构)筑物表面产生异性 电荷,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不同电荷云团之间,或 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场强度可以击穿空气(一般为2530KV/cm),开始游离放电,我们称之为"先导放电"。 云对地的先导放电是云向地面跳跃式逐渐发展的,当到达 地面时(地面上的建筑物,架空输电线等),便会产生由 地面向云团的逆导主放电。在主放电阶段里,由于异性电 荷的剧烈中和,会出现很大的雷电流(一般为几十千安至 几百千安),并随之发生强烈的闪电和巨响,这就形成雷 电。
5、在各类防雷中对引下线和天面网格 有什么要求?
• 引下线和天面网格通常用镀锌圆钢不小于φ8。 一、二、三类对应引下线间距不大于12米、18米、 25米;暗敷引下线,热镀锌圆钢不小于φ10 • 一、二、三类对应的天面网格5*5平方米(4*6平 方米)、10*10平方米(8*12平方米)、20*20平 方米(16*24平方米)。
2、什么叫跨步电压?
• 跨步电压是雷电击中地面物,雷电流泄入大地并在土壤中散流开,由 于土壤电阻率有一定分布,雷电流在地面上各点间就出现电位降,靠 近雷击点,电流密度越大,电位降也就越大。如果人站在或行走在落 雷点附近,在两脚间的电位降可使雷电流通过两脚和躯干的下部,人 就会被击伤。这两脚间的电位降叫"跨步电压"。
13、接地的种类有哪些?
• 接地的种类除防雷接地外,还有交流工作接地、 保护接地、直流接地、过电压保护接地、防静电 接地、屏蔽接地等等。 • 独立避雷针的接地电阻一般不大于10欧姆,电子 系统接地电阻一般不大于4欧姆,对于智能大厦联 合接地电阻一般不大于1欧姆。我们所住的居民楼 设计的接地电阻一般小于1欧姆,对于煤矿调度机 房如设备没有特殊要求(仪表、IBM小型机)等, 应采用共用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应小于1欧姆。
14、电子设备的接地方式及接地电 阻要求如何?
• 电子设备的接地方式有独立地和联合设地。独立地的接地 电阻值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不大于4欧,并采用一点接地 方式。电子设备接地宜与防雷接地系统共设,但其接地电 阻不宜大于1欧。若与防雷地分设,两接地系统的距离不 宜小于20米。
15、何谓雷电电磁脉冲?
• 感应雷的防护措施是对雷云发生自闪、云际闪、云地闪时, 在进入建筑物的各类金属管、线上所产生雷电脉冲起限制 作用,从而保护建筑物内人员及各种电气设备的安全。采 取的措施应根据各种设备的具体情况,除要有良好的接地 和布线系统,安全距离外,还要按供电线路,电源线、信 号线、通信线、馈线的情况安装相应避雷器以及采取屏蔽 措施。
4、什么叫均压环?在建筑防雷设计时, 对均压环的设计有什么要求?
• 均压环是高层建筑物为防侧击雷而设计的环绕建筑物周边 的水平避雷带。在建筑设计中当高度超过滚球半径时(一 类30米,二类45米,三类60米),每隔6米设一均压环。 在设计上均压环可利用圈梁内两条主筋焊接成闭合圈,此 闭合圈必须与所有的引下线连接。要求每隔6米设一均压 环,其目的是便于将6米高度内上下两层的金属门、窗与 均压环连接。 • 新规范要求45米以上设水平避雷带即均压环。
兖矿集团防雷专题讲座
济宁市气象局 2013年4月
雷电的简介
• 雷电是发生在大气中的一种强烈的放电显现,雷电的放电电压高,电 流幅度大,电流变化快,放电过程短。伴随雷电放电时产生的强大冲 击波、巨变的电磁场、强烈的电磁辐射、炽热的高温,对人类赖以生 存的自然资源和创造的物质文明构成巨大的威胁。如森林火灾有10% 以上是由雷电引起的。在现代化生活中,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特 别是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自动控制、通信和计算机等微电子设备在 各行业内外日益增加的广泛应用,尤其是计算机等微电子设备对雷电 产生的强大电磁脉冲非常敏感,雷电各家严重地对电力、广播电视、 航天航空、国防建设、交通运输、石油化工、电子工业等行业产生危 害,雷电有极大的破坏性。 • 雷电威胁着人的生命,毁坏着人们居住的房屋建筑,损坏着现代 化的电子仪器设备。2011年山东省发生雷电灾害一千多起,造成人员 伤亡的事故102次(官方统计),直接经济损失几亿元。防雷减灾, 保护人民的生命产才安全就成为了构建、发展、巩固和谐社会的重要 内容,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 对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下介绍。
• 直击雷防护是保护建筑物本身不受雷电损 害,以及减弱雷击时巨大的雷电流沿着建 筑物泄入大地时对建筑物内部空间产生的 各种影响。直击雷防护主要采用独立针 (矮小建(构)筑物)。建筑物防直击雷 措施应采用避雷针、带、网、引下线、均 压环、等电位、接地体。
12、么叫感应雷?感应雷防护的目的是什么?应采 取哪些防护措施?
6、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降低防直击雷接地 装置的接地电阻 宜采用什么方法?
• (1)采用多支线外引接地装置,外引长度 不大于有效长度,即le=2 ρ1/2 。 (2)接地体埋于较深的低电阻率土壤中。 (3)采用降阻剂。 (4)换土。
7、什么叫雷电的反击现象?如何消 除反击现象?
• 雷电的反击现象通常指遭受直击雷的金属体(包括接闪器、 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在接闪瞬间与大地间存在着很高 的电压,这电压对与大地连接的其他金属物品发生放电 (又叫闪络)的现象叫反击。此外,当雷击到树上时,树 木上的高电压与它附近的房屋、金属物品之间也会发生反 击。要消除反击现象,通常采取两种措施:一是作等电位 连接,用金属导体将两个金属导体连接起来,使其接闪时 电位相等;二是两者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3、在一类防雷中为什么在安装的独立避雷针(包括其防雷 接地装置)至少距被保护的建筑物之间距离≥3米。
• 为了防止独立针遭直击雷击时对被保护物的反击(第7条详细介绍反 击)。 • (举例如下: • 金属门窗没有接地,会对门窗进行反击,从而在反击点产生火花。 • 两个接地极之间的举例不足三米也会反击) • 另外对于可燃气体放散管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应更大,举例应更远。
跨步电压问题(防生命危险)
• 可增大土壤表面电阻率来减小通过人体的电流。 • 若有钢筋网的水泥平地,则无跨步电压问题。
防雷设计规范中对跨步电压的防护
防跨步电压: • 1 )利用建筑物金属构架和建筑物互相连接的钢筋在电气上 是贯通且不少于1 0 根柱子组成的自然引下线,这些柱子 包括位于建筑物四周和建筑物内。 • 2 )引下线3 m 范围内土壤地表层的电阻率不小于5 0 k Ω m。 注: 例如, 采用5 c m 厚沥青层或1 5 c m 厚砾石层的 这类绝缘材料层通常符合本要求。 • 3 )用网状接地装置对地面作均衡电位处理。 • 4 )用护栏、警告牌使进入距引下线3 m 范围内地面的可能 性减小到最低限度。
兖矿各防雷在重点部位
• • • • • 一、炸药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二、精密机房、信息系统 三、各通信基站 四、调度系统 五、各大型化工厂的生产控制系统、机房
18、个人防雷击十大“秘诀”
(一)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员应躲入建筑物内。 (二)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 水龙头。 (三)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 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四)避免使用电话和无线电话。 (五)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户外球类、攀爬、骑驾等 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有防雷设施的地方躲避 (六)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或其他凸出物体,切勿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七)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八)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电线杆、 桅杆等尖耸物体。 (九)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等工具物品扛 在肩上。 (十)不宜驾驶、骑行车辆赶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