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美国文学的城市化主题研究_文学思维导图
《20世纪世界文学名著导读》读书笔记模板
![《20世纪世界文学名著导读》读书笔记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aa7c22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be.png)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节选)
4看到的和可以看到的一切的“有”,无一不过是梦幻罢了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这是《20世纪世界文学名著导读》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20世纪世界文学名著导读》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这是《20世纪世界文学名著导读》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变形记(节选)
尤利西斯(节选)
01
喧哗与骚动 (节选)
02
恶心(节选)
03
局外人(节 选)
04
等待戈多 (节选)
05
秃头歌女 (节选)
06
窥视者(节 选)
01
第二十二条 军规(节选)
02
欲望号街车 (节选)
03
洛丽塔(节 选)
04
百年孤独 (节选)
05
总统先生 (节选)
06
吉檀迦利 (节选)
雪国(节选)
谢谢观看
目录分析
约翰·克利斯朵夫 (节选)
布登勃洛克一家(节 选)
华伦夫人的职业(节 选)
虹(节选)
01
美国悲剧 (节选)
02
老人与海 (节选)
04
静静的顿河 (节选)
06
日瓦戈医生 (节选)
03
童年·在人 间·我的大 学(节选)
05
山外青山天 外天(节选)
荒原(节选)
断头台(节选)
海滨墓园
追忆似水年华(节 选)
1山外青山天外天 2途中 3七千河 5两个远方 11莫斯科在途中
日瓦戈医生(节选)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二部
第五章20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ppt课件
![第五章20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7c6aa302d276a200292e74.png)
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1871—1945) 《嘉莉妹妹》 (1900)、《珍妮姑娘》(1911) “欲望”三部曲:《金融家》(1912)《巨人》 (1914)《斯多葛》(1947) 《美国的悲剧》(American Tragedy,1925) 美国现代文学的先驱者之一 : A.突破了美国文学长期以来的“胆小和高雅的传统”。 在题材和主题思想方面打破旧的框框,拓宽了创作 的领域,引进了从未有过的新的主题思想;以严格 的、雄辩的现实主义态度描写了现实生活 。 B.全部作品都取材于现实生活,贯穿着揭露美国生活 方式和社会制度这一重要主题。一部形象的美国现 代社会的发展史。 C.自觉地吸纳20世纪的现代哲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的 成果,体现了独特的现实主义风格
约翰·多斯·珀索斯(John Dos Passos,1896—1970)
“美国”三部曲:史诗类小说,现代派小说的实验精 神 《北纬四十二度》(1930 ,The 42nd Parallel,) 《一九一九年》(1932 ,1919) 《赚大钱》(1936 ,The Big Money) 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1902-1968) 《胜负未决的战斗》(1936)《鼠与人》(1937) 《愤怒的葡萄》(1939) :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 主题深刻丰富:“大萧条时期的《汤姆叔叔的小屋》” 社会抗议小说:史诗规模 传统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舍·安德森(Sherwood Anderson,1876一1941): 《小镇畸人》(1919) 辛·刘易斯(Sinclair Lewis,1885—1951) : 《大 街》(Main Street,1920)、《巴比特》 (Babbitt,1922) 伊迪斯·华顿(Edith Wharton ,1862—1937): 《天真时代》(1920) “哈莱姆文艺复兴” :持续近10年的文艺运动 A.在广大黑人的社会觉悟和阶级觉悟普遍提高的基 础上,新一代黑人知识分子开始重新评价自己的 艺术创造才能,并要求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塑造有 独立人格和叛逆精神的“新黑人”形象; B.重视加强黑人文学的艺术性,提出“美是最好的 牧师”的口号,主张以现代艺术表现力,描写哈 莱姆区黑人“特殊情调”的生活。
20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a3c246aeb0717fd5360cdc49.png)
第五章 20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一、世纪初至20年代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 :口语文体 威·迪·豪威尔斯(W.D.Howells,1937—1920) : “微笑的现实主义”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1916) :意识流现实主义文学发展为两个分支 :1“黑幕揭发者” (muckrackers):自然主义影响斯蒂芬斯(Lincoln Steffens,1866—1936):《城市的耻辱》辛克莱(Upton Sinclair,1878—1968):《屠场》2杰克·伦敦和德莱塞:以鲜明的批判倾向冲击 美国文坛维多利亚时代的浮华文风杰克·伦敦((Jack London,1876—1916)短篇小说:“北方故事”、“太平洋短篇” “社会问题短篇” 《热爱生命》(Love of Life)长篇19部:《荒野的召唤》(The Call of theWild,1903) 《深渊中的人们》(1903)、《海狼》(1904)、《白牙》(1906)、《铁蹄》(1908)《马丁·伊登》(Martin Eden,1909):自传性的优秀 长篇,“美国梦”幻灭作品的先驱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1871—1945)《嘉莉妹妹》 (1900)、《珍妮姑娘》(1911)“欲望”三部曲:《金融家》(1912)《巨人》 (1914)《斯多葛》(1947)《美国的悲剧》(American Tragedy,1925)美国现代文学的先驱者之一 :A.突破了美国文学长期以来的“胆小和高雅的传统”。
在题材和主题思想方面打破旧的框框,拓宽了创作的领域,引进了从未有过的新的主题思想;以严格的、雄辩的现实主义态度描写了现实生活 。
B.全部作品都取材于现实生活,贯穿着揭露美国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这一重要主题。
美国文化与社会十五讲(第二版)
![美国文化与社会十五讲(第二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b92cb0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55.png)
目录分析
一中美交往 的历史遗产
二众口纷纭 话美国
三美国的特 色和传统
四面对未来
一美国历史的基本脉 络
二美国“崛起”的神 话与实际
三美国种族、族裔与 文化的多样性
四美国民主的基本历 史经验
0 1
一问题的由 来
0 2
二几个相关 的重要概念
0 3
三美国的人 口结构
0 4
四美国社会 各种族族群 之间的结构 性不平等
三数字时代的挑战 与应对
一影响美国外交的主 要因素
二早期的美国外交: 孤立主义
三迟疑的转型:从孤 立主义到国际主义
四游离于单边主义和 多边主义之间的美国 外交
1
一分析的视角
二美国与东亚 2
关系的缘起及 其早期的发展
3 三美西战争与
美国在东亚的 扩张
4 四第二次世界
大战期间美国 与东亚关系
5 五冷战时期美
读书笔记
发现需要出第三版了,对于美国研究差不多每十年就要更新一下我们对于美国的认识,从本质上来说对于他 国他民族的认识应该属于精英阶层,才能形成理性的认知,而对于美国来说因为影响力的存在变成了大众的观点, 特别是我们当下展示的美国都是负面的消息,也许是宣传的需要,但如何理性的看待美国,把握美国的政策脉络 对于我们和世界的影响并且形成战略预判,对于我们的和平发展还是非常重要。
0 6
六美国当今 种族和族群 关系的特点
0 5
五美国种族 关系发展的 三个阶段
二宪法作为一种文 化载体:美国宪法 的宗教、文化和政
治哲学基础
一引言:美国宪法 的理想与现实
三美国1787年宪法 的诞生:自由与秩
序的妥协
四什么样的宪法:美 国宪法的基本内容
外国文学史概要树形图
![外国文学史概要树形图](https://img.taocdn.com/s3/m/28758fad1a37f111f1855b28.png)
第一个时期:神话(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古希腊文学第二个时期:抒情诗、寓言、戏剧、文艺理论(戏剧包括古希腊悲剧和古希腊喜剧)第三个时期:新戏剧米南德古代文学古罗马文学维吉尔《埃涅阿斯纪》(第一部文人史诗)教会文学:保罗《伦巴德人史》、兰格伦《农夫彼尔斯》骑士抒情诗(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破晓歌”骑士文学骑士传奇(法国北部)《特里斯丹和伊瑟》中古文学英雄史诗中世纪早期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史诗与谣曲中世纪中期的:法国的《罗兰之歌》谣曲:罗宾汉谣曲韵文故事:法《驴的遗嘱》;英《赛丽斯太太》长篇叙事诗:法《列那孤传奇》和《玫瑰传奇》城市市民文学市民抒情诗:《吕特勃夫的贫困》市民戏剧:《巴特兰律师》但丁(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运动的过渡):《神曲》、《新生》意大利文学:彼特拉克《歌集》、薄伽丘法国文学:弗朗索瓦❿拉伯雷《巨人传》、蒙田《随笔集》欧美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西班牙文学:流浪汉小说《小癞子》英国文学: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托尔斯❿莫尔《乌托邦》、埃德蒙❿斯宾塞《仙后》第一个时期:《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第二个时期:《哈姆莱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第三个时期:《暴风雨》法国文学:高乃依《熙德》、拉辛《安德洛玛克》、布洛瓦《诗的艺术》古典主义文学英国文学:约翰❿德莱顿《论戏剧体诗》外国文学十七世纪文学德国文学巴罗克文学清教徒文学:约翰❿弥尔顿《失乐园》、约翰❿班扬《天路历程》英国文学:笛福《鲁宾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十八世纪文学-启蒙文学法国文学: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伏尔泰《亨利亚特》、狄德罗《百科全书》德国文学:席勒《强盗》、《阴谋与爱情》英国文学:“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冶、骚塞;雪莱《西风颂》、济慈《夜莺颂》、司格特《艾凡赫浪漫主义文学德国文学:诺瓦利斯《夜的颂歌》法国文学:史达尔夫人《论文学》、雨果《克伦威尔》《欧那尼》、夏多布里昂《阿达拉》《勒内》法国文学:司汤达《红与黑》、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小仲马《茶花女》英国文学:夏洛蒂❿勃朗特《简 爱》、艾米莉❿勃朗特《呼啸山庄》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俄国文学:普希金《叶甫盖尼 奥涅金》、《当代英雄》北欧文学:安徒生(丹麦)十九世纪美国文学:马克 吐温《竞选州长》《镀金时代》十九世纪自然主义文学:左拉《卢贡-马卡尔家族》、莫泊桑《羊脂球》英国文学:约翰❿高尔斯华绥《福尔塞世家》三部曲;金斯利❿艾米斯《幸运的吉姆》法国文学:阿纳托尔❿法郎士《克兰克比尔》;马丁❿杜伽尔《蒂博一家》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亨利希❿曼《臣仆》;斯蒂芬❿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美国文学:海明威《太阳照样升起》;杰罗姆❿大卫❿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弗拉基米尔❿纳博科夫《洛丽塔》、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二十世纪文学东欧、南欧、北欧:雅罗斯拉夫❿哈谢克《好兵帅克》蒲宁《落叶》;马雅可夫斯基《穿裤子的云》30年代初期: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0世纪上半期肖洛霍夫《静静的河》40年代初期:列昂诺夫《俄罗斯森林》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20世纪俄苏文学20世纪50至80年代苏联文学特里丰诺夫《大学生》拉斯普京《失火记》哈里托诺夫《命运线》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文学普里戈夫《黑狗》拉斯普京《下葬》、《为玛利娅借钱》托❿斯❿艾略特威廉❿勃特勒❿叶芝《驶向拜占庭》后期象征主义流派保尔❿瓦莱里《海滨墓园》、《年轻的命运女神》梅特林克《青鸟》埃兹拉❿庞德《在一个地铁站》卡夫卡《变形记》、奥尼尔《毛猿》表现主义流派斯特林堡(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到大马士革去》恰佩克《万能机器人》现代主义文学未来主义流派菲利波❿托马索❿马里奈蒂《未来主义宣言》《他们来了》;阿波利奈尔《醇酒集》超现实主义流派:安德烈❿布勒东《磁场》《娜传》意识流小说: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弗吉尼亚❿伍尔夫《墙上的斑点》存在主义文学:让-保尔❿萨特、阿贝尔❿加缪《局外人》荒诞派戏剧:贝克特《等待戈多》新小说:萨洛特《无名氏肖像画》后现代主义文学垮掉的一代:杰克 凯鲁亚克《在路上》黑色幽默:《托马斯 品钦《万有引力之虹》魔幻现实主义:阿斯图里亚斯《玉米人》古埃及古巴比伦:《吉尔伽美什》上古亚非文学古希伯来:《圣经》文学、《旧约》古代亚非文学古印度:《吹陀文学》中古亚非文学:迦梨陀娑《沙恭达罗》、紫式部《源氏物语》;《一千零一夜》夏目漱石《我是猫》亚非文学近现代亚非文学川端康成《雪国》泰戈尔《吉檀迦利》纪伯伦《先知》马哈福兹《三部曲》索因卡《解释者》。
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学术地图
![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学术地图](https://img.taocdn.com/s3/m/34f8e1f84693daef5ef73d58.png)
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学术地图罗兰·巴特、托多罗夫、格雷马斯、阿尔都塞等)女性主义(波伏瓦)新小说派(罗伯-格里耶)现象学(40年代以后,萨特、梅洛-庞蒂、杜夫海纳等)存在主义和荒诞派(萨特、加谬等)兰·巴特、克里斯特瓦等)后马克思主义(鲍德里亚)后现代主义(利奥塔)女性主义(克里斯特瓦、埃莱娜·西苏、露丝·伊瑞格瑞)语义学批评(20年代-,瑞恰兹)新批评(燕卜逊)英国 现代主义艺术(意识流)女性主义(1929-,弗吉尼娅·沃尔夫) 文化研究:伯明翰学派(1964-2002,霍加特、斯图尔特·霍尔、戴维·莫利、麦克卢比)、雷蒙·威廉斯新马克思主义(伊格尔顿)后马克思主义(拉克劳、莫菲)文学激进派(门肯、范·威克·布鲁克斯)新人文主义者(白璧德、摩尔)新批评(1941-,兰色姆、克林斯·布鲁克斯、韦勒克等)读者反应批评(诺曼·霍兰德、费什)解构主义(“耶鲁四人帮”,70年代-,保罗·德曼、哈洛德·布鲁姆、杰夫里·哈特曼和希利斯·米勒)、乔纳森·卡勒新马克思主义(詹姆逊)后现代主义(80年代以后,丹尼尔·贝尔、伊哈布·哈桑、斯潘诺斯等)后殖民主义(80年代以后,萨伊德、斯皮瓦克、霍米·巴巴等)新历史主义(格林布拉特、海登·怀特)女性主义(凯特·米勒特、艾伦·莫尔斯、桑德拉·吉尔伯特、伊莱恩·肖瓦尔特)美国 亨利·詹姆斯后现代主义艺术(波普艺术、新现实艺术、观念艺术、超级写实主义、新绘画、环境艺术……)(曾军 制)注释:1、20世纪俄苏文论由于意识形态的影响而使苏联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偏离了“西方文论”,并在相当长时间内限制了巴赫金小组和塔尔图—莫斯科符号学派的世界性影响。
20世纪美国文学史ppt课件
![20世纪美国文学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b4a3f7482fb4daa48d4bc7.png)
;
2
Jazz Age
After WWI, people found that the war which
cost millions of lives failed to provide an abiding
solutions to the world’s problems, that the war
to Arms, 1929, William Faulkner The Sound and the Fury, 1929,
Drama: Eurgene O’Neill, The Emperor Jones, 1920, Anna
Christie, 1921, The Hairy Ape 1922,
Part V. Twentieth-Century Literature
1920s, Jazz Age.
I. Historical Background: WWI, peace-making period/boom time.
Politically, US entered WWI in 1917 for purity and democracy. The period of peace-making ended with general disillusionment about the value of war: only a sense of the failure of political leaders and a belief in the futility of hope. No abiding solutions to the world’s problems was found. And the resurgence of nationalism and the rise of new totalitarianism produce a second world war.
20世纪上半期各国文学概况
![20世纪上半期各国文学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c4aa5a7d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d5.png)
(二)诗歌
美国现代诗歌的基本主题,主要是表现现代社会人心灵上的压抑感 和不安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怀疑主义、对宁静的精神状态的向往。 “意象派”是美国现代诗的开端,强调语言的凝练与意向的鲜明, 反对空泛的抒情和陈腐的说教,追求“物我合一”的“忘我”境界。 庞德创作了长达两万三千多行的鸿篇巨制《诗章》,成为美国现代 派诗歌运动真正的发起者和推动者。
目录
五、美国文学 六、欧洲其他国家文学及大洋洲文学 七、拉美文学 八、亚非文学
一、法国文学
特点:大师辈出,思潮迭起,流 派纷呈
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 形成并驾齐驱的局面
(一)现实主义文学
(二)现代主义文学
1.传统现实主义小说 多为多卷体长篇小说,即“长河小说”,以 生动细致的笔触描绘出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 如:法郎士《当代史话》
八、亚非文学
(一)日本文学 在吸收西方文学的基础上发 展 二战前,主流为自然主义、 “唯美派” “白桦派”“新 思潮派” 二战后,主流为无产阶级文 学和“新感觉派”,作品众 多,其中《蟹工船》被誉为 无产阶级文学中最成功的作 品。“新感觉派”代表作家 川端康成成就突出。
(二)印度文学 20世纪上半叶的印度充满了民 族的苦难与屈辱,印度文学是 在民族运动中崛起和发展的, 代表作家泰戈尔。
主要指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的文学。 在这一时期,德语小说继承了德国文学重视哲理的特点,并加
强了批判精神,反法西斯的主题成为其最强音。
(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得到延续 亨利希·曼代表作《臣仆》塑造了赫斯林怯 懦残忍、欺软怕硬的形象,在他身上概括了 君主制的崇拜者和沙文主义分子的典型特征, 揭露了垄断资本主义的掠夺性,描绘了德国 法西斯的狰狞面目。 (二)表现主义关注现实,反叛病态的时代 特拉克尔《孤独者的秋天》、魏德金德《春 醒》
《童明 美国文学史 笔记和课后习题 含考研真题 详解》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童明 美国文学史 笔记和课后习题 含考研真题 详解》读书笔记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fe50c89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3b.png)
第19章 现代美国 诗歌
06
第20章 非裔美国 小说和现 代主义
15.2 课后习题 答案
15.1 复习笔记
15.3 考研真题 和典型题详解
16.2 课后习题 答案
16.1 复习笔记
16.3 考研真题 和典型题详解
17.2 课后习题 答案
17.1 复习笔记
17.3 考研真题 和典型题详解
18.2 课后习题 答案
主义文学
5 第14章 女性
作家书写“女 性问题”
10.2 课后习题 答案
10.1 复习笔记
10.3 考研真题 和典型题详解
11.2 课后习题 答案
11.1 复习笔记
11.3 考研真题 和典型题详解
12.2 课后习题 答案
12.1 复习笔记
12.3 考研真题 和典型题详解
13.2 课后习题 答案
26.1 复习笔记
26.3 考研真题 和典型题详解
27.2 课后习题 答案
27.1 复习笔记
27.3 考研真题 和典型题详解
读书笔记
谢谢观看
第23章 主要小说 家:1945年至60 年...
第24章 1945年 以来的诗学倾向
第26章 当代多 民族文学和小说
第25章 20世纪 60年代以来的小
说发展...
第27章 美国文 学的全球化:流
散作家
21.2 课后习题 答案
21.1 复习笔记
21.3 考研真题 和典型题解析
22.2 课后习题 答案
18.1 复习笔记
18.3 考研真题 和典型题详解
19.2 课后习题 答案
19.1 复习笔记
19.3 考研真题 和典型题详解
20世纪美国文学英文版.ppt
![20世纪美国文学英文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ef51da3fb9d528ea81c779d0.png)
Elizabethan Essays The Use of Poetry and The Use of
Criticisms After Strange Gods
22
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
It depicts a timid middle-aged man going to propose marriage to a lady but hesitating all the way there. It takes the form of soliloquy, like interior monologue like that of Browning’s.
9
IV. Principles
1. Direct treatment of the “thing”, whether subjective or objective;
2. To use absolutely no word that does not contribute to the presentation;
18
艾略特的诗歌创作以《荒原》和伴以英国天主教为标志可以分为早、中、 晚三个时期。
早期:主要包括《普鲁弗洛克及其他》和The Poems(1920)《诗集》 两个本子。
中期:The Waste《荒原》
The Hollow Man《空心人》
后期:Gerontion《小老头》、 Ashy Wednesday 《圣灰星期三》
它是诗人登峰造极之作,在诗中诗人对诗歌 语言进行了严肃的思考,思考的结果从该 诗本身的语言特色就可以看出来:普通正 规而又十分精确。此时艾略特担心语言会 因使用不当而退化,进而影响到我们思想 情感的品质。它最初是四首独立的诗: Burnt Norton, 1935 《烧毁的诺顿》、 East Coker, 1940 《东库克》、The Dry Salvages, 1941 《干燥的塞尔维吉斯》 Little Gidding, 1943 《小吉丁》
英美文学发展史思维导图
![英美文学发展史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895aa4df011ca300a7c39025.png)
Short story1.Parables-Fables(Aesop's Fables 《伊索寓言》)-Anecdote(from Roman Empire to 18C)-Oral story tradition•Canterbury Tales 《坎特伯雷故事集》(by Geoffery Chaucer)-Decameron 《十日谈》(by Giovanni Boccaccio)-Written story(early 14th century)•Novella2.Mid-17th century, France, refined•1662,La Princesse de Cl èves 《克莱夫王妃》(by Madame de La Fayette 拉法耶特夫人)•Novel3.1605-Spanish-First true novel••1776,The Vicar of Wakefield 《威克菲尔德牧师传》(by Oliver Goldsmith)▪1768,A Sentimental Journey to France and Italy 《穿越法国和意大利的伤感旅程》(by Laurence Strerne)▪(1771-1832)Sir Walt Scott Waverley 《威弗利》▪ A transmition from romanticism to realism▪Historical novel-•Background:a dis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local communities and a rise of industrial society▪The main grounds of hope and uneasiness which Victorian felt❖The modes of thought and behavior they followed❖The standards of value they held❖Reflect in literature▪Writers: Charles Dickens, George Eliot, Anthony Trollope(安东尼·特罗洛普),William Thackeray (萨克雷)(Vanity Fair 《名利场》),Elizebith Gaskel(伊丽莎白·盖斯凯尔)l(North and South 《北与南》)▪Victorian British-19th America-be preoccupied with idealism and independence;❖experienced a shift from an anxious demand for a European-style tradition to a self-assured revival ofspiritual intelligence and cultural autonomy;❖Late 19th century:the growth of print magazines and journals created a strong demand for short fictions.❖Background:▪Washington Irving(欧文)❖Edger Allan Poe(爱伦坡)❖Nathaniel Hawthorne(霍桑)❖Herman Melville(梅尔维尔)Mobe-Dick 《白鲸》❖Works&writers:all made explorations of American life.▪1819 Rip van Winkle 《锐普·凡·温克尔》❖1820 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 《睡谷的传说》(by Washington Irving)❖First examples of short stories:▪1865 前-19th century(the Victorian era)an age of conversion from a traditional pre-modern state to a modern industrial society•英美文学发展史思维导图2020年10月14日22:161840 Tales of the Grotesque and Arabesque 《怪异故事集》(by Edger Allon Poe)❖1842 Twice-told tales 《人尽皆知的故事》(by Nathaniel Hawthorne)❖The first literary theories:1846 The philosophy of composition 《写作的原则》(by Edger Allon Poe)▪The rules of American social action changed due to the material expansion.The dominant characteristicbecame the growth and concentration of capital.❖Americans experienced an oppressive consciousness of displacement and separation.❖Backgroud:▪Reflect in literature:realistic portrayal of the industrial progress and heightened materialism.▪Works & writers: Mark Twain, William Dean Howells(豪威尔斯),Theodore Dreiser(西奥多·德莱塞) Sister Carrie 《加利妹妹》▪1865后-aim to provide a precise description of actual circumstance of human life in minute details.❖Emphasize the hopelessness and insignificance of man in face of the cold and hositle world.❖Content▪The Red Badge of Courage 《红色英勇勋章》(by Stephen Crane(史蒂芬·克莱斯))❖Sea wolf 《海狼》,the call of Wild 《野性的呼唤》,White Fang 《白牙》(by Jack London)❖Works & Writers▪Natruralism:-Characters:Non-linear,uncertainty,"make it new",theme is about a sense of urban cultural dislocation ▪Technique: juxtaposition(images just put there without connections) and multiple points of view ▪Writers: Joseph Conrad(约瑟夫·康拉德),William Faulkner(威廉·福克纳); James Joyce(詹姆斯·乔伊斯), Virginia Woolf (弗吉尼亚·伍尔芙)▪Modernism(avant-garde,stream-of-conciousness)-20th centary•Q1. Definition: what is clear about the definition of postmodernism? What is open to debate?❖A1.Whether postmodernism is a reaction against modernism or a continuation of modernism is still open to debate, and even the definition itself is controversial because of its obscurity.It's clear that postmodernism tries to overthrow the modernist elitism and carries the experimentation in technique to the extreme.Q2.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A2.While modernism novel writers would try to wrest a meaning from the world of spiritual wastelandthrough myth, symbol, or formal complexity, the postmodernist greets the absurd or meaningless confusion of contemporary existence, favoring "depthless" works of pastiche, parody, or aleatory disconnection.Q3.How does Catch-22 show the characters of postmodernism?❖A3.Postmodernism novels intend to show a disintegration of authority, greeting to the meaningless orabsurd. The term "Catch-22" refers to an absurd situation, in which you need to do one thing in order to do a second thing, but you cannot do the first thing until you have done the second. And in Catch-22, soldiers were unwilling to fight for their nation, which implied a disintegration of heroism or authority.Postmodernism vs. modernism▪Mid-20th century(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