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3.1 自然资源概况 教学设计(湘教版八年级上)
![3.1 自然资源概况 教学设计(湘教版八年级上)](https://img.taocdn.com/s3/m/bf44bf7f01f69e3143329454.png)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道自然资源的概念,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2、了解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随人类的文明进步而不断变化的3、通过比较分析,了解自然资源的特征4、使学生认识自然资源与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对合理利用、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重要意义的认识,使学生正确认识我国资源现状,学会用科学的方法看待总量与人均量的关系,在增进民族自豪感的同时,树立忧患意识,逐步形成正确的资源观,消费观和行为观。
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分类和特征教学难点自然资源的特征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请同学们看看我们的教室,有哪些东西是取自自然界的物质与能力(板书)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过渡)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
(板书)一、什么是自然资源(提问)阅读课文P61第1段,结合我们身边的实例,说一说什么是自然资源。
(“活动1”)(板书)概念(学生汇报答案)(火眼金睛)判断下面哪些属于自然资源?(“活动2”)(思考)我们怎样才能正确判断出自然资源呢?(学生讨论、归纳)1、存在于自然界,未经人类加工;2、目前能为我们提供福利。
(巩固提高)我们再来看几种物质,判断有哪些属于自然资源?(过渡)那自然资源的类型有哪些呢?(提问)“活动2”中的自然资源属于哪种类型?(出示幻灯片)判断图中的自然资源属于哪种类型?(结合“活动3”)(过渡)自然资源的特征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二、自然资源的特征(讲授)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理解不断加深,资源开发和保护的范围不断扩大。
像过去认为不属于自然资源的空气、风景等,现在也被纳入了自然资源的范围。
(出示幻灯片)(板书)范围不断扩大(开动脑筋) 贝贝说:“说不定到哪一天,海啸、地震、风暴等都会成为自然资源。
”你认为这有可能吗?(出示幻灯片)此表反映出中国自然资源有何特征?为什么?(学生回答)(板书)数量大而有限(开动脑筋)玲玲说:“假如石油都开采完了,将来怎么办?”你想过这个问题吗?说一说你的主意。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精品资料3.1中国的自然资源(1)教学设计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精品资料3.1中国的自然资源(1)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db8cb3e650e52ea5418981c.png)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精品资料3.1 自然资源概况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2.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能根据一些相关的图片和资料分析得出简单的概念,本节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因此在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方式,通过日常生活和社会热点事件作为案例,结合生产、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树立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3.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自然资源的特征。
本章是学习、研究人地关系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而本节又是学习中国自然资源的基础。
因此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特征必须使学生有个清醒的认识。
本节课是其中的第一课时,着重介绍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在技术进步下,自然资源范围不断的扩大四个的特征。
【教学目标】1.通过图文资料,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类型和特征。
2.通过阅读矿产分布图,记住主要煤矿、石油、铁矿及有色金属矿的分布。
3.通过列举实例,分析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树立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自然资源的概念、类型和特征。
难点:我国主要矿产的分布。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图文资料,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类型和特征。
2.通过阅读能源矿产分布图,记住主要煤矿的分布。
3.通过列举实例,分析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树立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自然资源的概念、类型和特征。
难点:主要煤矿的分布。
【评价任务】1.阅读图文资料,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自然资源的概念、类型和特征。
2.在中国能源矿产分布图中,指图说说主要煤矿的产地及所在省区。
3.举例说明什么是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二)自学检测反馈ABCDEA B C(选做)D E 我国煤矿主要分布附:板书设计3.1自然资源概况一、概念、种类及特征二、主要煤矿产地及所在省区【教学反思】。
湘教版八上地理 3.1自然资源概况 教案设计
![湘教版八上地理 3.1自然资源概况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0ce1051c1c708a1294a442b.png)
八年级地理教学案课题: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学习目标:1、自然资源的概念及两大分类。
2、记住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
3、理解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1、自然资源的概念及两大分类。
2、理解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1、自然资源的概念及两大分类。
2、理解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精彩导入: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本节我们将会了解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
一、自主学习1.概念:存在于________的能为人类提供________的物质与能量。
2.分类:主要包括_______资源、______资源、_______ 资源、 __________ 资源、__________ 资源以及__________资源等。
按照可否再生,自然资源还可分为__________资源和 __________ 资源。
3.特征:我国自然资源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4.利用:我国现在的资源利用现状十分严峻,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二、探究学习1自然资源的概念我们现在利用的自然资源有哪些?如何给自然资源下定义?由此可知,自然资源是人类从中获取的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练习、运用多媒体展示有关自然资源图片,下列哪些是自然资源2、自然资源的分类自然资源会被耗尽吗?我们将它们分成哪两大类?练习、下列自然资源中,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填序号)①太阳能②被污染的水③铁矿④石油⑤森林⑥退化的草场⑦土地⑧煤⑨鱼⑩核能⑾风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3、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看书完成下列填空,然后总结出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我国各种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的排名土地()矿产()耕地()河流径流量()草原、海洋、水产等等各种资源都居世界前列。
中国人均占有量和世界人均占有量相比较土地()淡水()森林()矿产()中国的自然资源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采取的措施我国的自然资源形势严峻,对此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实施怎样的战略目标?合理利用和节约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
![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9f275b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7c.png)
课题:3.1自然资源概况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区域认知:通过实例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了解自然资源的类型和特征;2.综合思维:运用资料说明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3.人地协调观: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
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的资源利用方式,树立正确的资源观,自觉养成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习惯,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特点,并能说出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难点:面对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每年4月22日是什么日子?每年的4月22日,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
2022年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
二、新课讲授:(一)什么是自然资源1.概念了解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
有三层含义:必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即具备“自然属性”;必须能用于生活生产,即具备“经济属性”;既包括物质也包括能量教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不断加深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如空气、风景等也被纳入了自然资源的范围。
2.自然资源的种类(1)土地资源:林地、草地、耕地等(2)生物资源:森林、动物、植物(3)矿产资源:铁矿、煤炭、金刚石等(4)水资源:淡水、水能(5)气候资源:降水、光热、风(6)海洋资源:海洋生物、海洋矿产、海洋空间3.活动:图3-1中哪些属于自然资源?请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食盐不是,其余都是,因为食盐属于人类活动的产物4.活动:以下生活常见物与哪些自然资源有关呢?汽车:铁矿石→钢材→车身;房子:土地→黏土→砖墙面条:阳光/土地/水→小麦→面条;书本:森林→木材→书本5.思考:自然资源存在自然界中,它是无限的吗?结论: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
地理初二上湘教版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地理初二上湘教版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30b2ac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3.png)
地理初二上湘教版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教案教学目标:1、明白什么是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分类。
2、了解自然资源的特点。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量之间的矛盾,树立珍爱合理利用并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增强资源爱护意识。
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教学难点:自然资源的特点教学方法:情形导入、对比分析、读图分析、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情形导入:请同学们看看我们的教室,有哪些东西的原料来源于自然界?(学生回答)着确实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自然资源。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学习任务一1、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54第一二段,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自然资源?(2)自然资源有哪些类别?(3)54页活动题目2、3。
2、小组交流:组内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1)探究问题:六种资源哪些是可再生资源?那些是非可再生资源?什么缘故?(2)教师点拨:能够再生或者能够循环利用的自然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短时刻内不能再生的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
(3)探究结论: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是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4、拓展延伸: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我们该如何样利用自然资源?(二)、学习任务二1、自主学习:阅读教材《自然资源的特点》,结合你所学的历史知识人类社会的进展变化,从自然资源的范畴、数量、质量、分布、状况几方面分析自然个性化修改:资源有哪些特点,并能举例说明。
2、小组交流: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难。
我国自然资源种类总量居世界情形人均占有量居世界情形矿产资源第3位是世界人均的1/2土地资源第4位是世界人均的1/3水资源第6位是世界人均的1/4森林资源第8位是世界人均的1/6海产资源世界排名名列前茅世界排名专门低珍稀动物种类约占世界总数的1/10 约有20种面临绝灭材料二漫画“所剩无几”探究问题:我国自然资源的差不多特点是什么?教师点拨:此题考查的是人类与自然资源的紧密关系,漫画反映了人口增长造成的资源问题,资料显示了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1《自然资源概况》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1《自然资源概况》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315edba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f.png)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1《自然资源概况》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自然资源概况》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自然资源的种类、特点和分布,旨在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掌握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分布规律,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表,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学生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分布规律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从基础知识入手,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自然资源的相关概念,并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自然资源的种类、特点和分布,学会分析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自然资源的种类、特点和分布。
2.难点: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及保护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自然资源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自然资源案例和图片,制作PPT。
2.准备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分布表格。
3.准备与课程相关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自然资源的图片,如森林、河流、矿产等,引导学生关注自然资源。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分别代表什么自然资源吗?”通过问答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讲解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
![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https://img.taocdn.com/s3/m/340879315727a5e9856a6157.png)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什么是自然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重点: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难点:1、自然资源的范畴是不断变化的2、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教学目标:1、知道自然资源的概念和主要类型2、知道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拓展性等重要特征3、知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量之间的矛盾3、通过阅读矿产分布等图理解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知道我们使用的纸张是用什么做的吗?(木材)谁能举例说说还有哪些生活和学习用品的原料来源于自然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自然资源概况2、认定目标:分层逐步展示,学生静听、牢记3、导学达标(一)什么是自然资源读书思考:1、什么叫自然资源?举例说明。
2、自然资源是怎样进行分类的?师总结后,利用电脑呈现多幅图片,让学生辨认各种类型的自然资源,并做P54活动2、3题,教师进行反馈矫正。
(二)自然资源的特征读书思考:自然资源的特征有哪些?生读书后,归纳得出。
(师用电脑呈现要点)1、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资源开发和保护的范围不断扩大讲述中可以以实例(湖南张家界)引入,使自然资源范畴变化变成直观形象的实例呈现给学生,有利于突破难点。
2、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
2、自然资源的质量是有差异的。
教师展示内蒙古草原从东向西的景观图片,通过不同地域的操场景观揭示草场质量的差异。
3、自然资源的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
让学生读“中国主要石油和天然气”、“中国主要煤矿”“中国主要金属矿产”5、自然资源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最后指导学生作课本P55上的活动练习。
5、课堂小结:教师选用典型数据和图片指导学生对自然资源的概念和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
6、达标测评:学生抢答或齐答一、找出正确的一项:1、下列资源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土地 B森林 C 阳光 D电能2、下列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煤炭 B石油 C树木 D石墨3、下列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二、分门别类:A太阳能 B水能 C风能 D核能耕地煤白桦林石灰沙漠三峡工程木材道路石山石油太湖草原房基地水库天然气1、土地资源。
初中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3.1《自然资源概况》教学设计
![初中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3.1《自然资源概况》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d597c135901020207409cc9.png)
《自然资源概况》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二、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2、学习目标:
(1)知道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2)能区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3)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是自然资源的分类及特征
2、难点是联系身边的事例形成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
四、教学方法:
分组、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八年级地理上册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新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108f41c3968011ca300916d.png)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3.1 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优质课件(湘教版)
![3.1 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优质课件(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3ecc79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3.png)
3.1 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优质课件(湘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资源的含义及分类。
2.了解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分布情况。
3.了解自然资源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掌握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步骤1.引入(10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自然资源概念,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分布。
通过问题启发学生对自然资源的思考,如“哪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需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到了哪些作用?”等。
2.知识讲解(25分钟)(1)自然资源的含义及分类。
对自然资源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①气候资源:如阳光、气温、降水等。
②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矿泉水等。
③能源资源:如电力、生物质能等。
④水土资源:如水、土地等。
⑤生物资源:如森林资源、水生动植物资源等。
(2)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分布情况。
通过中国地图,让学生了解中国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掌握各地主要自然资源的类型和分布。
着重讲解中国的煤炭、石油和森林资源。
3.案例分析(25分钟)(1)自然资源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通过学生对生活中的例子,展示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存在问题,如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生态破坏等。
(2)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以写作、小组分享等方式,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然资源,激发爱护自然、关注环保的意识。
4.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及体会,强调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必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清楚自然资源的含义及分类;了解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分布情况;掌握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对自然资源进行深度思考,了解自然资源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四、教学方法1.图片或视频引入法。
2.课堂讲授法。
3.案例分析法。
4.学生研究法。
五、教学辅助措施1.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或图片。
2.自然资源分布的地图。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1《自然资源概况》名师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1《自然资源概况》名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598d0235f0e7cd1842536b8.png)
《自然资源概况》名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能辨别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2)通过比较分析,了解自然资源的五个特征;(3)学会用图和资料归纳总结地理事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活动,给学生提供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提高学生对合理利用、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重要意义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分类和特征【教学难点】自然资源的特征【教学方法】讲授、读图分析、小组探究合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苹果,大家知道苹果来自于什么资源吗?(学生回答)明确:苹果来自果树,而果树又来自土地资源。
出示图片:书本、汽车和火炉请同学们分别说出它们分别来自什么资源?(学生回答)提问:刚才说的这些资源都来自哪里?(学生回答)明确:都来自大自然,是大自然中直接存在的,被人类开发后用于生产和生活。
过渡:那么什么是自然资源呢?二、新课学习(一)什么是自然资源概念:自然资源是指直接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
趁热打铁:大家判断一下哪些是自然资源(学生回答)大理石汽油石油钢管铁矿石森林棉花阳光海洋鱼群羊毛空气天然宝石21教育网明确:属于自然资源的有:大理石、石油、铁矿石、森林、阳光、海洋鱼群、空气、天然宝石提问:自然资源有哪些种类呢?(学生回答)明确: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等。
展示图片,进行讲解:气候资源:可以风力发电;水资源有淡水资源,也可水力发电;土地资源为我们提供粮食,生物资源为我们提供鱼类等海鲜食物;矿产资源有煤、铁、石油,煤和石油作为能源,煤可以燃烧,石油提供动力,铁矿石可以冶炼钢铁;生物资源可以为我们做服装的原料,如:羽绒服。
(二)自然资源的特征提问:自然资源有哪几个特征呢?(学生回答)明确: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自然资源的质量在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不均匀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1.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展示图片:桂林山水讲解:优美的风景成为一种新的资源。
3.1自然资源概况 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10
![3.1自然资源概况 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10](https://img.taocdn.com/s3/m/d986dcd83186bceb19e8bb57.png)
科目地理年级八班级周次授课时间年月日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概况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主备人辅备人备课组建议自然资源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中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使学生从实际生产、生活的实例出发,从身边用到的、看到的物品出发,体会“自然资源与我们”的密切联系。
在“活动”课文中,又安排学生从衣食住行各方面,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充分挖掘学生的自身体验,便于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自然资源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3.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举例说明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2.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举例说明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以水土资源为例归纳我国的资源国情特征,提高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能够付诸行动。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特点。
教学准备挂图教法提示讨论法。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二次备课札记(个案)【导入新课】在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家庭小调查,现在谁能够告诉老师:你家现在居住地周围的环境在你爷爷十三四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在你爸爸十三四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是什么样子?【提问】刚才很多同学说到自己家现在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林地或者耕地。
现在老师根据大家的调查结果绘制三幅示意图,每一幅示意图中只有一条趋势线是对的,你们能够判断出来吗?【讲解】我们根据家庭小调查总结出了我县森林资源总量、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趋势。
这种趋势不仅仅适用于我县的森林资源,它也同样适用于我国全国各地的很多种资源状况可见我国自然资源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
八年级上册湘教版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设计
![八年级上册湘教版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25d9841fc4ffe473368ab91.png)
(二)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1.分类: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大类。
2.比较(三)中国的矿产资源1.矿产资源的分布2.中国矿产资源总量较大,但地区分布不均衡,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较少。
探究一自然资源的含义及分类(1)认识自然资源,在图中找出不属于自然资源的物质,并说明理由。
答案:服装、棉花、永久积雪、沙漠不属于自然资源。
理由:服装、棉花不是自然界天然存在的,服装是人类加工而成的,棉花是人类在土地上种植的农作物;永久积雪、沙漠存在于自然界,但是在原始状态下没有利用价值。
(2)准确分类:图中自然资源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把代表序号填入相应的篮子中并说明理由。
答案:可再生资源有①②④⑤⑨⑩,理由:它们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非可再生资源有⑥,理由:它们用一点少一点,在人类历史时期几乎不能再生。
(3)有人说我国是“资源大国”,有人说我国是“资源小国”,你同意哪一观点,请结合下表阐述你的理由。
答案:这两个观点都正确。
从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来看,均居世界前列,种类齐全,是名副其实的资源大国;从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来看,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地地道道的资源小国。
(4)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评价下图所示行为的?请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①垃圾分类回收提倡;理由: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资源的循环使用率。
②大量使用一次性消费品不提倡;理由: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③节日互送贺卡不提倡;理由:导致大量森林被砍伐,不利于环境保护。
归纳:(1)图解自然资源的利用、分类和保护(2)体系法识记我国的自然资源二、课堂检测1.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钢铁B.皮革C.森林D.水泥阅读下表,回答2~3题:自然资源位次矿产总量(已探明)耕地面积森林面积水资源总量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第3位第4位第8位第6位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的位次第53位第67位第121位第110位2.表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矿产资源B.耕地资源C.森林资源D.水资源3.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A.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也大B.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C.总量贫乏,但人均占有量大D.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不足4.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草地B.煤炭C.冶金D.稻米5.“从点滴做起,共建节约型校园”,以下行为符合该倡议的是( )A.洗刷物品过量用水B.就餐时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C.节日时大量使用纸质贺卡D.随手关灯,人走灯熄三、课下作业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填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矿产地名称及所在省区.A 煤矿________省;B煤矿________省;C油田________省;D油田________省.(2)E是________钢铁工业基地,该基地发展的条件是:靠近________铁矿,焦煤主要来自________和________,靠近________市场,________交通便利。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c44a54b84ae45c3a358c0a.png)
[中小学复习资料]7C学科网,最大最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教学资料详细分类下载![中小学复习资料]第十一单元:清清的水瀑布教材分析:《瀑布》是一首活泼生动、文情兼美的自由体写景诗。
这首诗分三小节。
第一小节写瀑布的声音,后两节写瀑布的形态。
作者用一连串的比喻赞叹瀑布声势的浩大,形象的雄伟,色泽的和谐,深情地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无比热爱之情。
小诗虽短,却感情激越,适合朗读教学。
教材安排了认字9个:叠、涌、滩、般、喻、衬、屏、阵、雾。
写字6个:布、松、丈、脚、座、尘。
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9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
教学建议: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朗读、背诵时体会诗的意境。
如果只在朗读技巧上费功夫,让学生模仿,则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
还可以再扩展几句,比如:“一道白银”说的是。
“如烟,如雾,如尘”形容。
只把喻体和本体指出来也还不够,还要启发学生通过联想体会这些比喻句描写的景象,比如听一听浪涌岸滩的声音。
松涛声,联想水声。
可以设置情境用“好像”“如”造句,但不要讲关于比喻句的概念,如明喻、暗喻、借喻、本体、喻体。
生字“丈”的第三笔是弯捺,应该先练练这个笔画再写字。
在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拓展习题:一、你能照样子写出词语来吗?叠叠阵阵二、课文会背吗?试着填一填。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一座珍珠的屏!,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相关资料:中国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景区位于贵州安顺市西南面,由姿态各异的十几个地面瀑布、地下瀑布和风光绮丽的桥水上石林、天星洞等组合而成,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区名胜区之一。
黄果树大瀑布位于景区的中心,每当河水上涨时,如银河倒倾,桥身震颤,雨雾升腾,艳阳之下道道彩虹从潭中飞出,尤为壮观,而在河水小时,瀑布分三五条从悬崖坠落,如仙女秀发披肩,不乏妩媚娟秀。
黄果树瀑布落差74米,宽81米,河水从断崖顶端凌空飞流而下,倾入崖下的犀牛潭中,翻江倒海。
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
![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66d95db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b.png)
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教案教学内容:自然资源概况教学年级:八年级教学科目:地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种类。
2.掌握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3.了解自然资源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能力目标:1.能够对自然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价。
2.能够运用地图等工具进行自然资源分布的识别和掌握。
3.能够就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进行讨论和提出自己的看法。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关注环保问题。
2.鼓励学生关注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自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教学重点:1.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分布。
2.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
3.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教学难点:1.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的衡量和平衡。
2.自然资源涉及的各方面的问题和联系。
教学方法:1. 观察法:观察图片、地图、资料等,分析自然资源的表现形式、分布情况。
2. 实验法:选取一些典型资源,进行观察、采样、分析,加深学生对资源的认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资源的利用方式,以及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
教学准备:1.教案、教材、多媒体课件、地图等。
2.图片、资料等。
3.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话题:让学生根据早晨所到的地方,谈一谈自己看到了什么自然资源。
2.检查预习:检查学生是否预习了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二、体验自然资源(10分钟)1.让学生进入学校周围的自然环境,寻找自然资源,如水、植物、矿产等。
2.引导学生对所找到的自然资源进行简单的观察和介绍,了解这些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三、概念与分类(10分钟)1.通过观看图片和讲解,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含义。
2.让学生学习认识自然资源的分类: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四、自然资源的分布(20分钟)1.通过观看地图和图片,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原因。
2.让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资源和分布情况。
八年级地理上册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2551775a98271fe910ef978.png)
【板书】分布既广泛又相对集中
【提问】我国矿产资源分布既广泛又相对集中的特点,对于矿产资源的开采、运输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学生讨论。
集中分布,有利于矿产资源大规模集中开采,形成全国性矿产基地;但同时,造成了不同地区间矿产资源的流通交换,加重了运输负担。
【过渡】矿产资源按用途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刚才说到的煤、石油都属于能源矿产,大家说一说还有什么能源?
难点
自然资源的范畴是不断变化的;自然资源数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
教学方法
读图、分组讨论
课型
教具
投影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本节教学内容,是本章的第一节,依据《标准》,这是一节向学生传授“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的一课。本节选用了“自然资源和我们”、“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两个标题,表述了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中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为后面具体学习各种资源打下基础。
明确目标
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2、了解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拓展性的重要特征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量之间的矛盾
4、通过阅读矿产资源等图,了解他们的分布
自主学习
【学生分组讨论】将同学分成五组,确定下列五个议题,每组一个,讨论5分钟后,每组推选一个发言人发言。
议题一:土地的重要意义
议题二:阳光及其利用
二、自然资源的分类(板书)
按照自然资源在短时间内能否再生或是否可以循环利用,我们分成两类,即可更新资源与不可更新资源。
【练习】判断下列自然资源是可更新资源,还是不可更新资源,并说明理由。
①太阳能:可更新资源,因为太阳不停地发光发热,人类可以永远利用,取之不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地理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3.1自然资源概况
![地理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3.1自然资源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8a4ec815e45c3b3567ec8b85.png)
初二地理学科教案总第18课时课题自然资源概况主备李方主核黄珊使用补充使用者王庆明课型新授课使用日期教学目标:1.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了解自然资源的类型和特征。
2.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3.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的资源利用方式,初步确立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类型和特征。
教学难点:自然资源的类型和特征。
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什么是自然资源】教学导入:问题导入:同学们,我们平时使用的纸张是用什么做的吗?(木材)谁能举例说一说还有哪些生活或学习用品的原料来自自然界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中国的自然资源。
教学过程:出示下列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课文:1.自然界存在的物质都属于自然资源吗?闪电属于还是不属于自然资源呢?2.自然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3.自然资源的概念是不是一成不变?4.自然资源的数量是不是无限的?过渡:你怎么来判断某种物质或能量属于还是不属于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社会有什么作用?请同学们结合P.61“活动”1、2进行思考。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完成P.61“活动”1、2。
过渡:在我们熟悉的自然资源中,你思考过煤、铁等矿产资源和水、土地、生物资源有什么区别吗?下面,我们来学习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教学导入:播放“西部歌王”王洛宾整理编曲的新疆维吾尔族民歌《达坂城的姑娘》的视频,教师讲述并提问:这首歌曲使位于天山深处的一个小镇名扬天下,成为知名度很高的旅游热点。
如今的达坂城还有另外一道亮丽的景观——风车发电(出示景观图片),风车发电利用了什么自然资源?教学过程: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什么是可再生资源?它包括哪些类型?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上述问题。
过渡:既然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那么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我们应如何开发利用它呢?下面,我们通过教材“活动”来探讨这个问题。
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2023—2024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2023—2024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187833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1e.png)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包括地理知识与技能、地理过程与方法、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学生将掌握自然资源的基本知识,提高对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认识。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此外,通过学习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情感和环保意识。
各组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强调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6. 总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以及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方法。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分析生活中的自然资源利用案例,提出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建议。
总计用时:40分钟
七、内容逻辑关系
① 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 重点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及其特点(有限性、分布不均等)。
- 关键词: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有限性、分布不均。
- 板书设计:在黑板上列出自然资源的分类,旁边标注各自的特点,以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研究和项目导向学习等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传授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自然资源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案例研究和项目导向学习法用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板板书讲解
三、教师反馈讲解
四、巩固练习
1、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自然资源?(①④⑧)
①天然宝石②皮革③羊毛衫④东北虎
⑤煤油⑥水泥⑦农村沼气⑧阳光
2、下列物质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C)
A煤B油
C森林D金矿
3、下列物质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C)
A土地B森林
C矿产D水
4.下列对自然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一、探究
阅读课本第54页,思考:
1.什么是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必须具备哪两个属性?
3.闪电、小麦是否是自然资源?
4.自然资源可分为哪几类?
5.自然资源还可以分为哪两类?
6.什么叫可再生资源?什么叫非可再生资源?
7.你们认为六种资源哪些是可再生资源?
8.为什么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9.我们应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补充介绍“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
加强对知识的运用,调动学生思维。
板
书
设
计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
一、概念
二、属性
自然属性
经济属性
三、分类
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A.可再生生资源可以永续利用。
B.要珍惜和节约非可再生资源。
C.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因此我们不要浪费。
D.要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
二、连线题
草原
可再生资源水能
铁矿
非可再生资源阳光
石油
石墨
身边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是我们学习地理的有利资源,学生会因此产生兴趣。
对学生提出的观点适当作出点评和纠正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从文字叙述中找到知识。
标题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
新授课
课时
1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知道自然资源的分类。
2.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
重点
难点
1.自然资源的分类2.自然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
教具
课件
教学方法
学生预习——探究——自主学习法
学生活动设计
教师导学设计
新课导入:
请同学们看看我们的教室,有哪些东西是取自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