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电磁铁教案--
实验探究:如何制作电磁铁—教案二
![实验探究:如何制作电磁铁—教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c3b7449f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be.png)
实验探究:如何制作电磁铁—教案二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①了解电磁原理和电磁铁的基本原理;②知道电磁铁的主要应用领域和优点;③掌握电磁铁的制作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实践的能力;②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③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①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精神;②增强学生的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③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电磁铁的制作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2.教学难点: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和选择合适的电磁铁材料。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回忆在上一节课中学到的有关电磁的知识,并邀请学生谈一下电磁铁的作用和应用。
2.实验探究环节(40分钟)2.1.实验内容:制作电磁铁并测量其磁场强度。
2.2.实验器材:电池、导线、铁芯、线圈、电表、铁钉、电磁铁体。
2.3.实验步骤:第一步:根据给定的图纸,制作线圈和铁芯。
第二步:将线圈绕在铁芯上,并接上电池和开关。
第三步:将铁钉放在电磁铁体的中心位置,并观察电磁铁体对铁钉的吸附力。
第四步:用电磁铁体接触电表,并测量电磁铁体的磁场强度。
第五步:重复实验三次,并取平均值。
记录数据并作出磁场强度与电流强度的曲线图。
2.4.实验注意事项:①使用正确的电池电压;②线圈的绕制顺序不能颠倒;③线圈的绕制要整齐、规律;④铁芯材料要选用易磁化、导磁性好的材料。
3.老师讲解和分析(15分钟)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验情况,为学生讲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和磁场强度的计算公式,并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的应用领域。
4.结束环节(5分钟)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介绍本次实验的结果,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电磁铁的磁场强度。
四、教学评价通过本次实验探究,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实验设计、制作和测量中,并全面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领域。
高中物理创意手工制作教案
![高中物理创意手工制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c9664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3.png)
高中物理创意手工制作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 掌握制作电磁铁的方法和步骤。
3.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2. 制作电磁铁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正确连接电线,使电磁铁正常工作。
2. 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电磁铁。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电磁铁的概念和应用,并简要说明今天将要制作的简易电磁铁的作用和原理。
2. 制作电磁铁(30分钟)步骤:(1)准备材料:细铜线、螺丝刀、铁钉、电池、电线。
(2)把铁钉插入一个木块中,让铁钉竖立在木块上。
(3)用细铜线将电池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到铁钉的两端。
(4)测试电磁铁:连接好电池后,铁钉会被吸住,证明电磁铁制作成功。
3. 实验验证(10分钟)让学生尝试改变电池的极性,观察电磁铁的表现变化。
4. 总结(5分钟)让学生回顾整个制作过程,总结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步骤。
5. 作品展示(10分钟)让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电磁铁,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和建议。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制作电磁铁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等。
2. 对学生的制作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完成程度、创意等。
3. 聆听学生对电磁铁制作过程的总结和体会。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探索更多关于电磁铁的知识,如电磁铁的应用和改进。
2. 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材料和方法制作电磁铁,比较其效果和性能差异。
师生互动:在制作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制作任务。
电磁铁的制作——工程科学教案
![电磁铁的制作——工程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4bf774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8.png)
电磁铁的制作——工程科学教案一、学科背景本次教学涉及到物理学、电学、和材料学等方面,是初中物理课程的一个重点内容。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而且还能实际制作出自己的电磁铁,从而深入了解电磁学和电器原理。
二、学习目标1.了解电流和磁场的基本概念2.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和应用3.学会制作自己的电磁铁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电磁感应原理,掌握电磁铁的制作技巧难点:制作电磁铁的实践操作,需要慢慢精细并且耐心。
四、教学内容1.电磁铁的原理与应用电磁铁是一种利用电流所产生的磁场来产生吸附力的装置。
电磁铁的原理是当电流流经线圈时,由于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可以使预先放置于线圈附近的铁芯或其它适应的磁性物质被吸引,而这个吸附力就是电磁的强大之处。
电磁铁主要应用于磁选、扫描、电磁继电器、电磁锁和电磁除铁等领域。
2.制作电磁铁需要的材料:1.铜线1米2.塑料桶3.矩形铁芯4.夹子5.6伏特电池6.电线制作步骤:1.首先将铜线缠绕在塑料桶上,盘绕30圈。
2.对铜线的两端进行剥皮。
3.铜线的一端接上一块电线,另一端接上另一块电线。
4.将桶中心的铁矩形芯插入线圈中间。
5.然后将电线分别接上电池正负极即可。
6.用夹子夹住磁石,放到矩形铁芯上,便可以制作出电磁铁。
五、教学方法1.演示法首先老师可以通过在黑板上讲解电磁铁的原理,并且进行一些实例解释,这样学生会更加直观的体会到所学知识。
之后老师可以现场进行制作,并且让学生观看。
如果时间充裕,老师还可以分小组给学生提前准备材料并制作自己的电磁铁。
2.体验法在此教案中,体验法也被用到了。
通过亲身的实践,学生能够更深入的了解所学知识,而且这些体验还能够转化成学生自身的认知和体验。
最终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成果来检验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学生通过本堂课后,能够进一步了解电磁学的原理,而且还能亲身体验制作自己的电磁铁。
这成果也能够用来改变学生对电磁学的传统印象。
教学整体流程也比较合理,学生在主持教学的老师指导下,逐步去实践制作自己的电磁铁,这种教学方式也是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的。
电磁铁的实验教案——带领学生制作电磁铁,学习电流磁场的应用
![电磁铁的实验教案——带领学生制作电磁铁,学习电流磁场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410ffeb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73.png)
本次实验教案旨在带领学生制作电磁铁,学习电流磁场的应用。
作为一项基础物理实验,电磁铁的制作涉及到电动势、电流、磁场等物理概念,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本教案将分别介绍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希望能为广大实验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2.掌握制作电磁铁的方法;3.学习测量电磁铁的磁场强度;4.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电磁铁是一种利用电流在导体中产生磁场的装置,由导体线圈和通电电源构成。
当通以电流时,线圈中便会产生磁场,线圈的磁场会使线圈周围的磁性物体被吸附在上面,这便是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电磁铁具有吸力大、精度高、反应灵敏等优点,在现代工业、交通、通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制作电磁铁,让学生了解电流磁场的应用,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相关物理知识。
三、实验步骤1.准备材料:铁芯、铜线、螺丝、电池、万用表。
2.制作铁芯:取一段细铁线,将其弯成“U”形,并将两端塞入橡皮塞中,形成一个铁芯。
3.绕制线圈:将铜线旋绕在铁芯周围,共绕3-4圈,并将两端固定在铁芯附近。
4.连接电池:将一根铜线接在电池底座的“+”极上,另一根铜线接在电池底座的“-”极上。
5.连接线圈:将通电电源的铜线接在电磁铁的线圈两端。
6.测量电磁铁的磁场强度:使用万用表来测量电磁铁的磁场强度。
将电磁铁放置在一个水平的平面上,将万用表的磁感应头靠近电磁铁的铁芯并旋转调节螺丝使其与电磁铁平行,在拨动万用表的转动筒,读出磁场强度,并记录下来。
四、注意事项1.在实验过程中要小心组装电路和接线,特别是在操作电池时要格外注意安全;2.制作电磁铁时要选用细铁线和铜线,并尽可能使铁芯和线圈的贴合度高,这有助于提高电磁铁的吸力;3.在测量磁场强度时,要保证万用表的磁感应头与电磁铁的铁芯平行,并将其调节到合适的位置,以确保读数准确。
通过本次实验教案的实践操作,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入地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
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
![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8e4d63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1.png)
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第二课。
学生已经在上一课通过实验认识了电可以产生磁,经历了用通电线圈做电生磁实验,这为理解电磁铁的原理打下基础;本课将引导学生对电磁铁这一电生磁的最直接应用装置,开展两个方面的研究——制作电磁铁与研究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
设计说明本设计主要有两大特色:一是从能量单元整体出发,从了解学生前概念作为起点,以建构新的科学概念为导向,引领学生展开探究活动,强化了逻辑思维训练,注重了实证意识培养,充分体现了小学科学课的特点,促进课堂实效的提升。
二是教师的预设充分、灵活多样,不少活动准备了两套教学预案,便于根据学情选择最佳的教学策略;同时在设计、制作、测试、记录、交流、分析等一系列探究环节,突显了追求细节却又引而不发的教学指导,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质疑的空间;巧妙借助一些关键词、问题、记录表、板书等,诱发学生产生新思想,发现新问题,生成新探究,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2.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绕线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过程与方法:1.制作铁钉电磁铁。
2.做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认真细致、合作进行研究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制作电磁铁与研究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难点:电磁铁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的建立与研究方法设计课前准备1.分组器材:回形针2~3个、1m长细绝缘导线1根、指南针1只、大铁钉1只、电池(电池盒)1只、开关1只、连接用导线1根、砂纸1、实验记录单32.教师准备:学生实验器材1套、电磁铁贴画1、视频展示仪、多媒体课件(两种线圈的绕法示意图、检测题、活动背景音乐等) 过程预设一、师生会话,导入新课1.师生会话:通过上一课的研究,我们发现了电与磁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你可知道,根据这个发现,科学家发明了什么东西吗?——根据回答板书课题:2.电磁铁2.讲述:同学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围绕电磁铁展开一系列的研究吗?[设计意图:从科学发现到科学发明,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结果与科学知识的价值,发展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兴趣。
高中物理自制道具教案及反思
![高中物理自制道具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3fe4086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62.png)
高中物理自制道具教案及反思
主题:自制简易电磁铁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电磁铁的原理并制作出简易的电磁铁。
所需材料:铁芯、铜线、9V电池、开关
步骤:
1. 解释电磁铁的原理:当电流通过铜线时,会在铁芯周围产生磁场,使铁芯变为磁铁。
2. 演示制作过程:将铜线缠绕在铁芯上,连接一个端子到正极,一个端子到负极,并加上
一个开关。
3. 让学生动手制作:学生按照演示的步骤,制作出自己的电磁铁。
4. 测试:连接电池和开关后,打开开关,观察铁芯是否磁化。
5. 讨论:让学生讨论电磁铁的应用场景及原理,并问他们有没有其他改进的想法。
反思范本: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感觉学生对自制电磁铁这个实验很感兴趣,大部分学生都能动手完成,并且成功制作出电磁铁。
但是也有一些学生由于操作不熟练,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今
后的教学中,我会设法提前准备好实验器材,以便学生更加顺利地完成操作。
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一些学生对电磁铁的原理还不够理解,我会在下次课上加强相关知识
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算不错,学生对电磁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希望在今后
的教学中能够继续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热情,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六年级科学《制作电磁铁》教案
![六年级科学《制作电磁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f9faf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f.png)
《制作电磁铁》科学实验.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知道电磁铁在通电条件下有磁性,电磁铁也有两极,它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
2、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学会制作电磁铁的方法),试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态度。
重点:自制电磁铁和认识电磁铁的构造。
难点:在实验探究中自主发现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实验材料:大铁钉、多股绝缘胶线、电池、及电池盒、指南针、大头针。
实验过程:一、制作(一)注意事项:一是绕导线时,方向要一致,用力缠紧、线长够绕50--100圈即可;二是导线两端留一定的长度,方便接电池:三是线头线尾要固定以免松开,并把导线绕的匝数记下来;四是吸大头针时动作要轻,记下吸起大头针的数目。
(二)步骤:1、首先,拿出一个大铁钉和长导线,留出10-----15厘米的引线,从钉帽一端开始缠绕,用回穿着的方法固定住引线。
2、用导线在大铁钉上沿一个方向缠绕50----100圈,可以为逆时针方向,也可以为顺时针方向。
3、同样用回穿的方法固定钉尾,留出10--15厘米的引线,一个简易的电磁铁就做好了。
(注意记下绕导线的匝数)二、测试本实验的测试有两项,测试电磁铁的磁性(一)测试磁性1、把电磁铁连接到电池上,然后用钉帽或钉尖一端去吸引大头针。
2、观察现象:会有一些大头针被吸引,(注意电磁铁是很耗电的,不能长时间接在电池上),当断开电流后,大头针掉落,再次吸引,没有大头针可以被吸引。
如果实验中发现有少量大头针还可以被吸引,要针对数量变化给学生解释关于剩磁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应该在课前检测处理的,发现电磁铁有明显的剩余磁性,需要把铁钉进行烧红再冷却后做退火处理。
3、这个实验要重复做2、3次(注意记下吸引大头针的个数)。
4、实验现象:电磁铁在通电状态下能吸引大头针;断电后,不能吸引大头针。
5、实验结论:电磁铁在通电状态下和磁铁一样具有磁性,能吸引特制物品,断电后磁性消失。
(二)判断磁极1、首先将电磁铁连接到电池上。
2、再将电磁铁的一端从水平方向靠近指南针的一极或用指南针从水平方向靠近电磁铁的一端,观察指南针的变化。
高中物理实验制作教案
![高中物理实验制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3e0321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9.png)
高中物理实验制作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制作简易电磁铁,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及应用。
实验材料:
1. 电池(1节AA电池)
2. 铁丝
3. 铜线
4. 绝缘胶带
5. 铁钉
实验步骤:
1. 将一段铁丝弯成U形,将两端插入一个塑料瓶盖中,使U形铁条保持在一定的间距。
2. 将两根铜线分别缠绕在U形铁条两端,并用绝缘胶带固定。
3. 将一端的铜线连上电池的正极,另一端连上电池的负极。
4. 测试:将铁钉靠近U形铁条的一端,观察铁钉的情况。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使用电池,避免短路或短路产生过多热量。
2.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拆除电路,避免电池过度放电。
3. 小心操作铜线和铁丝,避免受伤。
实验思考题:
1. 为什么通电后,铁钉会被吸附在U形铁条的一端?
2. 如何改变电磁铁的吸附力?
3. 电磁铁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这个实验能够通过简单的材料与操作,使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电磁铁的原理与应用,拓展他们的物理知识。
幼儿园科学实验教案——自制简易电磁铁
![幼儿园科学实验教案——自制简易电磁铁](https://img.taocdn.com/s3/m/4d72a22a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37.png)
幼儿园科学实验教案——自制简易电磁铁教学主题:自制简易电磁铁年级:幼儿园教学时长:40分钟教学目标:1.了解电磁铁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
2.能够自制简易电磁铁。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认识电磁铁,了解它的定义和组成结构。
2.使用教具,让学生观察电磁铁的工作过程,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讲解电磁铁原理(10分钟)1.通过图示或演示,讲解电磁铁的原理。
2.引导学生理解电流通过线圈时,会产生磁场,使铁芯成为磁体,产生吸引力或排斥力。
三、制作简易电磁铁(15分钟)1.组织学生动手制作简易电磁铁。
2.使用铁芯、线圈和电池等简单材料,辅导学生制作电磁铁。
3.班级分为小组,让每组学生团队制作电磁铁,样品展示展示活动。
四、实验展示(10分钟)1.引导学生展示他们自行设计制作的电磁铁。
2.现场测试电磁铁的吸附力和排斥力,并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
五、小结(5分钟)1.回顾整个实验过程,让学生总结电磁铁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2.鼓励学生继续探究与发现科学世界的奥妙。
资源清单:1.铁芯2.线圈3.电池4.电线等。
教学方法:偏重于操作性和探究性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掌握电磁铁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简单的材料组合制成能够实现吸附或排斥的电磁铁。
扩展延伸:1.了解更多的电磁现象和应用,如电子电磁波等科学知识。
2.探究更多化学实验和机械实验等科学实验,并启发学生思考能力。
案例《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
![案例《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e4e27dce2bd960591c67796.png)
事例:《制作电磁铁》教课方案一、教课内容:《制作电磁铁》二、学情剖析:《制作电磁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河北版的六年级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的第五课。
涵盖的内容是初步认识电磁铁、制作、知道电磁铁是如何工作的。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相关电初步的知识,学生在已有电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从而学习电磁铁这一新知识,学生学习起来是没有困难的;再有,学生依据生活经验对磁现象(磁石能吸引钢铁一类物质)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加上,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拥有必定的科学研究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所以,在本节课的教课中,注从头旧知识的连结,让在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经验上,经历一个完好的研究着手操作的过程,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三、教课假想、教法和学法:1 、课程标准中指出,研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本课一直以研究和操作为主,所以,在本节课的教课中,我主要以指引为主,帮助学生完美各个研究环节,协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指导学生更正实验操作中做得不妥的地方,让学生正确地达成整个电磁铁的制作活动。
别的,要勇敢地放,让学生自由议论,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实验考证,这不只培育了学生勇敢沟通,乐于合作的科学习惯,并且鼓舞学生踊跃思虑,学会完好的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想法,从而让学生亲历研究实践活动,形成多方面的知识。
2、我侧重对学生进行以放学法指导:1. 小组合作沟通: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试试成员之间的交往合作,学会聆听、怀疑,相互采取,经过分享其余小组的研究成就,拓展研究的知识经验,纠正本构成员在操作中的误差,并学会表达自己的看法、理解他人的想法,养成优异的学习习惯,提升一堂课的研究效率。
2.亲历研究制作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课过程中,能尊敬学生的意向,让学生勇敢设计,实质着手操作,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力、思想能力及多方面的科学修养,培育学生自主研究的能力和兴趣,让每个学生都亲自经历一个较深入的科学研究过程。
四、教课目的:1、培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踊跃参加研究科学的情味。
制作电磁铁科学实验教案
![制作电磁铁科学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26d5b2f524ccbff1218456.png)
(1)朝着同一个方向绕导线。
(2)要将绕在铁钉上的线圈2头固定好。
(3)两头要留有适当的引线。
3.学生动手制作铁钉电磁铁。接着引导认识电磁铁的结构,他由哪几部分构成?(铁芯、线圈两部分)
4、要求学生用自制的电磁铁接触大头针,探究电磁铁的奥秘所在,并做好观察记录。
小结
1、我们这一节课制作和研究了电磁铁,请认真回顾一下我们的实验过程,想想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2、学生独立整理,写出自己的发现。
3、学生汇报整理的情况,师生共同进行条理化的总结。
反思
(1)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虽然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动手能力,但是,电和磁的关系较抽象,教学时,还是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先从简单的游戏入手,引出奥斯特的伟大发现的故事,让学生体验科学的,紧接着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科学验证,从而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科学实验的能力。
(2)教学中教学资源有些是学生从家里取来的,比如:花线、电池等,也有一些是教师自制的,这年级:六年级
实验名称
制作电磁铁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知道电磁铁在通电条件下有磁性,电磁铁也有两极,它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
2、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学会制作电磁铁的方法),试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自制电磁铁和认识电磁铁的构造,
难点:是在实验探究中自主发现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大铁钉、漆包线(80厘米或电源花线)、电源、大头针若干、导线、开关、指南针。
2、教师准备:电池盒、小电珠、灯座、导线、开关、指南针、磁铁等。
实验教学过程
指导制作电磁铁
初中制作电磁铁教案
![初中制作电磁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d70f6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f.png)
初中制作电磁铁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特点,知道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铁芯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 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电磁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和过程。
2.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铁芯的关系。
教学难点:1. 电磁铁的制作技巧。
2. 实验数据的准确记录和分析。
教学准备:1.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电磁铁制作所需的材料:导线、铁钉、电池、回形针、磁针等。
2. 教师准备实验指导书和实验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电磁铁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电磁铁的形状和特点。
2. 提问:你们知道电磁铁是如何制成的吗?它有什么特殊之处?二、制作电磁铁(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用导线、铁钉、电池等材料制作电磁铁。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实验探究(15分钟)1. 学生将制作好的电磁铁与磁针进行实验,观察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和磁极变化。
2.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包括电磁铁的线圈匝数、电流大小、铁芯情况等。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铁芯的关系。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2. 教师总结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和实验结果,强调电磁铁的原理和特点。
3. 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五、拓展与应用(5分钟)1. 教师提出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的实用价值。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设计的电磁铁应用方案。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制作电磁铁,让学生了解了电磁铁的原理和特点,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铁芯的关系。
通过总结与反思,学生对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和实验结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电磁铁实验教案研究电磁铁的制作和应用
![电磁铁实验教案研究电磁铁的制作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44131c5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dc.png)
电磁铁实验教案研究电磁铁的制作和应用电磁铁实验教案:研究电磁铁的制作和应用引言:电磁铁是一种应用电流产生磁场的装置,通过导线绕制而成。
本教案旨在介绍电磁铁的制作原理和应用,并提供一种简单的实验方法,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场景。
一、电磁铁的制作材料1. 铁芯:可以使用一根细长的铁钉作为铁芯,确保表面光滑无锈蚀,长度约为10厘米。
2. 铜线:选择绝缘良好且导电性较好的铜线,直径约为0.5毫米,长度约为1米。
3. 纸盒:用于固定铁芯和铜线。
二、电磁铁制作步骤1. 将铜线绕在铁芯上:将铜线沿着铁芯的长度方向绕制,保持匀称紧密,直至覆盖整个铁芯的长度。
2. 固定铁芯和铜线:将绕制好的铜线和铁芯放置在纸盒内,并确保铜线两端露出一段长度,用于连接电源。
3. 电源连接:将铜线两端分别连接到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上,确保极性正确。
4. 检验电磁铁制作:打开电源,观察铁芯周围是否有磁力产生,可以通过将磁铁靠近铁芯,检验磁铁是否受到吸引,来验证电磁铁的制作是否成功。
三、电磁铁实验教学内容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制作和观察电磁铁,进一步了解其原理和应用。
实验步骤如下:1. 导入:简要介绍电磁铁的定义和应用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材料准备:向学生展示所需的材料,并具体讲解铁芯、铜线和纸盒的作用。
3. 制作步骤:依次引导学生完成电磁铁的制作过程,注意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4. 实验观察:学生制作完成后,打开电源,观察电磁铁周围是否产生磁场,并通过磁铁测试验证。
5. 结果讨论:引导学生围绕实验结果进行讨论,解释产生磁场的原理,并探讨电磁铁的应用场景。
6. 实验总结:要求学生总结电磁铁的制作过程和实验结果,形成个人实验报告。
四、电磁铁的应用1. 电磁吸铁:电磁铁在各种机械和自动化设备中广泛应用,如电磁起重吊具、电磁制动器等。
2. 电磁悬浮列车:电磁铁可以产生强大的吸力,在悬浮列车中被应用于维持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悬浮稳定性。
高中物理自制器材制作教案
![高中物理自制器材制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de9eef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3e.png)
高中物理自制器材制作教案
课题名称:DIY电磁铁
教学目标:
1.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
2.掌握制作电磁铁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
1.铁芯
2.绕线
3.电池
4.开关
5.导线
教学步骤:
1.介绍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引导学生了解电磁铁的作用和重要性。
2.讲解电磁铁的制作方法,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步骤完成电磁铁的制作。
3.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动手制作,老师在旁边指导和帮助。
4.完成电磁铁后,让学生测试电磁铁的吸力并观察其作用效果。
5.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电磁铁的作用和重要性,并提醒学生要注意安全。
扩展延伸:
1.学生可以尝试制作不同类型的电磁铁,比如改变铁芯的形状或大小,或改变绕线的圈数等。
2.学生可以尝试在实验中添加其他因素,比如改变电压大小,观察电磁铁的吸力变化等。
3.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更多有关电磁铁的知识,并展开更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电磁铁的原理和制作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
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主动地探索和学习物理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基础物理实验:制作简易电磁铁—教案二
![基础物理实验:制作简易电磁铁—教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fb69756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44.png)
基础物理实验:制作简易电磁铁—教案二】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电磁铁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电器。
它常常被用于各种场合,如实现电磁悬浮、电磁吸盘、医疗设备、科研实验室等等。
在此基础物理实验:制作简易电磁铁这个课题中,我们将会学习如何制作简易的电磁铁,让物理原理与我们的实际操作相结合,真正地体验科技带来的乐趣。
【一、基础知识】电磁铁是应用电磁力制作的磁铁,它和普通的永磁铁不同,能够进行电场控制及其分布,电磁铁内部有绕着铁芯的线圈,当通以电流时,将会产生磁场。
电磁铁制作简单,磁场较强,可随意控制,使用范围较广。
因此,电磁铁已成为科研及实际应用中的常用设备之一。
【二、教学目标】1.了解电磁铁的原理,理解电场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2.学会基本的电磁铁制作方法和原理;3.掌握如何通过改变电流大小和方向来改变磁场的大小和方向;4.了解电磁铁的应用场合和优缺点;5.提高动手能力和科学实验能力,从而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实验步骤】1.实验材料:铁芯、铜丝、磁铁、钳子、电线、电源等。
2.实验操作:1)将铜丝沿着铁芯缠绕,缠绕的圈数多少可以自行决定,越多磁场越强;2)接着,将铜丝的两端接入电源的正负极,此时铁芯中传来嗡嗡声,即表示磁铁已经制作成功了;3)用磁铁检测一下磁场的方向,如果磁场的方向不对的话,可以尝试调换电源接线的正负极,这样就能够改变电流的方向,进而改变电磁铁的磁场。
【四、实验分析】这个实验的步骤很简单,而它的原理也十分易懂,只要理解了电场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可以制作出简易的电磁铁来。
此外,实验的成功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例如铜丝缠绕的圈数和铁芯的选择等等。
电磁铁有许多应用方面,例如在各种行业及科研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医疗设备、吸盘、电磁悬浮、电子产品等等。
而且电磁铁的制作也相对较为简单,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器材和基础的物理知识,便可以制作出一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
【五、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制作出了简易的电磁铁,并成功地掌握了其原理和制作方法。
制作电磁铁-湘科2001版五年级下教案
![制作电磁铁-湘科2001版五年级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76a50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ec.png)
制作电磁铁-湘科2001版五年级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磁铁是由电流在导体内产生的磁场形成的一种装置。
2.通过动手制作电磁铁,掌握电磁铁的制作方法。
3.引导学生观察、探究电磁铁所表现出来的磁效应,培养学生动手实验和观察磁性现象的能力。
4.通过制作电磁铁,辅助学生对电流的形成和传递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1. 电磁铁的结构和原理电磁铁是由一根导线,以及绕在导线上的铁芯组成。
当导线通电时,由于导线中存在的电流,将会形成磁场。
而这个磁场会使铁芯成为一个磁体,吸附物品。
如果断开电源就会变成普通的磁铁。
2. 制作电磁铁的步骤(1)材料准备•手电筒电池×1•万用表•铜丝×1米•铁芯×1•铁丝×1(2)电磁铁的制作1.将铜丝缠绕在铁芯上,绕10圈即可。
2.剥去铜丝两端的绝缘层,用铁丝接上,形成一个电路。
3.将电路的两端分别与电池的两个端子连接起来。
3. 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故事、视频等形式展现电磁铁的应用场景,如刷卡、半导体制造、电磁吸盘等。
带领学生了解电磁铁对我们日常生活的贡献。
(2)制作电磁铁1.引导学生按照步骤制作电磁铁。
2.让学生看到电磁铁的吸附效应,并留意确保制作无误。
(3)探究电磁铁的特性1.通过调整铜丝绕制的圈数来观察电磁铁的吸附效应变化。
2.用万用表检测电流的方向和大小,加深对电转性能的认识。
(4)总结引导学生分享制作电磁铁的过程和观察到的现象。
对电磁铁的学习经验进行总结,祝贺学生制作成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教学反思制作电磁铁的过程中,学生会受到影响因素很多,比如铜丝绕制圈数的大小、电流的方向和大小等等。
教师需要认真引导学生观察、探究电磁铁所表现出来的磁效应,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和观察磁性现象的能力。
同时,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从实验中掌握知识。
《制作电磁铁》科学教案
![《制作电磁铁》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542e00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e.png)
《制作电磁铁》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能产生磁。
2、知道电磁铁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构成,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二)过程与方法1、模仿奥斯特的发现,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后提出合理猜想。
2、用自制电磁铁研究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3、在玩电磁铁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4、会对自己要研究的问题提出简单的设想、方案或思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奥斯特认真、细致、努力的科学研究精神。
2、体验与他人合作有助于增进思考。
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制定实验研究计划。
三、教学难点做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引导学生在“玩”中观察发现,提出新的问题。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准备一号电池、小电珠、灯座、(铜芯)导线。
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820年的一天,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一个有关电和磁的秘密。
你们想知道这个秘密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重现历史上那个伟大的时刻。
新课讲解:一、模仿奥斯特的发现1、奥斯特当年正在用一个简单的电路做实验,实验桌上还放着指南针,无意中奥斯特突然看到一个现象……你们想试一试吗?2、桌上有老师准备的材料。
请你想一想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来模仿实验呢?3、学生思考回答。
老师依据学生设计实验的情况予以适当的指导。
( 提示学生实验时要将小磁针与导线平行地放置在导线的下方或上方,然后接通电流,观察通电时小磁针N 极的指向有什么变化。
)4、学生活动。
5、你们有什么发现?你怎样解释这个现象呢?6、现在你们认为奥斯特的猜想是什么?7、电流可以产生磁。
那通电导线可以吸引铁吗?8、学生猜想后提供一些铁屑学生实验验证。
二、验证奥斯特的猜想1、奥斯特在发现了这个现象之后,连续几个月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继续研究,他又做了几百次类似的实验。
其中就有这样一个实验:他把导线沿着同一个方向绕成圈,然后通上电,用它来靠近指南针。
又会发现什么呢?2、学生活动3、汇报: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在哪种情况下指南针偏转的角度大?三、总结拓展1、经过这些实验之后,奥斯特虽然没有做出太多的解释。
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
![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65aeb87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b1.png)
制作电磁铁教学设计一、引言电磁铁是一种通过电流产生磁场的装置,它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并通过实际制作一个简易的电磁铁来加深对其理解。
二、教学目标1.理解电磁铁的基本原理;2.掌握制作电磁铁的方法;3.了解电磁铁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准备1.材料:铜线、铁钉、电池、开关、绝缘胶带;2.工具:剪刀、钳子、螺丝刀。
四、教学步骤步骤1:介绍电磁铁的原理(10分钟)简要介绍电磁铁的原理,即通过电流在导体周围产生磁场的原理。
讲解电流通过导体时如何产生磁场,以及磁场对铁磁材料的吸引力。
步骤2:制作电磁铁的材料准备(10分钟)将所需材料和工具展示给学生。
要求学生检查材料是否齐全,并确保工具的安全使用。
步骤3:制作电磁铁的具体步骤(30分钟)1.使用剪刀将铜线剪成合适的长度;2.将铜线固定在铁钉上,确保铜线的两端分别留有一段空余的部分;3.将铜线的一端连接到电池的正极,另一端连接到开关;4.将开关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池的负极;5.使用绝缘胶带将电池、开关和铜线固定在一起;6.使用钳子将铁钉固定在所需的物体上。
步骤4:实验与观察(20分钟)让学生按照步骤3制作自己的电磁铁,并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来验证电磁铁的作用。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并注意观察电磁铁对铁磁材料的吸引力。
步骤5:小结与讨论(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电磁铁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体会。
五、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电磁铁的实际应用的短文,描述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分析其原理。
六、教学延伸1.邀请专家或工程师来学校进行讲座,深入探讨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2.组织参观科技馆或实验室,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磁铁的应用。
七、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在制作电磁铁过程中的操作是否正确;2.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通过本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引发学生对电磁铁的兴趣,并加深对电磁铁原理和应用的理解。
科学启蒙教育:带学生制作电磁铁的教案—案二
![科学启蒙教育:带学生制作电磁铁的教案—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fa57d24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d.png)
科学启蒙教育:带学生制作电磁铁的教案—案二案二简介:本教案以带领学生制作电磁铁为主题,通过实践动手操作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同学们将会逐步学习到物理的有关知识,同时也将得到对实验的细节要求和安全操作规范的说明。
本教案同时希望通过实际操作了解科学的思维方式,体验科学实验的过程,培养探索科学的兴趣与能力,为今后的科学学习打好基础。
学习目标:1、了解电磁铁的基本构造及原理;2、掌握制作电磁铁的方法及过程;3、学会使用基本的电器工具和材料,培养实际操作能力;4、注意安全操作规范,理解实验细节的重要性,并掌握实验记录的方法。
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呈递显示在黑板或投影上的图片表明“电磁铁”或“吸铁石”等关键词引起兴趣。
并询问学生“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什么吸铁石吗?今天我们还要谈论电磁铁,电磁铁和吸铁石有什么区别?”。
2、知识输入老师向同学们展示制作电磁铁的所有用具,以及相应用具的名称和用途。
将电磁铁器材名单展示在屏幕上:铜线,绝缘胶带,铁芯,开关,九伏电池。
然后介绍如何制作电磁铁:(1)把铜线包在铁芯上。
(2)开电线。
(3)结束后断电。
通过上面的步骤简单介绍实验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电磁铁的基本构造和制作方法。
3、操作演示老师使用各自准备的操作床进行操作演示,重点是注意操作细节和安全操作规范。
要求同学们尤其注意绝缘作业,避免不必要的危险操作。
4、学生实操将学生分组,让学生们自己操作组装电磁铁。
同时,老师看护现场,协助同学们处理问题。
班级各组同学们各自操作制作电磁铁,比较同学们操作过程中的差异性,获得更深的实践教育。
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记忆,把制作过程中稍显复杂的步骤都进行了逐渐细致的分解和详细描述,帮助理解制作过程的真正意义。
同时,大家也可以通过这个过程更加深入地了解电磁铁的基本构造和制作原理。
5、结论归纳制作好电磁铁,同学们手拿自己亲手制作的电磁铁,结合实际操作认识到电磁铁的基本构造和制作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大家!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 科学
第一单元 制作电磁铁
自制电磁铁
• 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给一 个指南针放在了通电的导线旁边,这时他发现了 一个很惊奇的现象
•
同学们我们知道了,通电的导线会产生磁性,断电后导线的磁 性会消失。那么我们能自制一个电磁铁吗?如果能,我们需要 哪些材料,制作的时候有哪些注意事项,然后又要具备哪些必 要条件,制作了电磁铁后又如何验证电磁铁产生的磁性? 制作电磁铁视频演示
•
• 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表格
• 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表格
• 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表格
• 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表格
• 通过这堂课我们知道了通电的导线会产生 磁性,断电后导线的磁性会消失 • 磁场与电的关系:A.通电---磁场产生 B.通电---磁场消失 并且我们能利用这个原四个同学 一小组合作做一个电磁铁并完成以下的表 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