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透视学一

合集下载

环境设计制图与透视学第2章 投影知识

环境设计制图与透视学第2章 投影知识

2.2三面正投影图


2.2.2三面正投影图的规律 三个投影面展开后,正投影面在左上方,水平投影面在正投影面正下方 ,且正面投影与水平投影共同反映物体的长;侧投影面在正投影面右侧 ,两者共同反映物体的高;水平投影和侧投影共同反应物体的宽。根据 三面正投影图的对应关系,我们总结出: 正面、平面长对正——等长 正面、侧面高平齐——等高 侧面、平面宽相等——等宽
2.1投影概述

2.1.2投影的分类 根据投射中心距离投影面的远近,可以将投影分为中心投影和平行投 影。 (1)中心投影 当投射中心距投影面有限远时,所有投射线均从投射中心发出,呈发散 状,此时所产生的投影称为中心投影. (2)平行投影 当投射中心距投影面无限远时,投射线趋于平行,此时所产生的投影称 为平行投影根据投射线与投影面垂直于否,可将平行投影分为正投影 和斜投影。
2.1投影概述

1)正投影: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称为正投影,如图2-3(b)所示。 2)斜投影:投射线不垂直于投影面,即与投影面呈非900的平行投影,称 为斜投影
2.2三面正投影图

2.2.1三面正投影图的形成 在物体的正面、侧面和水平面分别放置三个投影面,使其互相垂直,形 成三面正投影体系,如图2-5(a)所示,V面反映物体的正面、W面反映物 体的侧面、H面反应物体的水平面,那么相应的,物体在V面上得到的投 影为正投影图、W面得到的投影为侧投影图、H面得到的投影为水平投 影图。
2.3剖面图与断面图

2.3.2断面图 (1)断面图的形成 假想用一个平面把物体切开,仅画出剖切平面与物体接触的部分(即 切口实形)所得到的图形,称为断面图.
2.3剖面图与断Biblioteka 图 (2)断面图的剖切符号 断面图的剖切符号仅由剖切位置线和剖切编号组成,剖切编号一 般情况下在剖切位置线的一侧,其所在的一侧就是剖切后的投射方向

室内设计透视学

室内设计透视学
点上,这个点就是VP点。
这种在画面上聚V集P VP点的透视现 象就叫平行透视。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二节 平行透视的基本特征
平行透视的基本特征有以下三点: 1.立方体的前后两个面与PP、EP平行,底面、顶面与GP平行。
2.所有向远处消失的立方体各边线都集中到HL线上的VP点上。 3.平行透视指视者在视域60。角之内所表现的画面中只有一个 VP点。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一节平行透视的定义
平行透视 又叫一点透视、焦点透视,它是最常用的透
视形式,也是最基本的作图方式之一。
室内设计透视学
以教室为例
当我们站在教室前面向后看时,会发现左右两 侧前后门窗的大小、高低,在视觉上均有变化, 呈现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现象
室内设计透视学
教室的各墙角线和门窗的顶线、底线等均向视中心 以教室为例 消失。假设各墙角线继续向前伸延,便会聚集到一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停点SP:
视点在基面上的垂 直落点,也称驻点。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画面PP:
作画时假设竖在物 体前面的透明平面, 是构成透视图形必 备的条件。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中心视线 CVR
视点到画面的垂直 连线,是视域圆锥 的中轴线,又叫视 中线、中视线、视 轴。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天点AP:
在地平线以上的灭 点。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地点BP:
在地平线以下的灭 点。
室内设计透视学
第三节 透视的名词术语
画幅PA:
在60度视角的视圈 线范围以内选取的 一块作画面积(图 2—2)。

《设计透视》教案.doc

《设计透视》教案.doc

《设计透视》课程教案适应专业:工业设计 教案撰写:刘奇伟 指导老师:***湖南工业美术职业学院装饰艺术设计系单元课教案首页第1次课每一个教案。

每个单元的备课由多个教案构成。

2、教学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流程。

前言设计需要用图来表达构思。

对任何一位从事艺术设计的人来说,透视图都是最重要的。

无论是从事美术、工业设计、建筑、室内设计及其他相关领域,都必须掌握如何绘制透视图,因为它是一切作图的基础。

透视有助于形成真实的想象。

而且它是建立在完美的制图基础之上的。

该课程是工造专业进行专业课设计之前的先修课程,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的学习奠定相当的基础,学好透视学对学生在立体造型、空间造型的理解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在表达一个目的对象准确性的时候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一章透视概述“透视”一词原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

最初研究透视是采取通过一块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将所见景物准确描画在这块平面上,即成该景物的透视图。

后遂将在平面画幅上根据一定原理,用线条来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的科学称为透视学。

“透视”意义即”透而视之”可以设想在画者和景物之间竖立一块透明平面,景物形状,通过聚向画者眼睛的椎形视线束映于玻璃板上,即可产生透视图形,使三维景物的形状落在二维平面上。

其含义:通过透明平面观察,研究透视图形发生原理,变化规律和图形画法,”作为透明平面”的玻璃板,在透视学中称为”画面”是透视图形产生的平面,显然,这个”画面”不是我们实际作画的画纸或画布,而是我们籍以研究透视图形的假想平面图形等样缩小画在画板上的。

透视学在绘画中占很大的比重,它的基本原理是,在画者和被画物体之间假想一面玻璃,固定住眼睛的位置(用一只眼睛看),连接物体的关键点与眼睛形成视线,再相交与假想的玻璃.在玻璃上呈现的各个点的位置就是你要画的三维物体在二维平面上的点的位置.这是西方古典绘画透视学的应用方法.如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运用平行透视线条汇聚特点,是美术史上用透视技法突出主体的典范作品。

透视(一点透视两点透视)

透视(一点透视两点透视)
• 解答
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熟练度, 同时注意选择合适的绘画工具和
材料,以提高绘画效率。
THANKS
感谢观看
条的控制力。
几何体练习
从立方体、圆柱体等基本几何 形状开始,逐步过渡到更复杂
的几何形态。
实际场景素描
将透视原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 ,如街景、室内空间等,以提
高对透视的理解和应用。
持续实践
经常进行透视练习,通过不断 的实践来提高自己的透视技巧

提高透视技巧的建议
理论知识学习
深入学习透视原理和技 巧,理解其背后的数学
产品功能优化
通过透视技巧,设计师可 以更好地优化产品的功能 和操作方式,提高产品的 用户体验。
产品视觉传达
利用透视原理,设计师可 以更好地传达产品的特点 和卖点,提高产品的市场 竞争力。
05
透视的练习和技巧
练习透视的方法
01
02
03
04
基础线条练习
从简单的直线开始,逐渐尝试 绘制曲线和弧线,以培养对线
问题二
如何处理复杂的透视场景?
透视常见问题解答
• 解答:先简化场景,将其拆分成若干个简单的几何体,然后分别处理每一个几何体的透视关系,最后再组合起来。
透视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三
如何判断透视是否准确?
• 解答
将作品放在远处观察,看物体是 否看起来“正常”。也可以使用 辅助线或平行尺进行检查。
问题四
如何提高透视的绘画速度?
两点透视
两点透视也称为成角透视,是指 物体的两组面与画面形成一定的 角度,分别消失在视平线上两个 不同的灭点的透视效果。
02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的定义
一点透视是一种线性透视方法,其中平行线在远处汇聚到一个点,这个点通常被 称为灭点。

透视学(全)PPT课件

透视学(全)PPT课件

精品ppt
30
精品ppt
当我们站在宽广马路的中间, 会看到本来平 行的马路,远远望去他们之 间的距离越来越窄,进而消 失在远处的一点上。如果这 时候远处疾驰而来一辆汽车, 你会发现汽车越来越大,越 来越清晰,这种近大远小、 近实远虚的现象客观存在于 我们的视觉中 ,我们将这种 变化称之为透视变化。透视 变化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
31
精品ppt
透视现象的形成与眼睛的 内部构造有关,我们生活 的物质世界是三维的空间, 反映空间的视像在视网膜 上是扁平的,如何在一张 二维空间的平面上还原三 维立体空间,这就衍生出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透视学。
32
透视分类
广义透视学指各种空间表现的方法 : 纵透视、斜透视、重叠法、近大远小法、近缩法、
(2)高视点 采用微俯的视角表现,“远山即高”高山往往是画在远处 的,其间再用云雾缭绕加以衔接。表现一种人比山高的心 情。中国画是不采用近距离仰视来表现高山的。
(3)远视距 中国画讲求“仗山尺树,寸马豆人”要求画中物体符合事 物的正常比例,因此,画者必须采用远视距来表现。
精品ppt
17
中外透视:空间观念、观察方法、构图方式不同形成的。
丢勒:德国油画家,版画家,雕塑家,建筑师
精品ppt

丢勒
1500年的自画像, 1500 年,板油彩, 慕尼黑老绘画馆 , 阿尔布雷希特·丢 勒
精品ppt
4
第一章:透视学的产生、发展、应 用
丢勒作品
精品ppt
5
四使徒,1526 年,板 油彩 ,慕尼黑老绘画 馆
精品ppt
6
精品ppt
7
精品ppt
空气透视法、色彩透视法
狭义透视特指14世纪逐步确立的描绘物体,再现 空间的线性透视和其他科学透视的方法 : 焦点透视

设计透视学题目

设计透视学题目

(1)已知空间点的基面投影a和画面投影a',求其透视和基透视,如下图:
(2)已知基面上的一点C,求作其透视和基透视,如下图:
(3)已知直线CD的基面投影cd和画面投影c’d’,求该直线的透视和基透视:
(4)已知直线AB的基面投影ab和画面投影a'b',求直线AB的透视和基透视:
(5)已知直线CD是画面平行线,并给出CD的水平投影cd及其正面投影c'd',如图所示,求画平线CD的透视和基透视。

(6)求基垂线MN的透视和基透视,如图所示是基垂线MN的透视作图:
(7)求画垂线AB的透视和基透视。

如图所示为画垂线AB的透视作图。

3.3平面的透视
(8)求作基面上平行矩形ABCD的透视。

(9)求作平面图形OPQRST的透视,已知平面图形OPQRST的投影为opqrst,并给定基线g-g和站点e的位置,视高为H。

2
4
6.已知直线AB的基面投影ab和画面投影a'b',求直线AB的透视和基透视。

(全透视作图法)
.7.求作下列a,b,c三点的透视。

8.求作下图平面图的透视。

9.求作基面上平面三角形abc的透视。

10.已知下图平面矩形abcd与基面、画面均无平行或垂直关系,求作其透视。

11.求作平面图形abcde的透视。

4.1平行透视(1)视线法:
(2)距点法
(3)量点法
课后习题:
(1)用视线法绘制形体ABCDFH的平行透视图。

(2)用距点法绘制平行透视图。

(3)用量点法绘制平行透视图。

(4)在同一画面内绘制出下面形体组的平行透视。

设计透视学知识点

设计透视学知识点

设计透视学知识点设计透视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它在建筑、室内设计、产品设计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掌握设计透视的知识点,有助于提高设计师的专业能力和创作水平。

本文将介绍设计透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技巧。

一、透视的概念透视是指通过绘画或设计手法,将三维空间的物体在二维平面上进行呈现的一种画法。

透视图通过使用透视规律,以视角为基础,以真实的空间形式来描述对象,使得画面更具立体感。

二、透视的类型1. 单点透视:单点透视是最常见的一种透视形式,它使用一个消失点,将所有的平行线都汇聚到一个点上。

这种透视形式常用于建筑物的立面设计,可以使画面具有更强的深度感。

2. 双点透视:双点透视使用两个消失点,让平行线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分别汇聚到两个点上。

双点透视常用于室内设计和家具设计,可以更好地表现物体的长宽高比例和空间感。

3. 多点透视:多点透视适用于需要表现更复杂的空间情景,使用了多个消失点来绘制画面中的平行线。

这种透视形式常见于城市景观设计和科幻场景的构图,能够创造出奇幻的效果。

三、透视的原理透视是建立在视角的基础上的,它借助人眼在特定位置观察物体时产生的视觉效果来表现画面。

透视的关键在于掌握以下几项原理:1. 透视中心:透视中心是指透视图中的消失点,也是观察者所在位置的投影点。

在绘制透视图时,需要确定透视中心的位置,将物体相对于透视中心进行绘制。

2. 视线和水平线:视线是指观测者和物体之间的直线,在透视图中一般是竖直的。

水平线则是与视线相交的水平线,位于视图的高度位置。

视线和水平线的相交点决定了透视的中心和消失点。

3. 交点法则:透视图中的平行线相交于消失点,平行线越远离透视中心,相交点越靠近视图的边缘,相交点越靠近透视中心,相交点越靠近视图的中央。

四、透视的应用技巧1. 比例关系:在绘制透视图时,需要准确把握物体的长宽高和位置关系,体现出正确的比例关系。

同时,还要注意透视中的近大远小原则,即离观察者近的物体看起来更大,离观察者远的物体看起来更小。

环境设计制图与透视学第10章 三点透视

环境设计制图与透视学第10章 三点透视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三点透视的原理与分类
三点透视的画法
第三节
三点透视的应用
第一节 三点透视的原理与分类
一、三点透视的基本原理: 三点透视也叫斜角透视,当建筑物的长、宽、高三个 方向与画面均不平行时,所形成的透视图有三个消失点称 之为三点透视。 三点透视与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相比表现起来有一定 的难度,因此绘制室内效果图很少运用三点透视。三点透 视技法常用于室外景观的鸟瞰图绘制,以及表现高层建筑, 能够凸显出高层建筑的气势磅礴和高大雄伟。
第一节 三点透视的原理与分类
第一节 三点透类 三点透视分为:上倾斜透视、下倾斜透视两种情况。 (1).上倾斜透视: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站在摩天大楼的下 方,仰望高楼时会看到大楼逐渐变小,整个大楼的线、面 都是向上和两侧倾斜。这就是上倾斜透视带给我们的视觉 效果。
第一节 三点透视的原理与分类
第一节 三点透视的原理与分类
(2).下倾斜透视:我们坐在飞机上俯瞰地上的高层建筑 群,这时看到的高楼的转折线都在向下和两侧倾斜,就是下 倾斜透视效果。
第二节 三点透视的画法
三点透视的作图方法: (1).由圆的中心A距120°画三条线,在圆周交点为V1、V2、 V3,并定V1-V2为H.L.。
(2).在A的透视线上任取一点为B。
(3).由 B到 H. L.作平行线,和 A-V1的交点为CA的透视 线及C、D至各消失点的透视线得E、F、G完成透视。
第二节 三点透视的画法
第三节 三点透视的应用
三点透视常由于景观设计师应用于城市景观规划表现, 城市广场设计,居住小区的景观。 以求更直观地展现楼群、道路、水景、绿化及建筑小 品的空间关系。建筑设计师的楼体建筑表现效果。
第三节 三点透视的应用

环境设计制图与透视学第8章 一点透视

环境设计制图与透视学第8章 一点透视

第三节 一点透视的应用
第三节 一点透视的应用
第三节 一点透视的应用
第三节 一点透视的应用
第三节 一点透视的应用
第三节 一点透视的应用
第三节 一点透视的应用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节 一点透视的原理与作图方法
第一节 一点透视的原理与作图方法
二、一点透视的作图方法 一点透视常用的作图方法有以下两种,即视线法和量点法 (网格法)。
第一节 一点透视的原理与作图方法
第一节 一点透视的原理与作图方法
第一节 一点透视的原理与作图方法
第二节 平角透视的作图原理及方法
一、平角透视的基本原理: 生活中当我们用相机随手纪录下身边的景物时,在 画面中不难发现很少有完全水平的线条和一面矩形的墙, 受到视觉透视的影响,原本平行的物体边线往往看上去有 一定程度上的倾斜。通常我们会利用平角透视来表达在建 筑、景观及室内设计中的这种透视效果。
第二节 平角透视的作图原理及方法
二、平角透视的作图方法:
第二节 平角透视的作图原理及方法
第二节 平角透视的作图原理及方法
第二节 平角透视的作图原理及方法
第二节 平角透视的作图原理及方法
第三节 一点透视的应用
一点透视的作图原理较为简单,绘制方便,因此,无 论是在室内、景观、建筑等方案设计前期的设计思维表达、 方案推敲,还是最后的方案设计表现等方面,它在各个环节 中的应用频率都极高。 一点透视与两点、三点透视相比,在表现空间时稍显庄 重和严肃,有时也略显呆板。 因此,为避免这一问题,通常在绘制一点透视效果图时 我们一般不会将灭点设置在视平线的中心点上,而是根据所 要表达的场景需要,将灭点定于视平线的中心点稍微偏左或 偏右一些,从而增加画面的生动性。

大一设计透视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设计透视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设计透视学知识点总结透视学是设计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通过透视的方法来表现物体的三维空间,使作品更具立体感。

下面是大一设计透视学的知识点总结。

一、透视的基本原理透视是通过画面中的视点、目标物体以及画面平面来确定线条、形状和位置的一种方法。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原理:近大远小、视点和目标物体的关系、视线关系等。

二、透视的基本要素透视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视点、视线、目标物体、画面平面、消失点等。

视点是观察者所站的位置,视线是从视点出发延伸到目标物体上的线,目标物体是被观察的对象,画面平面是观察者所看到的画面,消失点是线条在无限远处相交的点。

三、透视的基本方法在透视学中,有三种基本的透视方法:一点透视法、两点透视法和三点透视法。

一点透视法适用于正对观察的物体;两点透视法适用于正对观察物体的一侧;三点透视法适用于斜视观察的物体。

四、透视的构图技巧在进行透视构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构图技巧。

首先是合理运用透视线条,通过线条的走势来表现物体的形状和位置。

其次是掌握透视的比例关系,通过近大远小的原则来确定物体在画面中的大小和位置。

另外还要注意透视点的运用,通过透视点的位置来调整构图的整体效果。

五、透视的实践应用透视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科,它在设计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透视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表达建筑物的空间感;在产品设计中,透视可以使产品更具立体感和空间感;在插画设计中,透视可以使插画更加生动和有层次感。

六、透视学的发展历程透视学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

从最早的线性透视到现代的多点透视,透视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方法。

了解透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透视的原理和方法。

总结: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大一设计透视学的基本知识点。

透视学作为设计专业中的重要学科,对于我们的设计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希望通过对透视学的学习,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运用透视的原理和方法,创作出更出色的设计作品。

透视学(一)

透视学(一)

晋代顾恺之在《画云台山记》中说:“山有面则背向有 影”和“下有石涧,物影皆倒”,说明阴影、反影的透视现 象。 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乔托用透视和明暗表 人物和景物使之产生空间感和立体感。15世纪的画家佛朗西 斯卡,他的著作《绘画透视学》系统阐述了用平面作透视图 的方法。16世纪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画论》将透视比作 “绘画的缰辔和舵轮”,并将透视分为线透视、大气(色彩) 透视和消逝透视三种。壁画《最后的晚餐》运用平行透视, 将消失线集中到耶稣的头部,形成画面中心,是美术史上运 用透视的典范之作。
中西艺术家和科学家对透视学的贡献20世纪随着科学和艺术发展已进入多元化的透视理论由于人们观念的改变有些在完善透视学基础上突破了传统透视理论用主观臆想来有意夸张变形来强调空间或破坏空间创造了夸张透视复合透视异样透视同处等虚构的艺术空间
透 视 学
Pe r spi ce r e
第一节:透视概述
一.什么是透视、透视学、透视画
第一节:透视概述
一.什么是透视、透视学、透视画
“透视”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picere”,意为“透而视之”。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只要挣开眼睛就可以看到环境和物体的大 小、形状、结构、色彩等。由于距离远近不同,方位不同, 在视觉上引起不同的反应,这种现象就是透视现象。 透视是一种理性观察方法和研究视觉画面空间的专业术语。 1.定义: 人通过透视画面观察物体,在这个透明平面中所展示的平 面图像,就是视觉形态的感受特征,并把通过透视画面观察物 体,称为透视. 例如在写生观察景物时,用取景框来取景构图;如在室内透 过玻璃窗看室外的风景;或在汽车车厢里看窗外、街景,都 是通过透明的平面看物体,简称透视。
YOUR TOPIC GOES HERE
第一节:透视概述

课程名称中英文对照参考表

课程名称中英文对照参考表

外国文学作选读Selected Reading of Foreign Literature现代企业管理概论Introduction to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rment电力电子技术课设计Power Electronics Technology Design计算机动画设计3D Animation Design中国革命史China’s Revolutionary History中国社会主义建设China Socialist Construction集散控制DCS Distributed Control计算机控制实现技术Computer Control Realization Technology计算机网络与通讯Computer Network and CommunicationERP/WEB应用开发Application & Development of ERP/WEB数据仓库与挖掘Data Warehouse and Data Mining物流及供应链管理Substance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成功心理与潜能开发Success Psychology & Potential Development信息安全技术Technology of Information Security图像通信Image Communication金属材料及热加工Engineering Materials & Thermo-processing机械原理课程设计Course Design for Principles of Machine机械设计课程设计Course Design for Mechanical Design机电系统课程设计Course Design for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System 创新成果Creative Achievements课外教育Extracurricular education。

大一设计透视学知识点笔记

大一设计透视学知识点笔记

大一设计透视学知识点笔记感觉艺术领域非常广阔,其中透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视觉表达和空间构图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是我在大一学习透视学时所做的知识点笔记。

一、透视学的基本概念透视学是研究物体在平面上或者空间中如何通过投影而呈现出来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概念:1. 点、线、面的投影:点的投影是一条直线,线的投影保持与实体一致,面的投影是一个由多个相交的直线围成的区域。

2. 透视原理:透视原理是指物体越远离观察者,投影越小,同时倾斜角也会发生变化。

这是我们观察物体大小和远近的主要依据。

3. 透视图和透视画法:透视图是指通过在平面上绘制出三维物体的投影来表示真实物体的一种方法。

透视画法是指根据透视原理绘制出逼真的图像。

二、透视学的基本原理透视学的基本原理有以下几个要点:1. 视点:视点是指观察者观察物体时所在的位置。

不同的视点会导致不同的投影效果和呈现形式。

2. 视线:视线是从视点出发到物体上某一点的射线。

视线决定了物体的远近、大小和位置。

3. 消失点:消失点是指当物体的某一部分延长线相交时形成的一个点。

消失点通常用于构建透视图时确定线的走向和位置。

4. 比例:透视学中的比例关系非常重要,它决定了在透视图中物体的大小和位置关系。

通过透视投影,我们可以准确地表达出物体的远近和比例关系。

三、透视学的应用领域透视学广泛应用于艺术和设计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绘画和素描:透视学在绘画和素描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透视原理和投影方法可以创造出逼真的画面效果。

2. 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透视学可以用来表达空间结构和建筑布局,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建筑作品。

3. 平面设计:透视学可以帮助平面设计师将二维图像转化为立体感丰富的作品,提升作品的吸引力和表现力。

4. 动画和游戏设计:透视学在动画和游戏设计中被广泛使用,通过透视原理可以创建出逼真的虚拟世界,并增加用户的沉浸感和视觉体验。

5. 产品设计:透视学可以帮助产品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准确把握产品形态和比例关系,以及与环境的交互效果。

大一设计透视学知识点归纳

大一设计透视学知识点归纳

大一设计透视学知识点归纳设计透视学是设计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通过透视原理的应用,帮助设计师准确地描绘三维空间并传达其感知效果。

在大一的学习阶段,我们需要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透视学知识点,以便能够准确地表达我们的设计概念和创意。

本文将归纳总结大一设计透视学的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一、透视的定义及基本原理透视是一种通过线性透视法描绘三维物体在二维平面上的方法。

它基于眼睛与物体之间的观察关系,利用视线、视点、视平面等概念,通过画出透视线和透视投影来营造真实的空间感。

透视的基本原理包括视线的收敛、远近点的规律、透视比例和透视投影等。

二、透视的要素及其表达方法1. 视点:指观察者的视点位置。

在透视图中,从不同的视点观察物体会产生不同的透视效果,一般情况下,视点在图纸上用一个点表示。

2. 视线:指从视点向物体或者物体上某一点延伸的线。

视线与物体交点的连线可以确定物体在透视图中的位置。

3. 视平面:也称为投影面,是指在透视图中用来表示立体物体的平面。

通常情况下,我们将视平面放在透视图的最前方,作为参照物。

4. 透视线:指从观察者视点上下发射的一系列直线。

透视线与视平面上的交点可以用来确定物体在透视图中的形状和大小。

三、透视的基本类型1. 单点透视:也称为线性透视,是最常见的一种透视方法。

它采用一个单一的透视点,使得透视图具有明显的远近效果。

2. 双点透视:在透视图中,通过引入两个透视点,可以产生更加宽敞和立体感的效果。

双点透视常用来表现立方体等具有明显倾斜的物体。

3. 三点透视:当物体的透视面朝向观察者时,我们可以使用三点透视。

它不仅具有远近变化,还可以表现出物体的侧面。

四、透视的应用透视学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手法,它在设计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建筑设计:透视图可以帮助建筑师更加准确地展示建筑物的实际效果,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建筑设计。

2. 室内设计:透视图可以帮助室内设计师预测不同角度下房间的空间感,优化布局和材料选择。

透视学

透视学


视圈(视域):人眼位置固定时所见外界景物的范围, 头部不转动,眼光向前看,视锥与透明“画面”相接的底 面圆形,叫视圈或者视域。
• 图中圆圈内为 60°视域以内 的方形。 • 圆圈以外是超 出60°视域以 外的方形。
• 15、灭点:又称消失 点,凡是与画面不平 行的线段逐渐向远方 消失的一个点。(变 线有五种,灭点也就 有五种,即心点、距 点、余点、天点、地 点) • 16、距点:以视点为 圆心,视距长为半径 作园称作视距圈,此 视距圈与视平线相交 的两个对称点,(距 点到心点的距离等于 视点到心点的距离)。
• 8、视高:视点到立点
的垂直距离。 • 9、中心线:过视心点 所作的视平线的垂线, 也叫中垂线,正中线 10、视线:视点与物体 的连线,均称视线

• 11、视距:视点到视心 的垂直距离,也叫视中 线(视点到画面的距离)
视点与视距:画者眼睛的位置为视点,画者与画面之间的距离
为视距。
• 12、视锥:由视点放射 到视域(视圈)的线段 所形成的圆锥体。 • 13、视域:视锥的底面, 也叫视圈,是眼睛看到 的空间范围,人与画面 距离远,则视域大,反 之则小。 • 14、60 o视锥(正常视 域):人眼正常观察范 围是有限度的。在60 o 视域范围内,物体透视 正常, 视觉清晰,出了 这个视觉范围物体透视 变形,视觉也模糊。
作者
丢勒
• 透视:其含义就是通过透明平面观察,研 究透视图形的发展原理,变化规律和图形 画法。(本节重点)
第二节 西方透视学发展简述
• ■引言 • 在人类的早期对世界的观察和表现是非常模糊和感性的。 面对自然和景物,人类不断探索如何表现客观事物的方法。 但是人类的视觉经验从感性上升为理性很难,其发展也是 个很漫长的过程。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才逐 渐发现表现物质空间的方法,这些方法通过画家、建筑家、 数学家和手工业劳动又得到改进,发展和完善。 • 导入 • 透视学的发生和发展,与绘画,建筑艺术实践有着密切关 系,人们对透视原理的认识可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至5世纪, 透视作为数学和几何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对其研究开始于 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完成于18世纪中叶。

透视学概念

透视学概念

透视学概念透视学是一种研究透视原理及其应用的学科。

透视原理是人眼看到物体的视觉效果,也是艺术家表现空间深度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美术、建筑等领域,透视学的应用非常广泛。

透视学的核心是“视点、视角、投影面和消失点”。

视点是指观察者的位置,以此为基础建立三维坐标系。

视角是指观察者从视点到眼睛之间的夹角。

投影面是指将三维物体投射到二维平面的面。

消失点是指投影面上的一些点,当视点从不同位置看物体时,这些点会发生变化,表现出不同的透视效果。

透视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基础,还被应用在建筑设计、游戏开发、影视制作等领域。

在建筑设计中,透视学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加清晰地表现建筑物的外观和内部结构,提高设计质量。

在游戏开发中,透视学可以提高游戏场景的真实感和可玩性,增加游戏的美感和趣味性。

在影视制作中,透视学可以帮助导演和拍摄组更好地把握场景的空间和视角,增强观众的沉浸感。

总之,透视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于我们理解和表现三维世界非常重要。

在现代社会中,透视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掌握透视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现世界。

透视学是指研究透视原理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透视原理是指人类视觉系统(包括眼睛和大脑)对于三维物体在二维平面上的表现。

透视学研究的重点是分析不同角度下物体的视觉效果,并给它们建立数学模型和图形表示,以便应用到许多领域,如美术、工程和建筑等等。

透视学最基础的概念包括视点、视线、视角、消失点和投影面。

视点是观察者的位置,是建立透视原理的基础。

视线是从视点开始延伸的线,人们可以沿着该线来观察物体。

投影面是将三维的物体映射到二维平面上的表面。

消失点是指一些特殊点,当我们从不同的视点看物体时,在二维平面上呈现的效果时不同的,最终我们看到的物体与消失点相关。

透视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在艺术领域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例如,透视学对于绘画的重要性无法忽视,它是描绘空间的一种基本和实用的视觉手段,艺术家可以运用透视学概念来创建具有更加逼真的透视效果的画作。

出国成绩单课程名称中英文对照参考表

出国成绩单课程名称中英文对照参考表
艺术与欣赏㈠㈡㈢㈣
Art and Appreciation ⑴ ⑵ ⑶ ⑷
设计透视学㈠㈡
Design Scenograph ⑴ ⑵
设计素描㈠㈡
Design Sketch ⑴ ⑵
设计色彩方法学㈠㈡
Design Chromatology ⑴ ⑵
工程及计算机制图㈠㈡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Cartography ⑴ ⑵
科研成果
Achievements of Researches
金工实习
Practice of Metal Machining
模型制作课程设计
Course Design for Model Making
文献检索与利用
Search & Utilization of Literature
小产品造型测绘
Little Product Modeling and Mapping
电子技术
Electronic Techniques
微机原理及应用
Microcomputer and its Applications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
Engineering Materials & Thermo-processing
材料力学
Mechanics of Materials
机械原理
Principles of Machine
军训
Military Training
形势与政策
Current Situation and Policies
课外读书活动
Reading Project Out of Class
社会实践
Social Practice
讲座
Serial Lecture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中国传统透视学(远近法)发展简述 二、“远近法”的发展史 回顾历史,有关透视的内容在相关 文献上最早的记载应该是战国时期,荀 况在《荀子·解蔽》中把近大远小关系的 概念通过“从山上望牛者若羊,而求羊 者不下牵也,远蔽其大也;从山下望木 者,千仞之木若箸,而求箸者不上拆也, 高必其长了”表述反映出来。公元前三 四百年的《墨经》中也有“针孔成像” 原理的记载。
第一节 西方透视学发展简述
二、透视学研究的内容
透视学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1、广义透视学的透视法分类: a.纵横透视法 b.斜透视法 c.重叠法 d.近大远小法 e.缩进法 f.空气透视法 g.色彩透视法
a.纵横透视法
b.斜透视法
c.重叠法
d.近大远小法
e.缩进法
第一节 西方透视学发展简述
第一节 西方透视学发展简述
六、为什么要学透视学
2、学习方法 学习透视学要理论联系实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 习,要掌握每个章节的基本概念、规律和特点,并且要 做透视图作业,通过作图来理解透视知识。可多观察, 画一些写生,分析摄影、美术、设计等艺术作品来训练 推理分析能力,开阔视野以增强自己的艺术表现力。 a.勤于思考,注重理解 b.掌握规律,循序渐进 c.勤于苦练,熟能生巧 d.触类旁通,灵活应用 透视作图必备工具,如铅笔、三角尺、量角器、圆规、 作图纸等。
第一节 西方透视学发展简述
四、视觉中的空间反映
从某种意义上讲,绘画是一种以平面为载体, 通过人的视觉观察来反映一定空间内容的艺术, 因此,对于空间的认识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绘画透视中,只要具备以下三个要素,透视 现象 的产生才能成为可能。
透视的学发展简述
艺术与设计透视学
Art and design perspective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透视学的常用术语 和基本原理 第三章 平行透视 第四章 成角透视 第五章 倾斜透视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西方透视学发展简述
第二节 中国传统透视学发展简述
第三节 中西透视学的特点与异同
第四节 透视学的应用
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第一节 西方透视学发展简述
五、知识积累
视觉艺术中,与空间有关的主要有三种:
3、三维空间:指与平面的垂直方向的纵深面 形成立体邢台的空间。
第一节 西方透视学发展简述
六、为什么要学透视学
1、学透视学的目的 目的: 透视学是视觉领域中美术、设计技法理论, 是从事视觉领域的艺术家和工作者的必修课。 西方艺术院校早就将透视学像色彩学、解剖学 一样作为单独科目进行教学和研究。 a.是为艺术创作奠定基础,即掌握在二维空间 表达立体形象的方法。 b.是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 c.是培养空间形象的能力
3、17-18世纪: 在经历了文艺复兴的发展之 后,到了17-18世纪这200年间, 透视已跨入了成熟期,我们目前 所使用的各种透视规则及画法在 这一时期基本都已完备了,这标 志着透视学开始走向了成熟。 17世纪的代表人物:17世纪 上半叶,法国人沙葛在《透视学》 一书中介绍了几何学形体作图的 法则。 17世纪下半叶,意大利画家、 建筑师波佐在著作中对一点透视 进行了深入研究,代表作品有天 顶画《圣依格勒堤阿斯的荣耀》 意大利 波佐《圣依格勒堤阿斯的荣耀》 等。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西方透视学发展简述
一、“透视”这一名词的形成
1、透视的由来
“透视”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picere”, 意为“透而视之”。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只要挣 开眼睛就可以看到环境和物体的大小、形状、 结构、色彩等。由于距离远近不同,方位不同, 在视觉上引起不同的反应,这种现象就是透视 现象。 透视是一种理性观察方法和研究视觉画 面空间的专业术语。
b.空气透视
即色彩透视,主要研 究物体的色彩颜色变 化。
c.隐透形视
即研究物体在不同距 离上形象的模糊程度。
第一节 西方透视学发展简述
三、透视的三种类型
将透视归纳为三种的定论,是由文艺复兴时期 的伟大画家达芬奇提出的。
1、大气透视(又名色彩透视) 泛指物体由于受大气或空气的阻隔造成色彩冷 暖变化进而影响到物体深度变化的现象,称之 为大气透视。
及他的著作《画法几何学》。
4、19世纪: 如果把透视学比喻成引领 西方绘画逐渐走向辉煌的主要 基石的话,那么到了19世纪, 这块基石开始松动了,反透视 现象开始出现,它是伴随着19 世纪新古典主义画派的兴起而 形成的,具体表现在通过消减 画面的深度来突出画中的面, 进而达到那种古典浮雕的变化 效果。 19世纪的代表人物:大卫
法国 杜尚《下楼梯的裸女》
西班牙 毕加索 《三个乐师》
英国 杰尔伯特与乔治《街道海滩》
荷兰 埃舍尔《画廊》
荷兰 埃舍尔《高与低》
法国 罗伯特·德洛奈《红塔》
第二节 中国传统透视学(远近法)发展简述 一、中国本土的透视学——“远近法” “远近法”实际上是一种透视学本 土化的称呼,有种带有强烈民族文化 烙印的表现手法,尽管反映的也是客 体对象在视觉范围内的空间关系问题, 但相比于西方透视学,它的基本法则 和规律则更多地含有主观倾向,同时 也保持着与传统绘画的精神内核相一 致的特点。
二、透视学研究的内容
透视学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狭义透视学是合乎科学规则地再现物体的实际 空间距离。 2、狭义透视学的透视法分类: a.形体透视 b.空气透视 c.隐形透视
a.形体透视
即线性透视,主要研 究物体的形体变化, 是根据光学和数学的 原则,在平面上用线 条来图示物体的空间 位置、轮廓和光影投 影的科学;按照灭点 的不同,分为平行透 视(一点透视)、成 角透视(两点透视) 和斜透视(三点透 视)。
第二节 中国传统透视学(远近法)发展简述 二、“远近法”的发展史 南北朝时期,宋宗炳在其著作《画山水 序》中提到:“且乎昆仑之大,瞳子之 小,破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 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 弥小。今张绢素以远映,则昆阆之形, 可围于方寸之内,竖划三寸,当千仞之 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把山水 画中有关透视的一些基本法则以形象的 语汇概述出来。类似的还有唐代王维的 著作《山水论》。
第一节 西方透视学发展简述
六、为什么要学透视学
3、透视学研究的意义 透视学可运用到如绘画、雕塑、摄影、建 筑效果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产品设计、 广告设计、海报设计、包装设计、动漫创作、 影视创作、三维多媒体创作等一切视觉领域。 学透视学的目的就是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造 型能力和表现力,培养灵活运用已掌握的透视 规律,创造性组织画面空间的构图能力,掌握 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原理,创作出具有创新 意义的作品。
丢勒 木刻版画
丢勒 木刻版画
丢勒 木刻版画
第一节 西方透视学发展简述
一、“透视”这一名词的形成
3、透视学的定义
透视学主要研究眼睛与物体间的关系,是 运用几何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方法,在有限距 离观察景物所产生投影现象的原理和规律并加 以分析研究的一门独立学科。它能够帮助画者 用各种透视原理和规律,准确地在二维平面上 表现出三维,有立体感、纵深感、空间感,近 大远小,符合视觉规律的图画。
第一节 西方透视学发展简述
七、透视学发展简史
1、文艺复兴前
原始时期: 在岩画和洞窟画上,原始人朦胧地通过上 下错位排列、大小刻画等手法把一些表示距离 远近的关系反映出来。
西班牙《狩猎图》
野牛(阿塔米拉洞穴画)
马(拉斯克洞穴画)
第一节 西方透视学发展简述
七、透视学发展简史
1、文艺复兴前
古埃及时期: 古埃及人在一些湿壁画上表现人物关系的 处理往往是用人物横向并列序排的手法来完成。
古埃及壁画
第一节 西方透视学发展简述
七、透视学发展简史
1、文艺复兴前
古希腊时期: 古希腊人在绘画中也采用类似于古埃及人 表现前后关系的手法,而且西方线透视的研究 最早源自于古希腊,主要内容涉及灭点透视法 和缩短法的探索。
第一节 西方透视学发展简述
七、透视学发展简史
1、文艺复兴前
古罗马时期: 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茨在他的《建筑十 书》中就谈及了大量的有关建筑透视原理内容, 并且在一些湿壁画中,开始广泛运用这一手法, 如庞贝出土的壁画。
五、知识积累
视觉艺术中,与空间有关的主要有三种:
1、一维空间:指在视觉艺术中,凡是在一定 的空间位置中存在“点”或由点与点聚接而成 的“线”这种现象,那么这种空间即为一维空 间,亦称一元一次空间或一度空间。
第一节 西方透视学发展简述
五、知识积累
视觉艺术中,与空间有关的主要有三种:
2、二维空间:指在一定的空间位置中由线的 有序排列组成的平面,亦称二次元空间。
英 威廉·透纳《古罗马》
英 威廉·透纳《月光下的煤港》
法 莫奈 日出印象
意象:表象的一种,由记忆表 象或现有知觉形象改造而 成的想象性表象。
意象造型:是指自然物象或 记忆形象,经想象,意念,情 感融合,赋予新的寓意或改 造成为心得形象。
第一节 西方透视学发展简述
三、透视的三种类型
2、消逝透视:指物体由于受距离的增加而造 成明暗对比和清晰度的减弱的现象。
第一节 西方透视学发展简述
三、透视的三种类型
3、线透视: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向远处延 伸的平行线,会随着距离的推远越聚越拢并最 终集于一点的现象,称之为直线透视。 理解:由于线是一切物体存在的基础,那么线 透视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因此,我们就 不难理解为什么把“线透视”称之为“透视” 这个道理了。
14世纪的代表人物: 意大利画家乔托开始在绘画中运用线来 表达远近关系和明暗关系以探求透视技 法,虽显稚嫩,但却为透视以后的进一 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5世纪的代表人物: 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奇,发现了失传的“中心透视法”,并在消失点的研究方 面取得进展。 意大利画家、建筑师阿尔贝蒂,是第一个给透视规律以正是叙述的人,著名的“构 造原理”的开创者,创造了透视网格画法,即“正式地砖法”,代表著作《绘画论》。 意大利画家弗朗西斯科,是这一时期对透视贡献最大的艺术家,代表著作《绘画透 视学》,完整而详细地描绘了以地面平面图转作透视图的绘图方法,是一本具备相当理 论高度的文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