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原理复习重点
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

基因工程总结一.概念(1)原理:。
(2)优点:与杂交育种相比,;与诱变育种相比,。
(3)基因工程成功的原因:①成功拼接的原因:②成功表达的原因:二.基本工具1、两种酶:(1):作用特点:。
(2):E ·coli DNA 连接酶与T 4 DNA 连接酶的区别:2、一种运载体(1)条件:①;②;③具有特殊的标记基因(作用:)(2)种类:最常用;其他动植物病毒、三、操作程序(1):方法:①:不知道脱氧核苷酸序列②:已知目的基因两端一小段序列,便于③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知道全部序列,且基因比较小。
这种方法不需要模板。
(2)——基因工程的核心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3)生物种类常用方法受体细胞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 植物动物受精卵将含有目的基因的表+微生物原核细胞Ca 2处理细胞→感受态细胞→重组表达载体DNA 分子与感受态细胞混合→感受态细胞吸收DNA 分子质粒的T-DNA 上→农达载体提纯→取卵转化过程杆菌→导入植物细胞→整合到受体细胞染(受精卵)→显微注射→受精卵发育→获得色体的DNA 上→表达具有新性状的动物(4)①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到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 上:②是否转录:③是否翻译:④个体水平鉴定:抗虫、抗病接种实验易错点说明:1、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的要求:用限制酶。
目的是:。
同种的含义是:同一种或相同两种,即单酶切或双酶切。
选择双酶切的原因是。
2、工具≠工具酶;运载体≠质粒。
3、启动子≠起始密码子,终止子≠终止密码子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位于mRNA上,分别控制翻译过程的启动和终止。
启动子:。
终止子: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短片段,位于基因的尾端,作用是使转录过程停止。
4、基因探针的要求:①单链②有③5、农杆菌转化法中的“2”次导入:第一次:将含有目的基因的T—DNA的质粒导入农杆菌;第二次(非人工操作):将含有目的基因的T—DNA导入受体细胞并整合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6、转化:。
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高三

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高三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基因工程是一门研究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它涉及到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重组和改造,以实现对生物体特征和功能的调控。
在高三生物学学习中,基因工程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对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
一、基因工程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基因工程是指通过对基因进行改造和修饰,以实现对生物体遗传特征和功能的调控的技术和方法。
基因工程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生物学和生命科学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和领域。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基因工程主要依靠DNA重组技术,即将不同生物体中的基因从一个生物体中提取出来,然后将其导入到另一个生物体中,使其表达特定的基因或产生特定的蛋白质。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如下:1. DNA提取:从目标生物体中获取DNA,并纯化出所需的基因片段。
2. 载体选择:选择合适的载体,如质粒或病毒,并将目标基因插入载体中。
3. DNA转化:将重组的DNA导入到宿主生物体中,使其拥有目标基因。
4. 基因表达: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使宿主生物体表达出目标基因的蛋白质。
三、基因工程的应用领域基因工程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1. 农业领域:通过转基因技术改良农作物,提高产量和抗病能力,开发转基因植物。
2. 医药领域: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重组蛋白质药物,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
3. 环境治理领域: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处理废水和污染物,以及修复环境中的有害物质。
4. 生物科学研究领域: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研究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深入了解生物的遗传变异。
四、基因工程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基因工程涉及到许多伦理和法律问题,如生物安全、知识产权等。
应该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确保基因工程的研究和应用在道德和法律的框架内进行。
五、基因工程的前景和挑战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为人类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
随着技术的发展,基因工程有望在医学、农业、环境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但也需要面对伦理、安全性以及公众关注等方面的挑战。
基因工程的原理与应用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基因工程的原理与应用例题和知识点总结基因工程,这个听起来充满科技感的词汇,其实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生命奥秘的大门,让我们有能力对生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和重组,从而实现各种奇妙的目标。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基因工程的原理,并通过一些例题来巩固知识,同时总结其广泛的应用。
一、基因工程的原理基因工程,简单来说,就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技术。
它基于几个关键的原理:首先是“中心法则”。
我们知道,遗传信息从 DNA 传递到 RNA,再从 RNA 翻译成蛋白质,这是生命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
基因工程就是要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干预。
其次,基因是具有特定碱基序列的 DNA 片段。
通过特定的工具,我们能够识别、切割和连接这些片段。
再者,不同生物的基因具有相同的化学本质,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将一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中,并使其发挥作用。
而实现基因工程操作的关键工具包括限制酶、DNA 连接酶和载体。
限制酶能够识别特定的碱基序列,并在特定的位点切割 DNA 分子;DNA 连接酶则负责将切割后的 DNA 片段连接起来;载体,如质粒、噬菌体等,能够将目的基因运送到受体细胞中。
二、基因工程的例题为了更好地理解基因工程的原理,让我们来看几个例题。
例 1:假设我们要从一种细菌中获取一个具有抗药性的基因,并将其转移到一种植物细胞中,使其获得抗药性。
首先,我们需要使用特定的限制酶来切割含有抗药基因的细菌 DNA 和植物细胞的 DNA。
然后,用 DNA 连接酶将抗药基因与植物细胞的 DNA 连接起来。
最后,通过适当的方法将重组后的 DNA 导入植物细胞。
例 2:给定一段 DNA 序列,要求找出可能的限制酶切割位点。
这就需要我们熟悉常见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并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三、基因工程的应用基因工程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给人类带来了诸多的好处。
在农业领域,基因工程使得我们能够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农作物。
大学基因工程复习归纳重点复习资料

基因工程复习归纳第一章绪论1.基因工程的定义: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经过严密的设计,将一种或多种生物体(供体)的基因与载体在体外进行拼接重组,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体(受体/宿主)内,使之按照人们的意愿稳定遗传、并表达出新的性状的技术。
2.基因工程概念的发展:遗传工程→DNA重组技术→分子/基因克隆(Molecular/Gene→基因工程→基因操作。
应用领域以“基因工程”、“DNA重组”为主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历史性事件1973:Boyer和Cohen建立DNA重组技术1978:Genetech公司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胰岛素1982:世界上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胰岛素上市1988:PCR技术诞生1989:我国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rhIFNα1b上市2003: 世界上第一个基因治疗药物重组腺病毒-p53上市3.基因工程的三大关键元件基因(供体):外源基因、目的基因载体:能将外源基因带入受体细胞,并能稳定遗传的DNA分子(克隆载体、表达载体)。
宿主(受体):,能摄取外源DNA、并能使其稳定维持的细胞(组织、器官或个体)。
4.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切、接、转、增、检(大肠杆菌是中心角色)(1)目的基因的获取:从复杂的生物基因组中,经过酶切消化或PCR扩增等步骤,分离出带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断。
(2)重组体的制备:将目的基因的DNA片断插入到能自我复制并带有选择性标记(抗菌素抗性)的载体分子上。
(3)重组体的转化:将重组体(载体)转入适当的受体细胞中。
(4)克隆鉴定:挑选转化成功的细胞克隆(含有目的基因)。
(5)目的基因表达:使导入寄主细胞的目的基因表达出我们所需要的基因产物。
第二章 DNA重组克隆的单元操作一、用于核酸操作的工具酶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主要存在于原核细菌中,帮助细菌限制外来DNA的入侵)。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功能与类型其中II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位点专一,适于DNA重组,是DNA重组中最常用工具酶。
基因工程复习提纲

1. 基因工程概念:基因工程是一门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技术方法为手段的新兴交叉学科,它诞生于1973年,其发展十分迅速,新知识、新概念、新技术不断涌现,并广泛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带动了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是现代生物技术中的核心技术。
它为人类创造新生物开辟了新天地。
2. 基因工程的定义:基因工程是将不同来源的基因(DNA分子),按照工程学的方法进行设计,在体外构建成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表达的操作。
基因工程又称DNA重组技术。
3. 基因工程的特点及实施条件:基因工程的最大特点是分子水平上的操作,细胞水平上的表达。
其实施包括四个必要条件:工具酶、基因、载体和受体细胞。
4. 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1)分离制取带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2)DNA片段和载体DNA 在体外连接;(3)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合适的受体细胞,并扩增繁殖;(4)从大量的细胞繁殖群体中,筛选出获得了重组DNA分子的重组体克隆;(5)外源基因的表达和产物的分离纯化。
5. DNA复制的特点:(1)DNA的复制是从特定的复制起始点开始并按5’-3’的方向进行;(2)DNA 分子的半保留复制;(3)DNA分子的半不连续复制;(4)DNA分子复制是通过DNA聚合酶及各种相关酶蛋白、蛋白因子的协同有序的工作完成的;(5)DNA分子复制具有高度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6. DNA的变性、复性与杂交:在高温、强碱及某些试剂存在的条件下,双链DNA分子氢键断裂,两条链完全分离,形成单链DNA分子,这种情况称为DNA变性。
DNA的复性是指变性DNA在适当的条件下,二条互补链全部或部分恢复到天然双螺旋结构的现象,它是变性的逆转过程。
热变性DNA一般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此过程称之为“退火”。
杂交的基本原理是应用核酸分子的变性和复性的性质,使来源不同的DNA(或RNA)片段按碱基互补关系形成杂交双链分子。
基因工程复习资料

基因工程复习资料第一章核酸的制备1.主要步骤:分、切、接、转、筛、表2.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又称基因堆叠技术和dna重组技术,就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
第二章基因工程工具酶1.生物催化剂:核酶、抗体酶、模拟酶。
2.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定义:限制性内乌核酸酶就是一类能够辨识双链dna中特定核苷酸序列(辨识序列),并在识别序列上使每条链的一个磷酸二酯键断开的内脱氧核糖核酸酶。
命名:限制性内乌核酸酶通常就是以第一次抽取至这类酶的生物的种名的第一个字母和种名的第一、第二个字母命名的,有的在后面还加菌株(型)代号中的一个字母。
如果从同一种生物中先后提取到多种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则依次用罗马数字ⅰ、ⅱ、ⅲ表示。
并且名称的前三个字母须用斜体,第一个字母用大写。
3.dna连接酶:定义:dna连接酶也称dna黏合酶,在分子生物学中扮演一个既特殊又关键的角色,那就是连接dna链3‘-oh末端和,另一dna链的5’-p末端,使二者生成磷酸二酯键,从而把两段相邻的dna链连成完整的链的一种酶。
种类:大肠杆菌dna连接酶、t4dna连接酶、tscdna连接酶、真核生物细胞辨认出的连接酶,例如酶ⅰ、酶ⅱ、酶ⅲ等多种类型。
4.dna片段的相连接方法:①具互补黏性末端dna片段之间的连接:可用e?colidna连接酶,也可用t4dna连接酶。
②尼奥罗末端dna片段之间的相连接:就可以用t4dna连接酶,并且必须减少酶的用量。
③dna片段末端修饰后进行连接:dna片段末端同聚物加尾后进行连接,可按互补粘性末端片段之间的连接方法进行连接;粘性末端修饰成平末端后进行连接;dna片段5′端脱磷酸化后进行连接;dna片段加连杆或衔接头后连接。
5.dna聚合酶:①定义:dna聚合酶就是指用dna单链为模板,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底物,催化剂制备一条与模板链序列优势互补的dna新链的酶。
基因工程重点考点归纳

基因工程重点考点归纳1. 简述基因工程中的四大要素。
答:基因工程的四大要素是基因、工具酶、载体、宿主细胞。
2. 简述基因工程诞生的基础。
答:基因工程诞生的基础是理论上的三大发现和技术上的三大发明。
1971年,史密斯(Smith H. O.)等人从细菌中分离出的一种限制性酶,酶切病毒DNA分子,标志着DNA重组时代的开始。
1972年伯格(Berg P.)等用限制性酶分别酶切猿猴病毒和噬菌体DNA,将两种DNA 分子用连接酶连接起来,得到新的DNA分子。
1973年,科恩(Cohen S.)等进一步将酶切DNA分子与质DNA 连接起来,并将重组质粒转入E.coli细胞中。
理论上的三大发现:(1)DNA是遗传物质(2)DNA双螺旋模型(Watson/Crick 1953)(3)确定了遗传信息传递的方式(60年代)技术上的三大发明:(1)工具酶的使用【Smith 和Wilcox(1970) 流感嗜血杆菌分离纯化了Hind II其它工具酶(如连接酶)等的发现分子剪刀和DNA缝合工具】(2)基因运载工具—DNA载体的使用(对质粒的认识)【细菌的致育因子—F因子Lederberg 1946抗药性因子(R) 大肠杆菌素因(Col)】(3)逆转录酶的使用【Baltimomore 和Temin (1970) 各自发现了逆转录酶】意义:丰富了“中心法则”、真核基因的制备成为可能、构建cDNA 文库成为可能。
第二章1.简述细菌的限制与修饰系统答:细胞中存在位点特异性限制酶和特异性甲基化酶,即细胞中有限制—修饰系统(R-M Restriction-modification system)。
R-M系统是细菌安内御外的积极措施。
根据酶的亚单位组成、识别序列的种类和是否需要辅助因子,限制与修饰系统至少可分为四类。
2.II型限制性内切酶的特点答:II型限制性内切酶是同源二聚体,由两个彼此按相反方向结合在一起的相同亚单位组成。
识别回文对称序列,在回文序列内部或附近切割DNA,产生带3‘- 羟基和5’-磷酸基团的DNA 产物,需Mg2+,相应的修饰酶只需SAM 。
基因工程原理-复习资料

基因⼯程原理-复习资料0、基因⼯程的技术基础和理论基础1)理论基础:40年代确定遗传信息携带者,即基因的分⼦载体是DNA⽽不是蛋⽩质,明确了物质基础50年代确定DNA的双螺旋模型和半保留复制机理,明确⾃我复制和传递60年代提出中⼼法则和操纵⼦学说,破译遗传密码,阐明信息流向和表达。
2)技术基础:60年代的琼脂糖凝胶和Southern转移杂交技术,⽤于DNA分离和检测60年代初70年代末,发现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实现体外切割70年代中期,实现DNA分⼦的核苷酸序列分析技术80年代实现体外重组DNA并进⼊宿主细胞1、基因⼯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或步骤①从⽣物有机体基因组中,经过酶切消化或PCR扩增等步骤,分离出带有⽬的基因的DNA⽚段;②在体外,将带有⽬的基因的外源DNA⽚段连接到能够⾃我复制载体分⼦上,形成重组DNA分⼦;③将重组DNA分⼦转移到适当的受体细胞(寄主细胞),并与之⼀起增殖;④从⼤量细胞繁殖群体中,筛选出获得了细胞重组DNA分⼦的受体细胞克隆;⑤从这些筛选出来的受体细胞克隆,提取出已经得到扩增的⽬的基因,供进⼀步分析研究使⽤;⑥将⽬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上,导⼊寄主细胞,使之在新的遗传背景下实现功能表达,产⽣出⼈类所需要物质。
2、三位⼀体的基因概念①基因既是携带⽣物体遗传信息的结构单位,⼜是控制⼀个特定性状的功能单位。
②基因是染⾊体上的实体③基因象链珠(bead)⼀样,孤⽴地呈线状地排列在染⾊体上基因是功能、突变、交换“三位⼀体”的最⼩的、不可分割的、基本的遗传单位。
3、⼀位⼀体的基因概念基因是⼀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最⼩的遗传单位。
基因内可以较低频率发⽣基因内的重组和交换。
4、顺反⼦假说1个顺反⼦决定1条多肽链。
能产⽣1条多肽链的是1个顺反⼦,Cistron是基因的同义词。
在⼀个顺反⼦内,有若⼲个突变单位:突变⼦(muton)。
在⼀个顺反⼦内,有若⼲个交换单位:交换⼦(recon)。
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

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一、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或 DNA 重组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 DNA 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简单来说,基因工程就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
二、基因工程的工具(一)“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1、来源: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
2、特点:能够识别双链 DNA 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3、作用结果:产生黏性末端或平末端。
(二)“分子缝合针”——DNA 连接酶1、分类:E·coli DNA 连接酶和 T4DNA 连接酶。
2、作用:将两个具有相同末端的 DNA 片段连接起来。
(三)“分子运输车”——载体1、作用:将目的基因送入受体细胞。
2、具备条件: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 DNA 片段插入。
具有标记基因,便于筛选。
3、种类: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等。
其中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载体。
三、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一)目的基因的获取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基因文库包括基因组文库和部分基因文库(如 cDNA 文库)。
基因组文库包含了一种生物的全部基因;cDNA 文库只包含了一种生物的部分基因,是由 mRNA 反转录得到的 DNA 组成。
2、利用 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PCR 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 DNA 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原理:DNA 双链复制。
条件:模板 DNA、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热稳定 DNA 聚合酶(Taq 酶)等。
3、人工合成如果基因比较小,核苷酸序列又已知,可以通过 DNA 合成仪用化学方法直接人工合成。
(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步骤)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与应用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与应用例题和知识点总结一、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基因工程,也称为重组 DNA 技术,是一种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和改造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在体外将不同来源的 DNA 分子进行剪切、拼接和重组,然后将重组的 DNA 分子导入到受体细胞中,使其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和遗传。
基因工程的操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从生物体的基因组中直接分离:对于一些结构和功能比较清楚的基因,可以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将其从基因组 DNA 中切割下来。
人工合成:如果已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可以通过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PCR 扩增: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以少量的 DNA 为模板,快速扩增出大量的目的基因。
2、基因载体的选择和构建基因载体是能够携带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工具。
常用的基因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病毒等。
载体需要具备自我复制能力、多个限制性内切酶切点、标记基因等特点。
3、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或平末端。
然后利用 DNA 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载体连接起来,形成重组 DNA 分子。
4、将重组 DNA 分子导入受体细胞常用的导入方法有转化(细菌)、转染(动物细胞)和农杆菌介导转化(植物细胞)等。
5、重组体的筛选和鉴定由于导入受体细胞的重组体中可能存在未成功重组的分子,因此需要进行筛选和鉴定。
常用的筛选方法有抗性筛选、标记基因筛选、核酸分子杂交筛选等。
二、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例题1、基因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抗虫棉的培育:将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培育出具有抗虫特性的棉花品种。
举例:某地区常年遭受棉铃虫的侵害,导致棉花产量大幅下降。
科研人员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能够编码产生杀虫蛋白的基因导入棉花植株中。
经过筛选和培育,获得了抗虫棉新品种。
在种植过程中,这种抗虫棉能够有效地抵御棉铃虫的危害,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了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第三版知识点总结

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第三版知识点总结一、知识概述《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第三版知识点总结》①基本定义:基因工程呢,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对生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再把新的基因放到生物体内,让生物表现出新的性状。
就像你有一堆积木(基因),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搭建成新的形状(生物体表现新性状)。
②重要程度:在生物技术学科里那可是超级重要的。
它就像是生物技术大厦的基石,可以创造出有特殊功能的生物,比如抗虫棉花,靠的就是基因工程。
③前置知识:得先懂一些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像细胞结构啦,DNA 的基础知识,遗传规律这些。
要是连DNA是啥都不知道,基因工程就跟看天书似的。
④应用价值:在农牧业那可太有用了。
比如说把抗虫基因转入棉花里,棉花就不怕虫子吃了,产量就提高了。
在医学上,生产胰岛素也用到基因工程,以前都是从动物身上提取,又贵又麻烦,现在靠基因工程就能轻松搞定。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它在生物技术学科中处于核心地位,和分子生物学、细胞工程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②关联知识:和DNA重组技术关联很紧密,毕竟基因工程的关键就是DNA重组。
还有蛋白质工程也有关系,毕竟基因表达产生蛋白质嘛。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真有点难,像基因编辑的工具和操作流程就很复杂。
例如CRISPR - Cas9系统,要搞懂它如何精准定位和切割基因不是件容易事。
- 关键点:理解基因的操作工具像限制酶、DNA连接酶,还有载体很关键。
比如限制酶就像一把剪刀,能把DNA在特定的位置剪断。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非常重要,生物相关专业的考试,不管是大学的课程考试还是一些专业资格考试,都经常考。
- 考查方式:有考概念理解的,像问基因工程的定义;也有考操作流程的,比如说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步骤。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 基因工程的核心概念就是把不同来源的基因按照人们的想法进行重组,然后导入到受体细胞中,让它表达出想要的性状。
这里就涉及到基因的来源多样,不像自然状态下基因只是在同物种内传承。
基因工程复习内容

基因工程复习一、名称解释1、blunt end:平末端,即DNA分子末端的两条链都结束于同一核苷酸位置,没有多出来的单链。
2、Clone:克隆,即一群相同的细胞,通常含有相同的重组DNA分子。
3、codon:DNA链上能决定特定氨基酸的三个连续的核苷酸称为密码子。
(网络资料)4、DNA Footprinting:DNA印迹,用于检测与特定蛋白质结合的DNA序列的部位及特性的一种实验技术。
6、DNA library:把某种生物基因组的全部遗传信息通过克隆载体贮存在一种受体菌克隆子群体之中,这个群体即为这种生物的基因组文库。
7、enhancer:增强子:指增加同它连锁的基因转录频率的DNA序列。
8、Gene:基因(gene)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即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
9、Gene Bank:基因库是某一特定生物的很多克隆的集合,其中克隆的数目足够大,使这一生物体的每一个基因都可能包好进去。
10、GMO:遗传工程体,由基因工程技术产生的生物称遗传工程体。
(网络资料)11、基因工程(Gene engineering)是指将一种生物(供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受体)中去,创建具有某种新性状的生物新品系并能稳定遗传给后代的一种现代生物技术12、gene chip,基因芯片:基因芯片,又称DNA芯片、DNA微阵列,它是指采用原位合成或显微印刷技术,将数以万计的DNA探针分子固定于支持物的表面上,产生的二维DNA探针阵列。
13、host cell,寄主:即是基因工程受体,能让重组DNA分子在其中生活和繁殖的细胞。
14、isoschizomer,同裂酶,指来源不同,识别位点相同,切割位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15、mutation,突变: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而导致细胞、病毒或微生物的基因型发生稳定的、可遗传的变化过程。
16、primer,引物:即一条短的寡核苷酸单链,能够通过碱基配对结合在单链模板分子上,作为DNA聚合酶指导下的互补链合成的起点。
基因工程原理及实验的考试重点

基因工程原理及实验的考试重点一.基因工程的概念:1.限制性内切酶:识别双链DNA的内部特异性异位位点,并切割磷酸二酯键,在特定位点切割DNA分子。
2.southern杂交:将带有互补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单链dna或rna混合在一起,其相应的同源区段就会退火形成双链结构。
如果退火的核酸来自不同的生物有机体,所形成的双链分子就被称为杂种核酸分子。
3.northern杂交:将RNA分子从电泳凝胶转移到硝酸纤维素滤膜或其他化学修饰的活性滤纸上进行核酸杂交的实验方法。
4.反义rna技术:反义rna是指与靶rna具有互补序列的rna分子,它通过与靶rna进行碱基配对结合调节结构基因的表达。
二.需要了解的简单知识1.限制性内切酶的分类I型限制性内切酶:一种具有切割DNA功能的多聚体蛋白质,需要ATP、Mg2+和S-腺苷甲硫氨酸的存在。
切割DNA的方法是首先与双链DNA上未修改的识别序列相互作用,然后沿着DNA分子移动,在移动相当于1000~5000个核苷酸的距离后,在任意位置切割单链DNA。
ⅱ型限制性内切酶:分子量较小的单体蛋白,作用时仅需要mg2+存在即可维持活性,它可在特殊位点切割dna,产生具有黏性末端或其他形式的dna分子片段。
ⅲ型限制性内切酶:是一些具有独特的识别方式和切割方法的内切酶。
2.基因工程工具酶种类及其功能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DNA连接酶产生3'-5'磷酸二酯键,DNA聚合酶I探针标记,平坦化3'末端逆转录酶cDNA合成多聚核苷酸激酶5′磷酸化、探针标记末端转移酶3′末端多聚尾碱性磷酸酶切除末端磷酸基3.pcr技术原理PCR技术的基本原理类似于DNA的自然复制过程,其特异性取决于与靶序列两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
PCR包括三个基本反应步骤:变性、退火和延伸:①?? 平板DNA变性:将模板DNA加热至93℃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双链或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②??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互补序列配对;③?? 引物延伸: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Taq 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模板dna链。
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

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领域之一,它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点。
一、基因工程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基因工程,又称重组 DNA 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 DNA 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其基本原理是基于不同生物的 DNA 都具有相同的化学组成和双螺旋结构,并且遵循相同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通过提取目的基因,将其与适当的载体连接形成重组 DNA 分子,然后导入受体细胞,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得以表达。
二、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一)“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够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 DNA 分子。
它就像一把精准的剪刀,能够在 DNA 链上剪出我们需要的片段。
(二)“针线”——DNA 连接酶DNA 连接酶能将被限制酶切割开的两个 DNA 片段的末端连接起来,从而形成重组 DNA 分子。
(三)“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
运载体需要具备多个条件,如能够在宿主细胞中稳定保存并自我复制;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具有标记基因,便于重组 DNA 分子的筛选等。
三、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一)目的基因的获取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多种,比如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 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以及通过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等。
(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这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
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三)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的不同,导入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例如,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可以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导入动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导入微生物细胞则通常使用感受态细胞法。
基因工程笔记总结

基因工程笔记总结一、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又称为DNA重组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
1. DNA是遗传物质。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为基因工程中对DNA的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2. DNA双螺旋结构和中心法则的确立。
- 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阐明了DNA的结构特点,为DNA的切割、连接等操作提供了可能。
- 中心法则揭示了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使得人们能够理解基因表达的过程,从而在基因工程中对目的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
3. 遗传密码的破译。
- 遗传密码的破译使得人们能够根据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出相应的DNA序列,反之亦然,这有助于在基因工程中准确获取目的基因并预测其表达产物。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 “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来源: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而来。
- 作用: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例如,EcoRI限制酶识别的序列是 - GAATTC -,在G和A之间切开。
- 结果:产生黏性末端(如EcoRI产生的是黏性末端)或平末端。
2. “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 类型。
- E.coli 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连接起来。
- T4 DNA连接酶:来源于T4噬菌体,既可以连接黏性末端,也可以连接平末端。
- 作用:恢复被限制酶切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3. “分子运输车”——载体。
- 种类。
- 质粒: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载体。
- λ噬菌体的衍生物:经过改造后可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基因工程》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基因工程》【考点梳理.逐个击破】一、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作用:识别双链DNA 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切开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3)结果:产生黏性末端或平末端。
2.DNA 连接酶3.载体(1)作用:携带外源DNA 片段进入受体细胞。
(2)种类: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等。
(3)条件⎩⎪⎨⎪⎧能自我复制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有特殊的标记基因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1.目的基因的获取(1)目的基因:主要是指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也可以是具有调控作用的因子。
(2)获取方法⎩⎪⎨⎪⎧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 技术扩增通过化学方法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1)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①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
②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2)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及标记基因等。
3.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微生物细胞感受态细胞法(Ca2+处理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检测目的检测方法判断标准目的基因是否插入转基因生物的DNA DNA分子杂交技术是否出现杂交带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 分子杂交技术是否出现杂交带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出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是否出现杂交带个体水平的检测如抗虫、抗病的接种实验是否表现出相应的特性三、基因工程的应用及蛋白质工程1.基因工程的应用(1)动物基因工程:提高动物生长速度从而提高产品产量;改善畜产品品质;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用转基因动物作器官移植的供体等。
(2)植物基因工程:培育抗虫转基因植物(如抗虫棉)、抗病转基因植物(如转基因烟草)和抗逆转基因植物(如抗寒番茄);利用转基因改良植物的品质(如新花色矮牵牛)。
2.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1)基因诊断:又称为DNA诊断,是采用基因检测的方法来判断患者是否出现了基因异常或携带病原体。
基因工程的原理与应用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基因工程的原理与应用例题和知识点总结基因工程,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领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未来。
它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为人类打开了探索生命奥秘和解决诸多难题的大门。
一、基因工程的原理基因工程,简单来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要实现这一过程,需要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是我们想要研究或应用的特定基因。
提取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可以从基因文库中获取,也可以通过PCR 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扩增。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这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
就好比要把珍贵的宝石镶嵌在合适的底座上,我们要把目的基因连接到合适的载体上,形成一个能够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和表达的基因表达载体。
载体通常是一些小型的 DNA分子,如质粒。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这就像是把准备好的礼物送到收件人的手中。
导入的方法根据受体细胞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例如,对于植物细胞,可以使用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等;对于动物细胞,可以采用显微注射法;对于微生物细胞,则常用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导入之后,还需要确定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进入受体细胞并且发挥了作用。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 DNA 分子杂交、分子杂交和抗原抗体杂交等。
二、基因工程的应用基因工程的应用领域极为广泛,给农业、医学、工业等多个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1、农业领域(1)培育抗虫、抗病、抗逆的作物新品种通过将抗虫、抗病基因导入农作物,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降低了环境污染,同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改良农产品品质比如,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增加水果的甜度、延长蔬菜的保鲜期等。
2、医学领域(1)生产药物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让微生物或动物细胞大量生产人类所需的药物,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
(2)基因治疗针对一些遗传性疾病,通过将正常基因导入患者体内,以纠正或补偿缺陷基因,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与应用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与应用例题和知识点总结基因工程技术,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领域之一,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未来。
它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生命奥秘的大门,让我们能够对生物的基因进行精确的操作和改造。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应用例题,并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基因工程技术的核心原理基于对DNA 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深入理解。
我们知道,DNA 是由四种碱基(腺嘌呤 A、胸腺嘧啶 T、鸟嘌呤 G、胞嘧啶 C)组成的双螺旋结构,这些碱基的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
基因工程的第一步是获取目的基因。
这可以通过从生物体的基因组中直接分离,或者利用反转录法从 mRNA 合成 cDNA 来实现。
例如,如果我们想要获取胰岛素基因,就可以从胰岛细胞中提取 mRNA,然后通过反转录酶合成 cDNA。
获得目的基因后,需要将其与合适的载体(如质粒、噬菌体等)进行连接,构建重组 DNA 分子。
这个过程就像是给目的基因找了一辆“车”,以便将其运输到目标细胞中。
在连接过程中,需要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和 DNA 连接酶。
限制酶能够识别特定的碱基序列,并在该位置切割 DNA 分子,产生粘性末端或平末端;DNA 连接酶则能够将具有相同末端的 DNA 片段连接起来。
接下来,将重组 DNA 分子导入受体细胞。
常用的导入方法包括转化(对于细菌等原核生物)、转染(对于动物细胞)和农杆菌介导法(对于植物细胞)等。
一旦重组 DNA 分子成功进入受体细胞,它就可以随着细胞的分裂和遗传进行复制和表达。
最后,通过筛选和鉴定,选出含有目的基因并且能够正确表达的受体细胞。
这可以通过抗性标记、分子杂交等技术来实现。
二、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例题(一)生产药物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
过去,胰岛素主要从动物的胰腺中提取,不仅产量低,而且成本高。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我们可以将人的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或酵母细胞中,使其大量表达胰岛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基因家族(Gene family)又叫多基因家族(Multigene family ),系指同一生物体中,从同一祖先基因经过复制、突变而来的一组具有相似的核苷酸序列结构、相似产物、相似功能的基因群体。
从广义上讲,同一基因家族的各个成员也可看作是重复基因。
但两者相比,基因家族不同成员之间的序列差异毕竟要比重复序列的大一些,也就是说序列一致性程度还是较低一些。
2.基因簇(Gene cluster)系指原核生物基因组中,由不同的或相关的一组相邻基因组成的一种特殊的排列组合方式。
3.基因家族与基因簇二者的区别属于同一多基因家族的各个成员,可以存在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也可以是存在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同一基因家族成员的判断标准:a.多重性;b •紧密的连锁性;c.核苷酸序列同源性;d.相关的表型与功能。
基因簇的特点:a.同一基因簇的不同成员,在遗传上往往是紧密连锁的;b.同一基因簇的不同成员,可以是同属于同一个操纵子的不同结构基因,也可以是属于不同操纵子的不同结构基因。
c.同一基因簇的不同成员,可以是来自同一基因家族的不同成员,也可以是来自不同基因家族的不同成员。
4.基因图(Gene map):是描述染色体或DNA大分子上,不同基因的排列顺序及其间隔距离的一种线性图。
5.基因作图(Gene mapping):按照遗传学的方法或者是物理学的方法绘制基因图的过程,叫做基因作图。
基因作图有时也叫做基因定位。
它涉及如下两个具体的内容:a•其一是确定被研究的目的基因与细胞染色体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将目的基因定位在某条特定的染色体分子上。
b•其二是测定目的基因与所在染色体的其它基因之间的间隔距离,以及它们之间的线性排列顺序,亦即是确定目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基因图包括遗传图和物理图两种。
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别在于前者表示的是以重组率为单位的基因间的相对距离,而后者表示的是以碱基对( bp)为单位的基因间的实际距离。
6.基因增加(Gene addition):与基因扩增概念不同,它是通过将一种或一群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从而使受体细胞中基因种类增加,用以观察并研究其功能作用的一种基因工程策略。
7.基因扩增(Gene amplification):特指基因拷贝数增加的过程,包括如下5种不同情况:①在体外,应用PCR技术和适当的引物,可使特定基因的拷贝数得到成功的扩增。
②克隆,将基因插入到高拷贝数的质粒分子上,于是在体内情况下该基因的拷贝数也变的相应富裕起来。
③一些外界环境的压力因素可以使真核细胞产生适应性反应,从而导致相应的保卫基因发生明显扩增。
例如,高剂量的氨甲喋呤可导致二氨叶酸还原酶基因发生扩增。
④程序基因扩增。
包括全基因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两种模式。
前者是指通过增加细胞基因组的拷贝数,而使特定基因的拷贝数得以增加;后者是指因特定发育需要而偶尔增加对其产物需求量高的基因的拷贝数。
例如,非洲爪蟾在发育过程中rRNA基因的扩增。
⑤进化扩增,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发生基因加倍和扩增,结果使相关的基因在基因组上聚集成簇。
8. 5'- 侧翼序列区和3'-侧翼序列区(1)5'-侧翼序列区( 5'-flanking sequence region)位于mRNA 转录起点之前的一段长度有限的DNA 序列区,叫做5'-侧翼序列区,或者泛称为启动子区。
在该区存在着数种控制基因转录的信号:a.确定mRNA 起点的信号b. 决定最大转录起始速率的信号c. 对环境刺激作出反应的信号d. 对发育程序作出反应的信号e. 增强子序列区(2)3'-侧翼序列区( 3'-flanking sequence region)位于mRNA 转录终点之后的一段长度有限的DNA 序列区,叫做3'-侧翼序列区,也叫做3'- 下游序列区。
在该区存在着数种控制基因转录的信号:a.终止转录作用的信号b. mRNA3'- 末端的加工信号c. 大多数真核基因的3'-末端还有一段poly(A) 加尾信号,即多聚腺苷酸化信号9.前导序列区和尾随序列区(1)前导序列区( leader sequence region)指位于mRNA 5'-末端,起始密码子之前的一段长达数百个核苷酸的不转译的RNA 区段,也叫前导序列或5'-非转译区,简称5'-UTR 。
它含有如下两种元件:a.核糖体结合位点( Ribosome-binding site ,RBS)b.转译起始信号(2)尾随序列区( trailer sequence region)指位于mRNA 3'- 末端,终止密码子之后的一段非转译的核苷酸序列,叫做尾随序列区,也叫做尾随序列或3'-非转译区,简称3'-UTR ,其长度约为100 个核苷酸左右,它含有一个转录终止信号。
10.真核基因和原核基因真核基因:真核细胞核基因组DNA 编码的基因,以及感染真核细胞的DNA 病毒和反转录病毒基因组编码基因,统称真核基因。
原核基因:由原核生物染色体基因组DNA 以及高等生物线粒体基因组DNA 和叶绿体基因组DNA 编码的基因,都属于原核基因。
11.真核基因与原核基因的共有组成部分无论真核基因还是原核基因,其结构都有如下4 个部分:a.编码区( coding region )b. 非编码区( noncoding region)c.启动区(promoter region )d. 终止区(terminator region)1. 编码区(1)编码区的含义:在原核蛋白质编码基因的mRNA 分子中,以及在真核蛋白质编码基因的成熟mRNA 分子中,从起始密码子(通常是AUG) 开始至终止密码子( UAA,UAG ,UGA) 为止的一段编码氨基酸的核苷酸序列,叫做编码区,或称编码序列区。
( 2)不连续的编码序列区:真核基因结构的主要特征是,许多真核蛋白质编码基因以及某些tRNA 基因,它们的转录序列区都是被一种叫做间隔子( intron) 的非编码序列所间断,形成不连续的编码序列区。
(3)编码区段与读码框:编码区与开放读码框( open reading fram )在概念上是有差别的。
开放读码框( ORF) 也有的叫可读框,是指由一系列氨基酸密码子组成的不具有终止密码子的DNA 序列区,或者说是可以转译成蛋白质多肽链的一段DNA 序列区。
它与编码区的差别在于它不包括终止密码子,而编码区则包括终止密码子。
2. 非编码区(1)非编码区的定义:基因中转录而不转译的核苷酸序列区。
尽管这些非编码序列区不转译成蛋白质多肽链产物,但对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却是必不可少的。
(2)非编码区的类型a. 5'-末端非转译区( 5'-UTR)b.3'- 末端非转译区(3'-UTR)c.间隔子序列区(真核蛋白质编码基因中存在)3. 启动区(启动子)( 1)启动区的定义:相应于原核的启动区( promoter )在真核基因中则往往译作启动子,特指位于基因5 '-末端上游紧邻转录起点外侧,一段具有特殊功能的非编码的核苷酸序列区。
在有关的文献中,启动区的定义似乎不那么严格,有时人们也把5 '-侧翼序列区泛称为启动区。
从广义的角度讲,控制基因转录的各种信号的任何组合都可以称之为启动区。
例如有人也把增强子(en ha ncer)归为真核基因启动子的一个组成元件.(2)启动区的结构原核基因启动区的结构:a.—10 元件,亦叫—10 box 或Pribnow box,也可称之为TATAAT box ;b.—35 元件,也叫做一35 box,或TTGACA box。
真核基因启动子的结构:a.—25元件,亦叫TATA盒;b.上游激活元件:GC box和CAAT box。
(3)启动区的类型:根据识别启动子的RNA聚合酶的类别,可将真核启动子分成三种不同的类型:a. I型启动子 b. n型启动子 c.m型启动子4.终止区(1)终止区的定义: (terminator region )也叫做终止序列,一般特指位于原核生物操纵子3 '-末端,也是转录单位3/ -末端转录终止位点之后的一段DNA序列,其功能是为RNA聚合酶提供转录终止信号。
终止子(terminator),也叫做转录终止子或终止序列,是指位于真核基因3,-末端下游外侧与转录终止位点相连的一段非编码的核苷酸序列区。
它具有使RNA转录反应终止的转录终止信号的功能。
( 2)终止区的意义(功能) :a.保证基因的转录反应在正确的位置终止;b.产生正确长度的mRNA分子;c.产生正确的蛋白质多肽链;d. 避免产生通读现象。
12.原核基因组的结构( 1)大肠杆菌基因组的组成:染色体基因组;质粒基因组;噬菌体基因组。
(2)大肠杆菌基因组的结构特点(有4 点):* 1•高效的遗传信息利用率a.既没有不必要的额外重复序列,也极少存在无功能的冗余序列;b.基因组9 8%以上的核苷酸序列都是编码基因c.基因排列紧凑,同一个操纵子不同基因之间的间隔距离一般不超过 2 0 bp,而且其中还存在着转录起始信号和终止信号;d.存在着编码序列彼此重叠、编码不同蛋白质的重叠基因*2.双链DNA的编码功能关于正义链和反义链的划分,文献中有两种不同的意见:早期文献:a.转录RNA转录本的模板链,叫做正义链,也叫做有义链或编码链,简称(+ )链。
b.与正义链互补的DNA链,叫做反义链,也叫无义链或非编码链,简称(―)链。
现在的文献:a.双链DNA分子中转录RNA转录本的模板链,叫做反义链或非编码链,简称(―)链。
b.双链DNA分子中模板链的互补链,叫做编码链,又叫正义链,简称(+ )链。
除了以U取代T之外,它与RNA转录本具有同样的核苷酸序列结构。
E .COli基因的编码序列,并非都是位于基因组DNA中某一条固定的单链上。
也就是说基因组DNA的两条链,并没有规定哪一条是正义链,哪一条是反义链。
而是在双链DNA (基因组)的任何一条单链中,都同时存在着正义链和反义链。
对基因组是如此,但对单个基因则不然。
*3. 多基因聚集排列的操纵子结构形式大肠杆菌基因组结构的另一个特点是,若干功能相关的基因往往聚集在一起形成独立的操纵子结构。
操纵子的一般结构:a. 一个或数个调节基因b. 若干个结构基因, 小的操纵子只有三个基因。
大的操纵子有11 个结构基因。
c. 上游控制单元,包括操纵单元和启动区。
*4. 染色体基因组的拷贝数大肠杆菌染色体基因组的拷贝数,也就是说究竟一个细胞同时能拥有几条染色体。
这是依细菌的生长条件而定:a.在营养富裕的培养基中,每个细胞可同时拥有3〜4条染色体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