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基本理论要点_谢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3月/10日/第020版

专栏

互联网金融的基本理论要点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顾问谢平

简单介绍一下两种金融模式。一种是传统金融模式,连接储蓄存款人和借款人的是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另一种是互联网金融模式,供求双方通过互联网市场进行各种交易,包括期限匹配、数量匹配,风险定价,各种契约等,都可以直接成交(见图1)。

两种金融创新的比较

传统的金融产品创新主要是利用金融工程技术和法律手段,设计新的金融产品。部分新产品具有新的现金流、风险和收益特征,能够实现新的风险管理和价格发现功能,从而提高市场完全性,比如期权、期货、掉期等衍生品。传统金融产品创新的理论基础首先是阿罗·德布鲁证券,在完全市场中,每一种未来状态都存在与之对应的单位证券,其他证券都可以表述成这些证券的组合。这是金融证券理论的核心。其次是马可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和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

互联网金融创新主要是指互联网技术和精神对金融交易和组织形式的影响。金融的核心功能不变,金融契约的内涵不变,金融风险、外部性等概念的内涵也不变。目前整个国内金融业的交易成本大约4万多亿,占GDP的7%,主要构成是金融业的税收、利润、工资等。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中,交易可能性边界拓展,金融的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程度大幅下降,金融的民主化、普惠化特征显现。因此,比较两者可以发现,两类金融创新的理论逻辑和创新路径不同,隐含着的关键问题——监管难度由此产生。

金融监管有两种逻辑,一是机构逻辑,二是产品逻辑。但这两个逻辑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行不通。比如,京东白条是不是金融产品?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因为不计利息,京东白条给每人1.5万元的贷款额度,以此购买京东商品,而后从商品的价格中获取利润。对此,金融监管机构应该如何监管?

互联网金融的产品创新,最大的妙处在于把金融和非金融要素捆绑在一起。腾讯收购了大众点评,假设腾讯的股东可以在大众点评的某些餐馆打折点餐,这算不算是金融产品?很多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概念,与传统金融产品的流动性、收益性风险概念完全不一样。最典型的例子是腾讯的“嘀嘀打车”和阿里的“快的打车”软件,很难定义这是不是金融产品,但是却很有颠覆性。现在机场的旅客下飞机不用排队等出租车了,出租车行业也不存在“扫大街”的情况,出租车有了固定的客户,每个客户也有出租车司机为他服务,打车软件使得市场的交易结构发生了变化。将来,私家车如果装上打车软件,也可以变成出租车,每个人可以通过市场自行拼车,出租车行业则将消失,这可能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汽车的使用效率大幅提高,对新车的需求大幅度下降。也就是说,照此发展下去,打车软件可能会将车与人、车与车的匹配等市场信息结构完全改变。所以,互联网对金融市场的演变将有颠覆性的影响。

举个例子,互联网金融的很多创新产品都与App有关,与具体生活联系在一起。金融产品创新,比如资产证券化以及衍生产品。而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产品简单化、实用化、软件化,自适应生成,并强调行为数据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共享原则,比如余额宝、打车软件、京东白条、P2P网络贷款、众筹融资等金融产品。还有微信红包,它颠覆了几千年传统的红包概念。这样的产品将越来越多,人们根本无法辨别其金融含义以及与非金融的界定。首先,这些产品是软件,其次,它们是与某一居民消费挂钩的金融产品,不是为了投资设计的资产证券化。更为关键的是,它们的信息结构与传统金融理论的创新路径不同。它们本身就构成了将来的监管难度,从机构和产品角度,人们很难界定应该如何监管。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难点就在于,它从理论基础上

已经开始动摇传统的金融创新以及对金融产品的定价。

在人类历史上,颠覆性技术很长时间才能出现一次。诸如蒸汽机的发明、电的广泛应用等颠覆性技术,大概七八十年出现一次,一个人一辈子能遇到一次已实属难能可贵。但现在互联网金融赶上了颠覆性技术的出现。第一,所有的数据信息数字化。未来,全社会信息中有90%可能被数字化,这为大数据在金融的应用创造了条件。第二是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第三,网络通讯的发展。未来,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有线电话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等将高度融合。如果全球任何地方WIFI免费,就像现在的收音机一样,那么中移动、中电信等企业可能也要消失了。这三项颠覆性技术的出现,将促成金融理论的突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取决于金融,而是取决于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将来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还无法预知。但是目前这三项颠覆性技术已经出现,对人类的整个生活将产生巨大的变化。其中,互联网金融是它变化的必然结果。

互联网金融的交换理论基础

从互联网视角解读人的偏好、效用、市场、交换、资源配置等基本概念,我们发现,交换活动普遍存在,只要人与人之间资源禀赋不一样或者分工不一样,就存在交换。市场效率的提高,把经济学上所说的“交易的可能性边界”大幅度提高,使很多原来不可能交易的东西,以交易、共享的方式存在。典型的例子是汽车和住房,房屋产权不一定可以交换,但可以交换使用权。比如有个人到上海出差,你们家的房子给他住。当你到他的家乡(比如美国加州),他们家的房子也可以给你住,这种交换已经通过互联网实现了,而且已经威胁到世界上主要城市的旅馆业。这不是家庭旅店的概念,而是大家将闲置的房子通过互联网实现共享。美国有几个年轻人发明了一个网站,通过网络联系,你在下班的时候,路过菜市场买点新鲜蔬菜,送给某个人,而后那个人付钱给你,由此形成一个简单的“买菜网络”,这种共享经济在旧金山、洛杉矶一带的社区已经非常普遍。

在互联网上,在时空交换的同时交换使用权,这就是共享经济。交换经济学使我们认识到,资金交易可以在互联网上直接进行,不需要通过金融中介,这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除了投融资之外,互联网金融在衣食住行和社交中也出现了很多创新应用。在互联网中,资金完全不需要通过物流,资金数量的多少、个人偏好和时间安排,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交换,这样,资金使用效率可大幅提高,甚至没有闲置资金。

互联网金融的一般均衡状态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是经济学的理论基石。瓦尔拉斯均衡论证了所有商品供给和需求正好相等时,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金融中介和市场都不存在,货币也可有可无。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等摩擦因素,现实中才出现了金融中介和市场。货币的产生,可以减少交易成本,这是最早的金融理论。金融机构给消费者提供风险定价,期限匹配、数量匹配,可以减少消费者自己寻找交易对手的时间,这是金融产生的原理。有了网络之后,这些事情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实现,即趋近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的可能性。

直观的理解是:N个资金供给者(机构或者个人),N个基金需求者,双方通过各种金融中介和市场进行金额、期限、风险收益上的匹配,而N趋向无穷大,金融中介和市场被互联网替代。

我们还可以从支付、信息处理、资源配置三个角度来理解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的差异。在人类没有互联网的时候,我们认为必须通过市场、交易所或者银行来减少交易成本,有了互联网之后,趋近直接交换的可能性增大。这是我们理解的互联网金融理论的一般均衡状态。

支付、货币、存款、投资的一体化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货币市场基金”合作产品为何能够获得成功?金融理论中有一种假设,当一种产品的流动性趋向无穷大的时候,收益会趋向0。而余额宝推翻了这个理论。货币在交易的0.001秒时也有收益,这颠覆了我们对货币、金融、投资、存款的概念。在一个产品中同时实现这四个功能,这在传统的金融理论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流通性和收益是矛盾的。而余额宝打通了投资与支付的界线、金融产品与货币的界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