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分解

合集下载

德国的君主立宪制

德国的君主立宪制

(2)运行原则:资本主义国家一般实行权力制衡原则。
(3)政党政治:实行政党政治。政党在执政期间推行本党意 志和政策。
3.影响
(1)政治上: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秩序,促进了世界民 主政治的发展。
(2)经济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思想上:促进了思想的解放、科技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最新史学动态分类研究——看趋势]
[解析]
代议制的核心是如何限制政府的权力,故 A 项错
误;英国君主立宪制对古希腊民主政治既有继承,如议会制, 选举制,又有创新,如责任内阁制,故 B 项正确;英国君主立 宪制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开创者,故 C 项错误;代议制对古代 文明有继承,更有创新,故 D 项错误。
[ 世纪 70 年代资产阶级通过代议制维护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同时,也为工人阶级提供了合法的政治斗争 平台。在《德意志帝国宪法》中最能体现这一“平台”的是( A.联邦体制 C.联邦议会
考点2
专制主义“借尸还魂”的代议制——德国君主立宪制
一、《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读图释义】 读右图,
结合教材,概述 《德意志帝国宪法》 的主要内容? 提示: (1)君主立宪政体 【角色体验】假如你是当时德意志帝国皇帝,请 ①皇帝……。 介绍一下,当时国家权力构成情况—— ②宰相…… 问题一:尊敬的陛下,作为德意志帝国皇帝,您 拥有哪些权力?您感到满意吗? ③议会…… 问题二:按宪法规定,立法权归谁掌握?实际情 (2)联邦制度 况如何? ①帝国政府… 问题三:内阁宰相如何产生,权力如何? ②普鲁士…… 问题四:您和议会、宰相的关系如何?
[考向新视角]
1.(2015· 合肥质检)代议制民主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也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复兴与发展,从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来分 析,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可以印证这一说法的是 A.代议制的核心是政府如何行使权力 B.英国君主立宪制既有继承又有创新 C.美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开创者 D.代议制是对古代文明的安常守故 ( )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分解课件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分解课件

保障公民权利
宪法也规定了公民的基本 权利和自由,如言论、出 版、宗教信仰等自由。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君主专制与议会民主相结合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将君主专制与议会民主相结合,既体现 了王权的至高无上,又保障了民主制度的实施。
联邦制与中央集权相结合
德国采用联邦制,各邦拥有一定的自治权,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 制力较强,形成了联邦制与中央集权的结合。
德国君主立宪制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其 局限性逐渐显现。
民主化改革需求
随着民主思想的传播和民众政治参与意识的提高,对德国君主立宪 制进行改革的需求日益迫切。
对现代政治的影响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成败经验对现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具有一定的 借鉴意义。
THANKS
感谢观看
中世纪时期,德国分 裂成众多小邦国,长 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 态。
普鲁士的崛起
普鲁士是德国历史上的一个重 要邦国,以军事和官僚制度著 称。
普鲁士在18世纪逐渐崛起,通 过改革和现代化成为欧洲强国 之一。
普鲁士在拿破仑战争中崛起, 并最终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 ,成为德国统一的领导者。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德国在统一后,将军国主义思想融入国家体制中,使得德国在欧洲 乃至世界舞台上都具有强大的军事实力。
03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演变
威廉二世的改革
威廉二世在1888年继位后,开始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旨在加强君主专 制和扩大皇室权力。
威廉二世推行了中央集权化改革,加强了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削弱了地方自治权。
结。
尽管在二战后,德国再次建立了 联邦共和国,但其政治体制已经 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的两种形式

君主立宪制的两种形式

君主立宪制有两种形式。

分为二元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这两种组织形式的共同点是,皇帝本人不亲自执政,由内阁政府行执政权,议会行立法权。

两种形式的不同点是皇帝的国家地位不同。

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二元制意味着议会和君主具有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共同掌握国家权力,相互监督。

议会有立法权,皇帝具有否决权。

二元制政体的立宪国家。

内阁由皇帝任命,内阁政府对皇帝负责。

皇帝在国家中仍具有举足轻重的政治影响力。

1871年~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和1889年~1945年的日本是二元君主制的典型国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发源自英国。

核心特征是“议会高于王权”。

议会政治地位最高。

皇帝是国家的名义最高元首。

最高行政权力有内阁首相掌握。

内阁首相通常由议会中的竞选获胜政党党魁担任。

内阁首相向皇帝宣誓效忠国家,对议会负责。

类似于“虚君实相”。

目前君主制国家中大部分都是这种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政体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宪法或 宪法性
《权利
文件 法案》
立法权 议会
1871年德意 1787年宪法 志帝国宪法
1875年宪法
议会 国会 议会
行政权 内阁 首相
皇帝 宰相
总统 总统
巩固练习:
• 1、下列关于《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
定哪项不符合史实(

• A.宪法规定德国为联邦制的君主国家
• B.皇帝是国家元首,拥有巨大权力
▪【解析】C 德国皇帝属于世袭制,掌 ▪握国家各项大权,反映了德国君主立 ▪宪政体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
• 5、下列资产阶级法律文献反映该国民 主化程度不高的是( )
• A.美国1787年宪法 •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 D.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产生
权力
行皇 政帝
世袭
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
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 定对外政工作

联 邦 议
由各邦 代表组
法会成

帝 国
成年男子
议 选举产生

权力巨大,未经联邦议 会同意,任何法律均无 效
作用很小,通过的法案必 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 批准
3、特点: A、行政权与立法权没有完全 分开;
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 布,确立了德国君主立宪政体。
2.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的内容
(1)联邦制国家 帝国政府掌握大权,地方拥有一
些自治权
“铁血首相”俾斯麦 当上了帝国首相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 世当上了帝国皇帝
(2).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的内容

高中历史考点 德国君主立宪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高中历史考点  德国君主立宪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1、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驶
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以下有关议会
的正确叙述是
C
A 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制
B 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向国会负责
C 法国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总统
D 德意志帝国国会掌握完整立法权
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 血雨,较少的声色惧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 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 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
原 政:法封专制主义制度异常强大,等级深严,封势力与民势力势均力敌
因: 思:君主主义的观念根深蒂固,民主共和制的做法一时难以深入人心
标志:国民议会一票定共和《1875年宪法》 P44
参众两院行使立法权; 特点: 总统和内阁共同掌握行政权,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向议会负责;
1875年宪法确立了议会共和制政体。 意义:沉标重志打着击法复国辟资君产主阶级制的代保议守制派的势完力全;确从立法。律上奠定了共和制的基础;
B 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C 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
D 皇帝和首相控制了议会
近代西方政治文明(17-19C)
第三单元小结
开始出现: 英国:君主立宪制
资本主义政 (17-18C) 美国:总统共和制
体的建立和
法国:最终确立议会共和制
发展
扩(展1和9C完下善半: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 期) 日:君主立宪制
漫画的含义是( D )
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 C.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能 D.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德意志统一前,俾斯麦就曾在议会中公开宣称:“我们 这里不是英国,我们这些大臣是国王的奴仆而不是你们 (指议员)的奴仆。”
英、德两国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 英国存在议会的传统,议会虽然是封建政权的一部分, 但对王权有一定限制作用。 16、17世纪,英国的资本主义有较快的发展,代表资 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议会同国王反复斗争,最终建立君主 立宪制,君主“统而不治”,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成 为 国家权力的中心。
条件:① 历史必然性 :工业革命的展开和资本主义经 济的发展要求统一,也为统一提供了条件。②统一的可 能性:普鲁士经济发达;军事力量强大;民族成分单一, 统一决心坚定;统治阶级实力雄厚,野心勃勃……③俾 斯麦……
2、完成统一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为宰相,开始了统一 德意志的进程。
俾斯麦认为普鲁士必须以武力来统一德意志。他强化 专制集权,加强军事力量,施展外交谋略,通过三次 王朝战争统一了德意志。
但也存在缺陷,如效率问题,关注选举而忽视长 远……
认识高考 (10年上海)乾隆皇帝曾对法国产生浓厚的兴趣,打算 派外交使团会见路易十六。这一计划最终付诸东流,原 因可能是 A.法国发生了大革命 B.清廷忙于抗击沙俄入侵 C. 中国正在和英使签订两国通商协议 D.普法战争爆发 A
(10年北京)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 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 的独裁。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
C
(09年全国卷Ⅱ)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在短短 的30年间,“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
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用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 的显著特征的民族”。促成这一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A.垄断组织大量出现 C.自法国获得割地赔款

德国二元君主立宪制

德国二元君主立宪制
议会: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是帝国最高权 力的上议院,帝国议会普选产生,权力小,它通过的法律 必须得到联邦会议和皇帝的批准才有效。
2、特点
(1)德意志帝国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资 产阶级性质的;
(3)容克贵族占主导地位,资产阶级则次之。
(3)代议制度扩展到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产生 了广泛的影响。
德国二元君主立宪制
一、背景:德国的统一 容克贵族领导的三次王朝战争统一了德国。
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1、内容 (1)、联邦制
(2)、君主立宪政体
皇帝:国家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帅军队、 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
宰相:政府首脑,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
3、意义
(1)是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
(2)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十分迅速的发展。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作用
(1)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代 议制度,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从 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 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之柱。 (2)工业革命后,日益健全的代议制度,调节、 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 治秩序。

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

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
C、英国议会切实地行使立法权,对责任内阁进行监督 德国议会通过的任何法律都必须经皇帝批准才能生效,皇帝 有权召开或解散议会。
D、英国的司法权独立,德国的皇帝监督法律的实施
思考题:对比分析英、法、德三国政体的特点。与 英国的《权利法案》和法国的1875年宪法相比,德意 志帝国宪法具有什么鲜明特点?
①英国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建立 了君主立宪制,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成为 “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
俾斯麦所说的 “铁和血”是何 意思?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 世当上了帝国皇帝
“铁血首相”俾斯麦 当上了帝国首相
当代重大问题不是
用说空话和多数人的决 议所能解决的……而是 要用铁和血。—俾斯麦
德意志统一过程中的三次王朝战争
年份 战争 著名战役
结果
1864 普奥对丹 战争
丹麦战败
1866 普奥战争 萨多瓦战役 奥地利战败
1.存在时间:1871—1918年
2.德意志帝国宪法
⑴内容:
阅读《德意志帝国宪法》 :宪法规定德 意志皇帝、首相、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 分别拥有哪些权力?帝国的政体是什么? 有何特点?
宪法规定:帝国实行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
皇帝的权力: ①皇帝有任免首相和帝国官吏的权力; ②有签署、公布和监督法律实施的权力; ③皇帝有统率帝国军队的权力; ④有签订国际条约,对外宣战媾和权; ⑤皇帝有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与帝国国会的
思考:
德国的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相同点:
形式上相同。 都有君主、首相、议会、宪法,立法权都由 议会行使,都宣称实行君主立宪制。
不同点:
实质不同 A、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成为拥有虚职的国家元首
德国的皇帝集行政、立法、司法、军事等大权于一身。

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

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

小结: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政体形式
君主立宪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德)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美) 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法)
民主共和制
英:君主立宪制
德:君主立宪制
美:总统共和制
法:议会共和制
横向比较:政治文明的统一性、多样性
纵向比较:政治文明的艰巨性、曲折性
86年
法国:1789——1875
(一)背景:旧国新问题
“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这样一个国家!”
长期以来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到18世纪 后期,德意志全境分布着296个邦国,各邦之间关卡林 立。 16世纪初德意志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但是 在“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内部,有7个选帝侯, 十几个大诸侯,200多个小诸侯和上千个骑士国。各地 关卡林立,征收高额赋税,币制极不统一,多达上千 种。 ——《剑桥德国史》 一个商人从柏林去瑞士必须经过十个国家,兑换十 次货币,办理十次过境手续,缴纳的关税超过他所运 货物的价值。 上述资料反映了当时的德意志面临着怎样的社 会状况?最需要的是什么?
课后探究:
1.比较近代英、美、法、德资本主义政治制 度的不同,分析不同的原因。

历史传统 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 资产阶级革命程度不同、 走向新制度的方式
2.结合下列材料,这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建设有何启示或借鉴?
所有以前的国家,崛起中的大国,都是因为它 内部的国家制度的健全。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 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 ——英国诺丁汉大学郑永年教授
1、1864普奥对丹麦 3、1870普法战争
2、1866普奥战争
王朝战争是战争的一种形式,因参与者是 王国与王国或发起国是君主制国家而得名。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马克思对德意志帝国的评价
• 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 德意志帝国是“ 门面、混杂着封建主义残余、 门面、混杂着封建主义残余、已经受 到资产阶级影响、 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 并以警察来保卫的、 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 的国家。 度的国家。”
马克思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是: 马克思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是:“以议 会形式粉饰门面”? 会形式粉饰门面” 宪法表明:皇帝和宰相权力极大; 宪法表明:皇帝和宰相权力极大;议会无实权 可见: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可见: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容克贵 族占主导地位,资产阶级则次之。 族占主导地位,资产阶级则次之。
英国被称为“议会之母” 英国被称为“议会之母”,但议会制度 的真正确立和发展是在“ 革命” 的真正确立和发展是在“( 光荣 )革命” 此情,英国经过反复的斗争, 后。此情,英国经过反复的斗争,最终 年革命成功后,通过《 (1688 )年革命成功后,通过《权利法 以明确条文限制的权力, 案 》以明确条文限制的权力,并以法律的形 式保障议会的权力, 式保障议会的权力,最后英国确 立( 君主 制度。 立宪制 )制度。 美国独立战争后,制定《 1787年 美国独立战争后,制定《 1787年 宪法》 确立自己的政体。 宪法》,确立自己的政体。这部宪法体现了 原则。 ( 分权与制衡 )原则。美国形成 总统) 联邦) (总统)制、( 联邦)制、( 共和 )制混 合的国家制度。 合的国家制度。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背景:统一的完成、帝国的建立 背景:统一的完成、 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1871) 2、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1871)
3、德国君制宪制的特点: 、德国君制宪制的特点: 1) 1)行政权与立法权没真正分开 2)议会中,联邦议会(上议院)权 )议会中,联邦议会(上议院) 大,帝国议会(下议院)权小。 帝国议会(下议院)权小。 3)带有浓厚的封建性 )

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

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

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德意志帝国是当时世界列强之一,由27个领地构成,其中普鲁士王国占帝国大部分地区并拥有最多人口。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供大家阅读!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德意志帝国是容克-资产阶级专政,带有浓厚的封建主义、军事官僚主义和资本主义色彩后起的国家。

德意志帝国的统一道路决定了国家的君主主义、容克主义和军国主义的特征。

1871年4月16日通过的德意志帝国宪法,宣告德意志帝国是君主立宪制(二元制)的联邦制国家。

帝国元首是皇帝,由普鲁士国王担任,有任命宰相和高级官吏、召集和解散议会、宣战、媾和的权力,同时是军队的最高统帅。

帝国宰相由普鲁士首相担任,只对皇帝负责。

立法权属帝国国会和联邦议会,后者由各邦政府任命的58名代表组成,普鲁士在议会中占有决定性,可以否决帝国国会通过的议案。

帝国国会由普选产生,其预算权和立法权受联邦议会制约。

帝国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皇帝和宰相,容克资产阶级在各级政府和军队中享有特权。

国家性质以普鲁士(Preussen)王国为核心,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建立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德意志联邦国家。

对内政策德意志帝国前期,内外政策的实际制订者是俾斯麦。

其对内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普鲁士和容克的特权,照顾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1872年开始反天主教会的文化斗争,1878年公布《社会党人法》,1879年采取高额保护关税政策。

容克制度容克原指无骑士称号的贵族子弟,后泛指普鲁士贵族和大地主。

起源于16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基本消亡。

在德国文献中容克被分为作战容克、宫廷容克、议院容克和乡村容克等不同类型。

在德国历史上真正起过较大作用的是乡村容克。

乡村容克指普鲁士的贵族庄园主,主要是征服易北河(Elbe)以东地区并在那里进行殖民的德意志骑士领主的后裔。

他们集领主权与乡村政权于一身。

16世纪,容克为了扩大谷物生产,大量强占易北河以东农民的份地,以农奴的劳役经营商品生产性的大庄园经济。

乡村容克具有粗犷、暴戾、眼光狭隘的特点。

一、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一、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一、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1、德意志统一的过程①长期分裂的德意志第一帝国(10世纪—20世纪初)“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1618—1648年德意志地区的诸侯与皇帝之间、诸侯相互之间以及德国与法国之间矛盾冲突引发的三十年战争,后来扩大为政治矛盾和宗教对立相互撞击的全欧性争斗,其结果是德国在领土、经济和人口上都蒙受了极大的损失,并被分裂成360多个大小邦国和上千个骑士国。

德意志进一步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在拿破仑军队的冲击下,德意志帝国土崩瓦解,1806年,“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灭亡。

1814—1815年召开的维也纳会议建立起了欧洲新秩序,但德意志人想建立一个自由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希望并未实现,取代老帝国的是由34个邦和4个自由城市组成的“德意志邦联”,这是一个松散的联合体。

②德意志统一进程为什么19世纪70年代德意志能够实现统一呢?(1)19世纪五六十年代,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已得到迅速发展,但国家的分裂状况已成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阻碍,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在资产阶级力量软弱的情况下,出现了经济军事实力强大的普鲁士邦国,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大业。

师补充:随着资本主义在德国的发展,1834年德国建立了关税同盟;1835年修建了第一条铁路,开始了工业化进程;1848—1849年德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各地民众斗争声势浩大。

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各地起义先后被镇压,革命逐告失败。

19世纪50、60年代,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已得到迅猛发展,德意志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化国家。

1870年,其工业生产已超过法国,跃居世界第二位。

国家的分裂状况已成为阻碍德意志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

在统一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时,1862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为宰相,开始了统一德意志的进程。

“铁血政策”的实施:俾斯麦认为“德意志的统一不是空谈,而是要用铁与血”,即普鲁士必须以武力来统一德意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限性: ①确立的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②保留了君主制度和军国主义传统,阻碍了资 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
1. (2010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21题) 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 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是“非出本 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 目的是 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 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

英国和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的对比
(德国) 二元制君主 (英国) 议会制君 立 宪 制 主立宪制 德意志皇帝,由普鲁士 国王,统而不治国 国王世袭,拥有广泛的 家的象征,无实权 权力 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 首相和政府(内阁) 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 掌握行政权,对议会 会负责。 负责
国家元首 首相和 政 府

中世纪的德意志
962年意大利占领德意志,开始了德意志神圣罗马 帝国。自中世纪以来,这里一直是整个欧洲的战场。 1648年欧洲各国签署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最终以 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德意志的分裂局面,这片土地分裂为 314个大大小小的邦国。 1806年拿破仑占领德国,结束 了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1814年拿破仑战败后, 德意志人想建立一个自由统一的民族国家的愿望并未实 现,取而代之的是由38个邦国组成的“德意志邦联”, 这是一个松散的联合体。 德意志诗人席勒感叹:“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 不到那块地方。”席勒的朋友歌德说,没有一个城市, 甚至没有一块地方,使我们坚定地指出,这就是德国。 如果我们在维也纳这样问,答案是这里是奥地利;如果 我们在柏林提出这个问题,答案是这里是普鲁士。 ——《大国崛起解说词》

9.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 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的国家”。这里 的“门面”是指( ) A.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B.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C.军国主义浓厚 D.议会拥有立法权

10. 近代以来,欧美一些国家都通过各种方 式确立了各自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下列法 律文献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的是( ) ①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②美国1787年宪 法 ③法国1875年宪法 ④1871年《德意志帝 国宪法》 A.①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代重大问题不是用演讲和大多数 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必须靠铁和血来 解决。” 请回答: 材料一提到的“当代重大问题”指什么?俾 斯麦是怎样用“铁和血”来解决的?

(1)重大问题指德国的统一,三次王朝战争 完成了统一。
材料二 德意志帝国宪法 第15条:“由皇帝 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任命帝国 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 帝有权召集,召开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以 及使议会延期和结束。” 2)材料二对君主权力的规定有什么特点?
6、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 小的是 ( ) A.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1787年美国宪法 7.俾斯麦在1890年因与德皇意见不合而被罢 免,依据《德意志帝国宪法》,德皇这一做法 () A. 合法 B. 不合法 C. 说不清 D. 屠戮功臣
14.下列关于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 对比,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属于资本主义政治体制 B.法国的总统是由议会选举产生的,而德皇 是世袭的 C.法国总统和德国皇帝都有权解散议会 D.都顺应历史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一 “当代重大问题不是用演讲和大多数人的决议 所能解决的……而必须靠铁和血来解决。” 材料二 德意志帝国宪法 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 宰相。”;第18条: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 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帝国议会 和联邦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和结束。” 材料三 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 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 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 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1)材料一提到的“当代重大问题”指什么?俾斯麦是 怎样用“铁和血”来解决的? (2)材料二对君主权力的规定有什么特点? (3)结合《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说明材料三的“以 议会形式粉饰门面”。 (4)综合以上材料评价《德意志帝国宪法》。
2.统一的方式和过程: 方式: 王朝战争 过程: 普奥对丹麦(1864年)普奥战争(1866年) 普法战争(兼并亚尔萨斯和洛林)(1870年) 3.统一的影响:
1) 实现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探究:下列德国统一带来的影响: 2) 德国成为欧洲强国,改变了欧洲的政治版 ①实现国家统一,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德国成 图; 为欧洲强国,改变了欧洲的政治版图③继承了德 3)继承了德国军国主义传统,保留了大量的 国军国主义传统 ④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封建残余。

(3)《德意志帝国宪法》虽然规定立法权属于由 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的议会,但是皇帝有权解 散议会且不对议会负责,任何立法都要经过皇帝的 批准方可生效。议会实质上起不到任何监督的作用。 所以只是粉饰门面而已。
(4)综合以上材料评价《德意志帝国宪法》。 (4)局限性: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 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 制,它保留了浓厚了专制残余。 进步性:国家统一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 立,推动德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于资 本主义强国之列。
2. (2009宁夏辽宁文综,30)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 “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 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3. (2009全国文综二,19)美国历 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在短短的30年 间,“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 族转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 织以及用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 特征的民族”。促成这一巨变的主要 原因是 A.垄断组织大量出现 B.从殖民地攫取巨额利润 C.自法国获得割地赔款 D.德意志统一的完成
4.(2008江苏,16)近代以来,英、 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 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 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5.(2010· 海南单科11)马克思曾经评论道:“由 于俾斯麦的特别法令,倍倍尔和李卜克内西先生已 经以叛国罪被逮捕,其实这仅仅是因为他们敢于履 行他们作为德国议员所承担的责任,即在联邦国会 里抗议兼并亚尔萨斯和洛林,投票反对新的军事拨 款,表示同情法兰西共和国,抨击想要把德国变成 普鲁士兵营的企图。”上述评论的历史背景是( ) A.普法战争 B.拿破仑战争 C.德意志帝国成立 D.路易· 波拿巴政变

8.“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 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 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 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 官由皇帝任命”。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 国宪法具有( ) A.军国主义色彩 B.专制主义色彩 C.民族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

12.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 宪制政体相比,其特点是: ①专制主义色彩深厚 ②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 权力③国王统而不治 ④宰相对君主负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3.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其书《大外交》中描 述到:“19世纪末期,它的议会建立在欧洲第一个 男性普遍参政权的基础上,国会还是无法控制政府, 政府由国王指派,只有国王能解散。首相和国王、 国会的关系,比国王和国会之间更亲密“其中提到 的“它”是哪一个国家呢?当今世界中又是哪一个 国家的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组成和“它”相似呢? A.德国;美国 B.英国;法国 C.德国;法国 D.英国;德国
2.性质:
保留封建残余的资产阶级宪法。
3.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①行政权与立法权没真正分开; ②议会中,联邦议会(上议院)权 大, 帝国议会(下议院)权小; ③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
4、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评价
进步性:
①建立了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国,德国历史 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②使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于资本 主义强国。
从材料中概括出来: 启蒙思想的影响; 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 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
一、德意志的统一 1.原因和条件: 根本原因: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 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思想基础:启蒙思想的影响; 核心力量:普鲁士是德意志一个重要邦国, 专制色彩浓厚,经济发达,军事力量强大; 核心人物:在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下, 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
议会
联邦议会(各邦代表组成) 议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 和帝国议会(民选,无实 是权力的中心 权)是立法机构

小结:英德虽然都是君主立宪制政体,但英 国内阁掌握 实际的行政权,对议会负责,国 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而德国皇 帝拥有国家最高权力,首相只对皇帝负责。
习题巩固: 11. (2011•郴州二模)施雪华在《论西方国 家资本形式与政治形式的关系》一文中指出: 自由资本选择了议会分权民主政治,而垄断 资本偏爱行政集权民主政治。近代史上,可 以分别为其观点提供最有力证据的国家是 A.英国 美国 B.法国 日本 C.日本 德国 D.英国 德国
第三部分 世界近代文明发展历程 专题三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考点4 德意志帝国主立宪制的确立
课表要求: 1.德国的统一 2.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 3.德意志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意义
知识结构 一、德国的统一 1.统一的原因和条件 2.统一的方式和过程 3.德国统一的影响 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1.内容 2.性质 3.特点 4.评价(进步性和局限性) 三、英国和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的对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