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9—2020年):重大工程项目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主要任务
1 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维护护士合法权益。
采取有力措施督促医疗机构落实《护士条例》等,在保证人力配 置、提升薪酬待遇、防控和减少护理职业健康危险因素等方面加大落 实力度,切实维护和保障护士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稳定和发展好护 士队伍。
大力宣传在护理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护士,依法严惩伤害护士 的违法犯罪行为,保护护士人身安全。
2 增加注册护士总量,满足临床工作需求。
根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迫切需求,采 取有效措施持续增加注册护士数量,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的护士数量。
根据功能定位、服务半径、床位规模、临床工作量等科学合理配 置护士人力,满足临床工作需求。
3 建立护士培训机制,提升专业素质能力。
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护士培训制度。
国家卫生计生委制订培训大纲和培训要求,并指导各地开展培训 工作。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护士培训工作。
重点加强新入职护士、专科护士、护理管理人员、社区护士、助 产士等的培训,切实提高护理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4 建立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明确护士职业发展路径。
建立符合护理工作特点的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
以护士临床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为主要指标,结合工作年限、职称和学历等,对护士进行合理分层。
将护士分层管理与护士的薪酬分配、晋升晋级等有机结合,明确护士职业发展路径,拓宽护士职业发展空间。
5 发展专科护士队伍,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选择部分临床急需、相对成熟的专科护理领域,逐步发展专科护士队伍。
建立专科护士管理制度,明确专科护士准入条件、培训要求、工作职责及服务范畴等。
加大专科护士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1 完善护理工作制度、服务指南和技术规范。
根据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和临床诊疗工作需求,完善护理工作规章制度,临床护理服务指南和护理操作技术规范。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结合实际,细化有关内容并具体落实,提高护理服务的专业性、规范性。
护理“十三五”发展规划
护理“十三五”发展规划引言概述:护理是医疗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我国制定了护理“十三五”发展规划,旨在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推动护理科研创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一、加强护理队伍建设1.1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使其能够胜任更高层次的护理工作。
1.2 完善护理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
建立健全护理人员的职称评定和晋升机制,为护理人员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力。
1.3 加强护理人员的队伍管理。
建立健全护理人员的管理制度,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考核和监督,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提升护理服务水平2.1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护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估,提高护理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2.2 推行患者中心护理模式。
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个性化、全程化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医疗效果。
2.3 加强护理技术创新。
积极引进和推广新的护理技术和设备,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三、推动护理科研创新3.1 加强护理科研机构建设。
建立一批高水平的护理科研机构,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吸引优秀的科研人员从事护理科研工作。
3.2 支持护理科研项目。
加大对护理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护理人员开展创新性的科研工作,推动护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3.3 提高护理科研水平。
加强护理科研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科研能力和水平,为护理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四、加强护理教育培训4.1 完善护理教育体系。
建立健全护理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提高护理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4.2 提高护理教师队伍素质。
加强护理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为护理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我国专科护士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我国专科护士的发展现状及展望摘要:介绍我国专科护士的发展现状,为进一步完善专科护士的建设机制提供借鉴。
目前,护理专业化已经成为全球护理实践趋势。
护理工作是我国卫生计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善人民群众就医体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变,加之人口老龄化、二胎政策等问题,人们对于护理的需求已经不再单一。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划( 2016—2020年) 》中指出,有计划的培养一批临床需要的专科护理骨干人才,发展专科护士队伍,提高专科护理水平[2]。
本文通过介绍目前我国专科护士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完善专科护理的相关机制、推动其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专科护士;发展现状;Abstract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spect of specialist Nurses in ChinaKeywords Specialty Nurse;Development status[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吗]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4-WJK1 专科护士的发展概况1.1 专科护士的定义美国是专科护士发展最早也是最成熟的国家,Specialty Nurse(SN)中文含义为“专科护士”,是广义上的专科护士,是指注册护士在拥有充分的专科护理实践经验之外,接受了符合规定的继续教育培训,并且获得资格认证的护士[3]。
但由于我国在专科护士这一领域的起步较晚且发展不完善,对专科护士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因此各文献中对于“专科护士”的定义均有不同。
鉴于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专科护士是指在某专科护理领域具有一定的工作经历,经过该领域系统化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并通过考核获得医疗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相应资格证书,能熟练运用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化护理服务的注册护士[1] 。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2 0 1 6 1
?
1
பைடு நூலகம்
国 家 卫 生 计 生 委 关 于 印 发全 国 护 理 事 业 发展 规 划
-
(
20
1
6
20 20
年
〕
)
的通 知
号
:
国 卫医发
〔 2〇 1 6
64
各省
、
自
治区
一
、
直 辖 市卫 生计 生委
,
,
新 疆生 产 建 设 兵 团 卫 生 局
人提 高 到
2
.
36
0
.
85
提 高到
1
:
1
.
0 7
医院 医护 比 从
,
1
.
16
提高
1
.
42
。
长 期 以 来 医 护 比 例倒 置 问 题得 到 根 本性 扭转
5
1
.
。
护 士 队 伍 的 学 历 结构 不 断 改 善
1
大 专及 以 上
护士 占 比从
3
%
提高到
62
.
5
%
,
其 中 本科 及 以 上护 士 占 比 为
。
“
十二 五
”
时期 取 得 显 著成 效
32 4
.
护 士 队 伍 不断 壮大
万
,
,
专 业素 质 和 每 千人 口 注
1
:
服 务 能 力 逐步 提髙
册 护 士 数从 到
1
:
截至
20 1 5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2016-2020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2016-2020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2016-2020年)》是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6年11月4日发布的文件,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加快护理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这个纲要对“十三五”期间医疗机构床护比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在此期间基本建立新入职护士和护理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初步建立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逐步健全老年护理服务体系,创新“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
同时,这个纲要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目标和措施,包括:
1.全面加强护士队伍建设。
到2020年,全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445万,医护比不低于1:1.25,基层医疗机构护士数量超过380万。
2.优化护理服务。
在护理服务方面,要建立健全覆盖急性、慢性、康复、老年、安宁疗护等不同层级的护理服务体系,提高护理服务的可及性和均衡性。
3.提升护理质量。
要加强护理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实施患者安全行动计划,加强患者身份识别和安全管理,提高患者安全水平。
4.加强护理科技创新。
要推动护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开展智慧
医疗护理技术研究和应用,提高护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5.加强护理教育。
要完善护理教育体系,加强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护理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6.加强护理文化建设。
要弘扬“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加强护理文化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
总之,《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2016-2020年)》提出了全面加快护理事业发展的目标和措施,旨在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和提高护理服务的水平。
口腔专科护士的职业展望
中西医结合护理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2022年第8卷第11期Vol.8,No.11,2022OPEN ACCESShttp :// 口腔专科护士的职业展望吴宣,甘泠,丁珊珊(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北京,100730)摘要:口腔健康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口腔专科护士的培养将有助于缓解口腔保健供求间的矛盾,更好地开展居民口腔预防保健工作。
本文就目前口腔专科护士的培养现状以及未来职业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规范专科护士培养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口腔;专科护士培养;职业;预防保健;多学科合作中图分类号:R -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709-1961(2022)11-0002-03Occupational outlook for specialist dental nursesWU Xuan ,GAN Ling ,DING Shanshan(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Beijing ,100730)ABSTRACT :Oral health is a hot issue of public concern.The cultivation of specialist dental nurses may help to alleviat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oral healthcare ser⁃vice ,and help health professionals deliver better services of oral preventive care.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ultivation and future of the specialist dental nurs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ist nurse training system.KEY WORDS :stomatology ;cultivation of specialist nurses ;occupation ;prevention and healthcare ;multidisciplinary team 随着专科护理的迅速发展,专科护士培养成为提升护理质量和水平的必然趋势。
2020年护理工作五年发展规划
2020年护理工作五年发展规划始终遵循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并将其融入更多实际工作细节之中。
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2020年护理工作五年发展规划,供大家参考选择。
2020年护理工作五年发展规划转眼我已做护士工作两年的时间了,回顾这两年来的历程,心里充满着许多欣慰还有辛酸。
我一直用谦和的态度对待病人,为病人减少一分的痛苦成了我的使命,所以我不愧誉为“白衣天使”的称号。
20**年这新的一年,我们的护理工作也应该更上一个台阶,为此特制订20**年个人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20**年我要以服务提高质量,更好的为临床服务。
把以前的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争取做到收发物品主动热情,无差无错,存在问题及时沟通,解决落实,把各项工作规范再规范,细化再细化。
消毒灭菌准确彻底,无延误。
都说素质决定能力。
我要积极提高素质,加强学习,争先进。
认真学习医院的各项管理规范,协助护士长做好工作。
二、工作计划(一)学习管理工作规范认真学习医院的各项管理规范,逐句分析研究,不懂就问,协助护士长完成各项工作。
掌握各项规章制度,操作流程,操作规程,岗位职责,应急预案,做好各项工作。
(二)接受最新知识,提高业务素质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业务培训,科内的业务学习,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做好每一项工作。
(三)主动热情服务,提升服务理念为病人服务“主动上门”,及时准确。
按规范进行护理操作,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定期到病人当中征求意见,更周到的为每一名病人服务。
(四)加强个人修养,树立“天使”形象加强基本功训练,包括思想政治、职业素质、医德医风、临床操作技能等。
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钻研文化科学、专业实践和管理科学知识,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和质量。
三、保证措施(一)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利用业余时间多翻阅护理相关书籍,密切关注护理知识的新动态。
(二)加强专业知识的操作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做到胆大心细,客服心里障碍。
2016-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发布时间:2016-11-24国卫医发〔2016〕6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加快护理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结合当前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现状,我委制定了《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下载)。
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卫生计生委2016年11月18日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护理工作是卫生计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
为进一步加快护理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根据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会议精神,以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要求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5-2020年)》,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一)“十二五”时期护理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在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进程中,护士队伍建设和护理事业发展在“十二五”时期取得显著成效。
护士队伍不断壮大,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逐步提高。
截至2015年底,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324.1万,与2010年相比,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从1.52人提高到2.36人。
全国医护比从1:0.85提高到1:1.07。
医院医护比从1:1.16提高到1:1.42。
长期以来医护比例倒置问题得到根本性扭转。
护士队伍的学历结构不断改善,大专及以上护士占比从51.3%提高到62.5%,其中本科及以上护士占比为14.6%。
各省(区、市)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了不同程度护士岗位培训和专科护士培养,护理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护理服务不断改善,更加贴近社会和群众需求。
通过实施护理专业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加强护理学科建设,护理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改革护理服务模式,护理服务面貌持续改善。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为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护理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根据“十二五”时期卫生事业发展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以及《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结合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十一五”时期护理事业发展现状“十一五”时期,是卫生事业发展非常不平凡的5年,也是护理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时期。
经过5年的努力,全面完成了《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公布了《护士条例》,依法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能力,加快专科护理骨干培养,不断提高护理科学管理水平。
特别是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护理事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护士队伍数量大幅度增加。
截至“十一五”末,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205万,较2005年增长了52%,是历史上护士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
每千人口护士数从2005年的1.06提高到2010年的1.52。
医院的医护比由2005年的1:0.97提高到2010年的1:1.16。
公立医院中,三级医院医护比达到1:1.36,二级医院达到1:1.13,医院医护比例倒置问题逐步扭转。
我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占总数的51.3%,护士队伍从以中专为主体转向中专、大专、本科多层次教育的方向发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卫生部要求,大力开展重症监护、急诊急救等领域的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护士队伍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各级各类医院以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为抓手,推行以改革护理服务模式、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核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显著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疾病谱变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护理服务不断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服务领域逐步向家庭、社区延伸,在老年护理、慢性病护理、临终关怀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护理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9—2020年):发展目标
——护理管理科学化水平明显提升。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初步建立,根据护士临床服务水平,结合职称等,对护士实行分层管理。护士执业管理制度和医院护理岗位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对护士人力配置、绩效考核、岗位培训和执业规则等实行科学管理,护士积极性得到进一步调动。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9—2020年):发展目标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展目标
详情查看: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到2020年,我国护理事业发பைடு நூலகம்达到以下目标:
——护士队伍的数量、素质、水平基本能够适合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新入职护士和护理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基本建立,有计划的培养一批专科护士,满足临床护理需求。
——老年护理服务体系逐步健全。老年护理服务队伍和机构建设得到大力增强,老年护理服务行为更加规范。社区和居家护理服务持续发展,进一步促动医养结合、安宁疗护以及护理服务业发展,持续满足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
“十三五”期间护理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护理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2020年)
护理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2020年)为认真贯彻《护士条例》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精神,改善护理服务,加快我院护理事业建设发展步伐,促进我院护理工作再上台阶,制订本规划纲要。
一、指导思想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深入贯彻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中心,用改革和发展的方法,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护理岗位管理,加强护理内涵建设,加强护理保障条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专业、主动连续的优质护理服务。
二、工作目标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护理外部条件明显改善,护士配置数量符合要求,人才队伍素质显著提高,临床护理内涵全面深化,护理学科建设快速发展,护士待遇权利得到保证,初步建成运行顺畅、管理科学、设施先进、安全专业的护理服务体系,护理质量和服务有较大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有较大提高,护理事业建设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具体工作目标如下:(一)依法执业,护士持证上岗率达到100%,注册有效率达到100%,护士实现同工同酬。
(二)到2016年底,医院病区床护比,≥1:0.8 ,各专科护士人力配比符合省厅要求,全院一线护士占总护士数86%.同时做好三甲医院复审的准备工作,顺利通过三甲医院复审。
(三)医院实现护理管理体制,护理部在全院护士管理的从事、分配、考核等方面具有建议或决策权,确保动作顺畅、政令通达、管理高效,从根本上调动临床护士队伍积极性.(四)重点加强护理人才培养,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请专家来医院讲课、选派护理骨干去省内外进修学习。
加大护士在职培训,到2020底,全院护士本科学历达70%。
培养或引进研究生4名.(五)2018年前,医院护理保障条件解决到位,护理信息化建设在临床广泛应用.(六)2020年前,立项省级或国家级护理科研项目3项,每年完成2项省级以上新技术、新项目.三、主要任务(一)以提高素质为核心,继续壮大护理队伍.实施护理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制度。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护理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
为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护理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一)“十三五”时期护理事业进展情况。
“十三五”时期在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持续深化医改进程中,护理事业快速发展,成效显著。
护士队伍持续发展壮大。
2020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总数470余万人,较2015年增幅达45%。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3.34人,全国医护比提高到1:1.15,医护比倒置问题进一步扭转。
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超70%,护士队伍学历素质进一步提高。
通过持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护士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基层护理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提高,中医护理特色更加突出,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各地基本实现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部分医疗机构已覆盖门(急)诊、血液净化中心(室)、手术(部)室、导管室等非住院部门,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通过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实施老年护理服务发展工程,积极推进老年居家医疗护理服务,护理服务模式得到创新发展,护理服务领域不断延伸拓展,覆盖医疗机构、社区和居家以及全人群。
护士为人民群众提供的医疗护理服务更加多样化,在疾病预防、治疗、护理、康复和安宁疗护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面实行护士电子化注册,护士执业管理更加便捷高效。
医疗机构逐步建立护理岗位管理制度,实施基于护理岗位的护士人力配置、培训、考核等,逐步实现护士同岗同薪同待遇,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word文档良心出品)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护理工作是卫生计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
为进一步加快护理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根据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会议精神,以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要求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5-2020年)》,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一)“十二五”时期护理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在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进程中,护士队伍建设和护理事业发展在“十二五”时期取得显著成效。
护士队伍不断壮大,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逐步提高。
截至2015年底,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324.1万,与2010年相比,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从1.52人提高到2.36人。
全国医护比从1:0.85提高到1:1.07。
医院医护比从1:1.16提高到1:1.42。
长期以来医护比例倒置问题得到根本性扭转。
护士队伍的学历结构不断改善,大专及以上护士占比从51.3%提高到62.5%,其中本科及以上护士占比为14.6%。
各省(区、市)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了不同程度护士岗位培训和专科护士培养,护理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护理服务不断改善,更加贴近社会和群众需求。
通过实施护理专业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加强护理学科建设,护理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改革护理服务模式,护理服务面貌持续改善。
截至2015年底,全国所有三级医院均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有1022所三级甲等医院实现全院覆盖,占全国三级甲等医院总数的87.0%;有4858所二级医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占全国二级医院总数的82.6%。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护理管理水平提升,护士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
各省(区、市)按照深化医改和护理改革发展的工作要求,以实施护理岗位管理为切入点,不断改革创新护理管理体制机制,在护士人力资源科学管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科学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取得积极效果,有效调动了护士队伍的积极性。
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
2020年)》
佚名
【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年(卷),期】2017(003)001
【摘要】为进一步加快护理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根据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会议精神,以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要求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5-2020年)》,结合当前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现状,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了《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国卫医发〔2016〕64号),全文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下载.
【总页数】1页(P64-6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7
【相关文献】
1.农业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J], 农业部国家卫生计生委
2.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J],
3.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卫生计生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J],
4.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J],
5.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卫生部关于印发《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印发《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卫生部关于印发《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01-06 17:38:03卫医政发〔2011〕9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促进护理事业在“十二五”时期健康发展,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结合当前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现状,我部组织制定了《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doc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为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护理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根据“十二五”时期卫生事业发展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以及《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结合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十一五”时期护理事业发展现状“十一五”时期,是卫生事业发展非常不平凡的5年,也是护理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时期。
经过5年的努力,全面完成了《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公布了《护士条例》,依法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能力,加快专科护理骨干培养,不断提高护理科学管理水平。
特别是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护理事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护士队伍数量大幅度增加。
截至“十一五”末,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205万,较2005年增长了52%,是历史上护士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
每千人口护士数从2005年的1.06提高到2010年的1.52。
医院的医护比由2005年的1:0.97提高到2010年的1:1.16。
公立医院中,三级医院医护比达到1:1.36,二级医院达到1:1.13,医院医护比例倒置问题逐步扭转。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加快护理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结合当前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现状,我委制定了《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下载)。
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卫生计生委2016年11月18日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护理工作是卫生计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
为进一步加快护理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根据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会议精神,以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要求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5-2020年)》,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一)“十二五”时期护理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在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进程中,护士队伍建设和护理事业发展在“十二五”时期取得显著成效。
护士队伍不断壮大,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逐步提高。
截至2015年底,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324.1万,与2010年相比,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从1.52人提高到2.36人。
全国医护比从1:0.85提高到1:1.07。
医院医护比从1:1.16提高到1:1.42。
长期以来医护比例倒置问题得到根本性扭转。
护士队伍的学历结构不断改善,大专及以上护士占比从51.3%提高到62.5%,其中本科及以上护士占比为14.6%。
各省(区、市)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了不同程度护士岗位培训和专科护士培养,护理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护理服务不断改善,更加贴近社会和群众需求。
通过实施护理专业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加强护理学科建设,护理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改革护理服务模式,护理服务面貌持续改善。
截至2015年底,全国所有三级医院均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有1022所三级甲等医院实现全院覆盖,占全国三级甲等医院总数的87.0%;有4858所二级医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占全国二级医院总数的82.6%。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二十一世纪初叶,是我国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卫生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增强。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提高相同步,紧密围绕医疗卫生事业的重点任务,在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以及重大传染病的防治等方面开展工作,为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科学的进步、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日益扩大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对护理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特制订本规划纲要。
一、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现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护理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绩。
主要体现在:(一)加强了护士队伍建设截至2003年底,我国共有护士126.6万名,是解放初期6万名护士数的20倍,与1985年63.7万名护士数相比,翻了一番。
护士总数已经占到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29.4%。
在护士队伍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占1.3%,具有大专学历的占24.3%,具有中专学历的占64.5%,与1985年相比,具备高等护理专业学历护士的比例显著增长,中等护理专业护士的比例显著下降。
提高了护士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护理教育发展迅速护理教育水平的提高是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和加强护士队伍建设的基础。
自1984年我国恢复高等护理教育以来,高等护理教育迅速发展。
截至2003年,开办护理专科教育的院校达到199所,开办护理本科教育的院校达到132所,开办护理研究生教育的院校达到13所,高等护理专业毕业生总数达到52120人,招生总数达到59174人。
一直占据主体地位的中等护理教育规模开始缩减。
护理教育从单一层次的中等护理教育逐步转向为中专、大专、本科及本科以上多层次的护理教育体系。
同时,护理继续教育发展较快,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护理管理人员岗位培训以及危重症护理、糖尿病护理、社区护理等专科护理领域的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9—2020年):重大工
程项目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重大工程项目
详情查看: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一)护士服务水平提升工程。
“十三五”期间,重点展开新入职护士、专科护士、护理管理人员、社区护士、助产士等人员培训,切实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专栏1 护士服务水平提升工程
新入职护士培训:到2020年,参照《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的要求,争取所有三级综合医院的新入职护士均参加培训,其他医疗机构理应有一定比例的新入职护士参加培训,切实提升新入职护士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专科护士发展计划:优先选择一批临床急需、相对成熟的专科护理领域,发展专科护士,增大培训力度,提升专科护理服务水平。
护理管理人才工程:有计划地展开护理管理人员规范化培训,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护理管理人员参加省级培训达到90%以上。
社区护士拓展计划:有计划分期分批地展开社区护士培训,争取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培训全覆盖,提升社区护理服务水平。
中医护士水平提升计划:有计划地展开中医护理管理人员和中医护理
骨干人才培养,增强中医医疗机构新入职护士培训,注重中医护理技
术推广和应用,提升中医护理服务水平和水平。
(二)老年护理服务发展工程。
“十三五”期间,大力发展老年护理服务事业,全面提升老年护
理服务水平。
增强老年护理服务、医养结合及安宁疗护机构水平建设,持续完善相关服务指南和规范,进一步规范护理服务行为。
增大人才
培养力度,切实提升老年护理服务水平。
专栏2 老年护理服务发展工程
老年护理机构建设:到2020年,争取支持每个地市设立一所护理院,
完善老年护理相关设备设施配备。
鼓励社会力量积极举办老年护理服
务机构。
有条件的地区设立安宁疗护中心,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
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培养:加快展开老年护理从业人员规范培训工作,
初步形成一支由护士和护理员组成的老年护理服务队伍,提升老年护
理服务水平。
老年护理服务规范建设:加快制定老年护理服务相关指南和规范,鼓
励老年护理服务机构、医养结合及安宁疗护机构等,依据指南和规范
制定符合服务对象健康需求的护理措施。
加快推动医养结合计划:按照《关于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
指导意见》相关要求,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增强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等
合作,展开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
增强安宁疗护水平建设:加快制定安宁疗护机构准入、服务规范、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健全并完善相关机制,逐步提升安宁疗护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