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汉武帝》读后感
《汉武帝传》读后感
![《汉武帝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736d1f4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67.png)
《汉武帝传》读后感《汉武帝传》读后感(通用5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汉武帝传》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汉武帝传》读后感 1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历朝的皇帝们占据了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百姓的生活、历史的发展。
而我就在前不久品读了一本好书《汉武帝传》。
它讲述了汉武大帝刘彻开疆拓土、击溃匈奴帝国、东臣朝鲜、南服百越、西愈葱岭、征服大宛,奠定了中华疆域版图的.伟大贡献。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
刘彻从小志存高远,五岁就喜欢学着皇帝的样子走路,长大后,面对祖母窦太后的争权,武帝非常聪明的选择了隐忍。
窦太后死后,方才夺回大权。
其中,武帝做的两件事情很令我惊诧。
其一、汉武帝在发动对匈奴战争同时,他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获得了大量前所未有的西域资料,打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进一步加强了与西域的联系,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并发展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正是因为有了武帝的这个盛举,才会有现在的丝绸之路啊!其二、在南方,派中郎将唐蒙通夜郎、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灭南越,使得夜郎、南越政权归附汉朝,在西南先后设立了七个郡,其中在今海南岛置儋耳郡、珠崖郡,也就是今天的海南岛与南海诸岛的地区。
疆土最南端超过今天越南胡志明市,这也使得今天的两广地区自秦朝后重归中国版图。
刘彻不枉为一代雄主啊!说不完的壮怀激烈,道不尽的叱咤风云!刘彻他为我们中国的历史文化增添了光彩,让我们中国人骄傲、自豪!《汉武帝传》读后感 2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皇帝,他以非凡的才智和胆略,将汉朝推向了鼎盛,他就是汉武帝刘彻。
读完《汉武帝传》,我深深被这位传奇帝王的一生所震撼,他的治国理念、军事才能以及个人魅力,都让人不禁感叹历史的伟大与复杂。
首先,汉武帝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令人钦佩。
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初中实用一份
![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初中实用一份](https://img.taocdn.com/s3/m/c5d4519b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65.png)
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初中实用一份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初中 1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600字初中汉武帝是第一个奠定中国辽阔疆域的皇帝。
虽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__,但是他土地的辽阔却不及汉武帝时期的1/2;武帝废除了“和亲外交”的政策,他持久的雄心,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去征服,去开拓。
十七岁的汉武帝就派张骞出使各国希望形成反击匈奴的战略联盟,压缩它的生存空间。
小小年纪竟有这般眼光,历朝历代有谁能比?在44年中他一直在与匈作战:“河南之战”、“漠北之战”、“漠南之战”成了对匈奴作战的三大重要战役。
汉武帝是一个才华横益、文涛武略、有勇有谋的皇帝,再加上一代将星——卫青、霍去病、李广。
相助,可称之如虎添翼。
汉武帝是第一个用儒家学说统一中国思想文化的皇帝。
秦始皇嬴政“__”而汉武帝是“独尊儒术”他设立了五经博士,为儒家学派打下了基础。
汉武帝刚刚即位时就下诏“海选”,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就是这时浮出水面,武帝颇为赞赏很粲然。
汉武帝是第一个用“罪已诏”进行__的皇帝。
武帝的晚年生活非常寂寞,失去了自己的长子,他后悔不已,开始反思自己的一生。
想到他即位以来长年征战,__;轻信小人,力求长生;杀伐任性,亡涂无辜。
于是下诏书。
这份诏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帝王“罪己诏”,他首开先河,知错能改,爱憎分明让我们一窥一代霸主复杂的内心世界。
我对汉武帝时期梦绕神牵,当看完有关他的那些故事时,心潮澎湃。
我佩服武帝的才干;我痛恨小人江充的老奸巨滑;我气愤武帝的武断与固执;我同情__的身不由己;我担心__的孩子无依无靠;我更是惋惜刘据的自刎身亡。
汉武帝是一个多面性且富有争议的皇帝,他聪明机智却抵不过江充的句句谗言;他洞察秋毫却看不见朝廷后宫的钩心斗角;他文涛武略却陷进别人栽赃诬陷的圈套。
正是他的偏听偏信,导致了__刘据的__,导致了抗匈名将卫青的长子__侯身亡;导致了战功卓越的公孙贺父子死于狱中,满门抄斩;导致了他两个女儿的双双死亡。
刘彻传读书感想
![刘彻传读书感想](https://img.taocdn.com/s3/m/b72abe4f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a.png)
记《汉武帝刘彻传》读书感想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中国封建王朝最杰出君主之一。
介绍他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但对我而言,《汉武帝刘彻传》一书,记载详实又幽默风趣,是近日我所读中最为满意的书籍。
书中,既有家国天下也有儿女情长,从金屋藏娇的两小无猜、情深意长,到长门宫的“怅独托于空堂”,从内强皇权,外服四夷的千古一帝到穷兵黩武、巫蛊之祸的罪魁祸首。
《汉武帝刘彻传》既向我们展现了刘彻雄才大略、明智仁德的一面,也同样展现他困顿颓靡、悔恨不及的一面。
长安城上空万里无云,天边罗霓绮红,富丽堂皇的皇宫内,随着一声“皇帝登基”汉武帝刘彻正式登台。
从此,大汉帝国诞生了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杰出君主。
他七岁便被立为太子,十七岁荣登皇位,在中华浩浩荡荡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浓重的一笔。
他用儒家学说统一思想文化,创立太学培养人才,开拓四方稳定边患。
在他的领导下,大汉帝国强极一时,雄踞四方。
一代雄主汉武大帝,雄才大略、文治武功,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国崛起,奠定中华2000年帝制格局。
但历史上没有完美的君主,他也曾迷信方术、穷兵黩武,荒淫无道、征伐不休,几乎将汉王朝推到崩溃的边缘。
好在,他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罪己诏,轻徭薄赋,也不失为鼎盛之世。
苍天不可久视,大地不可久履。
历史上功勋卓著的帝王也逃不开老去的命运,“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这是他对乐极生悲对人生易老,岁月流逝的感叹。
后元二年,汉武帝葬于茂陵。
茂陵在群墓的拱卫之下,巍巍耸立,仰视昊天,俯瞰后土,阅尽人间沧桑。
一代天骄、叱咤风云的大汉孝武皇帝,长眠于世。
故事就到此结束,但争议百年不断。
例如,汉武帝到底是雄才大略还是穷兵黩武,一直是历代备受争议的话题。
有人说“历史人物中,有一代人物,有百代人物,如果说汉高祖创基立业是一代人物,那么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影响千古、彪炳史册,他就是百代人物。
”也有人说“建立皇帝个人所谓的万世之功,成功了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失败了是一将功败千堆冢。
汉武帝刘彻读后感
![汉武帝刘彻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178af9f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2d.png)
汉武帝刘彻读后感汉武帝刘彻啊,那可真是一个超级有故事的皇帝。
刚开始读他的事迹的时候,就感觉这哥们儿浑身都透着一股霸气。
你想啊,他上位之后,那眼睛可就盯着匈奴了。
以前汉朝老是被匈奴欺负,就像个受气包似的。
可刘彻不一样,他心里想的就是“哼,你们以前欺负我们,现在该轮到我收拾你们了”。
于是乎,卫青、霍去病就像两把出鞘的宝剑,直插匈奴的心脏。
卫青七战七捷,霍去病封狼居胥,那简直是打得匈奴人闻风丧胆啊。
这就好比在一场漫长的拳击赛里,汉朝一直被对手压着打,而刘彻一上台,就指挥着自己的拳手狠狠地把对手揍得鼻青脸肿,真是大快人心。
而且这汉武帝还特别有眼光,他知道人才的重要性。
他可不像有些皇帝,身边都是些拍马屁的。
他重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下子就把全国的思想给统一起来了。
这就像是给一个乱糟糟的班级,找了一个大家都得遵守的规章制度一样。
虽然有人说这样对其他思想有点不公平,但是在当时,这可对汉朝的稳定起到了超级大的作用。
不过呢,汉武帝也不是完美的。
他到了后期啊,就有点好大喜功了。
老是想着打打杀杀,想让汉朝的版图变得更大更大。
这就像一个人玩游戏玩上瘾了,就想着一直过关斩将。
结果呢,打仗可是要花钱的呀,大把大把的银子就像流水一样花出去了。
而且他还迷信方术,幻想着长生不老。
这就有点搞笑了,再牛的皇帝,也得遵循生老病死的规律嘛。
他就这么折腾来折腾去,把国家的家底儿都快折腾光了,老百姓也跟着受苦。
总的来说,汉武帝刘彻就像一颗超级耀眼的流星。
他在位的时候,汉朝辉煌得不得了,在历史的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特别绚烂的轨迹。
他有雄才大略的时候,让汉朝扬眉吐气,走向鼎盛;可他也有犯糊涂的时候,给国家带来了不少麻烦。
但不管怎么说,他的一生都是波澜壮阔的,充满了传奇色彩,让人读完他的故事,就忍不住感叹,这皇帝当得真是太有个性了!。
汉武帝刘彻读后感
![汉武帝刘彻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769790a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b5.png)
汉武帝刘彻读后感读完汉武帝刘彻的故事,我就感觉这人像一颗超闪亮的流星,在历史的天空划过一道超级耀眼的痕迹。
刘彻这人吧,一上台就透着一股“我要搞大事”的劲儿。
他那时候,汉朝虽说也还不错,但他可不满足于小打小闹。
就像咱们现在玩游戏,别人还在新手村慢慢晃悠呢,他直接开着外挂冲向大BOSS。
他在军事上那可真是猛得很。
什么匈奴啊,在他之前老是在汉朝边境捣乱,就像调皮捣蛋的熊孩子。
刘彻可忍不了,大手一挥,卫青、霍去病就带着汉朝的大军像开了挂一样冲向匈奴。
卫青那是老谋深算,每次打仗就像下棋,把匈奴那些骑兵耍得团团转;霍去病更是个猛人,年纪轻轻就像个小战神,带着兵在草原上横冲直撞,把匈奴打得嗷嗷叫。
这一顿操作下来,汉朝的边疆那是前所未有的安稳,感觉就像给汉朝的房子修了一圈超结实的围墙。
不过呢,刘彻也不是光会打仗。
他在文化上也搞了个大动作,“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就好比在一个大超市里,之前有各种各样的商品(百家思想),现在他就主推一种商品(儒家思想)。
这么做呢,虽然让儒家思想一下子成为了大明星,但也有一些小问题,其他思想就像被打入了冷宫。
不过从大的方面看,这让汉朝全国上下有了一种共同的思想标准,就像大家都按照同一个游戏规则玩游戏,整个国家就变得更加有秩序了。
但是啊,这人到了晚年有点糊涂了。
就像那种玩游戏玩得太入迷,走火入魔了。
他搞了个巫蛊之祸,这事儿可乱套了,自己的儿子、孙子死了不少,整个朝廷也被搅得乌烟瘴气。
这就好比一个本来玩得好好的游戏,突然出了个大Bug,把之前辛辛苦苦建立的好局面差点给毁了。
不过好在他最后还算是清醒了一点,下了个罪己诏,就像游戏里发现自己走错了路,赶紧发个公告说自己错了。
总的来说,汉武帝刘彻的一生就像一场超级刺激的电影。
有热血沸腾的战争场面,有文化变革的深刻情节,还有晚年糊涂的悲伤桥段。
他的故事让我觉得,一个人再厉害也有犯错的时候,但是能认识到错误并且做出改变,那也算是个英雄好汉,他的这些事儿啊,到现在都还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好像看到了那个遥远又辉煌的汉朝。
刘彻读后感
![刘彻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940c3d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5.png)
刘彻读后感【中英文实用版】Title: Impressions of Liu CheI have recently finished reading a biography of Liu Che, also known as Emperor Wu of Han, and I must say that I am thoroughly impressed by this great historical figure.我最近读完了一本关于汉武帝刘彻的传记,不得不说我对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印象深刻。
Liu Che was not only a brilliant strategist and a capable administrator, but also a visionary leader who was instrumental in transforming the Han Dynasty into one of the most prosperous and powerful periods in Chinese history.刘彻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战略家和能干的行政官员,而且还是一位有远见的领导者,他对汉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繁荣、最强大的时期起到了关键作用。
One of the most remarkable things about Liu Che was his relentless pursuit of excellence and his unwavering determination to achieve his goals.Despite facing numerous challenges and obstacles, he never Wavered in his commitment to reform and strengthen the empire.刘彻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是他不懈追求卓越和坚定不移地实现目标。
读《汉武帝》有感
![读《汉武帝》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5acc7423a5e9856a561260f2.png)
读后感——读《汉武帝》有感这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年代,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一百年”,可是这个人何止是一百年,他是一代帝王,他,是一个有军事才能的君主,他是一个让敌人畏惧的皇帝,同时,他也是一个有这坎坷经历的人,他年少得志,在姑姑的扶持下,登上了皇位,他是第一个没有与匈奴联姻的皇帝,也是汉朝第一个攻打匈奴的皇帝。
在经济上,他通西域,盐铁官营,在思想上立太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政治上,他设立中央,抑制外权,用卫青,霍去病,董仲舒等人,在军事上,他拒绝和亲,攻打匈奴。
站在皇帝的角度,他很成功,可是站在一个丈夫的角度看来,他很失败,他的第一人皇后是他的堂妹阿娇,金屋藏娇的故事就是说这件事,他们的婚姻只是政治联姻,他对她没有感情,他得不到一般家庭的幸福,直到阿娇遭到陷害郁郁而终后,他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感情,卫子夫——这是他生命中的第二个女人,或许与卫子夫的相遇相知相识就是一场阴谋,他们是在平阳公主府认识的,当时的她,只是个舞女,可是她曼妙的身子将他深深的吸引了,就这样,她进了宫,几年后,她成了他的皇后,这几年,在血雨腥风的皇宫里,她早已不再是以前那个单纯的卫子夫了,就在他的晚年,本应该是子孙承欢膝下的年纪,他却失去了最爱的女人,她造反了,最后,她死了,他的心也碎了……..再后来,他认识了钩弋夫人,他又一次爱上了另外一个女人,就这样,这个女人陪到他老了,快死了,可是她得到的却是一杯毒酒………历史永远是那么赤裸裸,得到的越多就会失去的越多,他有着聪明的头脑,统一了天下,可是在利益与权势的驱使下,他始终得不到真爱,得不到一个真正能和他一起慢慢变老的人。
得到与失去总是成正比,上帝总是公平的,或许你会有不如意的时候,但是你也已想象你如意的时候,就像是刘邦的戚夫人,虽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是结局却是惨遭吕后毒手,被剁去手脚,变成了人彘,痛苦不是暂时的,快乐也不是永久的,地球在转动,命运的齿轮也在运转,幸与不幸只在你的一念之间,同一个世界,换个角度看,或许会比想象中的世界更美好。
汉武大帝读后感
![汉武大帝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b579a14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18.png)
汉武大帝读后感第一篇:汉武大帝读后感志存高远,强我中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几乎成为了我中华文化的俗语。
汉武大帝,是一个和秦皇、唐宗、宋祖并肩站立在中国历史上的顶尖人物;是一个缔造了天汉雄风的政治家;是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为中国多民族融合作出杰出贡献的军事家;是一个千年来为世人所瞻仰的勃勃雄姿。
2018年暑假,我把杨焕亭先生笔下的汉武大帝的形象,刻入我自己心中。
这部皇皇巨著,详细精彩地在我眼前展开了汉武大帝波澜壮阔的一生风云的画卷,使我久久不能平静。
汉武大帝刘彻小时候就非常具有冒险精神,且有帝王风范。
8岁时他曾自荐出睢阳平定梁王谋反,大方赠知己韩安国刻有自己名字的虎头鞶,让太子太傅卫绾为之惊叹。
待成为皇上之后,他推行“新制”,进行改革,但太皇太后屡次阻挠,使刘彻无法施展雄才大略。
太皇太后和太后相继去世后,刘彻大展宏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恩制,派张骞两次凿空西域和打通西南夷道,讲述“夜郎自大”趣闻,派遣卫青、霍去病痛击北方匈奴,迫使匈奴一再北迁,大宛之战“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成为千百年来华夏民族的骄傲……他听取了汲黯的逆耳忠言,也力挺窦婴的秉书直言。
他欣赏东方朔的才华横溢,也忘不了司马相如的如椽巨笔。
他敬重李广的忠贞卫国,也钦佩苏武的不屈气节。
他不满田蚡的骄横,厌恶李蔡的阿谀,痛恨江充的误国。
驾崩前,他的博大胸襟还让他为自己的过错下了《罪己诏》。
他用自己的雄才大略和高瞻远见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昌盛和尊严,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豪迈和自信,他的国号成为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一代英主啊!往事越千年,到我们这代,绝大多数中国人依旧延续着汉武大帝的民族自豪。
我们国家浩大的创新计划工程,如航天、科技、水利、沙漠绿化,正靠着我们大展鸿图,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成就自己的梦想,共创国家的强大,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世界瞩目!我们的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是世界上唯一从未中断过文明的伟大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读《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推荐5篇)
![读《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推荐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7613a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83.png)
读《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推荐5篇)第一篇:读《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观后感看完《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我对司马迁的《史记》和《史记》中汉武帝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
汉武帝对司马迁的残害,改变了司马迁的命运,也成就了一个伟大的史学家和一部卓越的史学著作《史记》。
司马迁一生为《史记》而生,因《史记》而死。
他把自己的一生,把自己的灵魂都埋进了书中,藏进了字里行间。
在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负重,以心灵和血肉之躯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
以后的几千年里,这部伟大的著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又如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在中国文学和历史的长河之中,后人无法超越也难以企及,这个人就是司马迁,这部史学著作就是《史记》。
《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它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约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我国传统国学精品中,唯有《史记》是无以伦比的“百科全书”。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
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
《史记》和其他的史书虽然都是二十四史,但是有很大的差别。
.第一点,《史记》充满了爱憎之情,这一点是其他史书不具备的。
本来一个史学家记述历史只要求客观地、公正地记述,不要求抒发感情。
但是《史记》记述人物的时候,往往带着作者自己强烈的爱憎之情。
他特别对一些悲剧人物,像《项羽本纪》写项羽,《李将军列传》写李广,对这些人物的记述,《史记》可以说写的是悲歌慷慨,荡气回肠,非常令人感动。
《史记》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对人物的记述融入了很多文学的手法。
比如说“鸿门宴”,“鸿门宴”一直被选为我们高中语文课本的传统教材,达半个多世纪。
“鸿门宴”简直就是一部小说。
第三,《史记》还起填补了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许多人物史的空白。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史记》的话,我们中华民族很多伟人我们今天就不知道了。
《史记》还融入了作者对封建帝王的批判,这一点就更不简单。
我们可以举两个例子来说,《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
【一年级作文】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_2000字
![【一年级作文】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_2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b39799d3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13.png)
【一年级作文】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_2000字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皇帝,《史记》中对他的记载令人叹为观止。
通过读《史记》中关于汉武帝的记述,我对他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得出了一些个人的感悟。
汉武帝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统治者。
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国家逐渐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
他鼓励农业生产,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增加税收来源,提高国家的财政收入。
他建立了强大的军队,使得中国的领土得到长期的稳定和安全。
他实行了汉武帝时期著名的学校制度,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汉武帝是一位勇敢而果断的领导者。
他在与匈奴的战争中,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决断力。
他亲自带领大军出征,与匈奴作战,在战局胶着的情况下,他毫不犹豫地下令进攻,最终取得了胜利。
他的果断和勇敢为整个国家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汉武帝是一位深思熟虑的思想家。
他在位期间,非常注重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他重视学问,多次召集儒生和学者,亲自主持文化论坛,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他大力支持儒家思想的传播,为后世提供了巨大的启示和借鉴。
他还下令编纂了一部历史巨著《史记》,对中国历史的记录和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中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瑰宝。
汉武帝是一位有强烈正义感的统治者。
他在位期间,深入了解民情民意,善于听取各方面的声音,积极为民请命。
他建立了一个公正的司法制度,严惩贪官污吏,保护了百姓的权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通过读《史记》中关于汉武帝的记述,我对他的伟大和崇高的人格形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统治者,他是一位勇敢而果断的领导者,他是一位深思熟虑的思想家,他是一位有强烈正义感的统治者。
他的治理理念和为政才干令人敬佩,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
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读后感
![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c8f15c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f9.png)
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读后感《史记》是中国古代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其中关于汉武帝的记载是这部巨著中的重要部分之一。
读完《史记》之后,我对汉武帝的形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他的历史地位和才能给予了更多的赞赏和敬佩。
汉武帝,即刘彻,是西汉时期的一位重要皇帝。
他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举措,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他大力提倡农桑改良,改革税收制度,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得社会经济得以稳定和繁荣。
同时,他还大力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倡导学问事业,并积极支持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工作,使得中国史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汉武帝还在外交和军事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他成功征服了匈奴,并将中国边疆的版图扩大到最大程度。
他坚持实行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以大汉的声威威慑各方,保持了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他还在海外进行了一系列的远征和探险,打开了中国通往海外的大门,推动了对外交流和贸易的发展。
然而,汉武帝在位期间,也存在着一些争议和负面的影响。
他专制的统治方式,压制了人民的言论和自由。
他一味追求功绩和荣耀,导致政治制度的腐败和国家的财政困难。
同时,他也忽视了内政建设,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集中在外交和军事上,对国家未来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总的来说,我认为汉武帝是一位有着伟大才能和智慧的君主。
他在位期间,对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他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和错误的决策。
通过阅读《史记》中关于汉武帝的记载,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他的一生和他的政绩,也对他的才能和不足有了更加客观的评价。
这让我更加珍视历史的教训,并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一个好的统治者的重要性和责任。
【读后感】汉武帝传读后感
![【读后感】汉武帝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e80f10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4d.png)
【读后感】汉武帝传读后感《汉武帝传读后感》读完《汉武帝传》,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汉武帝刘彻,这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帝王,其一生的功绩与过错,都给后人带来了无尽的思考。
汉武帝出生于帝王之家,自幼便展现出了非凡的聪慧和果敢。
他在即位之初,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困境。
当时的汉朝,经过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经济逐渐繁荣,但在政治和军事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北方的匈奴时常侵扰边境,威胁着国家的安全;国内的诸侯王势力也颇为强大,对中央政权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汉武帝深知,要想巩固国家的统治,必须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
在政治上,他推行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这一举措有效地解决了自汉初以来诸侯王势力过大的问题,使得国家的政令能够更加畅通无阻地推行到全国各地。
在经济方面,汉武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他将盐铁等重要物资收归官营,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增加了财政收入。
同时,他还推行了均输平准政策,稳定了物价,保障了百姓的生活。
这些经济改革措施为汉武帝时期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然而,汉武帝最为人称道的还是他在军事上的成就。
他任用卫青、霍去病等杰出将领,多次对匈奴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经过多年的征战,汉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将匈奴的势力赶到了漠北,解除了匈奴对汉朝的长期威胁。
这一系列的军事胜利,不仅巩固了汉朝的边疆,也使得汉朝的威名远播,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但汉武帝的一生并非没有过错。
他在位后期,由于长期的战争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导致国家财政出现了严重的危机,百姓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同时,他还迷信神仙方术,追求长生不老,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且,在他统治的后期,由于重用酷吏,导致政治氛围紧张,社会矛盾激化。
回顾汉武帝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帝王的雄心壮志和果断决策,也能看到他在追求权力和荣耀过程中的失误和过错。
他的一生充满了矛盾和复杂性,正是这种复杂性,使得我们对他的评价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
人物传记《汉武帝》读后感
![人物传记《汉武帝》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3ffb30b581b6bd97f19ea1d.png)
汉武帝——中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伟大皇帝———人物传记《汉武帝》读后感一、人物简介汉武帝刘彻(前157年—前87年),幼名刘彘,是汉朝的第五代皇帝。
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高祖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皇后王娡。
汉武帝于景帝后三年(前141年)正月即帝位,后元二年(前87年)二月去世,在位五十四年零一个月(①《汉武帝传》前言)。
在位期间,他实行了许多新的措施,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法术刑名;颁行“推恩令”,削割据势力;官营盐铁贸易,平抑物价;治理黄河,兴修水利,移民屯边,行“代田法”;派张骞等出使西域,任用卫青、霍去病等大破匈奴,设郡县于云南、贵州等,西汉王朝出现了空前未有的繁荣景象。
二、人物评价汉武帝继位之初,一方面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国家经济状况也相当好,另一方面诸侯王国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
所以,他在继续推行景帝时各项政策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在政治方面,首先颁行“推恩令”,使诸侯王多分封子弟为侯,使王国封地被分割,以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其次建立中朝削弱相权,巩固了皇权的神圣地位;再设置十三部刺史,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在军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权,充实了中央的军事力量;在经济方面,整顿财政,颁布“算缗”、“告缗”令,征收商人资产税,打击富商大贾;又采取桑弘羊建议,将冶铁、煮盐收归官营,禁止郡国铸钱;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
同时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实行“代田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思想方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后世中国政治、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武帝也非常注重人才的开发,他确立了察举制度,是中国有系统选拔人才制度之滥觞,对后世影响很大。
就其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汉武帝有过人的智商。
在他最迷信的时候,好几个巫师惯常欺骗普通人的伎俩被汉武帝轻易揭穿。
汉武帝传读后感500字
![汉武帝传读后感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4ec3b24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c.png)
汉武帝传读后感500字(中英文实用版)After immersing myself in the biography of Emperor Wu of Han, I was deeply impressed by his remarkable political acumen and his profound impact on Chinese history.His reign not only witnessed the expansion of the empire but also the flourishing of arts and culture.在阅读汉武帝传记之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卓越的政治智慧以及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他的统治不仅见证了帝国的扩张,也迎来了文艺的繁荣。
Each chapter of the book unveiled the layers of Emperor Wu"s complex character, revealing a leader who was not only ambitious but also ruthless when necessary.His reforms in politics, economy, and military were ahead of his time, sett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prosperity of the Han Dynasty.书中每一章节都揭示了汉武帝复杂性格的不同层面,展现了一个不仅雄心勃勃,必要时也能狠下心来的领导者。
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改革领先于时代,为汉代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The narrative of his life story is intertwined with the tapestry of Chinese history, highlighting key events such as the battles against the Xiongnu and the opening of the Silk Road.These events not only shaped the empire"s boundaries but also influenced the course of international trade.他的生平故事与中华历史的画卷紧密交织,突出了如对抗匈奴和开通丝绸之路等关键事件。
【一年级作文】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_2000字
![【一年级作文】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_2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62e3fc20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ed.png)
【一年级作文】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_2000字
我最近读了《史记》,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是汉武帝。
他被誉为中国历史上一位
非常优秀的皇帝,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汉武帝在位期间,推行了“开疆拓土、中兴太和”的国策,大力发展经济,加强军事
力量,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他坚信“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因此加强了对
粮食生产的管理和控制,为边疆戍卫提供了充足的物资保障。
此外,他还注重科技发展,
积极招揽人才,提高国家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创造了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新时代。
因此汉武帝在他统治的二十三年里,将国家建设成为一个有强大军事力量,文化繁荣,经
济发达的统一王朝。
与此同时,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汉武帝也非常重视民生问题。
他为了给老百姓减轻
负担,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减免税赋,减少劳役等等。
他也特别重视教育,制定了许多
教育政策,提升了教育的普及和质量。
汉武帝也很尊重人才,他非常看重能力和品德。
他的朝廷中,有很多杰出的人才,比
如张良、萧何、李斯等等。
他会听取他们的意见,为了国家发展的长远利益,而不是为了
自己的私利去做决策。
他相信能力和勤奋的人一定能为国家做出贡献,因此他也鼓励大家
勇于创新,发展自己的才能。
总的来说,汉武帝是一位很优秀的皇帝,他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治
理方法和国家建设理念也对我们今天的发展有很大的启示。
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像汉武帝一样,勤奋学习,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才智,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汉武帝传读后感
![汉武帝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780eb34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f.png)
汉武帝传读后感《汉武帝传》是中国历史学家、敦煌学的奠基人石显嵩的著作,该书以详实的史料和严密的研究为基础,深入探讨了西汉时期的政治、社会、军事等多个方面,展现了汉武帝的领袖才能和卓越成就。
这本书读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我对书中对汉武帝的描写非常佩服。
作者通过扎实的研究和资料,将汉武帝的各个方面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不仅是一位富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还是一位善于统一大局、明理宽容的君主。
在书中,作者详尽地描述了汉武帝的政治改革、军事征服和文化繁荣等方面的成就,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作为一个伟大的帝王所具有的卓越智慧和领导力。
其次,我对作者对各种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解读非常赞赏。
在《汉武帝传》中,作者通过对各种历史事件进行精细的分析和深入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
他对于汉武帝的政策决策、战争策略以及文化事业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使读者对汉武帝以及整个西汉时期的历史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此外,我还注意到作者对于历史背景和时代特点的描述十分准确。
他通过对西汉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背景介绍,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汉武帝的政策和决策,以及他对于国家的独特贡献。
这种详实的历史背景的描写,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满完整,也让我对汉武帝的功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此外,我还注意到作者对于汉武帝统治时期的重大事件和政策进行了预测和评估。
通过对历史的探索和研究,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使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趋势和影响。
这种预测和评估的准确性,使我对作者的研究能力和洞察力十分佩服。
最后,我要赞扬作者对于历史细节的把握和描述。
他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分析,让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和厚重感。
无论是对于汉武帝个人的生活习惯和品性,还是对于历史事件中的细枝末节的描述,作者都能够准确地刻画出每一个细节,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总的来说,读完《汉武帝传》后,我对汉武帝以及整个西汉时期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汉武帝传读后感
![汉武帝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927b06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4.png)
汉武帝传读后感汉武帝,这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帝王,当我读完关于他的传记,心中可谓是五味杂陈。
汉武帝刘彻,初登皇位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困境。
但他凭借着自己的雄才大略和果敢决断,一步步地将西汉推向了鼎盛。
在书中,我看到了汉武帝在政治上的精明。
他推行推恩令,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巩固了中央集权。
这一招,看似平和,实则暗藏玄机。
就好像一场精心布局的棋局,汉武帝稳稳地拿捏着每一步,让那些心怀不轨的诸侯王们不知不觉中陷入了他的圈套。
这种政治智慧,让我不禁为之赞叹。
再说说他在军事方面的作为。
卫青、霍去病,这两位猛将在汉武帝的麾下,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汉武帝对匈奴的征伐,那场面,光是在书里读着,都能感觉到金戈铁马、气吞山河。
去病将军带着轻骑,深入大漠,直捣匈奴巢穴。
那马蹄扬起的沙尘,战士们喊杀的声音,仿佛就在眼前。
但汉武帝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他晚年的巫蛊之祸,让无数无辜的生命受到牵连,家庭破碎,人心惶惶。
读着这段历史,我心里那个难受哟!原本好好的一个国家,因为一场冤案,搞得乌烟瘴气。
我还记得书里描述的一个细节,汉武帝在决定对匈奴大规模用兵之前,那一夜,他在宫中来回踱步,心里反复权衡着利弊。
他深知战争一旦开启,将会给国家和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但为了国家的安宁和尊严,他又不得不做出这个艰难的决定。
那一夜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脸上,映照出他紧皱的眉头和坚定的眼神。
还有一次,汉武帝微服私访,走到了一个小村庄。
他看到百姓们虽然生活贫苦,但依然勤劳朴实,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那一刻,他心中涌起了一股责任感,暗下决心一定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他和村民们坐在一起,拉着家常,没有一点皇帝的架子。
村民们一开始还不知道眼前这位和蔼可亲的人就是当今圣上,直到后来有人认出,大家都惶恐地跪下。
汉武帝却笑着让大家起身,还和大家一起吃了顿简单的粗茶淡饭。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汉武帝既是一个有着宏图大略的帝王,也是一个有着喜怒哀乐、会犯错会纠结的普通人。
汉武帝 读后感
![汉武帝 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dd53306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7.png)
汉武帝读后感汉武帝,即刘彻,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帝王。
他在位期间开创了汉武帝时代,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读完有关汉武帝的历史资料和文献,我对他的形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他的才能和作为帝王的品质有了更深的感悟。
首先,汉武帝是一位有远见的改革者。
在他的统治下,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包括推行“郡县制”、设立太学、推行儒家思想、开拓西域、发展农业、推行铁制农具、设立盐铁官等。
这些改革对汉朝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汉武帝不仅有着远大的愿景,更有着实现这些愿景的能力和决心。
他积极推动改革,不畏艰难,不惧风险,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次,汉武帝是一位有魄力的帝王。
在他的统治下,汉朝实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不仅在内政上有所建树,在外交上也有着非凡的成就。
他开拓了西域,巩固了汉朝的疆土,扩大了国土,为中国的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对外战争时,更是有着无比的勇气和决心,率领大军征战四方,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这种魄力和果断的决策,使他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帝王。
最后,汉武帝是一位有着高尚品德的帝王。
他崇尚儒家思想,推行仁政,关爱百姓,励精图治,致力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他注重教育,设立太学,培养人才,为国家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以身作则,勤政爱民,深得百姓的爱戴和拥护。
他的高尚品德和仁政治国,使汉武帝成为了一位受人景仰的帝王。
通过对汉武帝的了解,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的伟大和卓越。
他的改革精神、魄力和高尚品德,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也为中国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汉武帝的形象,永远镌刻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他的精神也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读《汉武帝》有感300字
![读《汉武帝》有感3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29e0073f195f312b3069a5e3.png)
读《汉武帝》有感300字
有许多古代皇帝名垂千古,让我记忆由深——汉武帝刘彻。
汉代的盛世就就是指“汉武帝”开始的,是汉代四百年经济中最鼎盛的时候。
文章住要写了:刘彻自幼聪明,最喜欢读书打猎。
后来,汉景帝去世了。
刘彻十五岁即为。
汉武帝是雄才大略的封建制家。
以汉族为区域化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得到了巩固。
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建立和完善了各种制度,特别是确立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和文化中的主流和地位。
“丝绸之路”、抗击匈奴开创了汉代盛世。
但他晚年残酷、好色,身边美女七八千,“金屋藏娇”的典故也从此来。
还为了几匹汗血马而损失六万多兵马,这是汉武帝一生的败笔。
我们要学习汉武帝好的一面:要说到做到,要多读书,读好书,读有意义的书。
不要研习坏的一面。
做为一个炎黄子孙,就要有报国之心。
自幼要拒绝接受良好教育,读好书,多读书,学好本领,以后为国效力,为国争光!
希望大家能做到!。
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
![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7ce78be7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3.png)
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今天开始休假,在开车回老家的路上听《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其中我觉得很值得思考和学习的观点有:情商低,好运也无法长久——王娡和栗姬。
栗姬无疑曾经是个好运的女人,年轻貌美的时候就交给汉景帝,深得宠爱,又在薄皇后无子无宠的情况下,生下的黄长子被立为太子。
看起来她的地位是无可动摇的,她的心里也一定是这样想的,再加上她单纯,幼稚,没有什么心机和政治头脑,于是为了吃醋而对常给老公进献美女的长公主冷漠,为了吃醋在皇帝病重托付的时候出言不逊。
运气好的人最容易犯的错就是,以为自己会一直幸运,因为自己的幸运不会被别人抢走。
而运气不好的人往往从更卑微的处境起步,但是更懂得筹划与经营;运气不好的人也更懂得舍弃可以不计较的,专注努力抓住最关键的。
王娡就是很会经营,她是在生下一个孩子之后离婚改嫁,嫁给了汉景帝,生活的阅历一定已经给了她超过栗姬的成熟和智慧,有着一种与单薄的年轻貌美不同的成熟魅力。
王美人的孩子是汉景帝的第10个儿子,但是她步步为营最后让自己的儿子成了太子,并且汉景帝晚年能够为了让她的儿子做一个平安太子而花费那么多心思。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儿子PK赢比他年长的9个皇子,又要防止新得到皇帝宠爱的美女和皇子不会取代他们母子。
能笑到最后的人也必须是个不与命运里改变不了的部分做无谓斗争,懂得抓住重点去改变你自己能够改变的方面的人。
栗姬纠结得是和皇上之间的所谓专一的,山盟海誓,海枯石烂的爱情,她用无用的怨恨去与改变不了的命运做无畏的斗争,怨恨咒骂汉景帝,长公主,汉景帝宠爱的其他美人,汉景帝的儿子们。
与栗姬犯了同样错误的'就是同样结局悲惨的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
而王娡是更看得清自己的处境,她不纠结于争风吃醋,步步为营地争取能够支持自己的人,把处境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变。
薄太后和吕太后都曾经面对被丈夫冷落的艰难处境,但是她们都懂得适时忍耐,适当谋划自己的人生。
蒙曼对武则天的一句评价就是,“一般人是有好机会也不一定能抓得住;能人是有机会就能抓得住;而强人是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武帝——中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伟大皇帝
———人物传记《汉武帝》读后感
一、人物简介
汉武帝刘彻(前157年—前87年),幼名刘彘,是汉朝的第五代皇帝。
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高祖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皇后王娡。
汉武帝于景帝后三年(前141年)正月即帝位,后元二年(前87年)二月去世,在位五十四年零一个月(①《汉武帝传》前言)。
在位期间,他实行了许多新的措施,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法术刑名;颁行“推恩令”,削割据势力;官营盐铁贸易,平抑物价;治理黄河,兴修水利,移民屯边,行“代田法”;派张骞等出使西域,任用卫青、霍去病等大破匈奴,设郡县于云南、贵州等,西汉王朝出现了空前未有的繁荣景象。
二、人物评价
汉武帝继位之初,一方面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国家经济状况也相当好,另一方面诸侯王国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
所以,他在继续推行景帝时各项政策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在政治方面,首先颁行“推恩令”,使诸侯王多分封子弟为侯,使王国封地被分割,以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其次建立中朝削弱相权,巩固了皇权的神圣地位;再设置十三部刺史,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在军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权,充实了中央的军事力量;在经济方面,整顿财政,颁布“算缗”、“告缗”令,征收商人资产税,打击富
商大贾;又采取桑弘羊建议,将冶铁、煮盐收归官营,禁止郡国铸钱;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
同时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实行“代田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思想方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后世中国政治、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武帝也非常注重人才的开发,他确立了察举制度,是中国有系统选拔人才制度之滥觞,对后世影响很大。
就其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汉武帝有过人的智商。
在他最迷信的时候,好几个巫师惯常欺骗普通人的伎俩被汉武帝轻易揭穿。
卫青贿赂王美人汉武帝就知道是受人指使。
要是知道反对汉武帝对匈奴进行战争的博士狄山是怎么死的,你就不得不佩服汉武帝出神入化的聪明。
(二)汉武帝有高明的用人策略。
任用的能臣名将极多,许多人的名字都记载进了史书。
卫青出身穷苦,首次出征就显示了将帅之才,被汉武帝提拔,以后统领全国军队的最高统帅。
卫青谦逊仁厚,即使权倾天下,也是下不忌,上不疑。
李广是最为后世文人尊崇的一代名将,身经百战,立功沙场。
但是始终没有封侯是当时实行的制度决定的,李广年轻时已经深受汉文帝赏识却也不能得到重用。
汉武帝并非不清楚李广的才能,他认为李广运气不好的预言一再得到证实。
(②《汉武帝传》第五章政治体制改革)
(三)汉武帝有宽阔的胸襟。
汲黯是汉武帝时期的丞相,汉武帝很尊重他,却不大采用他的建议。
著名的“内多欲而外示仁义”就是出
自他,历史上还有那个当朝皇帝可以容易自己的大臣这样评价自己?司马迁在歌颂汉武帝文才武略的同时也讽刺了汉武帝好大喜功、好战、迷信等一系列缺点,被后来的王允说成“谤书”的《史记》却是当时的汉武帝政府支持下写成的。
影响深远的思想运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是通过官方主导以非强制手段实现,没有因为立场相对而杀害不同政见者。
(四)汉武帝有高深的政治智慧和非凡的战略眼光。
对匈奴的历次战争都是由汉武帝与大臣及将领共同研究决策,制定作战策略,汉朝军事上的成功体现了汉武帝杰出的军事战略才能。
(③《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第13讲汉匈交兵)采用了汲黯的“推恩令”削平诸侯,以和平的方式巩固了政权。
他在晚年认识到自己所犯的过错颁布了罪己诏,向天下公开认错,并更正自己的过失。
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后宫干政,在扶植储君即位之前,冷酷的剥夺了其生母的生命,并将国家大权托付给了可靠的大臣。
汉武帝的伟大业绩不止在开疆拓土上,还在文教、科学、民生方面有很大贡献。
汉武帝重视农业生产与水利灌溉,他说:“农,天下之本也。
泉流灌浸,所以育五谷也”,“通沟渎。
畜陂泽,所以备旱也”。
在他统治期间,生成了用事者争言水利的局面,一批大型的水利工程先后筑成,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兴建不可胜数,出现了我国水利史上罕见的盛况。
他还任用比较熟悉农业生产的赵过为搜粟都尉,推广耦犁和耧车,在西北部分干旱地区施行较先进的“代田法”。
又令全国郡守派遣所属县令、三老、力田、乡里老农,到京师学习新田器及耕种养苗法(④《汉武帝传》第三章)。
这一系列措施,对于当时农业生产和水利工程技术、农业科学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汉武帝虽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他实际上是外儒内法,同时也不象真的法家那样禁铟言论。
在他治下,言论还是有相当自由的,司马迁就有崇道的味道,惟南王刘安还能召集宾客写成各家思想毕集的《淮南子》。
真正把董仲舒的“天人感应”那一套推上唯一至尊地位的是汉元帝。
三、人物启示
(一)凡欲成大事者必先立大志。
汉武帝曾经对十岁的太子刘据说:“朕十岁的时候,已经立志要消灭匈奴了。
”汉武帝从小就立下了要有一番大作为,消灭匈奴,开疆拓土的志向,为他继位后进行改革,进行征战提供了无穷的动力。
剧中的霍去病将军,也是从小立志消灭匈奴,并说一天不灭匈奴一天不娶的誓言,这是何等的豪迈,何等的自信!霍去病将军在这种志向的鼓舞之下,17岁从军,20岁就做了骠骑将军,驰骋沙场,为国家建立了丰功伟绩。
我等正处此年纪,又有何资本与之比高,又有何理由不立志做大事呢?
(二)韬光养晦,等待时机,关键时刻要忍。
一个人要成功,达到中心地位,资源很重要,机会很重要。
能否达到目的,要看自己能不能审时度势的抓住机会,能不能板凳坐他三年冷静下来等待机会。
资源的积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才能抓住机会的七寸。
剧中先有汉景帝“攘外必先安内”的气度,忍住匈奴入侵的耻辱,进行削藩;后有汉武帝刚刚继位,年轻气盛,急于改革,但是遭到了祖母窦太后代
表的权贵外戚势力的压制,改革受挫;汉武帝小心谨慎,终于在太后死后一举废黜了骄横的贵戚,毅然更改了祖宗崇信的黄老之道、无为而治的原则(⑤《汉武帝传》第五章政治体制改革)。
此外,此剧还讲述了汉武帝用了几年的时间筹集攻打大漠以北的匈奴的事件,也都说明了为成大事,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等待时机的成熟。
(三)做人要有必要的气节。
漠漠北方,莹莹湖边,苏武一人牧守着羊群,岁月将苏武从青年送入老人老年,归家时老母已经去世,妻子已经改嫁。
而面对匈奴的诱降,苏武却不为之所动,为的是那根已经残损不堪的竹杖——代表国家权力的节杖。
而今放眼泱泱大国,又有几人能够不为眼前所动,损害他人或者国家利益的呢?
(四)领导者要具有容人之量。
这恐怕是最让我们观众难忘的地方。
一位征战四方,无所顾忌,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却能够静下心来反思自己,不仅如此,还颁诏诏告天下,不论他的一生所作所为大家如何褒贬,或对或错,然作为一个在位54年的大皇帝单凭如此彻底悔过的勇气,立即补过的诚意汉武帝即堪与圣尧试比高,试问普天之下,古今中外,又有何人可做到这点?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往往是一错再错,死要面子活受罪罢了。
而本剧的另一情节,即司马迁的《太史公书》得以流传,亦表现出了汉武帝难得的容人之量。
参考书籍:
1、《汉武帝新传》作者:杨生民
2、《汉武帝新传》作者:何新
3、《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作者:王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