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及其当代意义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人的主体性哲学为理论依据。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不仅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具有主体性,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也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及创造性等主体性。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要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有更充分而全面的了解,以此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两者的主体性,通过两者主体性的发挥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主体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内涵
(一)主体与主体性的含义
1.主体的含义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 (《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7页)
作为主体的“人”究竟是该如何定义,马克思在以后的实践中提出了“现实人的”概念,使人对自身的研究摆脱抽象的人性论的桎梏。所谓主体,在哲学意义上说,有人类群体、特定群体和个体三个层次,在本体论意义上作为一种实体范畴,主体即实体;在认识论上人作为认识的主体,是认识活动承担者;在历史观上,是指一定历史范畴中实践活动的承担者。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主体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动的、现实的人。概括地说,主体是指主体是指有目的的、有意识的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2.主体性的含义
主体性思想,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便以正式确立,古希腊人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经过德国古典哲学家“人本学的唯物主义”,将主体性思想推向顶峰。至今,主体性问题是与现代性联系在一起的,“现代性的主体主义思潮,体现为理性主义、人本主义及个人主义‘三位一体’的主体主义理念体系。(漆思:《现代性的主体主义理念批判》,《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当代看来,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所以可以将主体性定义为:人在实践活动中变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和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其中,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层次,创造性最能体现人的自觉能动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内涵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看法很多。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必须是人,在教育活动中可以划分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究竟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首先,双主体说。这种观点认为在实施教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为主客体,即教育者为主体,受教育者为客体;在受教过程中则相反。其次,单主体说。单主体说又可以分为教育者主体说和受教育者主体说。教育者主体说认为思想政治的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受教育者不能成为主体;受教育
者主体说认为受教育者是主体,教育者是只是为受教育者服务的的,所以教育者不是主体。这两种观点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只有一个;再者,多重主体论。多重主体论则认为思想政治的主体不是一个主体,而是多个主体,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介体、环体。
多主体说看到了客体、介体、环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有可取之处,但它认为任何事物都可以充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实际上是一种泛主体论。泛主体论否认了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贬低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实质上是无主体论。
(三)相对主体说
这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是相对存在的,它们之间的界限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只有在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中才可能划分主体与客体。这种观点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相对性,但没有看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绝对性。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只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组织、实施者,这一点是绝对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绝对性存在于相对性之中。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呢?我认为,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主体的涵义,主要不是讲数量,而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作用。按此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它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相对应,是对一定的客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最根本的特点是具有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动性、主导性、创造性、前瞻性等属性,即主体能动性。主动性,是指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始终起主导和支配作用;创造性,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前瞻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立足现实,从受教育者现实的思想道德状况出发,又要放眼未来,引导受教育者养成与社会未来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否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关键在于是否具有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