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盖件冲压工艺优化及其模具设计

合集下载

轴承端盖冲压工艺分析及冲压模具设计

轴承端盖冲压工艺分析及冲压模具设计

轴承端盖冲压工艺分析及冲压模具设计Summary:轴承端盖冲压工艺追求零件工艺参数计算的精准与设备选择的正确,它设计模具结构对零件伸拉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拉裂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技术解决措施。

本文中就分析了轴承端盖冲压工艺与冲压模具的设计技术要点,对主要零件的设计与与标准件选用、冲压设备的选择与校核进行了深度剖析。

Keys:轴承端盖;冲压工艺;冲压模具设计;标准件选用、冲压设备校核轴承端盖属于手扶拖拉机就中的重要零部件,它在装配后会直接外露表面,且对零件提出了诸多技术要求,例如表面划伤划痕要在0.15mm以内,且不允许出现任何拉裂、起皱、缺料等等缺陷问题。

一般来说轴承端盖的生产批量较大,每年产量超过10000件,所以针对它的冲压工艺与冲压模具设计必须做到技术娴熟、精细到位。

1.轴承端盖工件的基本工艺设计分析图1轴承端盖工件的基本结构示意CAD图如图1为待加工的轴承端盖工件,它的零件制作材料选择了硬度较高的08F钢,针对生产要求追求小批量,它的材料厚度一般设置为1.5mm左右,采用工件CAD图配合优质碳素结构钢进行制作,这其中所采用到的08F钢中含碳质量大约为0.07%~0.20%(低碳钢)。

轴承端盖的抗剪切强度一般控制在220~320MPa之间,它的屈服点也能达到180MPa左右,整体看来材料的焊接性与塑性表现相当好,适合冲裁施工。

从零件外形看来,其对零件的冲压制造需要围绕3步工序完成,它分别包括了落料、拉深与切边,结合3种方案展开级进模加工。

在具体施工中,要基于每道工序展开1套模具配合3套模具施工,有效提升生产效率,保证工件精度到位,最大限度节约搬运半成品时间与财力投入。

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模具制作到位,有效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全面优化工件精度,最后提出最适合开展的轴承端盖冲压模具设计施工方案如下[1]:落料→拉深→切边→复合生产2.轴承端盖工件的重要工艺设计分析轴承端盖工件的重要工艺设计围绕多方面技术要点展开,下文简单谈3点。

毕业设计论文端盖零件的冲压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端盖零件的冲压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端盖零件的冲压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系部材料工程系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系部:材料工程系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学生姓名:学号:设计(论文)题目:起迄日期: 4月1日~ 5月9日指导教师:发任务书日期:年 4 月 1 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目录绪论 (1)第1章任务来源及设计意义 (3)1.1 设计任务来源 (3)1.2 设计目的及意义 (3)第2章冲压工件的工艺性分析 (4)2.1 冲压及冲裁件的工艺性的感念 (4)2.2 零件工艺性分析 (4)第3章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6)3.1 确定工艺方案的原则 (6)3.2 工艺方案的确定 (6)第4章模具结构形式及冲压设备的选择 (9)4.1 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 (9)4.2 冲压设备的选择 (10)第5章主要工艺参数计算 (11)5.1 排样设计与计算 (11)5.2 计算工序压力 (13)5.3 计算模具压力中心 (14)5.4 计算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并确定其制造公差 (16)5.5 弹性元件的选取与设计 (19)第6章选择与确定模具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与尺寸 (22)6.1 确定工作零件 (22)6.2 定位零件的设计 (24)6.3 导料板的设计 (25)6.4 卸料部件的设计 (25)6.5 模架及其他零部件设计 (25)第7章模具的总体装配 (29)第8章模具工件零件的加工工艺 (30)8.1 冲裁模凸、凹模的技术要求及加工特点 (30)8.2 凸、凹模加工的工艺路线有以下几种方案 (30)8.3 本副模具工件零件加工方案的确定 (30)第9章模具的装配与调试 (32)9.1 模具的装配 (32)9.2 模具的调试 (33)设计总结 (35)致谢 (36)参考文献 (37)绪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近年来,模具工业一直以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模具工业企业的所有制成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了国有专业模具厂外,集体、合资、独资和私营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车轴盖冲压工艺及模具毕业设计(全套图纸)

车轴盖冲压工艺及模具毕业设计(全套图纸)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全套CAD图纸) QQ 36396305目录摘要 (3)ABSTRACT (3)引言 (4)第一章零件的工艺分析和毛坯尺寸计算 (3)1.1零件的分析以及模具选择方案 (3)1.2模具类型的选择 (3)第二章设备的选择 (6)2.1落料所需要的力的计算 (6)2.2拉深所需要的力的计算 (6)2.3冲孔所需要的力的计算 (7)2.4翻边所需要的力的计算 (7)2.5选择压力机 (7)第三章模架的确定和装配草图的设计 (9)第四章落料工序排样图的设计 (12)4.1排样图的设计 (12)4.2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12)第五章工作零件的设计及加工 (13)5.1工作尺寸的计算 (13)5.1.1 落料工序的计算 (13)5.1.2 拉深工序的计算 (14)5.1.3 冲孔工序的计算 (15)5.1.4 翻边工序的计算 (15)5.2复合模的设计及加工 (16)5.2.1 落料凹模的设计及加工 (16)5.2.2 落料拉深凸凹模的设计及加工 (17)5.2.3 拉深翻边凸凹模的设计及加工 (18)5.2.4 冲孔凸模的设计及加工 (19)5.2.5 翻边冲孔凸凹模的设计及加工 (20)第六章辅助结构零件的设计及选用 (22)1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全套CAD图纸) QQ 363963056.1卸料装置 (22)6.2压料装置 (23)6.3顶出装置 (24)6.4导向装置 (26)6.5定位装置 (27)6.6螺钉及销钉 (27)6.7模柄的选择 (27)6.8固定板和垫板 (27)6.9上模座与下模座 (30)第七章模具材料的选择及热处理 (31)第八章装配图的绘制及工作过程和模具结构的分析 (32)8.1装配图的绘制 (32)8.2模具结构和工作过程 (33)8.3模具结构的分析 (33)第九章压力机的校核 (35)参考文献 (36)致谢 (37)附录2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全套CAD图纸) QQ 36396305车轴盖冲压复合模的设计摘要:本文设计了一副车轴盖复合模具,分析了零件的成型工艺,介绍了模具的主要工作零件的设计和加工,模具材料的选择,同时还分析了模具的工作过程。

端盖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说明书

端盖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说明书

端盖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说明书一、引言端盖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制品,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汽车等领域。

端盖的生产过程中,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档旨在介绍端盖的冲压工艺流程和模具的设计要点,以帮助读者了解并应用于实际生产。

二、冲压工艺流程端盖的冲压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材料准备、模具设计、冲压操作和零件加工。

1.材料准备材料准备是冲压工艺的第一步。

一般情况下,端盖的制作材料为金属板材,常用的材料有冷轧钢板、不锈钢板等。

在材料准备阶段,需要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切割、平整等处理。

2.模具设计模具设计是冲压工艺的关键。

模具的设计应根据端盖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进行。

一般情况下,模具应包括上模、下模和导向装置。

上模和下模的设计要考虑到端盖的形状,确定冲模的凹线和凸线,以确保冲压过程中的精度和质量。

3.冲压操作冲压操作是将模具设计的零件在冲压机上进行加工的过程。

在冲压操作中,需要将材料放置在冲床上,并通过冲压动作将材料加工成端盖的形状。

操作时要注意材料的位置和冲压的速度、力度,以避免材料变形或断裂。

4.零件加工零件加工是冲压工艺的最后一步。

在冲压操作完成后,需要对端盖进行修整和整理,以达到要求的尺寸和表面质量。

同时,还需要进行表面处理,如喷涂、镀锌等,以提高端盖的耐腐蚀性能。

三、模具设计要点模具设计是冲压工艺的核心,合理的模具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以下是一些模具设计的要点:1.模具材料选择模具的材料应选择硬度高、耐磨损、耐腐蚀的材料。

常用的模具材料有合金工具钢、硬质合金等。

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并提高模具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2.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的结构设计要简单、合理。

需要考虑到冲压力度和速度等因素,确定模具的构造强度,并确保模具的刚性和稳定性。

模具的上模和下模应配合良好,确保冲压过程中的精度和质量。

3.凸模和凹模设计凸模和凹模的设计要根据端盖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进行。

在设计凸模和凹模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弹性变形和回弹等因素,以确保冲压过程中的形状和尺寸精度。

轴端盖罩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轴端盖罩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轴端盖罩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轴端盖罩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中的零部件,它主要被用于保护轴承和其他关键零部件不受外界的物理和化学损害。

由于其在汽车工业中的重要性,制造商们不断探索新的工艺技术和新的模具设计来尽可能地简化制造过程,并保证零件质量的稳定性。

本文将探讨轴端盖罩的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1. 轴端盖罩的冷冲压工艺冷冲压是一种冷加工方法,通过冲压机将金属板材变形成所需形状的技术。

轴端盖罩的制造通常涉及上下两个模具的使用,将平板钢材压成所需形状。

相比于其他加工方法,冷冲压具有以下几个主要优点:1.1 高精度冷冲压能够保证零件的高精度和高一致性,并且几乎没有材料变形的问题。

1.2 高效由于冷冲压的高效性,能够快速制造大量数量的零件,从而减少生产成本和制造周期。

1.3 节约材料与其他加工技术相比,冷冲压能够最大程度地节约材料,因为它可以在材料的浪费和损耗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轴端盖罩的冷冲压加工之前,必须考虑材料性质,根据零部件的使用环境来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加工制造。

2. 轴端盖罩的模具设计模具是冷冲压加工的关键部件之一,与零部件的形状和尺寸密切相关。

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制造商开始采用新的材料、制造技术和设计原则来制造更高效、更可靠、更精确的模具,以满足更高的制造要求。

2.1 模具材料的选择模具材料的选择必须考虑到模具功能和设计要求,同时必须考虑到强度、硬度、耐磨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常用的模具材料有H13 钢、Cr12MoV 钢、工具钢和硬质合金等,其综合性能较好,能够满足大多数制造要求。

2.2 模具结构的设计原则模具结构的设计原则必须综合考虑加工工艺、加工精度、加工强度等因素,以确保模具具有高强度、高精度和稳定性。

具体来讲,模具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结构合理,确保压力分布均匀,工作表面光洁,不损伤工件表面。

2. 构造简单,组装方便,调整轻松,维护方便。

3. 寿命长,维修周期长,使用安全。

转子轴承盖模具设计

转子轴承盖模具设计

转子轴承盖模具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也在飞速进步着,所以对模具的要求也是不停的增加。

传统的模具设计已经落伍,但是模具的设计与制造还是对冲压件的成本占据着很大的影响。

Solid-works在冲压模具设计中,对冲压模具的质量中占据很大的作用,使现在的模具形式出现很大增进作,使冲压模具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模具是现在的工业生产中的工艺装配非常重要的一个,它在各个生活中,工作中,工业中的各个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怎样才能提高生产的效率,还是使用模具,还可以降低生产的成本,所以生活中都用到了模具的加工,例如汽车和玩具都采用了模具的加工。

随着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快,人们对产品的质量也越来越高,所以模具设计和制造在生产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研究概况我国冲压模具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技术和能力等方面都已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国发经济需求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很大,一些大型、精度、复杂、长寿命的高档模具每年仍大量进口,特别是中高档轿车的覆盖件模具,目前仍主要依靠进口。

一些低档次的简单冲模,已趋供过于求,市场竟争激烈。

我国模具行业日趋大型化,而且精度将越来越高。

10年前,精密模具的精度一般为5μm,现在已达2-3μm。

不久,1μm精度的模具将上市。

随着零件微型化及精度要求的提高,有些模具的加工精度公差就要求在1μm以下,这就要求发展超精加工。

模具标准件的应用将日渐广泛,模具标准化及模具标准件的应用能极大地影响模具制造周期。

使用模具标准件不但能缩短模具制造周期,而且能提高模具质量和降低模具制造成本。

同时,快速经济模具的前景十分广阔。

由于人们要求模具的生产周期越短越好,因此开发快速经济模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二、应用前景设计为转子轴承盖的冲孔、落料、切边以及拉深模具设计,材料为08。

研究此课题,目的是全面系统的归纳整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对工件进行工艺分析和模具设计,同时从生活一些很小的方面寻找我们在工艺上与国外的差距,不断的学习、吸收先进的模具工艺和制造技术,进一步使我们的设计制造水平有所提高。

轴盖零件复合模设计

轴盖零件复合模设计

目录1.引言 (1)2. 设计计算............................................... 32.1轴端盖冲压工件的工艺性分析................................................................................................... 32.1.1冲压的基本工序简介.............................................. 32.1.2 工件的工艺性分析................................................ 42.1.3 冲压工件的工艺方案的确定........................................ 42.2 工艺参数的计算 ................................................... 52.2.1 毛坯的尺寸计算.................................................. 52.2.2 排样及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62.2.3 各部分工艺力的计算.............................................. 82.2.4 计算压力中心 ................................................... 92.2.5 主要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92.3 冲压设备的选择 ..................................................142.4 模具总体结构的设计..............................................142.4.1 绘制模具总体结构草图...........................................142.4.2 模具结构的设计,确定结构件的形式...............................142.4.3 模架的选择 ....................................................172.4.4模具的动作过程(如图2-6)......................................182.4.5 模具主要零件结构设计的分析.....................................192.4.6模具图设计.................................................... 212.4.7模具装配与调试.................................................233 设计总结............................................. 253.1 设计主要工作 ...................................................253.2 设计注意事项 ...................................................253.3 设计结果 .......................................................254 参考文献............................................. 265 致谢................................................. 271 引言模具的发展对机械行业甚至是国家重工业而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业,高精度的模具是保证高质量产品的关键因素,复合冲裁模具课题是依据当今模具产业发展的高效率高质量时代的要求而选的一个课题,选它的意义不仅可以适应社会机械行业的主流发展即高效率高精度化还可以增长我对模具设计的兴趣和了解。

车轴盖冲压模具设计

车轴盖冲压模具设计

设计题目:车轴盖冲压模具设计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时间:目录一.绪论—————————————————2 二.制品简介———————————————8 三.工艺性分析——————————————9 四.工艺方案的确定———————————10 五.落料拉深复合模设计—————————13 六.冲孔单工序模设计—————————-- 22 七.翻边单工序模设计——————————32 八、参考文献——————————————40一.绪论1). 毕业设计的目的毕业设计是在三年高等教育后,对机械制造,模具设计,工艺学,机械制图等主要课程学习程度的一个考查,也是对毕业生在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考查的一个教学环节,它要求学生全面得综合运用三年中所学的课程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进行模具加工设计和工艺规程的设计,其目的在于:⑴.培养学生运用模具制造学和机械制造学及有关课程(工程材料、模具设计、公差与技术测量与热处理等)的知识,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的分析和解决设计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复杂模具的全过程的能力,为进入社会后更好的适应社会做好准备。

⑵.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订模具设计方案,完成模具结构设计,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⑶.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规范、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⑷.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2). 模具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现代模具工业有“不衰亡工业”之称。

世界模具市场总体上供不应求,市场需求量维持在600亿至650亿美元,同时,我国的模具产业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近几年,我国模具产业总产值保持13%的年增长率(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国内模具进口总值达到600多亿,同时,有近200个亿的出口),到2005年模具产值预计为600亿元,模具及模具标准件出口将从现在的每年9000多万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2亿美元左右。

冲压模具设计及其工艺分析

冲压模具设计及其工艺分析

冲压模具设计及其工艺分析冲压模具设计及其工艺分析冲压是一种通过压力和速度对金属板材进行塑性变形而制成模具零件的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制造汽车、电器和机械零件等行业。

而冲压模具设计是保证生产高质量模具零件的重要环节,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一、冲压模具设计1.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结构设计是冲压模具设计的核心。

合理的模具结构可以提高模具寿命和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并保证产品的质量。

模具结构主要包括模具结构布局、模具标准件选用和材料选择等。

在模具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模具的使用情况、生产要求和成本等因素,综合权衡各方面的因素,选取合适的模具结构。

2.模具工艺设计模具工艺设计是冲压模具设计的第二个重要环节,它是决定模具生产周期、效率和成本的关键因素。

模具工艺设计主要包括模具制造工艺流程、加工技术要求和加工设备选择等。

在模具工艺设计时,需要根据模具结构设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流程和加工设备,保证模具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3.模具图纸设计模具图纸是冲压模具设计的具体内容,它包括三维图纸、二维图纸和工艺流程图等。

在模具图纸设计时,需要准确地表达模具的各种尺寸、形状和位置等信息,同时还需要表达模具加工工艺中的细节和要求,保证模具加工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冲压模具工艺分析1.材料特性分析冲压模具制造材料的选择是影响模具品质和寿命的重要因素,而材料特性分析是选择模具材料的关键。

材料特性分析主要包括材料力学性能、耐磨性、韧性等方面的特性分析。

2.冲压工艺分析冲压工艺分析是决定模具加工周期、效率和成本的关键因素,它是确定冲压过程各环节的激励和反力,分析冲压过程中产生的变形和应力情况。

冲压工艺分析需要根据冲压模具的特性和材料特性、产品要求等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冲压工艺参数。

3.模具加工工艺分析模具加工工艺分析是决定模具加工成本和周期的重要因素,它是确定模具加工过程中加工工艺的某些细节和要求。

模具加工工艺分析需要根据模具结构和加工工艺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流程和加工设备,保证模具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轴承盖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轴承盖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轴承盖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班级:姓名:指导老师:完成时间: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轴承盖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内容: 1.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及工艺方案的制定。

2.轴承盖模具装配图及全部零件图的绘制。

3.完成模具主要工作零件的工艺编程。

4.编写设计说明书原始资料:表格清单表2-1 毛坯尺寸计算表2-2 拉深凸凹模尺寸表4-1 凸凹模加工工艺摘要我所学习的专业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这次的毕业设计任务是轴承盖模具设计。

该设计结合大学三年来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和CAD软件所设计出的一套模具。

这套模具结合了制造厂家和生产厂家的实际情况综合需求。

本文首先简要的概述了模具设计在社会领域中的作用及其以后的发展方向,点明模具设计的重要意义。

然后依据工件图进行工艺性分析,进而确定了设计方案,计算出模具工作部分的尺寸,设计出工作零部件;然后依据设计要求选择出各个标准零部件,然后设计出模具的总装配图。

在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设计方案的确定、坯料的计算和工作零部件的设计,这是设计的关键,这些设计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成本的高低和设计模具能否正常工作;在设计的最后,总结了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并对我的指导老师表示感谢。

通过次毕业设计使我不仅掌握了模具设计的一般流程,更学习到了好多课本上没有学习到的知识,使我受益非浅。

关键词:模具设计压力机工艺性分析模具结构SummaryThe speciality of study of our institute is the mold design and speciality of making, the graduation project task this time is lining with a tube of mold design. It's time to design and combine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study and a set of moulds that CAD software designed over the past three years of university. This set of moulds have accorded with the actual conditions integration requirement of manufacturer and manufacturer .This text the brief role in social field of mould of summary and developing direction afterwards at first, point out in the important meaning of mold design. Then carry on the craft to analyse according to the work piece picture , and then has confirmed the design plan , calculate out mould work some size , design the job spare part; Then choose each standard spare part according to the designing requirement , then design the total installation diagram of the mould . In the design, the most important one is sureness , calculation of the blank and design of the job spare part of the design plan , this is the key to designing, whether these ones that are designed involve directly or not correctly whether the level of the cost and design mould could work normally; At the end that is designed , have summarized one's own gains and experience , andexpress thanks for my counselor.Make me not merely grasp the general procedure of plastic mold design through graduation project once, study to the knowledge not learning to get on many textbooks even more, benefit me a great deal. Keyword: mold design machine craft analysis mould structure目录绪论 (1)1审题借阅参考资料 (3)1.1审题 (3)1.2借阅参考资料 (4)2 工艺分析及计算 (5)2.1冲压工艺性分析 (5)2.2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5)2.3工艺计算 (6)3 模具的分析 (12)3.1模具的总体设计 (15)3.2模具草图 (15)3.3模具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16)4 模具装配及加工 (18)4.1模具总装图 (18)4.2冲压设备选用 (18)4.3加工工艺 (19)4.4 模具装配 (21)5 设计总结 (22)6 致谢 (24)7 参考文献 (25)绪论轴承盖是某通用机械上的一种零件,使用数量较多,原为铸件,其工艺过程为:铸造——机加工工序较多,生产周期长,材料消耗多,效率低,成本高,不能较好地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

轴端盖罩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轴端盖罩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轴端盖罩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轴端盖罩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以便更好地应用于轴承、汽车等领域。

轴端盖罩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和汽车制造等领域的零部件。

轴端盖罩的冷冲压工艺可以生产出具有高精度、高成形性和高生产效率的轴端盖罩零件。

轴端盖罩冷冲压工艺的流程主要由五个步骤组成:原材料准备、冲压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测试和生产。

原材料准备是保证轴端盖罩品质的首要因素。

选用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和机械性能,以保证轴端盖罩的质量和耐久性。

在轴端盖罩冷冲压模具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如压力、润滑和材料变形等,以确保最终的产品符合设计要求。

模具设计者应当将每个环节和因素考虑周全,以便最终的轴端盖罩达到最好的性能。

总体而言,轴端盖罩冷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 精度要求高。

要求冲压出来的轴端盖罩尺寸、形状等方面高精度。

根据轴端盖罩的使用要求制作出合适的孔洞以及加工平面。

2. 成型性能良好。

轴端盖罩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具备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因此必须保证生产出来的结构成型性良好,达到要求的力学强度和韧性。

3. 生产效率高。

冲压模具要能够达到高生产效率的要求,提高轴端盖罩生产速度,并快速地自动化完成加工过程,大幅减少劳动力的使用,提高生产效率。

对于轴端盖罩冷冲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除了满足上述要求之外,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场合进行适当的设计改进。

例如,对于使用液压传动的小型模具,应保证模具结构紧凑,同时便于维护和保养。

对于通过机芯或螺旋桨转动的大型模具,必须选择大功率的外部组件,确保应用于这些外部组件中的制字展开机械设计合理。

通过轴端盖罩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可以快速、高效地生产出高质量的轴端盖罩零件,推动轴承、汽车等领域的发展。

轴承端盖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毕业作品】

轴承端盖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毕业作品】

任务书设计(论文)题目:轴承端盖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1.设计的主要任务及目标(1)任务:1)模具装配图及零件图2)设计说明书一本3)电子资料一份(2)目标:以所学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实用为目的,通过对轴承端盖冲压工艺的分析及相关参数的计算,进一步进行模具的总装图及零件的设计,总结出并熟练掌握模具设计的规律和方法。

2.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1)基本要求1)认真学习相关书籍,查阅中外文资料,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2)认真做好各环节计算与分析,使零件的工艺分析正确,模具设计合理;3)勤于思考,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解决设计中遇到的问题;4)翻译一篇与本课题相关的英文文献;(2)主要内容1)对轴承端盖的工艺性进行科学的分析;对相关参数进行准确的计算。

2)通过查阅相关的模具图册,设计出合理的模具装配图及主要零部件图(不少于5张)。

3)探索总结出一套相关的模具设计规律和方法。

3.主要参考文献提供主要的书籍或文献等参考资料至少3-5篇,格式要求严格按照“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撰写。

2 制定工艺方案,制定模具大体结构2014.03.18—2014.03.253 *** ***4 *** ***5 撰写毕业设计2014.06.02—2014.06.126 制作答辩PPT,准备毕业设计答辩2014.06.13—2014.06.20表中省略部分为设计具体设计阶段(2014.03.26-2014.06.01),根据各自情况,自行制定进度安排,要求设计具体设计的进度安排划分不得少于两阶段。

5.附图材料:08钢板厚:2mm轴承端盖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摘要:随着中国工业不断地发展,模具行业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针对筒形件的冲裁工艺性和拉深工艺性,分析比较了成形过程的三种不同冲压工艺(单工序、复合工序和连续工序),确定用一幅复合模完成落料、拉深和冲孔的工序过程。

介绍了圆筒件冷冲压成形过程,经过对圆筒件的批量生产、零件质量、零件结构以及使用要求的分析、研究,按照不降低使用性能为前提,将其确定为冲压件,用冲压方法完成零件的加工,且简要分析了坯料形状、尺寸,排样、裁板方案,拉深次数,冲压工序性质、数目和顺序的确定。

轴端盖罩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轴端盖罩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摘要冲压生产是一种先进的金属加工方法。

它是利用模具和冲压设备对板材金属进行加工,通过冲压生产可以获得所属要的零件形状和尺寸。

本课题是轴端盖罩零件的冲压模具的设计,本产品外形是圆形,根据设计零件的尺寸、材料、生产批量等要求,分析零件的工艺性,根据工件的形状和批量,对模寿命有一定要求,故采用有废料排样方法,确定冲裁工艺路线方案,从而设计一套复合模具,本次模具选取的是简单的二次拉深工艺模,综合考虑冲压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精度要求及冲压设备与制模条件,操作方便与安全。

模具1:落料拉深复合模和模具2:第2次拉深模,第一副模具是落料拉深复合模,卸料采用弹性(弹簧)卸料结构,工件采用推件块刚性推出,推出机构装在上模部份,压边装置装在下模部份,采用弹性(弹簧)结构,同时也起向上推件作用。

条料采用手动送料装置,样时工件之间以及工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余料叫做搭边。

搭边的作用是补偿定位误差,保证冲出合格的工件。

还可以使条料有一定的刚度,便于送进。

由于第一副模具是落料拉深复合模,只需考虑落料的排样,故采用单排直排方式。

采用单排直排方式在保证工件的尺寸和形状位置精度要求的同时,尽量的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CAD/CAE/CAM一体化技术可以准确、快速的完成模具设计制造。

本文主要是介绍说明了轴端盖罩零件成形的各个工序及其模具的设计及尺寸计算,在结构设计的同时,对主要零件的设计和装配要求技术进行了分析。

设计时考虑到模具设计合理、简单,便于制造和修模,有利于缩短模具生产制造周期,降低成本。

关键词:盖罩零件;冲压工艺;复合模;模具设计AbstractStamping production is a kind of advanced metal processing method. It is the use of mould and stamping equipment to carry on the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Through stamping production, we can get the shape and size of the parts which we need. This topic is about the design of the stamping mould for the shaft end cover parts. According to requirements of part size, material, production batch, etc. we should analyze the manufacturability of parts, and determine a medium manufacture route to design a set of compound mould. The mould selection of deep drawing technology is a simple quadratic model, considering the shape of the stamping characteristics, size, accuracy and stamping equipment and molding conditions,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safety. Mold 1: blanking deep drawing die and mould 2: the second drawing die, first deputy die blanking, deep drawing composite modulus is discharging structure of elastic unloading (spring), artifacts using push a piece of rigid, launch mechanism mounted on the upper die, blank holder device installed in mold parts, the structure of elastic (spring), and push up a role as well. Manual feeding device for the strip material, article sample between artifacts and artifact and between the material side of excess stock is called on. On the position error compensation, ensure rushed out of the qualified parts. Can also make the strip material has certain rigidity, easy to into. As the first vice mould is blanking, deep drawing composite modulus, just consider the layout of blanking, the single straight line method is adopted.We not only should ensure the size and shape of the workpiece position accuracy requirements, but also try to improve material utilization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Along with the unceasing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t is accurate and fast to use the integration technology of CAD/CAE/CAM to complete the die designing and manufacturing. This paper mainly illustrates the shaft end cover parts forming process and the mold of each design and size calculation,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main parts, meanwhile, the design and assembly required technologies are analyzed. When designing, we consider that the die structure should be reasonable and simple to manufacture and repair and advantageous to reduce the manufacturing cycle of die production and the costs.Keywords: shaft end cover parts; Stamping process; Composite modulus; Die design2013年机械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V)1 绪论 (1)1.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1)1.2 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3)1.3 本课题应达到的要求 (5)2 冲压工艺设计 (6)2.1 冲压件简介 (6)2.2 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 (8)2.3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10)2.4 冲压工艺计算 (11)2.4.1 工件的毛坯尺寸计算 (11)2.4.2 工序分析 (12)2.4.3 拉深尺寸计算 (13)2.4.4 工序汇总 (17)2.4.5 各工序尺寸公差的确定 (17)2.5 产品所需模具 (17)3 落料拉深模设计 (20)3.1 模具结构 (20)3.2 确定其搭边值 (20)3.3 确定排样图 (21)3.4 材料利用率计算 (22)3.5 凸、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 (22)3.5.1落料部份凸、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 (22)3.5.2 拉深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及其公差 (24)3.6 落料拉深复合模冲压力 (25)3.6.1 落料部分冲压力 (25)3.6.2 拉深部分冲压力 (26)3.6.3 落料拉深复合模总冲压力 (27)3.7 压力机选用 (27)3.8 压力中心计算 (29)3.9 落料拉深模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29)3.9.1 落料凹模的结构设计 (29)3.9.2 落料凸模的结构设计 (31)3.9.3 条料定位零件的设计 (31)3.9.4 落料卸料板设计 (32)3.9.5 凸凹模(落料凸模)固定板设计 (32)3.9.6 凸凹模(落料凸模)垫板设计 (33)3.9.7 拉深凹模的结构设计 (34)3.9.8 拉深凸模设计 (35)3.9.9 压边圈设计 (35)3.9.10 推件块设计 (36)3.10 标准件确定 (36)3.10.1 模架确定 (36)3.10.2 弹性组件设计 (37)3.10.3 卸料螺钉确定 (38)3.10.4 上模螺钉确定 (38)3.10.5 上模销确定 (38)3.10.6 下模螺钉确定 (38)3.10.7 下模销确定 (38)3.10.8 模柄确定 (39)3.10.9 推杆确定 (39)3.10.10 模柄上固定螺钉的确定 (39)3.10.11 拉深凸模上固定螺钉的确定 (39)3.10.12 下模推杆的确定 (39)3.10.13 弹顶器的确定 (39)3.11 模具闭合高度、校验压力机 (40)4 二次拉深模具设计 (41)4.1 确定模具的结构形式 (41)4.1.1 正、倒装结构的选择 (41)4.1.2 工件定位方式选择 (42)4.1.3 推件方式的选择 (42)4.1.4 压边方式的选择 (42)4.1.5 导向方式的选择 (42)4.2 拉深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的确定 (42)4.2.1 拉深凸、凹模刃口尺寸确定原则 (42)4.2.2 拉深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和公差 (42)4.3 二次拉深模的冲压力计算 (43)4.3.1 拉深力 (43)4.3.2 压边力 (43)4.3.3 拉深部分总冲压力 (44)4.4 压力机选用 (44)4.5 压力中心计算 (44)4.6 拉深模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44)4.6.1 拉深凹模的结构设计 (44)2013年机械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4.6.2 拉深凸模设计 (45)4.6.3 压边定位圈设计 (46)4.6.4 推件块设计 (47)4.6.5 限位装置设计 (47)4.7 标准件确定 (48)4.7.1 模架确定 (48)4.7.2 上模螺钉确定 (48)4.7.3 上模销确定 (48)4.7.4 模柄确定 (49)4.7.5 模柄防转紧定螺钉的确定 (49)4.7.6 带螺纹推杆的确定 (49)4.7.7 带螺纹推杆螺母的确定 (49)4.7.8 弹性元件设计 (49)4.7.9 弹顶器的确定 (50)4.7.10 拉深凸模上固定螺钉的确定 (50)4.7.11 带肩推杆的确定 (50)4.8 模具闭合高度、校验压力机 (50)5 结论与展望 (52)5.1 结论 (52)5.2 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52)致谢 (53)参考文献 (54)优秀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1 绪论1.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主要是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俗称冲压或冲压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毕业设计说明书--轴盖冲压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轴盖冲压模具设计

2020年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安阳工学院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安阳工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目录中文摘要、关键词 (1)英文摘要、关键词. (2)引言 (3)第1章冲压件工艺性分析及参数计算 (4)1.1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 (4)1.2主要工艺参数计算 (4)1.2.1计算毛坯直径 (4)1.2.2确定是否加修边余量 (5)1.2.3确定是否需要压边圈 (5)1.3拉深次数 (5)1.4翻边前预冲孔尺寸计算 (5)第2章排样的设计与计算 (8)2.1冲裁件的排样 (8)2.2搭边 (9)2.3材料利用率 (9)第3章冲裁方式设计及力的计算 (10)3.1冲压件的冲裁方式 (10)3.2力的计算 (11)3.2.1冲裁力 (11)3.2.2卸料力、推料力和顶件力的计算 (11)3.2.3拉深力和压边力的计算 (12)3.2.4总冲压力的计算 (13)3.3压力中心的计算 (13)第4章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及加工工艺 (13)4.1计算凸、凹模的工作部分的尺寸 (13)4.1.1凸、凹模间隙值的确定 (13)4.1.2落料时尺寸计算 (14)4.1.3拉深时尺寸计算 (15)4.1.4冲孔时尺寸计算 (16)4.2凸凹模的长度的确定 (17)4.3凸模强度的校核 (17)4.4凹模的外形与尺寸 (18)4.4.1凹模壁厚及高度的确定 (18)4.4.2凹模板上螺钉孔和销钉孔的确定 (18)第5章主要工作部分设计及尺寸计算 (19)5.1导料板的导料尺寸 (19)5.2条料宽度的设计 (20)5.3推杆的选材,热处理工艺方案 (20)5.4模柄设计及固定方式 (21)5.5定位零件的设计 (21)5.6顶杆与推板的设计 (22)5.7打料板的设计 (22)5.8压边圈的设计 (22)5.9凸、凹模的固定 (22)5.10弹性元件的选用 (23)5.11确定装配基准 (24)第6章模架总体结构的设计及冲压设备的选择 (25)6.1模具的闭合高度的计算 (25)6.2冲模模架的选用 (26)6.3冲压设备的选用 (27)结论 (27)致谢 (28)参考文献 (29)轴盖冲压模具设计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模具已成为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

轴盖复合模设计

轴盖复合模设计

摘要本设计分析了轴盖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提出了合理的成型工艺。

确定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零件冲压成形的方向和模具结构,并进行了工艺参数的计算,且对模具的设计、工作过程、装配、调试工艺作了阐述。

该次设计需要设计复合摸来完成此工件的加工,采用复合模一次压制成型。

该工艺特点是首先进行落料,再冲孔,最后翻边成形。

采用这种方法加工的工件外观乎整、毛刺小、产品质量较高,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设计过程充分利用了各种可以利用的方式,同时在反复的思考中不断深化对各种理论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翻边模模具结构工艺成形目录前言一、冲压工艺分析 (5)1.1冲压件的工艺分析 (5)1.2工艺方案的确定 (5)二、工艺参数的计算 (7)2.1毛坯的尺寸计算 (7)2.2排样及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8)2.3各部分工艺力的计算 (8)2.4计算压力中心 (9)2.5主要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9)2.5.1冲孔刃口尺寸计算 (9)2.5.2落料刃口尺寸的计算 (10)2.5.3翻边的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10)2.6冲压设备的选择 (11)三、模具总体结构的设计 (14)3.1绘制模具总体结构草图 (14)3.2模具结构的设计,确定结构件的形式 (14)3.3模架的选择 (17)3.4模架的动作过程 (17)四、模具主要零件结构设计的分析 (18)4.1冲孔凸模设计 (18)4.2落料凹模的设计 (19)4.3凸、凹模的设计 (20)五、模具图样设计 (21)5.1绘制模具总图 (21)5.2绘制非标零件图 (21)六、模具装配与调试 (31)七、总结 (33)八、参考文献 (34)前言在冲压生产中,常常将几个单工序冲压过程集中在一副模具中完成,这种在压力机的一次工作行程中,在一副模具的同一工位同时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工序的模具就称为复合模具。

冷冲压是一种先进的金属加工方法,与其它加工方法(切削)比较,它有以下特点:1)它是无屑加工被加工的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下产生塑性变形.不产生切屑,变形中金属产生加工硬化。

(完整版)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完整版)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绪论1.1 概述冲压成形作为现代工业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加工方法,用以生产各种板料零件,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其成形件具有自重轻、刚度大、强度高、互换性好、成本低、生产过程便于实现机械自动化及生产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其它加工方法所不能相比和不可替代的先进制造技术,在制造业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能源、机械、信息、航空航天、国防工业和日常生活的生产之中。

在吸收了力学、数学、金属材料学、机械科学以及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后,已经形成了冲压学科的成形基本理论。

以冲压产品为龙头,以模具为中心,结合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在产品的巨大市场需求刺激和推动下,冲压成形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化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 冲压技术的进步进几十年来,冲压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它不仅表现在许多新工艺与新技术在生产的广泛应用上,如:旋压成形、软模具成形、高能率成形等,更重要的是人们对冲压技术的认识与掌握的程度有了质的飞跃[1]。

现代冲压生产是一种大规模继续作业的制造方式,由于高新技术的参与和介入,冲压生产方式由初期的手工操作逐步进化为集成制造(图1-1)。

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以大型覆盖件冲模为代表,我国已能生产部分轿车覆盖件模具。

轿车覆盖件模具设计和制造难度大,质量和精度要求高,代表覆盖件模具的水平。

在设计制造方法、手段上已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模具结构功能方面也接近国际水平,在轿车模具国产化进程中前进了一大步。

但在制造质量、精度、制造周期和成本方面,以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标志冲模技术先进水平的多工位级进模和多功能模具,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精密模具品种,在制造精度、使用寿命、模具结构和功能上,与国外多工位级进模和多功能模具相比,存在一定差距[2-3]。

1.4 模具CADCAECAM技术冲压技术的进步首先通过模具技术的进步来体现出来。

对冲模技术性能的研究已经成为发展冲压成形技术的中心和关键。

车轴盖冲压工艺及模具毕业设计

车轴盖冲压工艺及模具毕业设计

目录摘要 (3)ABSTRACT (3)引言 (4)第一章零件的工艺分析和毛坯尺寸计算 (3)1.1零件的分析以及模具选择方案 (3)1.2模具类型的选择 (3)第二章设备的选择 (6)2.1落料所需要的力的计算 (6)2.2拉深所需要的力的计算 (6)2.3冲孔所需要的力的计算 (7)2.4翻边所需要的力的计算 (7)2.5选择压力机 (7)第三章模架的确定和装配草图的设计 (9)第四章落料工序排样图的设计 (12)4.1排样图的设计 (12)4.2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12)第五章工作零件的设计及加工 (13)5.1工作尺寸的计算 (13)5.1.1 落料工序的计算 (13)5.1.2 拉深工序的计算 (14)5.1.3 冲孔工序的计算 (15)5.1.4 翻边工序的计算 (15)5.2复合模的设计及加工 (16)5.2.1 落料凹模的设计及加工 (16)5.2.2 落料拉深凸凹模的设计及加工 (17)5.2.3 拉深翻边凸凹模的设计及加工 (18)5.2.4 冲孔凸模的设计及加工 (19)5.2.5 翻边冲孔凸凹模的设计及加工 (20)第六章辅助结构零件的设计及选用 (22)6.1卸料装置 (22)6.2压料装置 (23)6.3顶出装置 (24)6.4导向装置 (26)6.5定位装置 (27)6.6螺钉及销钉 (27)6.7模柄的选择 (27)6.8固定板和垫板 (27)6.9上模座与下模座 (30)第七章模具材料的选择及热处理 (31)第八章装配图的绘制及工作过程和模具结构的分析 (32)8.1装配图的绘制 (32)8.2模具结构和工作过程 (33)8.3模具结构的分析 (33)第九章压力机的校核 (35)参考文献 (36)致谢 (37)附录车轴盖冲压复合模的设计摘要:本文设计了一副车轴盖复合模具,分析了零件的成型工艺,介绍了模具的主要工作零件的设计和加工,模具材料的选择,同时还分析了模具的工作过程。

轴承防护盖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轴承防护盖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轴承防护盖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任务书1.课题意义及目标(1)意义以轴承防护盖为设计课题,锻炼学生熟练使用AutoCAD绘图软件的能力,让学生在模具设计,模具选材,模具成型工艺分析,以及资料检索方面获得综合训练和提高,为以后工作奠定较扎实的基础。

(2)目标:以所学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实用为目的,通过对轴承防护盖冲压工艺的分析及相关参数的计算,进一步使用AutoCAD绘图软件绘制模具的总装图及零件图,总结出并熟练掌握模具设计的规律和方法。

2.主要任务1)绘制模具装配图及零件图2)编制设计说明书一本3)电子资料一份3.主要参考文献1)王新华.简明冲模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2)梁炳文.实用钣金冲压工艺图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3)冯柄尧. 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4)杜东福.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5) 薛启翔.冲压模具设计结构图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进度安排审核人:年月日轴承防护盖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摘要:此次的设计内容是轴承防护盖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这次设计是对我的一次考量,利用四年所学专业知识的积累进行一次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在我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的情况下,对于轴承防护盖的冲压工艺选取采用冲孔、落料、胀形级进冲压以达到生产效率高、模具成本低的目的。

在设计时我考虑的主要工序内容包括:1.冲压工艺的分析与计算;2.模具结构的确定;3.模具装配图及零件图的绘制。

这次设计不同于以往其他人的设计,我在冲压工艺分析方面融入书本知识以及结合国内外研究情况,选取了一套生产率极高的级进模生产方案。

在这个工艺路线的确定下,对模具总体结构方案进行确定;对冲压工艺参数进行计算。

在这一系列的工作下,锻炼了我熟练使用AutoCAD绘图软件的能力,让我在模具设计,模具选材,模具成型工艺分析,以及资料检索方面获得综合训练和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案 二 : 采 用 先落料 , 再 拉深 、 冲孔 , 最 后 翻边
需 计 算 修 边 余 量.由《冲压 工 艺 学 》 表4 _ 4可 知, 修边 余 量 8取 2 m m. 则 D=d 十 2= 9 9 . 9 3+2
× 2=1 0 3 . 9 3 m m. 故 毛坯 直径 取 1 0 4 m m.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6 - — 1 3
①落 料 ②拉深 ③ 冲孔 ④ 翻边 方 案一 : 采 用单拉 深模 、 冲孔模 、 翻边 模 4副模具来 完成 . 虽 然模 具 结 构简 单 , 制 造方 便 , 但 需 4道 工 序 , 不 容 易保 证 尺寸精 度 , 很 难满 足生产技 术要 求 , 模 具制
复合模 , 由于该 轴 盖件 的结 构不 复杂 而且 轴对 称 ,
毛 坯 相 对 厚 度 : 古 × 1 0 0 = × 1 o 0 = 1 . 4 4 2 ,
该 圆筒 件 的拉 深 系数 : m= = =0 . 5 6 3 , 判
复合模 的成本 不高 , 制造 的难 度不 大 , 易保 证尺 寸 的精度 , 操 作方 便 , 需 用 2副 复合 模 , 与单 工 序 模 相 比, 减少 单工 序模 具数 量 , 提高 生产 效率 . 通过 上述 三个 工艺 方 案 在 产 品 质 量 、 生 产 效 率、 设 备 条件 、 模具 的制 造 和经 济效益 等方 面进 行
第3 0卷
第 9期
吉 林 化 工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A L O F J I L I N I N S T I T U T E 0 F C H EM I C AL T E C HN O I OG Y
Vo 1 . 3 0 No . 9
3 . 2 拉 深次 数确 定
的级进 模 结构 , 虽 然 冲压 生 产效 率高 , 操作 安全 简 单, 制件质量高 , 生 产 成本 较 低 , 但 级 进模 设 计 和
制造 过程 难度 大 , 模 具 制造 中 的费用 成本 高 , 对 经 验 的依 赖 性较 强.
方案三 : 落 料 拉 深 同时 进 行 , 既 采 用 落 料一 拉 深复合 模 . 冲孔 翻 边 同 时进 行 , 既采 用 冲 孔. 翻 边
键 词: 轴盖件 ; 冲压 工 艺 ; 模 具设 计 ; 复 合模 文献标志码 : A

中图分类号 : T G 3 8 8
轴 盖件是 轴 端 封 闭安 装 时 的重 要 零 件 , 使用
数 量通 常较 多. 图 1所示 为某 机 械设 备 上 的一种
通 用轴 盖 零件 , 材料为 0 8钢 深 冲压冷 轧 板 , 料厚
( 1 . 吉 林 化 工 学 院 机 电 工程 学 院 , 吉林 吉林 1 3 2 0 2 2 ; 2 . 辽 河 石 油 职业 技 术 学 院 机 电工 程 系 , 辽 宁 盘锦 1 2 4 0 0 0; 3 . 吉 林 化工 学 院 材 料科 学 与工 程 学 院 , 吉林 吉 林 1 3 2 0 2 2 )
造 费用 大 , 占用 设备 多 , 操 作不便 , 生产 效率 低.
作者简介 : 姜 峰( 1 9 8 4 一 ) , 男, 辽宁风城人 , 吉林化工学院助教 , 硕士, 主要从事压 铸模设计 及有色合 金的制备组 织 性 能 方 面 的研 究 .
第 9期

峰, 等: 轴盖件冲压工艺优化及其模 具设计
S e p . 2 01 3
2 0 1 3年 9月
文章 编 号 : 1 0 0 7 - 2 8 5 3 ( 2 0 1 3 ) 0 9 - 0 0 5 6 - 0 4
轴 盖 件 冲压 工 艺优 化及 其模 具 设 计
姜 峰 , 滕 家庄 , 陈 晨 , 朱 国东 , 王 鑫 , 董 薇
图1 轴 盖 制 件 图
径 要合 适. ③ 拉深 件各部 分尺 寸 比例要恰 当 . ④ 拉
深 件厚 度 的不均 匀 现象 要 考 虑 . ⑤ 拉 深件 的尺 寸 精 度不 宜过 高 ) ; ( 4 ) 拉深 件 的制 造精 度 包括 直 径 方 向的精度 和高度 方 向 的精度 ; ( 5 ) 生产 批 量 . 从 以上 五个方 面 的综 合分 析 中可 以看 出该 制件 为筒
2 轴 盖件 工 艺 方 案 优 化 及确 定
通过 以上对 工 件 的工 艺 性 分 析 , 可 以确 定 生 产该 工件 所需 的基本 工序 为 :
形件 , 尺寸有 公差 要求 , 此制 件 的形 状满 足拉 深工 艺要求 , 可 用拉深 工序加 工 , 再拉深 工序 之后需 进
行 冲孔 翻边 , 从变 形 的程度来 看属 于浅拉 深件 . 因 此, 在拉 深 的过程 中能 否一 次成形 、 保证 制件 平整 而且无 裂纹 是 该零件模 具设 计 中的关键 .
t =1 . 5 m m, 该制 件结 构形状 简单 、 轴对 称 , 表 面要 求 平整 , 不能有 瑕疵 、 划痕 、 毛刺 等 , 孔 不允 许严 重
变形, 大 批量 生产 .
1 轴 盖 件 的工 艺分 析
对 该制 件 的工 艺 性 分 析 时 主 要 考 虑 以下 方 面: ( 1 ) 冲压 件 的形 状 和 尺 寸 ; ( 2 ) 工 件 的精 度 和 粗 糙度 ; ( 3 ) 拉 深件 的工 艺性 ( ① 拉深 件 的形 状 应 尽 量简 单对称 , 以利于拉 深成 形. ② 拉深 的圆角 半
摘要 : 通过轴盖件产品 , 分 析 了在 批 量 生 产 条 件 下 其 冲压 工 艺 及 模 具 设 计 要 点 , 优 化其工艺 方案 , 并 设
计 了落料拉深模 、 冲孔 翻边模 2副模具 , 简述 了该模 具结构及 其工作过 程 , 对 类似零件 的模具设计 提供

定 的参考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