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制造强国心得体会
制造强国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制造行业的工作者,我深感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我认为技术研发是打造制造强国的核心。
在现代社会,科技日新月异,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
只有不断研发新技术,才能生产出更加优质、高效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技术研发,提出了“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口号,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例如,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就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企业的不断研发,技术创新,终于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
人才是制造强国的基石。
一个国家制造能力的强弱,离不开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我国在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例如,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已经居世界第一,每年培养的工程师数量也是世界最多的。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程技术人才的素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我们需要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工程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我认为,绿色制造是制造强国的重要标志。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制造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一致共识。
我国政府也明确提出,要推进绿色制造,实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我国的电动汽车产业,就是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通过企业的技术创新,实现了电动汽车的绿色生产、绿色使用,为全球的环境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一个制造业的工作者,都要有清醒的认识,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念,脚踏实地的作风,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坚信,只要我们全体制造业的工作者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我国的制造业一定能够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我国的制造业一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为全球的经济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机械制造论文---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谈及中国是制造大国还是制造强国,或许会有许多人认为我国早已从制造大国晋级为制造强国,其实不然。
我国虽然近几十年飞速发展,但依然不能称之为制造强国,只能称为制造大国。
制造业是国家生产能力和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体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制造能力,永远成不了经济强国。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于制造业的成长。
30多年来,制造业的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一直维持在40%以上。
中国财政收入的一半来自于制造业。
20世纪兴起的核技术、空间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学技术等高新技术无一不是通过制造业的发展而产生并转化为规模生产力的。
其直接结果是导致诸如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移动通信设备、国际互联网、智能机器人、科学仪器、生物反应器、医疗仪器、核电站、飞机、人造卫星、航天飞机等产品相继问世,并由此形成了制造业中的高新技术产业,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企业与社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模式乃至人们思维方式都产生了深刻变化。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不可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现代化和国家的富强、经济的繁荣就无从谈起。
制造业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石。
所以,要看我国到底是制造大国还是制造强国,显然得看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
制造业又与我现阶段所学的机械技术紧密相联,那么我国现阶段制造业水平到底如何呢。
中国机械制造业主要是1949年以后发展起来的,我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也是和制造业的进步分不开的。
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我国制造业已经构建了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制造体系。
当今中国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制造大国。
2008年以前,美国制造业增加值一直位居世界第一。
2009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上升到21.22%,而美国为18.41%,日本为10.88%,德国为5.88%。
2010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到19.8%,超过美国的19.4%,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
如何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
我国制造业的转型
制造大国
中国制造
制造强国
中国创造 中国创造
主旋律:产品和产业构造晋级 根底:进步人力资源的质量,实现人力资源的高程度运用
人力资源对制造业转型的重要性
人 力 资 源
强
大
技术创新是制造业开展的生命线
技术创新,关键在人才
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立,是制造业增 强自主创新、打破技术壁垒、提升技 术改造才能的战略举措,是构建制造 业技术创新体系、增强核心竞争力的 内在要求
如何从制造业大国 到制造业强国
分析思路导读
现状
分析我国制造业的现状、特点及所处大环境的变化
转型 出路
通过我国与世界制造业强国人力资源现状的比 照,明确人力资源对制造业转型的重要性
从人力资源角度分析我国如何从制造业大国到制产品产量已列居世界第一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大国, 但我国制造业总体程度还不高,许多领域仍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价值的低端, 创新才能较弱,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少,大型跨国企业和国际著名品牌少, 我国已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
制造业强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把保存和训练员工当作大事 制造业第一强国
特殊聘用制缓解技工短缺 鼓励技术进步
现场消费率世界第一
我国制造业人力资源现状
我国制造业的人力资源虽数量大、本钱低,但高程度人 才匮乏且构造不合理
•我国技师和高级技师只占1.5%
•我国的劳动技能指数 仅居世界第59位
•具有研究生及以上、本科、专科、高中、初中级以下学历 的人员分别占:0.7%、8%、15.7%、33.6%和42%
占全球制造业总值的15.6% 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 全球第二大工业制造国 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占全国GDP的1/3,工业的80%
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作文
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作文你知道吗?咱们国家现在可是个响当当的制造大国呢。
你随便走进一家超市,瞅瞅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好多都是咱们自己制造的。
大到冰箱彩电,小到螺丝钉,中国制造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咱就说这制造业的规模吧,那可真是大得惊人。
全世界到处都能看到装满“中国制造”的集装箱在跑来跑去。
这就好比是一场超级盛大的全球商品派对,中国制造那绝对是不请自来、还超级受欢迎的嘉宾。
但是呢,光人多势众可不行啊,咱得朝着制造强国迈进。
制造强国是啥样的呢?那可就像是武林高手,不仅武艺高强,还得有独门秘籍。
在制造强国里,创新就像是绝世武功。
你想啊,如果老是生产那些别人都能做的东西,那多没劲儿啊,就像大家都会耍的三脚猫功夫,不值钱。
咱们得创新,搞出那些别人想都想不到的高科技玩意儿。
比如说,现在很火的5G技术,这就是咱们走向制造强国路上的一个大招。
有了5G,就像给制造业装上了超级翅膀,可以让机器之间的对话变得超级快,生产效率就像火箭一样往上蹿。
质量也是迈向制造强国的关键一步。
咱不能老是被人说中国制造就是“便宜没好货”,这多伤自尊啊。
咱得把质量提上去,让每一个产品都像是精心打磨的艺术品。
比如说咱的高铁,那速度又快,坐起来又稳,还特别安全,这就是高质量制造的典范。
坐咱们的高铁,就像坐在一个超级舒适的移动城堡里,风驰电掣地在大地上穿梭。
还有人才,这可是制造强国的“武林秘籍”里最神秘的一页。
没有厉害的人才,就像打仗没有厉害的将军,那肯定不行。
得培养一大批既懂技术又有创意的工匠和工程师。
这些人就像是制造世界里的魔法师,能把一堆原材料变成超级厉害的产品。
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知识,还得有一颗热爱制造的心,就像厨师热爱美食一样,对每一个产品都精雕细琢。
要从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品牌也不能少。
你看那些国际大牌,一说名字大家都觉得高大上。
咱们也得有自己的国际大牌啊。
不能老是给别人做嫁衣,咱们自己的品牌也要在世界舞台上闪闪发光。
这就好比是在时尚界,咱们不能老是当裁缝,也得当一回超级模特,让全世界都为咱们的品牌尖叫。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
1.“两化深度融合”是我国新型工业化、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两化”是指()。
(10.0分)A.城镇化和信息化B.工业化和城镇化C.农业化和工业化D.工业化和信息化2.世界上首次证明工业控制系统本身也有漏洞的事件是()。
(10.0分)A.2010年,黑客袭击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B.2007年,俄罗斯黑客成功劫持Windows Update下载器C.2010年,黑客攻击了伊朗核电站的离心机工业控制系统D.1999年,黑客入侵美国国防威胁降低局的军用电脑3.国家的地位首先是由它的经济实力决定的,而大国的经济实力主要由()决定。
(10.0分)A.农牧业B.制造业C.金融业D.建筑业1.支持工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软件有哪些种类?(10.0分))A.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产品研发类软件B.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经营管理类软件C.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PCS)等生产控制类软件D.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等集成与协同类软件2.下列技术中,属于华盛顿邮报网站提出的驱动未来经济技术的颠覆性技术的有()。
(10.0分))A.移动互联网B.物联网C.云计算D.知识性工作的自动化3.下列措施中,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工业系统安全的有()。
(10.0分))A.加强工业控制系统漏洞及其挖掘技术研究B.进行ICS安全应用行为分析与学习能力的研究C.建立重要ICS安全应急响应机制D.引进国外先进工业控制系统,减少对国内工业软件技术研究的投资1.知识性工作自动化是运用电脑来进行复杂分析、精确判断,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10.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2.我国当前的资源利用很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是我国走向制造强国的限制因素之一(10.0分)我的答案:错误答错3.工业软件及其应用技术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两化”深度融合的标志。
(10.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4.目前,我国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方式和工艺流程的水平亟待提升(10.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第四讲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教学目的:通过分析我国制造业的现状,以与新背景下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让学生了解《中国制造2025》制定出台的背景、"三步走"发展规划和未来十年的重点发展领域,把握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思路与路径.深刻理解建设制造强国是一项国家战略,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把各种力量动员起来,共同推进.课程内容:1.我国制造业的总体状况2.《中国制造2025》制定出台的背景3.《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内容和总体思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为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更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历史证明,每一次制造技术与装备的重大突破,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强国的竞争格局,制造业的兴衰印证着世界强国的兴衰.实践也证明,制造业是创新的主战场,是保持国家竞争实力和创新活力的重要源泉.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需要大力发展制造业,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通过制造业创新升级铸就更加坚实的强国之基.一、中国制造大而不强关于中国制造目前的情况,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值得我们关注,就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当中,2010年我国再次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历史上中国曾经是制造业的第一大国,但是大约在1850年前后,中国丢掉了这个位置.经历了160年,我们又重回制造业第一大国这个位置,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我们可以通过最新统计数据来更清晰地认识我国是制造大国这一事实:2014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已达22.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5.85%;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超过20%,连续5年保持制造业世界第一大国地位.在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共有100家企业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比2008年增加65家,其中制造业企业56家〔不含港澳台〕,数量仅次于美国〔130多家〕.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造业的不断追赶,尤其是近十年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直接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增强了我国在全球化格局中的国际分工地位.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制造大国的地位坚实而牢固,但我们离制造强国还有一定差距.目前,国内外对于"制造强国"的概念和内涵没有统一的描述.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工业发达国家进行梳理和研究,大致上可以将"制造强国"的内涵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规模和效益并举.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公认的制造强国的发展历程来看,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制造业规模日趋壮大,产业质量不断提高.二是国际分工中具有较高地位.当今多数制造强国中,高技术产业和服务型制造占比较高,在国际分工中大多处于产业链高端地位,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其拥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不论是既有的制造强国,还是具有后发优势的"潜在"强国,都要求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制造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发展,保持持续发展的能力.现有的制造强国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拥有雄厚的产业规模.这反映了制造业发展的实力基础,表现为产业规模较大、具有成熟健全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有相当比重.二是优化的产业结构.这反映了产业间的合理结构,各产业之间和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密切联系,产业组织结构优化、基础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水平较高、拥有众多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国企业.三是良好的质量效益.这体现了制造业发展质量和国际地位,表现为制造业生产技术水平世界领先、产品质量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创造价值高、占据价值链高端环节等.四是持续的发展能力.这体现了高端化发展能力和长期发展潜力,表现为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与世界制造强国相比,中国制造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大而不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还是受制于人.比如目前我们80%左右的芯片还是依赖进口,很多制造企业还是处于加工组装这个环节,价值链还是在中低端这个状况.第二,品牌质量水平还不够高.我们还缺乏国际上有影响力、大型的跨国公司和品牌企业,而且质量事件也时有发生,我们急需把我国的品牌质量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第三,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我们在产业布局上,各地还存在同质化的竞争,在产业链的中高端还要花大的精力去提升和突破,继续提高产业层次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第四,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还不是很畅通.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瞄准国际的制造业高端来进行创造、创新、开拓,我们还有很多工作有待加强.二、中国制造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加快发展制造业,提升制造业水平,使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已成为全社会共识.当前与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制造业面临着新形势,为此我们必须清醒分析研判,制定科学的应对方案,使中国制造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总的来看,我国制造业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的战略机遇期,未来十年挑战巨大,机遇也前所未有.具体来看,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双重挤压、低成本优势快速递减和新竞争优势尚未形成的两难局面,进人了"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在长期粗放发展之后,我国制造业发展将越来越具有"爬坡"和"登山"的性质,即在每一个产业中都必须向上走,从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跃迁和攀升,否则庞大的产业大军将拥挤在低洼地中,面临"路径依赖"和"低端锁定"的风险.同时,也肩负着国内经济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双重任务,国家一系列改革发展重大举措为制造业转型发展带来新机遇. 新形势: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将给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带来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变革的重要力量.当前,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将对全球制造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并改变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格局.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促进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深刻变革,智能化服务化成为制造业发展新趋势.泛在连接和普适计算将无所不在,虚拟化技术、3D打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重构制造业技术体系,如3D打印将新材料、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植入产品,使产品的功能极大丰富,性能发生质的变化;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泛在信息的强力支持下,制造商、生产服务商、用户在开放、共用的网络平台上互动,单件小批量定制化生产将逐步取代大批量流水线生产;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工厂将成为未来制造的主要形式,重复和一般技能劳动将不断被智能装备和生产方式所替代.随着产业价值链重心由生产端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的转移,产业形态将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网络众包、异地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订制、精准供应链管理等正在构建企业新的竞争优势;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加速重构产业价值链新体系.当今,我国在相当一些领域与世界前沿科技的差距都处于历史最小时期,已经有能力并行跟进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环境和要素成本约束日益趋紧,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已不再是总量扩张的过程,而主要是结构升级转型的过程,增速下降可能带来某些难以预料的挑战,这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紧迫要求.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资源能源、生态环境、要素成本等都在发生动态变化.从资源能源看,我国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人均淡水、耕地、森林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40%和25%,石油、铁矿石、铜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可采储量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7.7%、17%、17%.从环境压力看,长期积累的环境矛盾正集中显现,目前全国有70%左右的城市不能达到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7个省〔区、市〕的6亿左右人口受雾霾天气影响,水体污染较为突出,土壤污染日益凸显,重大环境事件时有发生.从要素成本看,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和要素成本的全面上升,我国制造业原有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消失.我国制造业传统竞争优势赖以保持的多种要素约束日益趋紧,已经使粗放式的发展道路越走越窄.经济新常态下,在原有比较优势逐步削弱、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的新旧交替期,我国制造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新挑战:全球产业格局重大调整,国际贸易规则正在重构,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严峻的外部形势.从产业格局来看,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与中低收入国家争夺中低端制造转移同时发生,对我国形成"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既有增长空间受限.一方面,高端制造领域出现向发达国家"逆转移"的态势.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各国纷纷制定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发挥后发、要素成本低廉、工业体系比较完整等优势,大力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拓展国际市场,现已成为世界工厂和全球最大的加工制造基地.2014年我国吸收外资规模达1196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外资流入国.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发达国家加大了对我国产业升级的阻击.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外需下降的情况下,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数字化制造等新兴产业为重要特征的"再工业化",力图改变"发达国家控制研发、设计、销售环节,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进行加工制造"的全球产业分工格局,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加强对产业制高点的争夺,形成全价值链的产业竞争布局.2011年,美国政府正式启动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提出了"在哪里发明、在哪里制造"的口号,要重新夺回制造业的世界市场.为了解决高校基础研究和企业成果转化之间的矛盾,美国政府专门建立了由一批"制造创新研究院"组成的国家制造创新网络,第一批拟建15个,目前已建立和正在建设的有8个.德国结合自己的国情,提出了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工业4.0"计划,以确保德国的世界制造强国地位.2013年,英国发布了《未来的制造》报告.同时,设立了先进制造、成形技术等7个"高价值制造推进研发中心",为加快促进成果转化.目前,制造业向发达国家的回流已经开始.如苹果电脑已在美国本土设厂生产,日本制造企业松下将把立式洗衣机和微波炉生产从中国转移到日本国内,夏普计划在本土生产更多机型的液晶电视和冰箱,TDK也将把部分电子零部件的生产从中国转移至日本秋田等地.另一方面,随着要素成本的快速上升,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上也面临着新兴经济体的激烈竞争,不少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动转移到要素成本更低的国家进行生产.越南、印度等一些东南亚国家依靠资源、劳动力等比较优势,也开始在中低端制造业上发力,以更低的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转移.一些跨国资本直接到新兴国家投资设厂,有的则考虑将中国工厂迁至其他新兴国家.比如一些制造商正在转向越南市场.前不久,日本打印机制造商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宣布,计划在2018年3月之前将旗下越南打印机年产量增长4倍,至200万台.该公司已经将在中国的部分业务转移到海防市,使得越南成为该公司打印机最大制造基地.微软计划关停诺基亚东莞工厂,部分设备转移到越南河内;耐克、优衣库、三星、##等知名企业纷纷在东南亚和印度开设新厂.此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强化与全球贸易规则重构相交织,我国也将面临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新挑战.一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强化.近年来,我国成为遭受贸易救济调查最严重国家,2014年上半年的涉案金额52.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6%.可以预见,未来我国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摩擦将更为激烈,对我国制成品出口将造成不利影响.二是全球贸易规则也处于重构过程.美国极力推动打造跨太平洋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TPP〕,在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劳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高门槛,将进一步削弱我国工业出口产品的成本优势,也将影响我国工业实施的"走出去"战略.此外,美国推动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美欧双方互相降低非关税壁垒,统一各类认证等监管标准,也将挑战我国参与的金砖国家准贸易联盟.全球贸易投资秩序的重建,可能对国内贸易投资产生替代效应,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压力将会增大.新机遇:国家做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内需潜力和改革红利不断释放,为制造业发展开辟广阔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一系列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部署.四化同步发展为制造业创造了新需求,开拓了新市场.如城乡一体化将成为拉动制造业内需增长的主要动力,按照目前的城镇化速度,未来每年将有1000余万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据测算,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将带动10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和5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现代化也将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等都为制造业创造着巨大的需求."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也将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区域协调发展等推动制造业的发展.总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中国,各产业部门新的装备需求、人民群众新的消费需求、社会治理服务新的能力需求、国际竞争和国防建设新的安全需求,在生产装备技术水平、消费品品质提升、公共设施设备供给、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可控等各方面,都对制造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个正在形成的13多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国内消费市场,是我国制造业所拥有的最大优势.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也使我国制造业获得新的发展动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新一轮改革,将有助于破除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解决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深层次矛盾,激发市场活力.近一时期,下放和取消行政审批权限、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降低融资成本、推进创新创业等一大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改革举措相继出台,一个更加宽松公平、鼓励竞争,更有利于企业创新和工业发展的环境开始形成,为制造业由大变强提供了持续动力和坚强保障.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也给我国的制造业发展带来重要机遇.当今,我国在相当一些领域与世界前沿科技的差距都处于历史最小时期,已经有能力并行跟进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三、中国制造新愿景、新蓝图、新路径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慎应对、前瞻部署,《中国制造2025》应运而生.实施《中国制造2025》,建设世界制造强国,是我们吸取错失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战略选择.《中国制造2025》以"由大变强"为内核,结合我国制造业发展实际和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根本要求,提出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阶段:到2025年,综合指数接近德国、日本实现工业化时的制造强国水平,基本实现工业化,中国制造业迈入制造强国行列,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在创新能力、全员劳动生产率、两化融合、绿色发展等方面迈上新台阶,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第二阶段:到2035年,综合指数达到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前列国家的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强国.在创新驱动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第三阶段:到2045年,乃至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综合指数率略高于第二方阵国家的水平,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一方阵,成为具有全球引领影响力的制造强国.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提出中国制造的"三步走"规划,主要是基于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进程的认知、前瞻以与对世界制造强国发展水平的总体研判综合得出的,既不是出于对制造业发展成就的盲目自大,更没有因为与制造强国差距而悲观泄气.特别是我国制造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已建成全球门类最为齐全的工业体系,总体规模大幅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已经具备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基础,同时也拥有赶超现有强国的市场环境和资源条件.一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部分关键领域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工业领域技术创新经过模仿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个阶段,产业总体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正在由跟随式创新向引领式创新转型.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一方面,重点行业先进产能比重快速提高,智能制造、高速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等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装备制造业比重超过10%;另一方面,淘汰落后产能取得积极进展,先进产能比重持续上升,低端落后产能不断淘汰.三是工业资源能源消耗强度逐步降低,绿色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十二五"前四年,我国工业能耗累计下降21%,工业水耗累计下降28%左右,基本实现"十二五"预计目标.四是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工业空间布局不断优化.企业兼并重组效果逐步显现,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化重点产业布局和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中国制造2025》不仅提出了"三步走"跻身制造强国的愿景,更为中国制造未来十年的发展指明了清晰的路径.九大任务包括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十大重点领域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与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五项重点工程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解决长期制约重点领域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突破一批标志性产品和技术,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总结起来,《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思路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人才体系,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未来十年,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着力点不在于追求更高的增速,而是要按照"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总体要求,着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核心.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不仅会带动传统制造领域的生产率提高和产品性能提升,还会带来战略性新兴产业数量众多的新材料、新能源、新生物产品、新设备的出现,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我国的研发投入规模近几年来一直处于世界前列,2013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11800亿元,研发投人强度首次突破2%.但与世界强国相比,产业创新能力还有不小的差距.我国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达50%以上,95%的高档数控系统、80%的芯片、几乎全部高档液压件、密封件和发动机都依靠进口.必须把增强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二是坚持质量为先,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内核.高质量是制造业强大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从市场竞争的角度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既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表征;既是科技创新、管理能力、劳动者素质等因素的集成,又是。
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
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中国一直致力于提升其制造业水平和竞争力。
然而,在全球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中国如何从制造业大国发展成为制造业强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呢?一、加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关键。
中国政府应当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
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建立联合研发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通过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提升整体的技术水平。
二、优化产业结构制造业结构优化是实现制造业强国的重要路径。
当前,中国制造业仍然以低端产品为主,缺乏高附加值的产品。
因此,要加强技术引进和创新,推动制造业由低端向中高端升级。
同时,发展服务型制造业,提高服务产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打造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三、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制造业发展的核心资源。
中国应当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鼓励高校和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人才。
同时,加强技工教育,提高技术工人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四、加强质量管理提升产品质量是实现制造业强国的基础。
中国制造业在一些领域的品质和信誉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中国应当推广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标准,加强质量监督和检验机构建设,推动企业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
五、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环境保护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环境保护。
现在已经到了必须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的时候。
政府应当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推动企业进行绿色化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排放。
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确保制造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总之,中国要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的转变,需要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入手。
只有全面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真正的制造业强国。
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作文
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作文
在咱中国的大地上啊,工厂的机器声可是响得跟过年放鞭炮似的,热闹得很!车间里,那些高科技的机器手臂忙得不亦乐乎,每一道工序都完成得精准无比,那精细劲儿,简直了!
咱中国制造的崛起,可不只是技术层面的飞跃哦。
背后还有那么多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呢!从飞机零件到咱家里的电饭煲,每一个小细节都体现出了匠人们的精湛技艺和追求完美的精神。
你知道吗?这些技术的突破,都离不开那些默默付出的科研人员。
他们可是没日没夜地钻研,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题。
虽然他们的名字可能不广为人知,但他们的贡献可是实打实的,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还有啊,现在咱中国也越来越注重绿色制造了。
毕竟,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才是长远之计嘛。
所以,我们都在努力节能减排,推动循环经济,让这片土地和每一滴水都更加生机勃勃。
咱中国制造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始终不忘初心,一心想着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我们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
成本,让更多人都能享受到实惠。
不管在城市还是乡村,中国制造
都无处不在,成为了咱老百姓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展望未来啊,咱中国制造的明天肯定会更加辉煌!只要咱中国
人齐心协力、不懈努力,就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加油,中国制造!。
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作文
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作文提起“中国制造”,那可真是让人又自豪又感慨。
就说我前段时间的一次亲身经历吧,让我对咱们国家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有了特别深刻的感受。
我家住在一个老旧小区,小区里的很多设施都已经老化。
去年夏天,家里的空调突然坏了,那可是个大热天,热得让人没法待。
我赶紧打电话叫了维修师傅。
师傅来了之后,一边检查一边跟我闲聊。
他说:“妹子,你这空调是国产的老牌子啦,用了这么些年,质量真不错。
”我好奇地问:“师傅,那现在国产空调和外国牌子比咋样?”师傅笑了笑说:“以前啊,大家都觉得外国牌子好,技术先进。
可这些年,咱们国产的可一点都不差!你看这压缩机、这电路板,技术越来越精,质量杠杠的。
”听师傅这么一说,我心里还挺高兴。
师傅很快就修好了空调,临走时还跟我说:“现在中国制造的家电,在世界上都有名,又好用又实惠。
”这事儿让我想起了之前去一个朋友家,他们家新装修,买的全是国产的智能家电。
什么智能冰箱,可以根据食材自动调节温度;智能洗衣机,能根据衣物材质选择洗涤方式。
朋友得意地跟我说:“这些国产的智能家电,功能不比外国的差,价格还更亲民。
”可不只是家电,咱们的国产汽车现在也是越来越牛了。
我表哥前段时间换车,买了一辆国产的新能源汽车。
有一次我坐他的车出去,那车内的配置真是让我眼前一亮。
超大的中控屏幕,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还有舒适的座椅。
表哥说:“以前总觉得进口车好,现在咱们国产车的技术上来了,性价比高得多。
”而且啊,我还听说现在很多外国品牌的汽车,里面的零部件好多都是中国制造的。
咱们的制造工艺和质量,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再说说手机吧,以前大家都追捧苹果、三星,可现在国产的华为、小米、OPPO 等品牌,在全球市场上都占据了一席之地。
我身边的朋友们,用的大多都是国产手机,拍照功能强大,运行速度快,外观也时尚。
这些年,中国制造不再只是简单的加工和组装,而是有了更多的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
从高铁到 5G 通信,从大飞机到航天工程,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创造转变。
关于中国由制作大国向制作强国发展过程的思考
关于中国由制作大国向制作强国发展过程的思考中国曾是加工大国,现在是制造大国,将来中国必将成为制造强国。
机械产品创新是机械工业科学发展的关键,中国机械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制造业生产总值世界第一,是“制造大国”,但机械工业还没有摆脱粗放型、外延式发展模式,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掌握得不多,自主创新产品少,附加值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
科技自主研发之路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过程中重要的策略。
目前,中国既面临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低中端竞争,又面临西方发达国家重振先进制造业的压力,面临严峻挑战。
数控技术是是先进的信息技术与自动控制、机械制造技术相结合的集成技术,其核心是数字化,可以引起机械工业的深刻变革,这就是“数控一代”概念的缘由和根据。
众所周知,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不仅要看产量,更要看结构。
从质量来看,中国的制造业更多的还处于低端水平,多数企业尚处于产业链中低附加值的底部。
也就是说,中国的制造业更多的还是在为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做嫁衣,中国的产业工人更多的还是在为发达国家创造利润。
而从结构来看,中国先进制造业,特别是服务型制造业的比重明显偏低。
很显然,处于低端水平、低附加值阶段的中国制造业,其国际竞争力除了劳动力成本、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之外,并没有其他方面的优势。
让人担忧的是,很多地方和企业似乎并没有真正认识到问题之所在。
而要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就必须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
高端装备制造是指制造业的高端领域,既包括传统制造业的高端部分,也包括新兴产业的高端部分,集中体现出技术上高端、居于价值链高端、占有产业链的核心部位等三个方面的显著特征,其发展水平决定着产业综合竞争实力。
面对挑战,制造业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革,而高新技术的应用正是这场变革中的关键力量。
那么在这种变革和调整的大环境下,我们大学生应该做些什么准备来在将来的改革过程中得以崭露头角呢?不难看出,这个转换过程,本质上就是从重加工到重设计的转变,所以,作为大学生,我们必须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创新的能力和掌握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熟悉数字化加工,熟悉现代设计的工作流程和行业标准,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
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
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之一。
然而,作为一个负责任和有远见的国家,中国追求的目标不仅仅是成为一流的制造业大国,而是成为制造业强国。
本文将探讨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路径和挑战。
一、制造业大国的基础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拥有坚实的制造业基础。
多年来,中国一直以低成本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优势为支撑,迅速发展了制造业。
中国的制造业涵盖了各个领域,从纺织品到汽车,从电子产品到建筑材料,几乎涵盖了所有主要的制造业领域。
二、制造业强国的意义成为制造业强国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制造业强国意味着技术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全球竞争中,技术和创新是制造业竞争力的核心。
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中国能够生产更高质量、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实现从低价竞争到技术竞争的转变。
其次,制造业强国可以为中国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制造业的发展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
这将为中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制造业强国的转型路径要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方面需要注意:1.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中国需要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这意味着要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加大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
2.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中国制造业需要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的建设。
提高产品质量可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有助于提高产品附加值。
3.优化产业结构:中国制造业仍存在一些低附加值和高资源消耗的行业,需要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
中国需要加大对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制造业的结构调整。
4.加强人才培养:制造业强国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支撑。
中国需要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工人技能水平,培养更多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四、制造业强国的挑战中国要成为制造业强国面临着一些挑战。
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需要倡导“工匠精神”
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需要倡导“工匠精神”什么是“工匠精神”?千人有千解,但有两个核心元素不可或缺:精雕细刻、精益求精。
“工匠精神”落在个人层面,就是一种认真精神、敬业精神。
工匠精神落在企业家层面,可以认为是企业家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
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
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
它指的是一种精工制作的意识,一个产品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精心打磨、精益求精,专注、精确、极致、追求卓越。
套用财经学者吴晓波的话来讲,工匠精神就是:做电饭煲的,能让煮出来的米饭粒粒晶莹不黏锅;做吹风机的,能让头发吹得干爽柔滑;做菜刀的,能让每一个主妇手起刀落,轻松省力;做保温杯的,能让每一个出行者在雪地中喝到一口热水;做马桶盖的,能让所有的屁股都洁净似玉,如沐春风……而工匠精神的反面,是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短、平、快”的粗制滥造。
当然,制造业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盈利,工匠精神也不例外,只不过,相较于粗制滥造赚快钱,坚守工匠精神更苦更难、也是唯一正确的路。
你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因此,工匠精神不仅是一项技能,也是一种精神品质。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1、精益求精。
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99%提高到99.99%。
2、严谨,一丝不苟。
不投机取巧,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
3、耐心,专注,坚持。
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
4、专业,敬业。
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工匠精神”的理念就是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摒弃浮躁、宁静致远;精致精细,执着专一。
当下,“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强力迈进,我们要补上“工匠精神”这一课,让它为中国腾飞,做出积极担当。
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研究
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研究中国制造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历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从一个较为落后的制造大国,逐渐演变为正在向制造强国迈进。
这一转变的过程中,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制造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制造大国的定义一般是指生产了大量商品,但是质量和技术含量都不算高的国家。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主要优势在于劳动力成本低廉和规模效应较强。
这也可以说是中国最初成为制造大国的主要因素。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商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中国必须转向制造强国,通过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技术水平来巩固自己的竞争优势。
那么,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有哪些关键因素呢?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关键的一环。
客观来说,中国在技术创新方面相对较弱,很多行业还停留在模仿和跟随的层面。
因此,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要特别强调。
随着制造业的逐渐升级和转型,中国必须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
同时,必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防止技术被盗用或滥用。
二、品质管理品质管理也是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制造大国时代,中国的产品主要以低价著称,但是也因为品质不稳定和质量问题而受到诟病。
要想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必须强调品质管理,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三、自主创品牌自主创品牌是制造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全球市场中,以自主品牌出现的中国企业数量逐渐增加。
这些企业正在通过品牌建设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差异化竞争能力。
具体的例子包括华为、小米等企业,它们凭借创新的技术、出色的品质和杰出的品牌形象赢得了全球客户的信任。
四、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在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过程中,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的应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引进这些新技术,可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减少人力成本,并且最终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而这些新技术的应用,还能让中国企业更快地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
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1. 引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大国之一,已经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国内外竞争的加剧,中国必须转变思维和策略,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中国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进行深入剖析,并提供个人观点和理解。
2. 中国制造大国的背景和现状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低成本劳动力和规模经济的优势使中国成为了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然而,这种发展模式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
国内市场的发展不平衡和外部市场的竞争加剧也对中国制造大国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3. 制造强国的定义和特征制造强国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更是一个综合实力的体现。
制造强国应具备技术创新能力、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能力、国际市场竞争力等特征。
为了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中国需要转变发展模式,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升级,注重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的提升,并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4. 战略思考之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中国制造强国的关键。
中国应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并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
加强国际合作和引进先进技术也是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技术创新,中国才能在全球制造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生产出更高附加值和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5. 战略思考之二:质量和品牌建设在过去,中国制造的产品往往以低价和大量出口为主导,缺乏创新和品牌意识。
然而,为了打造制造强国,中国必须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
这需要企业加大质量控制和管理的投入,建设诚信可靠的品牌形象,并注重产品的研发和设计能力。
6. 战略思考之三:人力资源和技能培养制造强国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中国应该加大对人力资源和技能培养的投入,改善教育体系和职业培训制度。
培养一批技术熟练、创新能力强的专业人才,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制造的崛起和强大
中国制造的崛起和强大: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辉煌征程我还记得小时候,家里要是能有个外国牌子的电器,那可算是件了不起的事儿。
我邻居张叔家,好不容易托人从国外带回来一台电视机,那在我们那条街上简直就是“明星物件”。
每次我去他家玩,都忍不住对那电视机多看几眼,心里想着:“外国造的就是不一样啊,咱中国啥时候能有这么厉害的东西呢?”有一次,我和几个小伙伴在张叔家看动画片,我好奇地问张叔:“张叔,这外国电视为啥就比咱国产的好呢?”张叔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说:“这外国的技术先进啊,人家在这方面钻研的时间长,咱还得努力追呢。
”当时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可心里却有点不服气。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我也长大参加工作了。
有一年,公司派我去参加一个大型的科技产品展会。
我满怀期待地走进会场,准备好好见识一下那些国外的高科技产品。
可让我没想到的是,这次展会彻底改变了我对“中国制造”的看法。
一进展会大厅,我就被眼前琳琅满目的中国制造产品惊呆了。
各种智能机器人在展示区里灵活地舞动着,它们有的能精准地模仿人类的动作,有的还能和人进行简单的对话。
我走到一个机器人面前,好奇地和它互动起来。
我问它:“你能给我介绍一下自己吗?”机器人用清脆的声音回答道:“我是中国制造的智能服务型机器人,可以为你提供各种信息查询、家居控制等服务哦。
”我惊讶地张大了嘴巴,旁边一位参展的大哥看到我的表情,笑着对我说:“兄弟,现在中国制造可不得了啦,这些机器人的技术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
”我连忙点头说:“是啊,真是没想到。
”再往前走,我看到了一排排崭新的电动汽车。
这些汽车不仅外观时尚大气,而且在续航里程和智能驾驶技术方面都有了巨大的突破。
我正围着一辆车仔细研究的时候,一位汽车工程师模样的人走过来给我介绍:“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电动汽车,电池技术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现在很多国家都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呢。
”我忍不住夸赞道:“这太棒了!以前总觉得汽车制造是国外的强项,现在咱们中国也能造出这么厉害的车了。
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业发展模式探析
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业发展模式探析摘要:我国制造业长久以来凭借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资源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生产链上占据了一定的地位,但是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仅仅是初级加工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向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亟需人们的解决。
关键词:中国制造;制造大国;制造强国所谓的制造业,就是指人们按照市场的具体要求,对制造对象,例如物料、资金、技术和设备,进行制造等一系列工作,最终可以使得资源可以转换为人们所需要使用或者利用的工业产品或者是生活消费品。
近些年来,我国的制造业的水平已经在国际上得到了认可,常常被冠以“制造大国”的称呼,这也就为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中国制造业的总体现状(一)中国制造业整体状况1、中国制造业是国民收入增长的主力军。
我国的制造业可以说是从改革开放以起点开始发展的,并且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近些年来已经取得了十分迅猛的发展。
同时,我们可以很容易地从各种经济调查研究的数据得知,中国制造业已经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已经成为了我国国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远发展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就是,我国制造的许多产品的销量在世界范围内是居于榜首的,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可以反映出我国的制造业发展已经到了一定的水平和规模。
2、中国制造业的数量和规模持续扩大。
首先,在国际上我国的产品出口在世界产品出口的排名是处于第一位的,这也就是说我国制造业制造的产品数量是十分巨大的。
其次,在我国国内三大产业的比重中,第二产业也就是制造业是占比重最多的一个产业。
还有就是,在近些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速度得到极大提升的基础上,其制造业的产值已经超越了美国的霸主地位,成功地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大的产业制造国。
同时,我国制造业产出的产品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销售了,可以说我国出口的产品已经遍布世界各地了,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找到带有中国印记的产品。
制造大国加快迈向制造强国发展的例子
制造大国加快迈向制造强国发展的例子1. 咱就说高铁,那可是中国制造业的骄傲啊!从曾经的学习借鉴到现在自己研发出世界领先的高铁技术,这不是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有力证明吗?像复兴号,风驰电掣,让世界都为之惊叹!2. 5G 技术你们晓得不?这可是咱国家通信制造领域的大突破呀!外国都还在摸索的时候,我们已经大规模应用了,难道这还不能体现向制造强国的迈进?那快得让人们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 家电行业呀,以前都觉得国外的牌子好,现在咱国产家电多牛啊!像海尔、格力这些,质量杠杠滴!这不就是从制造大国变成强国的一个缩影吗?大家的家里不都有这些好用的国货嘛!4. 航天制造那可是相当了不起!咱国家的火箭一次次成功发射,航天器在太空自由翱翔,这多么让人自豪啊!这不就像一步步攀登高峰,迈向制造强国的巅峰吗?5. 新能源汽车,嘿,现在满大街都是!比亚迪、蔚来等等,发展得多猛啊!从一开始的不被看好到现在走向世界,这不是制造大国努力变强的有力例子吗?你说是不是!6. 工程机械制造,那也是很厉害的呀!各种大型机械,以前都靠进口,现在咱自己制造得又好又便宜!就如同我们在制造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向强国冲刺啊,多棒!7. 手机制造也不容小觑呢!国产手机已经占据了很大市场份额,功能强大,外观还好看!这不就是我们从制造大国迈向强国的精彩体现吗,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8. 医疗器械制造也在飞速发展呀!以前很多高端器械都依赖进口,现在咱自己也能生产啦!这不是在告诉大家,我们离制造强国越来越近了吗,就像快要登顶的登山者!9. 船舶制造更是牛掰呀!咱国家造出了那么多大船,驶向世界各地!这明摆着就是从制造大国坚定迈向强国的步伐呀,多让人激动哇!观点结论:中国制造正在大步向前,在各个领域都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和潜力,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成为真正的制造强国!。
泰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答案《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0道题]1、()让制造业迎来了信息技术和自动化。
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工业革命D、第四次工业革命2.()的内容包括组织实施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民用航天、智能绿色列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智能电网成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核电装备、高端诊疗设备等一批创新和产业化专项、重大工程。
A、工业强基工程B、绿色制造工程C、高端装备创新工程D、低端工程3.()的工程内容是组织实施传统制造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循环利用等专项技术改造。
A、工业强基工程B、智能制造工程C、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工程D、绿色制造工程4.()是自动取代手动。
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工业革命D、第四次工业革命5.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十大领域,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里,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
A、信息化B、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C、工业化D、一体化6.()时代,企业以大规模生产、批里销售为特征,通过规模化生产,提供标准化产品,获取行业平均利润,各企业按产业分工位置分享价值。
A、工业1.0B、工业2.0C、工业3.0D、工业4.07.“工业4.0”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
A、法国B、中国C、美国D、德国8.《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五条方针之一,()是指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A、结构优化B、人才为本C、绿色发展D、质量为先9.能源是传统制造业的动力之魂,()的代表性标志就是使用电力,实现流水线上的大规模生产。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课程的考试题目
选择题:我国提出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主要基于以下哪个背景?A. 国内制造业已全面领先世界B. 应对全球制造业竞争加剧,提升国家竞争力(正确答案)C. 国内制造业面临严重衰退D. 国际市场对制造业需求减少制造强国战略的核心是?A. 扩大制造业规模B. 提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益(正确答案)C. 降低制造业成本D. 增加制造业就业人数下列哪项不属于实现制造强国目标的关键路径?A. 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B. 依赖国外技术引进,减少自主研发(此选项描述与制造强国目标相悖,作为非正确答案示例)C.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D.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企业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过程中,以下哪个方面是需要重点关注的?A. 单纯追求制造业产值增长B. 提升制造业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正确答案)C. 减少对高端制造业的投入D. 忽视环境保护,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制造强国战略中,强调创新发展的重要性,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正确答案)B. 仅仅依赖传统技术的延续C. 忽视市场需求,盲目创新D. 减少对研发的投资下列哪项是制造强国战略实施中,对人才培养的要求?A. 降低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B.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制造业人才(正确答案)C. 减少对职业教育的投入D. 忽视技能工人的培养和激励在推动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以下哪个方面是需要加强的?A. 降低产品质量标准B. 提升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和整体竞争力(正确答案)C. 减少对研发投入,降低成本D. 忽视品牌建设,仅追求短期利润制造强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是?A. 相互矛盾,无法兼顾B. 相互促进,制造强国战略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正确答案)C. 无关紧要,两者没有直接联系D. 制造强国战略会阻碍可持续发展下列哪项是评价一个国家是否为制造强国的重要指标?A. 制造业规模大小B. 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正确答案)C. 制造业的就业人数D. 制造业的原材料储备量。
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作文
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作文你知道吗?咱中国现在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制造大国。
啥东西,只要你能想得到的,那很可能就是“中国制造”。
从小小的螺丝钉到庞大的高铁列车,从便宜又好用的手机到各种时尚的服装,中国的制造业就像一个超级大超市,啥都有。
就说咱家里吧,随便瞅一眼,那琳琅满目的商品,十有八九都是咱中国自己造的。
以前啊,大家提到“中国制造”,可能就觉得是便宜、量大。
比如说那些几块钱的小玩具,满世界都是,虽然便宜,但也给人一种比较低端的感觉。
可是,这也是咱们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经之路啊,就像学走路,得先站稳了,才能跑起来嘛。
现在可不一样喽,咱们正大步流星地朝着制造强国迈进呢。
这其中的变化可真是让人兴奋得搓手手。
比如说高铁,那可是咱中国制造业的一张超级闪亮的名片。
以前坐火车,那速度慢得像蜗牛爬,而且车厢里又挤又不舒服。
现在呢?高铁又快又稳,坐着那叫一个舒坦。
咱的高铁技术都出口到国外去了,外国人都竖起大拇指,说“China high speed rail,amazing!”这高铁的制造可不容易,从铁轨的铺设到列车的设计,从动力系统到车厢里的各种高科技设备,那都是咱中国的工程师和工人们一点点琢磨出来的。
这就像把一堆普通的食材,变成了超级美味的满汉全席,厉害吧?再看看咱的5G技术,这可是在全球都领先的。
5G就像一个超级快递员,能把信息以超快的速度送到各个角落。
有了5G,什么智能工厂、无人驾驶汽车都不再是遥远的梦想。
那些工厂里的机器,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变得超级智能。
它们可以自己干活,还能互相聊天,告诉对方哪里出了问题,哪里需要改进。
这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产品的质量也更有保证了。
就好比以前是一群人在黑暗里摸索着干活,现在是开着大灯,还带着导航,那能一样吗?不过啊,要从制造大国真正变成制造强国,还有不少挑战在前面等着我们呢。
就像爬山,越到山顶,路越难走。
一方面,我们得不断创新。
不能老是跟着别人的屁股后面跑,得自己开辟新的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国 第成 一全 大球 国制 造 业
>20%
制造业产出超20% 连续5年世界第一
2014年,我国工业 增加值占GDP比重
19.8%
19.4%
35.85%
2010年制造业产值占比
我国100家企业入选五百 强,其中制造业企业56家 (不含港澳台),数量仅 次于美国
制造大国
一、中国制造大而不强
• 什么是制造强国?
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工业资源能源消耗强度逐步降低
三、新愿景、新蓝图、新路径
• 新蓝图:9大任务
三、新愿景、新蓝图、新路径
• 新蓝图:10大重点领域
三、新愿景、新蓝图、新路径
• 新蓝图:5项重点工程
解决长期制约重点领域发展的 关键共性技术,突破一批标志 性产品和技术,提升我国制造 业的整体竞争力。
规模和效益并举
制造 强国
拥有雄厚的产业规模
国际分工中 具有较高地位
内涵
特征
拥有优化的产业结构
拥有良好的质量效益
拥有持续的发展能力
具有较好发展潜力
一、中国制造大而不强
• 问题:“大而不强”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核心技术
品牌质量有待提升
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
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用相结合
产业布局需提升和突破
工业4.0引领世界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三、新愿景、新蓝图、新路径
• 新愿景:“三步走”战略
三、新愿景、新蓝图、新路径
• “三步走”规划依据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由跟随式创 新向引领式 创新转型。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
提升先进产能 比重,淘汰落 后产能。
优化重点产业 布局和推动产 业有序转移。
绿色发展能力 明显增强。
“爬坡过坎”
机遇
挑战
二、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
• 新形势: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将给世界范 围内的制造业带来深刻变革
取代
取代
取代
二、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
• 新形势: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环境和要素成本 约束日益趋紧,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长期积累的环境矛盾正 集中显现
资源、能源相对不足,环 境承载能力较弱
把创新摆在制造业 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三、新愿景、新蓝图、新路径
• 新路径:坚持质量为先,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内核 伴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 对质量的要求与日俱增
数量消费正向质量消费过渡; 日用消费品向耐用品、资本品过渡; 伴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对质量的要求与日俱增 百元、千元消费层次向万元、十万元 消费层次过渡。
苗圩,《中国制造2025,迈向制造强国之路》
《人民日报》 2015年5月26日
赵昌文、王忠宏,《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时事报告》 2015年第5期
为何说我国目前是制造大国而不是制造强国? 我国制造业面临哪些新挑战? 你认为未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时事报告》杂志社
形势与政策课专用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强化
要素成本上升
资本向其他新兴 国家转移
二、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
• 新机遇:国家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内需潜力和改 革红利不断释放,为制造业发展开辟广阔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 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部署 城乡一体化 拉动制造业内需增长的主要动力
“四化同步”
农业现代化 为制造业创造着巨大的需求
优化产业 组织结构
提高产业集聚的 层次和质量
促进产业 梯度转移
三、新愿景、新蓝图、新路径
• 新路径:坚持人才为本,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前提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转向 转向 转向
人才为本
三、新愿景、新蓝图、新路径
转向
转向
转向
《中国制造2025》
中国政府网 2015年5月19日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专用
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 意义
国 民 经 济 之 支 柱 工 业 化 主 导 力 量
综 合 国 力 竞 争 标 志
中 国 梦 实 现 之 基 础
中国制造2025 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一、中国制造大而不强
13多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国内消费市场,
是我国制造业所拥有的最大优势。
二、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
• 新机遇:国家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内需潜力和改 革红利不断释放,为制造业发展开辟广阔空间
全面深化改革的 重大战略部署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 的关系
新一轮科技革命 与产业变革
差距处于历史最小 时期,有能力跟进
《时事报告》杂志社
形势与政策课专用
《时事报告》杂志社
形势与政策课专用
《时事报告》杂志社
形势与政策课专用
《时事报告》杂志社
形势与政策课专用
《时事报告》杂志社
二、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
三、新愿景、新蓝图、新路径
第一章 中国制造大而不强
中国制造 2025
一、中国制造大而不强
现状:制造大国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中国制造
问题:大而不强
品牌质量水平不高ຫໍສະໝຸດ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成果转化渠道不畅
一、中国制造大而不强
• 现状:中国跻身制造大国行列
在500余种主要工 业产品中,我国 有220多种产量, 位居世界第一
新的发展动力
带来重要机遇
第三章 新愿景、新蓝图、新路径
三、新愿景、新蓝图、新路径
新愿景
“三步走”跻身制造强国 9大任务
中国制造 2025
新蓝图
10大重点领域 5项重点工程
新路径
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 结构优化、人才为本
三、新愿景、新蓝图、新路径
2015年5月,经李克强总理签批的《中国制造2025》由 国务院发布,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形势与政策课专用
《时事报告》杂志社
形势与政策课专用
《时事报告》杂志社
形势与政策课专用
提高产业层次 和提高核心竞 争力
产
用 研
学
第二章 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
二、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
新形势
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 资源环境和要素成本约束趋紧
中国制造
全球产业格局调整
新挑战
国际贸易规则重构
内需潜力
新机遇
改革红利
二、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
机遇:登山
挑战:爬坡
政策支持带来新机遇 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双 重挤压、低成本优势快速递 减和新竞争优势尚未形成。
对关键基础材料的稳定性、基础 零部件/元器件的性能一致性、重大设 备的可靠性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提升企业品牌和“中国制造” 整体形象
三、新愿景、新蓝图、新路径
• 新路径:坚持绿色发展,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着力点
目标 问题1:中国对全球资源的需求量很大
中 国 制 造 业 绿 色 发 展 的 紧 迫 性
人口红利消失和要素成 本的全面上升
二、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
• 新挑战:全球产业格局重大调整,国际贸易规则正在重构, 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严峻的外部形势
高端制造领域 “逆转移” 美国 德国 英国 先进制造伙伴计划 工业4.0计划 “未来的制造” 回流 全球贸易规则重构 新兴经济体的激烈竞争
国际贸易环境变化
三、新愿景、新蓝图、新路径
• 新路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
创新 驱动
绿色 发展
质量 为先
人才 为本
结构 优化
三、新愿景、新蓝图、新路径
• 新路径: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013年 研发经费投入 11800亿元
研发投入强度 首次突破2%
创新科技成果 转化模式
中 占国 全资 球源 比需 重求 增 量
问题2:重化工产品产量占市场份额过大
2013
产 量年 占中 世国 界重 比化 重工 产 品
三、新愿景、新蓝图、新路径
• 新路径:坚持结构优化,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突出重点
高端制造业
优先发展
劳动密集型产业
提升改善
制造型服务业
加强互动
完善产业体系 优化产业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