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2.1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教学设计
海北州祁连山中学 张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并理解“边边边”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会用“边边边”判定方法证明三角形全等,初步体会并运用综合推理证明命题。
(2)能力目标: 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知识;让学生学会思考、并注重书写格式的养成。
(3)情感目标:利用构建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思路,让学生体会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共同探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二、教材分析:
重点: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条件的探索和运用。
难点:构建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思路。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探究讨论为主,讲授为辅。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看一看:图中有你所熟悉的图形吗?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生活动:教师演示“旋转的风车 ”,学生快速说出答案。
2、找一找:已知△ABC ≌△ A ′B ′ C ′,找出其中相等的边与角: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设计意图:以“旋转的风车”为本课的开始,新颖有趣,巩固旧知,为情境引入作铺垫。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某中学原有一个大型的三角架,架在两边的柱子上,学校现在想请工人师傅再做一个相同三角架,架在另两根柱子上,将我们的车棚扩建再制作一个车棚,如果你是工人师傅,在不拆下原来三角架的前提下,如何做一个相同的三角架? 问题一:是否一定要满足三条边分别相等,三个角分别相等这六个条件,才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呢?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
问题二:这六个条件中,有些是相关的,能否选出部分条件,简捷判定两三角形全等呢?
师生活动:小组交流,派代表发言,教师点拨,按一个条件、两个条件、三个条件的顺序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实例引入,先提出全等判定的问题,而后通过问题的分析构建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路径。
A B C A ′
B ′
C ′
(三)动脑思考,分类辨析,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探究一:如果只满足一个条件,那么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一个条件----一边、一角
师生活动:学生利用三角尺进行说明,而后教师当堂在几何画板上制作一边确定时三角形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拖动演示。
归纳结论:一边或一角对应相等时,两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造一个实际“操作”几何图形的环境,非常直观地体现了探索过程,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另一方面测算功能的使用,图形的运动和显示的数据,充分有效的把图形和数值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加肯定了结论的正确性。
2、探究二:如果只满足两个条件,那么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两个条件----两边、两角、一边一角
师生活动:学生先分三组探究,通过画图展示交流,得出结论,然后教师在几何画板上动画演示。
归纳结论:两个条件对应相等时,两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画图探究到画板动画探究的经过,充分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思考,让学生头脑中的结论由模糊变为清晰,由不确定变为确定,真正意义上理解了内容,诠释了结论,让学生从“学数学”转变为“做数学”,也更加彰显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点。
3、探究三:如果满足三个条件呢?两三角形全等吗?
三个条件----三边、三角、两边一角、两角一边
我们这节课只分析三边的情况。
问:先任意画出一个△ABC,再画出一个△A′B′C′,使A′B′= AB,
B′C′= BC,A′C′= AC.把画好的△A′B′C′剪下,放到△ABC 上,它们全等吗?
师: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如何作一个三角形呢?在这里,我们给出尺规作图方法。
画法:
(1)画线段B′C′=BC ;
(2)分别以B′、C′为圆心,BA、BC 为半径画弧,两
弧交于点A′;
(3)连接线段A′B′,A′C′.
师生活动:教师先在电子白板上展示作图方法,学生模仿,得出结论。最后,在几何画板上演示两三角形重合。
追问:作图的结果反映了什么规律?你能用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概括吗?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问题,相互补充,教师板书: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设计意图:电子白板尺规作图,与传统教具作图比较,重在新颖,各种作图工具齐全,而这种新颖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模仿”,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问题,通过作图比较,以及几何画板课件验证,获得三角形全等“SSS”的判定方法,在概括基本事实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概括结论的能力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4、问题解决:将三根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它的形状、大小就不变了,你
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回答。
设计意图: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进一步体会判定方法的作用,感悟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应用所学,例题解析
例 如图,有一个三角形钢架,AB =AC ,AD 是连接点A 与BC 中点D 的支架.
求证:△ABD ≌△ACD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分析解题思路,须看两个三角形三边是否对应相等,题中有一个隐含条件--- AD 是两三角形的公共边,学生口述证明过程,教师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运用此判定方法证明简单的几何问题,感悟判定方法的简捷性,体会证明过程的规范性。
(五)随堂巩固
教科书43页习题第一题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运用“边边边”判定方法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六)生活小常识:
椅子坐的时间长了容易左摇右晃,我们如何修理?
师生活动:学生交流讨论,教师补充,最后画板演示。
结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设计意图: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意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利用画板,可以根据需要随意控制,演示了椅子由坏到好的变化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形成他的经验体系,更好的完成认知过程。同时,此题设置在这里又可以增加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七)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
2、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其基本思路是什么?
3、“SSS ”判定方法有何作用?
师生活动: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
1、内容:全等三角形“SSS ”判定方法。
2、思路:从所有条件中选取部分条件,按照一个、两个、三个条件的顺序探索全等条件。
3、作用:可判定符合条件的两三角形全等,还可以运用于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发言,可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增强不断反思总结的意识。通过对探究过程的反思,进一步强化对分类和化归思想的认识。
(八)布置作业
思考练习:如图,已知AC=FE 、BC=DE ,点A 、D 、B 、F 在一条直线上,AD=FB .要C B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