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最新版本

合集下载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计划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计划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计划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

患肢护理的主要原则是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没注意肢体保暖,勿使肢体暴露于寒冷环境中,以免血管收缩。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常见问题:1、疼痛与患肢缺血、组织坏死有关。

2、抑郁与疾病久治不愈有关。

3、活动无耐力与患肢远端供血不足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肢端坏疽、脱落有关。

5、知识缺乏缺乏患肢锻炼方法的知识及足部护理知识。

6、潜在并发症出血、远端栓塞、移植血管闭塞、吻合口假性动脉瘤。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计划1、心理护理由于肢端疼痛和坏死使病人产生痛苦和易于心理,应关心体贴病人,讲解疾病有关知识,该病病人认知,使其情绪稳定,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2、患肢护理主要原则是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没注意肢体保暖,勿使肢体暴露于寒冷环境中,一面血管收缩。

保暖可促进血管扩张,但应避免用热水袋、热垫或热水给患肢直接加温,因热疗使组织需氧量增加,将加重肢体病变程度。

去合适体位,病人睡觉或休息时取头高脚低位,使血液容易灌注至下肢。

告知病人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站或坐)不变,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坐时应避免将一腿搁在另一腿膝盖上,防止动静脉受压,阻碍血流。

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洗脚,告诉病人先用手士水温,勿用足趾试水温,以免烫伤。

皮肤瘙痒时,可涂拭止痒药膏,但应避免用手抓痒,以免造成开放性伤口和继发感染。

如有皮肤溃疡或坏死,保持溃疡部位的清洁、避免受压及刺激;并遵医嘱应用抗感染药物。

3、疼痛护理早期轻症病人可用血管扩张剂、中医中药治疗等。

对疼痛剧烈的中、晚期病人常需使用麻醉性镇痛药。

若疼痛难以缓解,可用连续硬膜外阻滞方法止痛。

4、功能锻炼鼓励病人每天步行,指导病人进行Buerger运动,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以疼痛的出现作为活动量的指标。

5、告知病人绝对戒烟及其危害性,指导病人戒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指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供应下肢的大、中型动脉,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肢体出现供血不足表现的慢性动脉疾病。

【护理常规】1.术前(1)患肢护理:注意保暖,穿棉质袜或加盖被,禁止应用热敷及理疗,以免烫伤或增加局部的耗氧量使疼痛加重,对于足部溃疡或湿性坏疽的患者每天换药,无菌敷料包扎,继发感染者应用抗生素治疗。

(2)皮肤护理:因患肢疼痛大多取强迫体位,骶尾部皮肤极易发生压疮,加强皮肤护理必要时应用气垫床。

2.术后(1)体位:术后置管侧下肢伸直并制动,弯曲或者活动肢体易导致导管鞘或溶栓导管弯曲、移位甚至脱出,出现皮下血肿,必要时可应用约束带,约束带应注意松紧适宜。

(2)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疾病的患者,糖尿病患者还应监测血糖的变化;观察患肢皮肤的颜色、温度、动脉搏动情况、感觉状况,若皮肤苍白、温度低于对侧、足背动脉未触及、感觉麻木,应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处理。

(3)管路护理①溶栓导管和导管鞘护理:导管应妥善固定,防止扭曲、脱出、移位,影响溶栓效果,翻身时应水平侧翻,防止导管移位、弯曲不畅。

②拔管后的护理:拔管后穿刺点加压包扎24h,患肢严格制动6h,卧床休息 24h,24h后解除加压包扎患者方可活动;加压包扎期间应注意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或皮下血肿,以及患肢末梢血供情况。

(4)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①再灌注综合征:观察患肢特别是小腿有无疼痛、压痛、有无肿胀等,如果疼痛加剧,张力性肿胀明显,皮温低,皮肤发亮,出现水疱,小腿麻木等临床表现应警惕出血后再灌注综合征的发生,及时通知医师。

②出血: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术后护理。

【健康教育】1.休息与运动根据患者心功能情况决定活动或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逐渐增加行走距离;指导患者掌握科学的患肢运动法,抬高1~2min,下垂2~3min,平卧2~3min,足部旋转、屈伸、反复锻炼 20~30min,或散步 20~30min,每日3~4次,患肢溃疡仅做床上患肢运动。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常规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常规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一)术前护理(1)同普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2)戒烟:吸烟可以加重动脉硬化的程度。

(3)适当的有规律的进行步行锻炼,可使症状得到缓解。

其方法是:患者坚持步行直至症状出现后停止,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锻炼,如此反复运动,每日坚持1小时。

(4)保护患肢,防止创伤,注意保暖,但不能局部加温,以免加重组织缺氧坏死,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已发生坏疽部位,应保持干燥,温热络合碘浸泡后,无菌敷料包扎。

继发感染者应用抗生素治疗。

(5)疼痛护理:剧烈疼痛可给予镇痛剂。

(6)心理护理:疾病的折磨常使患者丧失治疗的信心,应鼓励患者,理解患者,用实际行动给予患者战胜疾病的动力。

(二)术后护理(1)同普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2)监测生命体征,包括T、P、R、BP及尿量的观察。

(3)患肢血循环的监测,包括皮肤的颜色、温度、动脉搏动情况、感觉状况。

若皮肤苍白、温度低于对侧、足背动脉未触及、感觉麻木,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4)股、胭动脉人工血管架桥术后患肢膝关节屈曲10°~15°,膝及小腿下可垫一软枕,保持患者舒适。

(5)术后抗凝治疗:注意监测出、凝血时间,保护患者,防止意外受伤(6)术后并发症护理:出血、人工血管血栓形成、人工血管感染、肢体肿胀(慢性缺血的肢体在血运重建后,常出现肢体肿胀,主要原因是组织间液增多以及淋巴回流受阻。

处理方法主要是给患者穿中等压力的弹性袜和抬高患肢)、再灌注损伤(7)健康指导①戒烟、戒酒;②适当地活动,防止久坐致人工血管扭曲而引起再栓塞;③终身服用抗凝药物,定期复查,监测出、凝血时间及人工血管情况,预防人工血管再狭窄和栓塞。

下肢动脉闭塞的护理

下肢动脉闭塞的护理

下肢动脉闭塞的护理
下肢动脉闭塞的护理方法有:
1、局部保温:
下肢动脉闭塞是由于动脉闭塞而导致的下肢的缺血,它最主要是下肢缺血而导致的一些疼痛、发凉、坏死的一些症状。

护理上,首先要做到的是局部的保温,譬如说,穿一些厚一点的袜子、被子要盖好、不要把脚伸出被外,被空调、风扇直吹导致受凉。

2、保护下肢不受伤害:
另外由于缺血,它只要有伤口就会很难愈合,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脚不能受损伤。

在剪指甲、穿鞋子、行走的时候注意保护下肢不要受到一些微小的伤害。

微小的损伤也会导致大片组织坏死。

3、做腿部肌肉锻炼:
另外一个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做一些腿部肌肉的锻炼,适当的锻炼可以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来保持血供。

4、控制全身的疾病:
还要注意控制全身的疾病,譬如说,高血压、糖尿病、血脂高,这些只要控制好了,下肢的血运、下肢的动脉闭塞的情况才会不会恶化得很快。

老年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观察与护理-精选文档

老年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观察与护理-精选文档

老年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观察与护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是一种退行性病变。

患肢有发冷、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和趾或足发生溃疡或坏死等临床表现。

年龄是PAD的首要危险致病因素,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就诊的老年患者明显增多。

此病是目前世界上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严重危害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随着微创介入的迅猛发展,支架置入材料安全性的不断提高,支架置入术能明显恢复动脉血流、减少下肢缺血坏死已成为替代外科手术的必然发展趋势[1]。

其护理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意义重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2012年来我院就诊的老年患者45例,其中男35例,女10例,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69岁1.2 方法1.2.1 选取合适病例①Fontaine分级II级以上临床症状;②血管造影(DSA)证实病变狭窄程度>70%;③静息状态下跨狭窄压差>10mmHg,或患侧动脉直接注射硝酸甘油100-200微克、或罂粟碱10-20毫克后,跨狭窄压差>10-20mmHg;④身体欠佳不适合外科手术者。

1.2.2 准备术前三天予以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或玻立维。

1.2.3 入路选择经对侧股动脉跨越或翻山径路(traversing technique):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位于股总动脉以远,则采用经对侧股动脉逆行穿刺,导管经腹主动脉-髂动脉分叉处到达对侧髂动脉(跨越或翻山技术)并进行对侧病变的PTA及置入支架操作。

术后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3天,之后可改为口服阿司匹林或玻立维,术后1、3、6、12个月应常规进行彩超复查,以了解动脉病变处有无再次狭窄或血栓形成。

2 护理方法2.1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护理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

现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个性化护理,为患者提升舒适度,提高患者痛阈和耐受力,增强遵医行为,使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_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是对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辅助措施,做好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能有效防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复发,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的康复期不是万事大吉,很多患者不知道护理常识,导致病情恶化,再次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专家指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很关键,对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复发和恢复影响极大。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一:饮食护理法临床治疗中要注意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的饮食护理,要保持病人良好的食欲和足够的营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注意饮食结构,增加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多食含纤维素丰富、含胆固醇量低以及低热量、低脂肪的饮食,多喝水或淡茶水,可以减少肠内胆固醇的吸收,防止高血脂症与动脉硬化。

在饮食中,忌油腻、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导致病情加重。

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饥或过饱,忌饮浓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二:心理护理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住院期间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和对本病知识的缺乏。

精神心理因素直接影响人的生命活动。

由于肢体缺血性疾病的病程长,痛苦大,病人往往失去治疗的信心。

护理人员对患者要关心照顾,多与患者沟通,讲解所患疾病与其并发症的病因、发病与发展规律,准确评价自己的身体状况。

而精神、心理因素与疾病有密切相关的联系,从而正确认识疾病,采取心胸豁达,泰然处之和镇定自若的态度,消除恐惧心理。

护理人员要多与病人谈心、了解其心理痛苦、分析心理障碍类型及根源,通过诱导、解释、鼓励、安慰、疏导等方法帮助病人解除顾虑,消除心理压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保证病区环境安静及床单位整洁舒适。

通过热情周到的服务,使病人解除思想负担,积极配合治疗,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三:患肢护理法1、溃疡及坏疽的处理:缺血性溃疡采用清洁换药,换药后将足趾之间塞入薄纱布或棉球,将二趾分开,避免摩擦,减轻疼痛。

平时保持局部通风干燥。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常规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常规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术前护理1、饮食护理:以低热量、低糖及低脂食物为主,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食物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2、疼痛护理:1)体位:睡觉或休息时取头高脚低位,避免久站、久坐或双膝交叉,影响血液循环。

2)戒烟:消除烟碱对血管的收缩作用。

3)改善循环:轻症患者可遵医嘱应用血管扩张剂,解除血管痉挛,改善肢体血供。

4)镇痛:疼痛剧烈者,遵医嘱应用镇痛药。

3、患肢护理:1)保暖。

2)清洁和抗感染:保持足部的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洗脚,勤剪指甲,皮肤瘙痒的时候要避免用手抓痒使皮肤受伤,如有感染应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注重切口的换药。

3)运动:发生坏疽、溃疡时卧床休息,避免运动加重局部的缺血、缺氧。

4)功能锻炼:鼓励患者每日适当步行,指导患者进行Buerger运动,但在腿部发生溃疡及坏死,有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时,不宜做此运动。

4、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患者,给予情感支持,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帮助其更好出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术后护理1、体位:术后取平卧位,患肢安置于水平位。

卧床制动2周。

自体血管移植者若愈合良好制动时间可适当缩短。

2、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以及尿量。

2)观察患肢血运,如远端皮温、皮肤颜色和血管搏动情况,若出现皮温下降,皮肤颜色发绀等情况,及时通知医师给予相应处理患肢保暖,避免肢体暴露于寒冷环境中,观察术后肢体肿胀情况。

3)严密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师。

4)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吻合口假性动脉瘤、缺血再灌注损伤等。

3、功能锻炼:鼓励患者早期在床上进行肌肉收缩和舒张交替运动,促进血液回流和组织间液重吸收,有利于减轻患肢肿胀,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4、参考文献:《临床疾病护理常规》2017年11月第1版拟定:神经外科审核:护理部修订日期:2020年8月拟定日期:2020年8月。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1

入院补充诊断:2019-04-11 RIS检查报告:双下肢动脉,CTA:左侧髂总动脉至髂 内外动脉中上段闭塞或次全闭塞。 1.左侧髂总动脉闭塞
问题一:该病例中该患者存在哪些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
年龄:66岁男性 高血压史、冠心病 吸烟史
问题二:作为责任护士,还应该完善哪些术前评估?
家族史、生活及工作环境 跛行距离、踝肱指数 患肢情况:
皮温、皮肤颜色、有无溃疡、感染 有无肌肉萎缩等
生化检查:
肝肾功能、BR、凝血功能、BS
心功能情况:
心电图、心脏彩超、必要时冠脉造影
心理-社会状况
问题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雷诺综合症、急性下肢动脉栓塞?
踝肱指数(ABI)
足背或胫后动脉收缩压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 可以判断下肢动脉的阻塞程度。正常时0.9-1.3, 间歇跛行:ABI<0.8, 静息痛:ABI<0.4
ABI有助于提示患者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预测 肢体存活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缺血肢体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踝肱指数(ABI)<0.9 影像检查证据:彩超,DSA,CTA,MRA等检查。
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
1、一般处理: 戒烟、低
盐低胆固醇饮食、控制血糖、控 制血压、肢体锻炼、患肢保暖
2、药物治疗:
血管扩张剂和抑制血小板凝集药 物、抗生素、溶栓药物、止痛药
3、创面处理:防继发感染 4、高压氧疗 5、功能锻炼:如Buerger
运动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禁 忌症: 介入治疗:PTA、
Stent、PAC


一般于中、青年时期发病,常

有吸烟史,多伴有下肢游走性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
肢体缺血的患者多因患肢疼痛而不能入睡和不思 饮食,应选择镇痛效果好、作用时间长和副作 用小的药物,同时可加用催眠药物。
手术方法
体位:平卧位,术侧肢体制动24小时
• 介入治疗 置管溶栓、球囊扩张、支架植入 特殊药物治疗包括抗凝、祛聚、扩张血管、溶栓和镇痛治疗等。
⑷重复10次
术等微创手术; 外科血管重建:动脉旁路手术、动脉内膜剥脱术、骨髓干细胞移植术等
老年病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
取合适的体位,睡觉时取头高脚低位,使血液易灌流至下肢; 坐时应避免一脚搁在另一脚膝盖上,防止动、静脉受压阻碍血流; 体位:平卧位,术侧肢体制动24小时 3、创面处理:防继发感染 肢体缺血的患者多因患肢疼痛而不能入睡和不思饮食,应选择镇痛效果好、作用时间长和副作用小的药物,同时可加用催眠药物。
--- 出血、远端栓塞、移植血管闭合 间歇性跛行包括动脉缺血性跛行、静脉性跛行和神经源性跛行。
• 静动脉化手术 疼痛护理:遵医嘱予以镇痛药物
ABI有助于提示患者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预测肢体存活 皮肤粗糙,汗毛脱落,趾(指)甲增厚,脂肪垫萎缩,肌肉萎缩,间歇性跛行,有静息痛
• 骨髓干细胞移植术 正常时ABI≥, 间歇跛行患者在<ABI<, 静息痛时ABI<,肢体坏疽时< 。
在下肢的表现,病变特点是以累及大中动脉为主,多见于中老年病人。
硬化累及下肢动脉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 --- 出血、远端栓塞、移植血管闭合
以间歇性跛行为主,有发凉、麻木、胀痛、抗寒能力减退; --- 出血、远端栓塞、移植血管闭合
而引起肢体缺血症状的慢性疾病,是全 介入治疗:PTA、Stent、PAC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下肢动脉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引起肢体缺血症状的慢性疾病,是全身动脉硬化性疾病 在下肢的表现,病变特点是以累及大中动脉为主,多见于中老年病人。

外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ppt课件内容完整

外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ppt课件内容完整
外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 ppt课件内容完整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10
CONTENTS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概述 • 护理评估与计划制定 • 术前护理措施实施 • 术后护理关键环节把握 • 并发症监测与处理策略部署 • 长期随访与健康指导方案设计
0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标,确保用药安全。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护理措施
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
对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原因分析,找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 足。
改进护理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如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护士操 作技能等。
定期培训和考核
组织护士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考核,提高护士对并发症的识别和 处理能力。
06
长期随访与健康指导方案设计
定期测量凝血功能,发现异常 及时处理。
04
术后护理关键环节把握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1 2
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
定时记录并观察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异常。
观察下肢皮温、色泽、动脉搏动
评估下肢血液循环状况,预防并发症。
3
记录24小时出入量
保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防止脱水或过量输液 。
疼痛管理和舒适度提升
分型
根据病变部位和范围可分为四型,即I 型(主-髂动脉型)、II型(主-髂-股 动脉型)、III型(累及膝下动脉型) 和IV型(广泛累及型)。
诊断方法与标准
诊断方法
主要包括下肢动脉彩超、CTA、MRA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踝 肱指数(ABI)测定等。
诊断标准
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一般来说,当ABI<0.9时,可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同时,根据病变部位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的临床类型 。

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

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
尿病的风险。
适量蛋白质摄入
选择优质蛋白质来源, 如瘦肉、鱼类和豆类, 维持肌肉和免疫功能。
运动锻炼和康复训练
01
02
03
04
有氧运动
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提高 心肺功能和耐力。
力量训练
使用器械或自身体重进行力量 训练,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柔韧性训练
进行拉伸和瑜伽等柔韧性训练 ,改善关节灵活性和肌肉紧张
护理研究不足
针对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研究相 对较少,缺乏高水平的循证医学证 据来指导临床实践。
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
个性化护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 化的护理计划,提高护理效果。
VS
智能化护理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 护理工作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护理效 率和质量。
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
诊断标准
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体格检查 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患者应具有下肢缺血症状,如下 肢疼痛、麻木、无力等。体格检查应发现下肢皮温降 低、皮肤颜色苍白或发绀、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体 征。影像学检查应显示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综合以 上信息,医生可以对动脉硬化闭塞症进行诊断。
03
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药物 治疗与护理
药物治疗原则和方法
药物治疗原则
根据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情和症状, 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以改善血 液循环、降低血脂、预防血栓形成等 。
药物治疗方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降脂 药物、扩血管药物等。具体用药方案 需根据医生建议和患者情况制定。
药物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药物副作用
药物治疗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头痛、皮疹等。如出现严重副 作用,应及时就医。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常规)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常规)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常规【相关知识】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下肢动脉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引起肢体缺血症状的慢性疾病,是全身动脉硬化性疾病在下肢的表现,病变特点是以累及大中动脉为主,多见于中老年病人。

【治疗原则】处理原则应该着重于防止病变进展,改善和增进下肢血液循环。

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应整体看待和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严格戒烟等,并积极诊治可能伴发的心脑血管疾病。

在医生指导下加强锻炼,促进侧支循环形成;并注意足部护理,避免皮肤破损、烫伤等。

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早、中期患者,或作为手术及介入治疗的辅助。

常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血管扩张及促进侧支循环形成的药物,如西洛他唑、安步乐克及前列腺素类药物等。

(二)手术治疗目的是重建动脉血流通道,改善肢体血供。

手术指征包括:重度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溃疡或坏疽。

手术方案的选择应综合考虑血管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流出道及患者的身体承受能力等。

1. 动脉旁路术应用人工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于闭塞血管近、远端正常血管之间建立旁路,分解剖内旁路与解剖外旁路。

为首选的方法;解剖外旁路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以及解剖内旁路走行区存在感染的患者。

2. 动脉内膜剥脱术适用于短段主、髂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由于腔内治疗技术的发展,目前已较少应用。

3.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为微创治疗方法,手术风险低,恢复快。

该方法经动脉穿刺,输送球囊导管至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部位,扩张、重建动脉管腔,结合血管腔内支架的使用,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目前是首选的一线治疗。

【护理】一术前护理(一)术前评估1. 健康史和相关因素(1)有无感染、外伤史、有无糖尿病史(2)生活方式:长期大量吸烟史(3)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营养状况(4)有无长期在湿冷环境下工作史2. 专科疾病症状体征(1)患肢疼痛的程度、性质、持续时间,有无采取相应的止痛措施及止痛效果。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查房PPT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查房PPT

如何进行护理评估? 辅助检查
根据需要进行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帮 助确诊并制定护理方案。
如超声波血管成像、CT血管造影等。
护理措施有哪些?
护理措施有哪些? 健康教育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 式,如戒烟、均衡饮食、适量运动。
鼓励患者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
护理措施有哪些? 药物管理
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如何进行护理评估?
如何进行护理评估? 病史询问
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史、生活习 惯等,了解发病原因与症状表现。
注意收集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风险因素。
如何进行护理评估?
体格检查
检查下肢的脉搏、皮肤温度、颜色和湿度, 评估血液循环情况。
可以使用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动脉的血流情 况。
护理干预的重点是什么?
改善血液循环
通过抬高下肢、适当运动等方式改善下肢的血液 供应。
鼓励患者进行温和的下肢锻炼,如散步和伸展操 。
护理干预的重点是什么? 疼痛管理
关注患者的疼痛情况,必要时给予止痛药物,并 指导患者进行疼痛自我管理。
使用热敷或冷敷等方法也可帮助缓解疼痛。
护理干预的重点是什么? 心理支持
该疾病常见于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压、高血糖 和高脂血症的患者。
什么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病因
主要病因包括吸烟、肥胖、缺乏运动和遗传等因 素,导致动脉内壁损伤和粥样斑块形成。
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有效预防该疾病的发生。
什么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症状
患者通常会出现下肢疼痛、乏力、间歇性跛行等 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肢体缺血坏死。
给予患者及其家属心理支持,减轻焦虑和抑郁情 绪,增强其治疗信心。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ASO】是指由于动脉硬化造成的下肢供血动脉内膜增厚、官腔狭窄或闭塞,病变肢体供血不足,引起下肢间歇性跛行、皮温降低、疼痛,乃至发生溃疡或坏死等临床表现的慢性进展性疾病。

全球大约有2.02亿人口受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威胁,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其发病率的升高,6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呈指数增长,8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高达20%。

近10年来,在低收入或中等收入国家,随着人口增长,以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吸烟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该类疾病剧增。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及其生存质量,同时带来各种负担。

【临床表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状的有无和严重程度,受病变进展的速度、侧支循环的多少、个体的耐受力等多种因素影响。

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如畏寒、发凉等。

之后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这是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特征性症状。

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患肢疲劳、酸痛,被迫休息一段时间;休息后症状可完全缓解,再次行走后症状复现,每次行走的距离、休息的时间一般较为固定;病变进一步发展,则出现静息痛,即在患者休息时就存在肢端疼痛,平卧及夜间休息时容易发生。

最终肢体可出现溃疡、坏疽,多由轻微的肢端损伤诱发。

对于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可用Fontine分期或Rutherford 分期进行划分,以增加临床评价的客观程度,并使各类临床治疗结果之间具有更强的可比性。

1、Fontaine 分类法:I期:无症状。

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或仅有麻木、发凉自觉症状,检查发现患肢皮肤温度较低,色泽较苍白,足背和(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但患肢已有局限性动脉狭窄病变。

II期:间歇性跛行。

可分为IIa期(轻度间歇性跛行)和IIb期(中、重度间歇性跛行),以活动后出现间歇性跛行为主要症状。

患肢皮温降低,苍白更明显,可伴有皮肤干燥、脱屑、趾(指)腹色泽暗红,可伴有肢体远侧浮肿。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健康教育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健康教育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健康教育一、概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表现为动脉内膜增厚、钙化、继发血栓形成等导致动脉狭窄甚至闭塞的一组慢性缺血性疾病。

二、治疗原则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综合治疗方式包括消除危险因素、加强运动、药物治疗、血管腔内治疗、手术治疗等。

三、术前指导1、戒烟:烟中尼古丁及CO对血管可产生不良影响。

2、足部及患肢保护1)适当保暖,患肢用棉质的保暖套,禁止热敷。

2)患肢处可放置支被架,避免被子直接压迫患肢,影响血液循环。

3)穿合脚鞋,皮肤瘙痒时不可用手搔抓。

3、活动: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以出现疼痛为活动量的指标;伴有溃疡或坏疽时应减少活动。

四、介入术后指导1、心电监护:心电监护期间不可自行调节心电监护仪参数设置。

如有心慌、呼吸困难等不适,电极片及导线脱落,监护仪报警,请及时告知护士。

2、术后体位:绝对卧床12小时,术侧肢体严格制动6小时,6小时后可在床上进行侧身;患肢不可屈曲;待拆除加压绷带后即可下床活动。

3、患肢保护1)返回病房可做足背伸屈运动,以利小腿深静脉回流。

2)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及患肢的皮肤温度、颜色,疼痛较术前是否有缓解;如出现患肢剧烈疼痛、麻木、苍白、皮温下降,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4、自我观察:穿刺部位伤口如有渗血,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五、出院指导1、戒烟。

2、保护患肢(1)穿合适鞋,避免外伤,选择宽松的棉制鞋袜并勤更换。

(2)每天洗脚前先用手试水温,不可用脚测水温。

洗脚后仔细检查皮肤有无变化,不可用力搓揉足部。

(3)出现溃疡或坏疽时禁止洗脚。

(4)尽量避免关节过度弯曲,以免影响血供。

3、饮食:低盐低脂饮食,忌食咸菜、酱豆腐等,食物烹调可采用蒸、卤、煮、烩等方式。

4、使用抗凝药,请务必遵医嘱用法用量,不要自行增减。

观察有鼻腔出血、牙龈出血、黑便、皮肤不明原因的出血点或片状瘀青,尽早就诊。

5、如体内带有支架请于MRI检查前告知工作人员,以免发生移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护理

血栓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纤维帽
1 mm
脂核
动脉粥样硬化标本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ASO与TAO的鉴别
发病年龄 血栓性浅静脉炎 高血压、冠心病、 高脂血症、糖尿病 受累血管
受累血管 其它部位动脉病变 受累动脉钙化 动脉造影
动脉硬化闭塞症
多见于>45岁 无 常见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青壮年多见 常见 常无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现
16世纪,一位古埃及专家,在他父亲病逝后,大胆地作了一次尸体解剖研究,结 果发现,在他父亲的动脉血管壁上有一堆堆黄颜色的东西,象日常喝的麦片粥, 他便给这些物质取名粥样物质.而让他更为惊诧的是:这些东西触摸起来却象骨 头一样坚硬。几经周折,人类终于对自身疾病又有了新发现—动脉粥样硬化。
何谓“静息痛”
严重的血管病变,在静息状态下仍有持续性疼痛,称“静息痛” 可分为动脉性静息痛、静脉性静息痛、炎症及缺血坏死性静息痛
何谓“静息痛”
( 1 )动脉性静息痛:无论急性或慢性动脉阻塞,都可因组织缺血及缺血性神经炎引起持续 性疼痛。急性病变,如动脉栓塞可引起急骤而严重的持续性疼痛。由慢性动脉阻塞引起 者,症状常于夜间加重,病人不能人睡,常取抱膝端坐体位,以求减轻症状。
跛行距离和跛行时间常能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间歇性跛行包括动脉缺血性跛行、静脉性跛行和神经源性跛行。
缺血性跛行与神经源性跛行的鉴别
? 病状特点 症状部位 运动诱发症状 跛行的步行范围 站立时出现症状 症状缓解
缺血性跛行 肌肉疲劳,紧缩感 臀、髋、股、小腿及足部
是 每次发病步行范围相同
否 停止行走
抗凝疗法:肝素(代表性药物);华法林(口服) 纤溶疗法:尿激酶;链激酶;组织型纤维蛋白 溶解酶原激活剂 抗血小板疗法(祛聚):阿司匹林;潘生丁 降粘疗法:低分子右旋糖酐;中药提取物 扩血管疗法:前列腺素I2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的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的护理

护理目标
防止病情加重和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1.准确评估病情和监测生命体 征
- 注意病人的下肢温度、 色泽和脉搏等指标变化
- 定期测量血压、心率和 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护理措施
2.保持患者四肢的温暖和干燥 - 使用保暖器具和保温材料以保持
足部温暖 - 注意保持室内环境的湿度和温度
适宜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和治疗方案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下肢动脉硬化 闭塞症病人的
护理目录 疾病ຫໍສະໝຸດ 述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疾病概述
疾病概述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供 应下肢的动脉发生动脉硬化和 闭塞的一种疾病
病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 病等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导致 的血管阻塞
疾病概述
症状:下肢酸痛、无力、夜间痛、跛行 等
护理目标
护理目标
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使用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 等
- 可考虑采用物理治疗、 中医针灸等辅助治疗手段
护理措施
6.心理支持和教育指导 - 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关心和支持 - 患者和家属需要接受相关知识的
教育指导,了解病情和护理要点
护理措施
7.定期随访和复查 - 建议患者定期复查相关
指标,如血脂、血糖等 - 根据患者病情随时调整
3.合理饮食和控制体重 - 饮食应低盐、低脂、低
糖,多摄入蔬果和富含纤维的 食物
- 患者应定期测量体重并 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护理措施
4.定期活动和康复训练 -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适当的康复
训练方案 - 建议定期进行步行锻炼,逐渐增
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护理措施
5.药物治疗和辅助治疗 - 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护理常规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护理常规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疾病护理常规一、定义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下肢动脉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引起肢体缺血症状的慢性疾病,好发于某些大、中型动脉,如腹主动脉下段、髂动脉、股动脉和腘动脉等处,上肢动脉很少累及。

病变动脉增厚、变硬、伴有粥样斑块和钙化,并可继发血栓形成,致使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肢体出现缺血症状。

二、临床表现1、早期表现:患肢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行2、局部缺血期:以间歇性跛行为主,有发凉、麻木、胀痛、抗寒能力减退3、营养障碍期:皮肤粗糙、寒毛脱落趾(指)甲增厚,脂肪垫萎缩,肌肉萎缩,间歇性跛行,静息痛4、坏死期:除静息痛之外,发生肢体溃疡,坏疽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1、焦虑与疾病久治不愈有关2、疼痛与患肢缺血,组织坏死有关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指端脱落、坏疽有关4、潜在并发症出血、血栓形成6、活动无耐力与患肢远端供血不足有关四、观察要点1、术前观察要点(1)严密观察患肢皮肤的颜色、温度、动脉搏动、感觉以及患肢指端的血运情况(2)观察疼痛的部位、时间、性质(3)观察坏疽或溃疡的程度、面积以及有无渗出(4)密切观察踝肱指数以判断下肢动脉的阻塞程度2、术后观察要点(1)观察切口是否渗血,敷料是否清洁干燥,有无感染。

(2)观察腹股沟及耻骨上区是否肿胀、淤斑、疼痛、发热。

(3)严密观察患肢血管再通情况:患肢远端的皮肤温度、色泽、感觉和足背动脉搏动强度以判断血管通畅度。

(4)注意观察凝血机制。

(五)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由于肢端疼痛和坏死使病人产生痛苦和抑郁心理,医护人员应关心体贴病人,讲解疾病有关知识,改变病人认知,使其情绪稳定,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2)患肢护理:主要原则是改善下肢血液循环。

注意肢体保暖,勿使肢体暴露于寒冷环境中,以免血管收缩。

保暖可促进血管扩张,但应避免用热水袋或热水给患肢直接加温,因热疗使组织需氧量增加,将加重肢体病变程度。

取合适体位,病人睡觉或休息时取头高脚低位,使血液容易灌流至下肢。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护理常规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护理常规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护理常规一、定义: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性疾病。

二、术后护理(一)、休息与体位:术后绝对卧床休息24小时,麻醉清醒后床头抬高15度的斜坡位,保持患肢伸直、防止受压,如患者躁动,遵医嘱给予镇静剂,防止髂关节、膝关节过度弯曲,保持血管通畅。

(二)、活动:保持穿刺侧肢体伸直制动12小时。

可在床上行小腿关节伸屈运动,减轻下肢肿胀及静脉血栓形成。

(三)、生命体征:监测生命体征及尿量的变化并记录。

(四)、末梢循环的观察:观察患肢皮肤的温度、颜色、动脉搏动、感觉情况,观察温度时选择两侧肢体相同部位对比。

测量腿围。

观察重建血管是否通畅,若出现患肢皮温凉、色苍白、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麻木感加重,可能是手术部位血管痉挛或继发血栓形成需立即通知医师。

(五)、管道护理:保持管道通畅,位置正确,翻身时注意不要将导管打折或拔除。

(六)、抗凝护理:监测凝血四项,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如测血压处有皮下出血、针眼处有皮下瘀斑等,观察有无牙龈出血、血尿、便血等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七)、伤口护理:术后1-2天伤口加压包扎,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出血情况,如有异常通知血管外科医生处理。

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观察绷带边缘处皮肤,防止发生水泡。

(八)、疼痛护理:遵医嘱使用镇痛药,评估疼痛评分,询问患者主观感受。

三、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一)、出血:术后早期最常见并发症。

(二)、下肢远端栓塞:由于血管内动脉硬化残渣、血栓、内膜碎片等脱落导致远端组织栓塞。

(三)、感染:观察伤口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如术后发热(≥38℃)患者有伤口疼痛感报告医生检查伤口。

四、健康教育(一)、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愉快,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戒酒,以低盐低脂易消化食品为主。

(二)、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防止感染,注意保暖,保持良好的侧支循环,禁止使用热水袋保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肢护理
• 患肢适当保暖,禁热敷 • 患肢禁冷敷,以免引起血管收缩 • 取合适的体位,睡觉时取头高脚低位,使血液易灌流至下肢; • 避免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不变,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 坐时应避免一脚搁在另一脚膝盖上,防止动、静脉受压阻碍血流; • 保持足部清洁干燥,用温水洗脚,以免烫伤; • 皮肤瘙痒时,可涂止痒药膏,避免手抓,以免造成继发感染
精品课件
辅助检查
• 右下肢血管彩超提示:1、右侧股动脉硬化并附壁 斑块形成;2、右侧股浅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 脉、足背动脉未探及血流信号,考虑血管闭塞可 能。
• 查血常规、凝血四项、肝肾功能、电解质、手术 前八项未见明显正常。
精品课件
治疗经过
• 入院后予完善相关检查,心电监护,中流量吸氧 ,予控制血压,监测血糖,降血脂、抗血小板等 对症处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的 护理查房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ASO)
精品课件
主要内容
概念 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 病情介绍 护理
精品课件
概念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动脉粥 样硬化累及下肢动脉导致动脉狭窄或闭 塞而引起肢体缺血症状的慢性疾病,是 全身动脉硬化性疾病在下肢的表现,病 变特点是以累及大中动脉为主,多见于 中老年病人。
精品课件
入院查体
• 跛行步入病房。双侧颈动脉搏动正常。右足皮温 减低,右侧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减弱;左侧 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消失;双侧腘动脉及股 动脉搏动减弱。双下肢皮肤色素沉着。浅静脉无 隆起、扩张、纡曲、甚至卷曲成团。局部无疼痛 ,皮肤红肿,局部无压痛。足靴区皮肤未发现萎 缩、脱屑、色素沉着、湿疹及慢性溃疡等。
何谓“间歇性跛行”
• 行走一段路程后下肢肌肉出现疼痛、酸胀无力, 继续行走因症状加重而被迫止步,休息片刻后疼 痛缓解可继续行走,同样条件下上述症状反复出 现。
• 跛行距离和跛行时间常能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 间歇性跛行包括动脉缺血性跛行、静脉性跛行和
神经源性跛行。
精品课件
何谓“静息痛”
• 严重的血管病变,在静息状态下仍有持续 性疼痛,称“静息痛”
2、药物治疗:
血管扩张剂和抑制血小板凝集药 物、抗生素、溶栓药物、止痛药
3、创面处理:防继发感染 4、高压氧疗 5、功能锻炼:如Buerger
运动
精品课件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禁 忌症: 介入治疗:PTA、
Stent、PAC
外科血管重建:动
脉旁路手术、动脉内膜 剥脱术、骨髓干细胞移 植术等
手术治疗
1.适应证 动脉硬化是全身性疾病,如无症状或 症状轻微,动脉轻度狭窄,则可暂不手术。出 现间歇性跛行并经动脉造影证实有下肢动脉严 重狭窄(管径小于正常管径的50%)时则需手 术治疗。当伴有严重静息痛或足趾溃疡及坏疽 时,更需手术治疗,但手术效果较差。
ABI有助于提示患者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预测 肢体存活
精品课件
诊断标准
• 临床表现 • 缺血肢体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 踝肱指数(ABI)<0.9 • 影像检查证据:彩超,DSA,CTA,MRA等检查

精品课件
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
1、一般处理: 戒烟、低
盐低胆固醇饮食、控制血糖、控 制血压、肢体锻炼、患肢保暖
精品课件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介绍治疗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 术前准备:术前禁食4小时、备皮、碘过敏试验
检查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标记
精品课件
护理措施
(二)术后护理
局麻或者全麻后护理常规 体位:平卧位,术侧肢体制动24小时 病情监测 监测生命体征,鼓励病人多饮水 观察伤口渗血情况 观察术精后品课肢件体肿胀及肢体循环情况
2.禁忌证 近期有重要器官严重病变者,如心绞 痛、脑血管意外、肝肾功能衰竭等,不宜施行 手术治疗
精品课件
药物治疗是治疗下肢缺血的重要手段
• 是无手术机会患者的唯一治疗方法,同时 也是手术治疗的必要支持和补充。
特殊药物治疗包括抗凝、祛聚、扩张血管、溶栓 和镇痛治疗等。其目的是防止自体动脉或转流 血管血栓形成,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
--- 与患肢缺血、组织坏死有关
活动无耐力
--- 与患肢远端供血不足有 关
焦虑
--- 与疾病久治不愈有关
精品课件
护理诊断/问题
有皮肤完整性 受损的危险 --- 与肢端坏疽、脱落?, 长期卧床有关
知识缺乏
--- 缺乏患肢锻炼方法的知 识及足部护理知识
潜在并发症 --- 出血、远端栓塞、移植血管闭合
精品课件
以间歇性跛行为主,有发 凉、麻木、胀痛、抗寒能 力减退;
皮肤粗糙,汗毛脱落,趾 (指)甲增厚,脂肪垫萎 缩,肌肉萎缩,间歇性跛 行,有静息痛
间歇性跛行,静息痛之外, 发生肢体溃疡坏疽
病史介绍
• 患者梁秀英,女,82岁。因“间歇性跛行3年, 加重2天”于2015-10-07日入院。
• 患者缘于3年前长时间行走后出现双侧小腿 肌肉疼痛不适,以右小腿为重,呈持续性 胀痛,阵发性加重,静止休息后疼痛可逐 渐缓解;无腰痛及双下肢麻木及无力,无 行走踩棉花感。
精品课件
病史介绍
• 2014年08月曾于我院就诊,诊断为“1.下肢动脉 硬化闭塞症 2.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3.高血压 病(3级 极高危组) 高血压心脏病 左房增大 心 功能Ⅱ级 4. 冠心病 心房纤颤 5.2型糖尿病 糖 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6.胆囊结石 7.腔隙性脑梗塞 ”。接受口服扩血管、抗血小板及降血脂等药物 治疗(具体不详);间歇性跛行症状缓解。
• 可分为动脉性静息痛、静脉性静息痛、炎 症及缺血坏死性静息痛
精品课件
辅助检查
下肢动脉的彩色多普勒(首选) CTA或MR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 实验室检查 踝肱指数的应用
精品课件
踝肱指数(ABI)
足背或胫后动脉收缩压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 ,可以判断下肢动脉的阻塞程度。正常时 ABI≥0.97, 间歇跛行患者在0.8<ABI<0.8, 静息痛时ABI<0.4,肢体坏疽时<0.1 。
护理措施
(二)术后护理
药物护理:使用抗凝溶栓药物者,观察出血征象 引流管护理 饮食护理:易消化、清淡饮食,多食蔬菜水果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 出血、远端栓塞、人工血管移位、移植血管闭塞、感染等
精品课件
健康指导
活动指导 饮食指导 药物指导 自我监测及复查
精品课件
谢谢!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病史介绍
• 但随后症状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10月6日患者 自觉间歇性跛行症状明显加重,疼痛剧烈,行走 缓解。为求进一步治疗,到我院就诊。门诊拟"右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高血压病、冠心病、2型糖 尿病、胆囊结石、腔隙性脑梗塞"收入我科。
精品课件
既往史
•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16年余,平素自服 降压药、降糖药(具体用药不详),自诉血压、 血糖波动可。20年前曾患"脑梗塞",恢复良好, 无明显后遗症。否认乙肝、伤寒、结核、疟疾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染病史,否认结核病接触史。否认外伤手术史 ,否认输血史,按计划行预防接种。
• 10月7日行下肢动脉造影术+股动脉深栓术,术后 予尿激酶置管内注射溶栓、兰索拉唑制酸护胃、 马来酸桂哌齐特扩张血管、前列地尔改善微循环 ,硝酸甘油降血压等对症治疗。
精品课件
治疗经过
• 10月12日拟在局麻下行下肢动脉造影+支架置入术 。术后监测生命体征,注意右下肢远端感觉、血 运恢复情况。
精品课件
肢体缺血的患者多因患肢疼痛而不能入睡和不思 饮食,应选择镇痛效果好、作用时间长和副作 用小的药物,同时可加用催眠药物。
精品课件
手术方法
• 介入治疗 置管溶栓、球囊扩张、支架植 入术等微创手术;
• 动脉旁入手术 • 动脉内膜剥除术 • 静动脉化手术? • 骨髓干细胞移植术?
精品课件
护理诊断/问题
疼痛
精品课件
危险因素
➢ 家族史 ➢ 糖尿病 ➢ 年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
) ➢ 吸烟 ➢ 肥胖 ➢ 运动少 ➢ 生活不规律 精➢品过课件 度紧张(工作、生活压力大
精品课件
临床表现
早期表现
局部缺血期 有慢性肢体缺血表现
营养障碍期 肢体缺血表现加重
坏死期 慢性肢体缺血表现
精品课件
患肢发凉、麻木、间歇跛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