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仿真教学系统(详)_解决方案_计划解决方案_实用文档PPT课件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发展思考PPT课件

(4)提高效益。要强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举,进一步强化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中心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要全面提高 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优质实验教学资源的使用率,推动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高等教育实验教 学质量。
一、教育信息化与国家级虚仿实验教学中心建设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发展的指导原则
(1)科学规划。制定规划从主动到与激励相结合;充分考虑学校、学科、地域、专业分布,考虑持续发展和支持服务问题。
(2)共享资源。中心建设要考虑服务多个专业、多个学校、多个地区。共享不是简单鼓励大家无偿贡献,而是推动高校建 立一种机制,首先通过遴选,授予“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称号,建成和拥有一批优质的实验教学资源,要引导 大家选择使用,使用后支付相应的费用,补偿产品开发支出和服务支出,形成良性循环,最终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 效益,使资源共享可持续。
实现真实实验不具备或难以完成的教学功能。在涉及高危或极端环境、不可及或不可逆操作,高成本、高消耗、大型或综 合训练等情况下,提供可靠、安全和经济的实验项目。
建设工作要体现虚实结合、相互补充、能实不虚的原则。要求发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切实实现提 高教学能力,拓展实践领域,丰富教学内容的要求。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问题解决!
一、教育信息化与国家级虚仿实验教学中心建设
挑战之四:资源形式及其获取
文 本图
片
视 音 频
动 画
课 件 等
网络教育动资源
画
一、教育信息化与国家级虚仿实验教学中心建设
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解决方案设计

大娱号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解决方案 VSTATION HD(V1.0)前言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国家教育部门的大力提倡,虚拟仿真实训在高职教育中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实训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虚拟仿真技术是将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进行集成,构建一个与现实世界的物体和环境相同或相似的虚拟教学环境,并通过虚拟环境集成与控制为数众多的实体,构成一个虚拟仿真教学系统。
虚拟仿真教学技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为核心,具有多感知性、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有益于教师的实训教学和学生专业核心技能的训练,为解决职业教育面临的实训难、实习难和就业难等问题开辟了一条新思路。
目前,高职院校很多专业,如外语教学、旅游专业、数控技术、焊接技术、机电技术、食品加工、服装设计等专业都引入了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方式。
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已经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教学变革的一种有效手段。
目录前言 (2)一、总体需求分析 (4)1.1 “情景”的定义: (4)1.2 为什么要在教学中使用“虚拟仿真实训系统”? (5)1.3 根据教学建设,用户需求归纳如下: (6)二、设计原则 (7)三、大娱号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概述 (8)四、大娱号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系统运行原理示意图: (10)五、大娱号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构成及特点 (11)六、与教材同步完备的虚拟场景库 (16)七、大娱号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构成及特点 (18)八、大娱号虚拟仿真实训系统配置与指标 (19)九、系统技术支持及服务 (21)一、总体需求分析通过运用学语言,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
学习者必须通过“用语言”才能真正掌握语言。
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交际情景中,让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
而真正的交际应该是互动的。
当一方发出信息后,另一方根据上下文进行意义协商,作出反馈,他可以表示支持、进行反驳或提出疑问,然后接受方对反馈意见再进行意义协商,作出回应,双方如此反复交流,形成互动。
校园教育-018智慧教室中学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方案(图文)

1.项目背景** 信息技术大发展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创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广、渗透力最强的高技术之一,信息化是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影响最为深刻、对世界文明影响最为深远的大趋势之一。
新世纪以来,还没有一项技术像信息技术这样,对全人类产生如此广泛而快速的影响。
工业革命已经200多年,但世界上还有相当多地区没有实现工业化,而互联网问世只有20年,就已经迅速覆盖全球。
当前,信息技术继续朝着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信息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同时并发,历史性地聚集到一起,深刻改变着人们工作生活方式和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格局。
信息化带动了制造业革命,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正在改变制造业的模式,引领着全球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信息化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使技术、网络、应用、服务深度融合,衍生更多类型的生产生活服务业态,形成更加旺盛的消费和投资需求。
信息化缩短了知识创新和技术转化的周期,有效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实现全球研发、全球生产、全球配置,使知识的生产、应用、传播呈现出空前的速度和规模。
信息化改变了人类认知和社会交往方式,即时通讯、网上购物、远程医疗、视频点播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信息化加快了全球化进程,使全球化更加广泛、迅速、深入,人类同住地球村变成现实。
信息化正在为人类开辟新的发展空间——“虚拟空间”,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互联互通,极大拓展了人类的生存视野,数字化生存、虚拟世界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当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着手布局信息化,力图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信息化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谁在信息化潮流中落伍,谁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教育信息化正是在全球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信息技术的全面渗透深刻影响着教育理念、模式和走向,教育发展必须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特征。
在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进程中,加快教育信息化既是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也是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紧迫任务。
教育行业虚拟现实教学系统设计方案

教育行业虚拟现实教学系统设计方案第一章引言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 (2)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第二章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3)2.1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历程 (3)2.2 虚拟现实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 (4)2.3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4)第三章虚拟现实教学系统的需求分析 (5)3.1 虚拟现实教学系统的功能需求 (5)3.1.1 基本功能 (5)3.1.2 高级功能 (5)3.2 虚拟现实教学系统的功能需求 (5)3.2.1 响应速度 (5)3.2.2 画面质量 (5)3.2.3 系统稳定性 (5)3.2.4 安全性 (6)3.3 虚拟现实教学系统的用户需求 (6)3.3.1 教师需求 (6)3.3.2 学生需求 (6)第四章虚拟现实教学系统设计 (6)4.1 系统架构设计 (6)4.2 系统模块划分 (7)4.3 系统关键技术 (7)第五章教学内容与资源设计 (8)5.1 教学内容设计 (8)5.2 教学资源建设 (8)5.3 教学资源管理 (8)第六章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9)6.1 教学过程设计原则 (9)6.1.1 教学目标明确性原则 (9)6.1.2 教学内容适应性原则 (9)6.1.3 教学过程互动性原则 (9)6.1.4 教学评价全面性原则 (9)6.2 教学过程实施策略 (10)6.2.1 教学准备策略 (10)6.2.2 教学过程实施策略 (10)6.2.3 教学评价策略 (10)6.3 教学效果评估 (10)6.3.1 评估指标体系 (10)6.3.2 评估方法 (11)6.3.3 评估结果应用 (11)第七章虚拟现实教学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11)7.1 系统开发流程 (11)7.2 系统开发关键技术 (12)7.3 系统测试与优化 (12)第八章系统安全与稳定性 (12)8.1 数据安全 (13)8.1.1 数据加密 (13)8.1.2 数据备份 (13)8.1.3 访问控制 (13)8.2 系统稳定性 (13)8.2.1 硬件冗余 (13)8.2.2 软件冗余 (13)8.2.3 实时监控与故障预警 (13)8.3 用户隐私保护 (13)8.3.1 用户身份认证 (13)8.3.2 用户数据隔离 (14)8.3.3 用户权限管理 (14)8.3.4 用户行为审计 (14)第九章虚拟现实教学系统的应用案例分析 (14)9.1 案例一:虚拟实验室 (14)9.2 案例二:虚拟课堂 (14)9.3 案例三:虚拟现实实训基地 (15)第十章结论与展望 (15)10.1 研究成果总结 (15)10.2 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16)10.3 未来发展展望 (16)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科技的飞速发展,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新宠。
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模拟真实环境,让学生在虚拟场景中进行实践操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报告旨在对某高校某专业开展的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其他高校提供参考。
二、活动目的1.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2.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通过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改进教学方法。
三、活动内容1. 虚拟仿真平台搭建本次活动选用了某高校自主研发的虚拟仿真平台,该平台具有以下特点:(1)功能丰富:平台涵盖了专业课程所需的各类虚拟实验、仿真实验和综合实践项目。
(2)操作简单:平台采用图形化界面,操作直观易懂。
(3)交互性强:平台支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实时互动。
2. 虚拟仿真实践教学项目本次活动共选取了以下三个虚拟仿真实践教学项目:(1)机械设计虚拟仿真实验:通过虚拟仿真平台,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机械设计,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2)电气工程虚拟仿真实验:通过虚拟仿真平台,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电气工程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软件开发虚拟仿真实验:通过虚拟仿真平台,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软件开发,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项目实践能力。
3. 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提前在虚拟仿真平台上布置实验任务,学生预习相关理论知识。
(2)课堂实践: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虚拟仿真平台,进行实践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课后总结:学生总结实践经验,撰写实验报告,教师批改实验报告,反馈教学效果。
仿真虚拟课程设计

仿真虚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仿真虚拟技术的概念,掌握其在各学科领域的应用。
2. 学生能掌握基本的仿真虚拟软件操作,运用该技术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与分析。
3. 学生能结合教材内容,运用仿真虚拟技术对课程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究。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仿真虚拟技术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2. 学生能通过仿真虚拟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在小组合作中,提高沟通协作能力,共同完成仿真虚拟实验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仿真虚拟技术产生兴趣,树立科技创新意识。
2.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形成团队合作的良好氛围。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学科拓展课程,旨在通过仿真虚拟技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基本的学科知识,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仿真虚拟实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设计以下教学内容:1. 仿真虚拟技术概念及发展:介绍仿真虚拟技术的定义、原理、发展历程及在各学科领域的应用。
2. 仿真虚拟软件操作:学习并掌握一款适合学生的仿真虚拟软件,如VR实验、Chemist等,进行基本操作与实验设计。
3. 教材知识点的仿真虚拟实验:结合教材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案例,运用仿真虚拟技术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 物理学科:如力的合成、电路设计等;- 化学科目:如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有机物合成等;- 生物学科:如细胞结构探究、生态系统模拟等。
4. 小组合作探究:分组进行仿真虚拟实验,共同完成实验报告,分享实验成果。
虚拟仿真实训软件的制作技术 PPT课件

F. 光盘刻录
F. 文字效果加工工具 F.其它工作人员
G. 文字编辑工具
H. 视频采集和编辑工具
I.系统合成工具
通科仿真
控制模型面数,贴图尺寸2n ,对仪器介绍要言简意赅, 画面要精良,对设备可以进行简单操作。
注意问题:
请实际工厂专家指导,对仪器摆放位置是否科学,距离尺 寸,安全措施等指导,对仪器安全操作要加以说明,给出对设 备正确操作的步骤。
通科仿真
常用软件实现工具 市面上能见到的虚拟现实软件,基本都能实现此功能,制
应尽可能将错误操作分析到位(多设置些错误故障),对 错误操作应给出效果明显错误提示,使学生加深印象。
通科仿真
常用软件实现工具 1. 三维 制作效果较好的Virtools、Quest3D、Vrp等。 2. 二维 制作效果较好的Flash。 工具选择要点: 选择成熟,编程功能强大的工具。
通科仿真
考核功能
虚拟仿真实训软件的 制作技术与软件展示
仿真实训教学软件的技术上要实现的功能 ● 漫游功能 ● 演示功能 ● 互动功能 ●考核功能
通科仿真
漫游功能
在实训中想解决的问题: 1. 认识现场环境,对现场环境产生较深刻的印象,解决
专业认识性实习; 2. 认识现场设施设备,对现场设施、设备初步认识; 3. 对现场安全生产的初步认识 。
注意问题: 工具使用是否正确,步骤分析到位,给出后台记录,事先
一定设计好,制作过程当中不应加步骤。
通科仿真
演示种类: 2. 故障类考核
特点: 制作难度最大,操作最复杂。
制作要点: 制作功能要有底线要求(故障点设置是否合理,是否为常
见故障)。 注意问题:
步骤分析到位,考核手段是否科学、合理、灵活,不同教 学内容,应该选择不同的考核方式、方法
《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技术》教学课件01认识仿真软件RobotStudio

教学目标
·了解RobotStudio的功能及特点 ·认识RobotStudio的软件界面功能
任务一 机器人离线编程工具RobotStudio的功能及特点
2010年7月,德国政府正式发布《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实施“工业4.0”计划。2015年5月, 中国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其中,工业机器人技术的 发展是为制造业发展构建智能工厂、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内容之一。
利用RobotStudio提供的各种工具,可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执行培训、编程和优化等任务, 不仅可提升机器人系统的盈利能力,还能降低生产风险,加快投产进度,缩短换线时间,提高生 产效率。
RobotStudio以ABB VirtualController为基础而开发,与机器人在实际生产中运行的软件完全 一致。因此,RobotStudio可执行十分逼真的模拟,所编制的机器人程序和配置文件均可直接用 于生产现场。
作为全球领先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供应商,ABB能够提供包括机器人本体、软件和外围设备在 内的完整应用解决方案、模块化制造单元及服务。
全球使用最广泛的机器人离线编程工具RobotStudio是一款PC应用程序,用于机器人单元的 建模、离线创建和仿真。
离线编程是扩大机器人系统投资回报的最佳途径。借助ABB模拟与离线编程软件RobotStudio, 可在办公室PC上完成机器人编程,无须中断生产。
图1-4 “建模”选项卡
如图1-5所示,“仿真”选项卡包括碰撞监控、配置、仿真控制、监控、信号分析器等。
图1-5 “仿真”选项卡
如图1-6所示,“控制器”选项卡包含用于管理真实控制器的控制措施,以及用于虚拟控制器 的同步、配置和分配给它的任务的控制措施。
虚拟仿真方案

5.用户体验优化
(1)界面设计:采用人性化的界面设计,提高用户体验。
(2)操作指引: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引,降低用户使用门槛。
(3)系统响应:优化系统性能,提高系统响应速度。
四、实施计划
1.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1个月
2.技术研发与合规性审查:3个月
3.系统开发与测试:4个月
第2篇
虚拟仿真方案
一、引言
虚拟仿真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其在教育培训、科学研究、工业制造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详细、合规的虚拟仿真方案,以满足特定领域对虚拟源自真技术的应用需求。二、目标定位
1.实现高度仿真的虚拟环境,满足用户在无风险条件下进行实验、训练等活动的需求。
2.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
2.系统开发: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系统开发,确保各模块功能完善。
3.合规性审查:在开发过程中进行合规性审查,确保方案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4.系统测试:进行系统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确保系统质量。
5.部署与培训:现场部署系统,对用户进行培训。
6.运行维护:持续监控系统运行,及时处理问题,优化系统性能。
2.系统功能模块
(1)用户管理:负责用户注册、登录、权限分配等功能。
(2)业务模拟:根据用户需求,搭建虚拟环境,提供业务流程模拟功能。
(3)培训考核:提供在线培训、考试、评估等功能,帮助用户提升业务能力。
(4)数据分析:对虚拟仿真过程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
(5)系统管理:负责系统配置、监控、维护等操作,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4.系统部署与培训:1个月
5.系统运行与维护:长期
xxxx技术学院VR虚拟现实仿真平台-建设方案2024---副本教学文案

xxxx技术学院VR虚拟现实仿真平台-建设方案2024---副本教学文案VR虚拟现实仿真平台-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快速进步,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VR技术以其沉浸式的体验和交互方式,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成为教育、医疗、娱乐等行业的热门技术应用之一、为了更好地推进VR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xxxx技术学院计划建设一个VR虚拟现实仿真平台,实现学生在虚拟环境下的学习和实践,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项目概述1.项目目标:通过建设VR虚拟现实仿真平台,提供优质的虚拟学习环境,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项目内容:(1)平台开发:搭建一个全面的虚拟现实教学平台,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2)虚拟化建模:实现对各类教学场景和实验项目的虚拟化建模,保证真实的模拟效果。
(3)动态交互:开发虚拟现实仿真平台的交互系统,实现学生与虚拟环境的动态交互,提升学习体验。
(4)学习资源支持: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虚拟实验室、虚拟实训场景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
(5)系统运维与维护:建立完善的平台运维与维护体系,确保平台的稳定运行和高效使用。
3.项目进度:(1)第一阶段:需求调研和方案设计,确定技术路线和平台规划,完成年度计划。
(2)第二阶段:硬件采购与设备布局,搭建平台基础设施,准备平台开发所需资源。
(3)第三阶段:平台开发,包括虚拟化建模、动态交互系统的开发和学习资源的整合。
(4)第四阶段:系统测试与调试,确保平台稳定运行,并进行一段时间的试运行。
(5)第五阶段:正式启用和宣传推广,提供教师培训和学生指导,推动实验教学。
4.预计投资:本项目的预计总投资为xxxx万元,主要包括平台硬件设备、软件开发、运维成本和培训费用等。
三、项目优势1.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学生置身于各类实际应用场景中,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方案(PPT37页)

增值服务 1、虚拟仿真实验应用管理难,部署复杂,遭遇共享难题
为各实验室管理员提供一个统一的网站管理功能与界面,统一的信息发布和服务入口。
提供虚拟仿真应用的统一管理,应用虚拟接入的底层平台与执行环境,解决当前实验教学应用管理分散、不能最大限度开放与共享的
成功案例 问题。
各种软件的实现方式迥异,运行环境不同,部署安装麻烦。
应用系统过多,管理起来好难!!!
建设背景
背景介绍 现状分析 建设目标
2、缺乏整体可持续可扩展规划,资源整合困难,“信息孤岛”
未建统一认证机制,用户身份不统一, 每个实验系统独立维护自己的用户数据 库,同一用户在每个系统中都存储独立 的身份信息;缺乏统一数据标准,实时 数据交换困难。每个实验系统都有自己 的数据库,缺乏权威数据源,数据库标 准不统一,无法进行综合利用。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方案
实验安排后,学生可以查阅对应的实验资料。
1、虚拟仿真实验应用管理难,部署复杂,遭遇共享难题
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验质量。
目录 提供共享库的Web Service接口,第三方系统可以通过这些公开的API接口获取到共享库相应信息
学生实验过程难以全程跟踪,难以精准定位问题并进行指导。
虚拟仿真实验应用系统实例展示
建设方案 支持老师一对多会话,单一会话,学生之间小组讨论会话,可利用图片,文字,语音0来3进行基交础流平。台二:统一用户身份认证
共享虚拟实验和远程控制虚拟实验等教学教资学源负责人
支持各种设备的实访验问软,件实不现用多考终虑端兼接入,手机,IPad等都可以进入实验软件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软件不用考容虑问兼题容了问,题也了不,用也一不用一台台安装,设备坏了也不影响教学
用户统一管理:台统台一安管装理,用设户备信坏息了,所有修改的用户信息都是通过同一个入口操作。 特点:不同系统也的不数影据响终教于学可以共享和互通啦!
虚拟仿真教学方案

第1篇
虚拟仿真教学方案
一、方案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传统教学模式带来新的变革。为提高我国教育质量,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本方案结合当前教育现状,制定一套合法合规的虚拟仿真教学方案。
二、方案目标
1.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教学评价与反馈
(1)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在虚拟仿真教学中的学习成果。
(2)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及时收集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意见,持续优化教学方案。
四、合规性保障
1.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虚拟仿真教学内容和活动合规合法。
2.尊重知识产权,使用合法授权的虚拟仿真软件和教学资源。
3.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保护学生个人信息和隐私。
4.定期对教学方案进行审查和评估,确保与国家教育政策和发展方向保持一致。
五、总结
本方案立足于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充分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在实施过程中,需不断调整和完善,确保合规合法地推进虚拟仿真教学。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创造良好条件,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四、合规性保障
1.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虚拟仿教学内容合法合规。
2.尊重知识产权,引进和使用的虚拟仿真软件均具有合法授权。
3.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保护学生个人信息安全。
4.定期对教学方案进行审查,确保与国家教育政策保持一致。
五、总结
本方案旨在通过虚拟仿真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在实施过程中,需不断优化和完善教学方案,确保合规合法地推进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希望通过共同努力,为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体系(3篇)

第1篇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本文旨在探讨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实施,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一、引言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实践教学存在诸多不足,如实验设备昂贵、实验场地受限、实验资源不足等。
虚拟仿真技术的出现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1. 系统目标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体系应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为目标,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系统结构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模块:(1)虚拟实验平台:提供各类虚拟实验资源,包括实验设备、实验流程、实验数据等;(2)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实现虚拟实验的在线教学、在线考核和在线评价等功能;(3)虚拟实验管理系统:实现虚拟实验资源的配置、管理和维护;(4)虚拟实验评价系统:对虚拟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
3. 系统功能(1)虚拟实验功能:提供各类虚拟实验,包括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2)虚拟教学功能:实现虚拟实验的在线教学、在线考核和在线评价;(3)虚拟实验资源管理功能:实现虚拟实验资源的配置、管理和维护;(4)虚拟实验评价功能:对虚拟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
三、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1. 教师培训为确保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体系的顺利实施,教师需接受相关培训,包括虚拟实验操作、虚拟教学平台使用、虚拟实验评价等方面。
2. 学生培训学生需接受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体系的操作培训,熟悉虚拟实验流程、虚拟实验设备使用和虚拟实验评价方法。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ppt课件

实验效果 基本组成 实现原理
虚拟仿真实验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的 各种虚拟实验环境,实验者可以像在真实的环境中一样,完成各种 预定的实验项目,所取得的学习或训练效果等价于甚至优于在真实 环境中所取得的效果。
虚拟仿真实验由实验所依赖的模拟程序、实验单元、工具和参 考资料组成的一个创造和引导模拟实验的交互环境,用户可以通过 增加新的物体、建立新的实验并把他们转化成超文本文件来扩充实 验室。
控制中心
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特象征的相条似件性下进行观察,模仿实验的某 些条件进原行有的系实统验。是对事物的内部结构,运动变化模过拟程系进统行模拟 的过程。是科学实验的一种基模本拟类实型验。系统
仿真实验
仿 学— 真实实物体验理系没效统有应普模通型建意,义并模上借实助验于仿的专真必家模备经型器验材知,识编是、利统程用计数数计学据算模和系型信统或息数资 料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的仿真实实验验方系法统。
1、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引 领,建设开放度高、共享性好的优质网络实 验教学资源;
2、构建多层次、模块化、全方位的实验 教学体系,突出工程人才培养特色,强化机 电学科融合,打破时空限制,建立课内课外 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3.3.1
由学校统一规划部署,建立长期开发组织路线。
整合(人+资源)
部分专业课程的实验室教学资源有限,开放时间有限,不能满足学 生随时进行自主学习和动手实践的要求。。
其二
其三
部分理论教学要构建物理演示系统成本高、操作困难,缺乏让学生动 手实践的条件。
为解决传统理论教学与学生工程化培养之间的 矛盾,拓展实验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实验教学实 效,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密切结合,同时也尽可能 减少实验成本和潜在危害,在课堂基础理论教学上, 利用专业的仿真软件,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通讯 平台,构建具有高度真实感、直观性和精确性虚拟仿 真实验教学平台, 是专业实验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创新 。
第2章—Proteus虚拟仿真.ppt

第2章 Proteus虚拟仿真
2.1 集成开发环境ISIS 2.2 绘制原理图 2.3 仿真调试
PROTEUS单片机仿真软件
第2章 Proteus虚拟仿真
第2章 Proteus虚拟仿真
• 英国Labcenter公司 • 采用虚拟仿真技术 • 解决了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的设计和协
(1)启动ISIS
下拉菜单
预览窗口
快捷工具栏
第2章 Proteus虚拟仿真
元器件列表窗口
元器件方向选择
仿真按钮
原理图编辑窗口
第2章 Proteus虚拟仿真
下拉菜单功能选项
• File菜单包括常用的文件功能,如创建一个新设计、 打开已有设计、保存设计、导入/导出文件、打印设 计文档等。
• View菜单包括是否显示网格、设置网格间距、缩放 原理图、显示与隐藏各种工具栏等。
仿真工具按钮
仿真工具按钮从左往右各按钮功能依次为: • 全速运行 • 单步运行 • 暂停 • 停止
Proteus虚拟仿真演示
(需要媒体播放器,屏幕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进行源代码调试
仿真运行
2. ARES 模块应用举例
在前述计数显示器电路原理图的基础上进行印刷线路板设 计,并生成制版所需的电子文件。
软件编程
第2章 Proteus虚拟仿真
汇编语言程序
C51语言程序
第1章 单片机基础知识概述
本章小结
1.单片机是将通用微计算机基本功能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构 成的一种专用微计算机系统,可以作为众多小型对象的嵌入 式微机单元。单片机的发展趋势是高集成度、高性能、高性 价比、低功耗,8位的51内核单片机仍然是目前主流机型。 2.不同数制转换和基本逻辑门电路是单片机学习所必需的基 础知识,其中掌握二进制数的规律是关键。 3.Proteus可仿真单片机及其外部电路的编程、调试和运行,直 至PCB设计,整个设计过程简便直观,开发效率很高。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设计方案

2.临床思维,岗位胜任;
3.医患沟通,人文关怀;
紧紧围绕本节 课内容,提出明确、适当、可达到的教学目标。
清楚本节
课的学习要达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积极参与到教学互动中。
教学目标确定无论对于“教”和“学”具有更好导向作用。
P-前侧
问题:
1.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有何特点?
2.平衡功能评定方法有哪些?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方案
一、实验简介
1.项目背景
传统平衡训练存在枯燥无聊且强调动作分解训练,又存在摔倒风险等安全隐患。患者难以完成训练量与训练强度,易使训练者失去兴趣和信心,而且常规训练的工作量大,易疲劳且效率低。患者自主进行的平衡训练没有经过康复治疗师的专业性指导,因此日常康复训练与医生的康复治疗之间无法顺利配合,也会影响康复的效果和后续的治疗。因此,如何提高患者康复训练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患者高效完成平衡功能训练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VR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生成逼真的三维视、听等感觉,模拟真实事物的虚拟环境,将康复患者进入丰富多彩、趣味横生的虚拟世界,提升患者康复训练主动参与性,从而提升康复效果。
二、实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1记忆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特点;
1.2运用VR任务导向训练结合偏瘫Brunnstrom分期评定用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
1.3探讨与推测VR任务导向训练对于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康复机制;
2.素质与情感态度
2.1科学探索,职业精神:临床案例分析中,探索学科前沿,知识无止境;
1.3训练开始:
虚拟现实系统会首先对受训者的手部动作进行训练,以确保其动作的准确性。随着训练的进行,系统会对受训者的动作进行反馈,以调整受训者的平衡能力。
Proteus的虚拟仿真工具的使用方法PPT课件

(3) 在编辑窗口双击,则脉冲发生器被放置到原理图
编辑界面中,可使用镜像、翻转工具对其位置和方
向进行调整。
2021
13
2. 编辑脉冲发生器 (1) 双击原理图中的脉冲发生器符号,出现脉冲发生
器的属性设置对话框,如图3-7所示。 其中,主要参数说明如下。
❖ Initial(Low)Voltage:初始(低)电压值。 ❖ Initial(High)Voltage:初始(高)电压值。 ❖ Start(Secs):起始时刻。 ❖ Rise time (Secs):上升时间。 ❖ Fall time(Secs):下降时间。 ❖ Pulse Width:脉冲宽度。有两种设置方法:Pulse
其中,主要参数说明如下。
① Time/Voltages项 用于显示波形,X轴为时间轴,Y轴为电压轴。单 击右上的三角按钮,可弹出放大了的曲线编辑界面。
② Scaling项 ❖ X Mir:横坐标(时间)最小值显示。 ❖ X Ma:横坐标(时间)最大值显示。 ❖ Y Mir:纵坐标(时间)最小值显示。 ❖ Y Ma:纵坐标(时间)最大值显示。 ❖ Minimum:最小上升/下降时间。
(3) 设置完成后,单击“OK”按钮。
(4) 可用上述讲到的与正弦波类似的方法用示波器观 看脉冲发生器的波形。
图3-27021脉冲发生器属性对话框
15
3.1.4 指数脉冲发生器
1. 放置指数脉冲发生器
(1) 在Proteus ISIS环境中单击工具箱中的 “Generator Mode”按钮图标,出现如图3-1所示 的所有激励源名称列表。
“Generator Mode”按钮图标,出现如图3-1所示 的所有激励源的名称列表。
(2) 用鼠标左键单击“DC”,则在预览窗口出现直流 信号发生器的符号,如图3-1所示。
仿真与虚拟教学ppt课件

了解实际背景 搜集有关信息
明确建模目的 掌握对象特征
形成一个 比较清晰 的‘问题’
模
针对问题特点和建模目的
型
作出合理的、简化的假设
假
设 在合理与简化之间作出折中
模 用数学的语言、符号描述问题
型
构
发挥想像力
使用类比法
成
尽量采用简单的数学工具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建模举例:走路步长的选择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s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二、 传递函数描述
若系统的初始条件为零,即系统在t = 0时已处于一个稳定状态,也就 是说y与u的各阶导数初值为零,那么对(1)式两边取拉氏变换后可得:
s nY(s)+a1sn-1Y(s)++an-1sY(s)+anY(s)=c0sn-1U(s)+c1sn-2U(s)++cn-1U(s)
稍加整理后可得:
要指出的是一个系统的数学模型不是唯一的。要求 的近似程度不同,数学模型也有所不同。
模型的简化性和准确性是建立系统数学模型时经常要考虑 的问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