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物联网概论复习提纲

物联网概论复习提纲

物联网概论复习提纲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物联网概论复习提纲一、绪论1、物联网的定义是什么广义:能够实现人在任何时间、地点,使用任何网络与任何人与物的信息交换以及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换;狭义:物联网是物品之间通过传感器连接起来的局域网,无论接入互联网与否,都属于物联网的范畴。

定义:1)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2)物联网是由具有自我标识、感知和智能的物理实体基于通信技术相互连接形成的网络,这些物理设备可以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条件下实现协同和互动,为人们提供智慧和集约的服务,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的特点。

2、物联网的三个主要特征是什么,分别具有什么具体内容?1)“全面感知”是指利用RFID、二维码、GPS、摄像头、传感器、传感器网络等感知、捕获、测量的技术手段,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

2)“可靠传送”是指通过各种通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接入信息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可靠的信息交互和共享。

3)“智能处理”是指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提升对物理世界、经济社会各种活动和变化的洞察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3、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和技术体系结构分别是什么,两者有什么区别1)体系结构:感知层:利用传感器、RFID等随时随地地获取环境的信息;采集数据的方式有主动采集和被动采集两种;(全面感知)网络层:通过各种网络传输手段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可靠传输)应用层:包括资源的共享和交换,对海量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各种方案实施智能化的决策;(智能处理)2)技术体系:物联网技术体系结构包含有四个,涉及的具体技术见上图:1、感知技术:用于物联网底层感知信息的技术。

物联网总复习

物联网总复习

物联网总复习物联网总复习⒈概述- 物联网概念及定义-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⒉物联网的通信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RFID)- 低功耗广域网技术(LPWAN)- 5G网络及其在物联网中的应用⒊物联网的数据处理与管理- 云计算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大数据分析与挖掘-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⒋物联网的边缘计算- 边缘计算的概念与特点- 边缘计算的架构与模型- 边缘计算在物联网中的应用⒌物联网的安全与隐私- 物联网安全威胁与攻击类型- 物联网的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 物联网隐私保护与数据加密⒍物联网的智能感知与控制- 与机器学习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智能感知与传感器技术- 智能控制与自动化技术⒎物联网的应用案例- 智能家居与智能城市- 工业物联网- 农业物联网- 医疗物联网- 能源物联网附件:在本文档的末尾,提供了一些相关的附件,包括物联网的相关论文、案例研究和技术规范等,以供读者参考和深入了解。

法律名词及注释:- 物联网:指通过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连接和管理身边的一切物体的网络。

-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由大量分布在特定区域中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

- 射频识别技术(RFID):利用射频信号进行识别和追踪的技术。

- 低功耗广域网技术(LPWAN):一种能够在低功耗条件下实现广域覆盖的无线通信技术。

- 5G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高速、低延迟、大容量等特点。

- 云计算:通过网络提供计算资源和服务的一种模式。

- 大数据:指数倍于传统数据量的海量、高速、多样化的数据。

- 边缘计算:将计算功能放在接近数据源的边缘设备上进行处理的技术。

- 物联网安全:保护物联网系统免受威胁和攻击的安全机制和措施。

- 智能感知:通过感知技术获取环境信息的能力。

- :指计算机模拟、实现、扩展和超越人的智能的科学与技术。

- 智能家居:集成了各种物联网技术的家庭生活系统。

- 智能城市: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智能化管理的城市。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复习知识点汇总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1 物联网定义物联网是指物体的信息通过智能感应装置,经过传输网络,到达指定的信息处理中心,最终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自动化的信息交互与处理的智能网络。

2物联网三大特征(1)全面感知;利用射频识别、二维码、传感器等感知、捕获、测量技术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2)可靠传送:通过将物体接入信息网络,依托各种通信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可靠的信息交互和共享(3)智能处理: 利用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感知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并处理,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4 面向物联网的传感技术(1)低耗自组、异构互连、泛在协同的无线传感网络。

(2)智能化传感器网络节点研究。

(3)传感器网络组织结构及底层协议研究。

(4)对传感器网络自身的检测与控制。

(5)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

(6)先进测试技术及网络化测控。

5 物联网中的智能技术智能技术是为了有效地达到某种预期的目的,利用知识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手段。

(1)人工智能理论研究(2)机器学习(3)智能控制技术与系统(4)智能信号处理8 什么是IPv6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也被称作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它是由IETF 设计的用来替代现行的IPv4协议的一种新的IP协议。

9 IPv6与物联网的关系物联网的发展与IPv6紧密联系,因为每个物联网链接的对象都需要IP地址作为识别码,而目前IPv4的地址已经不够用.IPv6拥有巨大的地址空间,他的地址空间完全可以满足结点标识的需要第二章1 物联网层次结构模型(1)信息感知层: 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智能感知识别、信息采集处理和自动控制,并通过通信模块将物理实体连接到网络层和应用层。

(2)物联接入层:主要任务是将信息感知层采集到的信息,通过各种网络技术进行汇总,将大范围内的信息整合到一块,以供处理。

(3)网络传输层:基本功能是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传感器网络及其融合技术等,将感知到的信息无障碍、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地进行传输(远距离传输)。

物联网技术基础复习知识点

物联网技术基础复习知识点

物联网技术基础复习知识点【摘要】一、绪论1. 物联网起源、发展、定义起源1995年比尔盖茨提出“物联网”想法发展1999年提出“Internet of Things”2005年ITU 宣布物联网时代来临2009年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2010年中国物联网元年”感知中国“ 定义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一、绪论1. 物联网起源、发展、定义起源•1995年比尔盖茨提出“物联网”想法发展•1999年提出“Internet of Things”•2005年ITU宣布物联网时代来临•2009年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2010年中国物联网元年”感知中国“定义•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的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种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等管理和服务功能,从而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2. 物联网特点、基本架构特点•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基本架构•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3. 物联网的主要技术及应用RFID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感知层)•RFID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对目标加以识别•优点:无需直接接触、无需光学可视、无需人工干预EPC编码技术(感知层)•目的:为物理对象提供唯一标识•载体:RFID电子标签ZigBee技术•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的双向无线通信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感知层)•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控制模块、通信模块、供电模块中间件技术•处于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之间的软件,提供简单的开发环境,减小工作量•支持不同通信协议的模块和运行环境云计算技术•按需收费、远程数据中心•每秒十万亿次运算UWB技术(超宽带)(网络层)•优点:对信道衰落不敏感、发射信号功率谱密度低、低截获能力、系统复杂度低以及能提供厘米级定位精度•适用于军事通信和室内等密集多径场所的高速无线接入MEMS技术(微机电系统)(感知层)•泛指特征尺度在亚微米至亚毫米范围的装置•由微型传感器,微执行器、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通信接口和电源等部件组成的一体化的微型器件系统物联网应用领域•工业控制、精细农牧业、仓储物流、交通运输、医疗健康、环境监测、安全监控、网上支付、智能家居、国防军事发展与未来•互联互通设备数目急剧增加,设备体积极度缩小•物体通过移动网络连接,永久性的被使用者所携带并可被定位•系统以及物体在互联互通过程中异质性和复杂性在现有和未来的应用里变得极强二、感知技术1. RFID分类、组成和原理•RFID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分类•按载波频率分:低频射频卡、中频射频卡、高频射频卡•按供电方式分:有源卡、无源卡、(半有源,工作时供电、不工作时不供电)•按调制方式分:主动式、被动式•常用:低频、无源、被动原理•电感耦合(磁耦合)•电磁反向散射耦合(电磁场耦合)频段•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微波(Microwave)2. 传感器组成原理和结构框图•感知层,感知外界物理信息•把非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三部分组成:敏感元件、转换原件、转换电路传感器不同标准分类工作机理•物理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能量转换•能量转换型、能量控制型被测参量•机械量参量(如位移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热工参量(如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物性参量(如PH传感器和氧含量传感器)输出信号•模拟传感器•数字传感器3. DS18B20引脚、特性引脚•DQ为数字信号输入/输出端•GND为电源地•VDD为外接供电电源输入端(寄生电源接线方式时接地)特性•电压范围:3.0~5.5V•温度范围:-55℃~+125℃•单线接口方式,一条数据线实现双向传输•传送CRC校验码,有极强的抗干扰纠错能力•可编程的分辨率为912位(2^92^12),可实现高精度测温•温度转换数字速度快•可实现组网多点测温•负压特性:电源极性接反时,不能正常工作•集成性好,无需外围电路4. 视频监控工作的过程、图像传感器过程•物体→镜头(聚焦)→CCD芯片(电信号画面)→滤波/放大(标准信号)→显示器图像传感器电荷耦合器件(CCD)•优点:灵敏度高、噪声小、信噪比大•缺点: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功耗高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优点:集成度高、功耗低(不到CCD的1/3)、成本低•缺点:噪声比较大、灵敏度较低、对光源要求高5. GPS组成、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组成•空间部分、控制部分、用户部分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中国北斗(BDS)•美国全球定位(GPS)•欧盟伽利略(GNS)•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6. 激光机理及应用•LASER 镭射自发辐射•高能级向低能级自发跃迁•能量小、无方向、不可控受激辐射(光子的本质)•高能级原子在频率为v的电场作用下受激跃迁至低能级•能量大、方向固定、可控(相位、频率可控)•相干性应用•单色性好、方向性强、亮度高•激光技术:激光测距、激光制导、激光通信、强激光、激光模拟训练7. 红外与激光区别及红外探测器区别波长不同•红外线:波长长、频率低产生原因不同•红外:电磁辐射•激光:受激辐射产生的光子传感器不同•红外:抗干扰能力差,需要定期校准•激光:测量速度快、精度高、量程大、抗光干扰、点干扰能力强红外探测器•热探测器(温度传感器)•光子探测器8. 生物识别的过程,常见生物识别技术•关键:如何获取特征,如何将特征转换成数据过程•采样→生物特征→数字→预处理→提取独有特征→匹配→结果常见技术•指纹识别、掌纹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签名识别、面部识别、基因识别语音识别难点•语音信号多样性•噪声影响•词与词之间空间混叠主要技术•动态时间规整(DTW)把未知量均匀地伸长或缩短,直到与参考模式的长度一致•隐马尔可夫法(HMM)识别长度较长的语音信号,建模•矢量量化(VQ)用最少的搜索和计算失真的运算量,实现最大可能的平均信噪比•人工神经网络法(ANN)常与传统识别方法结合,抗干扰三、网络通信技术1. 常见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及优缺点•Wi-Fio较广的无线电波覆盖范围o传输速度快,可靠性高o无需布线o健康安全o覆盖面有限(缺点)•ZigBeeo低功耗、低成本、低速率、近距离、短时延、网络容量大、高安全、数据传输可靠、免执照频段•蓝牙Bluetootho TDMA结构o使用跳频技术o全球范围适用o组网灵活性强o成本低•超宽带(UWB)o带宽极宽o抗多径能力强o定位精确o抗干扰性能强,保密性好o超高速、超大容量,抗截获性好o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数字化o发送功率小,消耗电能少•NFC技术o通信标准:ISO/IEC 18092 NFCIP-1为基准进行标准化o电子标签、点对点通信、阅读器o通信距离1~2cm2.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按距离划分•无线个域网技术(WPAN)几米~几十米•无线局域网技术(WLAN)一百米~几百米•无线城域网技术(WMAN)几千米~几十千米•无线广域网技术(WWAN)全国~全球关键技术•时钟同步技术•定位技术•网络拓扑控制•网络安全•其他关键技术3. CAN总线特点及DeviceNet总线技术CAN总线性能特点•多主方式工作,网络上任一节点均可在任意时刻主动地向网络上的其他节点发送信息而不分主从,通信方式灵活,且无需站地址等节点信息•不同优先级•非破坏总线仲裁技术•点对点、一点对多点及全局广播等方式传送接收数据•采用短帧结构,传输时间段,受干扰概率低•每帧信息都有CRC校验及其他检错措施,保证数据出错率极低CAN: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DeviceNet总线网络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应用层4. IPv4和IPv6IPv4•IPv4=前缀+网段号+主机号IPv6•地址长度扩展到128位,字段与字段间用":"隔开,字段中最高位为0的数值可以省略•IPv6=前缀+接口标识(类似IPv4网络号)+主机号•标准中允许使用"空隙"来表示一长串的0(如3000:0:0:0:0:0:0:1可表示为3000: :1,两个冒号在地址中只能出现一次)四、智能技术1. 人工智能应用案例•智能计算,人工心理与人工情感•机器思维、机器感知、机器行为、机器学习2. 云计算理念•通过不断提高"云"的处理能力,进而减少用户终端的处理负担,最终使用户终端简化成一个单纯的输入输出设备,并能按需享受"云"的强大计算处理能力概念•云(资源池):一些可以自我维护和管理的虚拟计算资源,通常是一些大型服务器集群,包括计算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和宽带资源等•按用户不同分为:私有云(专用云)、公有云、混合云特点•系统超大规模•数据可靠性和扩展性•虚拟化•数据共享云计算与相关技术的关系•云计算与分布式计算•云计算与并行计算•云计算与效用计算•云计算与网格计算(网格计算:收集数据→处理服务系统)服务层次•软件即服务层(SaaS)提供最常见的云计算服务,如邮件服务,服务提供商根据客户所订软件的数量、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收费•平台即服务层(PaaS)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是经过封装的IT能力,如数据库、文件系统和应用运行环境等,通常按照用户登陆情况计费•基础设施即服务层(IaaS)提供的基本资源就是服务器,包括CPU、内存、存储、操作系统及一些软件,通常按照所消耗资源的成本进行收费3. 数据融合过程•环境传感器→A/D→预处理→特征抽取→融合中心→结果分类•根据融合处理的数据种类分o时间融合:指同一传感器对目标在不同时间的量测值进行融合处理o空间融合:指在同一时刻,对不同的传感器的量测值进行融合处理o时空融合:指在一段时间内,对不同传感器的量测值不断地进行融合处理•根据融合处理的方法分o集中式:各个传感器的数据都送到中央处理器(融合中心)进行融合处理o分布式:各个传感器对量测数据单独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结果送到融合中心,由融合中心对各传感器的局部结果进行融合处理o混合式:以上两种方法组合,用于大型系统中级别•像素级融合、特征级融合、决策级融合意义•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降低信息的不确定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增加系统的实时性•增加测量维数和置信度,提高容错功能•降低信息获取的成本•改进探测性能,增加响应的有效性•扩展了空间和时间的覆盖,提高了空间分辨率,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技术与算法•加权平均•卡尔曼滤波•贝叶斯估计•统计决策理论•Dempster-Shafer证据推理法•模糊逻辑法•产生式规则法•神经网络方法4. M2M对通信的优化•增强网络能力•增强接入能力。

物联网期末复习资料

物联网期末复习资料

物联网期末复习资料1. 物联网的核心是“物物互联、协同感知”。

2.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3. 物联网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个层次。

4. 物联网体系结构架构原则:多样性、时空性、互联性、扩展性、安全性、健壮性。

5. 物联网的自主体系由数据面、知识面、控制面各管理面组成。

其自主特征是由STP/SP 协议栈和智能层取代了传统的TCP/IP协议栈。

6. 物联网设计原则:1)实用性和先进性原则2)安全性原则3)标准化、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原则4)可靠性与可用性原则设计步骤:1)用户需求调查与分析2)网络系统初步设计3)物联网系统详细设计4)用户和应用系统设计5)系统测试和试运行7.射频识别是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中的,它利用射频信号及其空间耦合的传输特性实现对静止或移动物品的自动识别。

8.一个简单的RFID由阅读器、应答器和电子标签组成。

9.根据标签的供电形式可将电子标签分为有源式电子标签、无源式电子标签、半有源式电子标签。

根据标签的工作方式分类:主动式、被动式、半主动式。

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电子标签由天线和专用芯片组成。

阅读器通过天线与RFID电子标签进行无线通信,可以实现对标签识别码和内存数据的读出或写入操作。

天线: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计算机系统:完成各种基于RFID的应用。

的软件组成:边沿接口系统、RFID中间件、企业应用接口、应用软件。

系统分为:电感耦合系统和电磁反向散射耦合系统。

13.传感器组成: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变换电路。

14.传感器主要发展趋势:将采用系列高新技术设计开发新型传感器、微型化与微功耗、集成化与多功能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

15.三网融合包括: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16.传感网基本功能:协作地感知、采集、处理、发布感知信息。

17.无线传感网有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三个要素构成。

18.传感器节点由4部分组成:负责感知模块、数据处理和存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节点供电的电源供给模块。

物联网自学知识点总结

物联网自学知识点总结

物联网自学知识点总结一、物联网概念1. 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指通过物理或虚拟互联网络(Internet),将物理世界中的各种物体(如传感器、智能设备、机器等)连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与智能控制的新型网络体系。

2. 物联网的特点物联网具有智能化、有效连接、服务化、复杂性和安全性等特点,它能够让普通物体变得“智能”,实现智能化的调控和管理。

3.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将朝着更智能、更高效、更安全、更便捷的方向发展。

二、物联网技术架构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感知环境的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传输到物联网系统中。

2. 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是物联网的硬件基础,它通常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模块等组件,用于实现物联网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数据处理。

3. 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设备之间需要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因此需要具备良好的无线通信技术支持,如蓝牙、Wi-Fi、LoRa等。

4. 云计算平台云计算平台是物联网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重要基础,它能够提供大数据存储、实时计算、数据分析等功能。

5. 物联网操作系统物联网设备通常需要运行特定的操作系统以支持其功能,常见的物联网操作系统有Linux、Windows IoT、AliOS等。

6.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是物联网技术涉及的重要问题,需要通过加密、身份认证、权限控制等手段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7. 边缘计算边缘计算是一种将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移动到接近数据源的位置,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降低延迟。

8. 物联网标准与协议物联网系统需要建立统一的标准与协议,以确保不同厂商、设备间的互操作性与兼容性。

常见的物联网标准与协议有MQTT、CoAP、Zigbee、Z-Wave等。

三、物联网应用场景1. 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物联网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通过连接家庭中的各种设备和传感器,实现远程智能控制、安全监测、能源管理等功能。

物联网总复习

物联网总复习

物联网总复习一、物联网的基本概念1.1 物联网的定义1.2 物联网的特点1.3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二、物联网的关键技术2.1 传感器技术2.1.1 传感器的原理2.1.2 传感器的分类2.2 无线通信技术2.2.1 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2.2.2 物联网中常用的无线通信技术 2.3 数据处理和存储技术2.3.1 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2.3.2 数据存储的方法和技术2.4 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2.4.1 物联网安全问题的特点2.4.2 常用的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三、物联网的架构和体系结构3.1 传统物联网架构3.2 云计算与物联网的融合3.3 边缘计算与物联网的融合3.4 物联网的分层结构四、物联网的应用案例4.1 智能家居4.2 智慧医疗4.3 物流和供应链管理4.4 城市交通管理4.5 工业自动化五、物联网的挑战与未来发展5.1 安全与隐私保护挑战5.2 技术标准与互操作性挑战5.3 能源和环境可持续性挑战5.4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六、附录6.1 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列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物联网:互联网的延伸,指由各种能够感知和交换信息的物体组成的网络。

2:传感器:用于检测和测量某种物理量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的设备。

3:无线通信:通过无线介质传送数据和信息的通信技术。

4: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和处理的过程。

5:数据存储:将数据保存在存储介质中以备后续使用的过程。

6: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用于保护物联网系统和数据安全、隐私的技术手段。

7:物联网架构:描述物联网系统组织结构和功能分配的框架。

8:云计算:通过互联网提供计算资源和服务的方式。

9:边缘计算:将计算能力移到数据产生的设备或最近的计算资源的计算模式。

10:分层结构:将物联网系统按照不同功能和层次进行划分和组织的结构。

11:智能家居: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家庭设备和服务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12:智慧医疗: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物联网期末复习资料

物联网期末复习资料

2.1物联网概念,2.2.1,2.2.2,物联网体系结构3.3传感器技术原理,传感器特性和分类4.1条形码,4.2.1和4.2.2RFID,标识与定位5.1.1WiFi,5.1.2蓝牙,5.1.3ZigBee6.1大数据特征,6.2.1数据库存储,6.2.2云架构,云计算、边缘计算7.2安全体系一.物联网1.物联网概念:物联网是通过使用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采集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流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2.物联网特征:①全面感知:嵌入式设备微型化,为每个物品、动物或人安装感知装置成为可能。

②可靠传递:遵守统一的通信协议。

③智能处理:智能信息处理平台通过智能处理技术针对不同应用需求对物品实时智能化控制。

④深度应用:物联网的应用正向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发展3.物联网体系结构Ⅰ概念:描述物联网部件组成和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框架和方法。

Ⅱ设计原则:①以用户为中心②时空性原则③互联互通原则④开放性原则⑤安全性原则⑥鲁棒性原则⑦可管理性原则Ⅲ体系结构:②四层物联网体系结构:第一层:感知控制层(简称感知层,是对客观事物的信息直接获取并进行认证和理解的过程,是物联网发展和应用的基础)第二层:数据传输层(主要用于信息的传送,是物理感知世界的延伸,可以更好地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通信,是物联网信息传递和服务支撑的基础设施)第三层:数据处理层(具体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平台为感知数据的存储、分析提供支持)第四层:应用决策层(利用经过分析处理的感知数据,为用户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服务,如检索、计算和推理等)二.传感器1.传感器作用:把各种物理量转变成可识别的信号量2.传感器特性:①线性度: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线性程度②灵敏度:单位输入量的变化所引起传感器的输出量的变化③迟滞:在正反行程期间其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现象④重复性: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化时所得特性曲线不一致的程度4.传感器分类:①按测试对象分类: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②按原理分类:电学式传感器、磁学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电势型传感器、电荷传感器半导体传感器、谐振式传感器、电化学式传感器③按输出信号分类:模拟式传感器、数字式传感器④按能量分类:有源传感器、无源传感器⑤其他分类:集成、晶体、半导体等传感器三.标识与定位技术1.条形码Ⅰ定义:条形码技术是集条码理论、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条形码印制技术与一体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

物联网知识点总结大全

物联网知识点总结大全

物联网知识点总结大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是指利用射频识别、红外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无线通信等信息通信技术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品进行感知、识别、定位、追踪和管理的网络。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工业自动化、农业、医疗保健等领域。

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涉及到了许多相关的知识点,下面将对物联网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物联网的基本概念1. 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指利用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等手段,将所有物理对象连接成一个庞大的网络,实现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和应用的一种新型网络体系。

物联网实质上是一个信息网络,通过物体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对物品及其环境的智能化感知、管理和控制。

2. 物联网的特点a. 大规模连接:物联网可以同时连接数亿个物理对象,构建起一个庞大的网络,实现信息的全面感知和传播。

b. 智能化感知:通过各类传感器和识别技术,实现对环境和物体的智能化感知和识别。

c. 实时交互:物联网能够实现物体之间的实时信息交互,实现自主决策和响应。

d. 跨行业性:物联网技术可以在各个行业领域得到应用,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服务。

3.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的发展也将日益加速,未来物联网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普及化,涌现出更多的创新应用和商业模式,推动各个行业的变革和升级。

二、物联网的关键技术1.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无线传感网络是物联网的基础技术之一,它通过无线传感器节点将环境中的物理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并通过网络传输到后端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

2. 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磁场自动识别目标对象的技术,它可以实现对物品的远程识别和跟踪,广泛应用于物联网中的物品管理和追踪。

3. 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是物联网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它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通过互联网提供给用户使用,实现物联网中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分析。

物联网课本知识点总结

物联网课本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1.物联网是指(各类传感器)和现有的(互联网)相互衔接的一种新技术2.物联网基本定义为:通过无线射频识别卡,无线传感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传输协议,以有线和无线的方式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运用“云计算”等技术,进行信息交换,通信等处理,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功能的一种网络。

3.美国的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中国提出(感知中国)4.(互联化),(物联化),(智能化)的融合最终会形成“智慧地球”地址分为(IPv6)和(IPv4)两种,目前主流的应用是(IPv4)6.有线接入的三种基本方法:计算机通过网卡接入局域网,然后在通过企业或校园网接入地区主干网,通过地区主干网接入国家或国家主干网,最终接入互联网。

使用ADSL接入设备,通过电话交换网接入互联网。

使用Cable Modem接入设备,通过有线电视网接入互联网。

7.无线接入的四种基本方法:通过无线网卡接入无线局域网。

通过无线城域网接入互联网通过无线自组网接入互联网通过Wi-Fi接入互联网8.接入方式涉及用户的环境与需求,它大致可以分为(家庭接入)(校园接入)(机关与企业接入)9.接入技术可以分为(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10.互联网的边缘部分主要包括大量接入互联网的(主机)和(用户设备),核心交换部分包括由大量路由器互联的(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互联网的边缘部分的用户设备也称为(端系统)11.物联网应用发展的三个阶段(信息汇聚)(协同感知)(泛在聚合)12.互联网国外现状最典型的解决方案有(欧美的EPC系统)和(日本的UID系统)13.目前可以作为用户接入网的主要有三类(计算机网络)(电信通信网)(广播电视网)也称为“三网融合”第二章1.物联网的三个特征:全面感知: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的获得物体的信息可传递: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的传递出去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技术,对海量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控制。

物联网考试知识点总结

物联网考试知识点总结

物联网考试知识点总结一、物联网概述1. 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指利用各种信息传感器将物理世界中的各种设备、设施等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处理,以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网络。

2. 物联网的特点(1)大规模连接:物联网可以连接大量的设备和传感器,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互联。

(2)智能化:通过物联网可以实现对各种设备和设施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3)信息化:物联网可以实现对物体的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实现对物体的信息化管理。

(4)实时性:物联网可以实现对物体信息的实时采集和处理,实现实时监控和控制。

(5)安全性:物联网对物体的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需要具备较高的安全性。

3. 物联网的应用物联网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工业制造、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实现对各种设备和设施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二、物联网技术1. 物联网通信技术物联网通信技术是物联网的基础技术,包括传感器网络技术、低功耗无线网络技术、短距离通信技术、长距离通信技术等。

2. 物联网数据管理技术物联网的数据管理技术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处理等技术,实现对物联网中的大量数据的管理和处理。

3. 物联网安全技术物联网的安全技术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设备安全等技术,保障物联网中的信息安全和设备安全。

4. 物联网智能化技术物联网的智能化技术包括数据挖掘、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对物联网中的大量数据的智能化处理和管理。

5. 物联网应用开发技术物联网的应用开发技术包括移动应用开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对物联网中的各种应用的开发和管理。

三、物联网标准与协议1. 物联网标准物联网的标准包括通信标准、数据标准、安全标准等,保障物联网中的设备和数据的互联互通。

2. 物联网协议物联网的协议包括物联网通信协议、数据传输协议、安全协议等,实现物联网中的设备和数据的互联互通。

四、物联网发展趋势1.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物联网将会成为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率。

物联网复习提纲

物联网复习提纲

物联网复习提纲一、物联网的概念与特点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简单来说,就是将各种物理设备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的感知、控制和管理。

这些设备可以包括传感器、智能家电、工业设备、车辆等等。

物联网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广泛的互联互通:物联网中的设备能够通过多种通信技术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

2、智能化感知:通过传感器等设备,能够实时获取环境和设备的状态信息。

3、大数据处理:大量设备产生的数据需要进行有效的存储、分析和处理。

4、远程控制与管理:可以通过网络对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提高效率和便利性。

二、物联网的关键技术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物联网获取数据的关键设备,能够将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转换为电信号。

常见的传感器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2、无线通信技术包括蓝牙、WiFi、Zigbee、NBIoT 等。

不同的通信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设备,例如蓝牙适用于短距离、低功耗的设备连接,NBIoT 适用于大规模的物联网设备接入。

3、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产生的海量数据需要依靠云计算平台进行存储和处理,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

4、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用于对物联网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实现设备的智能控制和优化。

5、安全技术保障物联网设备和数据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包括身份认证、加密技术、访问控制等。

三、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物联网通常可以分为三层架构:1、感知层负责数据的采集和感知,由各种传感器和终端设备组成。

2、网络层主要负责数据的传输和通信,包括各种通信网络和协议。

3、应用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各种具体的应用,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工业物联网等。

四、物联网的应用领域1、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家庭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如灯光、窗帘、空调、安防系统等,可以通过手机 APP 或语音指令进行操作,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物联网技术》复习

《物联网技术》复习

《物联网技术》复习物联网技术复习1.物联网概述1.1 物联网的定义1.2 物联网的特点1.3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1.4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2.物联网体系结构2.1 传感器节点2.1.1 传感器2.1.2 无线通信模块2.1.3 数据处理单元2.2 网络传输层2.2.1 网络拓扑结构2.2.2 网络通信协议2.3 云平台2.3.1 数据存储与管理 2.3.2 数据分析与处理 2.4 应用层2.4.1 物联网应用案例2.4.2 应用开发和部署3.传感器技术3.1 传感器概述3.1.1 传感器定义和分类 3.1.2 传感器特性和参数 3.2 常见传感器类型3.2.1 温度传感器3.2.2 湿度传感器3.2.3 光敏传感器3.2.4 加速度传感器3.3 传感器接口技术3.3.1 模拟信号接口3.3.2 数字信号接口4.无线通信技术4.1 无线通信原理4.1.1 传输介质4.1.2 信号调制与解调 4.2 无线通信标准4.2.1 ZigBee4.2.2 WiFi4.2.3 LoRa4.3 无线通信协议4.3.1 TCP/IP协议4.3.2 MQTT协议5.数据处理与存储5.1 数据采集与处理5.1.1 数据采集方式 5.1.2 数据预处理5.2 数据存储与管理5.2.1 数据库技术5.2.2 云存储技术6.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6.1 数据安全概述6.1.1 数据加密与解密6.1.2 认证与授权6.2 物联网隐私保护6.2.1 隐私数据收集与使用6.2.2 隐私保护技术附件:提供相关物联网技术的案例和代码样例。

法律名词及注释:1.物联网:指通过互联网和传感器技术将现实世界中的物体连接起来并实现信息交互的系统。

2.传感器:能够感知和测量物理量并输出对应电信号的器件。

3.无线通信:通过无线电波等无线电磁波来传输和接收信息的通信方式。

4.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加工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过程。

5.数据存储:将数据保存在存储介质中以供后续使用,如数据库、云存储等。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复习知识点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复习知识点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复习知识点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复习知识点一、物联网基础知识1\1 物联网的定义与概念1\2 物联网的基本组成1\3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二、物联网通信技术2\1 传统无线通信技术2\1\1 GSM2\1\2 GPRS2\1\3 3G2\1\4 4G2\2 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2\2\1 ZigBee2\2\2 LoRaWAN2\2\3 NB\IoT2\2\4 LTE\M2\3 物联网有线通信技术2\3\1 Ethernet2\3\2 Powerline Communication 2\4 物联网通信协议2\4\1 MQTT2\4\2 CoAP2\4\3 AMQP三、物联网边缘计算与云计算3\1 边缘计算的概念与特点3\2 边缘计算的架构与组件3\3 云计算的概念与特点3\4 云计算的服务模型3\5 云计算的部署模型四、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4\1 物联网安全的挑战与需求4\2 物联网的安全体系架构4\3 物联网的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4\4 物联网的数据加密与保护4\5 物联网的隐私保护与合规性五、物联网应用领域5\1 智能交通5\2 智慧城市5\3 智慧农业5\4 工业自动化5\5 智能家居六、物联网数据分析与应用6\1 物联网数据的采集与存储6\2 物联网数据的清洗与预处理6\3 物联网数据的分析与挖掘6\4 物联网应用的开发与部署附件:附件1:物联网通信技术比较表格附件2:物联网边缘计算架构图附件3:物联网安全体系框架图附件4:物联网应用案例集锦法律名词及注释:1\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数字移动通信标准。

2\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是一种蜂窝网络数据传输技术,用于移动通信。

3\3G(Third Generation)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丰富的服务。

物联网完整版复习资料

物联网完整版复习资料

《物联网》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物联网的定义是什么?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对物联网的定义和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定义。

(答:国际电信联盟( ITU) 发布的ITU 互联网报告,对物联网做了如下定义:通过二维码识读设备、射频识别(RFID) 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将物联网的定义为所有技术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环境以及状态信息实时的共享以及智能化的收集、传递、处理、执行。

广义上说,当下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应用,都可以纳入物联网的范畴。

)2、物联网的技术特征是什么?(1)物联网集合了各种感知技术(2)物联网是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3)物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

3 物联网的发展历程物联网在我国的如何发展,关注2009 年8 月温家宝视察无锡。

第二章物联网的体系结构1、物联网的基本组成物联网分为四层,分别是哪四层,每一层包含哪些内容,每一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物联网的4层结构:感知识别部分、网络传输部分、应用支撑部分、应用接口部分。

1、感知识别层的功能:•(1)是解决对客观世界的数据获取的问题•(2)形成对客观世界的全面感知和识别•(3)在该层中涉及了众多的技术层面,核心是要解决智能化、低能耗、低成本和小型化的问题(案例:四旋翼无人机)•(4)感知一般包括数据采集和数据短距离传输两部分2、网络传输层•物联网网络传输层建立在现有的移动通讯网和互联网基础上。

•物联网网络传输层与目前主流的移动通信网、国际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各类专网等网络一样,主要承担着数据传输的功能。

•通信网络按地理范围从大到小分为体域网、个域网、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3、应用支撑层•网络层中的感知数据管理与处理技术是实现以数据为中心的物联网的核心技术。

每日一条物联网知识点总结

每日一条物联网知识点总结

每日一条物联网知识点总结一、物联网的基本概念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各种物品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

这些物品可以是传感器、执行器、智能设备、工业设备以及各类家用电器。

通过物联网技术,这些物品可以相互通信和协作,实现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交互,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改善生活质量。

二、物联网的技术特点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物联网的基础设施,它能够感知周围的环境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通信网络传输给其他设备。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使得物联网可以感知和控制更广泛的物品和环境。

2. 通信技术:物联网需要大量的通信设备和网络来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目前常用的通信技术包括无线网络技术(如WiFi、蓝牙、ZigBee等)、移动通信技术(如4G、5G)以及有线网络技术(如以太网、LoRa等)。

3. 数据处理技术:物联网产生的数据量非常庞大,而且数据的形式和类型也非常多样化。

因此,物联网需要大量的数据处理技术来处理这些数据,包括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技术。

4. 安全技术:物联网的安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物联网中的设备和数据可能遭受各种网络攻击和恶意破坏。

因此,物联网需要强大的安全技术来保护设备和数据的安全。

三、物联网的应用领域1. 工业生产:在工业生产领域,物联网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化制造、智能化物流、智能化仓储等功能,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2. 智能家居:在智能家居领域,物联网可以实现家电设备的远程控制、智能家居设备的自动化调节、家庭安防监控等功能,提高家庭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3. 智慧城市:在智慧城市领域,物联网可以实现城市交通的智能化调度、城市环境的智能化监测、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决策等功能,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物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1. 技术集成化:未来的物联网将更加注重各种技术的集成和整合,以实现更高效的智能化交互和自动化控制。

物联网复习重点

物联网复习重点

1.物联网由哪三层结构组成感知层的主要作用是识别物体和采集信息,在对感知层进行设计时首先要明确整个系统的功能,然后采用相应的传感器或者单片机嵌入式之类的感知设备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初步处理,同时还可以整合通信模块,具体视系统而定,针对特定环境采用不同的通信模块,如GPRS、ZIGBEER、BLUETOOTH、红外等;网络层作用: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应用层:通过中间件软件实现了感知硬件与应用软件物理的隔离与逻辑的无缝连接;提供海量数据高效、可靠的汇聚、整合与储存;通过数据挖掘、智能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计算,为行业应用层提供安全的网络管理与智能服务5.物联网关键技术包括那些简要说明自动感知技术:RFID标签选型与读写器设计;RFID编码体系与标准研究,传感器选型与节点设计,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中间件与数据处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嵌入式技术:专用芯片设计制造,嵌入式硬件结构设计与实现,操作系统研究,嵌入式应用软件编程技术,缴机电技术与应用;移动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的选型,网络系统设计,U2M协议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技术选型,网络结构设计,异构图网络互联,异构网络管理;智能数据处理技术:信息融合技术,中间件与应用软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环境感知技术,规划与决策算法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位置服务技术:位置信息获取方法,GPS,GIS与网络地图应用技术位置服务;信息安全技术:感知层安全,网络层安全6.我国发展物联网产业解决那些关键技术问题需要自己拓展芯片制造技术,国家政策,物联网标准,信息融合技术;提升感知技术水平,重点支持海量信息存储和处理,以及数据挖掘,图像视频智能分析等技术,支持数据库,系统软件,中间件等技术7.EPC研究的三个方面内容是什么分别简要说明了解EPC编码体系:EPC编码体系研究的是产品电子代码的全球标准,EPC编码长度分为三种:64位、96位与256位EPC射频识别系统:EPC射频识别系统研究包括EPC标签与EPC读写器EPC信息网络系统:EPC信息网络系统是由互联网连接的多个支持EPC应用的网络系统与EPC基础设施组成8.画出RFID应用系统的结构与组成原理图RFID系统主要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和信息系统三部分组成;9.传感器概念与组成知道有这么个东西就可以了概念:传感器sensor是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的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并能将检测和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电压、电流、频率或相位输出,以满足感知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的要求;组成: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10.微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微机电系统MEMS是指集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直至接口、通信和电源等于一体的微型器件或系统;1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都有哪些网络规模大,自组织网络,拓扑结构的动态变化,以数据为中心12无限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包括那些简要说明数据融合:节点传感器采集数据并将它发送到网络终端;但是在数据的采集和传输过程中,总要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融合;定位技术:由于传感器节点存在资源有限、随机部署、通信易受环境干扰甚至节点失效等特点,定位机制必须满足自组织性、健壮性、能量高效、分布式计算等要求;无线通信技术:传感器网络需要低功耗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标准是针对低速无线个人域网络的无线通信标准,把低功耗、低成本作为设计的主要目标;时间同步:传感器网络中由于节能策略,节点在大部分时间是休眠的,所以要求解决通信同步问题,即通信节点双方需要在通信时同时唤醒13常用无线通信协议都有那些蓝牙协议,wi-fi技术协议,TCP/IP协议,ZigBee协议,ARPNET协议,MAC协议14嵌入式系统的概念与特点是什么概念: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是针对特定的应用剪裁成计算机的软件硬件,以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成本,体积,功耗的严格要求的计算机系统;主要特点:1 系统内核小;2 专用性强;3 系统精简;4 使用多任务的操作系统;5 具有嵌入式系统开发所需的开发工具和环境;6 高实时性;15嵌入式系统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微型,小型,应用以结构为准,功能自治;研究开发适应物联网应用系统要求的智能设备设计和制作16物联网智能设备的作用有那些例举五种信息传输,信息采集,信息融合,信息控制,人机交互,作用能够方便,自动的采集数据,通过网络传输数据,例如:智能机器人,可以在互联网的环境保护,防灾救灾,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17中间件软件的作用设备驱动接口,设备驱动软接口,数据对接整合融合物理上隔离应用与硬件,逻辑上实现应用与硬件产生的数据之间的无缝连接18“三网融合”的概念与业务从技术融合角度:电信通信网,电视传输网都统一到计算机网络IP协议上来,网关可以实现电信通信网,电视传输网与计算机网络的交换;从业务融合角度:“三网融合”技术与产业应用的发展必将带动现代化的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业务:手机访问网页,打电话,信息存储,视频会议,云计算19物联网使用的网络技术都有那些ADSL技术,HFI接入,光纤接入,无线接入,电力线接入技术20个人区域网的概念在10米以内范围,以蓝牙,GPD等无线技术将网络设备连接起来所组成的网络;21物联网中接入层,汇聚层的作用和关系分别是什么接入层:接收信息,最终用户与网络的接口汇聚层:汇聚接收层的信息,连接接入层节点和核心层中心22.3G,4G的业务包括那些3G:娱乐类:应用点播等;移动商务类:移动大小额支付;消费类:支付宝4G:手机视频会议,多媒体会议,全球漫游23.与物联网相关的移动通信技术包括哪些CDMA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技术,3G和Wifi结合技术,3G通信技术24.GPS,GIS的作用GPS用于全球卫星定位,它能为用户提供全球性、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坐标、三向速度和时间信息;具有精度高、速度快、全天候、距离远等特点,促使大地测量的作用大大向外扩展延伸;GIS用于危险货品运输;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集成在一起;这种能力使 GIS与其他信息系统相区别,从而使其在广泛的公众和个人企事业单位中解释事件、预测结果、规划战略等中具有实用价值;25.物联网的九大应用领域包括哪些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家居26.RFID应用系统有那三大部分组成说明各部分组成电子标签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其中包含带加密逻辑、串行EEPROM电可擦除及可编程式只读存储器、微处理器CPU以及射频收发及相关电路;电子标签具有智能读写和加密通信的功能,它是通过无线电渡与读写设备进行数据交换;阅读器可将主机的读写命令传送到电子标签.再把从主机发往电子标签的数据加密.将电子标签返回的数据解密后送到主机;数据交换与管理系统:后台数据库,保存和处理数据,数据交换与管理系统主要完成数据信息的存储及管理、对卡进行读写控制等27.WSN应用系统有何特点有哪三类节点组成特点:1 网络规模大 2 自组织网络 3 节点能源有限 4 以数据为中心结构节点:传感器节点,汇聚节点,管理节点28.分析物联网在智能物流中哪些具体应用环境监测,商品标识,物流环境监测,信息识别技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配送29.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发展前景如何制约因素:1 技术不成熟或存在缺陷 2 应用成本高 3 物流信息的安全问题 4 缺乏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因此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 加强物联网技术创新;2 创新商业模式——构建大型物流数据中心;3 多渠道降低成本;4 建立和完善安全机制;5 加快培育高层次专业人才;①2010-2015年,RFID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物流业②2015-2020年物体实现互联,物流业逐渐实现全球管理,物流企业之间实现开放式互通③2020-2025年,物体进入智能化,物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广泛应用④2025年后,物体进入全智能化时期,完全开放的物流网时代形成30本课程你学到了什么知识物联网未来发展,物联网将是下一个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物联拥有业界最完整的专业物联产品系列覆盖从传感器、控制器到云计算的各种应用;产品服务智能家居、交通物流、环境保护、公共安全、智能消防、工业监测、个人健康等各种领域;构建了“质量好、技术优、专业性强成本低满足客户需求”的综合优势持续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毫无疑问,如果“物联网”时代来临,人们的日常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不谈什么隐私权和辐射问题,单把所有物品都植入识别芯片这一点现在看来还不太现实;人们正走向“物联网”时代,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 总之,通过查阅关于物联网知识的介绍,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我了解到物联网的前景非常广阔,它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可以说,物联网描绘的是充满智能化的世界,在物联网的世界里,事物之间联系紧密、真是天罗地网啊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即RFID,WSN概念及特点;RFID是一种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它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从概念上来讲,RFID类似于条码扫描,对于条码技术而言,它是将已编码的附着于目标物并使用专用的扫描读写器利用光信号将信息由条形磁传送到扫描读写器;而RFID则使用专用的RFID读写器及专门的可附着于目标物的RFID标签,利用频率信号将信息由RFID标签传送至RFID读写器射频技术的特点:非接触识别,它能穿透雪、雾、冰、涂料、尘垢和条形码无法使用的恶劣环境阅读标签,并且阅读速度极快,大多数情况下不到100毫秒;有源式射频识别系统的速写能力也是重要的优点;可用于流程跟踪和维修跟踪等交互式业务;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的网络系统,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被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物联网与物流结合的意义:物联网对物流系统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将不仅带动物流系统管理功能的全面提升,还必将使得物流系统在应用技术、商业模式上产生巨大变革;对于物联网下物流系统建设具体实施手段、实践方式,有效管理机制及创新模式等问题将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更应看到,物联网物流系统的发展更离不开相关政策的及时制定,RFID 生产商的协调统一,以及物流企业间的积极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物联网资源,形成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系统;。

物联网硬核知识点总结

物联网硬核知识点总结

物联网硬核知识点总结一、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传感器、识别技术、嵌入式系统等设备,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实现物品与物品、物品与人的互联互通,从而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的一种技术体系。

物联网将传统的物品和生活环境数字化,并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换,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力和生活质量。

二、物联网的技术原理1.感知层技术:感知层技术是物联网的基础,通过各种传感器和识别设备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

这些传感器可以测量温度、湿度、压力、光线等物理量,也可以检测声音、图像、位置等非物理量。

2.传输层技术:传输层技术将感知层获取的数据传输给网络层进行处理。

传输层技术包括无线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有线通信技术等。

3.网络层技术:网络层技术负责将感知层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传送给应用层。

网络层技术包括数据存储、数据传输、数据处理等。

4.应用层技术:应用层技术是物联网的最终目的地,它将网络层处理的数据应用到实际生活和生产中。

应用层技术包括数据分析、可视化、智能控制等。

三、物联网的应用场景1.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家里的各种设备的智能化,比如智能家电、智能安防、智能环境控制等。

2.智能医疗:物联网技术可以用于实现健康监测、远程医疗、智能医疗设备等,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智能交通: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交通信号控制、车辆监测、智能导航等,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和效率。

4.智能制造:物联网技术可以用于实现智能生产线、智能仓储、智能物流等,提高制造业的生产力和效率。

四、物联网的发展趋势1.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物联网技术将产生大量的数据,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为实际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

2.边缘计算技术的应用:边缘计算技术可以将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工作从云端转移到网络边缘,减少数据传输和存储的成本,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和效率。

3.安全和隐私保护技术的加强:随着物联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关安全和隐私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需要加强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物联网技术导论_总复习

物联网技术导论_总复习

物联网技术导论_总复习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物联网技术已经成为了引领变革的重要力量。

从智能家居到工业自动化,从智能交通到医疗健康,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接下来,让我们对物联网技术进行一次全面的总复习。

一、物联网的基本概念物联网,简单来说,就是将各种设备、物品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这些设备可以是小到一个传感器,大到一辆汽车、一座工厂,它们通过内置的传感器和通信模块,收集和传输数据,与其他设备和系统进行交互。

物联网的核心要素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负责采集物理世界的数据,如温度、湿度、压力等;网络层负责数据的传输和通信,包括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技术;应用层则是将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用户提供具体的服务和应用。

二、感知层技术感知层是物联网的基础,它由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组成。

传感器能够感知环境中的物理量,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常见的传感器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执行器则可以根据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如电机、阀门等。

除了传感器和执行器,感知层还包括一些短距离通信技术,如蓝牙、ZigBee、RFID 等。

蓝牙技术常用于手机、耳机等设备之间的通信;ZigBee 则适用于低功耗、低成本的短距离无线组网;RFID 则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等领域的物品识别和跟踪。

三、网络层技术网络层是物联网的桥梁,负责将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应用层。

网络层的技术种类繁多,包括移动通信网络(如 4G、5G)、卫星通信网络、WiFi 网络、有线以太网等。

其中,移动通信网络具有覆盖范围广、移动性好的优点,能够满足物联网设备在不同场景下的通信需求;卫星通信网络则适用于偏远地区和海洋等特殊场景;WiFi 网络则在家庭和办公场所等室内环境中得到广泛应用;有线以太网则在工业控制等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为了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还需要用到一些网络协议和技术,如 IP 协议、MQTT 协议、CoAP 协议等。

物联网导论知识点总结

物联网导论知识点总结

物联网导论知识点总结一、物联网的基本概念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物联网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实时地感知和测量环境的各种参数,并将这些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中心节点或者其他的设备中,实现数据的采集和监控。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传感器技术是物联网实现智能感知的基础。

2. 通信技术物联网设备之间需要通过网络进行数据的交换和通信,因此通信技术是物联网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目前常用的通信技术包括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低功耗广域网(LPWAN)等,这些技术能够实现不同范围和功耗需求下的设备之间的通信。

3. 数据处理和存储技术物联网设备产生的数据量巨大,因此在数据的处理和存储方面需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持。

云计算、大数据分析、边缘计算等技术在物联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存储,从而为后续的应用提供支持。

4. 应用场景物联网技术可以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工业自动化等。

在这些场景中,物联网能够帮助人们实现更加智能和高效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二、物联网的关键技术1. 物联网感知技术感知技术是物联网中的核心技术,它能够实现对环境中各种参数和信息的感知和采集。

常见的感知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摄像头和影像识别技术等,这些技术能够实时地获取环境的信息并传输到网络中。

2. 物联网通信技术物联网设备之间需要通过网络进行数据的传输和交流,因此通信技术是物联网中的重要技术之一。

短距离通信技术包括蓝牙、WiFi等,能够实现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长距离通信技术包括蜂窝网络、NB-IoT等,能够实现设备与互联网的连接。

3. 物联网数据处理和存储技术物联网设备产生的数据量巨大,因此在数据的处理和存储方面需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持。

云计算、大数据分析、边缘计算等技术能够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存储,从而为后续的应用提供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物联网由哪三层结构组成?感知层的主要作用是识别物体和采集信息,在对感知层进行设计时首先要明确整个系统的功能,然后采用相应的传感器或者单片机嵌入式之类的感知设备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初步处理,同时还可以整合通信模块,具体视系统而定,针对特定环境采用不同的通信模块,如GPRS、ZIGBEER、BLUETOOTH、红外等。

网络层作用: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

应用层:通过中间件软件实现了感知硬件与应用软件物理的隔离与逻辑的无缝连接;提供海量数据高效、可靠的汇聚、整合与储存;通过数据挖掘、智能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计算,为行业应用层提供安全的网络管理与智能服务5.物联网关键技术包括那些?简要说明自动感知技术:RFID标签选型与读写器设计;RFID编码体系与标准研究,传感器选型与节点设计,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中间件与数据处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嵌入式技术:专用芯片设计制造,嵌入式硬件结构设计与实现,操作系统研究,嵌入式应用软件编程技术,缴机电技术与应用;移动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的选型,网络系统设计,U2M协议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技术选型,网络结构设计,异构图网络互联,异构网络管理;智能数据处理技术:信息融合技术,中间件与应用软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环境感知技术,规划与决策算法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位置服务技术:位置信息获取方法,GPS,GIS与网络地图应用技术位置服务;信息安全技术:感知层安全,网络层安全6.我国发展物联网产业解决那些关键技术问题?需要自己拓展芯片制造技术,国家政策,物联网标准,信息融合技术。

提升感知技术水平,重点支持海量信息存储和处理,以及数据挖掘,图像视频智能分析等技术,支持数据库,系统软件,中间件等技术7.EPC研究的三个方面内容是什么?分别简要说明(了解)EPC编码体系:EPC编码体系研究的是产品电子代码的全球标准,EPC编码长度分为三种:64位、96位与256位EPC射频识别系统:EPC射频识别系统研究包括EPC标签与EPC读写器EPC信息网络系统:EPC信息网络系统是由互联网连接的多个支持EPC应用的网络系统与EPC基础设施组成8.画出RFID应用系统的结构与组成原理图RFID系统主要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和信息系统三部分组成。

9.传感器概念与组成(知道有这么个东西就可以了)概念:传感器(sensor)是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的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并能将检测和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电压、电流、频率或相位)输出,以满足感知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的要求。

组成: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10.微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微机电系统(MEMS)是指集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直至接口、通信和电源等于一体的微型器件或系统。

1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都有哪些?网络规模大,自组织网络,拓扑结构的动态变化,以数据为中心12无限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包括那些?简要说明数据融合:节点传感器采集数据并将它发送到网络终端。

但是在数据的采集和传输过程中,总要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融合。

定位技术:由于传感器节点存在资源有限、随机部署、通信易受环境干扰甚至节点失效等特点,定位机制必须满足自组织性、健壮性、能量高效、分布式计算等要求。

无线通信技术:传感器网络需要低功耗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

IEEE802.15.4标准是针对低速无线个人域网络的无线通信标准,把低功耗、低成本作为设计的主要目标。

时间同步:传感器网络中由于节能策略,节点在大部分时间是休眠的,所以要求解决通信同步问题,即通信节点双方需要在通信时同时唤醒13常用无线通信协议都有那些?蓝牙协议,wi-fi技术协议,TCP/IP协议,ZigBee协议,ARPNET协议,MAC协议14嵌入式系统的概念与特点是什么?概念: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是针对特定的应用剪裁成计算机的软件硬件,以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成本,体积,功耗的严格要求的计算机系统。

主要特点:1 系统内核小。

2 专用性强。

3 系统精简。

4 使用多任务的操作系统。

5 具有嵌入式系统开发所需的开发工具和环境。

6 高实时性。

15嵌入式系统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微型,小型,应用以结构为准,功能自治。

研究开发适应物联网应用系统要求的智能设备设计和制作16物联网智能设备的作用有那些?例举五种?信息传输,信息采集,信息融合,信息控制,人机交互,作用能够方便,自动的采集数据,通过网络传输数据,例如:智能机器人,可以在互联网的环境保护,防灾救灾,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17中间件软件的作用设备驱动接口,设备驱动软接口,数据对接整合融合物理上隔离应用与硬件,逻辑上实现应用与硬件产生的数据之间的无缝连接18“三网融合”的概念与业务?从技术融合角度:电信通信网,电视传输网都统一到计算机网络IP协议上来,网关可以实现电信通信网,电视传输网与计算机网络的交换。

从业务融合角度:“三网融合”技术与产业应用的发展必将带动现代化的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

业务:手机访问网页,打电话,信息存储,视频会议,云计算19物联网使用的网络技术都有那些?ADSL技术,HFI接入,光纤接入,无线接入,电力线接入技术20个人区域网的概念在10米以内范围,以蓝牙,GPD等无线技术将网络设备连接起来所组成的网络。

21物联网中接入层,汇聚层的作用和关系分别是什么?接入层:接收信息,最终用户与网络的接口汇聚层:汇聚接收层的信息,连接接入层节点和核心层中心22.3G,4G的业务包括那些?3G:娱乐类:应用点播等;移动商务类:移动大小额支付;消费类:支付宝4G:手机视频会议,多媒体会议,全球漫游23.与物联网相关的移动通信技术包括哪些?CDMA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技术,3G和Wifi结合技术,3G通信技术24.GPS,GIS的作用?GPS用于全球卫星定位,它能为用户提供全球性、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坐标、三向速度和时间信息。

具有精度高、速度快、全天候、距离远等特点,促使大地测量的作用大大向外扩展延伸。

GIS用于危险货品运输。

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集成在一起。

这种能力使 GIS与其他信息系统相区别,从而使其在广泛的公众和个人企事业单位中解释事件、预测结果、规划战略等中具有实用价值。

25.物联网的九大应用领域包括哪些?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家居26.RFID应用系统有那三大部分组成?说明各部分组成电子标签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其中包含带加密逻辑、串行EEPROM(电可擦除及可编程式只读存储器)、微处理器CPU以及射频收发及相关电路。

电子标签具有智能读写和加密通信的功能,它是通过无线电渡与读写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阅读器可将主机的读写命令传送到电子标签.再把从主机发往电子标签的数据加密.将电子标签返回的数据解密后送到主机。

数据交换与管理系统:后台数据库,保存和处理数据,数据交换与管理系统主要完成数据信息的存储及管理、对卡进行读写控制等27.WSN应用系统有何特点?有哪三类节点组成?特点:1 网络规模大 2 自组织网络 3 节点能源有限 4 以数据为中心结构节点:传感器节点,汇聚节点,管理节点28.分析物联网在智能物流中哪些具体应用?环境监测,商品标识,物流环境监测,信息识别技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配送29.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发展前景如何?制约因素:1 技术不成熟或存在缺陷 2 应用成本高 3 物流信息的安全问题 4 缺乏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因此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 加强物联网技术创新。

2 创新商业模式——构建大型物流数据中心。

3 多渠道降低成本。

4 建立和完善安全机制。

5 加快培育高层次专业人才。

①2010-2015年,RFID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物流业②2015-2020年物体实现互联,物流业逐渐实现全球管理,物流企业之间实现开放式互通③2020-2025年,物体进入智能化,物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广泛应用④2025年后,物体进入全智能化时期,完全开放的物流网时代形成30本课程你学到了什么知识物联网未来发展,物联网将是下一个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物联拥有业界最完整的专业物联产品系列覆盖从传感器、控制器到云计算的各种应用。

产品服务智能家居、交通物流、环境保护、公共安全、智能消防、工业监测、个人健康等各种领域。

构建了“质量好、技术优、专业性强成本低满足客户需求”的综合优势持续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毫无疑问,如果“物联网”时代来临,人们的日常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不谈什么隐私权和辐射问题,单把所有物品都植入识别芯片这一点现在看来还不太现实。

人们正走向“物联网”时代,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

总之,通过查阅关于物联网知识的介绍,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我了解到物联网的前景非常广阔,它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可以说,物联网描绘的是充满智能化的世界,在物联网的世界里,事物之间联系紧密、真是天罗地网啊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即RFID,WSN概念及特点。

RFID是一种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它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

从概念上来讲,RFID类似于条码扫描,对于条码技术而言,它是将已编码的条形码附着于目标物并使用专用的扫描读写器利用光信号将信息由条形磁传送到扫描读写器;而RFID则使用专用的RFID读写器及专门的可附着于目标物的RFID标签,利用频率信号将信息由RFID标签传送至RFID读写器射频技术的特点:非接触识别,它能穿透雪、雾、冰、涂料、尘垢和条形码无法使用的恶劣环境阅读标签,并且阅读速度极快,大多数情况下不到100毫秒。

有源式射频识别系统的速写能力也是重要的优点。

可用于流程跟踪和维修跟踪等交互式业务。

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的网络系统,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被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

物联网与物流结合的意义:物联网对物流系统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将不仅带动物流系统管理功能的全面提升,还必将使得物流系统在应用技术、商业模式上产生巨大变革。

对于物联网下物流系统建设具体实施手段、实践方式,有效管理机制及创新模式等问题将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同时更应看到,物联网物流系统的发展更离不开相关政策的及时制定,RFID生产商的协调统一,以及物流企业间的积极配合。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物联网资源,形成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