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基础设施控制程序

基础设施控制程序

一、目的:确定、提供并维护为达到产品质量符合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

二、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为确定产品质量符合要求所需的设施(包括建筑物、工作场所与公用设施);过程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支持性服务(包括运输设施、信息系统)的管理。

本程序不适用于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管理,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管理执行《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三、职责3.1后勤设备中心3.1.1负责厂房与公用设施的维护管理。

3.1.2负责建立设备台帐并监督管理。

3.1.3负责生产设备的购置、验收、报废、维护、调拨、搬迁、借用、更新及闲置设备处理的归口管理;3.1.4负责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控制装置的购置、制作、验收、报废、维护的归口管理;3.1.5负责自制设备的制造并组织验收、移交;3.1.6组织编制生产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培训、指导。

3.1.7负责设备及备件(含易损件)的购置;3.1.8负责组织对故障设备的抢修工作;3.1.9负责设备事故分析,督促车间/部门采取预防措施,检查各车间的设备完好状况。

3.2 总裁办负责公司信息系统(计算机及网络)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工作。

3.3 模具科3.3.1负责自制工装模具的设计/制作/维修管理工作。

3.4生产中心3.4.1参与购置/自制设备、工装模具的验收、移交工作;3.4.2负责本部门各类基础设施(生产设备、工装模具、运输工具、信息设备)的安全使用和日常维护管理;3.4.3负责建立本部门基础设施台帐;3.4.4配合完成各类基础设施的各项检修、维护工作。

3.5 各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使用的相关设备的日常管理及验收工作。

四、依据:GB/T 19001-2008 idt ISO 9001:2008 第6.3条五、名词定义:无六、流程图:无七、作业说明:7.1建筑物、公用设施与工作场所的管理7.1.1厂房与公用设施管理A、后勤设备中心负责建立并维护厂房与公用设施管理台帐。

B、后勤设备中心根据厂房与公用设施实际状况,制定厂房与公用设施年度维护和保养计划,提出厂房与水、电等公用设施可能造成的危害的防护,如雨淋、消防,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基础设施设备控制程序

基础设施设备控制程序

1、目的通过对公司设施设备、仪器的控制,以保证公司开展质量活动所使用的设施设备、仪器的状态符合要求。

2、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设备、仪器、公共设备、辅助设备等。

3、职责3.1部门经理和生产部负责确定所配置设备、仪器的充分性、必要性;3.2生产部和使用部门负责对设备及仪器进行验收、编号、转移、报废等。

3.3生产部负责《设施检修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并协助使用部门编写相关作业指导书;3.4使用部门负责按相关工序作业指导书和相关的设备、仪器操作规程对设备、仪器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及使用管理;3.5生产部负责设备、仪器的申购及报废,设备、仪器上零配件的管理;3.6各部门配合生产部共同完成全公司设备、仪器的维修;3.7生产部负责对公司设施设备及仪器使用、维护及相关资料的管理。

4、工作程序4.1设备、仪器申购4.1.1使用部门经理根据公司的发展需求提出购买设备、仪器的申请方案或申购单,经企业负责人(或授权人)审批后交采购,采购按要求进行购买。

4.2设备及仪器的验收、建卡、领用、转移4.2.1 所采购设备、仪器到公司后,由生产部通知使用部门对设备、仪器进行实物确认,清点设备、仪器随附资料和配件。

4.2.2由生产部进行安装调试(必要时,须与设备、仪器供应商共同完成),对设备及仪器的性能、功能进行测试,确保使用该设备、仪器后被加工产品的结果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当确认满足要求后,应将安装调试情况记录在《设备验收单》,并由生产部、使用部门、供应商(必要时)共同确认。

4.2.3 设备、仪器验收中产生不符合时,采购部负责退换货。

4.2.4《设备验收单》及设备、仪器有关技术资料(原件)等由生产部收集,交质量部保管。

4.2.5使用部门对验收合格的设备及仪器进行编号,办理相关手续后领用:a、生产设备、仪器: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设备、仪器。

编码方式如下: 000~999b、辅助设备、仪器:不直接参与产品的生产,而是保障产品质量的一系列辅助性的设备、仪器,编码方式如下:FZ — 000~999顺序号辅助设备、仪器代码4.2.6设备、仪器机身应有统一编号的标识,新购设备、仪器铭牌应完好。

基础设施管理控制程序

基础设施管理控制程序

基础设施管理控制程序1.范围本程序规定了对产品实现过程所需基础设施管理的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对产品实现过程所需基础设施的管理。

2.目的通过对基础设施的控制与管理,确保为顾客提供无污染、符合食品安全、质量要求和环境要求的合格产品。

3.术语和定义无4.职责4.1设备部负责对房屋建筑及路面等进行维护,负责内部、电力供应、供电设备、压缩空气管道、照明设施、供水设施等进行管理工作。

4.2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相关设施进行必要的维护,对良好的工作环境进行保持。

5.基础设施的管理5.1基础设施内容本公司在产品实现过程中所需的基础设施包括:工作场所(厂区、车间、办公室等)、路面、生产设备、监视和测量装置、计算机软件、通讯设施、运输车辆以及支持性服务(水、电、汽供应)等。

5.2基础设施的确定5.2.1厂房要求5.2.1.1厂区选择:本厂建在地势较高、交通方便、周边无污染的地区。

5.2.1.2厂区清洁、平整、无积水、厂区道路用水泥、或砖石等硬质材料铺成。

5.2.1.3厂区内垃圾远离生产区、排水为密闭式、厂区内无异味、杂物堆放在指定区域。

5.2.2厂房,办公区、设施等的设计和布局本公司厂房、办公区、设施、生产工艺布局合理,各工序减少迂回往返,节约人工成本。

新建的车间考虑了生产工艺对温度和湿度要求,考虑了由中央空调控制温度的要求。

5.2.3车间要求5.2.3.1车间保持清洁卫生,有防蝇、防鼠、防虫等措施和洗手更衣等设施,5.2.3.2车间顶棚和墙壁使用高装板进行装修以保证光滑平整。

5.2.3.3车间、办公室、库房等地面使用水磨石或混泥土铺砌,地面平整、车间地面高于室外道路路面30CM并保留一定的坡度。

5.2.3.4车间、办公室、库房等门窗严密、不变形,有防苍蝇、飞鸟、昆虫等侵入的措施。

5.2.3.5车间通道宽敞,便于运输和卫生防护措施的设置。

5.2.3.6车间具有足够加好防护灯罩的日光灯来保证工作和对产品的防护。

基础设施控制程序

基础设施控制程序

基础设施控制程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设备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如电力、水务、道路等等。

这些设备的运行与管理离不开基础设施控制程序。

什么是基础设施控制程序基础设施控制程序是一种针对基础设施设备进行运行、管理和监控的程序。

其功能涵盖了设备控制、信息采集、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调度与报警等一系列环节。

基础设施控制程序的工作原理基础设施控制程序的工作原理分为三个步骤:1.硬件采集硬件采集是指通过传感器、开关等装置实现对基础设施设备的控制和信息采集功能。

比如,使用温度传感器来监测某个区域的温度,使用压力传感器来监测水厂的水压等。

2.数据处理与分析基础设施控制程序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获得基础设施设备的状态信息。

在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中,需要使用各种算法和模型来获得高质量的数据分析结果,从而实现对基础设施设备的科学管理。

3.系统调度与报警基础设施控制程序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系统的调度和报警。

在调度过程中,系统可以管理基础设施设备的开关、自动化控制等功能;在报警过程中,系统可以实现对异常情况的及时提示,以避免出现严重的事故。

基础设施控制程序的应用基础设施控制程序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基础设施设备,如下:1.电力设备管理(例如发电机、变电站、输变电设备等)2.水务设备管理(例如水库、泵站、给水设备等)3.道路设施管理(例如交通灯、路灯、车检器等)4.空调系统控制(例如使用温度传感器来监测空调室内温度)5.楼宇控制系统(例如使用人体传感器来监测人员进出、健康状态、温湿度等)基础设施控制程序的应用可以大幅提高基础设施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也可以提高人民生活的便利程度。

基础设施控制程序的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控制程序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未来,基础设施控制程序有以下几个趋势:1.可视化:基础设施控制程序的监控界面将不断优化,更加符合人机交互原则,使管理人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轻松地监测和管理设备。

基础设施管理控制程序

基础设施管理控制程序

基础设施管理控制程序1.目的为满足本公司的生产和服务的要求,对所需的基础设施进行有效管理。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基础设施、设备,生产、检验设备及相关辅助设备的配置、使用、维护、维修管理。

3.职责3.1.生产部:负责提出基础设施、设备,生产、检验设备及相关辅助设备清单及要求;负责新设备的验收工作,以及设备的档案管理;负责设备维护、维修管理,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

3.2.使用部门:负责新设备的采购申请,配合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施工,配合设备的验收;负责设备的使用、日常维护、保养;负责编写设备的操作规程。

3.3.供应链负责采购,配合设备的验收。

3.4.总经理负责采购的批准。

4.工作程序4.1.基础设施的确定基础设施包括:洁净车间及空调系统;工艺用水系统、工艺用气系统、生产,检验设备及辅助设备。

4.2.设备采购申请:使用部门根据实际工作的需求,提出采购申请并填写《采购申请单》;客户可根据实际工作的需求,自行采购仪器设备;生产部负责对客户购买的设备或者提供的设备进行验收。

4.3.设备采购4.3.1.设备应满足以下条件:生产需要,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便于清洁、维护、保养和维修;设备工艺参数可见可调;4.3.2.将《采购申请单》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由供应链完成采购工作。

4.4.设备的安装与验收4.4.1.供应链及使用部门负责协调设备厂商进行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工作。

4.4.2.新的基础设施安装完毕后,生产部组织验收工作,必要时,同其它相关部门一同验收,并填写《设备验收记录》。

4.4.3.生产部负责对新添置基础设施的档案的建立,基础设施档案应包括:采购申请单;采购记录;设备验收记录表;说明书;出厂合格证;供应商提供的其他文档。

4.4.4.相关部门负责存档并填写《设备台账》。

4.5.设备的维护与保养4.5.1.使用部门负责编制相应设备的操作规程;4.5.2.客户提供的设备,由使用部结合客户的设备要求编制设备的操作规程。

基础设施控制程序

基础设施控制程序

基础设施控制程序1.目的确定、提供并维护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要的基础设施,保证基础设施在生产过程中处于良好状态,以确保产品的符合性和综合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2.使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对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基础设施。

3.定义:为公司生产加工和员工生活提供共同条件和公共服务的设施。

4.职责4.1装备车间是公司设备归口管理单位,负责设备固定资产管理、能源管理、设备技术档案管理、特种设备的管理。

负责设备大修(包括设备项修和零星项目)的外包、设备的维修、设备的安装及技术改造工作,以确保设备的持续运转能力。

4.2各车间(部门)负责本单位的设备资产管理,及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工作。

4.3安保部负责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基础设施的工作环境进行控制。

4.4制造部负责运输设施(不含内转电动平车)的具体管理、使用和维护。

4.5运行部负责信息系统的具体管理、使用和维护。

5.流程6.程序7.过程绩效的监视8.过程中的风险控制9.相关文件10.记录附件一(10.1)编号:ZBB-20 -77/ 号重庆水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附件二(10.2)编号:ZBB-20 -74/ 号计算机及外设采购立项申请表编号:附件三(10.3)编号:ZBB-2014-46/ 号设备安装(技术改造)验收报告附件四(10.4)编号:ZBB-20 -45/ 号设备安装(技术改造)竣工验收移交单附件五(10.5)设备台账编号:ZBB-20 -22/ 号附件六(10.6)编号:ZBB-20 -41/ 号附件七(10.7)编号:ZBB-20 -65/ 号设备运行交接班记录请将设备当天检查运转情况按要求记录如下,以备查阅。

打卡;正常填√,不正常填×。

一班制作运行记录,二班制实行交接班,并对本班设备正常运转负责。

检查日期年月日厂星期:附件八(10.8)编号:ZBB-20 -53/ 号设备封存(启封)申请表年月日附件九(10.9)编号:ZBB-20 -21/ 号重庆水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设备技术状况普查表附件十(10.10)编号:ZBB-20 -23/ 号设备日常检查保养记录注:没有问题打“√”;若有异常打则打“×”,并在“异常情况记录”栏中记录异常情况。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范文(三篇)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范文(三篇)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范文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是一个组织内部的核心资源,对于组织的运作和员工的工作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稳定和良好,需要有相应的控制程序来管理和维护。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的范文,包括程序的目的、范围、责任、程序流程以及持续改进等方面。

一、目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的目的是确保组织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稳定和安全,以提供一个适宜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二、范围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适用于组织内部的各种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包括但不限于办公楼、设备设施、通信网络、供电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等。

三、责任1. 组织领导层负责制定和审核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2. 设施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和执行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包括设备设施的维护和保养、环境卫生的管理、应急管理等。

3. 所有员工都有责任遵守和执行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如正确使用设备设施、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和卫生、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等。

四、程序流程1.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评估a. 确定评估的频率和方法。

b. 进行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评估,包括设备设施的性能、环境卫生的状况、工作场所的安全等方面。

c. 分析评估结果,确定改进措施。

2. 设备设施维护和保养a. 制定设备设施维护和保养计划,包括定期检查、维修、更换等。

b. 具体实施设备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c. 记录维护和保养的情况,包括维修记录、更换记录等。

3. 环境卫生管理a. 制定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规范,包括工作区域的清洁、垃圾处理、消毒、通风等方面。

b. 定期进行环境卫生的检查和清洁,确保工作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c. 记录环境卫生的情况,包括检查记录、清洁记录等。

4. 应急管理a. 制定应急管理计划,包括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和预案。

基础设施控制程序

基础设施控制程序

基础设施控制程序1、目的确定、提供并维护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

2、适用范围本公司对基础设施包括公司厂房、工作场所、支持性服务、生产与检验设备等的管理。

3、职责3.1技术部确定能满足产品特性和工艺加工要求的设备工作场所等。

3.2总经理在财力上对设施的提供予以保证。

3.3质检部负责检验设备的配备、发放、管理维护等控制。

3.4技术部门负责设备的故障维修。

3.5生产部负责生产车间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4、控制程序4.1技术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确定能满足产品特性和工艺加工要求的设备、工作场所等。

4.2各部门所需的设施由各部门提出申请,由总经理批准采购。

4.3设施的安装、调试由技术部负责,并组织有关人员对设备进行验收,确认符合要求才能使用。

设备的安装位置应适宜,以便于维修、保养和维护、调试或灭菌。

4.4设备的维修由技术部负责,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由生产车间负责。

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方式可以是:在适当位置加油(每季度一次)、表面檫拭(每月一次)、对于精密设备在待用期间还须采取防尘措施(如罩上防尘布)和防震措施(一般安装在周围没有震源的地方)。

4.5各类检测设备要在适宜的环境下存放和使用,移动时应小心轻放,以保证测试结果准确可靠和延长使用寿命,防止碰撞等损害。

质检部对检测设备负责维护、保养、校准等。

4.6一旦发现检测设备失准后,应停止使用,并作出标识,质检部应检查上次的标准记录,重新评价失准设备的标准方案、校准周期和使用维护方法。

4.7对不适用的设备应予以标识与正在使用的相区分,报废的设备应调离生产工作场所。

5、相关文件5.1《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YH/QP-166、相关记录6.1设备台帐QP05-016.2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记录QP05-02 6.3设备周期检定计划QP05-03 6.4年设备维护计划表QP05-04。

06,基础设施控制程序

06,基础设施控制程序

1.目的:识别并提供和维护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及食品安全所需要的设施。

保证本厂的生产设备、加工设备和工器具的卫生条件符合食品生产的要求.2.适用范围:适用于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设施,如工作场所、硬件和软件、工具和设备、支持性服务如通迅、运输设施等的控制;。

3.职责:3.1生产部负责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设施进行控制。

3.2储运部协助生产部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进行控制。

4.程序4.1生产设施的识别、提供和维护4.1.1设施的识别组织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活动所需的设施包括:工作场所(车间、办公场所等)、设备和工具(包括工、卡、量具) 、软件(计算机网络) 、支持性服务(水、电、气供应) 、通讯设施、运输设施等。

4.1.2设施的提供:生产部根据使用部门的要求及组织发展的需要,填写《生产设施配置申请单》,注明设施名称、用途、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卫生要求等,总经理批准后,由生产部负责组织安排采购或自制的有关事宜,采购部具体实施采购;需要自制的设施由使用部门提出,总经理批准后,由相关人员组织加工制造。

4.1.3设施的验收:a)采购或自制完成的设施,生产部组织使用部门进行安装调试,确认满足要求后,由生产部和使用部门在《设施验收单》上签字验收,并记录设施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随机附件及及是否有达到相应的卫生要求等内容。

《设施验收单》由生产部保管。

低值易耗的工、卡、量具等由使用部门自行验收;b)验收不合格设施,生产部与供应商协商解决,并在《设施验收单》上记录处理结果;c)生产部对验收合格的生产设备进行编号,以《设施管理卡》建立档案,并在《生产设施一览表》上登记;d)生产部根据合格的设施验收单办理登记和建档手续;低值易耗的工、卡、量具等由仓库凭设施验收单办理入库手续;4.1.4设施的使用、维护和保养:为有效提升组织生产、服务之能力,对设施之安置规划及维护应予以规范,以期达到最佳化管理。

基础设施控制程序

基础设施控制程序
3.2生产部门负责设备的使用、一级保养工作。
4工作程序
4.1设备购置:由使用部门填写“设备购置申请表”,由工程部主管审核,交总经理批准,并安排购置.
4.2设备验收
4.2.1设备购置进厂后,由研发部组织验收,验收标准参照国际、国家标准或有关技术资料;经检验合格的设备,贴上检验合格证,方可投入使用,工程部编制“设备操作规程”
4.2.2工程部负责调安装和调试,试运行合格方可接受,否则退回厂家.
4.2.3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部负责建立“设备台帐”
设备台帐应记录每一生产设备如下资料:
-----设备名称-----规格型号-----进厂日期
-----厂内编号-----使用地点------现有状态
4.3设备的使用
4.3.1各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文件要求,步骤,注意事项进行操作.
4.3.2特殊过程设备操作工人必须经过技能培训或岗位培训,合格才能操作。
4.3.3设备运行过程中,如有出现问题应立即报告工程部处理.
4.3.4“设备操作规程”应挂在设备附近明显位置.
4.3.5现场工作人员应每天对关键工序设备的参数进行检测,保证其处于受控状态,并做好记录.
4.4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4.4.1生产中设备管理员,及时排除设备故障,应对设备定期进行巡视,使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减小到最低程度.
5支持性文件与记录
5.1《设备购置申请表》
5.2《设备操作规程》
5.3《设备台帐》
5.4《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5.5《设备报废申请表》
4.4.2当设备维修时应挂“设备维修”“严禁合闸”等标牌。
4.4.3设备维修完毕后,应将维修情况填入“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4.5设备停用:工程部对停用设备及备用设备,挂上标识牌,妥善保存.

基础设施与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基础设施与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编号:QP-7.1.3/4-2023 基础设施设备和过程环境控制程序1 目的本程序规定了识别并提供和维护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要的基础设施;识别并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中人、物因素。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设施、工作场所、硬件和软件、工具和设备、支持性服务、通讯、运输设施等的控制;对工作环境中的人和物等因素的控制。

3职责3.1 生产部负责基础设施的归口管理,负责基础设施的采购、验收、维护和保养;3.2 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环境的管理与控制3.3 技术中心检测环境的管理与控制;3.4 人力资源部负责支持性服务、通讯、运输设施等的管理和控制。

4 工作程序4.1 生产设施的确定、提供、验收、使用、修理、维护和保养。

4.1.1 设施的确定人力资源部确定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设施包括:生产和办公场所、生产和通讯、运输等,纳入人力资源部日常设施管理,其采购、验收和维护、修理、保养由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力资源部应建立并保持《支持性服务设施清单》,以确定公司支持性服务设施的管理范围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

必要时,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使用与维护管理规定,使用部门应确保按规定正确地使用与维护,以确保支持性服务设施处于完好状态。

技术中心负责为确保过程和产品检测所需的检测设备管理,具体按《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规定执行;生产部负责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生产设备管理,本文件所描述的设备指的是生产设备,由生产部根据公司实际和生产所需按年度建立《设备台帐》。

4.1.2 设备的提供编号:QP-7.1.3/4-2023 基础设施设备和过程环境控制程序公司根据使用部门的要求及公司发展的需要,由生产车间填写《设备购置申请单》,注明设施名称、用途、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预算、数量等,经生产部审查,报总经理批准后生产部负责安排采购。

4.1.3 设备的验收a) 所采购的设备到厂后,由生产部组织设备提供商和相关单位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当确认设备满足要求后,由生产部组织相关单位填写《设备验收单》。

基础设施控制程序

基础设施控制程序

基础设施控制程序1.目的确定提供和管理为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需控制的基础设施。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设备、设施、工作场所等基础设施的控制。

3.职责3.2.生产技术部是基础设施归口部门。

3.3.各有关部门合理正确使用并维护设备和设施,保持实现产品符合性。

4.工作程序4.1.基础设施4.1.1基础设施的识别企业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活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所需的基础设施包括:工作场所(车间、办公场所等)、设备和工具(包括工、卡、器具)、软件(计算机网络)、支持性服务(水、电、气供应)、通讯设施、运输设施等。

4.1.2.设施的采购生产技术部根据使用部门的要求及企业发展的需要,填写采购相关信息,注明设施设备名称、用途、数量和规格型号,报总经理批准后,由采购或总经理指定专人负责安排采购的有关事宜。

4.1.3.设施的验收4.1.3.1生产技术部组织使用部门进行安装调试,确认满足要求后,和使用部门在验收单上签字验收,并记录设施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随机附件资料等内容。

低值易耗的工、卡、器具等由使用部门自行验收。

4.1.3.2验收不合格的设施设备,根据采购合同办理退换手续。

4.1.3.3对验收合格的设施设备进行统一编号,建立《机器设备一览表》。

4.1.4.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4.1.4.1根据生产需要编写设备操作规程,发放给使用部门。

必要时操作工由相关技术人员负责培训,培训后上岗。

4.1.4.2编制《机器设备保养记录表》,规定保养内容和频次,发给使用部门执行,有关负责人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设备部门每季度收集《机器设备保养记录表》,整理后作为制订年度检修计划的依据。

4.1.4.3生产技术部每年底制定下年度保养计划表,经审批后执行,并将年度保养的结果记录于《机器设备保养记录表》中。

4.1.4.4.日常生产中车间无法排除的故障,应填写《机器设备维修记录表》报设备部门检修。

检修中的设备应挂检修牌,检修好的设备应由使用部门负责人在《机器设备维修记录表》签字验收方可使用。

基础设施及过程运行环境管理控制程序

基础设施及过程运行环境管理控制程序

基础設施及过程运行环境管理控制程序1、目的使公司所有基础设施与过程运行环境均能得到有效管理,使其符合产品品质及预防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的要2、范围适用于所有基础设施与过程运行环境的控制过程。

3、定义3.1、基础设施:公司生产及办公使用的建筑物、供水供电设施、消防及安全设施等硬件设施;办公软件、测试软件等软件设施;运输车辆。

3.2 、过程运行环境:公司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所需的工作环境。

包括人文环境和物理环境。

如:非歧视、非对抗、减压、预防过度疲劳、稳定情绪、温度、热量、湿度、照明、空气流通、卫生、噪声等。

4、权责4.1、最高管理者:负责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提供和控制管理的协调工作;负责为改善工作环境的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较大技改项目的决策并提供适当的资源。

4.2、管理者代表:负责协助最高管理者对企业内部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协调,协调督促解决工作环境管理方面的较大问题4.3 、行政人事部:负责除生产场所和仓库外的建筑物、供水供电设施、消防及安全设施的日常检查和工作环境的管理;并负责全公司建筑物、供水供电设施、消防及安全设施的维护。

4.4 、生产部/生产工程部:负责生产场所基础设施及工作环境的日常检查和管理。

4.5仓储部:负责仓库基础设施及工作环境的日常检查和管理。

5、程序5.1、基础设施的策划和管理本公司生产及办公使用的建筑物、供水供电设施是由公司根据需要向工业园租赁,行政人事部和生产部分别按分管职责对范围内使用的建筑物和供水供电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由行政人事部统一向工业园物业进行协调解决或组织维修。

生产及办公使用的软件系统由IT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及维护,测试软件由生产工程部进行日常管理与维护。

运输车辆由物控部进行调度管理。

5.2、过程运行环境的管理1)、厂区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道路整洁、绿化有序、符合公司产品生产环境要求。

2) 、饮用水达到饮用标准,卫生间无臭味并保持畅通。

建筑物墙壁面干净,门窗整洁明亮,办公环境文明整洁。

基础设施控制程序(含表格)

基础设施控制程序(含表格)

基础设施控制程序(ISO9001-2015)1.目的:识别并提供和维护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需要的厂房、设施和设备,识别并管理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及环境中人和物的因素。

2.范围:适用于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厂房、设施及设备,如工作场所、设施、设备;对工作环境及环境中人和物的因素进行控制。

3.职责:3.1工程部厂房设计的委托、厂房施工监控、厂房验收文件的整理存档;负责设备的采购、设备的验收、设备的安装调试;设备的验证;根据需要编制《设备管理规程》、《设备的设计、选型及开箱验收管理规程》、《设备安装、调试及验收管理规程》、《工程施工及验收管理规程》、《设备及管道编号规定》、《设备预防性维护管理规程》、《厂房、设施的保养和维修管理规程》,负责设备的维修。

3.2生产部生产部负责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设施进行巡检及控制。

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的厂房设施进行巡检及控制。

负责环境中人的因素控制。

根据需要编制《虫鼠或其他动物防止管理规程》、《一般生产区卫生清洁规程》、《洁净区卫生清洁规程》。

3.3质量控制室、各生产车间、仓库负责设备的正确使用及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负责对工作环境厂房设施的清洁、维护。

3.4工程部经理工程部经理负责新、扩、改建厂房及对厂房进行大修的项目建设的申请,建设项目立项论证会。

工程部经理组织专家根据厂房建设规划提出厂房建筑设计要求,并制订项目设计方案。

4.程序:4.1新、扩、改建厂房设施立项、设计及施工验收4.1.1公司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活动所需的厂房及设施、设备和工具(包括工、卡、量具)、软件(计算机网络)、支持性服务(水、电、气供应)、通讯设施、运输设施等。

4.1.2根据公司发展的需求,由工程部经理负责新、扩、改建厂房及对厂房进行大修的项目建设的申请,建设项目立项论证会。

工程部经理组织专家根据厂房建设规划提出厂房建筑设计要求,并制订项目设计方案。

4.1.3工程部根据设计方案找委托具有资质设计方进行设计,按设计图纸找具有资质的施工方,并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验收。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是指对办公楼宇、工厂、仓库等基础设施及其设备进行监控和控制的软件系统。

这些软件系统通常与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物联网设备相结合,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数据,控制和优化基础设施的运行,以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效率。

这些程序通常具备以下功能:
1. 监测设备: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建筑物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质量等环境参数,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

2. 控制设备:根据监测到的数据,自动控制空调、照明、通风等设备,以实现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的调节和维持。

3. 节能管理:通过分析能源使用情况和设备运行数据,优化设备的使用模式和能源消耗,以节约能源和降低运营成本。

4. 预警与报警:通过设定警戒阈值,当环境参数超出设定范围时,自动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关闭设备、通知工作人员等。

5. 数据分析与报表: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生成统计报告和趋势图,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和设备维护的参考。

6. 远程监控与控制:通过互联网或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对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方便随时随地进行管理。

7. 故障诊断与维护: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并进行诊断和维护,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应用于各类建筑物和工业场所,
如办公楼、商业中心、工厂、医院、学校、机场等,能够提高工作环境的质量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

基础设施控制程序(BRC)

基础设施控制程序(BRC)

1.目的为保证公司的基础设施充分,并得到管理与维护,状态良好,以确保生产实施过程顺利及安全,符合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与公司管理体系有关的影响到产品的场所、设施设备的提供和管理。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基础设施的提供。

3.2机修组负责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4.定义无5.工作流程5.1 基础设施的提供:总经理根据生产的需要,确定并提供了充足的基础设施,包括:a)必要的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b)足够生产和储存的场所;c)必要的支持性服务,如运输、通讯等。

d)信息系统5.2 基础设施的采购:因工作需要,由设备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经总经理批准后,执行采购。

5.3基础设施的管理:机修组对设备进行编号予以标识。

编号规则:部门代码-类别-顺序号。

类别指生产或办公,对于客户提供的,应在顺序号后加注明机修组将生产设备资料记录入《设施设备清单一览表》;机修组为设备建立《设施设备检修记录表》。

基础设施的使用人严格按其使用规范使用并进行良好的防护。

必要时,使用部门负责人制订相应的设施设备操作和保养指导书以指导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5.5 设备的维护:日常保养:操作人员依据设施设备操作和保养指导书或相关基础设施说明书要求,在使用中对设备进行日常的基本保养,并与使用情况一起填写于工作记录中。

年度维护:a)机修组洽商使用部门,针对各设备的使用环境,使用频率与日常保养状况于每年末编制《设施设备年度维修保养计划》,呈总经理核准执行。

b)年度保养进行前,责任人应制订更详细的计划,报总经理批准,由公司给予必要的支持。

c)每次检修执行完毕均应试机确认,填写《设备检修记录表》记录更换的机件材料名称和检修结果。

5.6 设备异常处理:操作人员在日常操作中,发现设施设备产生异常时应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由机修组许可的有资格的人员进行故障检修,并填写《设施设备检修记录表》。

如需外部力量才能排除故障,由机修组负责人填写《设备维修申请单》交总经理批准后,联络原厂家或相关技术之厂家,予以检查修护。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首先,基础设施控制程序包括建筑物和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涉及定期检查和维护建筑结构、电气设备、供水系统、消防设施等,以确保它们的安全性和正常运行。

此外,基础设施控制程序还包括
安全标识和紧急逃生路线的设置,以应对突发事件。

其次,工作环境控制程序涉及到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这包括对
工作场所空气质量的监测、噪音和振动的控制、化学品和危险物质
的管理、以及人身安全设备的配备和使用。

此外,工作环境控制程
序还包括对工作场所布局和工作流程的规划,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
故和职业病的风险。

另外,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还涉及到供应链管理和环
境保护。

这包括对原材料和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的控制,以及对废
物排放和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

总的来说,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是企业为了保障员工
健康和安全,确保生产设施正常运行,保护环境而制定的一系列规
定和措施。

这些程序在各个方面都需要严格执行,以确保工作场所
的安全和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5 设备的维护
5.5.1 生产部设备管理组每年应对重要的生产设备制定相应的《设备维修保养计划》,并依据设备保养计划,定期的对生产设备进行保养。
5.4.2设备使用过程中,使用部门遇有无法排除的故障,应填写《设备维修保养记录》(紧急情况可先电话通知并及时补单)报本部领导协调技术部等相关部门检修。
5.5.3 设备检修时,若判定为设备零件损坏造成故障,检修人员应查阅该设备的保修资料,在保修期内的视情通知采购部联系厂商上门维修或提供相应的零部件用以更换。
行政设备: 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指为保证正常办公和后勤服务及安全要求所配置的各类设备,如电脑、办公设施及软件、员工生活设施等。
4、职责:
总经理:负责确保所需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提供。
行政部:负责公司建筑物、工作场所和配套设施的施工、验收与维护;公司电脑、办公设施及其周边配置、环保设备的验收、检查及统一管理。
2、范围:
适用于对公司基础设施的控制。
3、定义:
基础设施: 组织运行所必需的设施、设备和服务的体系。适用时包括:
a、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如水、汽、电供应的设施);
b、过程设备(如各类过程运行、控制和测试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
c、支持性服务(如交付后的维护网点、配套用的运输或通讯服务等)。
5.5.4对于特殊故障生产部设备管理组无法排除时,由检修人员知会采购部联系厂家进行处理。
5.5.5 检修中的设备应挂红色“维修”牌,检修好的设备应由使用部门负责人在《设备维修保养记录》上签字验收后方可使用。
5.5.6 维修人员对《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存档,并同时将检修情况记录在相应的《设备与设施管理卡》上。
5.3 设备、设施的验收
5.3.1 外购设备到厂拆封后,采购部组织设备使用部门等相关部门依据《请购单》和“配件清单”对设备及配件进行清点数量,确认无误后,由采购部进行签收,并保存设备说明书、保修卡及图纸原件等设备资料。
5.3.2 使用部门协助厂商进行外购设备的安装调试,调试合格后,由采购部召集行政部、使用部门等相关部门依据采购协议共同确认设备能否满足要求。
5.1.2行政部负责办公活动设备的识别,生产部负责生产设备的识别,并编制《设备清单》,对设备统一编号,以便于维护和保养。各使用单位如发现设备出现问题,应及时上报行政部及相关部门领导。
5.1.3 设备、设施的编码规则
5.2 基础设备、设施的提供
5.2.1各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填写申请外购所需的设备、设施。申购时,应填写《请购单》,注明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用途等,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资料部审核后,呈报总经理批准,采购部采购人员实施采购。
5.6 设备的报废
5.6.1 对于无法修复的设备,由行政部填写《设备报废申请单》,经总经理批准后报废,行政部在《设备清单》中注明情况。报废设备的编号不再使用。
5.6.2 报废后的设备由行政部负责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变卖。
6相关文件
6.1《文件信息控制程序》
6.2《外部提供产品、服务和过程控制程序》
7记录
7.1《设备清单》
7.2《请购单》
7.3《设备验收单》(根据现场情况,可使用供货商提供的各种形式的《验收单》)
7.4《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7.5《设备报废申请单》
7.6《设备维修保养计划》
5.3.3 验收结束后,参与验收部门在《设备验收单》上签字,同时,采购部向行政部移交设备说明书、保修卡、技术图纸等以及《设备验收单》的原件。复件则由采购部自行保存。
5.3.4管理部门应在设备上的合适的地方粘贴设备标识,并将设备登入《设备清单》中。
5.3.6 验收不合格的设备,属外购类的,由采购部与设备供方协商解决;
5.4 设备的使用
5.4.1 根据使用需要,生产部协调、督促技术部等相关部门组织编写设备的操作指导书,经行政部受控后发放给使用部门,对于大型、精密设备或关键、特殊过程所用的设备(统称重要设备)必须有操作指导书。设备操作指导书的文件编号及格式参照《文件信息管理程序》的对应要求进行。
5.4.2行政部协调使用部门应组织对设备使用人员的培训,确保能正确使用和保养设备,重要设备使用人员必须经行政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具体参照《人力资源管理程序》进行。




页次
版本
修改内容
生效日期
1-5
A/0
新制定
2017.10.24
分发要求
分发部门份数
总经理
1份
行政部
1份
管理者代表
1份
财务部
1份
质检部
1份
生产技术部
1份
市场部
1份
受控文件盖章
制定
审批
制定部门
制定者
审核
批准
生产技术部
1、目的:
识别并提供、维护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所需的基础设施,保证生产经营及日常办公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需求。
生产技术部:负责生产设备的识别、日常保养与维修。
市场部:负责所需设备、设施的采购。
各部门:负责所用设施的请购与日常保养。
5、工作程序:
5.1基础设备、设施的识别与管理
5.1.1 公司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日常办公活动所需的设施包括:建筑物、工作场(办公场所等)、生产设备、软件(计算机网络)、支持性服务(水、电、气供应)、通讯设施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