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网络基础知识及原理
IP网络基本知识
![IP网络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ed19fa3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78.png)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0000
•子网掩码比特数 •8 + 8 + 8+ 4 = 28
•子网掩码表示 •192.168.1.7/28
网络地址的计算
•IP地址为: 192.168.1.7/19
•IP地址
• 192 . 168 . 1 . 7
•11000000 10101000 00000001 00000111
接时使用。 • FIN:发端完成发送任务,断开连接时使用。
• 窗口:TCP的流量控制由连接的每一端通过声明的窗口大小(windows size )来提供。窗口大小用数据包来表示 ,大小可以调节。
• 校验和(checksum):用于校验TCP报头部分和数据部分的正确性,如果 有了差错要重传,这个和UDP不一样,UDP检测出差错以后直接丢弃 。
28bits 网络位
子网总数为: 28-4 可用子网数为: 28-4-2
4bits 主机位
无子网编址
• 无子网编址是指使用自然掩码,不对网段进行细分。比如 B类网段151.16.0.0,采用255.255.0.0作为掩码。
IP网络基本知识
•IP网络基础知识
TCP/IP协议和OSI参考模型
• TCP/IP协议栈具有简单的分层设计,与OSI参考模型有清 晰的对应关系。
•OSI参考模型
•TCP/IP
•7 •应用层
•6
•表示 层
•5 •会话层
•4 •传输层
•应 用 层
•传输层
•3 •网络层
•网络层
•2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
• 版本号(Version):标明了IP协议的版本号,目前的协议版本号为4 。下一代IP协议的版本号为6。
ip基础知识培训
![ip基础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f9a0e03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d.png)
ip基础知识培训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互联网中,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更是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IP的基础知识以及其在互联网中的作用。
一、IP的定义及作用IP是一种网络层协议,它的作用是为互联网上的每一台设备(如电脑、手机、路由器等)分配一个唯一的标识符,以便实现互联网中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每个设备通过IP地址来进行标识和寻址,就像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门牌号码一样。
二、IP地址的结构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通常以四组数字表示(如192.168.0.1)。
其中,每组数字的取值范围是0到255,通过点分十进制的形式来表示,方便人们识别和记忆。
IP地址可以分为两部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网络地址用于标识网络,主机地址用于标识网络中的具体设备。
三、IPv4和IPv6目前,主要使用的IP版本是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它采用32位地址,最大可以支持40多亿个地址。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设备数量的不断增加,IPv4的地址空间已经不够用了。
因此,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被推出,它采用128位地址,可以提供更加广阔的地址空间,以应对未来互联网的需求。
四、IP分配方式IP地址的分配方式有两种:静态IP和动态IP。
静态IP是指由网络管理员手动为设备分配的固定IP地址,一旦分配就不会改变。
而动态IP是指由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自动为设备分配的IP地址,每次设备连接互联网时都可能会改变。
五、子网掩码子网掩码用于划分IP地址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它与IP地址一起使用,确定网络中的子网数量和每个子网中可用的IP地址数量。
子网掩码通常也以32位二进制的形式表示,其中网络部分的位置为1,主机部分的位置为0。
IP网络基础知识及原理
![IP网络基础知识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d68b08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2.png)
IP网络基础知识及原理IP网络是基于互联网协议(IP)的数字通信网络,它是将数据包从源主机发送到目标主机的协议。
IP网络是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和原理。
1.分组交换:IP网络使用分组交换技术,将待发送的数据分割成较小的数据包,并通过网络独立地传输。
这些数据包在传送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的路径进行传输,这样可以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2.网络层协议:IP网络所使用的互联网协议(IP)位于网络层,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送到目标主机。
IP协议主要包括IP地址分配、路由选择、分组封装和解封装等功能。
IP协议不提供可靠性和安全性保证,而是依赖上层协议来实现。
3.IP地址:IP网络使用IP地址来唯一标识网络上的设备。
IP地址由32位(IPv4)或128位(IPv6)的二进制数字组成,可以表达为点分十进制或冒号分十六进制的形式。
IP地址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网络地址用于标识网络,主机地址用于标识具体的设备。
4.子网划分:为了有效地利用IP地址空间,避免浪费和冲突,网络通常会进行子网划分。
子网划分将一个网络划分为多个子网络,每个子网络可以分配给不同的组织或部门使用。
子网划分还可以通过子网掩码来实现,子网掩码用于划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边界。
5.路由选择:当一个数据包从源主机发往目标主机时,IP网络需要选择合适的路径进行传输。
路由选择是通过路由器来实现的,路由器根据路由表中的路由信息,选择最佳的路径进行数据包的转发。
路由表中包含了各个网络之间的关系和距离,以及到达目标主机的下一跳路由器信息。
6.网络地址转换(NAT):由于IPv4地址资源有限,引入了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
NAT技术可以将一个公网IP地址映射给多个私网IP地址使用,从而实现更多设备对公网的访问。
NAT技术在路由器上实现,通过修改源IP地址和目标IP地址来完成转换。
7.IP协议的可靠性:IP协议本身不保证数据包的可靠性传输,即不保证数据包的顺序、完整性和错误检测。
IP系统基础知识-技术
![IP系统基础知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b517a9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f0.png)
压缩率非常高,便于在网络上传输高品质的画质
目标:网络视频
MPEG-4主要应用:网络视频传输。
只对画面中运动的物体进行压缩编码
5.几种主流的压缩算法及对比
M-JPEG
MPEG2
MPEG4
算法
对每一帧都进行压缩编码
对每一帧都进行压缩编码
只对画面中运动的物体进行压缩编码
带宽占用
大
大
小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1
2
3
4
5
6
7
底层:负责网络数据传输
高层:负责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七层功能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1
2
3
4
5
6
7
提供应用程序间通信
处理数据格式、数据加密等
建立、维护和管理会话
建立主机端到端连接
寻址和路由选择
提供介质访问、链路管理等
比特流传输
Rom
Ram
网络层
编址和路由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网络地址
网络层地址由两部分地址组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网络地址是全局唯一的。
IP 地址
IPX 地址
网络地址
主机地址
10.
8.2.48
网络地址
主机地址
1aceb0b1.
0000.0c00.6e25
路由协议与可路由协议
可路由协议:IP、IPX 路由协议: RIP、OSPF、BGP等
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了解IP地址和子网掩码
![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了解IP地址和子网掩码](https://img.taocdn.com/s3/m/af63df47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e2.png)
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了解IP地址和子网掩码IP地址和子网掩码是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中的重要概念。
它们在网络通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清晰、准确的方式介绍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概念、作用以及在实际网络配置中的应用。
一、IP地址IP地址是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的缩写,意为互联网协议地址。
它是计算机在网络上的唯一标识,类似于人类在现实世界中的住址。
IP地址由32位或128位二进制数表示,用来标识网络中的设备。
1.1 IP地址的分类IP地址分为IPv4和IPv6两个版本。
IPv4采用32位二进制数表示,由四个八位字节组成,每个字节用十进制表示,中间用点号分隔。
例如,192.168.0.1就是一个IPv4地址。
而IPv6采用128位二进制数表示,由八个四位字节组成,每个字节用十六进制表示,中间用冒号分隔。
1.2 IP地址的结构IPv4地址被分为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用于区分不同的网络和主机。
网络号表示网络的标识,主机号表示具体的主机设备。
不同类别的IP地址划分了不同数量的网络号和主机号。
1.3 IP地址的用途IP地址是实现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基础,它为不同的计算机提供了互相通信的能力。
通过IP地址,计算机可以定位并发送数据到目标设备。
通过IP地址,用户可以访问互联网上的各种资源,如网页、文件、视频等。
二、子网掩码子网掩码也是IP地址中重要的概念,它用于将IP地址划分为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
子网掩码是一个与IP地址等长的二进制数,其中连续的1表示网络号部分,连续的0表示主机号部分。
2.1 子网掩码的作用子网掩码的作用是将IP地址划分为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
它确定了网络中主机的数量范围和网络的规模。
在进行网络通信时,子网掩码用于判断目标设备是否在同一网络中,以确定数据的传输路径。
2.2 如何计算子网掩码子网掩码的值通常使用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表示法来表示,例如,/24表示子网掩码中前24个连续的1。
IP地址基础知识详解
![IP地址基础知识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38332e3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c.png)
IP地址基础知识详解IP地址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标识和定位网络设备的一个重要概念。
本文将详细介绍IP地址的基础知识,包括IP地址的分类、IP地址的组成、IP地址的分配方式以及IP地址的作用等。
一、IP地址的分类IP地址分为IPv4和IPv6两种版本。
IPv4是目前广泛使用的IP地址版本,它采用32位二进制来表示一个IP地址,共有约42亿个可用地址。
而IPv6则采用128位二进制来表示一个IP地址,拥有更为庞大的地址空间,可提供约340万亿亿亿亿个地址。
二、IP地址的组成IPv4地址由四个十进制数字段组成,每个字段的取值范围为0~255,字段之间用点号分隔。
而IPv6地址由八组十六进制数字段组成,每个字段由四个十六进制数表示,字段之间用冒号分隔,同时零字段可省略。
三、IP地址的分配方式1. 静态IP地址分配:静态IP地址是由网络管理员手动指定给每台设备的IP地址。
这种分配方式适用于对IP地址有严格要求的场景,如服务器、路由器等。
2. 动态IP地址分配:动态IP地址是由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器自动分配给设备的IP地址。
这种分配方式更为常见,适用于普通用户和大多数局域网中的设备。
四、IP地址的作用1. 设备定位:IP地址可以唯一标识网络中的每个设备,通过IP地址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和定位。
2. 网络寻址:IP地址可以将网络划分为多个子网,并实现对不同子网中设备的寻址。
3. 数据传输:IP地址是数据包在网络中传输的目标地址和源地址,通过指定目标IP地址,可以将数据包传递给指定的设备。
4. 网络管理:IP地址被用于网络管理中,网络管理员可以通过IP地址来监控和管理网络中的各个设备。
五、总结IP地址是计算机网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用于标识和定位网络中的设备。
本文介绍了IP地址的分类、组成、分配方式以及作用等基础知识。
了解和掌握IP地址的相关知识对于理解计算机网络原理和进行网络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基础知识
![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24417e5f18583d04864596d.png)
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基础知识IP地址的概念1.IP地址组成IP地址源于Internet,是一种层次结构的地址,适合于众多的互联网。
Internet中每一台主机至少有一个IP地址,且这个IP地址必须是全网唯一的。
一个IP地址标识一个网络和与此网络相连的一台主机。
IP地址由4个字节32位二进制数组成,使用点分十进制数表示。
4个字节的IP地址分为两个层次部分:网络号(Network ID)和主机号(Host ID),如202.93.120.44。
在网络寻址时只需要网络号,从网络中经过多个网络(网关)最终到达目的网络,用网络号即能判断是否到达目的网络,与主机号无关,主机号用于在目的网络中区分某台主机。
一个基本的地址分配原则:要为同一网络的所有主机分配相同的网络标识号,同一网络内不同主机必须分配不同的主机标识号(主机号)以区分主机。
不同网络内的每台主机必须有不同的网络标识号。
要使自己的主机加入Internet,为了避免IP地址与其他网络相冲突,必须向Internet NIC (网络信息中心)获得IP地址和域名。
2.IP地址的类别因特网标准定义了五种类型的IP地址。
三种基本种类是A类、B类和C类。
如表1-1所示:表1-1 IP地址的八位组图1-1显示了根据地址种类划分网络ID和主机ID的情况。
A类网络地址为主机ID分配了24位,为网络设备提供了更多可用的主机ID;B类网络地址提供的网络ID数与每个网络ID的主机ID数目是一样的,使管理员能够配置大量的网络,但每个网络允许拥有较少的主机数;C类网络地址提供的网络ID较多,但允许每个网络ID拥有的主机数目很少。
(1)A类地址:一个字节的网络地址,最高位为0,允许有126个网络,每个网络中用3个字节表示主机地址,能够容纳多达16 777 214个主机ID。
其格式如表1-2所示。
使用A 类地址时可分配的网络IDX围是:1.X.Y.Z~126.X.Y.Z。
A类地址适合大型网络。
移动ip的基本原理
![移动ip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25b8e1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66.png)
移动ip的基本原理移动IP的基本原理移动IP是一种网络协议,它允许用户在不同的网络之间移动时,保持其IP地址不变,并且能够继续与其他网络中的设备进行通信。
本文将介绍移动IP的基本原理。
一、IP地址和子网掩码在了解移动IP的原理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IP地址是一个32位二进制数字,用于标识一个设备在网络中的唯一位置。
子网掩码是用于划分网络和主机部分的数字,通常用于确定哪些位表示网络部分,哪些位表示主机部分。
二、传统IP路由在传统的IP路由中,当一个设备从一个网络移动到另一个网络时,它需要重新获得新的IP地址。
这是因为每个网络都有自己独特的IP地址范围和子网掩码。
因此,在不同的网络中使用相同的IP地址会导致冲突。
三、移动IP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移动IP协议被发明出来。
它允许设备在不同的网络之间移动时保持其原始IP地址不变。
这是通过将设备与其家庭(或“家”)网络之间建立一个虚拟隧道来实现的。
四、家庭网络和外部网络在移动IP中,设备所连接的网络被称为家庭网络。
当设备从家庭网络移动到另一个网络时,它会连接到另一个称为外部网络的网络。
这个过程通常被称为漫游。
五、移动IP的三个主要组件移动IP协议由三个主要组件组成:1. 移动节点(MN):指具有移动能力的设备,例如笔记本电脑或智能手机。
2. 家庭代理(HA):指位于家庭网络中的设备,它充当MN与外部网络之间建立虚拟隧道的中介。
3. 外部代理(FA):指位于外部网络中的设备,它充当MN与外部网络之间建立虚拟隧道的中介。
六、移动IP如何工作在移动IP中,MN通过向HA发送注册请求来通知其位置。
HA将此信息转发给FA,并向FA发送一个转发请求。
FA收到此请求后,将其转发给目标设备。
当目标设备回复时,FA将数据包发送回MN。
七、漫游和数据传输当MN从家庭网络移到外部网络时,它会向HA发送一个注册请求。
HA将此信息转发给FA,并向FA发送一个转发请求。
如果该目标地址在外部网络上,则FA将数据包直接发送到目标设备。
ip路由协议基础知识
![ip路由协议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77649f0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b.png)
ip路由协议基础知识IP路由协议基础知识一、IP路由协议概述IP路由协议是指在互联网中,用于确定数据包传输路径的协议。
它是互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负责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标地址。
二、IP路由协议的分类1. 内部网关协议(IGP)内部网关协议是指在一个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路由协议。
常见的内部网关协议有RIP、OSPF和IS-IS等。
2. 外部网关协议(EGP)外部网关协议是指在不同自治系统之间使用的路由协议。
常见的外部网关协议有BGP等。
三、常见的IP路由协议1.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RIP是一种基于距离向量算法(Distance Vector)的内部网关协议,它通过距离来计算最佳路径。
RIP对网络拓扑变化响应较慢,因此适用于小型网络。
2.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是一种基于链路状态算法(Link State)的内部网关协议,它通过链路状态信息计算最佳路径。
OSPF对网络拓扑变化响应较快,因此适用于大型网络。
3. 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是一种基于路径向量算法(Path Vector)的外部网关协议,它用于在不同自治系统之间传递路由信息。
BGP对网络拓扑变化响应较慢,但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四、IP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1. 路由表路由表是指存储路由信息的数据结构,它包含了目标地址、下一跳地址和出接口等信息。
2. 路由选择路由选择是指在多个可达路径中选择最佳路径的过程。
常见的路由选择算法有距离向量算法、链路状态算法和路径向量算法等。
3. 路由更新路由更新是指在网络拓扑变化时更新路由表中的信息。
常见的路由更新方式有周期性更新和事件触发更新等。
五、IP路由协议的优化技术1. 路径优化路径优化是指通过调整网络拓扑结构来达到最佳路径的目的。
常见的路径优化技术有负载均衡、多路径等。
IP网络基础知识及原理
![IP网络基础知识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6909ee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90.png)
IP网络基础知识及原理IP(Internet Protocol)是因特网协议的缩写,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网络协议之一、IP网络是将数据分割成称为数据包(packet)的单元,并通过互联网传输的一种网络技术。
下面将介绍IP网络的基础知识及其原理。
1.IP地址IP地址是用于识别网络中的设备的唯一标识符。
它是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通常用点分十进制(IPv4)或冒号分十六进制(IPv6)表示。
IPv4地址共有2的32次方个,可以分为几个类别,如A类、B类、C类等,用于区分不同网络的范围。
2.IP分组IP网络将要传输的数据分割成多个称为IP分组或数据包的小块。
每个IP分组都包含了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等信息,它们会独立地通过互联网传输,然后在目的地重新组合成完整的数据。
IP分组的大小可变,通常由网络层决定。
3.路由选择IP网络中,数据通过路由器进行转发。
路由器是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它根据目的地址和路由表进行转发决策。
当一台计算机发送一个IP 分组时,它会被路由器转发到目的地址所在网络上,直到到达目的地。
4.网络分类和子网划分为了更好地利用IP地址空间,网络可以进行分类和子网划分。
网络分类指的是按照网络的规模将IP地址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按照网络中主机的数量进行分类。
子网划分是将一个网络分割成更小的子网,每个子网有自己的子网地址。
5.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是一种用于连接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技术。
它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转换成公共IP地址,以实现与外部网络的通信。
NAT技术在现代IP网络中被广泛使用,它可以有效地减少公共IP地址的使用量。
6.IP协议的可靠性IP协议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它不提供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保证。
这意味着在IP网络中,数据包可能会因为网络拥塞、丢失或延迟而造成丢失或乱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会在IP协议之上使用传输控制协议(TCP)来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IP网络基础知识》课件
![《IP网络基础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88dde3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a.png)
局域网和广域网
局域网
局域网是指在小范围内建立的、由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组成的计算机网络,可实现快速数据传 输。
广域网
广域网是指通过公用电话系统或其他通信设施连接不同计算机所构成的计算机网络,可实现 远距离通信。
路由器和交换机
路由器主要用于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交换机主要用于实现同一网络内的通信。
网络拓扑结构
网关的作用
网关连接不同网络,进行网络协 议转换,实现数据的互通。
IP协议和网络层
1
互联网协议
IP协议是TCP/IP协议栈中的核心协议之一,支持跨越多个网络的数据传输。
2
IP地址的分层结构
IP地址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可实现网络与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3
网络层的工作原理
网络层主要负责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路由器实现跨网络通信。
应用实例和案例分析
云计算
网络安全
云计算是基于虚拟化技术的IT资 源服务模式,可为企业提供高效、 灵活、安全的应用服务。
网络安全是指针对网络的攻击、 病毒、恶意软件等威胁,采取的 保护措施和技术。
网络故障排除与解决
常见网络故障包括网络无法连接、 网速慢、IP地址冲突等,需采取 相应措施解决。
总结与展望
3 学习常见网络故障排除技巧
掌握IP网络故障排除与解决的方法。
IP地址与子网掩码
IPv4和IPv6的区别
IPv4用32位地址标识主机,最多 可有42亿个IP地址。IPv6用128位 地址标识主机,可实现更多的IP 地址。
子网掩码的作用
子网掩码用于划分网络和子网, 可以提高网络安全性,优化网络 性能。
收获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掌握IP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应用 技巧,为未来网络工程师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基础知识.doc
![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基础知识.doc](https://img.taocdn.com/s3/m/eaaea39df111f18583d05ac7.png)
I 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基础知识IP地址的概念1. IP地址组成IP地址源于Internet,是一种层次结构的地址,适合于众多的互联网。
Internet r|*每一台主机至少有一个IP地址,且这个IP地址必须是全网唯一的。
一个IP地址标识一个网络和与此网络相连的一台主机。
IP地址由4个字节32位二进制数组成,使用点分十进制数表示。
4 个字节的IP地址分为两个层次部分:网络号(Network ID)和曲L号(Host ID),如202.93.120.44。
在网络寻址时只需要网络号,从网络中经过多个网络(I阿关)最终到达目的网络,用网络号即能判断是否到达bl的网络,与主机号无关,主机号用于在目的网络中区分某台主机。
一个基本的地址分配原则:要为同一网络的所有主机分配相同的网络标识号,同一网络内不同主机必须分配不同的主机标识号(主机号)以区分主机。
不同网络内的每台主机必须有不同的网络标识号。
要使自己的主机加入Internet,为了避免IP地址与其他网络相冲突,必须向Internet NIC (网络信息中心)获得IP地址和域名。
2.IP地址的类别因特网标准定义了五种类型的IP地址。
三种基本种类是A类、B类和C类。
如表1-1所示:表1-1 IP地址的八位组图1-1显示了根据地址种类划分网络ID和主机ID的情况。
A类网络地址为主机ID分配了24位,为网络设备提供了更多可用的主机ID;B类网络地址提供的网络ID数与每个网络ID 的主机ID数日是一样的,使管理员能够配置大量的网络,但每个网络允许拥有较少的主机数;C类网络地址提供的网络ID较多,但允许每个网络ID拥有的主机数目很少。
(1)A类地址:一个字节的网络地址,最高位为0,允许有126个网络,每个网络中用3个字节表示主机地址,能够容纳多达16 777 214个主机ID.其格式如表1-2所示。
使用A 类地址时可分配的网络ID范围是:1.X.Y.Z〜126.X.Y.Z。
网络IP是什么了解IP地址的基础知识
![网络IP是什么了解IP地址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4496e61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30.png)
网络IP是什么了解IP地址的基础知识在如今高度互联的时代,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变得越来越重要。
无论是在个人使用互联网还是企业建立IT网络时,了解IP地址的基础知识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网络IP是什么,以及与IP地址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用途。
一、网络IP是什么网络IP是指在互联网协议中用于标识设备的数字标识。
简单来说,它类似于互联网中每台设备的“住址”。
通过IP地址,不同的设备可以相互识别和进行通信。
在使用互联网时,用户需要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这样互联网服务器才能将信息准确地发送到用户的设备上。
二、IP地址的基本知识1. IPv4和IPv6IPv4和IPv6是目前最常用的两种IP地址格式。
IPv4使用32位地址,通常写成四个十进制数,每个数的取值范围是0-255,用圆点来分隔。
例如,192.168.0.1是一个IPv4地址。
IPv6则采用128位地址,通常写成八组十六进制数,每组之间用冒号分隔。
例如,2001:0db8:85a3:0000:0000:8a2e:0370:7334是一个IPv6地址。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IPv4地址资源越来越紧张,IPv6慢慢被广泛采用以满足日益增长的IP需求。
2. 公网IP和私网IP公网IP是指在互联网上唯一可寻址的IP地址,每个设备只能拥有一个公网IP地址。
公网IP通常由网络服务提供商(ISP)分配给用户或企业。
私网IP是指在局域网中的IP地址,用于内部通信,不对外可见。
对于大多数家庭或小型企业内部网络,路由器会为设备分配私网IP地址,例如192.168.0.1。
这些私网IP地址虽然不是全球唯一的,但通过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可以与外部网络通信。
3. IP地址的分类根据IP地址的规模,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分类:- A类地址:以0开头,范围从1.0.0.0到126.255.255.255。
A类地址可以支持大约16,777,216(2^24)个IP地址。
IP通信网络基础知识
![IP通信网络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0e4ec3b79563c1ec5da7195.png)
IP通信网络基础知识第一章,网际互连基础把一个大的网络划分为一些小的网络就称为网络分段,这些工作由路由器,交换机和网桥来按成。
引起LAN通信量出现足赛的可能原因如下:1.在一个广播域中有太多的主机2.广播风暴3.组播4.低的带宽路由器被用来连接各种网络,并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路由到另一个网络。
默认时,路由器用来分隔广播域,所谓广播域,是指王端上所有设备的集合,这些设备收听送往那个王端的所有广播。
尽管路由器用来分隔广播域,但重要的是要记住,路由器也用来分隔冲突域。
在网络中使用路由器有两个好处:1.默认时路由器不会转发广播。
2.路由器可以根据第三层(网络层)信息对网络进行过滤。
默认时,交换机分隔冲突域。
这是一个以太网术语,用来描述:某个特定设备在网段上发送一个数据包,迫使同一个网段上的其他设备都必须主要道这一点。
在同一时刻,如果两个不同的设备试图发送数据包,就会产生冲突域,此后,两个设备都必须重新发送数据包。
网际互连模型当网络刚开始出现时,典型情况下,只能在同一制造商的计算机产品之间进行通信。
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际标准化组织创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也就是OSI七层模型。
OSI模型时为网络而构建的最基本的层次结构模型。
下面是分层的方法,以及怎样采用分层的方法来排除互联网络中的故障。
分层的方法参考模型时一种概念上的蓝图,描述了通信是怎样进行的。
他解决了实现有效通信所需要的所有过程,并将这些过程划分为逻辑上的组,称为层。
参考模型的优点OSI模型时层次化的,任何分层的模型都有同样的好处和优势。
采用OSI层次模型的优点如下,当然不仅仅是这些:1.通过网络组件的标准化,允许多个提供商进行开发。
2.允许各种类型网络硬件和软件相互通信。
3.防止对某一层所作的改动影响到其他的层,这样就有利于开发。
OSI参考模型OSI模型规范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帮助不能类型的主机实现相互之间的数据传输。
OSI模型有7个不同的层,分为两个组。
《IP通信原理》课件
![《IP通信原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80334e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5.png)
1 IP协议的定义与作用
深入了解IP协议的功能和作用。
2 IP协议的分类
了解不同版本的IP协议及其特点。
3 IP协议的结构与格式
探索IP协议的数据包结构和编码方式。
IP地址
IP地址的定义与作用
详细介绍IP地址的含义和在 网络通信中的功能。
IP地址的类型
将IP地址分为公网地址和私 网地址,并解释其区别。
IP地址的分类与分配
说明IP地址的分类方法和分 配机制。
子网掩码
1
子网掩码的定义与作用
解释子网掩码在IP网络中的作用和意义。
2
子网掩码的计算方法
介绍如何计算子网掩码以及如何根据需要划分子网。
3
子网掩码的分类与应用
了解不同类型的子网掩码及其在网络中的应用场景。
路由选择
路由选择的基本概念
详细解释路由选择在网络通 信中的作用。
解密技术以确保数据
的安全传输。
IPv6协议
IPv6协议的基本概念
了解IPv6协议的特点和与 IPv4协议的区别。
IPv6协议的优点与 缺点
探讨IPv6协议相较于IPv4 协议的优缺点和局限性。
IPv6协议的应用前景
展望IPv6协议在未来互联 网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总结
IP通信的意义与发展
回顾IP通信的重要性以及在信息通信领域的 发展趋势。
IP通信的未来趋势
展望未来IP通信技术的创新和前景。
路由选择的分类
介绍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两 种常用的路由选择方式。
路由选择的实现方法
探索常见的路由选择算法威胁 2 IP协议的安全措施 3 IP协议的加密与
解密技术
说明IP协议存在的安
IP城域网介绍及网络基础知识
![IP城域网介绍及网络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b6226c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34.png)
IP城域网技术
路由器技术
路由器是IP城域网的核心设备,用于 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实现不同网络 之间的连接。
交换机技术
宽带接入技术
包括ADSL、光纤、LAN等多种接入 方式,为用户提供高速、稳定的宽带 接入服务。
交换机用于连接用户设备和汇聚层设 备,提供数据交换和流量控制功能。
IP城域网协议
TCP/IP协议族
IP城域网介绍及网络基础 知识
• IP城域网概述 • IP城域网架构与技术 • 城域网接入技术 • 城域网传输技术 • 城域网网络安全 • IP城域网未来发展
01
IP城域网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IP城域网是一种覆盖城市区域的 高速IP数据网络,提供宽带接入 和各类互联网应用服务。
特点
具有高速数据传输能力,覆盖范 围广,支持多种互联网应用,可 提供高服务质量保证。
IPv6在IP城域网中的应用将促进网络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升网络性能和可靠性,为各类业务提供更 好的支持。
云计算与IP城域网的结合
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IP城域网提 供了更高效、灵活的计算和存储资源, 能够满足各类业务对计算和存储的需 求。
云计算与IP城域网的结合将推动数据 中心、云计算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的 建设和发展,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 促进产业升级。
光纤接入技术可以分为有源光网络(AON)和无源光网络(PON)两大类。有源光 网络采用电复用技术,将多个光信号复用到一根光纤上进行传输;无源光网络采用 光复用技术,利用分光器将一个光信号分成多个光信号,再传送到各个用户。
xDSL接入技术
xDSL接入技术是指通过普通电话线传输数字信号进行数据传 输的技术。它可以在同一根电话线上同时实现语音和数据的 传输,具有成本低、覆盖范围广等优点。
IP网络基础知识
![IP网络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a9681c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0.png)
总长度:16位,包含IP头在内的数据单元的总长度(字节数)。
标识符:16位,标明一个数据报或分段的数据。 标志:3位, 数据报是否分段标志。 分段偏移量字段:如果一个数据报被分成2个以上的段,分段偏移量字段指出该段在 被传送的初始数据报中的偏移量。因此,该字段指出一个段在整个数据报中的位置。
IP数据包报文结构
数据报头中的16位标识、3位标志和13位片偏移三个字段用作控制分片和重组。
5 IP层相关协议
IP层相关协议——ICMP
1. ICMP: 控制信息协议。ICMP负责根据网络上的设备状态发出和检查
报文,是传递网络控制信息的主要手段,还提供差错报告功能。
Ping:
ping 135.252.134.132 ping 135.252.135.132 ping 127.0.0.1 (查看本机TTL)
192.168.0.0—192.168.255.255
环回地址:127.0.0.0用于网络软件测试以及本机进程间的通信 。 直接广播地址:主机号各位全为“1”的IP地址用于广播之用,叫做直接广 播地址。
有限广播地址:32比特全为“1”的IP地址用于本网广播,该地址叫做有限 广播地址。主机在启动过程中,往往不知道本网的网络号,这时候,若想 向本网广播,就要使用有限广播地址。
DSCP,差分服务代码点(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使用前6位。
IP数据包报文结构
4位版本
4位首部长 度
8位服务类型(TOS)
16位标识
3位标志
8位生存时间(TTL)
8位协议
32位源IP地址
32位目的IP地址
16位总长度(字节为单位) 13位片偏移
1_IP网络基础知识总结文档
![1_IP网络基础知识总结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7cbe8b665ce0508763213b6.png)
(1)服务数据单元SDU(Server Data Unit)SDU是相邻层实体间传递信息的数据单元,一般将(N+1)层与(N)层之间传递的服务单元记为(N)SDU。
(2)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PDU是对等层实体间传递信息的数据单元,一般将(N)层协议数据单元记为(N)PDU。
SDU与PDU之间的关系为:●上层PDU即为本层SDU,即:(N+1)PDU=(N)SDU;●某层的SDU加上该层的协议控制信息PCI(Protocol Control Information)就是该层的PDU。
即:(N)PDU =(N)SDU +(N)PCI。
(3)接口数据单元IDU(Interface Data Unit)相邻层实体间通过层间服务访问点(SAP)一次交互信息的数据单元。
一般将(N)层接口数据单元记为(N)IDU。
1.2七层模型说明:1)每一层包含一组协议,以及相应的语法、语义和交换规则2)每层实现一组特定的通信功能,逻辑上相对独立3)每一层代表着本层和底下所有各层的通信功能,并为上层提供通信服务1.3物理通信图说明:(1)物理通信:是通信进行的真实路径,从发送主机的上层逐层向下传递,经通信介质和通信子网送达目标主机,然后在目标主机中逐层向上传递。
(2)物理通信是由主机和网络设备中的逐层通信及通信子网中的逐点通信组合而成,因此物理通信具有间接通信属性1.4逻辑通信图说明:(1)逻辑通信:位于不同主机和网络设备中同层通信实体间的对话,对话遵循某一特定协议,且每层协议各不相同(2)传输层及以上层不同主机通信实体间的逻辑通信是直接点对点的通信,下3层中主机与路由器和路由器与路由器之间的通信也是直接通信,且同层通信协议不尽相同1.5数据封装图说明:(1)每一层都有自己的数据单元(2)由上往下传递时,用下层协议为上层数据层层打包;而由下向上传递时则层层拆包(3)每一层的通信实体看到的是同一子系统中对等实体送来的包1.6TCP/IP分层模型说明:(1)TCP/IP协议定义了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共3层,但应用层覆盖了OSI参考模型中的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2) 数据链路层实际上分成了LLC 和MAC 两层:主要是为了屏蔽各个硬件(如网卡)的差异性,LLC 层完全一样,各个硬件实现自己的MAC 层。
《IP网络基础知识》课件
![《IP网络基础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397c6c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91.png)
常用路由协议(如RIP、OSPF、BGP等)
01 总结词
掌握常用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 和应用场景
03
02
OSPF协议
04
RIP协议
RIP协议是一种基于距离向量的 路由协议,适用于小型网络。 它通过周期性地交换路由信息 来学习网络的拓扑结构。
OSPF协议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 协议,适用于大型网络。它通过 收集网络中所有路由器的链路状 态信息,构建一个全网的拓扑结 构数据库,并使用最短路径算法 计算最佳路径。
TCP/IP协议
1983年,ARPANET采用传输控制 协议(TCP)和IP协议(TCP/IP) 作为标准协议,标志着IP网络的成 熟。
商业化与普及
随着互联网的商业化,IP网络迅速 普及,成为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 。
IP网络特点与优势
灵活性
可扩展性
IP网络支持各种不同的通信协议和应用程序 ,可以灵活地适应各种不同的业务需求。
私有IP地址与公有IP地址
私有IP地址
适用于局域网内部通信,范围在 10.0.0.0-10.255.255.255、 172.16.0.0-172.31.255.255、 192.168.0.0-192.168.255.255。
公有IP地址
适用于互联网通信,需要向IANA (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申请。
04
IP数据包结构与传输
IP数据包结构
IP数据包头部
包含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协议类 型等重要信息。
IP数据包负载
包含实际传输的数据内容,长度受限 于最大传输单元(MTU)。
IP数据包封装与解封装过程
封装
在发送端,应用层数据被封装在IP数据包内,然后传递给传 输层传输层将数据传递给应用层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西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基础-数据交换技术
❖ 在通信领域,我们不可能对每对需要通信的用户都 建立直接的通信介质的连接。为了实现接入通信网 络的用户的连通,我们需要转接设备,即通信交换 设备。
❖ 在通信领域,常用的交换技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西有限公司
带宽 ❖ 带宽一般用来描述两种对象,一个是信道(Channel),另一个是信
号(signal)。对于信道来说,又可分为两种,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 。对信号来说,也可分为两种,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 速率 ❖ 衡量信息传输速度的指标,以每秒传输的bit数为单位,即bps ―― bit
per second。1Kbps代表每秒中传输1千个比特;1Mbps代表每秒 中传输100万个比特;1Gbps代表每秒中传输10亿个比特;1Tbps代 表每秒中传输1万亿个比特。速率的单位关系如下: ❖ 1Kbps=1000bps;1Mbps=1000Kbps;1Gbps=1000Mbps; 1Tbps=1000Gbps
❖ 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通信技术传递信息呢?这是一个组织问题。我们 要更好地传递信息就必须有一个有效的组织结构――通信网。通信网是 利用各种通信技术而组建的网络,有了通信网,人们就可以更加有效 地利用各种通信技术,并且更加有效地传递信息,为人类服务。
❖ 虽然自然界中传递信息的方法很多,但作为通信研究,我们只涉及狭 义的通信技术领域,即我们通常使用的通信手段――电话、电报、传真 、图形图像传输等――使用的通信技术,它们一般需要通信介质(如光 纤、电缆等)互连成为网络,在网络上传输信息。
•*
•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西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基础-信息和数据
❖ 信息与数据
❖ 要从数据中得到有用的信息,一般要经过计算机进 行数据处理;同样,要想传输信息,也要使用计算 机进行信息处理,把信息转换为数据。
❖ 众所周知,计算机只能识别和处理二进制数据,它 通常用“0”,“1”两种状态表示。
❖ 例如,我们要监测和控制一个电灯的开关状态,可 以用“0”这个数据表示电灯的关闭状态,用“1” 这个数据表示电灯的打开状态。这里我们使用“0 ,1”数据来表示电灯开关的信息,我们在处理和 传输时,只对表示信息的数据进行传输和处理,最 终目的是得到我们想要的信息。
IP网络基础知识及原理
目录
网络概述 OSI参考模型 TCP/IP协议 IP地址分类与子网划分 VLAN原理 路由技术基础
•*
•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西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基础-通信
❖ 通信简单地讲就是信息的相互传递。要传递信息当然会遇到信息怎样 传输的问题,这个传输手段就是所谓的通信技术。我们可以通过任何 手段传递信息,如古代时期的烽火台、驿站等,现代的电路交换、分 组交换和信元交换等。每种传输手段都有各自的特点,分别应用于不 同的领域和实际业务。
•*
•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西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基础-数据的传输
❖ 数据分为模拟和数字数据,它们都既可以用模拟又可以用数字信号传 输。数据的成功传输主要依赖于传输信号的质量和传输媒体的性能, 当然还取决于发送和接收设备的性能。
❖ 数据在线路上(连接发送和接收端的通信媒体,下同)可以有多种传 输方式,它们是单工方式、半双工方式和全双工方式。单工方式指数 据信号仅沿一个方向传输,发送方只能发送不能接收,接收方只能接 收不能发送,它类似一个汽车的单行道。半双工通信是指信号可以沿 两个方向(在同一个线路上)传送,但同一时刻只允许单方向传送。 它类似于两个人开讨论会,一个人讲完,另一个人再讲,不允许两个 人同时讲话。如果我们在发送和接收端建立两个信道,一个用来发送 ,一个用来接收,这时就是全双工通信,它允许数据同时发送和接收 (在同一个线路上)。
•*
•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西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基础-模拟和数字
❖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 信号又分为两类,一类是数字信号,另一类是模拟 信号。数字信号是一系列的脉冲,而模拟信号是一 个在时间上连续变化的量。用数字信号进行的传输 称为数字传输,用模拟信号进行的传输称为模拟传 输。
❖ 例如我们要传输声音信息,可以直接把声波变为电 波在通信介质上传输,此时的电波是一个连续变化 的电信号,这时就是模拟信号传输;另外,我们也 可以把电波进行抽样,转变为离散的数字信号在物 理网络上传输,这时我们传输的就是数字信号;达 对端后再把数字信号还原为模拟信号。
❖ 数据报:数据报方法同报文交换方式相似。每个分组都独立地处理。 每个分组都包含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中间交换节点存储分组,并根据 分组中的目的地址进行路由选择并转发分组。在这种技术中,把每个 独立处理的分组称之为“数据报”。
•*
•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西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基础-带宽和速率
❖ 在通信领域我们经常会听到带宽和速率这两个专业名词,其含义是什 么呢?
•*
•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西有限公司
网络概述
❖网络定义 ❖LAN 和WAN ❖网络拓扑 ❖标准化组织
•*
•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西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基础-数据交换技术
❖ 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工作原理与报文交换相同,但通信的单位从报文变为分组―― 更小一些的数据单元。
❖ 在分组网中,用户信息被封装在分组中,分组头包含了一些附加信息 ,用于网络中的路由选择、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功能。
❖ 在分组交换网络中可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分组交换:数据报传输和虚电 路。
数据通信基础-数据交换技术
❖ 长期以来用于电话网(PSTN)。电路交换在整个通信连接期间始终 有一条电路被占用,并且按照时分复用TDM原理将信息从一个节点 传递到另一个节点。这种技术也称为STM。
❖ 在交换节点内部,电路交换可以用空分交换、时分交换或二者的组合 来实现。电路交换很不灵活,一旦时隙的宽度被确定,相对比特率也 就固定下来。例如PCM的基本时隙宽度是125us中的8bit,使用信道 速率为64kbit/s。由于只有一个基本单元速率(以64Kbps为基本单 元)用来传递信息,这种交换技术不适合用来传输综合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