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初一七年级历史 上册(教学设计电子教案)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全单元 分课时含 反思)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1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权利法案》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保守性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假如你是生活在17世纪英国的一位手工工场主,你有着大片的牧场和农场,雇佣了成百上千的工人,并借助国家独特的地理位置(岛国),开拓了广阔的海外市场,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迅速获得了大量的财富。

但国王却收取繁重的税收,还常说“君权神授,我就是上帝”,并让你把你的商品交给国王专卖。

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办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1.教师提问:从导入新课的材料中引导学生概括关于英国的几个关键词。

提示:手工工场主(资产阶级)君权神授商品专卖
2.问题思考:阅读教材并结合上述问题,思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提示:(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对英国资本主义成长非常有利,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发展必然要求在政治上的地位。

(2)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具体从英国毛纺织业手工工场的情况可以说明,“圈地运动”中形成的一些新贵族与资产阶级利益相通,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反对封建专制。

(3)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发生激烈的冲突。

目标导学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1.学生自学:阅读教材,说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概况。

提示:1628年,议会向国王呈递《权利请愿书》,表达了议会限制王权的意图;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不断抨击国王专权,发生内战。

2.教师提问:资产阶级要限制王权,国王肯定不会同意,两者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必然要发生战争,战争的过程如何呢?
提示: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公开挑起内战,内战爆发后,训练有素的王党军队,一直打到离伦敦仅50公里的牛津。

议会军节节败退,议会内部一片混乱,后由克伦威尔招募的农民军扭转战局,拯救了议会,取得了内战的胜利。

3.教师讲述:内战胜利了,国王成了阶下囚并被处决了,表明了新的社会政治制度在
英国诞生。

1649年,议会正式宣布英国为共和国,大权落到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队手里。

克伦威尔在1653年解散长期议会,就任护国主,实行护国政治,实际上他是一个大独裁者,现在国家的一切都由他一人掌握,他的野心开始暴涨,1657年,他把护国主由终身制改为世袭制,共和国名存实亡。

但他的儿子继位后,政权又落入到高级军官集团手中,1659年护国政府被推翻了。

过渡:现在政府垮台了,谁来统治国家呢?
目标导学三:《权利法案》
1.教师讲述:护国政府垮台后,驻防苏格兰的蒙克将军进入伦敦控制了政权,同查理二世进行复位谈判。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了。

查理二世复位后,对革命进行反攻倒算。

随后继位的詹姆士二世竭力恢复天主教势力。

1688年,面对恢复天主教会统治的威胁,议会中的各党派联合发动政变,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迎立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为国王,历史上把这次不流血的政变称为“光荣革命”。

2.教师过渡:现在革命成功了,那么建立的政府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政府呢?我们通过一部法律来了解它。

3.材料展示:《权利法案》
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议员在议会内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

4.教师提问:《权利法案》确立了什么原则?主要目的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提示: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

限制王权。

为限制国王的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英国从此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5.拓展延伸:根据《权利法案》确立的原则和目的,教师讲述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其含义和特点
提示:含义:(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的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也称为虚君制。

特点:(1)君权受到限制,法律高于王权;(2)国王作为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3)议会掌权(实际以首相或内阁为核心)。

三、课堂总结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封建专制势力的胜利,是议会对国王的胜利。

议会胜利的结果是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这是英国对欧洲乃至世界最大的政治影响。

同时它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加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事实。

学生活动时,要多为学生着想,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做好铺垫;分析《权利法案》时,让学生分点理解记忆,给学生留下充足时间分析思考,真正调动学生的思维而不是流于形式。

讲革命的历史意义时升华得不够,应该指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是在曲折中不断发展的。

让学生从中得到感悟:新事物的产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它要经历一个曲折艰难的过程,才有可能破茧成蝶。

第18课美国的独立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独立战争的起因;过程
教学难点:战争的双重性质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当今美国是世界上的一个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可是,200多年前,它却是英国的殖民地。

那么,美国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8课:美国的独立。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独立战争的序幕
1.教师讲述:从1607年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地区,先后建立了13个殖民地。

这个时候,在英属13块殖民地上生活着什么人呢?这些人为什么能联合起来对付英国,发动了这次美国独立战争呢?
2.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
(1)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民族觉醒、争取民族独立。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英语成为通用语言,18世纪中期美利坚民族形成。

(2)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北部:资本主义工商业比较发达——工农商业资产阶级
南部:种植园经济——种植园主(奴隶主、农业资本家)
(3)英国对北美实行殖民统治: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

政治上:高压政策激起北美人民的强烈不满,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经济上:英国欲将北美殖民地作为它永久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总之,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损害了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利益,更加激起人民的不满、反抗和斗争,从而导致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

目标导学二:华盛顿与独立战争
1.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1774年9月5日第一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代表共有55名,多为富商、银行家、种植园主。

2.爆发: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
3.建军:1775年,第二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组建军队,乔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4.建国: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它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独立宣言》由杰斐逊起草,富兰克林等人润色。

(7月4日为美国国庆节)
5.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此战役美国俘虏6名英国将军,300名军官和5000名士兵,美国从此扭转了不利局面。

6.签署合约:1783年,英国终于承认美国独立。

英王陛下承认合众国为自由、自主和独立的国家。

——英、美在巴黎签署《英美合约》
思考与讨论:弱小的美国为什么能打败强大的英国?
提示:正义性;美国人民的必胜信念和长期斗争;领袖人物华盛顿发挥重要作用;法国、荷兰等国的国际援助。

目标导学三:1787年美国宪法
1.教师讲述:1787年5月,华盛顿在费城主持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

1787年宪法确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2.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
(1)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使美国获得了独立;(2)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3)为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树立了榜样,推动了18世纪的欧洲革命;(4)《独立宣言》、1787年美国宪法及其所确立的新型政治体制,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明确:美国独立战争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又是民族解放战争。

3.活动探究:评价历史人物:乔治·华盛顿
1789年,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连任两届;1796年,他发表了著名的《告别演讲》;1799年病逝,终年67岁。

1799年,他去世后不久,国会采用议员亨利·李的赞词来评价华盛顿:“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美国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


三、课堂总结
当我们看到当今世界美国强大经济军事实力时,很难想象到独立战争初期的美国,真可谓小国寡民,势单力薄。

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这样,一个国家的实力往往都是由小到大、由弱而强发展的,从来没有天生的大国、强国。

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是北美殖民地人民勇于斗争、善于斗争、坚持斗争、百折不挠的结果。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本课的材料选取及问题设计既结合社会热点,又联系学生身边的生活,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中强调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人权宣言》;拿破仑帝国
教学难点:《人权宣言》;对拿破仑的评价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头,也是愚昧的年头;这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

——《双城记》
《双城记》描写的是法国大革命前后发生在巴黎和伦敦的故事,它展现了法国大革命在历史上的进步性,同时也反映出法国大革命的进程是激进的,很多无辜的人受到伤害。

历史真如《双城记》描述的那样纷繁复杂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去探寻它的真相,看看法国大革命究竟是一场怎样的革命?它又带来了哪些影响?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法国大革命的背景
1.革命背景分析:
(1)革命前尖锐的阶级对立——政治原因
法国社会被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他们占人口总数不到1%,但却占有全国土地数量的2/3,并不承担任何纳税义务。

而广大的第三等级却承担着国家的赋税和其他封建义务,尤其是工人、城市平民和广大农民,生活困苦不堪,他们强烈要求改变生活状况。

(2)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专制统治的矛盾——经济原因(根本原因)
18世纪下半期,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很大发展,纺织业、冶金业和采矿业的发展最为迅速,其发达程度居欧洲大陆首位。

对外贸易也得到迅速发展。

但封建专制统治却成为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其表现为:封建政府不断提高税收;全国各地关卡林立;封建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

对此,资产阶级十分不满,他们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取消封建特权,反对专制统治。

(3)启蒙运动的影响——思想原因
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出现和广泛传播,为法国大革命和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作了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

综上所述,18世纪晚期的封建王朝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意识方面,都已经出现全面危
机,专制统治已成为法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封建王朝的统治危机,使它无可挽回地陷入了绝境,这不仅削弱了它的统治力量,也为法国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目标导学二:法国大革命的过程
1.导火线:财政危机引发的三级会议召开.
2.法国大革命的过程:
(1)攻占巴士底狱(爆发):大资产阶级掌权;颁布《人权宣言》
①《人权宣言》体现了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自由”“平等”的口号,具有进步意义。

②《人权宣言》明确保障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本质。

(2)建立共和国(吉伦特派):处死国王
①法国一开始并没有废除国王,而是结束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保留了君主统治。

②法国革命是一个前进过程。

③人民群众是法国革命的主力军。

(3)巴黎人民起义(雅各宾派):法国大革命高潮
①雅各宾派在革命危急关头掌握政权,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稳定了法国的局势,把大革命推向了高潮。

但其政策存在负面作用,用恐怖政策消除异己,成为最终垮台的原因。

②雅各宾派统治被推翻只代表了法国大革命高潮的结束,而不是资产阶级的失败。

(4)拿破仑发动政变,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3.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1)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2)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

(3)法国大革命的彻底性为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目标导学三:拿破仑与法兰西第一帝国
1.拿破仑的活动:
初露锋芒——政变夺权——建立帝国——颁布法典,对外征战——远征失败,被迫下台2.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性质:代表大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利益的政权。

3.拿破仑的内外政策:
(1)对内政策:颁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将革命成果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2)对外政策:打击反法同盟,前期是具有正义性质的民族战争,后期变为军事侵略。

4.拿破仑帝国覆亡的原因:
(1)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及战争使法国国内矛盾激化。

(2)欧洲大陆封建势力远远大于资产阶级力量。

5.评价拿破仑:
(1)拿破仑保留了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成果,并通过战争的方式把法国革命的成果推广到欧洲其他地区,使资本主义文明得以在欧洲传播,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2)拿破仑后期战争变成了侵略性质,损害了其他国家人民的利益,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三、课堂总结
跌宕起伏的法国大革命已经过去200多年了,但《人权宣言》将永远铭记着自由、平等和民主,《法典》早已成为欧洲各国民法典的蓝本。

与其说拿破仑帝国是法国大革命的继续,不如说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脚步将永不停歇。

3板书设计
虽然授课很顺利的结束了,但是反观整节课,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法国革命前的社会状况,介绍的比较单调,没有补充课外的资料,完全局限于课文的文字和图片,虽然学生能理解,但趣味性低了很多。

对革命过程的讲解有模糊的地方,如拿破仑和拿破仑帝国与革命的关系缺乏必要的交代,这对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会有所影响。

本课内容较多,一节
课把教学目标都达到有点过于匆忙。

因此,在以后教学实际中要更加注意教学时间的分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