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全

合集下载

古代文学史考试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史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上古神话一、什么是神话简言之,神话即神的故事。

它诞生的心理基础是“万物有灵”的观念,通常是为了对自然或社会现象的作出解释,或者表达征服、改造的愿望。

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面对难以捉摸和控制的自然界,人们产生一种神秘和敬畏的感情,神话的主人公通常是自然的神灵或者神化了的英雄人物,他们具有超常的力量和神通,被人们所敬畏。

四、中国上古神话的类型1、我国上古神话十分丰富,但是未能完整保存下来。

现有文献中,《山海经》的神话学价值最大。

其余的零星片段则散见于各种载籍。

2、上古神话分类创世神话“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始祖神话“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的故事。

《诗经·生民》中记载的周民族始祖后稷的神话故事。

洪水神话“鲧禹治水”的故事(扩展到有关“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禹娶涂山氏”等禹的故事)战争神话“黄帝擒蚩尤”的故事。

英雄及发明创造神话“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刑天舞干戚”“后羿射日”的故事第二章《诗经》二、《诗经》的体制和功用1、今本《诗经》按照音乐类型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有乐曲的意思,《诗经》里的十五国风就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

《风》诗共有160篇。

雅,有正的意思,《雅》即意为正声,是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大雅、小雅的不同,也是根据音乐类型作出的区分。

《雅》诗共105篇,大多是宫廷宴享的乐歌,大部分是西周时的作品。

颂,本指祭祀仪式上舞蹈的样子,引申则专指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颂》诗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

2、《诗经》是礼乐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实施教化的重要工具。

它在周代主要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广泛应用在祭祀、朝聘、外交、宴会等场合,同时也是贵族教育通行的教本。

汉代诗学经学化之后形成的诗教传统和说诗体系,对中国文学传统的形成影响至深。

孔子广招弟子传道授业,曾以“诗”教授学生,并对学“诗”的重要性和社会功用有独到的见解:《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明代文学1、吴中四杰:是指明初诗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四人都住在吴中而得名;四人中以高启和杨基成就较大。

代表作有《塞下曲》等。

高启,其诗学习汉魏晋唐,不拘—格,而以豪放为主,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杨基诗风清润峭拔。

2.台阁体::明代占文坛主导地位的诗派。

以杨荣、杨溥、杨士奇为代表。

内容多为歌功颂德。

风格平正典丽,缺乏真情实感,成为粉饰太平的工具。

代表作有《从游西苑》、《元夕赐观灯》等。

3.茶陵派:明代文坛的重要诗派。

以李东阳为主,成员有谢铎、张泰等人。

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重视诗歌的语言艺术,对诗的声律音调、结构用字的研究,目的在于扫荡台阁体的卑冗文风。

4.前七子:是明代以李东阳为首的文学群体,主要代表有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徐祯卿、王廷相等。

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反对台阁体空洞拖沓的文风,强调诗歌的情感特征,反映重大的社会问题;又希望通过对古法的学习,来恢复古典诗歌的审美理想和审美特征。

240.后七子:是指明代嘉靖年间以王世贞为核心的文学复古运动,主要代表有李攀龙、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等。

是对前七子文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他们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特征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在表达真实的思想感情和遵循古典诗歌法度的问题上,他们更加严格地强调法度要求,因此遵法与创新之间的矛盾也表现得更加突出。

5.唐宋派:明代以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为代表的文学流派。

他们选择唐宋古文为取法对象,推崇宋代理学,重申“文道合一”主张,创作中表现作者真实的生活感受,富有感情色彩。

成就较高的是归有光,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凡的琐事及普通的人物,状情摹态,细心刻画,寄寓作者真实的生活感受,富有感情色彩,如《项脊轩志》。

6.公安派:是晚明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学派别,主要人物有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

他们提出“性灵说”,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创作上注重有感而发、直写胸臆,表现作者个性化思想情感。

对晚明小品文的产生有促进作用。

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带答案(完整版)

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带答案(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第一编先秦文学一、填空题1.《弹歌》见于东汉人赵晔《》卷九。

2.我国上古神话十分丰富,但是未能完整保存下来。

现有文献中,的神话学价值最大。

其余的零星片段则散见于各种载籍。

3.较详细地记载了“女娲补天”的神话的书籍是《》。

4.神话流为寓言,就是神话化的主要表现。

5. 解释“黄帝四面”神话为:“黄帝取合已者四人,使治四方”。

6.《诗经》原名或,《诗经》的名称始自代。

从内容上分为、、三部分。

关于其成书,历史上有说、说和说。

7.《诗经》中的“风”包括了周南、召南、邶风、等国风,共有篇。

其中以诗最为精彩。

8.《诗经》章法最明显的特色是:。

9.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是《诗经·小雅·采薇》一首中的诗句。

10.在汉代,《诗经》的传本有今文的齐、鲁、韩诗,合称三家诗,它们的作者分别是鲁人、齐人和燕人;此外有古文的毛诗,由鲁人、赵人毛苌所传。

后来三家诗相次亡逸,毛诗独传。

我们今天看到的《诗经》便是毛诗。

11.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第一部收集乐府诗最为完备的诗歌总集是宋朝人郭茂倩编纂的《》。

第一部文学选集是《》。

12. 我国最早的记言记事的文字是和,它们是我国散文的源头。

13. 《汉书·艺文志》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言为《______》。

”它们被称为我国记言、叙事文之祖。

14.《左传》是____________的简称。

15.《__________》被后人称为“春秋外传”。

16.《国语》和《战国策》都是体的史书。

17.《战国策》的说辞最显著的特点是18.《战国策》是由汉代学者编辑成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代以为主的游士说客的活动,包括他们的谋议与说辞。

19.《战国策》善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抽象道理,其主要手法是巧于比喻,善用和博引史事。

20. 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和;道家的代表人物有;法家的代表人物有和。

2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下一句是:。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所有重点(精)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所有重点(精)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知识点一、知识点:1、我国古代没有专门的神话集,神话材料散见于古书当中。

保存材料较多的有《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

p.212、《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

风、雅、颂在本质上是一种音乐上的分类。

p.273、从内容方面对《诗经》进行分类,可分成祭祀诗(《维天之命》、《载芟》、颂赞诗(《生民》、《公刘》、《帛系》、《皇矣》、《大明》、怨刺诗,揭露时艰、讽谕朝政的诗歌(《民劳》、《节南山》、《小弁》、婚恋诗(《关雎》、《蒹葭》、《月出》、《采葛》、征役诗,反映战争问题和军旅生活的诗(《采薇》、《无衣》。

p.34-P.494、《尚书》以记言为主。

p.585、《战国策》的散文艺术具有很高的成就,前人称赞它“辩丽横肆”。

p.776、《战国策》有很多寓言故事,如“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狐假虎威”、“骥服盐车”、“南辕北辙”等。

p.797、诸子百家包括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小说家等众多的学派。

p.858、孔子之后,与儒家学派相抗衡,在当时并称为“显学”的,是墨翟创立的墨家学派。

p.919、《墨子》的中心思想是兼爱、非攻。

《墨子》显露出由语录体向成熟的论说文过渡的痕迹。

墨家还提出以“三表”做为立言的标准,“三表”又称“三法”。

p.9210、《老子》一书共八十一章。

p.9411、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晚年和弟子万章等人编撰了《孟子》一书,全书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

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前提下。

p.98p.99 12、《庄子》原有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

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

p.10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荀子》共有三十二篇,系汉代刘向编定。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上古神话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女娲造人、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它保存在《淮南子》中。

第二章《诗经》三、填空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305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诗》,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汉代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国风”,共160篇。

5、《诗经》中的“雅”分大雅和小雅,前者有31篇,后者有74篇,共105 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商颂,周颂,鲁颂,它们分别有5 篇31 篇和4篇作品,共40篇。

7、《诗经》内容来源献诗、采诗、删诗8、《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

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农事诗、婚姻爱情诗、战争徭役诗、怨刺诗、宴飨诗。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赋、比、兴,它们和风、雅、颂合称为诗之“六义”。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5篇。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三、填空1、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是甲骨卜辞2、反映我国早期记事记言的文字由简到繁的发展标志商周铜器铭文3、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的是《尚书》。

4、《尚书》艺术成就:一单独成篇文本结构和文体形态完整对先秦叙事散文有直接影响;二文风古朴,不饰藻华;三萌芽阶段作品,文字古奥,语句拗口;四是记言文之祖,语言技巧超过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

5、《春秋》泛称,百国史书。

中断公元前481(绝笔已获麟)。

春秋笔法:一字寓褒贬。

6、《左传》地位:是中国第一部记事详尽完整的编年史书,是中国散文典范,标志中国叙事散文走向成熟,史转文学达到新高度。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全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全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一、三操、丕、植二、建安风骨的定义东汉末年,建安诗人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真是广泛的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展示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抒发作家建功立业的理想壮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也流露从胡人生短促、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

作品意境宏大,笔调明朗,形成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风格,后人把这种建安诗歌的独特风格称为“建安风骨”代表作家有“三、七子。

蔡琰”等。

三、论述植诗歌植是第一位大力创作五言诗的文人,五言诗在他手中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他的诗“骨气奇高,辞彩华茂”风格兼有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成为建安诗坛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一、植诗歌创作的分期前期:一是反映战争和动乱,如《送应氏》,情调悲凉,如同他父亲的诗一样。

二是抒发理想和抱负,呈现出一种豪迈气概,洋溢着乐观和浪漫的情调,富于进取精神和自负自传的少年意气,如《白马篇》《名都篇》。

后期:起后期诗歌受到丕的压制,猜忌甚至迫害,心情幽愤悲伤。

作品的容和风格出现了明显变化。

相对早期而言取而代之的是反映个人命运的失望和对丕政治集团的不满和怨恨。

其后期诗歌又开启了正始诗风,如:《吁嗟篇》《赠白马王彪》等。

《赠白马王彪》全诗共七章,感情丰富而复杂,表达出自己对于不能就朋友的悲伤,以及想救朋友的愿望。

表现出了一种从根本上对人生的怀疑和否定的倾向。

二、植诗歌艺术特点1.写景、叙事、抒情结合。

2.章章蝉联,层层顶真,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眼前遭遇到人生际遇,层层加深感情抒发,其感情迂回曲折,反复深入。

3.比喻,设问等民歌常用手段。

4.多次转韵,有流转变化之美。

三、植诗歌成就1.诗歌抒情性增强,个性更加鲜明。

不在拘泥于传统乐府诗歌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2.结构上更讲究,尤其是发端往往很精辟。

如《吁嗟篇》的转道,以带有强烈感情的自然景观开头,极力渲染了气氛。

而且其诗歌工于起调,如《赠徐干》。

3.更加注重诗歌的艺术技巧。

古代文学史重点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史重点复习资料

一、原始歌谣: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

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1)祭祀歌《蜡辞》;劳动歌《弹歌》;情歌《候人歌》(2)特点及影响:与生活的紧密结合;诗歌、舞曲、音乐三位一体;尝试用韵。

二、上古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神话通常以神为主人公,他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

三、《诗经》解读:1、《诗经》常识:第一部诗歌总集、抒情诗集。

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其中,风诗160篇,雅诗105篇(小雅74,大雅31),颂诗40篇。

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

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

2、《诗经》分类:《诗经》按“音乐”类型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即音乐曲调,“国”指地域,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雅:正,指王畿的音乐。

颂是宗庙祭祀之乐。

3、《诗经》的艺术特点:(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①、《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的开端。

《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

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

②、赋、比、兴手法的开创性使用。

《诗经》中赋、比、兴手法运用得最为圆熟的作品,已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相谐的艺术境界,对后世诗歌意境的创造,有直接的启发。

③、重章叠句。

《诗经》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不仅便于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而且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④、探索了用韵的规律。

有的一章一个韵部,如《蒹葭》;有的隔句用韵,韵脚置于偶句,如《采薇》;有的换韵,如《溱洧》《七月》;还有的用“腰韵”(在句子中间用韵),如《芣苢》。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1.曹操字孟德诗歌特色:对乐府旧题的改造,悲凉慷慨、刚健有力,古朴、率真散文与诗歌“去骈化”改造文章的祖师2.汉末实录: 《薤露行》《蒿里行》3.《观沧海》可说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4.曹丕字子桓(魏文帝)诗歌风格:细腻缠绵、清新流丽题材:1.军事征伐《至广陵于马上作》2.游宴诗《芙蓉池作》3.游子思妇诗《杂诗》游子,《燕歌行》是思妇诗代表,是现存最早的完整七言诗5.《典论•论文》是现存最早的文学理论专论,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文学专论,又含生命流逝与建功立业之深沉感慨6.曹植字子建(陈思王)前期:(贵公子生活)1.游宴诗、建功立业诗《白马篇》2.抒发个人理想怀抱3.反映社会现实《送应氏》后期: 1.悲愤与壮志难酬《杂诗》2.抒发痛苦和不幸《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七步诗》3.游仙诗和情诗《七哀诗》《美女篇》《弃妇篇》抒情小赋《洛神赋》7.诗歌特色:乐府形式(第一个使乐府诗文人化)、词采华茂、工于起调(少平铺直叙,结构精巧)、善用比喻8.文学成就:他是第一位大力创作五言诗的诗人,他真正实现了乐府民歌向文人五言诗的转变;代表建安风骨的最高成就以及此后五言诗的发展趋势9.“建安七子”: 孔融(文举)、王粲(仲宣)、刘桢(公干)、陈琳(孔璋)、阮瑀(元瑜)、徐干(伟长)、应玚(徳瑾)10.竹林七贤: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怜、王戎、阮咸11.阮籍:五言《咏怀诗》是政治抒情组诗,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咏史12.嵇康:《幽愤诗》他好玄学、尚老庄13.太康文学特点:繁缛、华丽词藻、描写繁复、句式骈偶14.太康文学:指西晋太康年间的文学。

这个时期出现了“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其中左思成就较高,代表作《咏史》表现了对门阀制度的抗议和批判15.陆机:(文辞繁复)“太康之英”《文赋》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而系统的文学理论作品16.潘岳:(清靡流丽)二十四友之首《悼亡诗》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悼念亡妻的先河17.左思风力: 是对左思诗歌风格的形象概括。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袁行霈版)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1、神话2、神话的历史化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 《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它保存在《淮南子》中。

四.简答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五.论述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第二章《诗经》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1、风雅颂2、赋比兴3、四家诗三.填空1。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 年间的305 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诗》,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和。

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

《毛诗正义》是西汉毛亨传,东汉笺,唐疏。

《诗集传》是南宋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和。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它们和、、合称为诗之“六义”。

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和5篇。

中国古代文学史(明清)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明清)复习资料

清代中期诗:一、创作概况:1、理论探索不断,若干流派形成,进入多元发展的局面。

2、具体:(1)宗唐派:沈德潜——格调说(2)宗宋派:厉鹗——浙派的盟主;翁方纲——肌理说(3)袁枚——性灵说“乾隆三大家”的赵翼、蒋士铨——持论和袁氏相近,但创作风格却各自成家(4)自成一格的郑燮、黄景仁二、中期宗唐诗人:沈德潜与格调说1、沈德潜——继王士禛之后主盟诗坛的大家2、“格调”说:(1)主张恢复儒家“温柔敦厚”、“中正平和”的诗教传统,用唐诗的格调去表现封建政治和伦理思想。

(2)本于明代七子,推崇前后七子而排斥公安、竟陵,论诗歌体格则推崇汉魏、盛唐而排斥宋调。

3、创作:(1)早年——反映民生疾苦的好诗,但大量的诗作则是平庸无奇(2)做官后——歌功颂德,艺术不脱模拟,典型的台阁体。

著有《沈归愚集》《春草》:轻烟满地送征骖,一色茸茸然蔚蓝。

不是柳条萦别恨,以牵魂梦到江南。

写春草轻柔成片、浓密碧绿。

不同柳条之离别,给人希望而一路铺去直到故乡。

咏太平之景,道思故乡之情。

《春草》:轻烟满地送征骖,一色茸茸然蔚蓝。

不是柳条萦别恨,以牵魂梦到江南。

写春草轻柔成片、浓密碧绿。

不同柳条之离别,给人希望而一路铺去直到故乡。

咏太平之景,道思故乡之情。

三、中期宗宋诗人:1、厉鹗:(1692-1752)(1)等查慎行以后倡导宋诗的大家,也是“浙派”诗中坚。

(2)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诗歌大多自然优美。

2、翁方纲:(1733-1818)(1)人物:乾隆十七年(1752年)考中进士,官至内阁学士。

《四库全书》纂修官,编修。

(2)肌理说:清代中叶宗法宋诗的诗歌流派,创始者翁方纲。

所谓“肌理”包括以儒学经典为基础的“义理”和结构辞章方面的“文理”。

肌理说实际上就是要求以学问为根底,以考证来充实诗歌内容,使义理和文理统一。

是一种以学术代替文学的诗歌歧路,它引导诗人脱离现实,从故纸堆中寻找诗材,反映了乾嘉考据之学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四、袁枚与性灵说(一)生平:(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完整版)考研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第一部分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比较难复习,一是因为文学史时间跨度大,上下几千年。

二是内容多,有很多风格各异的作家、作品以及抽象的文学理论。

注意掌握主要的作家流派和重要的文学现象,尤其要多参看历届的真题,做到有的放矢。

下面从从文学流派团体、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文学创作的特点、主要著作的文体性质和基本内容、作家文论家的文学主张及文学理论作品等方面对文学史有关知识、内容进行归类,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一、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

沈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

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2)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

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

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3)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

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

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一、先秦文学1、《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章。

产生于黄河流域,加工于春秋中叶,以十五国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为主。

具有鲜明的形象特征,为现实主义风格,被后世尊为“诗三百”。

内容上分风(土风歌谣)、雅(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三部分,其中《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三《国风》,是周朝南方各地的歌谣;《雅》包括大雅和小雅,是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

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颂”不如“国风”,“国风”中又以“二南”(周南和召南)为最高。

2、《山海经》《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作者不详,司马迁以其为《禹本纪》所取材,故疑其所出亦当较早。

今存十八卷,包括《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两部分。

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

《山经》以山为纲,按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记述山川水木之怪异的分布情况;《海经》以海外异物为主,记述分布于国内外的珍禽异兽以及奇异的名山大川等。

《山海经》为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对于研究古代历史地理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3、《楚辞》《楚辞》为屈原所作,宋玉等人也有作品传世。

它是我国古代继《诗经》之后出现的又一诗歌高峰,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的新发展。

《楚辞》打破了《诗经》以国风和小雅为主的四言诗体,吸收了楚歌和先秦散文的精华,创造了一种句式灵活的新诗体(即骚体)。

它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和鲜明的抒情个性。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真正的诗人,他用浪漫的想象和鲜艳的色彩描绘了一个富有诗意的美妙世界,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热烈追求。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一首具有深刻现实感的爱国主义诗篇。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1.中国第一首文人五言诗:班固《咏史》。

2.《古诗十九首》:汉代多人所作,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3.《古诗十九首》:基本内容是抒发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闺怨。

游子之歌和思妇之词相互补充,围绕着同一主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4.《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多为羁旅他乡的游子,漂泊不定的生活使他们在多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敏锐的节序感、微妙的空间感、深切的世态炎凉感。

5.《古诗十九首》:展示了游子思妇德复杂心态,它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在古代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

同时,这作品还透彻地揭示出许多人生哲理,诗的作者对人生真谛的领悟使这些诗篇具有深邃的意境,诗意盎然而又不乏思辨色彩。

《古诗十九首》涉及四种关系:永恒与有限的关系、人的心态与生命周期的关系、忧郁与欢乐的关系、来去亲疏的关系。

6.《古诗十九首》:其中诗篇以其情景交融、物我互化的笔法,构成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并且在各方面均取得突出成就,古人给予很高的评价。

7.最早散文:《尚书》。

8.《诗经》的“二南”:中国南外国南。

“三颂”:商颂周颂鲁颂。

9.《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原名《诗》或“诗三百”,西汉以后叫“经”。

共有305篇。

10.《诗经》汉代出现三家诗:鲁(申培)齐(辕固)韩(韩婴),西汉成为官学,今本《诗经》就是“毛诗”。

11.《诗经》分三类(分类标准:乐曲):风(音乐曲调)雅(朝廷正乐,大雅小雅)颂(宗庙祭祀之乐)。

12.赋:汉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

13.神话的含义: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14.神话的意义: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

神话在维系人们的社会性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神话是把个人和集体联系为一体的一条强有力的精神纽带。

(完整word版)古代文学史(考试重点)

(完整word版)古代文学史(考试重点)

(完整word版)古代文学史(考试重点)儒:《论语》、《孟子》、《荀子》墨:《墨子》道:《老子》《庄子》法:《韩非子》孔子:名丘,字仲尼,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打破了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把奴隶主阶级垄断的古代文化普及于平民,开创了私家著述和私人说学的风气。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义》《春秋》《论语》:20篇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及孔门后学辑录而成,成书在春秋之际,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汉代有《古论语》《齐论语》《鲁论语》。

其所记载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礼乐,把“仁”作为最高道德标准,孔子重视文学的政治和教化作用,主张“言之无文,行而别远”孟子:“亚圣”,他主张“王道”“仁政”统一天下,使人民安居乐业,反对“杀人盈野”的兼并战争。

提出“民贵君轻”、“性善论”。

主张诛灭残民以逞的暴君,对君主绝对权威表示否定。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然而他重视人民,却藐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

《孟子》:七篇记载孟子的言行和学讲,是孟子及其门徒共同完成的,在体制上仍属于语录体。

其散文具有如下特点:1.长于辩论,其文观点鲜亮,感情强烈,气魄磅礴,辞锋犀利,富于战斗性、鼓动性,有纵横家和雄辩家的气概,《孟子》中巧妙灵便地运用了逻辑推理的办法,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蜿蜒地把对方引入自个儿预设的结论中2.在论辩中常用巧妙的比喻和幽默的小故事阐明事理3.气魄浩然,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加强文章的气魄4.语言理解晓畅、平实浅近。

它形成了一种精炼简约、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诗经》:1.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汉代始称《诗经》。

共有诗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

公元前6世纪中叶编订成书。

2.《诗经》按音乐性质的别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即为音乐曲调,包括十五国风。

来自十五个地区采集的歌谣;雅即正,指朝廷正乐,是周王朝直截了当统治地区的音乐,分为大雅(31篇,西周)、小雅(74篇,东周),大多是宫廷宴飨的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分为周颂(31)、鲁颂(4)、商颂(5)三个部分3.《诗经》包括了公卿列士所献之诗,采集于各地的民间之诗,以及周王朝乐官保存下来的宗教和宴飨中的乐歌等4.汉初传授的《诗经》的共有4家,也算是4个学派:齐(齐之辕固生)、鲁(鲁之申培)、韩(燕之韩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一、三操、丕、植二、建安风骨的定义东汉末年,建安诗人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真是广泛的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展示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抒发作家建功立业的理想壮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也流露从胡人生短促、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

作品意境宏大,笔调明朗,形成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风格,后人把这种建安诗歌的独特风格称为“建安风骨”代表作家有“三、七子。

蔡琰”等。

三、论述植诗歌植是第一位大力创作五言诗的文人,五言诗在他手中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他的诗“骨气奇高,辞彩华茂”风格兼有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成为建安诗坛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一、植诗歌创作的分期前期:一是反映战争和动乱,如《送应氏》,情调悲凉,如同他父亲的诗一样。

二是抒发理想和抱负,呈现出一种豪迈气概,洋溢着乐观和浪漫的情调,富于进取精神和自负自传的少年意气,如《白马篇》《名都篇》。

后期:起后期诗歌受到丕的压制,猜忌甚至迫害,心情幽愤悲伤。

作品的容和风格出现了明显变化。

相对早期而言取而代之的是反映个人命运的失望和对丕政治集团的不满和怨恨。

其后期诗歌又开启了正始诗风,如:《吁嗟篇》《赠白马王彪》等。

《赠白马王彪》全诗共七章,感情丰富而复杂,表达出自己对于不能就朋友的悲伤,以及想救朋友的愿望。

表现出了一种从根本上对人生的怀疑和否定的倾向。

二、植诗歌艺术特点1.写景、叙事、抒情结合。

2.章章蝉联,层层顶真,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眼前遭遇到人生际遇,层层加深感情抒发,其感情迂回曲折,反复深入。

3.比喻,设问等民歌常用手段。

4.多次转韵,有流转变化之美。

三、植诗歌成就1.诗歌抒情性增强,个性更加鲜明。

不在拘泥于传统乐府诗歌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2.结构上更讲究,尤其是发端往往很精辟。

如《吁嗟篇》的转道,以带有强烈感情的自然景观开头,极力渲染了气氛。

而且其诗歌工于起调,如《赠徐干》。

3.更加注重诗歌的艺术技巧。

4.对自然景物有了较多的描写。

四、正始文学正始之音:“正始”是齐王芳的年号(240—249),但一般所说的”正始文学“还包括正始以后到西晋立国(265)这一时期的文学。

正始时期的诗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

此时的诗歌也与建安诗坛风貌迥异,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抒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

由于正始玄风的影响,诗歌逐渐与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

后世将正始时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正始文学也称为“正始之音”。

一、正始文学的创作风貌(了解)容上,建安文学中那种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积极进取的精神已基本小时,转而抒发人生的哲理性思考以及浓烈的忧生之嗟的情感。

艺术上,由建安文学中的昭晰明朗转向曲折隐晦,寄托遥深的风格,总之,文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诗风由建安时期的慷慨悲壮变为寄托遥深,诗歌表现了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体现出正始诗风的福特画貌。

阮籍《咏怀诗》。

创作:代表作《咏怀》十八首。

(另有四言13首,共95首)这些诗非一是一地而作,是总计生平所有诗,总题为“咏怀”,诗为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充满苦闷和孤独的情绪。

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阮籍诗歌的成就主要在于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

它们非一时一地之作,既有统一的文学特征,每首又各具特点。

一,《咏怀》诗有一种意蕴深沉之美。

作者把人生的悲哀挖掘得更全面深入,因而也就更沉痛。

在圣人有情无情的玄学命题争论中,显然阮籍是持圣人有请之论,从痛哭兵家少女,常作青白眼可看出,所以他认为明君圣人对面人世短促也无可如何。

二,阮籍的诗还有一种清逸玄远之美。

被人称为“玄远”“响逸而调远”。

他的诗歌中常常出现一个清虚空灵的庄子式的理想世界。

三,《咏怀》诗融哲理、情思与意象为一炉,意蕴深沉,清逸玄远,不但成为正始时代诗歌的高峰而且创造了抒情组诗的新形式。

太康文学“太康”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文学史上所说的“太康文学”是指“始”到“元康”约30年文学。

主要体现:(1)语言由朴素正直趋向华丽藻饰。

(2)描写由简单趋向繁复。

(3)句式由散行趋向骈偶。

太康诗风:指以陆机、岳为代表的西晋诗风。

特点一是“拟古”,二是“繁缛”,呈现出与汉古诗不同的面貌,发展了植“辞采华茂”的一面。

“繁缛”主要体现在追求华丽词藻、描写反复详尽及大量运用排偶。

此诗歌潮流对南朝山水诗的发展以及声律、对仗技巧的成熟有促进作用。

太康诗歌的容特点和艺术形式特点。

容特点一“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诗品》没有胸怀天下的巨大抱负,没有面对历史的深沉思,转而在儿女之情中表现绮丽情思。

二拟古模仿,缺乏现实容。

如陆机,古诗十九首,他拟作十二首,他的《短歌行》简直就是操原诗的翻版。

艺术特点:“缛旨星稠,繁文绮合”一追求文字华美与辞藻华丽。

溥称傅“新温婉丽”。

二追求新的技巧注意排偶。

典型的是陆机。

他的诗中对句占主要篇幅。

三描写更细腻。

左思风力(继承建安风骨,,格调高,有力度)“左思风力”出钟嵘《诗品》是对左思诗歌风格的形象概括。

主要表现:一,上承建安文学,抒写建功立业的志向,表达了对士族门阀制度的不满。

二,语言简劲,不重词采,无累赘的描写。

左思《咏史》的艺术成就。

一左思的诗歌有一种建功立业,功成身退的阔大胸怀。

如《咏史》一、三没有刻意的调饰有艳丽的辞藻,全部思想感情喷发而出,大气磅礴,所以被成为胸次高旷,笔力雄迈。

二诗歌中充满着一种悲愤不平之气。

他的诗歌对门阀制度的批判极其强烈,对贫士失志极为愤慨,一股磊落不平之气喷发而于诗中。

如《咏史》其二比兴手法表达了这种感情。

三左思的诗歌继承了建安诗歌的风骨,被誉为“文典以怨”“左思风力”,诗品就是指他诗歌引用历史典故以抒时愤,刚健有力。

他一改班固创为《咏史》时的质木无文,打入自己的身世之感,情感激烈深切,借古人之事,抒个人情怀,使咏史有了新的飞跃。

郭璞及其《游仙诗》游仙诗:借描述仙境以寄托作者思想感情的诗歌。

1,源流:屈原《远游》;《仙真人诗》操《气出唱》等,但是郭璞《游仙诗》成就最高。

2,容:幻想长生求仙“列仙至趣”,借仙境抒情咏怀即“坝壤咏怀”3,艺术特点:意境瑰丽高远,文采富丽。

4,价值:继承《诗》,《骚》比兴寄托传统,借游仙山“坝壈咏怀”东晋文学的风貌:(了解)(1)多表现作者的自我精神体验,其题材往往与社会政治时事无关(2)改变了与玄学的疏离状态,受玄学渲染,形成了大量的“玄学诗”(3)词采方面呈现出质本无文的面貌,与西晋尚丽,与西晋尚丽的文风相比有尚质倾向。

玄言诗人:玄学,是晋时期兴起的以老庄思想为主的一种哲学思潮,在它的影响下,西晋末,诗坛上开始流行“寄言上德,托意玄珠”,《宋书·灵运传论》枯淡寡味的作品,以玄学思想方法体悟玄理,世称“玄言诗”。

玄言诗的代表作家是绰、许询。

玄言诗以玄学思想方法体悟玄理、谈论哲理,如绰《答许询》“仰观大造,俯览时物。

机过患生,吉凶相拂。

智以利昏,识由情屈。

野有寒枯,朝有炎郁。

失则震惊,得必充诎。

”玄言诗中也有一些以描写景物为主或主要通过景物来表现哲理的作品,如绰的《秋日》写仲秋山林萧条的景象,抒发了自己逍遥林野的感慨。

其量自然景物的描写,为山水诗的出现起到了促进或曰催化的作用。

玄言诗的艺术特点:(1)容空谈玄理,因循自然与玄理的阐发,成了老庄的注疏,而且理过其辞,乏文学性,少感情,谈乎寡味,不象诗。

(2)注重在诗歌中谈理对后代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如山水诗。

创立了一种全新的诗歌风格—清虚恬淡。

代表人物:绰和许询文学创作:绰诸体皆善,以碑文受时人推重。

赋以《游仙台山赋》著名,多神仙遐想。

诗则多玄言,描写细腻,感情真挚,代表作为《秋日》。

许询存诗较少,除了《竹扇诗》较完整,仅有残句若干。

《兰亭集序》与兰亭诗(1)王羲之和朋友于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在兰亭聚会欣赏山水,唱和诗赋,成诗41首,编为《兰亭集》,王羲之作《兰亭集序》。

(2)兰亭诗的主题是书写山水游赏之乐,表现山水审美的情趣,和由山水直接抒发玄理。

兰亭诗标志着山水诗的兴起。

(3)兰亭雅集对中国文人生活情趣有重大影响,同时对诗歌流派的形成也有推动作用。

渊明家世生平渊明(365-427)字元亮,又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

浔阳柴桑,今人。

祖父、父亲也都出仕做过官。

但渊明年幼时,家境即已败落。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泽县令等职,最末次出仕为泽县令,八十多天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少年、青年的读书闲居期,出身望族,少有壮志。

娴静少言,不慕荣利,壮年学仕期,江州祭酒,入桓玄慕府,任毅敬宣参军,泽县令。

中晚年的归思隐居。

诗酒自娱,纵浪大化。

文学创作:渊明的作品,今存诗一百二十多首,文十二篇,辞赋三篇。

散文和辞赋均和出色,如《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感士不遇赋》《桃花源记》渊明诗分类:田园诗、咏怀、咏史、行役、赠答。

渊明田园诗:一种全新的文学题材,将平凡的农村生活中蕴含的美自然质朴地表现出来,含哲理意味,如《归园田居》五首,《移居》二首。

不仅扩大了诗歌的题材和容,而且丰富了诗歌的艺术技巧,扭转东晋玄言诗一统天下的局面,为当时的诗坛带来了清新之气,并对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产生深远影响。

渊明诗歌艺术成就(总体风格平淡自然)(1)情、景、事、理的融合。

(2)平淡中警策,朴素中间绮丽。

(3)风格多样,以自然冲淡的风格为主,但有豪放风格。

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等,鲁迅称为“金刚怒目”。

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容。

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贡献就是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

一亲切自然地描绘出田园风光。

通过对草屋茅舍、榆柳桃、远村炊烟等的白描,流露出对田园风物的由衷喜爱和深切依恋。

读者也可体味出诗人那纯净的心地和平静的心境,与简朴恬静的田园风光交融为一。

二真实地描写了自己的躬耕生活,对劳动的艰辛诗人却表现出平静乐观的心态躬耕之志始终不渝。

如《庚戍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写出了诗人的人生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孰是都不管,而以求自安。

”在作者的笔下,劳动是艺术化了的很有诗意的行为。

如《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三渊明的田园诗中还记叙了他与农夫野老、素心挚友的往还如《移居》二首。

渊明田园诗的艺术境界。

一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另一个贡献,就是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

平淡不是淡而无味,而是意味隽永。

平和淡泊的人生境界,自然流露于诗。

最能代表作者冲淡之美的诗,是《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二形成渊明平淡自然之美的原因,一在诗人心境的平和散淡,二在于诗人语言的平易质朴。

三就诗歌语言而言,诗的特点是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语言纯净之美。

他不用夸的铺排和绮丽的色彩,和的对仗、典故,他的诗句魅力,在于全是以他性情中自然流出的言语,在于在感情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