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白帝城阅读及答案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峡》对比阅读(含答案)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峡》对比阅读(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f2d662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95.png)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峡》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乙】江水又东,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
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①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②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
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③回,虽途径信宿④,犹望见此物。
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选自郦道元《水经注·黄牛滩》)【注释】①负:背。
①成就:轮廓。
①:弯曲,绕弯。
①信宿:连住两夜,两个晚上。
再宿叫信。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虽乘奔.御风(2)绝 .多生怪柏2.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3.语段【甲】三峡是长江中的一段水域,作者在描写这段江水的时候为什么要从群山开始写起?4.【甲】【乙】两文中,作者在最后都用了歌谣,各自突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A.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B.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C.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D.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甲文先写山,后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二)(含答案)
![【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二)(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7a4a24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c.png)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第六单元测试卷(二)语文(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得分:第一部分:积累运用(52分)一、用“____”画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注音。
(6分)人云亦.云(yì yí)相逢.(fónɡ fénɡ)榕.树(rónɡ yónɡ)鲫.鱼(jì jí)瑰.丽(ɡuìɡuī)乳.白(yǔ rǔ)二、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6分)1.这座hǎi bīn 的城市,景色yōu měi ,渔业发达。
勤劳的渔民经常出海,总是mǎn zài 着银光闪闪的鱼归港。
2.月光下yáo wànɡ大海,海面像一块没有经过dǎ mó的yín pán 。
三、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选出来,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4分)(1)A. 磨.刀(mó) B. 富饶.(náo)C. 抹.布(mā)D. 鲫.鱼(jì)()(2)A. 海参.(shēn) B. 参.加(cān)C. 瑰.丽(ɡuī)D. 胳.膊(ɡè)()(3)A. 兴.旺(xìng) B. 高兴.(xìng)C. 树梢.(shāo)D. 舍.得(shě)()(4)A. 记载.(zài) B. 海鸥.(ōu)C. 膝.盖(xī)D. 相逢.(fénɡ)()四、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用“____”画出来,并在括号里改正。
(4分)(1)楚江初夏遥望忧美()(2)孤帆交错严秘断开()(3)整洁丰副灰色树洞()(4)药才挡住花坛显得()五、查字典并填空。
(3分)“浸”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浸”在字典里的解释主要有:①泡,使渗透;②逐渐。
“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中的“浸”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
2022-202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诗词曲鉴赏达标练习卷-(含答案)
![2022-202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诗词曲鉴赏达标练习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1aac3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1.png)
小升初诗词曲鉴赏达标练习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课外美文欣赏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宜将剩勇追穷寇”句中“剩”的正确读音是_________。
2.诗中“百万雄师”指的是_________,“大江”指的是________。
3.诗歌的哪两句写出了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时的气势,可称为全诗的总纲?()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B.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C.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4.“天翻地覆慨而慷”一句用了何种写作手法?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明新鲜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吐故纳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诗中“霸王”指哪一位历史人物?你能说出与其有关的历史事件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7.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8.翻译后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诗蕴含着什么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从军行(其四)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①,孤城遥望玉门关①。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①。
[注释]①青海:湖名,在今青海省。
雪山:指祁连山。
①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方盘城。
①楼兰:汉时西域诸国之一,故址在今新疆罗布泊附近。
10.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八上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部编八上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6a22f1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65.png)
部编八上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八上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训练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乙】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自非亭午夜分()(2)虽乘奔御风()...(3)良多兴趣()(4)属引凄异()..2.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自非亭子夜分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B.其间千二百里悬泉瀑布,飞漱其间..C.沿溯阻绝绝巘多生怪柏..D.哀转久绝蝉则千转不穷..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4.《早发白帝城》由《三峡》化出,同样写猿声,其作用有何不同?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与朱元思书(节选)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湖心亭看雪崇桢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潮。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争挐①一小舟,拥毳②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③,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④,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而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阅读“走进诗歌”《早发白帝城》完成素养测试题(后附答案)
![阅读“走进诗歌”《早发白帝城》完成素养测试题(后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f3766ea32d7375a517802e.png)
阅读“走进诗歌”《早发白帝城》完成素养测试题(后附答案)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背景】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诗人李白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到了白帝城(今四川省奉节)得到赦免,于是乘船东还江陵(湖北省江宁县)。
这首诗就是当时所作。
1诗题中“发”字,你是怎么理解的?()
A发生B发展C出发D发现
2“朝辞白帝彩云间”中,对“辞”和“彩云间”的理解哪个正确?()
A拒绝,天气好B离开,白帝城地势高C离别,早D推辞,景致美
3“千里江陵一日还”中,“千里”和“一日”告诉我们什么?()
A辞别的时间和地点B日期和路途C路途远行船快D时间长路途近
4“两岸猿声啼不住”这句诗蕴含着什么意义?()
A长江两岸的猿猴很多B长江两岸的猿猴声传得远
C长江两岸的地势险要D诗人用猿声的欢烘托自己兴奋的心境
5“轻舟已过万重山”中的“已”字表明什么内容?()
A行船快速B景色已经看完C人已经离开白帝D皇帝已经赦免
6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从白帝城到江陵一路上行船的辛苦B从白帝城到江陵一路上所见的景物多
C遇赦后返回江陵兴奋而激动地心情D从白帝城到江陵只需要一天的时间
7朗诵诗歌有一定的停顿,请用“〡”在诗句中标明朗诵时的停顿。
8简述这首诗歌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1C 2B 3C 4D 5A 6C 7略8示例:借事抒情和借景抒情相结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峨眉山月歌》《上三峡》《早发白帝城》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峨眉山月歌》《上三峡》《早发白帝城》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b18d7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2.png)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峨眉山月歌》《上三峡》《早发白帝城》含答案班级拟制作一期以“唐代诗人李白”为内容的美篇,以下是小组收集、整理的相关材料,请你参与探究并完成任务。
22.小组在讨论《峨眉山月歌》美篇时,设计了如下文案:一张照片:峨眉山月倒影图;一张船票或行船路线图: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
请你代表小组解释这样设计的理由。
23.三首诗歌都写到了过三峡的经历,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答案】22.示例1:本诗主要写作者秋夜行船之事,不以具体描绘景物为要;而以一连串地名更替,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在短短诗行中展现时空的延展。
示例2:此诗李白用“入”和“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映清江的倒影美景,暗点了秋夜行船之事。
同时连用5个家乡地名,借空间的急剧转换生动表现了自己初次离家出峡的复杂情感。
(意符即可)23.《峨眉山月歌》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或对友人的思念)的情怀。
或: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恋恋不舍之情及诗人外出闯荡的急切、喜悦与憧憬之情。
《上三峡》表现诗人身处逆境时难熬,愤懑、忧愁之情。
《下江陵》表达了诗人流放途中遇赦时喜悦开心,即将与家人相聚的轻快之情。
【解析】2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诗歌以“峨眉山月半轮秋”起笔,简洁而生动地勾勒出了峨眉山月夜的静谧与美丽。
通过“峨眉山月”这一特定意象,我们仿佛可以看到那皎洁的月光洒在青翠的山峦之上,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接着,“影入平羌江水流”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入”和“流”两个动词,将山月倒影在江水中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动态的描绘不仅使画面更加生动,也暗含了诗人秋夜行船的情景,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然后,诗歌通过地名的更替,如“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等,展现了诗人离家远游的行程。
这种地名串联的方式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空间感,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不舍。
最后,“思君不见下渝州”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诗歌鉴赏综合检测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诗歌鉴赏综合检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ed00cf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a6.png)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诗歌鉴赏综合检测试题附答案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古诗阅读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唐]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释】①这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②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1)第二句中的“望”字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2)三、四两句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译文】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游山的人空欢喜一场。
当你进入万重山的围子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马上将你阻挡。
【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斋体”。
【主题思想】诗人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哲理:人生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一个问题出现在眼前,周而复始,永无止境。
(1)末句的“放出”和“拦”用得精彩,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怎样来表达这个深刻哲理的?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可怜”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这首诗用了先扬后抑的写作手法,试作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咏菊唐·白居易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①诗歌一、二两句刻画了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绘。
②全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5.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苔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中考语文专题7诗歌鉴赏专题训练(解析版)
![中考语文专题7诗歌鉴赏专题训练(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c453182e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9.png)
诗歌鉴赏专题(知识点思维导图+习题训练)思维导图习题训练一、(2022·河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新制布裘白居易桂①布白似雪,吴②绵软于云。
布重绵且厚,为袭有馀③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
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中夕④忽有念,抚袭起逡巡⑤。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袭,盖裹周四垠⑥。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①桂:地名。
②吴:地名。
③馀:同“余”。
④中夕:半夜。
⑤逡巡:迟疑徘徊,欲行又止。
⑥垠:边际。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因_________一事,产生联想,表达内心的愿望;《新制布裘》中,白居易因新制布裘这件事,产生联想,表达自己的愿望。
2.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
这两首诗中作者的境况不同,但抒发的情感有相同之处,都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怀。
【答案】1.茅屋为秋风所破(或“秋风破屋”)2.推己及人的博大胸襟、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和心系天下寒士的济世情怀。
【解析】1.本题考查作家作品识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
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
2.本题考查对比阅读及情感主旨把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激情和火热希望。
这种感情,咏歌不足以表达,所以诗人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陕西中考古诗鉴赏精选答案版(最新整理)
![陕西中考古诗鉴赏精选答案版(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ced9729f8c75fbfc67db2bc.png)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诗的前两句用了哪些意象描画了春天什么样的景象? “迟日”、“江山”、“春风”、““花草”。前两句写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 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 (2)后两句中的“泥融”、“沙暖”呼应了前面哪两个字?一“飞”一“睡”有着怎样不同的情态? 呼应“迟日”,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 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17.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1) 结合诗歌,说一说作者为什么会“懒困”? 因为春光融融,春风和煦,鸟语花香让人感到无比惬意舒适。 (2) 尾联“可爱深红爱浅红”一句自古以来为人们所称道,试加以品析。 “可爱深红爱浅红”一句,通过描写视觉上艳丽的色彩,不仅写出了桃花争妍斗艳的景象, 为画面增添了亮丽的色彩,而且透过诗句,我们好像看到了诗人在桃花丛中欣赏玩味、目不暇接的 神态。 18.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首联所写画面? 明月已经落下,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这清冷的水乡 秋夜,陪伴着舟中包含忧愁的游子,伴他入眠。 (2) 结合诗歌说说,本诗说说作者为什么会“对愁眠”? 一方面,作者漂泊在外,羁旅孤寂冷清,令他思家思亲;另一方面,眼前“月落乌啼”“霜满天”“江 枫”等凄清环境加重了她的羁旅孤寂。
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语文试卷答案
![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语文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9e1a4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09.png)
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语文试卷答案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①杨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②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注释】①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
②赚得:骗得。
(1)本诗除借助景物描写说明道理外, 还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找出一种简要分析。
(2)诗人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深刻道理,请简要说出给你的启发。
2.课外古诗词诵读。
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花草树木像是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争芳斗艳。
杨花榆荚不像别的花那样“百般红紫”,如同人之“无才思”,只知道纷纷飘落,如雪花般在天空中尽情飞舞。
【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河阳(今河南孟州)人。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卒谥文,世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
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有《昌黎先生集》。
【主题思想】诗人通过“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了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1)诗人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晚春景色?(2)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3)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木芙蓉(南宋)吕本中①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②。
【注】①吕本中:南宋诗人,曾上书论恢复中原之计,未被采纳,后因触怒秦桧遭降职,此后闲居从事著作和讲学。
②东风:春风。
(1)“雨后霜前着意红”一句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木芙蓉________的自然属性。
(2)托物言志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
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诗歌语言讲究凝练,一字便能透露作者的情思。
李白《早发白帝城》阅读答案附赏析
![李白《早发白帝城》阅读答案附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b221c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a.png)
李白《早发白帝城》阅读答案附赏析【阅读理解题目】: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到四川赴贬地。
行至白帝城,忽闲赦免书讯,旋即放舟下江陵,并作此诗。
1.诗的前两句郦道元在《三峡》中写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三峡水流的特点。
(1分)2.“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轻”字用得极妙,请做简要赏析。
(2分)【参考答案】:1.湍急评分:共1分。
意思对即可。
2.“轻”字既写出了船的轻快,也写出了诗人的轻松和喜悦。
评分:共2分。
答案含“船的轻快”“内心的轻松、喜悦”两点内容,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赏析】:《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
诗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
全诗无不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诗是写景的。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
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
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
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
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李白因得罪朝廷被流放,在走到四川省境内的白帝城时却意外地得到了赦免。
这首诗就是他从白帝城乘船返回江陵的路上写的。
曙光初现,朝霞满天,巍巍白帝城屹立在彩云之中,我们的诗人怀着兴奋的心情,乘船回乡了。
小船顺流东下,浩荡的江流推送着松快的行舟,那船只,就像乘奔马,驾长风,飞速前进。
两岸的青山一对对扑面而来,一排排往后退去。
三峡的猿啼声,声声相接,不绝于耳。
不知不觉间已越过了万重山岭,千里水程,来到了江陵城下。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42f286eff9aef8941e06f0.png)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含答案)一、(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解析C项,“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的意思是:一向广阔辽远的万里江山,如今尽入图画,浓缩于窗子大小的尺寸之间。
并非“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
答案 C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解析先答出尾联的含意,再根据含意去分析作者对这幅画的评价。
理解尾联的含意,首先,要理解诗句的表面意思;其次,要结合诗题和前面的诗句理解其深层含意。
“此中有佳句”,意思是许道宁的画意境优美,蕴含诗意,文人墨客可以据此创作出诗词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纵使写尽这些佳句,也与画的意境不相关,足以看出画家技艺的高超和画意的优美,致使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
诗人的评价:从尾联的含意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其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
答案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
第二问:这幅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
二、(2019·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早发白帝城赏析题(含答案)
![早发白帝城赏析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6aba755a8102d276a22f57.png)
早发白帝城赏析一、解词:发:朝:辞:一日还:还:猿:啼:住:万重山:二、诗赏:1.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运用修辞手法,“”三字极写白帝城的地势高峻,“”一词点明了出发的时间是。
为全篇写船行快做好铺垫。
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2.“”一句,写出长江,舟行之迅速。
“”形容路程之远,“”说明行舟之快,诗人用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做悬殊对比,更加突写了船快。
更妙的是“”字,将诗人的急切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透露出诗人遇赦还乡的心情。
3.“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轻”字用得极妙,既写出了船;又写出了诗人的心情,表达出诗人。
三、默写诗意:发:启程。
朝:早晨。
辞:告别。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还:归;返回。
猿:猿猴。
啼:鸣、叫。
住:停息。
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1.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运用夸张修辞手法,“彩云间”三字,极写白帝城的高峻,为全篇写船下水行快做好铺垫,同时交代了辞别的时间是早晨。
流露出作者轻松喜悦之情的思想感情。
2、“千里江陵一日还”写水流湍急、一泻千里,舟行之迅速。
“千里”形容路程之远,“一日”说明行舟之快。
“千里”和“一日”,诗人用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做悬殊对比,更加突写了船快。
更妙的是“还”字,将诗人归心似箭的急切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透露出诗人遇赦还乡的轻松、喜悦心情。
3、“轻”字既写出了船的轻快,也写出了诗人的轻松和喜悦,表达出诗人归心似箭。
新疆语文初二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2025学年)
![新疆语文初二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2025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8ba4d269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fe.png)
2024-2025学年新疆语文初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倾盆大雨河畔风光红艳艳B. 碧波荡漾舞文弄墨雅俗共赏C. 轰轰烈烈画龙点睛惊涛骇浪D. 耳濡目染雕梁画栋溢于言表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小明每天坚持锻炼,不仅提高了学习成绩,而且身体健康。
C.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D. 我国科学家在探索宇宙奥秘的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题目: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在学校里表现优异,多次获得过奖学金,被同学们称为“学霸”。
B. 为了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学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C.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应该从自身做起。
D. 尽管他学习成绩优秀,但他从不骄傲,总是谦虚谨慎。
4、题目: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演绎(yì)灵犀(xī)惊悚(sǒng)B. 装帧(zhēn)翩跹(xiān)汗颜(hán)C. 潜伏(qián)震慑(shè)气瘪(biě)D. 炽热(chì)美轮美奂(huàn)病殁(mò)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名词作状语,向南)B.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名词作状语,向西)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形容词作动词,变绿)D. 断肠人在天涯,无处话凄凉。
(名词作状语,在天涯)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决定在图书馆举办一场“书香伴我成长”的读书活动。
B.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C.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使他感到非常自豪。
三峡阅读答案
![三峡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1d2aa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0.png)
三峡阅读答案三峡阅读答案1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
(20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溯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小题1:解释划线的词。
(4分)⑴乘奔御风()⑵良多趣味()⑶属引凄异()⑷沿溯阻绝()小题2:巴东三峡指长江上游四川、湖北两省之间的________峡、巫峡和________峡。
(2分)小题3:文中与诗句苍崖中裂银河飞,空中万斛倾珠玑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分)小题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小题5:课文百余字,写尽三峡风光,你最欣赏文中哪一句?找出来并作一点赏析。
(赏析不少于10个字)(1+2=3分)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6:如果你有机会去三峡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请说明理由。
(3分)参考答案:小题1:奔驰的快马实在、的确连续逆流而上小题2:瞿塘西陵小题3: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小题4:(1)这中间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
(2)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小题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素,绿,从色彩的角度突出三峡山水的美丽,湍,倒,一动一静,动静结合,表现三峡江水变化多端的特点,此句写三峡浪高水清,植被繁茂,把三峡山水清丽的形象生动描绘出来。
小题6:春夏,此时水多,植物生长旺盛,能看到文中描写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美景。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重点片段阅读训练及答案(含日积月累)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重点片段阅读训练及答案(含日积月累)](https://img.taocdn.com/s3/m/762eb21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d.png)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重点片段阅读训练及答案(含日积月累)一)花的学校印度】XXX当XXX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舞蹈。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它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散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壁角的。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萧萧的响着,XXX拍着大手,花孩子们便在那时候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他们急着要到天上去,因为那是他们的家,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1、花“在绿草上狂欢地跳着舞”是比喻,不符合实际。
2、“地下的学校”的含义是花朵的生长环境。
3、“XXX拍着大手”既指自然界的电闪雷鸣,又指对花孩子们的热情欢迎。
4、雨水滋润了花朵,它们才能自由自在地生长、开放,所以雨来了,它们就放假了。
5、正确答案为C,是拟人。
6、花孩子们在天上的家是一个充满欢乐和幸福的乐园,尤其是充满爱——神圣的母爱。
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我背着书包上学去的时候,天开始放晴了。
多么明朗的天空!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打开了秋天的大门,带来了清凉和温柔。
雨轻轻地落下,趁着你不留意,打开了秋天的大门。
雨水带着五彩缤纷的颜料,把黄色给了银杏树,红色给了枫树,金色给了田野,让秋天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秋天的雨还有一种好闻的气味,梨香、菠萝甜、苹果、橘子等甜美的气味都藏在小水滴里,勾住了小朋友的鼻子。
秋天的阳光,照耀在金色的草地上,像是给大地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外套。
草地上的小花儿,也在这个季节里展示出了它们的美丽。
有的小花儿像是小粉球,有的像是XXX星星,还有的像是小白伞,它们在草地上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
在草地上,还有一些小动物在忙碌着。
小松鼠在收集坚果,小兔子在跳跃着,小蜜蜂在采蜜,小蚂蚁在搬运食物。
它们都在为了过冬做着准备。
中考语文专题:诗词阅读(A卷)【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专题:诗词阅读(A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83e79776a20029bd642d4d.png)
1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品读诗歌,展开想像,描绘诗人初来农家时见到的情景。(不超过100字)
1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赋得暮雨送李曹
(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 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①深不见,浦树②远含滋③。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④。
【注释】①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县。 ②浦树:水边的树。③含滋:湿润,
带着水气。④散丝:雨丝,这里比喻流泪。
(1)全诗描写了暮雨中的哪些景物?(2分)
【注释】①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秋天月夜的景象。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1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1)“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得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2分)
(2)“小舟撑出柳阴来”一句表现了诗人什么心情?(2分)
16.古诗阅读。(4分)
【专项汇编】2022年江苏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6:诗词赏析
![【专项汇编】2022年江苏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6: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2e514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72.png)
专题06 诗词赏析1.(2022·江苏·中考真题)阅读上面诗歌,回答问题。
望月有感白居易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诗的前两联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家园荒芜、_________、_________。
(2)“千里雁”写出诗人_________之苦,“九秋蓬”写出诗人_________之苦。
(3)这首诗的尾联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手法和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2022·江苏镇江·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小宅白居易小宅里间接,疏篱鸡犬通。
渠分南巷水,窗借北家风,庾信①园殊小,陶潜屋不丰。
何劳问宽窄,宽窄在心中。
【注释】①庾信,六朝末期的一位大诗人,2.“小宅”除了“小”之外,还有哪些特点?3.诗中提及庾信、陶潜二人,有何用意?4.下列语句中,对自己住处的态度与《小宅》一诗最不相称的一项是()A.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C.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D.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022·江苏宿迁·中考真题)朗诵小组选定下面这首诗参加校古诗朗诵大赛,请你参与。
度关山[唐]李端雁塞日初晴,狐①关雪复平。
危楼缘广漠,古窦②傍长城。
拂剑金星出,弯弧玉羽③鸣。
谁知系虏者,贾谊是书生。
(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注】①狐:一作“孤”。
②窦:沟渠。
③羽:箭尾上的羽毛,即箭翎,引申为箭。
5.文博找到下面两幅图,你认为哪幅图更适合作为朗诵时的背景?请说明理由。
选择______图,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朗诵颈联时,文栋想要增强诗歌感染力,请你为他配上适宜的表情、动作。
2024年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2024年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d8428e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b.png)
2024年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春脖子短B.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C.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D. “轰”的一声,是哪里的冰河开裂吧2、依次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正确的一组是()。
①到泰山去旅游是我们_____已久的了。
②妈妈_____我天天快乐;进步。
③党和国家对我们少年儿童寄托殷切的_____。
④小刚非常_____得到一辆小汽车。
A. 盼望希望期望渴望B. 盼望期望希望渴望C. 期望希望渴望盼望D. 盼望渴望希望盼望3、火眼金睛。
选出下列拼音正确的一组()A. 少年(shào)偶然(ǒu)家乡(xiāng)B. 笑话(xiào)儿童(tōng)分离(lì)C. 双鬓(bìn)为何(hé)改正(jǎi)D. 互相(xiāng)衰败(suāi)客人(kè)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选项是()。
A. 咀嚼阻止缓慢支援B. 侵犯毛毯傻笑寂莫C. 幽默瞬间巴掌粘帽D. 铃铛清翠胡须旅程5、课外阅读。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
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思考:对“朔方的雪”的形象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 如粉,如沙,决不粘连。
B. 羞涩美艳,平和恬静。
C. 坚硬孤独,奋力抗争。
D. 蓬勃纷飞,旋转升腾。
6、日月潭是我国______省著名的旅游胜地。
初一文言文:三峡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初一文言文:三峡文言文阅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8e4406f7ec4afe04a1df90.png)
初一文言文:三峡文言文阅读及答案文言文阅读(16分)28.(1)逆流而上(2)飞奔的马(3)所以(4)筹划(4分,各1分)29.(1)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2分)(2)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2分)30.(1)"阙"通"缺",中断(2)"反"通"返",归,回去。
(另有:"转"通"啭"等,只要找到两个即可。
)(2分,每小题1分)31.(1)负势竞上,(山峦)互相轩邈(2)急湍胜(于)箭(2分,各1分)32.疾或快急或猛山之高树之密(4分,各1分)10.D("高猿"是一个偏正式的语言单位,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不停顿)11.A("隐"是"遮蔽"的意思)12.B(A项是表倒装的助词,可不译;C项是动词,"去"的意思;D项是代词,"它"的意思;题干中的例句与B项都是结构助词,"的"意思)13.B(选文第二段先写水之盛,再写水之速)? (以上四道选择题均为2分)14.(1)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1分),是不能见到日月的(1分)。
?(2)即使骑着马,驾着风(1分),也没有这样迅速(1分)。
【答案】6. ①断②有时③快④全,都(2分,每解释对两个得1分)7. ①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②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
(4分,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意思正确,无语病即可)8.[甲]文段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
[乙]文段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
(4分,各2分)9.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3分,只答出"热爱"或只答出"赞美"一方面内容的得2分)答案:13.B【解析】本题较难,考查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发白帝城阅读及答案
早发白帝城阅读及答案
【原文】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简析】
诗是写景的。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
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
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
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
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问题】
1、文章的第②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的特点;文章第④段与诗中【】一句相对应。
2、“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轻”字用得极妙,请做简要赏析。
3、《早发白帝城》由《三峡》化出,同样写猿声,其作用有何不同?
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说说这首诗和《三峡》一文中分别借猿猴的啼叫渲染了一
种什么样的气氛?
6、在古文中找出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意思相同的句子。
7、《三峡》和《早发白帝城》中都写到了“猿声”,请你简要谈谈两者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1、湍急两岸猿声啼不住
2、“轻”字既写出了船的轻快,也写出了诗人的轻松和喜悦。
3、《早发白帝城》用猿声衬托行船的快和作者的心情,《三峡》用原声带哀转久绝表现峡谷幽长的特点,渲染了秋天三峡的萧瑟气氛。
4、从字里行间流露出轻松喜悦之情。
5、悲伤凄凉。
6、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不设标准答案,意思对即可。
参考:《三峡》中以“高猿长啸”“猿鸣三声泪沾裳”来衬托秋天悲凉的气氛;《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用“猿声” 来表现了作者轻松愉快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