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物化学-内分泌疾病的生物化学检测PPT优选课件
合集下载
生理内分泌PPT课件
![生理内分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66d2f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03.png)
研究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探索激素 与靶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
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
利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研 究内分泌系统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功 能。
影像学技术
利用影像学技术,如PET-CT等,对 内分泌器官进行形态学和功能学成像 ,以观察其形态和功能变化。
生理内分泌系统的研究展望
01
探索新的激素和调节因子
生理内分泌系统在医学中的应用
诊断内分泌疾病
药物研发
通过检测激素水平和相关指标,对内 分泌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监测。
基于内分泌系统的研究,开发新的药 物和治疗策略,以治疗各种内分泌相 关疾病。
治疗内分泌相关疾病
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等 ,通过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达到 治疗目的。
THANKS
总结词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是生理内分泌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应激反应和激素 分泌的功能。
详细描述
下丘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能够接收来自身体各处的信号,并分泌激素作用于垂 体。垂体作为“腺体之首”,能够进一步调节其他腺体的活动,其中就包括肾上腺。肾 上腺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能够分泌多种激素,如皮质醇和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对机
感谢观看
临床应用进展
随着研究的深入,生殖内分泌系统的 临床应用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个 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新型药物的研 发和应用等。
06
CATALOGUE
生理内分泌系统的研究方法与展望
生理内分泌系统的研究方法
激素水平检测
通过检测血液、尿液等样本中的激素 水平,了解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状态。
激素分泌调节研究
• 详细描述:下丘脑是整个内分泌系统的“指挥官”,它可以分泌多种激 素,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等,对其他 内分泌腺起着调节作用。垂体是一个重要的腺体,它可以分泌多种促激 素,如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对其他内分泌 腺的活动进行调节。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对身体的代谢、生长和发 育起着重要作用。肾上腺分泌多种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髓 质激素,参与调节身体的应激反应。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 血糖的调节起着关键作用。
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
利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研 究内分泌系统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功 能。
影像学技术
利用影像学技术,如PET-CT等,对 内分泌器官进行形态学和功能学成像 ,以观察其形态和功能变化。
生理内分泌系统的研究展望
01
探索新的激素和调节因子
生理内分泌系统在医学中的应用
诊断内分泌疾病
药物研发
通过检测激素水平和相关指标,对内 分泌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监测。
基于内分泌系统的研究,开发新的药 物和治疗策略,以治疗各种内分泌相 关疾病。
治疗内分泌相关疾病
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等 ,通过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达到 治疗目的。
THANKS
总结词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是生理内分泌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应激反应和激素 分泌的功能。
详细描述
下丘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能够接收来自身体各处的信号,并分泌激素作用于垂 体。垂体作为“腺体之首”,能够进一步调节其他腺体的活动,其中就包括肾上腺。肾 上腺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能够分泌多种激素,如皮质醇和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对机
感谢观看
临床应用进展
随着研究的深入,生殖内分泌系统的 临床应用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个 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新型药物的研 发和应用等。
06
CATALOGUE
生理内分泌系统的研究方法与展望
生理内分泌系统的研究方法
激素水平检测
通过检测血液、尿液等样本中的激素 水平,了解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状态。
激素分泌调节研究
• 详细描述:下丘脑是整个内分泌系统的“指挥官”,它可以分泌多种激 素,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等,对其他 内分泌腺起着调节作用。垂体是一个重要的腺体,它可以分泌多种促激 素,如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对其他内分泌 腺的活动进行调节。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对身体的代谢、生长和发 育起着重要作用。肾上腺分泌多种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髓 质激素,参与调节身体的应激反应。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 血糖的调节起着关键作用。
临床生化检查PPT课件
![临床生化检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acf8a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82.png)
元素 1、增高:FBG > 7.0mmol/L---高血糖症
心肌 标志
生理性↑:餐后1/2~1h, 摄糖过多 病理性↑:糖尿病,内分泌疾病,应激性
高血糖,药物影响,其他。
甲功 检查
2、降低:FBG < 2.8mmol/L---低血糖症
生理性↓:饥饿,长期剧烈运动,妊娠期 病理性↓:胰岛素过多,缺乏抗胰岛素激素
血脂
体恒定供能来源,存在于β脂蛋白和
检查
乳糜微粒中,血中TG直接参与CHO及
无机 元素
CE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参考值】 ≤1.7mmol/L
心肌 【临床意义】 标志 1.升高:冠心病、原发性高脂血症、肥胖症等
甲功 检查
2.降低:甲亢、严重肝病、肾上腺皮质功能 降低、低(无)β脂蛋白血症等。
无机 【参考值】 <5.2mmol/L
元素 【临床意义】
心肌 标志
1.增高: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胆道梗阻、 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甲减等
甲功 2.降低:严重肝病(肝黄,门脉性肝硬化) 、贫
检查 血、营养不良、甲亢、恶性肿瘤。
Chapter7 临床常用生化检查
血糖 (二)血清甘油三脂测定
代谢 【原理】 TG由肠道摄取入血,肝脏也合成。机
检查 温开水中,5min内服完并计时,于30min,1h,2h,
3h抽静脉血1ml,每次抽血后留尿标本送检。
血糖 代谢 血脂 检查 无机 元素 心肌 标志 甲功 检查
(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葡萄糖耐量曲线
Chapter7 临床常用生化检查
血糖 (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代谢 【临床意义】
无机 ④妊娠期,复摄甲糖正亢常后,肝,病为血时耐糖出糖浓现现度糖象急尿。剧者升;高,短时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PowerPoint演示文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PowerPoint演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9b54f9c804d2b160a4ec064.png)
各组织器官。以视网膜、胰腺及前列腺含锌量较高。
2、去路:由消化道、肾、肝、乳汁及头发排泄。失血是丢锌的主要途径。 (二)锌的生物学作用 1、锌作为多种酶的功能成分或激活剂。 2、促进机体生长发育。锌是调节DNA复制、转录DNA聚合酶的必需成分。缺
锌----伤口难愈合、性器官发育不全或减退、机体发育不良,儿童缺锌易导致 侏儒症。
导致输精管退变、精子减少、性功能减退以致不育。锰还是硫酸软骨素合成酶 的必需基团。锰缺乏可致软骨生长障碍。 (三)锰缺乏病 1、侏儒症。 2、贫血。
(四)锰中毒
1、非职业性中毒 服用高锰酸钾,轻者可引起恶心、呕吐、胃痛、口腔溃烂。
重者可呈现口唇粘膜肿胀糜烂、血便、腹剧痛,甚至死亡。
2、职业性中毒
矿工、油漆工、电焊工和生产电池、陶器的工人,长期接
(三)铜缺乏症 1、原因: (1)生长阶段,供给量不足;(2)长期腹泻和营养不良;(3)伴肠道 吸收不良病变;(4)肾综,铜丢失过多;(5)长期使螯合剂。 2、临床表现: (1)贫血,因为Cu2+的缺乏影响了铁的吸收、转运、利用以及细 胞色素与Hb的合成;(2)骨骼发育障碍, Cu2+缺乏导致骨质中胶原纤维合成障碍。 (3)生长发育停滞;(4)肝、脾肿大等。 (四)铜中毒 1、急性铜中毒 食用含铜丰富食物或误服铜盐等。表现为铜中毒、呕吐、上腹 部痛、腹泻、眩晕、金属味等,重者出现高血压、昏迷、心,甚至死亡。 2、慢性铀中毒 长期接触或食用铜含量丰富的食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呼吸 道症状、眼结膜剌激症状、皮肤病变等。
6、保护心血管和心肌。硒保护细胞膜结构功能、消除自由基的毒性、抑制脂质 的过氧化反应,从而保护心肌和血管功能。 7、调节Vit A、C、E、K的代谢。 8、对肿瘤有显著抑制作用。硒通过干扰致癌物的代谢达到抗癌作用。 (三)硒缺乏(了解) 缺硒或致克山病,一种以心肌坏死为主的地方病。表现为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心律失常、心功能失代尝。 (四)硒中毒(了解) 表现为头晕、头痛、乏力、恶心、汗液蒜臭味、脱发和脱指甲、寒战、高热、指 颤等。
2、去路:由消化道、肾、肝、乳汁及头发排泄。失血是丢锌的主要途径。 (二)锌的生物学作用 1、锌作为多种酶的功能成分或激活剂。 2、促进机体生长发育。锌是调节DNA复制、转录DNA聚合酶的必需成分。缺
锌----伤口难愈合、性器官发育不全或减退、机体发育不良,儿童缺锌易导致 侏儒症。
导致输精管退变、精子减少、性功能减退以致不育。锰还是硫酸软骨素合成酶 的必需基团。锰缺乏可致软骨生长障碍。 (三)锰缺乏病 1、侏儒症。 2、贫血。
(四)锰中毒
1、非职业性中毒 服用高锰酸钾,轻者可引起恶心、呕吐、胃痛、口腔溃烂。
重者可呈现口唇粘膜肿胀糜烂、血便、腹剧痛,甚至死亡。
2、职业性中毒
矿工、油漆工、电焊工和生产电池、陶器的工人,长期接
(三)铜缺乏症 1、原因: (1)生长阶段,供给量不足;(2)长期腹泻和营养不良;(3)伴肠道 吸收不良病变;(4)肾综,铜丢失过多;(5)长期使螯合剂。 2、临床表现: (1)贫血,因为Cu2+的缺乏影响了铁的吸收、转运、利用以及细 胞色素与Hb的合成;(2)骨骼发育障碍, Cu2+缺乏导致骨质中胶原纤维合成障碍。 (3)生长发育停滞;(4)肝、脾肿大等。 (四)铜中毒 1、急性铜中毒 食用含铜丰富食物或误服铜盐等。表现为铜中毒、呕吐、上腹 部痛、腹泻、眩晕、金属味等,重者出现高血压、昏迷、心,甚至死亡。 2、慢性铀中毒 长期接触或食用铜含量丰富的食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呼吸 道症状、眼结膜剌激症状、皮肤病变等。
6、保护心血管和心肌。硒保护细胞膜结构功能、消除自由基的毒性、抑制脂质 的过氧化反应,从而保护心肌和血管功能。 7、调节Vit A、C、E、K的代谢。 8、对肿瘤有显著抑制作用。硒通过干扰致癌物的代谢达到抗癌作用。 (三)硒缺乏(了解) 缺硒或致克山病,一种以心肌坏死为主的地方病。表现为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心律失常、心功能失代尝。 (四)硒中毒(了解) 表现为头晕、头痛、乏力、恶心、汗液蒜臭味、脱发和脱指甲、寒战、高热、指 颤等。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绪论 ppt课件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绪论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200e2d844769eae109ed10.png)
临床生物化学是利用物理学、化学、 生物学、遗传学、病理学、免疫学、生 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
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 研究其病理过程中出现的: 特异性化学标志物 体内特定成分的改变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 国际临床化学学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lincal Chemistry,IFCC) • “临床化学包含对人体健康和患病时化学状态 的研究以及对用于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化 学实验方法的应用”。 • 临床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健康和疾病时生理生 化过程的医学基础理论学科。 • 又是一门应用各种技术和方法分析机体健康和 疾病时体液或组织样品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医学 应用技术学科-生化检验技术学。
返回节
DNA双股螺旋模型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起源 应从1953年J. D. Watson与 F. H. C. Crick提出DNA双 螺旋结构模型开始。它是在 生物化学、遗传学和细胞生 物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 门新兴交叉学科,至今已有 40余年的历史。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 分光技术、离心技术、层析技术、电泳技术、 同位素和免疫学技术,特别是酶法分析的进步, 提供了更可靠更灵敏的检验技术。 70年代以来 • 重组DNA技术的建立,不仅促进了分子生物学 的发展,也促进了临床疾病的基因诊断和基 因治疗。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发展史
• 1920年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用于肝脏功能和 测定血清淀粉酶用于胰腺炎诊断的报道 • 50年代火焰光度计的使用才使电解质的分析 方法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比色计测定血清 尿素和糖, • 70年代放射免疫分析替代了非敏感、非特异 的激素测定方法使其了迅速发展。
第一节
临床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
检验医学是一门临床学科,它运用不断 发展的自然科学和医学科学技术对患者 血液、尿液和各种体液标本进行检验, 并以发展检验技术、提高检验质量为重 点,达到对患者疾病的诊断、病情观察 和预后判断等目的。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课件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45d15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1e.png)
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评估指标的选择
根据实验室工作特点和质量控制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如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精 密度、可比性等。
评估方法的确定
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各项指标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例如,通过计算标准 差、变异系数等统计量来评价实验结果的精密度;通过比对实验、方法学评价等手段来评 价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排除检测误差、个体差异等因素, 确认结果是否真实异常。
分析异常原因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病史等信息, 分析异常结果的可能原因。
进一步检查建议
根据异常结果及其可能原因,提 出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的建议。
临床案例讨论
案例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临床案例,涉及不同疾病类型、不同生化指标异 常等。
案例讨论
分析案例中的异常生化指标,讨论其可能原因、诊断意义及治疗方 案。
实验室安全是实验工作的重要保障, 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注意 防火、防爆、防毒、防辐射等安全事 项。
实验过程中应穿戴实验服和防护用品, 避免直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注意个 人卫生和实验废弃物的处理。
实验前应认真检查实验仪器和试剂是 否完好,熟悉实验操作流程和注意事 项,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05 实验结果解读与临床应用
正常参考范围及意义
正常参考范围的确定
基于大量健康人群的检测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确定。
正常参考范围的意义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生化指标是否正常。
注意事项
不同实验室、不同检测方法可能有不同的正常参考范围,需结合具 体情况进行解读。
异常结果分析思路
确认异常结果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 样本类型,如血液、尿液、 组织液等。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PPT课件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bb62aa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c.png)
诊断流程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进行初步筛 查和确诊。对于疑似病例,还需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以明 确诊断。
治疗方法与药物
治疗方法
根据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类型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
常用药物
针对不同的内分泌及代谢疾病,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激素类药物、降 糖药、降压药等。
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 脏病变等。
治疗
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 疗、血糖监测等。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症状
心悸、怕热、多汗、消瘦、食欲亢进等。
并发症
甲状腺危象、心脏病等。
治疗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治疗等。
肥胖症
定义
症状
并发症
治疗
体内脂肪堆积过多,体 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
乏力、气喘、关节痛等。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概述
介绍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定义、 分类和特点,以及与遗传、环境
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关系。
阐述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常见症 状和体征,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
强调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对人类健 康的影响,以及预防和治疗的重
要性。
02
内分泌系统基础知识
内分泌腺体及其功能
内分泌腺体
内分泌腺体是产生激素的器官, 如甲状腺、垂体腺、肾上腺等。
06
总结与展望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研究现状与进展
诊断技术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诊断技术 不断进步,如激素检测、影像 学检查等,提高了诊断的准确
性和效率。
治疗手段
针对不同类型的内分泌及代谢 疾病,治疗方法不断丰富和优 化,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等。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进行初步筛 查和确诊。对于疑似病例,还需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以明 确诊断。
治疗方法与药物
治疗方法
根据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类型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
常用药物
针对不同的内分泌及代谢疾病,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激素类药物、降 糖药、降压药等。
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 脏病变等。
治疗
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 疗、血糖监测等。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症状
心悸、怕热、多汗、消瘦、食欲亢进等。
并发症
甲状腺危象、心脏病等。
治疗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治疗等。
肥胖症
定义
症状
并发症
治疗
体内脂肪堆积过多,体 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
乏力、气喘、关节痛等。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概述
介绍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定义、 分类和特点,以及与遗传、环境
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关系。
阐述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常见症 状和体征,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
强调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对人类健 康的影响,以及预防和治疗的重
要性。
02
内分泌系统基础知识
内分泌腺体及其功能
内分泌腺体
内分泌腺体是产生激素的器官, 如甲状腺、垂体腺、肾上腺等。
06
总结与展望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研究现状与进展
诊断技术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诊断技术 不断进步,如激素检测、影像 学检查等,提高了诊断的准确
性和效率。
治疗手段
针对不同类型的内分泌及代谢 疾病,治疗方法不断丰富和优 化,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等。
内分泌疾病的生化检验
![内分泌疾病的生化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ee83df5583c4bb4cf7ecd196.png)
内分泌疾病 因激素生成、分泌、转运和/ 或受体异常所致疾病。是常被漏诊的多发病。 美国1996年普查4.6万人, 发现11% 存在漏诊 的甲状腺功能紊乱疾病。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interruptor) 又称环境激素污染日益严重,是原因之一。
异源性激素(ectopic hormone)及异源性 激素综合征( ectopic hormone syndrome): 非内分泌系统肿瘤细胞(APUD细胞)大量分 泌激素所致。其分泌呈自主性,不受调节轴 影响。
该作用需通过生长激素依赖性胰岛素样生长因 子I (growth hormone- dependent 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I, IGF-I)即生长调节素C (somatomedin C, SM-C)介导。
代谢调节:促蛋白质同化、脂肪分解、升高血 糖。
参与性发育及维持。
内分泌病常用生物化学检测方法
➢激素特异性调节的代谢功能变化的标志物检 测:如血钙作为甲状旁腺功能紊乱标志。
➢直接检测激素或其代谢物体液水平: 对判断 有无某种及何种性质内分泌病,提供较客观、 直接的实验室证据。最常用。
➢检测激素前体物(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前体 —阿片皮质激素原N端肽)、激素作用介导物 (生长激素依赖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分泌及调节
GH分泌特点:
➢不同发育阶段有不同的分泌水平。
➢但任何阶段白天仅在餐后3 h左右各有一次 较小的脉冲式释放,主要在夜间熟睡后约1 h 起(睡眠时相3、4期)有数次较大脉冲式分 泌。
GH分泌的调节
➢ 血液中GH、IGF-I水平负反馈影响下丘脑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和生长激素抑 制激素(GHIH)释放, 而调控GH分泌。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interruptor) 又称环境激素污染日益严重,是原因之一。
异源性激素(ectopic hormone)及异源性 激素综合征( ectopic hormone syndrome): 非内分泌系统肿瘤细胞(APUD细胞)大量分 泌激素所致。其分泌呈自主性,不受调节轴 影响。
该作用需通过生长激素依赖性胰岛素样生长因 子I (growth hormone- dependent 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I, IGF-I)即生长调节素C (somatomedin C, SM-C)介导。
代谢调节:促蛋白质同化、脂肪分解、升高血 糖。
参与性发育及维持。
内分泌病常用生物化学检测方法
➢激素特异性调节的代谢功能变化的标志物检 测:如血钙作为甲状旁腺功能紊乱标志。
➢直接检测激素或其代谢物体液水平: 对判断 有无某种及何种性质内分泌病,提供较客观、 直接的实验室证据。最常用。
➢检测激素前体物(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前体 —阿片皮质激素原N端肽)、激素作用介导物 (生长激素依赖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分泌及调节
GH分泌特点:
➢不同发育阶段有不同的分泌水平。
➢但任何阶段白天仅在餐后3 h左右各有一次 较小的脉冲式释放,主要在夜间熟睡后约1 h 起(睡眠时相3、4期)有数次较大脉冲式分 泌。
GH分泌的调节
➢ 血液中GH、IGF-I水平负反馈影响下丘脑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和生长激素抑 制激素(GHIH)释放, 而调控GH分泌。
临床生物化学讲讲义义完整版PPT课件
![临床生物化学讲讲义义完整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0b4b7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a.png)
高血压与钠代谢
高血压与钾代谢
高血压与血脂代谢
钾离子对维持血压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低钾血症可导致血压升高。
血脂异常与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控制血脂水平有助于降低高血压风险。
03
02
01
心血管疾病与胆固醇
高胆固醇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降低胆固醇水平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肿瘤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肿瘤标志物
如肌钙蛋白、B型钠尿肽等,用于心梗、心衰等疾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心脑血管疾病标志物
如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
感染性疾病标志物
如胰岛素、血糖等,用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内分泌疾病标志物
临床生物化学与疾病
04
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钠离子在高血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02
03
04
能够自动完成多项生化指标的检测,具有快速、准确、高效等特点。
能够自动完成血常规检测,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等。
能够自动完成免疫学指标的检测,如乙肝两对半、肿瘤标志物等。
能够自动完成尿液常规检测,包括尿蛋白、尿糖等。
如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等,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
临床生物化学检测可以为医生提供关于患者健康状况的客观数据,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
诊断疾病
通过定期进行临床生物化学检测,可以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监测病情
根据临床生物化学检测结果,医生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并评估治疗效果。
指导治疗
通过了解疾病的生物化学机制,可以开发出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高血压与钾代谢
高血压与血脂代谢
钾离子对维持血压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低钾血症可导致血压升高。
血脂异常与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控制血脂水平有助于降低高血压风险。
03
02
01
心血管疾病与胆固醇
高胆固醇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降低胆固醇水平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肿瘤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肿瘤标志物
如肌钙蛋白、B型钠尿肽等,用于心梗、心衰等疾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心脑血管疾病标志物
如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
感染性疾病标志物
如胰岛素、血糖等,用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内分泌疾病标志物
临床生物化学与疾病
04
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钠离子在高血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02
03
04
能够自动完成多项生化指标的检测,具有快速、准确、高效等特点。
能够自动完成血常规检测,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等。
能够自动完成免疫学指标的检测,如乙肝两对半、肿瘤标志物等。
能够自动完成尿液常规检测,包括尿蛋白、尿糖等。
如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等,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
临床生物化学检测可以为医生提供关于患者健康状况的客观数据,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
诊断疾病
通过定期进行临床生物化学检测,可以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监测病情
根据临床生物化学检测结果,医生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并评估治疗效果。
指导治疗
通过了解疾病的生物化学机制,可以开发出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诊断学》第二版PPT第二十三章--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
![《诊断学》第二版PPT第二十三章--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22e36d71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a7.png)
临床意义
筛检糖尿病 HbAl<8%,可排除糖尿病; HbA1>9%,预测糖尿病的准确性为78%,灵
敏度为68%,特异性为94%; HbA1>10%,预测糖尿病的准确性为89%,灵
敏度为48%,特异性为99%。
临床意义
预测血管并发症 由于GHb与氧的亲和力强,可导致组织缺氧,
故长期GHb增高,可引起组织缺氧而发生血管 并发症。HbAl>10%,提示并发症严重,预后 较差。
参考值:3.5~5.5mmol/L
临床意义
高血钾症:血钾超过5.5mmol/L。 低血钾症:血清钾低于3.5mmol/L。
– 轻度低血钾症:3.0~3.5mmol/L; – 中度低血钾症:2.5~3.0mmol/L; – 严重低血钾症:<2.5mmol/L。
血钾↑
摄入过多:高钾饮食、静脉输注大量钾盐、输入大 量库存血液等。
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是检测葡萄糖代谢功能的试验,主要用于诊断症 状不明显或血糖升高不明显的可疑糖尿病。
方法:口服75g葡萄糖,分别检测FPG和服后 30min、1h、2h、3h的血糖和尿糖。
参考值
①FPG 3.9~6.1mmol/L。 ②口服葡萄糖后30min~1h,血糖达高峰(一般为
抗剂等。
(二)三酰甘油测定(TG)
TG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 参考值:
– 0.56~1.70mmol/L。 – 合适水平:≤1.70mmol/L。 – 升高:>1.70mmol/L。
临床意义
必须在空腹12~16h后静脉采集TG测定标本,以 排除和减少饮食的影响。
TG↑:
– 冠心病 – 原发性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症、肥胖症、糖尿病、
第十二章 内分泌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第十二章 内分泌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e6b715f93c1ec5da51e27069.png)
第十二章 内分泌疾病的生物化学
检验
14:18
专升本
1
§1 概述
➢ 定义 ➢ 分类 ➢ 激素的作用机制 ➢ 内分泌功能的调控 ➢ 内分泌紊乱的常用生化检验方法
14:18
2
一、定义
内分泌:机体某些腺体或散在的特化细胞,能合成并释 放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随血液循环等途径输送到全身, 对特定的器官(靶器官)、组织(靶组织)或细胞(靶 细胞)产生特殊效应,调节这些器官或细胞的代谢和功 能的过程。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ACTH 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及释放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FSH 促进卵泡或精子生成
LH 促排卵和黄体生成,刺激孕、雄激 素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
GH 促进生长发育
生长激素抑制激素(GHIH)
GH
抑制生长发育
催乳素释放激素(PRH)
PRL 刺激乳房发育及泌乳
标本来源、前处理及保存:ACTH
药物、食物等对激素的影响:VMA
分析中因素:测定方法、试剂、仪器、操 作人员等
分析后因素:不同实验室条件、方法和试 剂,结果的可比性。
14:18
返回
14
三、激素的生物化学检验评价
方法学评价 灵敏度、特异性、精密度、准确性等及可行
性指标 应用价值评价 方法本身 单次或多次测定与连续动态观察的不同适性 配对激素的选择等
3.激素的分泌是有节律的。 4.激素在体内不断地发生代谢性失活或被排
出体外。 5.激素作用有一定的特异性,大多数激素均
有其固定的靶组织或靶器官。
14:18
9
Hale Waihona Puke 六、内分泌功能的调控多个系统间的相互影响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检验
14:18
专升本
1
§1 概述
➢ 定义 ➢ 分类 ➢ 激素的作用机制 ➢ 内分泌功能的调控 ➢ 内分泌紊乱的常用生化检验方法
14:18
2
一、定义
内分泌:机体某些腺体或散在的特化细胞,能合成并释 放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随血液循环等途径输送到全身, 对特定的器官(靶器官)、组织(靶组织)或细胞(靶 细胞)产生特殊效应,调节这些器官或细胞的代谢和功 能的过程。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ACTH 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及释放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FSH 促进卵泡或精子生成
LH 促排卵和黄体生成,刺激孕、雄激 素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
GH 促进生长发育
生长激素抑制激素(GHIH)
GH
抑制生长发育
催乳素释放激素(PRH)
PRL 刺激乳房发育及泌乳
标本来源、前处理及保存:ACTH
药物、食物等对激素的影响:VMA
分析中因素:测定方法、试剂、仪器、操 作人员等
分析后因素:不同实验室条件、方法和试 剂,结果的可比性。
14:18
返回
14
三、激素的生物化学检验评价
方法学评价 灵敏度、特异性、精密度、准确性等及可行
性指标 应用价值评价 方法本身 单次或多次测定与连续动态观察的不同适性 配对激素的选择等
3.激素的分泌是有节律的。 4.激素在体内不断地发生代谢性失活或被排
出体外。 5.激素作用有一定的特异性,大多数激素均
有其固定的靶组织或靶器官。
14:18
9
Hale Waihona Puke 六、内分泌功能的调控多个系统间的相互影响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疾病的生物化学检测
![内分泌疾病的生物化学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ef510a92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47.png)
3 唾液检测
分析唾液中的激素水平,提供非侵入性的内分泌功能信息。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与重要性
内分泌系统负责调节身体的代谢、生长、发育和其他重要功能。它由多个腺 体和激素组成,扮演着维持整体平衡的关键角色。
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类型
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水平 异常。
性腺功能障碍
雄性或雌性激素水平异常,影响生殖和性特征 的发育。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影响新陈代谢和体内 激素水平。
肾上腺疾病
肾上腺激素分泌异常,影响体内的应激反应和 平衡。
生物化学检测在内分泌疾病诊断中的 作用
1 早期诊断
通过检测激素水平的变化,帮助早期发现内分泌疾病。
2 监测疾病状态
定期检测激素水平,评估治疗效果和疾病进展。
3 个性化治疗
根据激素水平定制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和生活质量。
内分泌疾病的生物化学检 测
探索内分泌疾病的本质,以及生物化学检测在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了解 不同的内分泌疾病类型和生物化学指标,挑战未来的发展方向。
内分泌疾病的生物化学检测方法
1 血液检测
通过血液中的激素水平来评估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和异常。
2 尿液检测
测量尿液中的代谢产物和激素水平,以评估内分泌功能和代谢状态。
使用各种生物化学方法和设备,测量样本中的激素水平。
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1 新的生物标志物
寻找更具特异性和敏感性的生物标志物,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
2 技术改进
开发更快速、简便和可靠的生物化学检测方法。
3 大数据应用
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挖掘内学指标及其意义
血糖水平
评估糖尿病风险和血糖控制。
分析唾液中的激素水平,提供非侵入性的内分泌功能信息。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与重要性
内分泌系统负责调节身体的代谢、生长、发育和其他重要功能。它由多个腺 体和激素组成,扮演着维持整体平衡的关键角色。
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类型
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水平 异常。
性腺功能障碍
雄性或雌性激素水平异常,影响生殖和性特征 的发育。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影响新陈代谢和体内 激素水平。
肾上腺疾病
肾上腺激素分泌异常,影响体内的应激反应和 平衡。
生物化学检测在内分泌疾病诊断中的 作用
1 早期诊断
通过检测激素水平的变化,帮助早期发现内分泌疾病。
2 监测疾病状态
定期检测激素水平,评估治疗效果和疾病进展。
3 个性化治疗
根据激素水平定制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和生活质量。
内分泌疾病的生物化学检 测
探索内分泌疾病的本质,以及生物化学检测在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了解 不同的内分泌疾病类型和生物化学指标,挑战未来的发展方向。
内分泌疾病的生物化学检测方法
1 血液检测
通过血液中的激素水平来评估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和异常。
2 尿液检测
测量尿液中的代谢产物和激素水平,以评估内分泌功能和代谢状态。
使用各种生物化学方法和设备,测量样本中的激素水平。
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1 新的生物标志物
寻找更具特异性和敏感性的生物标志物,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
2 技术改进
开发更快速、简便和可靠的生物化学检测方法。
3 大数据应用
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挖掘内学指标及其意义
血糖水平
评估糖尿病风险和血糖控制。
生化检验课件.ppt
![生化检验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9a8d630c2e3f5727a5e962fe.png)
敏感的指标,其血清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率呈负相 关。急性心肌梗塞时,Apo-A 1 水平降低。Ⅱ 型糖尿病Apo-A 1 值常偏低,其心血管并发症 的发生率增高。脑血管病变,肾病综合征、肝衰 竭以及Apo-A 1 缺乏症时Apo-A 1 水平也降低。
二)载脂蛋白 B测定
[参考值] ELISA法:男为1.01±0.21g/L;女 为1.07±0.23g/L
血钾症,高于5.5mmol/L为高血钾症。
2、低血钾症见于: (1)摄取不足: (2)丢失过多: (3)葡萄糖与胰岛素同时使用,周期性麻痹
和碱中毒等,钾过多转入细胞内。
3、高血钾症见于: (1)摄入过多; (2)排泄困难; (3)细胞内钾大量释出; (4)细胞外液因失水或休克而浓缩,使血钾
[临床意义] 血清Apo-B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Apo-B的上升较LDL-C和 CHO的上升对冠心病风险度的预测更有意义,此 外,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对胰岛素有抵抗的Ⅱ 型糖尿病、胆汁淤积、肾病综合征和妊娠时, Apo-B也升高,Apo-B降低见于低β-脂蛋白血症、 Apo-B缺乏症、肝硬化。
[临床表现]
1、增高 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原发性高脂血症、 肥胖症、阻塞性黄疸、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
2、降低 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减退及严重 肝衰竭。
二、血清脂蛋白检测
一 ) 脂蛋白电泳测定
[参考值]
电泳法:乳糜微粒( CM)为阴性,HDL为30%~40%, LDL为50%~60%,VLDL为13%~25%。
旁腺功能亢进症
(3)服用VitD过多 (4)骨病 (5)某些肿瘤:肾癌,肺癌,急性白血病等 (6)长期制动引起骨脱钙
二)载脂蛋白 B测定
[参考值] ELISA法:男为1.01±0.21g/L;女 为1.07±0.23g/L
血钾症,高于5.5mmol/L为高血钾症。
2、低血钾症见于: (1)摄取不足: (2)丢失过多: (3)葡萄糖与胰岛素同时使用,周期性麻痹
和碱中毒等,钾过多转入细胞内。
3、高血钾症见于: (1)摄入过多; (2)排泄困难; (3)细胞内钾大量释出; (4)细胞外液因失水或休克而浓缩,使血钾
[临床意义] 血清Apo-B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Apo-B的上升较LDL-C和 CHO的上升对冠心病风险度的预测更有意义,此 外,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对胰岛素有抵抗的Ⅱ 型糖尿病、胆汁淤积、肾病综合征和妊娠时, Apo-B也升高,Apo-B降低见于低β-脂蛋白血症、 Apo-B缺乏症、肝硬化。
[临床表现]
1、增高 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原发性高脂血症、 肥胖症、阻塞性黄疸、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
2、降低 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减退及严重 肝衰竭。
二、血清脂蛋白检测
一 ) 脂蛋白电泳测定
[参考值]
电泳法:乳糜微粒( CM)为阴性,HDL为30%~40%, LDL为50%~60%,VLDL为13%~25%。
旁腺功能亢进症
(3)服用VitD过多 (4)骨病 (5)某些肿瘤:肾癌,肺癌,急性白血病等 (6)长期制动引起骨脱钙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 PPT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 PPT](https://img.taocdn.com/s3/m/0fd1e0d0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9f.png)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 葡萄糖耐量试验 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清蛋白与糖化白蛋白 胰岛素及C肽 胰岛素原 酮体 丙酮酸及乳酸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昏迷(lactic acidosis diabetic a)
由于胰岛素得绝对和相对不足,机体组织不能有效地利用血糖,丙 酮酸大量还原为乳酸,使体内乳酸堆积增多。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chronic plication of diabetes )
长期得高血糖使蛋白质发生非酶促糖基化反应,糖基化蛋白质分子与未 被糖化得分子互相结合交联,使分子不断加大,进一步形成大分子得糖化 产物。
合成
分解
血糖
转换
非糖物质 糖异生
转换
大于肾阈
CO2、H2O、能量 肝(肌糖原)
其他糖类衍生物 其他非糖物质 尿糖
血糖浓度受多种激素得精细调节
升高血糖得激素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生长激素 糖皮质激素
血糖
降低血糖得激素 胰岛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二、糖尿病及其代谢紊乱
空腹血糖浓度超过超过7、0 mmol/L时称为 高血糖症(hyperglycemia)。
相对不足,导致糖尿病得发生。
1型糖尿病
遗传因素:多基因遗传病,与HLA有很强关联性。 自身免疫:T细胞介导得自身免疫性疾病,体内存在
多种自身抗体。 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化学物质对胰岛细胞得破坏。
2型糖尿病
遗传因素:明显得遗传倾向和家族聚集性。 环境因素:包括年龄、营养因素、肥胖、体力活动缺
乏、不良生活习惯、精神压力等。 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分泌缺陷是2型糖尿病发 病机制得2个主要环节。
线粒体糖尿病
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将本病列为β细胞遗传缺陷性 糖尿病。属于母系遗传,也可散发,人群中发病率为0、5%~1、5 %,发病年龄多在30~40岁,最常见得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昏迷(lactic acidosis diabetic a)
由于胰岛素得绝对和相对不足,机体组织不能有效地利用血糖,丙 酮酸大量还原为乳酸,使体内乳酸堆积增多。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chronic plication of diabetes )
长期得高血糖使蛋白质发生非酶促糖基化反应,糖基化蛋白质分子与未 被糖化得分子互相结合交联,使分子不断加大,进一步形成大分子得糖化 产物。
合成
分解
血糖
转换
非糖物质 糖异生
转换
大于肾阈
CO2、H2O、能量 肝(肌糖原)
其他糖类衍生物 其他非糖物质 尿糖
血糖浓度受多种激素得精细调节
升高血糖得激素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生长激素 糖皮质激素
血糖
降低血糖得激素 胰岛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二、糖尿病及其代谢紊乱
空腹血糖浓度超过超过7、0 mmol/L时称为 高血糖症(hyperglycemia)。
相对不足,导致糖尿病得发生。
1型糖尿病
遗传因素:多基因遗传病,与HLA有很强关联性。 自身免疫:T细胞介导得自身免疫性疾病,体内存在
多种自身抗体。 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化学物质对胰岛细胞得破坏。
2型糖尿病
遗传因素:明显得遗传倾向和家族聚集性。 环境因素:包括年龄、营养因素、肥胖、体力活动缺
乏、不良生活习惯、精神压力等。 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分泌缺陷是2型糖尿病发 病机制得2个主要环节。
线粒体糖尿病
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将本病列为β细胞遗传缺陷性 糖尿病。属于母系遗传,也可散发,人群中发病率为0、5%~1、5 %,发病年龄多在30~40岁,最常见得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生物化学-总胆固醇、胆红素、甘油三酯测定PPt课件
![生物化学-总胆固醇、胆红素、甘油三酯测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58b7cc763231126fdb115f.png)
CE+H2O → (CE) FC+FFA FC+O2 → (COD) △4-胆甾烯酮+H2O2 H2O2+4-AAP+酚 → (POD)醌亚胺+H2O
二、试剂与器材
1、胆固醇液体酶试剂
胆固醇液体酶试剂由GOODS缓冲溶液 (pH=6.7)、胆固醇酯酶、胆固醇氧化酶、过氧 化物酶、4-AAP、苯酚组成。
TG明显升高还可使血液凝固性增强,并抑制纤
维蛋白溶解,促进血栓形成,使冠心病诱发心 肌梗死的危险因素,约有80%的心肌梗死患者 TG升高。TG增高同时伴有总胆固醇、低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对 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诊断更有意义。
TG降低:TG小于0.56mmol/L为低脂血症,原发 性TG降低见于遗传性原发性无β脂蛋白或低β 脂蛋白血症;继发性TG降低见于内分泌紊乱 (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垂体功能减退症)和营养状态不良(如吸收不 良综合征)
7标本密闭保存时,在4℃下可稳定一周,-20℃下可稳定半年以上。
血清甘油三酯(TG)测定
目标: 1.掌握酶法测血清甘油三
酯的基本原理及注意事项。 2.熟练进行实验操作 3.了解甘油三酯测定主
要临床意义
原理:
血清中甘油三酯(TG)经脂蛋白 酶作用,可以水解为甘油和游离脂肪 酸,甘油在ATP和甘油激酶的作用下。 生成3-磷酸甘油,再经磷酸甘油氧化 酶作用氧化生成碳酸二氢丙酮和过氧 化氢,过氧化氢与4-氨基安替比林(4AAP)及4-氯酚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 ,生成红色醌类化合物,其显色程度 与TG的浓度成正比。
2、TC降低
TC降低常见于低脂蛋白血症、贫血、败血症、甲亢、肝脏 疾病、严重感染、营养不良、肠道吸收不良和在药物治疗 中溶血性黄疸及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癌症晚期等。
二、试剂与器材
1、胆固醇液体酶试剂
胆固醇液体酶试剂由GOODS缓冲溶液 (pH=6.7)、胆固醇酯酶、胆固醇氧化酶、过氧 化物酶、4-AAP、苯酚组成。
TG明显升高还可使血液凝固性增强,并抑制纤
维蛋白溶解,促进血栓形成,使冠心病诱发心 肌梗死的危险因素,约有80%的心肌梗死患者 TG升高。TG增高同时伴有总胆固醇、低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对 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诊断更有意义。
TG降低:TG小于0.56mmol/L为低脂血症,原发 性TG降低见于遗传性原发性无β脂蛋白或低β 脂蛋白血症;继发性TG降低见于内分泌紊乱 (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垂体功能减退症)和营养状态不良(如吸收不 良综合征)
7标本密闭保存时,在4℃下可稳定一周,-20℃下可稳定半年以上。
血清甘油三酯(TG)测定
目标: 1.掌握酶法测血清甘油三
酯的基本原理及注意事项。 2.熟练进行实验操作 3.了解甘油三酯测定主
要临床意义
原理:
血清中甘油三酯(TG)经脂蛋白 酶作用,可以水解为甘油和游离脂肪 酸,甘油在ATP和甘油激酶的作用下。 生成3-磷酸甘油,再经磷酸甘油氧化 酶作用氧化生成碳酸二氢丙酮和过氧 化氢,过氧化氢与4-氨基安替比林(4AAP)及4-氯酚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 ,生成红色醌类化合物,其显色程度 与TG的浓度成正比。
2、TC降低
TC降低常见于低脂蛋白血症、贫血、败血症、甲亢、肝脏 疾病、严重感染、营养不良、肠道吸收不良和在药物治疗 中溶血性黄疸及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癌症晚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难点甲状腺功能、肾上腺皮质功能及肾上腺髓质功能紊乱
的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
2020/10/18
3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Brief Contents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 第六节
概述 下丘脑-垂体内分泌功能紊乱的生物 化学检验 甲状腺功能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 肾上腺功能紊乱的临床生化及检验 性激素紊乱的临床生化及检验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
(四) 内分泌疾病检测结果评价的基本原则
1.方法学评价
各实验室在选定实验系统后,应建立该系 统测定的正常参考范围。
2.临床应用
2020/10/18
16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临床应用中遵循下列原则
➢ 了解指标意义及局限性,正确选择检测项目 ➢ 连续动态观察可靠性高 ➢ 多项指标的联合检查阳性率较高 ➢ 实验室内部应有严格的质量控制 ➢ 检测的结果结合临床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一) 内分泌疾病常用生化诊断方法
1.体液中某一激素或其代谢物的水平的检测
2.体液中某一激素的转运蛋白浓度或有关自 身抗体的检测
3.激素所调节的生理、生化过程的检测 4.动态功能试验
2020/10/18
13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二)内分泌疾病诊断常用实验室检测方法
1.生物化学分析法 2.标记免疫分析法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第十三章 内分泌疾病的临床生物化学诊断
第一课件网网站
2020/10/18
1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KEY POINTS
➢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hormone and the regulation of the mechanisms of hormone’s action and control.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二、内分泌疾病常用生化检验种类及评价
(一) 内分泌疾病常用生物化学诊断方法
(二) 内分泌疾病诊断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三) 内分泌疾病生物化学诊断结果的分析
(四) 内分泌疾病检测结果评价的基本原则
2020/10/18
12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 Discuss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stimulation and suppression tests for diagnosing hormone disorders.
2020/10/18
2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Major Objectives
根据激素的化学本质,可分为四类:
①氨基酸衍生物 ②肽及蛋白质
③类固醇
④脂肪酸衍生物
2020/10/18
8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激素作用机制
激素通过与相应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经细胞信号转导系统,发挥其生物学作用。
➢ 根据受体在细胞定位不同,作用机制分为两种: ①通过细胞膜受体起作用 如肽和蛋白类、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 ②通过细胞内受体起作用 主要为类固醇类激素、甲状腺激素等。
内分泌与激素
➢ 内分泌是指机体通过某些腺体或特化细胞, 合成并释放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随血液循 环输送到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发挥其特 定生物学功能的过程。
➢ 这类生物活性物质称之为激素。
2020/10/18
7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一) 激素的分类与作用机制
➢ 激素分类:
➢ Methodologies for assaying hormone levels and their comparison
➢ Description of the chemistry, function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major hormones produced by the hypothalamus, pituitary gland,thyroid, adrenal cortex, and gonad..
2020/10/18
9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二) 激素分泌的调节
➢ 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或细胞-激素系统是 激素的最重要的调控机制
➢ 反馈调节是普遍而主要的调节方式。见下 图)
2020/10/18
10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2020/10/18
11
ELISA\ RIA \EMIT\ CLIA\ FIA
2020/10/18
14
全国高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三) 影响内分泌疾病检测的因素
1.生物节律性变化 2.年龄影响 3.药物影响 4.妊娠影响 5.体位的影响
2020/10/18
15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2020/10/18
➢ 了解激素的概念、分类,熟悉激素的调节。
➢ 熟悉腺垂体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肾上腺髓 质、性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调节
➢ 熟悉下丘脑-垂体内分泌功能紊乱、性腺激素紊乱临床生 物化学及检验
➢ 掌握甲状腺功能、肾上腺皮质功能及肾上腺髓质功能紊乱 的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
➢ 重点甲状腺功能、肾上腺皮质功能及肾上腺髓质功能紊乱 的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
2020/10/18
4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第一节 概述
一、内分泌及调控
二、内分泌疾病常用生物化学检验种类及评价
2020/10/18
5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一、内分泌及调控
(一) 激素的分类与作用机制
(二) 激素分泌的调节
2020/10/18
6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 Discussion of the expected laboratory results associated with the some hormone disorders.
➢ Discussion of the measurements of some hormones levels and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