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合集下载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实施意见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实施意见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1.05•【字号】青政办[2012]4号•【施行日期】2012.01.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实施意见(青政办[2012]4号)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1]33号),进一步做好我省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省政府同意,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气象灾害多发、频发的形势十分严峻。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环节,是防御和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基础。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能力大幅提升,但局地性和突发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不够强、信息快速发布传播机制不完善、预警信息覆盖存在“盲区”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高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切实搞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增强气象灾害应急指挥和处置能力,为全省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二、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和覆盖面为重点,依靠法制、依靠科技、依靠基层,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加快推进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积极拓宽预警信息传播渠道,着力健全预警联动工作机制,努力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应对高效,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知识科普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和防御指南

知识科普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和防御指南

图 例
含 义
防 御 指 南
24小 时 内可 能或者 已经 1.政 府 及相 关 部 门按照 职责 做好 防 台风 准备 工作 ;
受热 带 气旋 影响 ,沿海 或 2.停 止 露天 集体 活 动和 高空 等 户外 危 险作业 : 者 陆地平 均风 力 达 6级 3.相 关水 域水 上作 业和 过往 船舶 及 养殖 渔排 采取 积极 的应 对措 施 ,注
别 依 据气 象灾 害 可 能造 成 的 危 害程 度 、紧 急程 度 和 发 展 态 势一 般 划 分 为 四 级 :IV级 (一 般 )、III级 (较 重 )、ll级 (严 重 )、l级 (特 别 严重 ),依 次用 蓝色 、黄 色 、橙 色 和红 色 表示 ,同时 以 中英文标 识 。
1.台风 预 警信 号 台 风预 警信 号 分 四级 ,分别 以蓝 色 、黄 色 、橙色 和 红色 表示 。
2o18.05总第 449期 安 全 心 庶 15
聚 焦 ㈨
2.暴 雨预 警信 号
暴 雨 预警 信号 分 四级 ,分 别 以蓝 色 、黄色 、橙 色 、红 色表 示 。
麟 寥 r0 一’ |l、食?≯0j强繁 0 : ●意 器 誊0¨1 0。 罐j 0 |_ , #南 _ ll 。 . j _ 。
孩留在 家中最安全的地方 ,危房人员及 时转移 。
[L I]] 1 2小 时 内可能 或者 已经 1.政 府 及相 关 部 门按照 职责 做好 防 台风 抢 险应 急工作 ; 受热 带气 旋影 响 ,沿 海 或 2.停 止 室 内外 大 型 集会 、停 课 、停 业 (除特 殊行 业外 ): :J 者 陆地平 均风 力 达 8级 3.相 关水 域水 上 作 业和 过往 船舶 应 当 回港避 风 ,加 固港 口设 施 ,防止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图标含义及防御指南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图标含义及防御指南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图标含义及防御指南 以下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图标,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种颜色,同时并附于其代表的含义和防御指南;这四种颜色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的气象灾害;当你通过各种媒体获得这类信息后要引起注意,当看到或听到黄色以上预警信号后要高度警惕,做好各种避险准备;当看到或听到橙色和红色预警信号时,建议中小学要停课,户外活动、特别是高空、水上作业要停止,并迅速离开危房和危险地方,转移到安全地带暂避;未能及时撤离时要设法发出求救信号,耐心等待救援;一、暴雨预警信号分为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图标表示二、干旱预警信号分为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三、干旱指标等级划分,以国家标准气象干旱等级GB/T20481-2006中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为标准; 蓝色 含 义: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2、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3、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黄色 含 义: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2.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3.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橙色 含 义: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2.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3.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当停课、停业,采取专门措施保护已到校学生、幼儿和其他上班人员的安全;4.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红色含 义: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2.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3.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 含 义:预计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重旱气象干旱为25~50年一遇,或者三、霜冻预警信号分为三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表示四、大风除台风外预警信号分为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蓝色含义:24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 平均风力为6~7级,或者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大风工作;2、关好门窗,加固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回港避风或者绕道航行橙色某一县区有4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防御指南: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御干旱的应急工作;2、有关部门启用应急备用水源,调度辖区内一切可用水源,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牲畜饮水;3、压减城镇供水指标,优先经济作物灌溉用水,限制大量农业灌溉用水;4、限制非生产性高耗水及服务业用水,限制排放工业污水;5、气象部门适时进行人工增雨作业;红色含义:预计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特旱气象干旱为50年以上一遇,或者某一县区有6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防御指南: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御干旱的应急和救灾工作;2、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启动远距离调水等应急供水方案,采取提外水、打深井、车载送水等多种手段,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和牲畜饮水;3、限时或者限量供应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缩小或者阶段性停止农业灌溉供水;4、严禁非生产性高耗水及服务业用水,暂停排放工业污水;5、气象部门适时加大人工增雨作业力度;蓝色含义:48小时内地面最低温度将要下降到0℃以下,对农业将产生影响,或者已经降到0℃以下,对农业已经产生影响,并可能持续;防御指南:1、政府及农林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霜冻准备工作;2、对农作物、蔬菜、花卉、瓜果、林业育种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3、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户要关注当地霜冻预警信息,以便采取措施加强防护;黄色含义:24小时内地面最低温度将要下降到零下3℃以下,对农业将产生严重影响,或者已经降到零下3℃以下,对农业已经产生严重影响,并可能持续;防御指南:1、政府及农林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霜冻应急工作;2、农村基层组织要广泛发动群众,防灾抗灾;3、对农作物、林业育种要积极采取田间灌溉等防霜冻、冰冻措施,尽量减少损失;4、对蔬菜、花卉、瓜果要采取覆盖、喷洒防冻液等措施,减轻冻害;橙色含义:24小时内地面最低温度将要下降到零下5℃以下,对农业将产生严重影响,或者已经降到零下5℃以下,对农业已经产生严重影响,并将持续;防御指南:1、政府及农林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霜冻应急工作;2、农村基层组织要广泛发动群众,防灾抗灾;3、对农作物、蔬菜、花卉、瓜果、林业育种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尽量减少损失;等;4、行人注意尽量少骑自行车,刮风时不要在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等下面逗留;5、有关部门和单位注意森林、草原等防火;黄色含义:12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 平均风力为8~9级,或者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大风工作;2、停止露天活动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尽量转到避风场所避风;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4、切断户外危险电源,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5、机场、高速公路等单位应当采取保障交通安全的措施,有关部门和单位注意森林、草原等防火;橙色含义:6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1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 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者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大风应急工作;2、房屋抗风能力较弱的中小学校和单位应当停课、停业,人员减少外出;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当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4、切断危险电源,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5、机场、铁路、高速公路、水上交通等单位应当采取保障交通安全的措施,有关部门和单位注意森林、草原等防火;红色含义:6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13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2级以上,或者阵风13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大风应急和抢险工作;2、人员应当尽可能停留在防风安全的地方,不要随意外出;3、回港避风的船舶要视情况采取积极措施,妥善安排人员留守或者转移到安全地带;4、切断危险电源,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5、机场、铁路、高速公路、水上交通等单位应当采取保障交通安全的措施,有关部门和单位注意森林、草原等防火;五、雷电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黄色含义:6小时内可能发生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雷工作;2、密切关注天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橙色 含 义: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已经受雷电活动影响,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大;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落实防雷应急措施; 2、人员应当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 3、户外人员应当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者汽车内; 4、切断危险电源,不要在树下、电杆下、塔吊下避雨;5、在空旷场地不要打伞,不要把农具、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 红色 含 义: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非常大,或者已经有强烈的雷电活动发生,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雷应急抢险工作;2、人员应当尽量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者汽车内,并关好门窗;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和其他类似金属装置;4、尽量不要使用无防雷装置或者防雷装置不完备的电视、电话等电器;5、密切注意雷电预警信息的发布; 六、冰雹预警信号分为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七、寒潮预警信号分为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橙色 含 义:6小时内可能出现冰雹天气,并可能造成雹灾;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冰雹的应急工作;2、气象部门做好人工防雹作业准备并择机进行作业;3、户外行人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暂避;4、驱赶家禽、牲畜进入有顶蓬的场所,妥善保护易受冰雹袭击的汽车等室外物品或者设备;5、注意防御冰雹天气伴随的雷电灾害;红色 含 义:2小时内出现冰雹可能性极大,并可能造成重雹灾;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冰雹的应急和抢险工作;2、气象部门适时开展人工防雹作业;3、户外行人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暂避;4、驱赶家禽、牲畜进入有顶蓬的场所,妥善保护易受冰雹袭击的汽车等室外物品或者设备;5、注意防御冰雹天气伴随的雷电灾害;蓝色 含 义:48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5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5级以上,并可能持续;防御指南:1、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寒潮准备工作;2、注意添衣保暖;3、对热带作物、水产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4、做好防风准备工作;黄色 含 义: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防御指南:1、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寒潮工作;2、注意添衣保暖,照顾好老、弱、病人;3、对牲畜、家禽和热带、亚热带水果及有关水产品、农作物等采取防寒措施;八、大雾预警信号分为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九、高温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4、做好防风工作;橙色 含 义: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寒潮应急工作; 2、注意防寒保暖; 3、农业、水产业、畜牧业等要积极采取防霜冻、冰冻等防寒措施,尽量减少损失; 4、做好防风工作;红色 含 义: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寒潮的应急和抢险工作; 2、注意防寒保暖; 3、农业、水产业、畜牧业等要积极采取防霜冻、冰冻等防寒措施,尽量减少损失;4、做好防风工作;黄色 含 义: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大于等于200米的雾并将持续;防御指南: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雾准备工作;2、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单位加强交通管理,保障安全;3、驾驶人员注意雾的变化,小心驾驶;4、户外活动注意安全;橙色 含 义: 6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大于等于50米的雾并将持续; 防御指南: 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雾工作; 2、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单位加强调度指挥; 3、驾驶人员必须严格控制车、船的行进速度;4、减少户外活动;红色含 义: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雾并将持续;防御指南: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雾应急工作;2、有关单位按照行业规定适时采取交通安全管制措施,如机场暂停飞机起降,高速公路暂时封闭,轮渡暂时停航等;3、驾驶人员根据雾天行驶规定,采取雾天预防措施,根据环境条件采取合理行驶方式,并尽快寻找安全停放区域停靠;4、不要进行户外活动;十、台风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黄色 含 义: 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 防御指南: 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工作; 2、午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3、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4、高温条件下作业和白天需要长时间进行户外露天作业的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橙色 含 义: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防御指南: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2、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高温条件下作业的人员应当缩短连续工作时间;3、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4、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以及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负载过大而引发的火灾;红色 含 义: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防御指南: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采取防暑降温应急措施;2、停止户外露天作业除特殊行业外;3、对老、弱、病、幼人群采取保护措施;4、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特别注意防火; 蓝色 含 义: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准备工作;2、停止露天集体活动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回港避风或者绕道航行等;4、加固门窗、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切断危险的室外电源;黄色 含 义: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应急准备工作;2、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切勿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员及时转移;橙色 含 义: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抢险应急工作;2、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3、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加强值班,密切监视灾情,落实应对措施;4、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当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5、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应当尽可能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人员及时转移;6、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十一、暴雪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十二、沙尘暴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红色 含 义: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应急和抢险工作; 2、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回港避风的船舶要视情况采取积极措施,妥善安排人员留守或者转移到安全地带;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 人员应当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人员及时转移;5、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蓝色 含 义: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防御指南:1、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工作;2、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进行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3、行人注意防寒防滑,驾驶人员小心驾驶,车辆应当采取防滑措施;4、农牧区和种养殖业要储备饲料,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5、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黄色 含 义: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落实防雪灾和防冻害措施;2、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加强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3、行人注意防寒防滑,驾驶人员小心驾驶,车辆应当采取防滑措施;4、农牧区和种养殖业要备足饲料,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5、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橙色 含 义: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2、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加强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3、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4、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将户外牲畜赶入棚圈喂养;红色含 义: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和抢险工作;2、必要时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3、必要时飞机暂停起降,火车暂停运行,高速公路暂时封闭;4、做好牧区等救灾救济工作; 黄色 含 义:12小时内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1000米,或者已经出现沙尘暴天气并可能持续;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沙尘暴工作;2、关好门窗,加固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十三、霾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黄色、橙色表示十四、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做好精密仪器的密封工作; 3、注意携带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以免沙尘对眼睛和呼吸道造成损伤; 4、呼吸道疾病患者、对风沙较敏感人员不要到室外活动;橙色 含 义: 6小时内可能出现强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500米,或者已经出现强沙尘暴天气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沙尘暴应急工作; 2、停止露天活动和高空、水上等户外危险作业; 3、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等单位做好交通安全的防护措施,驾驶人员注意沙尘暴变化,小心驾驶; 4、行人注意尽量少骑自行车,户外人员应当戴好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注意交通安全;红色 含 义: 6小时内可能出现特强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50米,或者已经出现特强沙尘暴天气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沙尘暴应急抢险工作; 2、人员应当留在防风、防尘的地方,不要在户外活动; 3、学校、幼儿园推迟上学或者放学,直至特强沙尘暴结束;4、飞机暂停起降,火车暂停运行,高速公路暂时封闭;黄色 含 义: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且可能持续;防御指南:1、驾驶人员小心驾驶;2、因空气质量明显降低,人员需适当防护;3、呼吸道疾病患者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可带上口罩;橙色 含 义:6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2000米的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2000米的霾且可能持续;防御指南:1、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单位加强交通管理,保障安全;2、驾驶人员谨慎驾驶;3、空气质量差,人员需适当防护;4、人员减少户外活动,呼吸道疾病患者尽量避免外出,外出时可带上口罩;黄色 含 义:当路表温度低于0℃,出现降水,12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有影响的道路结冰; 防御指南:1、交通、公安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做好道路结冰应对准备工作;2、驾驶人员应当注意路况,安全行驶;3、行人外出尽量少骑自行车,注意防滑;橙色 含 义:当路表温度低于0℃,出现降水,6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有较大影响的道路结冰;防御指南:1、交通、公安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做好道路结冰应急工作;2、驾驶人员必须采取防滑措施,听从指挥,慢速行使;3、行人出门注意防滑;含 义:当路表温度低于0℃,出现降水,2小时内可能出现或者已经出现对交通有很大影响的道路结冰;防御指南:1、交通、公安等部门做好道路结冰应急和抢险工作;2、交通、公安等部门注意指挥和疏导行驶车辆,必要时关闭结冰道路交通;3、人员尽量减少外出;红色。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解读与应对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解读与应对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解读与应对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一种重要的指示和提醒工具,用于预测和警示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以便公众能够及时做出相应的应对和准备。

这些预警信号覆盖了各种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暴雨、大风和雷电等。

对于一般公众来说,理解和正确解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预警信号的等级和标准。

通常,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分为多个等级,如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等。

不同等级的信号代表了不同程度的灾害威胁。

红色信号通常表示极其严重的气象灾害,需要采取紧急措施。

橙色信号表示较高的灾害威胁,需要采取预防措施。

黄色信号表示一定程度的灾害威胁,需要提高警惕。

蓝色信号表示较低的灾害威胁,但仍需保持警觉。

其次,我们需要根据接收到的预警信号,判断灾害类型和可能的影响。

比如,当接收到台风红色预警信号时,意味着可能将有极强的风力和暴雨袭击,可能会导致水灾、山体滑坡和房屋破坏等。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相关的官方指示,及时采取避险措施,如撤离到安全的地方、固定房屋和车辆。

另外,预警信号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灾害发生的可能时间和地点。

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规划自己的活动,以减少对灾害的暴露和损失。

比如,如果接收到大风橙色预警信号,我们可以避免在风力较强的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同时加强对房屋和固定物的检查和维护,以防止被大风吹倒或损坏。

在应对气象灾害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关注预警信号的更新和变化。

气象灾害的发展和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预警信号也会根据气象条件的变化而更新。

因此,在接收到初始预警信号后,我们应该持续关注天气预报和官方信息发布渠道,以获取最新的预警信号和建议。

当气象灾害的风险降低或消除后,相关部门会发布解除预警信号的通知。

我们可以根据这些通知,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和活动。

除了正确解读和应对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外,个人和社区还应该加强应急准备和防灾意识。

应急准备包括备足应急食品、水和药品,充电电池、手电筒等必备物品。

青海省气象灾害.TDS

青海省气象灾害.TDS
-60~-28
-10~15
-58~-20
-20~-10
-54~-10
-30~-20
-50~0
-40~-30
-45~20
-50~-40
-40~30
-60~-50
-35~40
-80~-60
-28~50
<-80
-18~60


上年
9-11月
当年
3-5月
>70
<-70
<70
<-65
<40
<-60
<15
<-58
性状判断
偏湿
黑墒
(饱墒)
暗黑
湿,土壤含水率大于20%,或土壤相对湿度>80%
手捏成团,手上有明显水迹,扔之不碎,水稍多,空气相对不足,为适种上限

褐墒
(合墒)
褐色
潮湿,土壤含水率在15-20%,或土壤相对湿度在60-80%
手捏成团,手有湿印,自然落地碎成大块。为播种的最佳墒情

黄墒
黄色
湿润,土壤含水率在12-15%,或土壤相对湿度在40-60%
高温低湿型干热风 high temperature and low humidity type dry and hot wind
作物生长发育期间,因受到高温、低湿和一定风力影响而导致小麦逼熟、早死,千粒重下降的灾害。
雨后青枯型干热风 green withered after the rain
由于雨后高温,使小麦青枯,千粒重下降的灾害。
手捏成团,手有微湿印,自然落地易碎,能基本保证全苗、为适种下限
GB5用下列定义:
旱灾 dry damage
长时期降水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使农作物、牧草体内水分发生亏缺影响作物播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而导致农牧业减产以及造成河流干涸、人畜饮水困难的气象灾害。

青海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青海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青海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佚名
【期刊名称】《青海政报》
【年(卷),期】2007(000)024
【总页数】10页(P19-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5
【相关文献】
1.对山区县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工作的思考——以2016年前汛期新兴县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情况为例 [J], 李玖达;陈伟明
2.解析海南气象灾害预警及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异同点 [J], 黄光瑞
3.青海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 [J], ;
4.湖北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J], ;
5.基于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r标准蒙古语规范化工作的思考 [J], 宝乌日其其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海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青海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青海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5.06.01•【字号】•【施行日期】2015.06.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正文青海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15年3月27日青海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气象灾害的防御,避免、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气象灾害防御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气象灾害,是指干旱、暴雨、暴雪、寒潮、冰雹、霜冻、低温、高温、雷电、大风、沙尘暴、大雾、霾等所造成的灾害。

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农牧业和林业有害生物等因气象因素引发的衍生、次生灾害的防御工作,适用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三条气象灾害防御是基础性公益事业。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御、预防为主的原则,实行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协调机制,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灾害防御应急联络、信息传递、灾情报告和灾情调查等工作。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气象灾害防御资源,促进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均衡发展,对气象灾害频发地区、贫困地区的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投入给予扶持和倾斜。

第六条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雷电防护及人工影响天气等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国土、交通运输、公安、教育、住房城乡建设、卫生计生、民政、农牧、林业、水利、环保、旅游、城市管理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自然灾害预警信号图标含义及防御指南

自然灾害预警信号图标含义及防御指南

自然灾害预警信号图标含义及防御指南近年来,自然灾害为人们敲响了提高防灾意识和防灾技能的警钟。

大多数自然灾害来临前,相关部门都会依灾害情况发布各类预警信号,如何理解这些预警信号并做好相应的防范呢?暴雨预警信号蓝色标准:未来3小时内将出现累计雨量大于30毫米或小时雨量大于20毫米以上的强降水;未来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提醒: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驾驶员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城市、农田及其它重要设施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黄色标准:未来3小时内将出现小时雨量大于30毫米以上的强降水;或未来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提醒:交管部门应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

橙色标准:未来3小时内将出现小时雨量大于40毫米以上的强降水;或未来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提醒: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停课、停业,采取专门措施保护已到校学生、幼儿和其他上班人员的安全;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红色标准:未来3小时内将出现小时雨量大于60毫米以上的强降水;或未来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提醒:停止集会、停课、停业(特殊行业除外);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

雷电预警信号黄色标准:6小时内可能发生雷电活动(并伴有短时大风或强降水),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

提醒:密切关注天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

橙色标准: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并伴有6级以上雷雨大风的可能性很大;或已受雷电活动和雷雨大风影响,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和大风灾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大。

各类气象灾害预警及相应防御措施

各类气象灾害预警及相应防御措施

各类气象灾害预警及相应防御措施信号名称信号图标信号含义应急防御措施台风预警信号受热带气旋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防台安全造成一定影响:24小时内,内陆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阵风达8级以上,沿海平均风力达7级以上或阵风达9级以上;24小时内,降雨量达100毫米以上。

1.做好防台准备工作;2.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3.紧固门窗、围板、棚架、户外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热带气旋影响的室外物品;4.检查城市、农田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受热带气旋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防台安全造成较大影响:24小时内,内陆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阵风达10级以上,沿海平均风力达9级以上或阵风达11级以上;24小时内,降雨量达150毫米以上。

1.做好防台应急准备工作;2.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重点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3.处于危险地带的居民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高空、滩涂、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应停止作业,危险地带工作人员应及时撤离,露天集体活动应及时停止,并做好人员疏散工作;4.关紧门窗,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不随意外出,老人、儿童留在家中等安全地方,危房内人员及时转移;5.检查城市、农田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

受热带气旋影响,将出现或实况已达以下条件之一并将持续,可能或已对防台安全造成较严重影响:24小时内,内陆平均风力达9级以上或阵风达11级以上,沿海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阵风达12级以上;24小时内,降雨量达250毫米以上。

1.做好防台应急和抢险工作;2.必要时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停课、停业(特殊行业除外);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到安全区域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尽可能待在防风安全的场所;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然后强风将会突然吹袭,人员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内人员及时转移;名称图标信号含义应急防御措施5.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青海省人民政府令第63号——青海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

青海省人民政府令第63号——青海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

青海省人民政府令第63号——青海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12.22•【字号】青海省人民政府令第63号•【施行日期】2008.02.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正文青海省人民政府令第63号《青海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已经2007年12月14日省人民政府第7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2月1日起施行。

省长宋秀岩二00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青海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第一条为了规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青海省气象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发布与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号,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以下简称预警信号),是指有发布权限的气象台站向社会公众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含义和防御指南组成,分为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雪灾、森林(草原)火险等种类(具体见《青海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第三条预警信号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一级(特别严重)、二级(严重)、三级(较重)和四级(一般),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省气象主管机构可以根据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和本省防御减轻气象灾害的需要,选用或者增设预警信号种类,制定和完善防御指南,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审查同意,报省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实施。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预警和气象灾害防御社会联动机制,将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基础设施建设依法纳入城乡规划,建立畅通、有效的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渠道,扩大预警信号覆盖面。

青海高原常见气象灾害分析

青海高原常见气象灾害分析

青海高原常见气象灾害分析作者:牛苗苗苗培林来源:《农家科技》2018年第09期摘要:本文主要结合青海高原各个站点气象观测资料以及气象灾情资料,青海高原冰雹、雷电、干旱、暴雨洪涝、霜冻、雪灾等主要气象灾害展开分析探讨,以期掌握当地气象灾害发生规律,为防御气象灾害提供指导。

关键词:青海高原;气象灾害;特征;影响青海高原地处“世界屋脊”青藏东北部,是中国最著名的长江、黄河以及澜沧江的发源地。

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加上青海高原自身地区区域位置的影响,导致青海高原冰雹、雷电、干旱、暴雨洪涝、霜冻、雪灾等气象灾害发生概率不断攀升,给当地群众的正常生活以及农牧业生产均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

基于此,对青海高原主要气象灾害展开分析,对于指导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科学防灾减灾,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各项损失,推动当地农牧业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冰雹冰雹是青海高原的一种主要气象灾害。

青海高原冰雹灾害一般出现于5-10月,冰雹最为频繁的时期为夏季6-8月份,出现的主要时段11时至次日05时,尤其是下午至傍晚(15时至19时)比较集中,该时段冰雹发生频率占总数的58.2%。

从青海高原冰雹持续时间分析来看,持续时间为6至10分的频次为30.2%,出现于时间不超过5分钟的频次为22.1%,持续时间为16至20分的为20.9%;持续时间处于21至30分的为7%,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的频次为2%;青海高原形成冰雹灾害的直径大多为2~3cm。

从冰雹分布特征分析可知,青海高原特别易受冰雹灾害影响的高风险区有青海东部农业区域、柴达木盆地东部区域、环青海湖区。

由相关观测资料可知,青海高原冰雹灾害大都发生在7-9月份,对当地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伤害,因为该时间段恰为作物生长后期,所以很难进行补救恢复。

二、雷电雷电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大气现象,雷电灾害是最严重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

青海高原年雷暴日数处于2.3~73.8 d之间,多雷区主要分布在三江源大部、青海高原东北部大部,而雷暴柴达木盆地为雷暴低发区。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气象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引起的气候变化所导致的一系列天气现象,如暴雨、台风、龙卷风等,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为了保护大众的安全,各地方政府会根据气象灾害的发展情况发布相应的预警信号,并向公众提供防御指南。

本文将详细阐述各种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相应的防御指南。

暴雨预警信号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个等级,依次代表强度逐渐增大。

在收到暴雨预警信号后,公众应做好以下防御措施:-关闭门窗,确保室内安全。

-避免外出,尽量减少行车。

-遇到山洪、河水暴涨等情况要迅速转移至安全地带。

-如遇危险情况,及时报警寻求帮助。

台风预警信号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个等级,依次代表强度逐渐增大。

在收到台风预警信号后,公众应做好以下防御措施:-关闭门窗,固定外墙物品。

-听从气象部门的指导,避免到危险区域活动。

-准备必需的生活物资,确保足够的食物和饮水。

-如遇到破坏严重的情况,及时撤离至安全地带。

龙卷风预警信号分为黄色、橙色和红色三个等级,依次代表风力逐渐加大。

在收到龙卷风预警信号后,公众应做好以下防御措施:-尽量不在户外活动,避免靠近高大建筑物、树木等易倒物。

-进入坚固的房屋或者其他安全场所避难。

-避免开车,停在安全地点,远离高大树木。

沙尘暴预警信号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个等级,依次代表强度逐渐增大。

在收到沙尘暴预警信号后,公众应做好以下防御措施:-尽量不要外出,若需外出应佩戴口罩。

-关闭门窗,防止沙尘进入室内。

-锁好门窗,确保房屋的密闭性。

-选择适当的交通工具,注意行车安全。

高温预警信号分为黄色、橙色和红色三个等级,依次代表高温时间延长和温度逐渐升高。

在收到高温预警信号后,公众应做好以下防御措施:-减少户外活动,尽量在室内避暑。

-平时多饮水,适量进食水果和蔬菜。

-随时观察身体状况,注意防止中暑。

总之,各种气象灾害都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因此收到预警信号后,公众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青海省人民政府令第四十四号——青海省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发布办法-青海省人民政府令第四十四号

青海省人民政府令第四十四号——青海省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发布办法-青海省人民政府令第四十四号

青海省人民政府令第四十四号——青海省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发布办法正文:---------------------------------------------------------------------------------------------------------------------------------------------------- 青海省人民政府令第四十四号《青海省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发布办法》及其附件(《青海省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引》)已经2004年7月23日省人民政府第1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9月1日起施行。

省长杨传堂二OO四年七月二十九日青海省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发布办法第一条为规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的发布,有效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是指具有发布权的气象台(站)为有效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根据气象探测资料制作并向社会发布的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信息。

第三条省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全省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发布工作。

县级以上(含县级,下同)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发布工作。

各级新闻、宣传、通信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发布的相关工作。

第四条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向社会统一发布,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

各地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制作、发布的具体程序,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制定。

第五条本办法规定预警的灾害性天气分为暴雨、暴雪、大风、沙尘暴、强降温等五类。

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和含义三部分构成,分为黄色、红色、黑色三个等级(见附件《青海省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引》)。

省气象主管机构可以根据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增加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种类,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向社会公布后执行。

青海省以气象灾害(暴雨)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研究

青海省以气象灾害(暴雨)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研究

青海省以气象灾害(暴雨)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研究摘要:气象灾害有着主动防御、可预报等特征,为了避免灾害对民众人身安全、生活生产带来消极影响,需从防范灾害的角度切入构建应急联动机制。

暴雨属于常见气象灾害的一种,还可引发泥石流、山洪等灾害,因为灾害有着链条性,所以气象因子通常位于灾害链的前端,获取与分析气象因子可指引专职人员防范灾害。

如何建立健全基于气象因子的应急联动机制,成为了专职部门要探究的问题之一。

本文通过探析青海省以气象灾害(暴雨)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建设策略,以期为提升暴雨预警与灾害防控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青海省;气象灾害(暴雨)预警信息;应急联动机制青海灾害种类较多且爆发率较高,常见灾害有雷电、雪灾、干旱、暴雨等。

在诸多灾害中,暴雨洪涝对青海当地造成的损失最大,约站所有灾害损失的50%。

青海省降水有着极端性、局地强降水等特点,这对暴雨洪涝灾害防控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为了解决灾害防控难题,青海省注重收集并运用预警信息,对暴雨灾害加以分析,预警主要分为四类,各级预警对降水量予以明确,亦可强化预警的时效性。

虽然气象信息对防控暴雨灾害有益,但青海省存在应急联动机制有待健全的问题,这就会影响到暴雨灾害防控效果。

基于此,为了规避暴雨危机,青海省探析以气象灾害(暴雨)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青海省以气象灾害(暴雨)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建设背景2013年青海乌兰于8月20日发生短时暴雨,降水量超31毫米,茶卡10分钟降雨量超14.5毫米,因短时暴雨而引发了山洪灾害,尽管发布了暴雨预警信号但发布的时间提前量非常短,受通信条件限制,施工人员也未及时收到预警信息,最终造成了7人受伤、24人死亡的严重后果。

2022年8月17日青海大通发生暴雨灾害,青林乡、青山乡50分钟降水量分别超过39毫米、34毫米,短时降水过强引发山洪灾害,共造成27人遇难,4人失踪。

大通县辖区内 17 个乡镇 125 个村 12763 户 48023 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 12.6 亿,虽然此次过程中气象部门预报精准预警及时,各级政府防范到位,但由于突发性山洪极端性极强,灾难发生地通讯、交通被毁,造成众多人员伤亡的灾难。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与防御指南表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与防御指南表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与防御指南表序号信号名称信号图标信号含义防御指南一台风预警信号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并可能持续,风力达到以下标准:内陆:平均风力6级以上或阵风8级以上。

1沿海:平均风力7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

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台准备工作;2.注意有关媒体报道的热带气旋最新消息和有关防风通知;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回港避风或者绕道航行等;4.固紧门窗、围板、棚架、户外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热带气旋影响的室外物品。

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并可能持续,风力达到以下标准:内陆:平均风力8级以上或阵风10级以上。

沿海:平均风力9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

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台应急准备工作;2.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回港避风或者绕道航行等,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3.处于危险地带中的居民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高空、滩涂、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应停止作业,危险地带工作人员应及时撤离,露天集体活动应及时停止,并做好人员疏散工作;4. 关紧门窗,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切勿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并可1.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台抢险应急工作;1表中平均风力指2分钟平均风力,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序号信号名称信号图标信号含义防御指南能持续,风力达到以下标准:内陆:平均风力9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

沿海:平均风力10级以上或阵风12级以上。

2.必要时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当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应当尽可能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人员及时转移;5.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12.20•【字号】青政办〔2023〕88号•【施行日期】2023.12.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其他规定正文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青政办〔2023〕88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青海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12月20日青海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青海省人民政府目录1 总则 (6)1.1 编制目的 (6)1.2 编制依据 (6)1.3 适用范围 (6)1.4 工作原则 (6)2 组织体系及职责 (7)2.1 省级气象灾害防御指挥机构 (7)2.2 市(州)、县(区、市、行委)气象灾害防御指挥机构 (8)2.3 基层气象灾害防御组织机构 (9)2.4 应急指挥衔接机制 (9)3 监测预报预警 (10)3.1 监测 (10)3.2 预报预警 (10)3.2.1 重要天气报告 (10)3.2.2 气象灾害预警 (11)3.2.3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11)3.3 信息传播 (12)4 应急处置 (13)4.1 应急响应启动 (13)4.1.1 IV级应急响应 (13)4.1.2 Ⅲ级应急响应 (13)4.1.3 Ⅱ级、I级应急响应 (13)4.2 指挥调度 (13)4.3 响应措施 (14)4.4 分灾种响应 (15)4.5 现场处置 (15)4.6 社会动员 (16)4.7 信息公布 (16)4.8 应急响应变更与终止 (16)5 调查评估与总结 (17)5.1 调查评估 (17)5.2 总结分析 (17)6 应急保障 (17)6.1 人力保障 (17)6.2 资金保障 (18)6.3 物资保障 (18)6.4 交通保障 (18)6.5 通信电力保障 (18)6.6 培训演练 (19)7 预案管理 (19)附件1 (20)附件2 (21)附件3 (22)附件4 (34)1 总则1.1 编制目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为预防灾害性天气、减轻气象灾害,规范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响应工作,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结合青海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14种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14种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一、台风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 - 1 -二、暴雨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 - 2 -三、暴雪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 - 3 -四、寒潮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 - 4 -五、大风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 - 5 -六、沙尘暴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 - 6 -七、高温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 - 7 -八、干旱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 - 8 -九、雷电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 - 9 -十、冰雹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 - 10 -十一、霜冻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 - 11 -十二、大雾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 - 12 -十三、霾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 - 13 -十四、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 - 14 -一、台风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蓝色黄色红色二、暴雨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蓝色黄色橙色三、暴雪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四、寒潮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蓝色黄色橙色红色五、大风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六、沙尘暴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黄色橙色七、高温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黄色橙色红色八、干旱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橙色红色九、雷电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黄色橙色红色十、冰雹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橙色红色十一、霜冻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蓝色黄色十二、大雾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黄色橙色红色十三、霾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黄色橙色十四、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黄色橙色红色。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图标含义及防御指南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图标含义及防御指南

南御指标含义及象防灾害预警信号图气以下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图标,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种颜色,同时并附于其代表的含义和防御指南;这四种颜色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的气象灾害。

当你通过各种媒体获得这类信息后要引起注意,当看到或听到黄色以上预警信号后要高度警惕,做好各种避险准备;当看到或听到橙色和红色预警信号时,并迅速离开危房和危险地方,水上作业要停止,户外活动、特别是高空、建议中小学要停课,转移到安全地带暂避。

未能及时撤离时要设法发出求救信号,耐心等待救援。

一、暴雨预警信号分为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图标表示含义: 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2、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3、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蓝色、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4 含义: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在积水路段实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2. 行交通引导;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3.黄色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

4.毫米以上且降雨可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 3 含义: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 能持续。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2.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当停课、停业,采取专门措施保护已到校学生、幼儿3.橙色和其他上班人员的安全; 4.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100 含义: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一、暴雨预警信号
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暴雨蓝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2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25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格尔木市区、大柴旦、茫崖、冷湖等年降水量小于100毫米的地区,降雨量达10毫米以上),易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城市内涝等灾害。

防御指南:
1.暴雨区的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
2.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
3.驾驶人员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堵塞,确保行车安全;
4.收盖露天晾晒物品,以防雨淋;
5.检查城市、农田、堤坝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二)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2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25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格尔木市区、大柴旦、茫崖、冷湖等年降水量小于100毫米的地区,降雨量达10毫米以上),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城市内涝等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防御指南:
1.暴雨区的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
2.学校、幼儿园采取防御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
3.驾驶人员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堵塞,确保行车安全;
4.收盖露天晾晒物品,转移低洼易浸地区物资;
5.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6.检查城市、农田、堤坝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塘堰、水库保持安全水位。

(三)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2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25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格尔木市区、大柴旦、茫崖、冷湖等年降水量小于100毫米的地区,降雨量达10毫米以上),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城市内涝等灾害的可能性很大。

防御指南:
1.暴雨区的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暴雨的预防和应急准备工作;
2.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
3.学校、幼儿园采取应急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
4.驾驶人员注意路滑和塌方,确保行车安全;
5.适时转移地质灾害危险地带的人员和危房居民;
6.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
7.收盖露天晾晒物品,转移低洼易浸地区物资;
8.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暴雨可能造成的城市内涝、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四)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格尔木市区、大柴旦、茫崖、冷湖等年降水量小于100毫米的地区,降雨量达17毫米以上,青海南部地区1小时降雨达25毫米以上),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城市内涝等灾害的可能性非常大。

防御指南:
1.暴雨区的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
2.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
3.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可以停业、学校可以停课;
4.驾驶人员注意路滑和塌方,确保行车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