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研究
化学教案中三维目标设计以及落实研究

化学教课中三维目标的的设计与落实研究大兴一中邢伟内容纲要:新课程要求要依据教课内容和学生基础科学合理地拟订每节课的教课目的,但在本质教课中常常对教材的深广度掌握不合理,知识技术目标设计不正确,或目标设计不够详细,缺少层次性,难以详细操作以及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别,过程方法不可以因人而异,没法促进学生的发展,感情态度价值观形同虚设等,本文表达在化学教课中三维目标的的设计与落实研究过程的做法,论述如何依据教课内容和学生本质科学合理地拟订出每节课的教课目的。
一.问题的提出化学新课程以全面培育和提升学生科学修养为主旨,教课目的由知识目标转向“知识与技术”、“过程与方法”、“感情与价值观”相交融的教课目的系统,新课程要求要依据教课内容和学生基础科学合理地拟订每节课的教课目的,但在本质教课中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对教材的深广度掌握不合理,知识技术目标设计不正确,或目标设计不够详细,缺少层次性,难以详细操作以及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别,过程方法不可以因人而异,没法促进学生的发展,感情态度价值观形同虚设等,如何依据教课内容和学生本质科学合理地拟订出每节课的教课目的?如何促进教课目的的完成?这对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类状况我进行了以下研究。
二.三维目标设计落实过程的研究(一)三维目标的设计过程研究设计理论依照:知识目标的设计:1.依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来设计,以《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基来源则,全面理解教材构造,正确掌握模块的教课要求。
2.依照学生的知识经验和个性差别来设计,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认知构造为前提,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别,加强针对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取最大限度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在研究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升科学研究的能力,在此过程中重申问题意识的培育和独立思虑能力的提升,并在学习中能够学会运用多种手段获守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
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省、评论和调控,提升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研究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研究近几年,国家教育部积极推动学科教育变革,特别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并明确提出“三维特征”,即贯彻科学观、加强创新教育、落实核心能力指导。
化学学科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重视,更是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以期改善全面发展的实现度。
一、研究背景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化学学科在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其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也越来越显著。
在此背景下,积极推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重要的教育课题。
二、理论依据教育理论认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建设的基础,也是学科教育的核心内容。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包括:认识科学技术、掌握技能、推理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
针对这些核心素养,”三维特征”应对应拟定目标,具体为:贯彻科学观,加强创新教育,强化实验技能,开展新科学技术研究,落实核心能力指导,融合学科教育等。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实地调查法,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的相互关系进行探究。
对文献进行总结分析,对访谈对象进行采访调查,实地调查现场现象,以期获取有效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提供研究根据。
四、研究发现1、核心素养与贯彻科学观的关系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与贯彻科学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二者有著密不可分的联系。
学生通过对科学研究中的基本原理、实验原理,熟悉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实验步骤,运用各种仪器设备进行实验,开展技术研究,以期达到培养学生贯彻科学观的目标。
2、核心素养与加强创新教育的关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可以很好地支持加强创新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学校可以引进一些创新课程,比如创新实验教育模式,加强学生创新研究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增强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潜力,并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分析能力,在实际活动中能够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研究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研究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使其可以更好地学习,理解自然现象,从而掌握现实应用的知识和技能,并达成社会精神和道德上的发展。
化学是完全晴空下中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因此,深入研究其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
所谓的三维目标是指以下三方面:首先,掌握精准的知识,掌握化学基础原理以及特定领域的高级见解;其次,大量的实践,通过实验和应用实践,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最后,学习到相关的思维技能,通过深入的思考总结出问题,及时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正确处理人身自然现象。
在化学课堂中,教师应充分实施师生共同探究,注重问题的追溯与分析,使学生能够满足学习本质要求,从而培养其学科核心素养。
学生常知道在课堂上自己应该学习什么,但是缺乏自行探索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让他们更多的进行解答,把问题的分析当做学习的过程,促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部分任务是自主去解决的。
此外,还需要开展以课程为主体的实验实践教学,课堂内的教学重点在于启发性学习,不仅查找答案,更重要的是培养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世界的兴趣。
把思维思考中的认知与实践相结合后,学生可以形成习惯,进而产生全面发展的素养。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之间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科学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改善学习效果,并获得良好的结果。
值得强调的是,要求学生有意识地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切实地提高素质,收获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研究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研究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和发展,“高素质”成为一种新的教育追求。
学校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的教育也在不断提高,学校和教师都在努力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满足今天迅速发展的社会和市场。
在化学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化学知识,运用所学技能熟练地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必须强调三维目标:知识目标、过程目标、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是指学生应该获得哪些化学知识,确保学生掌握各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解学科相关概念,能够在活动中观察、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以及熟悉常见的实验设备、方法等。
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从一个认知角度去获取高质量、有用的知识,学习获得知识要有规律性与延续性,从而形成一种更加全面、深刻的学习结果。
过程目标是指学生在学习中所采用的方法,以及学习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积极思维方式。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学会积极思考,分析思考,对学科知识进行总结归纳,能够用各种理论和模型分析现象,以及用动手实验推理探究问题,还要懂得如何运用技术设备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是指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形成的实践性能力,这种能力及其他各种能力,包括学生形成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情绪能力、综合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
学生在学习中要形成良好的实践能力,能够理解学科知识,解决问题,获得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并具有创新精神,能够在实践中持续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高质量的核心素养,必须从三个方面出发,即知识目标、过程目标、能力目标。
学校要提高核心素养,必须全面把握三个方面的要求,着力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掌握三维目标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出发点,同时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施有效的问题跟踪和反馈,以便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及时提出教学改进建议。
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1.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关系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通常被表述为发展与超越的进程。
但要看到,“双基”与三维目标的关系、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关系,不是等距的,也不是等值的。
前者是转折性的,彼此冲突;后者是递进式的,两者有着高度的内部一致性。
核心素养对三维目标的发展和超越,主要表现在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方面,“超越”并非“超出”,核心素养并非因此就可以替代三维目标。
现在,似乎存在这样的认识,认为有了核心素养就可以淡化甚至不用再谈三维目标了,这显然是个误解。
三维目标作为新的课程理念,主张课程回归真正的知识,回归真实的知识学习。
对三维目标的质疑,主要是基于旧的知识观,即知识是客观的、对象化的。
一切知识都是人的知识,没有人也就无所谓知识。
知识一经产生,就很难逃脱客观化的命运,这是人类保存、传播知识的策略。
但,知识的主语终究是人。
教育与学习,就是要促进知识“返乡”,赋予知识本当有的“人称性质”(佐藤学),进而使学习进入知识发生状态。
这就是三维目标作为课程观的本质所在。
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三个维度的表述只是分析性的,任何一个维度都包含着其他两个维度。
从分析者的观感看,知识与技能维度,与对象化的、单向度的“双基”不同,呈现为三维目标的“固体”状态,蕴含着其他两个维度“引而不发,跃如也”的势能;过程与方法维度,呈现为三维目标的“液体”状态,表现为学生知识学习时思考与行动状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呈现为三维目标的“气体”状态,表现为弥漫在学生学习行为中的身体—心理、感性—理性交融的精神元素。
关于“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表述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这个定义兼具了“品格”与“能力”两方面,较为周延。
对相应的英文单词competenci es、Competences、skills、capabilities等是否可以翻译为汉语的“素养”,学术界意见很不一致,有些专家认为翻译成“能力”更为妥帖。
三维目标与化学核心素养五个维度的关系

三维目标与化学核心素养五个维度的关系
三维目标与化学核心素养五个维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包括:
1. 理解:理解化学的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维目标,例如,学习知识的结构,掌握基本概念,建立科学模型,以及理解知识的应用。
2. 分析:学习化学的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分析三维目标,例如分析科学模型,分析实验数据,以及解决问题。
3. 评价:学习化学的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评价三维目标,例如评价科学模型,评价实验数据,以及评价科学研究。
4. 创新:学习化学的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创新,例如创造新的科学模型,创造新的实验数据,以及创新新的科学研究。
5. 应用:学习化学的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应用三维目标,例如应用科学模型,应用实验数据,以及应用科学研究。
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

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在特定学科领域内所要求的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而三维目标则是指教育学科领域中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包括认知维度、情感维度和行动维度。
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有着紧密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体现在认知维度上。
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而这正是认知维度所关注的。
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不断提升自己在学科领域中的认知水平,从而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同时,学科核心素养也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出了要求,要求他们能够理解和分析学科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也是三维目标中认知维度的目标之一。
可以说,学科核心素养是实现认知维度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还体现在情感维度上。
学科核心素养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学科知识和技能,更要求他们在学科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这与三维目标中的情感维度相吻合。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热爱,要求他们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对学科的责任感。
而情感维度中的目标正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其能够在学科学习中产生情感认同和情感投入。
可以说,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实现情感维度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还体现在行动维度上。
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将学科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这与三维目标中的行动维度相对应。
行动维度要求学生能够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行动,发挥学科知识的实际价值。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正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学科实践中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实现行动维度目标。
可以说,学科核心素养是实现行动维度目标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有着密切的关系。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实现三维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通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能够提升自己在学科领域的认知水平,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将学科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实现认知、情感和行动的有机融合。
三维目标与化学核心素养五个维度的关系

三维目标与化学核心素养五个维度的关系作者:曾玥来源:《神州·中旬刊》2018年第04期摘要: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深化和具体化,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与化学核心素养五个维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化学核心素养五个维度是以三维目标为基准的更加具体化的培养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关键词:化学核心素养;三维目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化学学科基于学科本质凝练了本学科核心素,明确了学生学习化学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了整合。
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以下五个方面: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核心素养是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发展和深化的,切不可认为核心素养能代替三维目标。
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深化和具体化;三维目标的范围宽于核心素养,因为除了核心素养,还用更多的非核心素养,因此要形成核心素养离不开三维目标。
下面从三个方面说明三维目标与化学核心素养五个维度之间的关系。
1、知识与技能是形成核心素养的基础初高中化学教学中涉及的知识很多,在这些知识构建的过程中,教会学生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及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的,能从分子、原子层次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变化。
因此若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要以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掌握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书写;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等。
为达成此知识与技能目标便要求学生认识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部分电离且程度非常微弱,能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既有分子存在又有离子存在,即学生学会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学科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学科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针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你真的懂吗?》同学们,咱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老师说学科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那它们到底是啥关系呢?其实啊,就像咱们搭积木一样。
三维目标就像是一块块不同形状的积木,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们组合在一起,能搭出一个简单的小房子。
而学科核心素养呢,就像是一个更加漂亮、坚固、有特色的大房子。
这个大房子不仅有小房子的基础,还更加注重咱们在学科学习中的综合能力和品质。
比如说,咱们学数学,三维目标可能是学会计算、掌握解题方法、对数学有兴趣。
但学科核心素养就要求咱们能运用数学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像怎么规划零花钱最合理,怎么计算装修房子的面积最省钱。
所以,三维目标是基础,学科核心素养是更高的追求。
只有把三维目标的每一块积木搭好了,咱们才能建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大房子!《学科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助我成长的好伙伴》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学科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这对好伙伴。
你们想想,每次考试的时候,是不是不仅要考咱们知识记得牢不牢,还要看咱们会不会用这些知识解题?这就是知识与技能,是三维目标的一部分。
那再比如,老师让咱们分组做实验,这可不只是为了好玩,是让咱们在做的过程中学会怎么合作,怎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就是过程与方法,也是三维目标里的重要内容。
而当咱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了知识的魅力,对学习越来越有热情,越来越有信心,这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啦。
那学科核心素养呢?就像是把这些都融合在一起,变成了咱们在这个学科里的超强能力。
比如说学语文,咱们不仅要认字、读书、写作,还要能欣赏文学作品,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
就像我们学骑自行车,一开始要学会怎么保持平衡,怎么蹬脚踏板,这是三维目标。
但能自由自在地在路上骑行,应对各种路况,这就是学科核心素养啦。
所以,同学们,让我们和这对好伙伴一起努力,让自己变得更棒!《学科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学习路上的指明灯》同学们,在学习的道路上,学科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就像两盏指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谈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谈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搞清楚什么是核心素养之后,接着就是核心素养和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课堂教学在此理念下,怎么转型的问题。
首要的问题就是核心素养和学科之间的关系,其次就是搞清楚核心素养和教学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再次就是核心素养和教育评价的问题,如果教育评价没有改,那核心素养通过课堂教学落实就是空的。
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教育评价三者的关系,呈现为“课程观—课程内容—课程表现”的体系特征。
厘清这三对关系,为把握核心素养提供了基本框架。
1.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关系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通常被表述为发展与超越的进程。
但要看到,“双基”与三维目标的关系、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关系,不是等距的,也不是等值的。
前者是转折性的,彼此冲突;后者是递进式的,两者有着高度的内部一致性。
核心素养对三维目标的发展和超越,主要表现在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方面,“超越”并非“超出”,核心素养并非因此就可以替代三维目标。
现在,似乎存在这样的认识,认为有了核心素养就可以淡化甚至不用再谈三维目标了,这显然是个误解。
三维目标作为新的课程理念,主张课程回归真正的知识,回归真实的知识学习。
对三维目标的质疑,主要是基于旧的知识观,即知识是客观的、对象化的。
一切知识都是人的知识,没有人也就无所谓知识。
知识一经产生,就很难逃脱客观化的命运,这是人类保存、传播知识的策略。
但,知识的主语终究是人。
教育与学习,就是要促进知识“返乡”,进而使学习进入知识发生状态。
这就是三维目标作为课程观的本质所在。
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三个维度的表述只是分析性的,任何一个维度都包含着其他两个维度。
从分析者的观感看,知识与技能维度,与对象化的、单向度的“双基”不同,呈现为三维目标的“固体”状态,蕴含着其他两个维度“引而不发,跃如也”的势能;过程与方法维度,呈现为三维目标的“液体”状态,表现为学生知识学习时思考与行动状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呈现为三维目标的“气体”状态,表现为弥漫在学生学习行为中的身体—心理、感性—理性交融的精神元素。
化学教学如何实现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化学教学如何实现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

化学教学如何实现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化学教学如何实现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摘要:为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化学教学必然从“三维目标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即从“学科本位”向“以人为本”转变,更为关注学生智力与非智力的协调发展。
《二氧化硫的性质及用途》一节的教学设计,尝试以构成“化学核心素养”的要素为统摄和标尺,展示“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学目标设定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具有化学学科特性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关键词:三维目标;化学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二氧化硫的性质及用途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化学学科本质观和教育价值观的反映。
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高度、深度和内涵的提升。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个维度,其内涵分述如下:二化学教学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究竟如何才能把化学学科知识的三维目标转化为化学学科素养呢?下面以“二氧化硫的性质及用途”教学设计进行阐述。
1.二氧化硫的性质及用途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实验探究,掌握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和了解二氧化硫的作用。
2) 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
2) 学会运用实验、资料、化学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2) 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3) 通过对食品图片以及商品标签的解读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4) 通过对二氧化硫功与过的讨论培养学生辩证的哲学观。
2.从学科核心素养认识二氧化硫教学基本要求学科观念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注意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SO2的不同性质,认识其性质多样性,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其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高中化学教学如何实现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教学如何实现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杨海丽萧山第九高级中学杭州市大江东 311215 要学学科课程标准的形态从双基教学、深化为三维目标,最终走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高度、深度和内涵的提升,更是化学学科教育对人的真正的回归。
本文以二氧化硫的性质与用途为例,介绍了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的方法,促使核心素养真正的实现。
键词中化学双基三维目标核心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走向化学课堂上,小明苦恼的说:”老师,今天我们记的化学方程式有什么用呀?等我进入社会,没有哪个老板会让我写方程式的”。
面对类似的烦恼或抱怨,让人感慨,我们学习化学目的何在?化学学科要为社会培养什么素养的学生?所谓的化学素养简单说,当学生把在学校学的化学知识都忘掉的时候,剩下的就是素养。
今天学生在课堂里学化学知识仅仅是载体,目的不是让他成为化学家,因为这毕竟是极少数人的事。
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关注的是:毕业以后走向社会,一个学过化学的人和没学过化学的人有什么差异?化学能留给他些什么终身可以受用的东西?这就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那么高中化学学科教学如何从传统知识的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呢?1素质教育顾近年课程改革的历史,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标志就是从“双基”走向“三维目标”。
所谓双基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维目标是一个目标的三个方面,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那么双基与三维目标的关系如何?双基是外在的,主要是从学科的视角来描绘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和要求;而三维目标可以准确表述为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相对于双基,三维目标的理论比较全面和深入,但三维目标依然有不足之处,最主要是缺乏对教育内在性、人本性、整体性和终极性的关注。
根据需要我国又提出了核心素养。
2核心素养到底什么是核心素养?教育学家林崇德提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目标设计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目标设计研究一、核心素养与高中化学教学目标核心素养包括了知识与技能、思维与学习、情感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兴趣和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基于以上要求,我们可以设计出以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目标:1. 能够系统地掌握化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 能够运用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
3. 能够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并能够理解和说明实验结果。
4. 能够与同学合作开展化学活动,并且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5. 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并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二、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在设计高中化学教学目标时需要遵守以下原则:1. 突出实践性。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学习化学知识需要通过实验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高中化学教学目标设计中需要突出实践性,鼓励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和实践活动。
2. 强调思维能力培养。
在化学学科中,逻辑思维和科学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高中化学教学目标设计需要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进行科学推理和逻辑分析。
3. 注重实用性。
化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要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高中化学教学目标设计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4. 强调团队合作。
在化学研究中,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高中化学教学目标设计需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5. 鼓励创新。
化学学科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培养学生成为创新者是高中化学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
高中化学教学目标设计需要鼓励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高中化学教学目标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学生特点和社会需求,结合核心素养理念,合理设计高中化学教学目标,通过科学的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维目标与化学核心素养五个维度的关系

59神州教育三维目标与化学核心素养五个维度的关系曾玥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摘要: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深化和具体化,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与化学核心素养五个维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化学核心素养五个维度是以三维目标为基准的更加具体化的培养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关键词:化学核心素养;三维目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化学学科基于学科本质凝练了本学科核心素,明确了学生学习化学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了整合。
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以下五个方面: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核心素养是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发展和深化的,切不可认为核心素养能代替三维目标。
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深化和具体化;三维目标的范围宽于核心素养,因为除了核心素养,还用更多的非核心素养,因此要形成核心素养离不开三维目标。
下面从三个方面说明三维目标与化学核心素养五个维度之间的关系。
1、知识与技能是形成核心素养的基础初高中化学教学中涉及的知识很多,在这些知识构建的过程中,教会学生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及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的,能从分子、原子层次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变化。
因此若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要以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掌握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书写;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等。
为达成此知识与技能目标便要求学生认识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部分电离且程度非常微弱,能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既有分子存在又有离子存在,即学生学会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基于三维目标的化学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三维目标的化学教学策略研究一、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已经成为指导教学活动的重要理念。
在化学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实现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基于三维目标的化学教学策略,旨在通过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阐述化学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化学教学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物理学、生物学、自然地理学、天文学等学科相互渗透,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
化学教育的发展与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至关重要,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自然界的物质变化规律,培养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实验教学和实践操作,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化学现象和变化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化学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这些都是在现代社会中取得成功所必需的重要技能。
化学教育对于解决社会问题和推动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知识可以应用于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健康问题等领域,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加强化学教学,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对于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教学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和地位,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还能够为解决社会问题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 提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在化学教学中,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出,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知识与技能目标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形成扎实的学科基础。
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它为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和分析现象的基本工具。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研究

第42卷第3期教学研究Vol.42No.32018年5月Research in TeachingMay 2018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研究李鹏鸽 夏志卿 龚文慧 秦 蕊 王 旭(太原师范学院化学系,山西晋中030619) [收稿日期] 2017⁃08⁃01 [基金项目] 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15041021⁃1);2016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J2016092) [作者简介] 李鹏鸽(1963⁃),女,山西绛县人㊂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化学课程与教学论㊁结构化学㊂ [摘 要] 厘清三维目标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教师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设计和实施教学,提升教师参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情具有重要意义㊂归纳了三维目标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化学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是化学学科关键能力的构成要素,三维目标是对每种素养三个层面的教学要求㊂从三层架构模型对化学核心素养进行了剖析,论述了与三维目标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关系㊂ [关键词]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三维目标;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 G 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8)03⁃0112⁃030 引言三维目标”是我国第8次课程改革的标志性成果,它的权威出处是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经过十几年的课程改革,三维目标的理论与实践已经深入人心,为教师广泛接受,很多教师都以 三维目标”理论为指导设计教学,践行新的教学理念㊂现在又提出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有些学者把 核心素养”直接描述为课程目标[1]㊂它与三维目标是什么关系,很多一线教师对此感到疑惑,引发的困惑甚至削弱了教师进一步投入改革的热情㊂鉴于此,本文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消除一些困扰,对教师在教学中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予以启发㊂1 三维目标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知识与技能㊁过程与方法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自提出以来,它在受到广泛关注与应用的同时,也受到了一些质疑,有些教师认为三维目标太过笼统㊂一线教师之所以觉得三维目标太过宏观和难操作,与后两个维度的体验性目标提法的科学性有关,与三维目标本身内涵及外延的关系复杂有关[2]㊂在日常的化学教学中,情感㊁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实施力度和效果与另两个目标相比,更显薄弱,有被忽视和边缘化的倾向[3]㊂知识与技能最可操作,因而它自然而然地变成了 核心”,其他维度的目标则充当补充的角色,所以三维目标看似面面俱到,实则却因为对目标的割裂化认识,容易导致厚此薄彼的情况发生㊂实际上三维目标是对某个教学内容或某种素养的三个维度㊁三个方面的要求,就其含义而言,它应该是某种素养的三个维度㊂相对于大纲时代的教学目的来说,三维目标的进步是不言而喻的,它的价值不可小觑㊂但这三个维度的提法较为抽象,是一种形而上的陈述,偏重于抽象与思辨的关系解读㊂三维目标并没能承担起权威学者们赋予它的意义和作用,并没有像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那样用具体目标项目作支撑,没有规定的具体目标范围,评价要素也就含糊笼统[4]㊂它缺乏的是对学生通过化学学习后应该具有的必备品格㊁关键能力要求的清晰描述和科学界定㊂2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一个社会公民,需要具备的素养很多,然而,无限增长的教学内容与有限的教学时间之间矛盾突出,学校教育培养的人与个人适应现代生活和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加剧,在这种情形下,哪些素养对育人来说是最核心㊁最关键㊁最重要的,需要把它找出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重点培养㊂于是,借鉴国际已有研究,由教育部发起,我国教育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相关论证㊂中国教. All Rights Reserved.第3期李鹏鸽 夏志卿 龚文慧 秦 蕊 王 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研究113育学会和北京师范大学学者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为了更好地从化学学科的角度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根据已有的相关研究以及化学学科的本质特点,提出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㊁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㊁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㊁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㊁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等5个方面[5]㊂其中,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是化学核心素养的实践基础,其他4种素养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都可以得到体现㊂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核心素养的思维核心,更偏重落实学科的思维方法;宏微结合与变化平衡是化学核心素养的学科特征,它最能体现化学学科的本质观及其对人的素养发展特有的贡献和作用;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是化学核心素养的价值立场㊂3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从化学学科角度,为了促进学生终身发展㊁科学生活和适应社会需求而提出的,是由化学课程抽提而成的学科必备品质与关键能力,它比三维目标更加具体化㊁功能化和整合化,把学科本质㊁特有价值的内涵外显了一些㊂李艺在‘教育研究“上发文,对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阐释,指出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来把握,最底层以 双基”为核心,即学科核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处于最基础㊁最基本的层次;中间层是 以问题解决为核心”,也就是以解决学科相关问题过程中所获得的基本方法为核心;最上层是 以学科思维为核心”,这一层次需要经过系统的㊁有进阶的学习,通过对每种素养中相关基础知识建构过程的体验,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思考问题㊁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念,其实质就是能够得到以学科视角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6]㊂依据这一观点,笔者构建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三层架构图,具体如图1所示㊂这三个层次既与三维目标相对应,又有所超越,其实质不同在于描述对象的差异㊂三维目标描述的对象主要还是学科,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关注的是人的发展,描述和适应的对象是学生㊂三维目标主要是对学科某教学内容三个维度特性的描述,它关注的更多是对学科内容的要求㊂但在教学中,这三个维度对学生智能发展和素养提升的水平层级是不同的㊂教学中如果只注重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快速掌握,它发展的只是学生的记忆能力;如果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他收获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法,提升的是分析问题㊁解决问题的高级智能;如果总是让学生在近似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有进阶地不断经历知识建构的活动过程,那他收获的还有化学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㊂能力的提升需要以相关知识技能为基础,思维也需要借助相关知识来展开;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建立则需要经过相关基础知识建构过程的不断体验㊁认识㊁内化逐步才能形成㊂三层架构是人的智能动态发展和素养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它关注的是人,这个过程的实现是要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来完成的㊂图1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三层架构图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有着高度的内部一致性,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发展和超越,它是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从以学科内容为本的教育向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转变而提出的㊂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相比较,具有更加明确的学科内涵,更加反映化学学科本质和育人价值,化学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是学科素养的具体构成要素,三维目标是对学生每种素养三个维度的教学要求,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升㊂4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个体在与情境的持续互动中,不断解决与化学有关的问题,在创生意义的过程中形成的㊂化学教育的功能就在于选择或创设合适的近似真实的情境,通过适当的学生活动以促进学习的发生,以创生知识,经历探究过程与方法,形成思维观念,发展学科素养㊂所以,核心素养的概念蕴含了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真正变革㊂这一变革正好弥补了三维目标后两个维. All Rights Reserved.度难以落实落地的困境㊂下面以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为例加以解释㊂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也可以表述为 宏 微 符”联系的化学思维方式,化学学科有宏观世界㊁微观世界㊁符号世界三大学习领域,化学学习的宏观世界主要是指物质在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生能观察到的宏观现象,将这些现象所表现出来的性质罗列表达出来即基础知识㊂微观世界是指物质的分子和原子以及离子等微观组成和结构㊁微观粒子的运动及相互作用等微观属性,对微观概念及其原理的理解也属于基础知识;符号世界是指由拉丁文或英文字母和数字组成的符号和图形符号,中学阶段出现的主要包括元素符号㊁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㊁分子结构式㊁电子式等等,对其掌握即属于基本技能范畴㊂对这些 双基”的掌握,即使是传统的教师讲授㊁机械训练,学生也能形成知识,也会解题,但它不是素养,这些知识技能在学生毕业没几年就可能全部忘掉,因为他们没有自主建构知识,没有更为上位的㊁统摄性的大的学科概念和思维方式作灵魂㊂素养形成的学习应该是让学生在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的㊁真实的物体情境中,通过自主建构创生知识,形成思维方式㊂比如,在化学式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化学式的宏观含义,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展示有化学式标识的各种宏观实物,让学生看到化学式就想到对应的实物,看到实物就会想如何用化学式表示这种实物㊂教师不是告知知识,而是让学生通过对真实情境的观察体验,自己感悟出其宏观含义㊂学习化学式的微观含义,可以选用小球㊁小棍等教具组成各种分子模型,通过模型情境,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学生对化学式中的符号㊁数字与微观的分子或原子个数等内容产生联系,通过学生观察感悟,小组合作探究㊁讨论㊁顿悟,将各种物质的实物㊁模型和化学式符号反复联系起来思考化学式含义,在不断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感知的基础上(这就是过程方法),让学生深切体会㊁感知到化学式是连接宏观和微观世界的桥梁与纽带, 宏 微 符”三重表征的观念会不断被强化,思维方式就会初步形成,素养就会逐步提升㊂当然这些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并不是通过这一节课反复的 宏 微 符”三结合就能真正形成的,还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不断跟进,比如在化学方程式教学中,学生也需要通过不断观察实物和现象,体会方程式中各种符号的宏观化学含义,通过配平过程的分析,理解其微观含义,通过各类知识建构的不断进阶式的训练, 宏 微 符”联系的化学思维方式才能逐步形成㊂当学生遇到相关问题,会主动自觉地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去分析解决问题时,他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就基本形成了㊂每一知识内容的教与学都应该提升至核心素养层次,有些知识点的教与学会经历其中一种核心素养,而有些可能会经历更多甚至全部的核心素养㊂当然,在不同学习阶段宏 微结合的内涵和水平是不一样的,内容是有进阶的,如初中宏 微结合的核心是基于元素㊁分子和原子的;高中必修阶段是基于离子㊁化学键的;而高中选修阶段则是基于离子㊁电子㊁平衡㊁微粒间相互作用的㊂5摇结束语三维目标是对学生素养的立体评价,即便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成为普遍趋势,三维目标对于教师制定和执行教学目标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㊂因此,不能否定三维目标的价值,因为核心素养是在继承㊁整合和发展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来的㊂二者都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核心素养开始把落脚点变成了 人”,核心素养更能揭示学科特有的育人功能与价值,是化学这个学科留给学生的能影响他一生的思维品质与能力,是从教书向育人转变的体现,是学科教育对人的真正的回归㊂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既是化学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独特贡献和作用,又是化学学科的独特教育价值在学生身上的体现和落实㊂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化学本质观及其教育价值观的反映㊂因此,通过厘清三维目标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确定化学对人的发展的价值和意义,使化学教育真正回归到服务于人的发展方向和轨道上来㊂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化学教育的根本,正确引领化学教育改革,全面发挥化学学科的育人功能㊂参考文献眼1演盛思月熏何善亮.论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建构眼J演.中小学教材教学熏2016熏2穴5雪押55⁃58.眼2演魏宏聚.新课程三维目标在实践中遭遇的尴尬与归因 兼对三维目标关系的再解读眼J演.中国教育学刊熏2011熏32穴5雪押36⁃39.穴下转第120页雪. All Rights Reserved.Construction of assessment framework of senior school oralEnglish teaching goal achievementBased on SOLO taxonomy theoryXiong Chao⁃ping1熏Lu Xi⁃zi1熏Zhang Li2穴1.College of Education熏Fujian Normal University熏Fuzhou熏Fujian350007熏China鸦2.School of Literature&Media熏Xinyu University熏Xinyu熏Jiangxi338000熏China雪 Abstract It is imperative to construct a scientific and feasible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the current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evaluation practice and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based on the process and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The SOLO Taxonomy Theory divides the level of thinking into five levels according to the four dimensions of ability熏thinking operation熏consistency and convergence and response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true performance熏so as to draw the conclusion of development and reliability.Based on the theory of SOLO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熏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 evaluation framework for senior Chinese oral English teaching objectives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first⁃line teachers′oral teaching evaluation.Keywords SOLO taxonomy theory鸦oral English鸦teaching goal achievement鸦assessment framework(上接第114页)[3]李鹏鸽.高中化学情感类目标落实中存在问题探析[J].教学研究,2009,32(6):83⁃86.[4]朱鹏飞,徐惠.核心素养的研究进展及对化学核心素养构建的启示[J].化学教学,2016,38(7):3⁃7.[5]吴俊明.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J].化学教学,2016,38(11):3⁃9.[6]李艺,钟柏昌.谈 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37(9): 17⁃23.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keycompetencies and three⁃dimensional targetLi Peng⁃ge,Xia Zhi⁃qing,Gong Wen⁃hui,Qin Rui,Wang Xu(Department of Chemistry,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Jinzhong,Shanxi030619,China) Abstract The clarific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dimensional target,the key competencies of chemistry,andthe core qualities of students′development is important to inspire teachers to design and teach with their focus on the key compe⁃tencies of chemistry and to enhance teachers′enthusiasm to participate in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On the basis ofelaborating the key competencies of students′development,the key competencies of chemistry 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target,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3D objectives.It claims that the corequalities of students′development are the expression of specific literacy and three⁃dimensional target is only a certain level ofthree aspects of literac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emical core litera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tier architecture model,and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three⁃dimensional target and the change of students′learning style. Keywords the key competencies of chemistry;three⁃dimensional target;relationship research. All Rights Reserved.。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研究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研究
李鹏鸽;夏志卿;龚文慧;秦蕊;王旭
【期刊名称】《教学研究》
【年(卷),期】2018(041)003
【摘要】厘清三维目标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教师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设计和实施教学,提升教师参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情具有重要意义.归纳了三维目标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化学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是化学学科关键能力的构成要素,三维目标是对每种素养三个层面的教学要求.从三层架构模型对化学核心素养进行了剖析,论述了与三维目标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关系.【总页数】4页(P112-114,120)
【作者】李鹏鸽;夏志卿;龚文慧;秦蕊;王旭
【作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化学系,山西晋中 030619;太原师范学院化学系,山西晋中 030619;太原师范学院化学系,山西晋中 030619;太原师范学院化学系,山西晋中 030619;太原师范学院化学系,山西晋中 03061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小组合作,落实三维目标之抓手r——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中有效落实三维目标 [J], 黄竑
2.“三”思后行,达成三维目标——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实施途径 [J],
孙文静
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关系研究 [J], 马良菲;
4.立足核心素养达成三维目标——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反思三维目标融生 [J], 唐萍;仲伟松
5.核心素养,三维目标——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反思三维目标融生 [J], 官新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研究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厘清三维目标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教师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设计和实施教学,提升教师参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情具有重要意义。
归纳了三维目标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化学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是化学学科关键能力的构成要素,三维目标是对每种素养三个层面的教学要求。
从三层架构模型对化学核心素养进行了剖析,论述了与三维目标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关系。
[关键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三维目标;关系研究[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8)03-0112-030引言“三维目标”是我国第8次课程改革的标志性成果,它的权威出处是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经过十几年的课程改革,三维目标的理论与实践已经深入人心,为教师广泛接受,很多教师都以“三维目标”理论为指导设计教学,践行新的教学理念。
现在又提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有些学者把“核心素养”直接描述为课程目标[1]。
它与三维目标是什么关系,很多一线教师对此感到疑惑,引发的困惑甚至削弱了教师进一步投入改革的热情。
鉴于此,本文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消除一些困扰,对教师在教学中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予以启发。
1三维目标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自提出以来,它在受到广泛关注与应用的同时,也受到了一些质疑,有些教师认为三维目标太过笼统。
一线教师之所以觉得三维目标太过宏观和难操作,与后两个维度的体验性目标提法的科学性有关,与三维目标本身涵及外延的关系复杂有关[2]。
在日常的化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实施力度和效果与另两个目标相比,更显薄弱,有被忽视和边缘化的倾向[3]。
知识与技能最可操作,因而它自然而然地變成了“核心”,其他维度的目标则充当补充的角色,所以三维目标看似面面俱到,实则却因为对目标的割裂化认识,容易导致厚此薄彼的情况发生。
实际上三维目标是对某个教学容或某种素养的三个维度、三个方面的要求,就其含义而言,它应该是某种素养的三个维度。
相对于大纲时代的教学目的来说,三维目标的进步是不言而喻的,它的价值不可小觑。
但这三个维度的提法较为抽象,是一种形而上的述,偏重于抽象与思辨的关系解读。
三维目标并没能承担起权威学者们赋予它的意义和作用,并没有像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那样用具体目标项目作支撑,没有规定的具体目标围,评价要素也就含糊笼统[4]。
它缺乏的是对学生通过化学学习后应该具有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要求的清晰描述和科学界定。
2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一个社会公民,需要具备的素养很多,然而,无限增长的教学容与有限的教学时间之间矛盾突出,学校教育培养的人与个人适应现代生活和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加剧,在这种情形下,哪些素养对育人来说是最核心、最关键、最重要的,需要把它找出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重点培养。
于是,借鉴国际已有研究,由教育部发起,我国教育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相关论证。
中国教育学会和师大学学者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为了更好地从化学学科的角度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根据已有的相关研究以及化学学科的本质特点,提出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等5个方面[5]。
其中,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是化学核心素养的实践基础,其他4种素养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都可以得到体现。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核心素养的思维核心,更偏重落实学科的思维方法;宏微结合与变化平衡是化学核心素养的学科特征,它最能体现化学学科的本质观及其对人的素养发展特有的贡献和作用;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是化学核心素养的价值立场。
3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从化学学科角度,为了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科学生活和适应社会需求而提出的,是由化学课程抽提而成的学科必备品质与关键能力,它比三维目标更加具体化、功能化和整合化,把学科本质、特有价值的涵外显了一些。
艺在《教育研究》上发文,对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阐释,指出学科核心素养的涵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来把握,最底层以“双基”为核心,即学科核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处于最基础、最基本的层次;中间层是“以问题解决为核心”,也就是以解决学科相关问题过程中所获得的基本方法为核心;最上层是“以学科思维为核心”,这一层次需要经过系统的、有进阶的学习,通过对每种素养中相关基础知识建构过程的体验,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念,其实质就是能够得到以学科视角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6]。
依据这一观点,笔者构建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三层架构图,具体如图1所示。
这三个层次既与三维目标相对应,又有所超越,其实质不同在于描述对象的差异。
三维目标描述的对象主要还是学科,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关注的是人的发展,描述和适应的对象是学生。
三维目标主要是对学科某教学容三个维度特性的描述,它关注的更多是对学科容的要求。
但在教学中,这三个维度对学生智能发展和素养提升的水平层级是不同的。
教学中如果只注重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快速掌握,它发展的只是学生的记忆能力;如果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他收获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法,提升的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高级智能;如果总是让学生在近似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有进阶地不断经历知识建构的活动过程,那他收获的还有化学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能力的提升需要以相关知识技能为基础,思维也需要借助相关知识来展开;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建立则需要经过相关基础知识建构过程的不断体验、认识、化逐步才能形成。
三层架构是人的智能动态发展和素养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它关注的是人,这个过程的实现是要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来完成的。
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有着高度的部一致性,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发展和超越,它是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从以学科容为本的教育向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转变而提出的。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相比较,具有更加明确的学科涵,更加反映化学学科本质和育人价值,化学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是学科素养的具体构成要素,三维目标是对学生每种素养三个维度的教学要求,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升。
4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个体在与情境的持续互动中,不断解决与化学有关的问题,在创生意义的过程中形成的。
化学教育的功能就在于选择或创设合适的近似真实的情境,通过适当的学生活动以促进学习的发生,以创生知识,经历探究过程与方法,形成思维观念,发展学科素养。
所以,核心素养的概念蕴含了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真正变革。
这一变革正好弥补了三维目标后两个维度难以落实落地的困境。
下面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为例加以解释。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也可以表述为“宏—微—符”联系的化学思维方式,化学学科有宏观世界、微观世界、符号世界三大学习领域,化学学习的宏观世界主要是指物质在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生能观察到的宏观现象,将这些现象所表现出来的性质罗列表达出来即基础知识。
微观世界是指物质的分子和原子以及离子等微观组成和结构、微观粒子的运动及相互作用等微观属性,对微观概念及其原理的理解也属于基础知识;符号世界是指由拉丁文或英文字母和数字组成的符号和图形符号,中学阶段出现的主要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分子结构式、电子式等等,对其掌握即属于基本技能畴。
对这些“双基”的掌握,即使是传统的教师讲授、机械训练,学生也能形成知识,也会解题,但它不是素养,这些知识技能在学生毕业没几年就可能全部忘掉,因為他们没有自主建构知识,没有更为上位的、统摄性的大的学科概念和思维方式作灵魂。
素养形成的学习应该是让学生在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的、真实的物体情境中,通过自主建构创生知识,形成思维方式。
比如,在化学式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化学式的宏观含义,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展示有化学式标识的各种宏观实物,让学生看到化学式就想到对应的实物,看到实物就会想如何用化学式表示这种实物。
教师不是告知知识,而是让学生通过对真实情境的观察体验,自己感悟出其宏观含义。
学习化学式的微观含义,可以选用小球、小棍等教具组成各种分子模型,通过模型情境,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学生对化学式中的符号、数字与微观的分子或原子个数等容产生联系,通过学生观察感悟,小组合作探究、讨论、顿悟,将各种物质的实物、模型和化学式符号反复联系起来思考化学式含义,在不断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感知的基础上(这就是过程方法),让学生深切体会、感知到化学式是连接宏观和微观世界的桥梁与纽带,“宏—微—符”三重表征的观念会不断被强化,思维方式就会初步形成,素养就会逐步提升。
当然这些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并不是通过这一节课反复的“宏—微—符”三结合就能真正形成的,还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不断跟进,比如在化学方程式教学中,学生也需要通过不断观察实物和现象,体会方程式中各种符号的宏观化学含义,通过配平过程的分析,理解其微观含义,通过各类知识建构的不断进阶式的训练,“宏—微—符”联系的化学思维方式才能逐步形成。
当学生遇到相关问题,会主动自觉地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去分析解决问题时,他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就基本形成了。
每一知识容的教与学都应该提升至核心素养层次,有些知识点的教与学会经历其中一种核心素养,而有些可能会经历更多甚至全部的核心素养。
当然,在不同学习阶段宏—微结合的涵和水平是不一样的,容是有进阶的,如初中宏—微结合的核心是基于元素、分子和原子的;高中必修阶段是基于离子、化学键的;而高中选修阶段则是基于离子、电子、平衡、微粒间相互作用的。
5结束语三维目标是对学生素养的立体评价,即便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成为普遍趋势,三维目标对于教师制定和执行教学目标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因此,不能否定三维目标的价值,因为核心素养是在继承、整合和发展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二者都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核心素养开始把落脚点变成了“人”,核心素养更能揭示学科特有的育人功能与价值,是化学这个学科留给学生的能影响他一生的思维品质与能力,是从教书向育人转变的体现,是学科教育对人的真正的回归。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既是化学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独特贡献和作用,又是化学学科的独特教育价值在学生身上的体现和落实。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化学本质观及其教育价值观的反映。
因此,通过厘清三维目标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确定化学对人的发展的价值和意义,使化学教育真正回归到服务于人的发展方向和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