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病机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病机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一)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虚实错杂 2.虚实转化 3.虚实真假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1.正盛邪退 2.邪盛正衰 3.正虚恋邪 4.邪正相持 5.邪去正虚
(二)
阴阳失调:
1.阴阳偏盛 2.阴阳偏衰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阳互损 4.阴阳格拒 5.阴阳转化 6.阴阳亡失
(三) 气血津液的失调 1.气的失常:气虚、气滞、 气逆、气陷、气闭、气脱 2.血的失常:血虚、血瘀、 血热、血寒、出血 3.津液代谢失常:津液不足、 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4.气血津液关系失调:气滞 血瘀、气虚血瘀、气不摄血、 气随血脱、气血两虚、水停 气阻、气随津脱、津枯血燥、 津亏血瘀、血瘀津停
有形之痰:视之可见,闻之有声的痰液
痰——较稠浊者
无形之痰:只是征象,不见形质的痰病
饮——清稀者:留积于组织间隙或疏松部位,因部位而名异
2.痰饮的形成
外感六淫 内伤七情 饮食失宜 其他各种原因
脏腑功能失调
脾失健运 肺失宣降 肾不主水 肝失疏泄 三焦气化失司
津液代谢障碍 痰饮
3.痰饮的致病特点
1
阻滞气机,阻碍气血
内伤七情的致病特点
影响病情 变化
直接伤及内脏 首先影响心神 损伤相应心脏 数情交织伤心肝脾 易伤潜病之脏腑
饮食失节 饮食不节 饮食偏嗜
二、饮食失宜
过饥——摄入过少,气血生化不足,体虚,抗病能力衰 退
过饱——积食,损伤脾胃功能,聚湿生痰,化热
五味偏嗜——引起脏气偏胜,脏腑之间关系平 衡失调 寒热偏嗜——致阴阳失调
偏嗜烟酒
三.劳逸失度
耗气(伤脾肺之气)
劳力过度(形劳):
劳伤筋骨(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病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病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多选或错选不得分)1.下列关于淀粉样变性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可知于结核病B.可见于骨髓瘤C.可以就是全身性疾病D.可以是局灶性病变E,由免疫球蛋白沉积而变成2.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血浆3.关于血吸虫病的叙述,以下哪项就是恰当的()Λ,晚期急性虫卵结节出现大量类上皮细胞B.慢性虫卵结节的虫卵内毛蝴仍存活C.急性虫卵结节内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D.慢性虫卵结节内大量淋巴细胞浸染E.肺内无虫卵结节形成4.液化性发炎常见于0。
A.脑B.心C.肾D.脾5.原位癌就是指()A.早期癌B.原发癌C.然膜内癌D.未出现迁移的癌E,未突破基底膜的癌6.以下H2受体拮抗剂中,抑酸促进作用最强大且长久而副作用最少的就是()。
A.西咪替丁B.雷尼替丁C.法莫替丁D.尼扎替丁7.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的灶状坏死属于()A.凝固性发炎8.液化性坏死C.干酪样发炎D.固缩性坏死E.坏疽8.甲亢危象的治疗,下列哪组最理想?()A.丙硫氧嗑咤+碘剂+泼尼松8.丙硫氧喀咤+泼尼松C.甲心疏咪哇十泼尼松D.丙硫氧嚅咤+甲磕咪嗖9.以下属营养必需脂肪酸的就是()A.油酸B.亚麻酸C.软脂酸D.硬脂酸E∙十二碳脂肪酸10.有关卢瓦龙县细胞癌的叙述,错误的就是()A.癌细胞形成角化珠B.不好厚腻膀胱和肾盂等处C.组织学上可有不同程度的移行上皮的特点D,呈圆形浸润性生长E.可由乳头状瘤恶变而来11.以下细胞中,再造能力最强的就是()。
A.心肌细胞B.骨细胞C.纤维细胞D.血管内皮细胞12.半抗原是指()A.既有免疫原性,又存有抗原性B.具有抗原性,而没有免疫原性C.具备免疫原性,而没抗原性D.既没有免疫原性,也没有抗原性E∙与蛋白质载体融合后,可以赢得抗原性13.丙酮酸段化酶是哪一个反应中的关键防?()A.磷酸戊糖途径B.糖原制备C.糖原分解D.糖异生14.脂肪酸大量动员时肝内生成的乙酰CoA主要转变为()。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病机
54
心脏病因病机示意图
病因
禀赋薄弱病后失调 思虑劳心过度
心气不足—心阳虚 心血亏耗—心 蒙蔽心包
实证
气滞
血瘀
瘀血阻络
55
思考题
何谓病因、六淫、内伤七情? 风邪、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什么? 七情的致病特点是什么? 何谓病机、正气? 疾病的基本病机是什么? 气机失常包括哪五个部分?
56
42
(三)阴阳偏衰—阴虚
1、病理状态:精、血、津液等阴液亏耗,导致 阴不制阳,阳相对偏亢。
2、病机特点:阴虚,阴不制阳,阳相对偏盛。 3、临床表现: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心烦失眠、
舌红少苔、脉细数(虚热证)
43
(三)阴阳互损
1、病理状态: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 变发展影响到相对一方,形成阴阳两虚。
2、病机特点:阳盛而阴未虚或虚亏不明显 3、临床表现:壮热、汗出、面赤、舌红、脉数
(实热证);口渴、尿赤、便干(阳盛则热)
40
(二)阴阳偏胜—阴盛
1、病理状态:阴气偏盛,机能障碍或减退, 产热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
2、病机特点:阴盛而阳未虚或虚损不明显 3、临床表现:恶寒肢冷、畏寒、喜暖、脘腹
9
2、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寒为阴邪 易伤阳气 寒性凝滞 寒性收引
10
3、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暑为阳邪 其性炎热 暑性升散 易耗气伤津 暑多挟湿
11
4、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湿为阴邪 湿性重浊 湿性粘滞 湿性趋下
易阻遏气机 易袭阴位
损伤阳气
12
5、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燥性干涩 易伤津液 燥性属阳 燥易伤肺
内伤因素:内伤七情(喜、怒、 忧、思、悲、恐、惊);饮食 失宜;劳逸失度等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内容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以及中医养生和治疗疾病的原则。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中医基础知识理论主要内容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内容(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对中医理论体系形成影响较大的哲学思想主要有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气一元论讨论的是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即世界本原于气。
气是运动不息,变化不止的,其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
物质世界的诸般变化均源于气的运动变化,即气化。
气一元论渗透到中医学中以说明精气是生命的本源,也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人体气的运动必须协调、通畅才能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精气与神密切相关等等。
阴阳五行学说主要讨论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内容,阴阳学说认为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又可代表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方。
阴阳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相互间有着交感、制约、互根、消长、转化等关系;五行学说则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可按其基本属性分为五类:即金、木、水、火、土。
五者之间存在着生克关系。
阴阳五行学说渗透到中医学中则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用于疾病的诊断和疾病的防治。
(二)中医学关于正常生命现象的理论知识主要有气血津液、脏象、经络、形体官窍等内容。
气血津液主要阐述气血津液这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基本物质的生成、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脏象则以五脏为中心阐述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以及相关的形体、官窍、情志、液体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也包括五脏系统与自然界的关系。
经络主要阐述经络的概念和基本生理功能;十二正经概念、分布、走向与交接规律、循经路线、流注次序以及与脏腑的关系;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功能;别络、经别、经筋、皮部等内容。
形体官窍主要讨论了皮、肉、筋、骨、脉;眼、鼻、耳、口、舌的功能及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三)中医学关于疾病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病因、发病以及病机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之病因病机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之病因病机学说中医中药是医疗事业单位考试的重要考查内容,本文带着大家梳理相关知识。
病因,就是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
古代中医病因学将致病因素分为三种:即外因(如六淫、疠气等),内因(如七情)和不内外因(包括饮食不节、劳逸损伤、外伤、寄生虫等)。
痰饮和瘀血是人体受某种致病因素作用后在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某一脏腑组织,发生多种病证,故又属致病因素。
其实,中医的所谓“不内外因”,有的即是外因,如外伤等;有的则是内因为主,但常结合外因而致病的,如饮食不节、劳逸损伤等皆属此类。
没有一种致病因素既不属于内因,又不属于外因的,充其量是某一致病因素,可能由内因与外因的协同作用形成,因而严格说来,中医所认识的病因是内因与外因两大类。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对病因有非常全面、深入的论述。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提到:“夫百病之所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
”这也许是目前有文字记载的关于天文、气候对人体影响的最早记录,大致意思是说环境中的干燥、潮湿、大寒、大暑、刮风、下雨、阴阳不调、过喜、过怒、饮食、居住环境都可以导致人体发病。
也就是说,《内经》所论述的病因内容主要有天气因素(风、寒、暑、湿、燥、火)、情志因素(怒、喜、忧、思、悲、恐、惊)和饮食起居(饮食、劳逸、房事、起居等)三大方面。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机理。
以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和发病等基础理论,探讨和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机理及其基本规律,即病机学说。
具体内容:1.从整体上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
如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等。
2.从脏腑、经络等某一系统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
如脏腑病机、经络病机等。
3.探讨某一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六经传变病机、卫气营血传变病机和三焦传变病机等。
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点总结(一)
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点总结(一)中医基础知识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是对人的整体观念,二是对疾病的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1.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2.论治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与论治的关系二、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与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一)阴阳五行学说 1.阴阳的概念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代表着事物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类经·阴阳类》“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 2.阴阳学说的内容3.五行的概念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4.五行生克乘侮五行之间并不是静止地、孤立地存在,五行学说以五行之间的相生和相克联系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平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相乘和相侮,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的协调平衡被破坏后的相互影响。
5.相生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促进、助长和滋生作用。
规律:6.相克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抑制和制约作用。
规律:7.相乘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规律:8.相侮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
规律:相克与相乘、相侮的异同:相克——正常、生理相乘、相侮——异常、病理相乘与相侮的不同:相乘与相克次序一致相侮与相克次序相反(二)藏象 1.五脏肝、心、脾、肺、肾。
2.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称为六腑。
3.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4.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胆:贮存与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胃:主受纳与腐熟水谷。
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大肠:接受小肠下传的糟粕,吸收其中多余的水分,使之成大便排出体外。
膀胱:贮尿和排尿。
三焦:有总司人体的气化作用,为水液代谢的通路。
中医基础理论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手足阳经 手三阳经足三源自经五、病因(一、)概念
1.含义: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是病因。 2.分类:六淫
疠气 七情内伤
饮食失宜 病理产物等
(一)风邪
(一)六淫
1.含义:凡致病中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
2.致病特点:
1.含义: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偏胜或机能亢奋,代 谢活动亢进,机体反应性增强,阳热过剩的病理状态。 临床特点:热、动、燥 病机趋向:“阳胜则阴病”
(二)阴偏盛
1.含义: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偏胜,机能障碍 或减退,产热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
临床特点:寒、静、湿 病机趋向: “阴胜则阳病”
气机阻滞 运行不畅
不通则痛—疼痛(胀、窜、攻痛) 气塞不行—胀闷(气行则舒)
体质壮实,精神亢奋,壮热烦躁,疼痛拒按,二便不通,脉
表现
实有力等。
精气夺则虚 含义 主要指正气不足,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
精、气、血、津液亏少和功能衰弱以及脏腑经络功能减退,使机体抗病
特点
能力低下,正邪斗争不剧烈的一系列虚弱、不足的证候。
形成 先天禀赋不足、病后亏虚、多种慢性病耗损、邪气损害等。
(二)十二经脉
1.走向
头 手三阳经
胸
手三阴经
手 足三阳经
腹
足三阴经
足
《灵枢.逆顺肥瘦篇》:“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 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二)十二经脉
2.组成
手足阴经 手三阴经
足三阴经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病机 PPT课件
暑邪
(2)暑邪
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② 暑性升散,易耗气伤津 阳邪升散——腠理开泄——多汗
伤津耗液——口渴喜冷,小便短赤。 气随津脱——气虚——气短乏力 气津暴脱——神昏,肢冷,脉微弱。 气与津的关系:气能生津、行津、摄津,津能载 气。
③暑多挟湿 暑湿困脾 运化失职 纳呆、呕吐、便溏、尿少. 湿困清阳 胸闷、肢倦、苔腻、脉濡。
(3)出血——血色紫暗,夹有血块。 (4)望诊——面部、口唇、爪甲青紫,舌质紫暗或瘀 点,皮下紫斑,面色黧黑。
(5)脉诊——涩、迟、弦、结、代脉。
第二节 病机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机理。
一、正邪相争 正气——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及其产生的抗病、 康复能力。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 1、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根据。 《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病位在上
上扰清窍—头痛
②风性善行而数变 ③风为百病之长
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表
性质 致病特点
主要病症
轻扬开泄 病位在上 头痛、鼻塞、咽痒 病位在表 恶风、发热、汗出
善行数变 病位游走不定 行痹之四肢关节疼痛,游 症状变化多端 走不定,风疹之皮疹时隐 时现,此起彼伏
为百病长 多兼邪致病 风寒、风热、风湿、风寒 湿等兼夹证
(二)瘀血
瘀血是指血液运行不畅,或体内离经之血未能消 散者。
1、瘀血的形成
外伤——络伤血溢 血离脉道
外邪
气虚——气不摄血 停积于体
情志
血热——迫血妄行 内
饮食 损伤机体 气虚——血行无力
瘀
劳逸
气滞——血行受阻 血行不畅 血
外伤
血寒——寒凝血滞 阻滞于脏
血热——煎熬粘滞 腑经络
中医基础理论发病病机
虚的病机
精气夺则虚 含义 特点 形成 表现
主要指正气不足, 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 一种病理状态。 精、气、血、津液亏少和功能衰弱以及脏腑经络 功能减退,使机体抗病能力低下,正邪斗争不剧 烈的一系列虚弱、不足的证候。 先天禀赋不足、病后亏虚、多种慢性病耗损、邪 气损害等。 体质瘦弱,神疲乏力,声低气微,自汗,盗汗, 疼痛喜按,二便失禁,五心烦热,畏寒肢冷,脉 虚无力等。
如太阳少阳合病;太阳阳明合病;太阳、阳明、少阳三阳合 病。
并病是指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者;或一个部位
证候未了,又出现另一个部位证候。临床常见气血两燔、胃 脘痛并发大出血等。
复 发
邪未尽除
基本条件 诱发因素
正虚 未复
复发
疾病少愈及复发
多见较重的外感 热病如湿温
休止与复发交替
如哮喘
急性发作与慢性缓解 期交替
(3)气陷
概念:气的无力升举为主要特征的病理变化。多由脾气
虚转化而来。 清气不升:眩晕,倦怠。 中气下陷:内脏下垂,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 垂,久泻脱肛。少腹重坠,便意频频。
(4)气闭:气机突然闭阻不通的病理变化。 情志刺激 气闭: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浊邪过胜
(5)气脱 概念:阳气突然大量脱失,人体机能衰竭的病理变化。 正不敌邪 慢性病 大出血、汗吐下太过 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 开,全身软瘫,手撒,二便失 禁,脉微欲绝
2、阴偏胜
概念:阴邪偏盛,机能障碍或减退,产热不足,以及 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 特点: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证。 形成: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 病机:寒滞中阻,阳不制阴而致阴寒内盛。 临床表现: 阴盛:恶寒、寒战、脘腹冷痛,拒按,吐泻物清冷。 “阴盛则阳病”:见畏寒肢冷。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与病机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与病机病因与病机是中医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是用来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和机制。
病因是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各种因素,而病机则是指病理变化的机制和规律。
病因与病机的研究对于中医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中医基础理论的角度探讨病因与病机的相关内容。
一、病因的分类中医将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大类。
内因是指身体内部的因素,如情志不遂、饮食失节、过劳、不洁之气等。
外因是指来自外界的各种因素,如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气,以及传染病的病原体等。
二、病因的作用病因对人体的影响可以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直接作用是指病因通过直接损害人体的组织和器官,导致相应的疾病发生。
例如,外感风寒可以导致感冒,饮食失节可以导致消化系统的疾病。
间接作用是指病因通过扰乱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进而导致疾病发生。
例如,情志不遂会导致气机郁滞,湿邪内生则会阻碍气血运行。
三、病机的形成过程病机是指疾病发展的规律和机制。
中医将病机分为四个阶段,即未病、气滞、血瘀、痰湿。
在未病阶段,人体尚未出现明显的症状,此时病机尚未形成。
当气滞阶段出现时,疾病开始显现出一些轻微的症状,如胸闷、胁痛等。
随着病程的进展,血瘀阶段会出现明显的疼痛和瘀滞症状。
最后,痰湿阶段病情进一步恶化,出现咳嗽、气急等症状。
四、病因与病机的关系病因与病机是密切相关的,病因是导致病机形成的原因,而病机则是病因作用下的体现。
病因与病机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因果关系。
只有了解了病因,才能深入了解病机,从而指导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五、中医治疗基于病因与病机中医治疗的基本思想是辨证施治,即根据病因与病机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施治要求医生全面了解病情,包括病因、病机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如年龄、体质等。
只有全面把握了病因与病机,才能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六、病因与病机的平衡状态中医认为,一个人的健康状态是病因与病机保持平衡的结果。
当病因超过了机体的调节能力,或者机体内部存在某些隐性的病机时,疾病就可能发生。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病机99199PPT课件
主要病症
喜
心气涣散 心悸、失眠、精神不集
乐 过 度
喜伤心 喜则气缓
中 心神失常 喜笑不休、妄言、妄动
.
(3)悲则气消
病因 致病特点 主要病症
悲 哀 过 度
声低息微,气短乏力,
悲伤肺 肺气消散精神萎靡不振,甚则失
悲则气消
魂落魄
.
(4)恐则气下
病因 致病特点
主要病症
恐
气血趋下 面色苍白,头昏欲倒,
惧 过 恐伤肾
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表
性质 致病特点
主要病症
炎热 实热证 高热,烦渴,面红,目赤,脉洪大
升散 上犯头目 伤暑:头昏、目眩
上扰心神 中暑: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伤津耗气 口渴多饮,舌红少津,气短乏力
多夹湿 暑湿夹杂 身热不扬,烦渴,身重倦怠,胸闷,
证
呕恶,苔黄腻
.
湿邪
.
(3)湿邪
①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
3、七情的致病特点 (1)损伤五脏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2)影响脏腑气机
.
①怒则气上
病因 致 病 特 点
主要症
肝气上逆
大怒 怒伤肝 怒则气上
血随气逆 影响脾胃
急燥易怒,头痛、头胀、 面红、目赤 吐血、呕血、甚则昏厥
嗳气、呕吐、腹胀、腹 泻、食欲不振
.
(2)喜则气缓
病因 致 病 特 点
病位在上
上扰清窍—头痛
②风性善行而数变
③风为百病之长
.
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表
性质
致病特点
主要病症
轻扬开泄 病位在上
头痛、鼻塞、咽痒
病位在表
第八章 病因病机
先天之精主要藏于肾
合
肾精亏虚 精 精虚 水谷之精不足
后天之精由脾化生
精虚主要责之 脾肾
肾精不足的原因
(1)先天禀赋不足; (2)后天失养; (3)过劳伤肾; (4)脏腑精亏,日久及肾。
儿童生长发育不良(五迟、五软等) 身材矮小,智力低下, 骨骼痿软,动作迟钝; 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少经闭不孕 性功能减退; 成人早衰,脱发齿松, 头晕耳鸣耳聋,腰膝酸软, 体弱多病、未老先衰等。
较完备的病因病机和证候学专著,其内 容涉及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
中医病机学的创新与进步
宋· 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归纳小儿“易虚易实”、“易寒易
热”的病机特点,首次对儿科病机进行全面阐述。 金元四大家对病机理论各有建树,如刘完素认为“六气皆从火 化”;张子和主张邪盛致病学说;李东垣确立“阴火的病机概念; 朱震亨倡“相火论”,提出“阳有余,阴不足”及对“六郁”病 机的阐发等,都各树一帜。 明清时期,薛立斋强调脏腑病机变化以脾胃与肾命为主;张介宾 重视阴阳理论和命门学说,提出“阳非有余,阴常不足”之论; 温病学派创立了卫气营血与三焦理论,用来阐明外感热病的病机 规律,并作为辨证论治的依据,是对病机学的重大发展。 晚清王清任著《医林改错》,丰富了瘀血病机理论;唐宗海著 《血证论》,并有“脏腑病机论”专篇,对血证与脏腑病机作出 了突出的贡献。
中医病机学的源流
(一)病机理论肇源于《内经》: 阴阳失调病机学说的形成。 邪正盛衰决定病机属性之虚实 百病皆生于气 “病机十九条”奠定脏腑病机与六气病机的
理论基础◆ 。 此外,《内经》还对外感病和许多具体的病 证病机作了讨论和描述,如伤寒病机、痹症、 肺咳。
病因病机学说-中医基础教学课件
肝火上炎----目赤肿痛
中医基础理论
2) 火热易扰心神
3) 火热之邪入于营血, 易影响心神。
4)
“诸躁狂越, 皆属于火。”
中医基础理论
3) 火热之邪易伤津耗气
(热盛→津亏→阴气虚) 气随津泄---津亏气耗
“壮火食气”
中医基础理论
4) 火热易生风动血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常见症状:
中医基础理论
风性善行而数变 善行----病无定位,游走不定
风痹-----也称“行痹” 数变----发病迅速,变化多端
风疹 《素问》: “风者,善行而数变”
中医基础理论
3)风性主动
4)
5) 动: 动摇不定之意。
6) 《素问》: “风胜则动”,
7)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湿痹
湿疹
中医基础理论
(5)燥邪 凡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 称为燥邪。 温燥 凉燥
中医基础理论
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邪伤人最易伤人体的津液 ----津液亏虚
表现燥象:
中医基础理论
2) 燥易伤肺
3) 燥邪多从口鼻而入,最易伤肺
4)
-----肺燥咳嗽
5) 表现:
中医基础理论
气”、“戾气”、“毒气”、“乖戾 之气”等。
中医基础理论
疠气的传染途径: ①通过空气传染,经口鼻侵人致病; ②可随饮食、蚊虫叮咬、虫兽咬伤、皮肤接触等途
径传染而发病。 疠气所致疾病: 瘟疫病。
如痄腮(腮腺炎)、猩红热(烂喉丹痧)、疫毒 痢、白喉、天花、肠伤寒、霍乱、鼠疫,以及疫黄 (急性传染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爱滋病 (AIDS)、非典型性肺炎(SARS)、禽流感等。
病因病机学说诊治特点辨证论治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2022年学习资料
形成的源流脉络:-起源-奠基-充实-原始-春秋战国-秦汉-晋隋唐-→突破→发展-中西汇通→-振兴-宋金元清-清末民初-现代
形成的标志:-●基础理论体系的确立-、-《黄帝内经》的成书-第一部医学典-籍,誉为“医家之宗”-经—常道、 范-素问9卷81篇-《内经》-162篇,14万余字-灵枢9卷81篇
《中医基础理论》-成都中医药大学
绪论-重点:-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中医学-。是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及其摄生康复,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 ●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古代哲学-相结合的综合学科。-●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和-特点。具有浓郁的 国传统文化特色
●明清时期温病学说形成:-※明、吴又可《瘟疫论》-创“戾气学说”(新的病原学说创始-※清、叶天士《温热病篇 -温病学家-创“卫气营血辨证”-※清、吴鞠通《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清、薛雪《湿热病篇》-深化湿热 证论治-※清、王孟英《温热经纬》-发展了温病诊治
后四人被誉为清代“温病四大家-至此,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温病辨-证诊治的理论和方法,使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 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难经》-“难”,有质难之意,即问答。全书共-有81个问答,称“八十一难”。-成就-在《内经》基础上有所发 ,尤以脉-诊和针灸治疗较《内经》更详。-《内》、《难》二经的成书,己为中-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辨证论治体系的确立和应用-《伤寒杂病论》—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或称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作者:-东汉末 名医张仲景。在《内》-《难》-基础上,总结前人成就,结合自己临证经-验而著成。经后人整理分为《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两书。张氏被后人誉为“医-家之圣”
△中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的提倡。-1956年以来,-国家大力提倡中西医结-近30年来,用现代科学研究中医的 -作取得较大进展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病因病机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病因病机学说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的经验总结,其中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病因病机学说是指中医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机理的认识与解释。
了解病因病机学说对于准确判断疾病的性质以及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1. 概述在中医理论中,病因是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而病机则是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与规律。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病因主要包括外感、内伤、情志、饮食等方面,而病机则包括邪正斗争、脏腑功能紊乱等方面的内容。
2. 病因学说2.1 外感病因外感病因是指来自外界的各种病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疾病。
中医将外邪分为六种:风、寒、暑、湿、燥、火。
不同的外邪入侵人体会导致不同的病症,这与人体体质和处于的环境有关。
2.2 内伤病因内伤病因是指人体内脏器官功能失调或损伤导致的疾病。
内伤的原因可以有多种,如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情志不畅、生活作息不规律等。
内伤导致的疾病多属于慢性病,发展缓慢但危害较大。
2.3 情志病因情志病因是指由于人的情绪变化所导致的疾病。
中医认为气机运行受情志的刺激而变化,情志不畅可能导致气机紊乱,从而引发或加重疾病。
常见的情志病因有喜、怒、忧、思、悲、恐等。
2.4 饮食病因饮食病因是指人体摄入的食物与饮品对于健康所产生的影响。
中医将食物分为五味,即酸、甘、苦、辛、咸。
不同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食物搭配可能影响人体的健康状况,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
3. 病机学说3.1 邪正斗争邪正斗争是指人体对外邪的抗争过程。
中医认为,人体内有正气和邪气两种力量,正气指人体的自身防御能力,保持正常生理功能;邪气指外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病理变化。
当外邪入侵人体时,正气会与之斗争,帮助身体恢复健康。
3.2 脏腑功能紊乱脏腑功能紊乱是指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疾病。
中医将人体内脏器官分为五脏六腑,每个脏腑有不同的功能。
当人体内某个脏腑功能失调时,就会引发疾病。
《中医基础理论》病机
3、邪气影响病情与病位 • 感邪轻者病情轻,感邪重者病情重。 • 受邪浅者成表证,受邪深者成里证, 表里同受成两感。 • 风邪轻扬多在肺,湿易阻气多伤脾, 疠气发病急骤易入里。
4、某些情况下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
疠气、虫兽伤、金刃伤、化学毒剂
医学课件 14
正邪相争胜负决定发病
1、正邪相争胜负决定发病与否 正胜邪 邪胜正 2、正邪相争决定证候类型
医学课件 23
复发
• 复发 疾病初愈或疾病的缓解阶段,在 某些诱因的作用下,引起疾病再度发 作或反复发作的一种发病形式。 • 复病 由复发引起的疾病。 • 引起复发的机理 余邪未尽,正气未复,同时有诱 因的作用。
医学课件 24
复发的基本条件
• 邪未尽除 余邪留于体内,为复发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 正虚未复 正气虚,邪虽尽,稍有不慎也会出现旧病 复发。 • 诱因 如新感病邪,或过于劳累,均可助邪而伤 正,使正气更虚,余邪复炽,引起旧病复发, 其他如饮食不慎,用药不当,亦可导致复发。
形瘦骨立大肉尽脱毛形瘦骨立大肉尽脱毛发枯槁手abnormalmetabolismbodyfluidsabnormalmetabolismbodyfluids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82828383停留脏腑经络阻滞气机汗吐下等津液大量亡失气无所附汗吐下等津液大量亡失气无所附津液亏损血失其濡养血燥生风津液亏损血失其濡养血燥生风津液耗损血行瘀滞不畅津液耗损血行瘀滞不畅血脉瘀阻而致津液输布障碍血脉瘀阻而致津液输布障碍8484pathologicalmechanismfiveendogenousevils8585windwindqistirringwithinqistirringwithin指因体内阳气亢逆变动而形成的以眩晕肢麻抽搐震颤等为基本特征的病理状态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病机【35页
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必须通过机 体内部阴阳失调才能形成疾病。因此阴阳失 调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依据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十六分。
二、阴阳失调
2、阴阳盛衰与寒热变化
疾病过程中,寒热属性随病体阴阳消长 盛衰变化而变化。
阴阴阳阳偏偏衰胜::阴阴或或阳阳单单方方面面的的量量绝绝对对低超于过正正常 水常平限,度所(引胜起出寒)热,虚从损而的引反起映寒的热一壅种盛病反理映概括 。的阴一虚种则病热理、概阳括虚。则阴寒胜。则寒、阳胜则热。
3.火易心肝生火火风上上炎炎动— —血口 目舌 赤生 肿疮 痛 、颈4生项.火强风易直:、耗热角灼气弓肝反伤经张,津筋。脉失养,四肢抽搐、两目上视
动血:热迫血妄行,导致各种出血病症5.火易致肿疡源自热入血分,遏阻营血:化腐成脓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十六分。
温、热、火
1、程度来分:渐进、渐强。 2、病气来分:温、热属外淫。
风为外邪致病先导,其它病邪常依附其致病、
风湿痹痛、风火牙痛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十六分。
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二:暑邪Summer-Heat
暑病发生在夏至之后,立秋之前,暑无内生。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 病多见高热、面红目赤、大汗、脉洪数
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口渴多饮、气短乏力,气随津脱则昏迷
火则内生。
3、以正气而言:火是人体正气之一,
藏于脏腑,具有温煦、生化功能。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九点 十六分。
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四:燥邪
Dryness
温燥(初秋,燥与热结)
凉燥(深秋,寒与燥结)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风为外邪致病先导,其它病邪常依附其致病、 风湿痹痛、风火牙痛
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二:暑邪Summer-Heat
暑病发生在夏至之后,立秋之前,暑无内生。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暑 病多见高热、面红目赤、大汗、脉洪数
3.暑多挟湿。
口渴多饮、气短乏力,气随津脱则昏迷
A. ,暑热升散 ,蒸腾水湿,弥漫空间 暑夏季多雨 病多见:高热烦渴 ,汗出、胸闷恶心 ,头重 B.,乘凉露宿 ,恣饮生冷,伤脾生湿。 身倦 便溏不爽。(中暑)
1、阴阳失调与发病
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必须通过机 体内部阴阳失调才能形成疾病。因此阴阳失 调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依据
二、阴阳失调
2、阴阳盛衰与寒热变化
疾病过程中,寒热属性随病体阴阳 消长盛衰变化而变化。 阴阳偏胜:阴或阳单方面的量绝对超过 阴阳偏衰:阴或阳单方面的量绝对低于 正常限度(胜出),从而引起寒热壅盛 正常水平,所引起寒热虚损的反映的一种 反映的一种病理概括。阴胜则寒、阳胜 病理概括。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则热。
三: (热、温)邪 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为火阳邪,其性炎上
火、热升腾上炎 胃火上攻—牙龈肿痛 2.火易扰心神 风热上壅—头痛、咽喉肿痛 心火上炎—口舌生疮 3.火易生风动血 肝火上炎—目赤肿痛
4.火易耗气伤津 视、颈项强直、角弓反张。 动血:热迫血妄行,导致各种出血病症 5.火易致肿疡
热入血分,遏阻营血:化腐成脓
1.外感性: 多从肌表、口鼻侵入人体。 2.季节性: 例夏多暑病,秋多燥病等。 3.地区性: 西北高原地区多寒病、燥病,
东南沿海地区多湿病、温热病。
4.相兼性:六淫邪气可单独致病,又可兼狭
致病。风热感冒,湿热泄泻。
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一、风Wind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风邪具有轻扬、升散、向上、向外的特点 2.风善行而数变 风邪易侵犯人体上部,使腠理疏泄开张 出现头痛、鼻塞咽痒、项背疼痛、汗出恶风 善行: 病变 部位不固定 3.风性主动 (游走性关节疼痛) 数变: 致病急、变化快(中风) 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点 ——抽搐、震颤、 4. 风为百病之长 ,易兼诸邪
功能
功能
功能
物
物
物
质
质
质
阳胜则热
阴虚则热
功能
功能
功能
物 质
物
质
物
质
阴胜则寒
阳虚则寒
二、阴阳失调
3、阴阳盛衰与疾病转归
阴阳消长盛衰变化是疾病好转、 痊愈或恶化、死亡的根本机制。
三、气机失常 气滞 —气机郁滞而流通不畅
气逆 —气机当降不降反升 Reversed Flow of Qi 气陷—气的上升不及、升举无力 Settle Of Qi 气闭 — 气出入障碍,闭郁于内不能外达 Stagnation Of Qi 气脱 —气不内守而大量外散脱失
B、邪不胜正,里邪出表,病势好转
3. 正邪盛衰与虚实变化(变化)
实证与虚证既可以互相转化又可以相兼为病
4. 正邪盛衰与疾病转归(结果)
正气:指人体内部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 包括人体禀赋充盛,体质健壮,脏腑组织器 官、经络及气、血、津液、精等功能活动的 健全,是人体各种生理机能的总称。
人体的禀赋强弱,体质类型不同,其正 气盛衰的情况就不同,发病情况有所差异, 病理及转归也不一样。
疫:“民皆疾也”传染的意思 疠:天地间一种不正常之气
致病特点:急、强、似
Bird plague
二、内伤致病因素
2.饮食
1.七情
伤及脏腑 影响气机 影响病情变化
3. 劳逸
过劳: 劳 力、劳 神、房劳。 过逸: 久卧伤气 久坐伤肉
不节 不洁 偏嗜
二、内伤致病因素
一、七情: 人的喜、怒、忧、思、悲、恐、 惊七种正常情志活动。
Exhaustion Of Qi
Stagnation Of Qi
思考题 1、六淫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2、痰饮形成与哪些脏腑有关? 3、阴阳失调如何贯穿疾病的全 过程?
(暑无内生) 内生“五邪” 内风 阳气亢逆变动而成.例:肝阳化风 阳盛 邪郁化火而成 内火 例:五志化火,阴虚生热 内湿 脾失健运而成.例:痰饮内停.水肿 内燥 津亏阴虚而成.例肺燥、肠燥 阳虚温煦不足而成. 内寒 例:心阳虚、肾阳虚衰
、
二、 疫疠
Pestilence
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温疫`戾气)
阴胜则寒:1、全身或局部寒冷征象。 2、寒邪不伤津,阳不化阴液 的分泌物、排泄物清稀。
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六、 湿邪 长夏主气 (大暑~白露)Damp
1.湿为阴邪,易阻气机、伤阳气
气机升降失常,常见胸闷、脘腹 2.湿性重浊 痞胀、小便短涩、大便不爽。 重:沉重—-肢体沉重、头坠重、乏力、 致病 关节疼痛重着。 3.湿性粘滞 (粘腻、停滞) 浊:分泌物、排泄物秽浊不清。 A:病程——难愈易起伏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B:病症——粘滞性 与阳位相对而言,机体的下部或较低的部位
Blood Stasis
三、诊断要点 致病特点+ 舌质紫暗、 脉细涩、沉 弦或结代。
一、正邪相争
Struggle between the Healthy Qi and the Pathogenic Factor
1. 正邪相争与发病(发生) 2. 正邪盛衰与病势(发展)
A、正不胜邪,表邪入里,病势恶化
破坏人体自身相对平衡状态而
引发疾病的原因。
中医认识病因的方法主要是 以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对症状、 体征的分析来推求病因。 “审证求因 ”“天人相应”
病因
气候因素 六淫 疫疠 生活因素 情志 饮食 劳逸 外伤 病理产物 痰饮 瘀血
结石
六 气
太过 不及 急骤变化
导致人体发病
六 淫
六淫致病共同特点:
肺喜濡润而清肃。肺与大气相通,外 合皮毛,开窍于鼻。 燥邪犯肺—干咳少痰,或痰粘难咯。
五、 寒邪Cold 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伤寒—寒邪伤肌表
中寒—寒邪直中脏腑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2.寒性凝滞 (凝结、阻滞)
寒凝经脉气血:(不通则痛) 头项强 3.痛、筋骨疼痛、脘腹冷痛 寒主收引 (收缩、牵引) 指寒邪能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肌 肉收缩而挛急的致病特点 4.寒性清澈
病势变化、疾病转归: 表邪入里—正虚邪盛 、失治、误治、 直中等原因 里邪出表—正复邪衰驱邪外出
邪胜正负
正胜邪负 病入里、病重 病愈、邪有出路
二、阴阳失调
Incoordination Between Yin And Yang
疾病过程中阴阳失去相对的协调与 平衡的病理状态。(包括脏腑、经络、气血
等机能与物质相互关系的失调,以及表里、出入、 升降等气机的失常)
痰饮
Phlegm Retention
肺脾肾三焦气化失调导致水津停 滞的产物。质地稀为“饮”,稠为“痰”。 无形之痰:表现有痰饮的特殊症状和 体征但又看不到排出实质性痰浊或饮 液一类病证。 一、形成与分布 “积水成饮,饮凝成痰” “百病多因痰作祟”
痰饮
Phlegm Retention
二、致病特点 1、阻滞经脉气血运行 2、阻遏脏腑气机升降 3、影响机体水液代谢 4、易于上扰蒙蔽神明
致病特点:1、直接伤及脏腑 2、影响脏腑气机 3、影响病情
心
喜则气缓
1、气机涣散不能收持 2、神气涣散而不藏
怒则气上
1、疏泄失常上逆 2、肝不藏血而出血
悲则气消 忧则气郁
思则气结
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
三、其它致病因素
外伤、烧烫伤、冻伤、虫兽伤
四、可致病的病理产物
1.痰饮: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 2.瘀血: 体内有血液停滞 3.结石:体内形成的沙石样物
生风:热灼肝经,筋脉失养,四肢抽搐、两目上
温、热、火
1、程度来分:渐进、渐强。 2、病气来分:温、热属外淫。 火则内生。 3、以正气而言:火是人体正气之一, 藏于脏腑,具有温煦、生化功能。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四:燥邪Dryness
温燥(初秋,燥与热结) 凉燥(深秋,寒与燥结)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
第 四 章
病因病机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本章学习要求:
1.重点掌握“六淫”各自的性质与致病 特点。 2.掌握七情的致病特点。 3.了解疫疠、饮食、劳逸、痰饮、瘀血 的致病特点。 4.理解正邪相争、阴阳失调与疾病的发 生、发展、变化的关系。
(Etiology)
实Sthenia-Syndrome:是以邪气亢盛为矛盾的
主要方面的病理反应。虽然邪气亢盛但正 气并未虚衰。“邪正俱盛”所形成斗争激 烈,病症有余的病理特点。
虚Syndrome
Of
Deficiency:是以人体正气不
足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的病理反应。有先天、 后天之分。虚的病理特点表现为正气对于 邪气的斗争无力,病症反应不足,不论其 邪气盛衰如何,概属于虚。
三、诊断 临床病证结合舌苔滑腻,脉滑或弦, 形体胖瘦等综合分析,作出诊断。
瘀 血
一、形成与分布
Blood Stasis
已经失去其本身生理功能的血液凝 聚在机体某部而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
1、气虚、气滞、寒邪导致血的运行不畅。 “血行失度” 2、外伤、气虚、血热迫血导致血离经脉。
“离经之血”
瘀 血
二、致病特点 1、疼痛 2、肿块 3、出血 4、瘀斑 5、紫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