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无线网络干扰原因及解决方法

合集下载

SM网掉话、话务均衡及通话干扰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SM网掉话、话务均衡及通话干扰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GSM网掉话、话务均衡及通话干扰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讨论了GSM数字移动通信无线系统网络优化问题;分析了目前网络中掉话、干扰、话务不均衡等一些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给出了解决这些常见问题的网络优化方法及经验。

摘要讨论了GSM数字移动通信无线系统网络优化问题;分析了目前网络中掉话、干扰、话务不均衡等一些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给出了解决这些常见问题的网络优化方法及经验。

关键词GSM网络掉话干扰话务均衡优化1 掉话——在移动通信中,掉话是指在分配了话音信道(TCH)后,由于某种原因,使呼叫丢失或中断,正常通话无法进行的现象。

掉话对系统接通率等指标虽没有重大影响,但却给用户造成许多不便,是目前用户投诉的热点。

掉话是用户衡量企业运营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企业必须予以重视。

1.1 产生掉话的原因——根据OMC-R话务分析、CQT呼叫质量拨打测试、无线场强测试以及结合基站实际运行状况,掉话产生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1)手机在移动过程中,进入无线覆盖盲区请求切换不成功产生掉话。

——(2)"远端孤岛效应"产生掉话。

由于天线较高(或其它原因)使小区覆盖范围较大,导致频率复用的距离缩小或有小区覆盖交叠,产生同频及邻频干扰,造成掉话。

——(3)FHU成FLT状态,导致掉话。

BTS中FHU单元是连接FU和CU的跳频单元,如果FHU成为FLT状态,将严重影响通话正常接续,CU、FU连接不畅或有误,产生掉话。

——(4)从COMBINER出去至天线的电压驻波比较大导致掉话。

由于从COMBINER出来经天馈线连接至天线的电压驻波比VSWR较大,导致BTS收发信性能下降,使该小区内的手机接收到的信号品质变差,最终产生掉话。

——(5)天线实际发射方向偏离数据定义方向,使得无线覆盖范围发生变化,出现信号特弱甚至盲点的地方,手机进入该小区时就会发生掉话。

——(6)越区切换不成功产生掉话。

由于越区切换参数如:上行电平切换门限(L-RXLEV-ULH)、上行质量切换门限(L-RXQUAL-ULH)、下行电平切换门限(LRXLEV-DLH)、下行质量切换门限(L-RXQUAL-DLH)、以及切换功率控制参数(U-RXLEV-DLP、URXLEV-ULP、L-RXLEV-ULP、L-R QUAL-ULP、U-RQUAL-DLP、U-RQUAL-ULP、L-RXLEV-DLP、L-ROUAL-DLP)、切换余量(H0-MA GIN)等定义不合理,致使越区切换失败,产生掉话。

GSM基站受外部干扰排查方法V4

GSM基站受外部干扰排查方法V4

GSM基站受外部干扰排查方法随着无线电子设备种类增多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其它运营商基站因频率漂移,对我公司的基站形成了干扰,造成主叫拨通困难、通话过程中无声、手机无故来电提醒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公司业务正常运营。

对此,必须通过有效途径,及时发现受干扰区域和定位受干扰程度,以最大程度减少频率受干扰带来的影响。

一、授权频段根据最近信息产业部的对无线频率授权情况,广西移动可使用的频率如下:注:E-GSM频段即将退网,因此优化过程中尽量少用。

我公司可使用的频率资源具体如下:移动公司可用频率资源从目前来看,电信CDMA基站的发射频段(下行信号)为870~880MHz,我公司上行信号(手机发射信号)EGSM频段为885~890MHz、普通900M频段为890~909MHz。

如电信CDMA基站发射滤波的器件有问题,则可能会产生885MHz以上频段的泄漏信号,而CDMA基站发射功率比手机发射功率要强得多,泄漏的带外信号就会对我公司手机用户造成严重干扰。

此时,通过路测往往无法发现信号有干扰存在,因为受干扰的是上行信号。

信息产业部下发的关于CDMA和GSM基站隔离度要求如下:信部无[2002]65号关于800MHz频段CDMA二、爱立信和华为基站频率干扰排查流程对于GSM基站频率干扰排查,建议纳入每周日常优化工作中,做到及时发现并尽早解决。

进行外部频率干扰排查时,首先可以通过现网的话务统计或FAS测量来发现受干扰小区;然后再通过小区上行空闲信道干扰监控来确定干扰严重程度,并做出基本的判断,尝试调整频点是否能消除干扰;最后是对现场进行扫频,定位出干扰源位置,或是对基站的主设备及天馈系统进行检查,消除由于硬件故障所造成的干扰现象。

基站频率干扰排查流程具体如下:四、基站频率受干扰排查方法 (一)爱立信基站上行受干扰排查 1、通过话务统计方式发现受干扰小区爱立信基站开启上行空闲信道干扰测量之后,会统计在每个时段内计入不同干扰带(ICM1~5)的数量,通过各个干扰带的统计占比来判断是否存在上行干扰现象。

GSM网络单通和解决方法探析

GSM网络单通和解决方法探析

GSM网络单通和解决方法探析摘要通过对话务建立全程所经过的各个环节进行故障定位分析与诊断,从而找出单通可能产生的原因,确定故障位置,并进行排查。

关键词单通;无线;交换;故障定位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6-0195-02云浮随着神州行大众卡的快速发展与博彩日等情况的出现,客户规模也越来越大,网络规模也越来越大,拥塞、单通等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单通问题是gsm网络中一种严重影响网络服务质量、对用户影响较大的故障,该故障发生在通话行为已经建立,但是通话中的客户却听不到一方或双方的声音,但是此时已经开始产生话费。

由于话务已经建立,但从各项的网络质量指标来分析是很难发现单通的,只能通过分析发现某个方向话务通话时间过短或客户投诉较多或靠coq测试来发现。

目前移动使用的gsm网络从结构上分为无线和交换两个部分,所有的话务建立都需要通过这两个部分,因此,导致“单通”情况发生的起因也需要从这两部分进行分析与查找,具体分析如下。

1 无线侧单通若在某个特定区域或几个区域都出现客户拨打电话单通室,且出现时间比较集中、单通频次较高,则可初步故障定位为无线系统引起的单通。

无线系统主要由ms、bts与无线链路3个部分组成,下面我们将从话务建立各环节进行分析单通现象产生原因。

1.1 ms上行信号较弱在移动通信中,上行链路负责是传递ms到bts的话务,也就是ms的发射功率。

由于市场上ms种类与型号很多,且客户发展迅速,导致很多ms都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入网许可测试或测试量不足,特别是山寨机,导致ms语音设备故障或发射功率较小,且距离bts较远,造成上行链路恶化,导致上行语音质量恶化,从而导致单通,这也是目前最常见的、最容易发生单通的地方,目前主要通过客户换机测试多次才可定位。

1.2 bts发射功率较小下行链路则是从bts到ms的话务,也就是bts的发射功率。

为了提供更好的通话质量,满足越来越多的客户通信需求,bts建设的也越来越密,导致bts的发射功率也在逐步减小,这就有可能导致bts因下行功率较小,引起下行语音信号恶化,导致单通。

GSM-R网络干扰类问题分析

GSM-R网络干扰类问题分析

GSM-R网络干扰类问题分析莫远俊【摘要】介绍GSM-R网络的干扰类型和处理方法,并结合沪杭高铁、宁杭高铁、宁西线、合福高铁干扰类问题排查处理的典型案例,对GSM-R干扰类问题的分析判断、处置措施及处理效果进行论述,总结GSM-R干扰类问题的排查方法和处置措施,对今后GSM-R网络干扰类问题的排查处置具有指导作用.【期刊名称】《上海铁道科技》【年(卷),期】2018(000)004【总页数】3页(P79-79,91,92)【关键词】GSM-R;干扰类型;无线网络优化;CTCS-3;基站【作者】莫远俊【作者单位】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电务处【正文语种】中文目前,网络干扰已成为影响GSM-R网络质量的主要因素,它对话音质量、掉话、切换、接通等指标均有显著影响。

它不仅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行,严重影响客户感知,而且是 C3(CTCS-3)降级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处理解决干扰类问题是无线网络优化的首要任务。

1 干扰类型干扰类型可以分为同邻频干扰、互调干扰、阻塞干扰、杂散干扰、多径干扰。

在GSM-R网络中最常见的干扰有同邻频干扰、互调干扰。

本文主要研究了干扰在GSM-R网络中的类型及处置措施。

2 典型案例分析2.1 沪杭高铁GSM-R邻频问题处理车载CTCS-3列控信息的线路要求采用单网交织覆盖组网方式,基站间距一般在3 km左右,目前频率复用方式主要有6频组、7频组、8频组3种,同频基站距离18 km左右。

在某些特殊区段,例如枢纽地区频率复用距离缩短,就需要通过优化避免产生同邻频干扰,主要控制干扰基站或受干扰基站覆盖避免重叠覆盖或参数优化解决。

下面主要讲一种干扰基站非直接作用受干扰基站实例。

沪杭高铁某区段频率配置见表1,HNX-YH02基站BCCH频点1008和YH-HZD01基站TCH频点1007有邻频关系。

表1 沪杭线频率配置列表?从覆盖区域看HNX-YH02和YHHZD01没有覆盖重叠区,无法直接相互干扰,见图1。

GSM无线网络干扰成因测试及解决方案

GSM无线网络干扰成因测试及解决方案

GSM无线网络干扰成因测试及解决方案GSM无线网络干扰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径传播:当无线信号经过建筑物等障碍物时,会发生多径传播现象。

这种现象会导致信号的多个版本在接收端同时到达,从而产生失真和干扰。

2. 天线阻塞:天线周围的障碍物,如建筑物、树木等,会导致信号传播的阻塞和衰减。

这会导致信号强度不足或跳变,从而产生干扰。

3. 电磁辐射干扰:电子设备、电源、电线等产生的电磁辐射会对无线信号产生干扰。

特别是在高密度电子设备的场所,干扰现象较为严重。

4. 邻频干扰:GSM网络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如CDMA、WCDMA等)频段相邻,频段间的干扰会导致通信质量下降。

针对以上成因,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 多径传播:使用智能天线系统可以减少多径传播干扰。

智能天线系统可以通过使用波束成型技术,选择性地接收、抑制多径信号,从而提升通信质量。

2. 天线阻塞:优化天线的安装位置和方向,尽量避免建筑物和障碍物对天线的阻挡。

在需要覆盖的区域设置多个天线,以提高信号覆盖率和强度。

3. 电磁辐射干扰:减少电子设备和无线信号源的电磁辐射,例如使用电磁屏蔽材料、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等。

4. 邻频干扰:对于邻频干扰问题,可以利用频谱监测技术,及时发现和管理邻频干扰源。

此外,对于干扰源较多的地区,可以考虑通过频段重叠和冗余,提高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此外,相关部门还可以加强对GSM无线网络干扰问题的监测和研究,促进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不断提升GSM无线网络的通信质量和用户体验。

综上所述,GSM无线网络干扰成因测试及解决方案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

通过深入研究干扰成因,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可以有效降低GSM无线网络干扰,提升通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在解决GSM无线网络干扰问题的过程中,还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5. 信道规划和优化:合理规划和优化GSM基站的信道分配,避免信道冲突和交叉干扰。

通过有效的信道管理,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抗干扰能力。

GSM移动通信网络上行干扰问题分析解决措施

GSM移动通信网络上行干扰问题分析解决措施

GSM移动通信网络上行干扰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摘要】上行干扰作为gsm系统运行中常见的问题,若不进行有效的控制,则会影响到移动通信网络质量和通话质量。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介绍了移动通信网络干扰的种类,在探讨gsm 系统上行干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处理措施,并进一步分析了相关上行干扰问题案例。

【关键词】gsm系统;上行干扰;处理;案例gsm移动通信网络在我国得到快速的发展,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并成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移动电话标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于通信网络质量和通话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gsm移动通信网络系统不断进行优化。

但gsm系统在运行过程时常遇到上行干扰的问题,这也是影响无线网络掉话率、基站覆盖范围和通话质量的重要因素,若技术人员不及时解决上行干扰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到通信网络的正常运作,引起用户对网络质量的不满,并且也会增加gsm移动通信网络的优化工作的难度。

因此,gsm系统上行干扰问题就成为了通信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探讨gsm系统上行干扰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处理措施,以确保gsm系统优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1.移动通信网络干扰的种类根据移动通信信号的特点,可将其所受的干扰按照下面几种方法进行划分:(1)根据频段划分为上行干扰和下行干扰上行干扰是指在移动网络上行频段上外界干扰源对基站产生的干扰。

(2)根据干扰来源划分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移动通信蜂窝系统一般采用频率复用技术以提高频谱效率。

这虽然增加系统的容量,但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的干扰。

2.gsm系统上行干扰问题的分析根据在实际网络优化工作中长期对上行干扰问题的分析,基本上可将其产生原因分为以下几类:(1)无线系统自身问题无线系统自身问题一般集中在天线器件、基站接收通路的问题上,由于基站子系统问题造成的上行干扰高存在以下规律:interferenceband统计值随话务量变化,话务量高时,interferenceband也随之增高,到深夜话务量降低后,interferenceband统计恢复正常。

GSM系统中的干扰分析

GSM系统中的干扰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翻译(2010届)题目GSM系统中的干扰分析学院名称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专业(班级)通信工程06-1班姓名(学号)许爽(20062284)指导教师孙永宣系(教研室)负责人丁志中GSM系统中的干扰分析摘要:在无线网络信息规划阶段,要得到期望小区间无线干扰的信息需要很多次测量。

下面介绍一个新的方法预测GSM中的无线干扰,不是通常在规划模拟系统中所使用的载干比c/i,而提出了一个适当的算法来规划数字系统。

该算法包括移动无线信道中的衰落统计,计算的概率是就误码率(BER)方面而言,数字质量门限超过了的可能性大小。

在GSM不连续发射(DTX)的好处在减少干扰方面已经被研究了,另外不连续发射DTX对业务负载干扰小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不连续发射DTX和业务负载因子的使用,可以使干扰由75%下降到63%。

Ⅰ引言自从1991年推出GSM系统以来,用户数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许多网络运营商面临着频率稀缺的问题,特别是在频率必须与邻国之间进行协调的城市或国家的边界地区。

一方面,可用的频率资源是有限的,另一方面高用户数量,这两方面都提高了有效频率分配的难度,而且不能在没有收到预期的无线电干扰的可靠信息下进行。

因此,规划一个高容量的无小区线网络如GSM系统,最准确的可能干扰分析是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

下面提供了一种预测GSM网络中干扰的算法,为简单起见只考虑下行信道的干扰问题,另外邻频信道干扰分析和同频信道干扰分析具有相同的准则。

Ⅱ规划过程图1描述的是一个简化的规划过程流程图。

GSM 无线网络规划过程可以大致分为六个步骤。

首先,基站收发信台(BTS 站点)被选中。

然后对每个基站覆盖范围进行了预测。

第三步,根据基站的覆盖信息,GSM 网络中小区的相邻关系被确定。

第四、五步,在小区格式化过程中考虑到小区间的相互作用。

第六步,确定每一个在规划区内地理位置上的基站收发信台BTS 的概率。

分配给给美国基站收发信台BTS 的概率决定了这个地理位置上的移动台和给定的BTS 相互间通信的概率。

(word完整版)GSM常见的干扰

(word完整版)GSM常见的干扰

G SM常见的干扰一、概述GSM常见的干扰在GSM系统中,为提高系统容量,必须对频率进行复用。

频率复用就是指同一频率被相距足够远的几个小区同时使用.同频复用小区之间的距离就叫复用距离。

复用距离与小区半径之比称作同频干扰因子。

对于一定的频率资源,频率复用越紧密,网络容量越大,复用距离越小,干扰就越大。

上述频率复用引起的干扰是网内干扰(或叫系统内干扰),除此之外,GSM网络还可能受到自身硬件设备所产生的干扰和来自其它系统的网外干扰。

干扰是影响网络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对通话质量、掉话、切换、拥塞均有显著影响。

如何降低或消除干扰是网络规划、优化的重要任务二、网络干扰产生的现象2。

1、当网络存在较大干扰时,手机用户经常会感觉到以下现象主被叫失败,主叫听到“嘟、嘟、嘟”后就掉线(不同的手机提示音可能不相同)。

通话过程中经常有断续、杂音、静音,甚至掉话。

2。

2、网络存在干扰时,从话统上看,会有以下现象上行干扰将体现在干扰带话统中.要结合干扰带门限设置和具体使用场景,例如边际网频率计划宽松,频点复用度不高,若话统中出现2级,就有可能存在干扰;而对于市区频率复用度大,若话统中出现4~5级,就要重点考虑是否有干扰存在。

SDCCH、TCH指配失败次数多。

掉话次数多或掉话率高。

切换成功率低。

接收电平/质量性能测量中出现高电平、低质量统计值比例高。

2。

3、路测会发现切换失败次数多。

高电平,低质量。

三、 GSM干扰源分类我们一般将干扰大致分为三类:硬件设备导致的干扰,网内干扰,网外干扰。

3。

1、硬件故障硬件的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器件的老化导致大功率输出时异常频谱出现;另一个是天馈器件产生互调信号。

3。

1。

1、故障TRX故障:如果TRX因生产原因或在使用过程中性能下降,可能会导致TRX放大电路自激,产生干扰。

CDU或分路器故障:CDU中的分路器和分路器模块中使用了有源放大器,发生故障时,也容易导致自激。

3。

1。

2、互调干扰天线老化、跳线接头氧化、或连接故障等导致互调产生,导致小区高干扰.天线输入接头的清洁程度,机械性损伤,或者多次拆装造成内部的镀银层损坏和遗留在接头内的金属屑;天线接头安装不紧密或密封不良;密封在保护罩内部天线阵子被腐蚀;天线输入接头到天线阵子的馈电部分被腐蚀。

铁路通信系统中GSM-R网络干扰问题分析与解决策略

铁路通信系统中GSM-R网络干扰问题分析与解决策略

14AUTO TIMEFRONTIER DISCUSSION | 前沿探讨1 引言GSM-R (GSM-Railway )网络是专为铁路通信而设计的无线通信网络,用于列车调度、列车控制、列车运行监控等关键应用。

然而,GSM-R 网络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干扰,如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电磁波辐射设备、自然环境因素等,这些干扰可能导致通信质量下降、通信中断等问题,对铁路安全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GSM-R 网络干扰问题的解决策略,对于保障铁路通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2 GSM-R 网络的概述2.1 GSM-R 网络的定义GSM-R 网络是一种专用的移动通信网络,主要用于铁路通信。

它是在GSM 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改进,以适应铁路运营的特殊需求。

GSM-R 网络采用TDMA 技术,能够提辛纬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郑州院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摘 要: 铁路通信系统中的GSM-R 网络是实现列车运行控制和信息传输的重要通信网络。

然而,GSM-R 网络常常受到各种干扰影响,从而影响其通信质量和稳定性。

本文对GSM-R 网络进行了一定论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GSM-R 网络存在的干扰问题,并结合GSM-R 网络干扰的特点,提出了具有一定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有助于降低铁路通信系统中的GSM-R 网络干扰问题,进而为铁路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铁路 通信系统 GSM-R 网络干扰Analysis of GSM-R Network Interference Problem in Railway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he Resolution PolicyXin WeiAbstract :T he GSM-R network in the railway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communication network to realize train operation control an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However, GSM-R networks are often affected by various interferences, which affect their communication quality and stability. On this basis, the interference problems of GSM-R networks are further analyzed in this paper, and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SM-R network interference, certain targeted solutions are proposed, which are helpful to reduce the interference problems of GSM-R networks in railway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then the article provides reliable guarantees for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railway communication systems.Key words :r ailway, communication system, GSM-R, network interference 铁路通信系统中GSM-R 网络干扰问题分析与解决策略供高质量的语音通信和数据传输服务,具有覆盖范围广、信道资源共享、安全可靠等特点。

无线通信系统的频率干扰原理分析及干扰解决方案

无线通信系统的频率干扰原理分析及干扰解决方案

无线通信系统的频率干扰原理分析及干扰解决方案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信息网络正在快速向以IP为基
础的下一代网络(NGN)演进。

未来全球个人多媒体通信的宽带化、移动化
的技术趋势,加之灵活性、便利性的市场要求,使得无缝覆盖、无线连接的
目标正在日益变为现实。

当前,各种无线技术呈现出百花齐放、百技争鸣的
局面,这在加速无线应用普及的同时,也因无线技术所固有的频率干扰而面
临不可忽视的问题。

 1、无线通信系统的频率干扰原理分析
 无线干扰的产生是多种多样的,原有的专用无线电系统占用现有频率资源、不同运营商网络配置不当、发信机自身设置问题、小区重叠、环境、电磁兼
容(EMC)等,都是无线通信网络射频干扰产生的原因。

工作于不同频率的
系统间的共存干扰,本质上都是由于发射机和接收机的非完美性造成的。

通常,有源设备在发射有用信号的同时,由于器件本身的原因和滤波器带外抑
制的限制,在它的工作频带外还会产生杂散、谐波、互调等无用信号,这些
信号落到其他无线系统的工作频带内,就会对其形成干扰。

 对于无线系统而言,发射机在发射有用信号时会产生带外辐射,它包括由于调制引起的邻频辐射和带外杂散辐射。

接收机在接收有用信号的同时,落。

GSM网络干扰源分析及排查

GSM网络干扰源分析及排查

GSM网络干扰源分析及排查【摘要】在gsm网络系统优化过程中,各种潜在的干扰源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产生,严重影响到了gsm无线网络的正常运行。

本文通过介绍网络干扰源排查流程的优化工作,围绕主干扰源数量、天线方向及现场排查波形法综合分析了干扰源排查流程,并总结了干扰源整改排除方法,可供参考。

【关键词】gsm无线网络系统;干扰源;优化流程;波形分析法随着我国移动通信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移动用户数量日益增加,无线网络的服务质量成为了运营商重点关注的焦点。

影响网络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网络容量、网络覆盖和网络干扰,而网络干扰给网络质量带来的影响是最为明显的。

在gsm网络系统优化过程中,各种潜在的干扰源会影响到无线网络掉话率、分配成功率和来电接通率等系统指标,严重影响到移动用户的通话质量,这也是移动用户投诉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往的干扰源排查方法由于具有一定的缺陷,在排查过程中往往会忽略了次要干扰源点,经过长期的逐渐积累就会影响到网络指标及网络服务质量。

因此,面对网络干扰源问题,系统管理人员必须探索出一套优化干扰源排查的新方法,从而提高网络干扰源排查工作的效率及网络服务质量。

1干扰源排查流程优化gsm无线网络系统干扰源排查方法优化,即在现场工作前先搜集统计数据、三维地图、周边基站情况等基础信息,再基于天线原理及电磁波原理对干扰源个数、干扰源天线类型、天线高度及方向等进行预判,使得到现场工作前做到心中有数。

gsm无线网络干扰源排查方法优化,主要是前期排查流程的优化,从各个环节运用详实资料分析检测,认真细致地做好实地排查前的判断,而且重点在如何准确地确定基站的主干扰源。

干扰排查工作一旦到了现场进行实地排查,就将会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而前期所做的工作越详细,越能够提高现场排查工作的效率。

优化后的干扰排查流程运用科学的方法,详细地记录并分析了无线网络方方面面的数据显示的基础情况,在未到实地排查前就能基本确定主干扰源,避免了在现场工作的摸索,可集中精力,直扎问题根源点,进行设备整改,迅速排除干扰。

GSM网掉话原因分析及解决思路

GSM网掉话原因分析及解决思路
用 户通 话 感 知 。
[ 关键词 】 S 系统 GM
1前 言 .
干扰
掉话
切换
故障
23弱 覆 盖 或深 度 覆 盖 原 因造 成 的掉 话 . 随着 G M 网用户数量不 断增多 G M基站 的规模越来越大 ,基站 S S 分布也 日渐密集 , 相应 的网络覆盖 日趋完善 ; 由于无线 电波 的穿透能 但 力和绕射能力不可避免 的在一些 场景下 受限较 大,因之还存在一些室 析 及 魑决 思 路
中 国联通 西安 分公 司运 维部 网优 中心 徐 浩硕 贫艳玲
[ 摘 要】 文章总结了 G M 无线系统掉话的各种原因, S 包括干扰 、 切换 、 弱覆盖 、 硬件故障 、 核心 网以及直放站等原 因; 结合 实际工作 对各种掉话原因进行 了分析 , 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能帮助 网优人 员准确 、 提 高效的定位并解决 GS 系统掉话 , M 降低掉话率 , 改善
明确的告警信息 , 但从基站 的网络性能指标上 , 可以明显的看到指标 恶 化, 表现在掉话率会有明显的升高 。一般情况下 , 当小区的性能指标 突
发恶化 , 首先应该怀疑设备存在硬件故障或隐性故障, 需要排除 。 另外 , 馈线损伤 、 进水 、 打折和接头处接触 不良造 成天馈驻波 比过 高, 或分 集 天 线 的两 副 天 线 之 间 隔 离 度 、 位 及 俯 仰 角 设 置有 差别 也 都 方
掉 话 是 指 用 户 在 通话 过 程 中 由于 非 正 常 原 因 造成 的 通 话 终 止 , 是 反映网络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 也是造成用户投诉的一个重要 原因 ; 在
ki p 指标中 , 掉话率也是考核 网络质量 的一项重要指标 , 它能很直接 的 反映网络的质量 , 以, 所 降低 网络掉话率是网络优化中的一项重要 的工 作. 文章就引起无线掉话的各种原因进行总结分析 , 合网络优化过 并结 程中的一些经验, 于不 同原因引起 的掉话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对 2GS 掉话原 因分析 。 M ,

GSM多径干扰分析

GSM多径干扰分析

GSM多径干扰分析无线射频信号的多径效应是一个RF信号从基站发出,一路信号直线到达某移动台,而另一路或多路信号是经过墙壁、山体等物反射(或光纤直放站分布系统)才到达该移动台,由于后面的多径信号在路径的延长必然导致时间的延迟。

既多径信号在时间上是离散的,在CDMA通信系统中,通过采用RAKE接收机,可能同时解调多个路径信号,很好地解决了多径效应问题,而GSM系统中由于无RAKE接收机,使得多径干扰成为影响GSM无线质量的一因素,所以我们必须关注和重视GSM多径干扰问题。

本文在下面将介绍到①、GSM多径效应的产生;②、减轻GSM多径效应的方法;③、工程及优化过程的应对方法。

一、GSM多径效应的产生在某些情况下,多径效应延迟导致信号重叠,接收端收到干扰。

这经常称之为码间干扰或者是ISI。

因为信号的形状表达了要传送的信息,接收端在解调信号的信息时会出错。

如果延迟足够大,包中还会有比特错误。

接收端不能区分符号,正确理解相应的比特。

由于这会导致严重的冗余检错(CRC)错误和重传,无线性能表现会比广州的交通还糟糕数字传输的引入带来了另一问题是时间色散。

这一问题也起源于反射,但与多径衰落不同,其反射信号来自远离接收天线的物体约在几千米远处,图1为时间色散一例。

由基站发送“1”、“0”序列,如果反射信号的达到时间刚好滞后直射信号一个比特的时间,那么接收机将在从直射信号中检出“0”的同时,还从反射信号中检出“1”,于是导致符号“1”对符号“0”的干扰。

图1 时间色散在GSM系统中,比特速率为270kbit/s,则每一比特时间为3.7 s。

因此,一比特对应1.1km。

假如反射点在移动台之后lkm,那么反射信号的传输路径将比直射信号长2km。

这样就会在有用信号中混有比它迟到两比特时间的另一个信号,出现了码间干扰。

二、减轻GSM多径效应的方法时间色散似乎是个很棘手的问题,不过在GSM系统中采用了自适应均衡技术,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得以缓解。

第4讲 GSM-R系统中的干扰分析理论教材

第4讲 GSM-R系统中的干扰分析理论教材
频段为885-889MHz,两系统之间只有5MHz保护带,会发生 CDMA系统基站和直放站的发射造成对GSM-R系统基站和 直放站的接收产生有害干扰。
强信号干扰的处理: l) 在铁路地域内设置CDMA基站前, 须将台站资料报送
当地无线电管理机构和铁道部, 以便铁路GSM-R基站协
调规划。
2) 铁路GSM-R基站在建设前, 应调查相关地域内CDMA基
干扰对GSM-R网络产生的影响:
手机用户的现象
– 通话时经常听不到对方的话音,背景噪音大。 – 固定打移动、移动打移动经常在听到“嘟、嘟、 嘟”后就掉线,该声音与手机有关。 – 通话过程中经常有断续感,经常掉话。
路测的现象
– 切换困难。
话务统计的现象
–拥塞率高。
–掉话率远高于其它小区。
–切换成功率低。
线电管理机构的协调下, 由中国移动调整其GSM 系统的
频率配置, 在铁路车站及铁路轨道沿线两侧一定区域以
外使用。
(2) 强信号干扰 这种干扰是指合法的信号占用合法的频率, 由于 功率过强造成邻近频段接收设备阻塞。 通过GSM-R系统的工作频段可以看出,由于CDMA系
统基站发射频段为870-880MHz,铁路GSM-R系统基站接收
另外, 对同频干扰的解决措施也同样适用于邻频干扰。
4.5 互调干扰
互调干扰是指当两个以上不同频率信号作用于一非 线性电路时,将互相调制产生新频率的信号输出。如果 该频率正好落在接收机工作信道带宽内,则构成对该接 收机的干扰,成为互调干扰。 互调干扰可能是外部信号与发射信号混合产生;也 有可能完全是两个外部信号产生,它们只是借助接收机
• 铁路GSM-R系统使用该频段的地域范围是:在直辖市、
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城区,GSM-R系统协调的覆盖

GSM无线网络拥塞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GSM无线网络拥塞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解决无线网络的话务拥塞的方法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是通过硬件调整来实现,第二 是通过调整 Database 中的相关参数来实现。对于长时间拥塞率超标的基站和地区,应首先 考虑第一种方法。硬件调整可分为以下几种方式:一、在高话务地区建立新站以分担邻站的 话务,减少邻站的话务拥塞,或增加共站的 1800M 基站以分担 900M 基站的话务,或在室 内可以增加微蜂窝分布系统已分担宏蜂窝的话务。二、在不影响覆盖的前提下,调整高拥塞 基站的天线高度及俯仰角,以降低 TCH 拥塞率。三、对高拥塞小区通过增加载频的办法来 实现。四、对话务不均衡小区可通过调整超闲小区载频的办法来减少拥塞,提高网络利用率。 这四种方法无疑是解决问题最根本的手段。
对于那些由于受到网络资源限制一时难以通过硬件调整的基站或偶然出现短期话务高 峰的低容量站,可以考虑第二种方法。参数调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设置小区最小接入电平
通过设定小区最低接入电平来限制高拥塞小区接入的移动用户数。相关参数: rxlex_access_min。根据 C1、C2 的计算公式,如果加大了高话务量小区的这个参数值以减少 C1 或 C2 的值,让移动台在选择服务小区时,在接收信号电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优先选 择相邻话务较闲的小区。 二、设置小区 TA 值
对于由于干扰或硬件设备故障等原因引起的 TCH 信道拥塞,前面已提到了相应的解决 办法。
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工程中的话务量预测和设计不够准确,小区数据库参数设置 不够合理,造成小区之间的话务吸收不平衡,超闲小区造成了投资的浪费和设备的闲置,而 超忙小区的话务拥塞又比较严重,基于这种矛盾,通过日常的话务分析和优化手段,及时调 整无线网络设备资源,调整数据库参数设置,使话务拥塞得到较好的控制。以下内容主要从 这方面讨论解决 TCH 拥塞的具体办法。

基站干扰

基站干扰

1、同邻频干扰:在GSM网络中采用了频率复用技术,当规划不合理或无线环境出现较大变动时,就容易出现同邻频干扰。

它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信号良好但通话质量差,甚至引发掉话。

更严重时会造成处于受干扰小区的手机不能建立主被叫。

当发现干扰时,当然这些还要借助一些分析软件和手段查找哪些小区之间存在干扰,然后再通过重新规划频点来消除由于频点分配不当带来的麻烦。

2、邻区关系不完整。

GSM手机在移动中通话时,是靠连续的小区之间切换来保证持续通话的,当缺少邻区关系时,手机不切向合理的小区,造成弱信号占用,并增加了掉话的可能。

3、越区覆盖:是指小区的覆盖范围超越了自己的合理覆盖区域,而和其它小区形成过大的重叠区。

当手机在越区的小区上通话,并向远离该基站的方向运动时,随着距离的增大,会出现和当前强信号小区因无切换关系造成弱信号占用甚至掉话,同时越区覆盖还容易引发干扰。

4、工程参数错误,像天线接反,小区间天线交*接反,这些会打乱理论上的邻区关系和频率分布,因此极易引发干扰和错误的邻区不完整现象,具体描述同1和2。

5、硬件问题,常见的多为频点发射功率不足,具体表现为在空闲状态或分配BCCH频点作TCH时电平值良好,但分配该小区的另一频点作TCH时点频值骤降。

从而引发较多的因功率预算切入,又因质量原因切出的频繁切换现象,当然这种现象也可能由天线的交*接反引发。

这还需要反复的测试对该现象的具体原因加以辨别。

信号波动的原因;这个一般都会考的!1) 多径原因造成的信号电平波动。

2) 由于小区重选出现信号电平指示的变化(特别是话务调整使CRO设置过大时)。

3) 干扰造成的当前服务区手机的DCS计数器跌为零,而发生小区重选。

4) 传输闪断严重造成的基站开、关功放的现象。

5) 直接重试功能打开后,由于当前小区忙等原因造成的直接重试到其他非最好小区时,在手机上反映的电平变化。

6) 下行功控打开后也会出现通话过程中的信号指示变化。

7) 手机处于小区天线的零点区。

GSM系统干扰产生的原因及减少干扰的方法

GSM系统干扰产生的原因及减少干扰的方法

GSM系统干扰产生的原因及减少干扰的方法干扰是影响GSM系统通话质量以及掉话率、接通率等网络指标的重要因素。

GSM 系统受到的干扰有多种,有上行的、下行的干扰,有同频、邻频的干扰。

这些干扰影响了网络的正常运行。

发现和减少干扰是网络优化的重点之一,也是提高用户满意度的重要措施之一。

下面简要谈一下干扰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干扰产生的原因:(1)设备本身的非线性以及设备故障引起的交调干扰。

设备运行中缺乏定期的指标测试和调整,使交调干扰在一定范围存在。

如直放站上行发射杂散辐射较大、接收部分杂散响应较大,造成对本信道和其它信道的干扰,严重的将无法正常拨叫和通话。

在网络运行中曾出现过因为直放站而干扰城区多个跳频基站的情况。

(2)频率规划或频点选择不正确,在较近距离内存在同频、邻频现象。

目前市区的站点分布越来越密,而分配给网络的频率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在频率规划时存在同频、邻频的可能性,使用户在同一地点收到相同频点且载干比小于9dB或相邻频点且载干比小于-9dB的信号,在通话中产生严重的背景噪音甚至掉话。

(3)大城市中由玻璃幕墙装饰的高层建筑物会引起电波的强烈反射,这种反射波很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同频干扰或邻频干扰,此时需调整天线方位角以避开玻璃幕墙的反射。

(4)小区参数定义不当造成干扰。

MAX_TX_BTS、MAX_TX_MS等参数设置不合理,也会造成干扰。

如MAX_TX_MS设置过高,则在基站附近的移动台会对本小区造成较大的邻信道干扰,影响小区中其它移动台的接通和通话质量;过小则在小区边缘的手机将很难占上信道,且受外界干扰更大。

MAX_TX_BTS设置过大则会与邻小区产生覆盖交叠,造成信道干扰,手机占用信道困难,通话质量差;过小又会在部分区域如室内或电梯产生覆盖盲区。

(5)基站天线高度及俯仰角、方位角设计不合理,导致覆盖范围的不合理,使小区的覆盖范围超出设计覆盖范围,从而与邻小区产生同频干扰或邻频干扰。

减少干扰的方法:通过OMC-R收到的报告、DT测试及CQT拨打测试、用户申告等方式可以发现网络中存在的干扰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SM无线网络干扰原因及解决方法钱彬(中国联通苏州分公司215011)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GSM网络无线网络各种干扰形成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测试方法,并通过不同的手段消除干扰.关键词:无线网络,干扰,测试,调整总体而言,GSM无线网络的干扰来自自身规模扩大的原因占很大比例,由于频率资源的限制,频率复用度的逐步增加导致先前的规划或合适的地理位置变的不在适合,产生同频、邻频干扰,使通信质量下降,网络服务性能变差。

此外,来自于无线收发信系统中的硬件故障原因也会导致某些干扰的产生。

不管源于什么因素,在GSM网络中,干扰是影响通话质量及掉话率、接通率等网络系统指标的重要因素,是运营商重点关注的网络性能。

作为网络优化问题的核心问题,解决无线干扰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拟对产生无线干扰的原因进行分析,介绍干扰日常测试方法,并介绍干扰的解决方法与经验。

1概述1.1 干扰产生的原因总体来看,干扰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频率资源的限制引起频率复用度的增加•规划不可避免产生同、邻频干扰•地理位置、无线环境产生同、邻频干扰•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硬件故障引起的干扰1.2干扰的影响众多干扰的存在给网络的正常运行带来不良影响,基本上有以下几种典型的影响:•话音质量的恶化•掉话的增加•影响切换•降低呼叫成功率•……2 无线网络干扰产生原因具体分析2.1外界频率干扰外界频率干扰的主要表现为小区规划不合理、天线参数选择以及小区参数调整不当等原因造成,致使用户在同一地点而收到同频载干比小于 9dB,实际我们在干扰测试中发现当本身信号强度比较低,一般在-85dBm以下时,同频载干比在15 dB左右都会在通信过程中产生严重的背景噪音甚至掉话。

还有邻频载干比如果在-9 dB以下也会产生干扰,不过由于邻频导致的干扰比同频的影响要小很多。

在实际网络运行中频率干扰是干扰产生的最主要原因且在高密度网络中大量存在。

下面是最常见的几种原因●频率规划或频点设定不正确,造成同频、邻频现象在短距离范围内存在,从而造成干扰。

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地区边界和省际边界的地方,在网络扩容工程结束初期该现象也出现。

●频率复用不当或频率复用的两小区之间的距离不够,造成同频干扰。

●MS— TXPRW—MAX— CCH、 BS— TXPWR— CCH、 BS— TXPWR— MAX、 BS— TXPWR—MIN等小区功率参数设置不合理。

如 MS— TXPWR— MAX— CCH参数设置过高,则在基站附近的移动台会对本小区造成较大的邻信道干扰,影响小区中其它移动台的接通和通话质量;过小则在小区边缘的手机将很难占上信道,且受外界干扰更大。

BS—TX-PWR— MAX— CCH参数设置过大则会与相邻小区产生覆盖交叠,造成信道干扰,手机占用信道困难,通话质量差,过小又会产生盲区。

●同心圆内小区参数设置不当,而使得内小区的频点覆盖过大,而与邻小区产生的同频或邻频干扰。

●基站天线高度及俯仰角设计不合理,导致覆盖范围的不合理,使小区的覆盖范围超出设计覆盖范围,从而与邻小区产生同频干扰、邻信道干扰2.2设备交调干扰设备交调干扰主要由于设备本身的非线性原因以及设备故障所引起的在通信过程中所产生的干扰。

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由于缺少定期的指标测试与调整,致使交调干扰在一定范围存在。

以下是几种最常见的引起设备交调干扰的原因:●发射部分杂散辐射及接收部分杂散响应较大,从而造成对本信道和其它信道的干扰,严重的将不能正常通话。

●时钟板子内 13MHz时钟频偏较大,造成实际输出信道频率与定义频率不相符,手机无法占上信道,即使占上信道通话质量也极差。

●载频板中某个时隙损坏而导致在通信过程中产生严重的背景噪音。

●天馈线系统驻波比过大,而通信质量下降。

●接收部分的设备损坏,致使通信质量下降3干扰的发现与测试对于运营商来说干扰测试主要是通过主动的DT测、CQT测试、扫频测试等手段和被动的实时统计发现以及用户申告来发现,下面分别介绍这几个手段。

3.1CQT测试该方法主要用于用户反应强烈的热点地区,解决背景噪音问题,查找坏的频点时隙。

手机可以采用西门子S4、S6手机,也可以采用CD928十手机,但最好能够使用萨基姆手机,以便更好的锁定额点进行测试。

3.2DT测试该方法主要通过与电脑连接的测试手机进行驱车测试,优点是方便直观,测试项目众多,而且可以模仿用户的通话行为。

目前在优化领域内有很多的DT测试产品,例如TEMS,NEMO,万禾,鼎利等。

这些产品功能强大,测试项目众多,不一一列举,对于干扰项目的测试主要关注指标Rxqual,FER(BER)等,因为有干扰最直观的效果就是导致高FER(BER),从而带来指标Rxqual的恶化。

Rxqual与BER的对应关系BER Rxqual<0.2% 00.2%~0.4% 10.4%~0.8% 20.8%~1.6% 31.6%~3.2% 43.2%~6.4% 56.4%~12.8% 6>12.8% 73.3统计发现网络中干扰的大小在 OMCR统计指标中主要以IOI(Interference On Idlechannel)值来确定, IOI值是指在信道空闲时受到外来信号(同邻频等)的影响的大小。

在 OMCR中累计定义了 5个级别的干扰等级,取值范围为—l10——47dBm O=—110dBm,1=—100dBm, 2=—95dBm, 3=—90dBm,4=—85dBm, 5=—47dDm。

当测得的干扰电平处于为—l10dBm与—l00dBm 之间时,则干扰级别为 0;当测得的干扰电平处于— l00dBm—— -95dBm之间时,则干扰级别为 1;依此类推。

3.4扫频测试在很多的DT测试产品,TEMS,NEMO,万禾,鼎利等中都已经包含了扫频测试的功能,可以在DT测试的同时进行扫频测试,以使测试效果更好,查找问题更加准确。

与DT测试不同,扫频测试是对GSM网络的所有频点进行扫描或对全频域进行扫描,为了精确查找干扰源,可以采取锁掉问题频点的手段。

4干扰的解决方法4.1同、邻频干扰的解决方法如果各次扩容后整网的频率规划一直没有大的规划,那么随着优化的进行,全网中需要改动的频点必然很多,长此以往,整网频点处于一个比较混乱的局面,不仅使优化工作难度加大,而且对于局部扩容增加频点的难度会非常之大,这时就需要一次比较彻底的频率规划工作,根据新的情况,变化的地理信息,作出准确的规划。

由于越区覆盖造成的干扰或者形成了孤岛效应,就需要调整小区覆盖范围。

一方面加强自身覆盖区内的信号强度,另一方面减少对周围小区的干扰。

特别对与联通由于频率资源比较少,小区的覆盖范围更加需要严格控制。

跳频是GSM系统空中接口的一项重要性能。

在网络中应用跳频技术,移动台就在每一个脉冲之后改变其所有的频率,在一组频率之间进行切换。

频率改变速率低于调制速率的跳频称为慢跳频,而频率改变速率高于或等于调制速率的称为快跳频。

跳频的速率是由使用要求所决定的,一般地说,跳频速率越高,跳频系统的抗干扰性就越好,但相应的设备复杂性和成本也越高。

目前,在GSM系统中使用慢跳频,其速率为217次/秒。

根据跳频序列的不同,慢跳频可分为循环跳频和随机跳频两种。

循环跳频模式就是周期地采用跳频序列进行跳频,此外所有的BTS都采用相同的跳频序列号,即HSN=0。

随机跳频模式就是周期地采用伪随机序列进行跳频,共有63组伪随机序列可供选择。

一般情况下,小区将选择不同的跳频序列号来确保跳频的非相关性。

由于跳频具有“干扰分集”和“频率分集”的特点,它的应用,对于由多径衰落和干扰引起的掉话有很大的改善作用。

这种改善在话务量较大,干扰问题比较严重的城市中更为显著。

功率控制技术是指在保证和移动台之间具良好的接收质量的条件下,降低发射功率,从而达到降低干扰的目的。

功率控制的过程包括功率门限比较和功率控制命令。

前者用来监测基站或移动台是否需要进行功率控制,后者用来发送相应的功率控制指令。

而功率控制算法则根据MS 和BTS送出的测量报告BTS来决定。

功率控制技术可应用于通话模式下的上行和下行链路,用来减小上下行链路的干扰。

功率控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降低干扰,从而提高全网的服务质量,开启基站下行链路功率控制,并将相关参数设定为合适的值以后,全网的掉话率可以下降0.1%— 0.2险。

但功率控制的应用会使切换的过程延迟。

同心圆小区就是在同一个小区内部的无线频率资源采用两种不同的的发射功率,分别设置内小区和外小区,内小区的发射功率小于外小区,内小区的覆盖小于外小区,产生大小不同的覆盖区域,且外小区在内小区与其它小区之间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

这样就减小了内小区的频点被其它小区干扰的可能性,因而通过同心圆的设置减少了频率干扰的机会,提高了频率复用度。

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受干扰比较大的频点,如果无法采取消除干扰频点的话,我们往往可以将这个受干扰频点放入内小区,提高它的抗干扰性。

同时,对于干扰较强的频,也可以放入内小区,由于内小区发射功率较低,因而能够减小其对周围小区的干扰。

同心圆的应用提高了网络的抗干扰能力,在确保相同质量的情况下,能够使网络中心小区的平均复用度提高,从而增加小区的载频数,达到增加网络容量的目的。

5总结解决无线网络干扰问题可以说是网络优化的核心问题,以上几点仅是本人的在解决干扰问题上的一点初浅经验。

关于干扰的各地优化人员有很多讨论,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新设备的应用,会更好的解决干扰问题。

参考文献:韩斌杰<<GSM原理及其网络优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第046330号作者简介:钱彬,男,1977年4月出生,2000年7月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学士学位,现在中国联通苏州分公司工作,助理工程师,在移动部从事网络优化工作.通信地址:苏州工业园区白榆路48号,邮编:215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