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说和做》
用这种方式开头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如何“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
shuāi 衰微
hè 赫然
dié 迭起
qiè 锲而不舍 níng kāng kǎi 心会神凝 慷 慨 hán 函寄 mí 仰之弥高
wù 兀兀穷年 lín lí 淋 漓
qián 潜心贯注 dǒu 气冲斗牛
二
写一写字形
lì( 沥 )尽心血
一反jì( 既 )往
jiǒng( 迥 )乎不同
jiǒng jiǒng( 炯炯 )有神
2 说和做
散 文
(重点) 1. 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 了解过渡语段的作用,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
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 (难点)
3. 学习闻一多先生刻苦的学习态度,无私无畏的 斗争精神,执着的爱国热情和言行一致的高尚 (重点) 人格。
臧克家,诗人。 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 1929年开
魔法记忆:因义辨字法,跟火一样明亮为“炯”,相
差很远为“迥”。
三
记一记词义 1.诗兴不作: 指写诗的兴致不起、不发或写诗的兴致减少了。作, 起的意思。 2.兀兀穷年:
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用心劳苦的样子。
穷年,终年、一年到头。 例句:他努力工作,兀兀穷年,终于取得了骄人的成
绩。
3.锲而不舍: 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得了辉煌的战绩。 4.衰微: (国家、民族等)衰弱;不兴旺。 5.赫然: 例句:队员们 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最终在男子三人篮球赛上,取
同学们:他就是毛泽东同志在
《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所说的 闻一多。他说:“许多曾经是自由 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 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 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 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 愿屈服。”文中高度赞扬了闻一多的民族英雄气概。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说和做》教案 (3)
3、作者选取的这三件事,选择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有什么不同?
——写作《唐诗杂论》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它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其中第一件事详写,后两件事略写。
4、闻一多向古代典籍钻探的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他想吃尽、消化尽......文化史" "他要给我们......文化药方
四、展
五、讲
文章叙述闻一多的写作《唐诗杂论》的目的以及他为了这一目的而苦读钻石的特点。请从文中找出表现这些内容的关键词句的表达作用。
要给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深宵灯火“大开光明之路”用比喻,拟人手法表达闻一多先生为探索救国道路而苦读古籍的目的。“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以整齐的句式流泻的激情,热情赞美闻一多治学“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无暇”“惜”,表现他治学专心致志的程度。“贪”,表现他治学如饥似渴的欲望。“辛苦”,“凝成”,表现其治学成果来之不易。
3.学习本文叙述中融入抒情、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的方法。
重点
难点
重点:表达方式的运用及其作用,以及如何精选典型事例。
难点: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法
学法
导读
教具
教学
过程
师生活动
个人复备
导
(出示目标)
一、导
复习(听写生字词)
二、朗读第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课文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这两句话起什么作用?这两句话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品质?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说和做》学情分析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学情分析
青岛开发区第二中学薛飒飒
初中的学生非常活跃,他们肯动脑、有思想,对新科技在行,对新信息敏感,但七年级的学生,即便他们内心激情澎湃,表面上却非常矜持,不熟悉的不说,拿不准的不谈;同时,他们虽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广阔的视野,但怕讲错了被同学取笑而不愿抬头说话;虽然其中不乏优秀学生、优秀干部,但毕竟传统的课堂是严肃的,不苟言笑的,所以他们不爱发言、争论,而这将势必影响课堂学习氛围。
要想让课堂活跃起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只有让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他们的大脑才能兴奋起来,思维才能动起来,想他们所想,说他们所思,课堂也才能活起来。
另外,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对写人的记叙文比较熟悉,容易把握课文内容,尤其是对名人有强烈的兴趣。
《说和做——及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生动地表现了闻先生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闻先生的革命精神。
学生学习这样的课文,如果教师教学得法,学生学有所获,就能使他们效仿闻先生的做法,以其优秀的品质作为学习的榜样,力争做一名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优秀人才。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之歌》,表达了深挚究(后汇成“新义”),被 去。1946年7月15日,
的爱国之情。
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 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
无来者。
杀身亡。
知遇相惜 亦师亦友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发布, 一位20多岁的考生数学零分,作文也只写了 三句带感慨的新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 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 海。”按说,这位考生铁定无法录取。不过, 问题是他碰上了一位慧眼识货的主考官。这 位主考官就是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闻先 生从这三句杂感诗中发现了这位青年身上潜 伏的才气,一锤定音破格录取。果不其然, 这位青年没有辜负闻先生的期望,很快就发 表了一首又一首的新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 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
3、在这两个方面,他的“说”和“做”各有什
么特点?作者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印证?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在说和做 上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成就?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有什么特 点?作者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
这两个方面矛盾吗?
结 第一部分(1—7) 第二部分
构
(8—20)
内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的 容 说和做
七子之歌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同学们知道这首歌作者是谁吗?七子指的是什么? "七子"是指自1842年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香港、澳
闻一多(1899~1946)——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三重人格”于一身的一生。
诗人
学者
新诗集《红烛》 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
【精选推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下册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公开课)
教学设计思维导图流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题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目标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
2.了解臧克家与闻一多,了解写作背3.了解对比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感知文章的内容,领会闻一多的精神品格,体会文章的中心。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精致严谨的结构,理解过渡语段的作用。
3.品味文章含蓄精炼,富于情感的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做一个大写的人。
为诗人、学者和革命家的光荣事迹。
读准字音典籍.(jí)弥.高(mí)锲.而不舍(qiè)衰.微(shuāi)目不窥.园(kuī)兀.兀穷年(wù)沥.尽心血(lì)群蚁排衙.(yá)硕.果(shuò)校.补(jiào)赫.然(hè)心会神凝.(nínɡ)迥.乎不同(jiǒnɡ)迭.起(dié)气冲斗.牛(dǒu)辨清字形籍(jí)典籍迥(jiǒnɡ)藉(jí)狼藉炯(ji ǒnɡ)炯炯有神理解词语弥高:更高。
弥,更加。
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衰微:(国家、民族等)衰落;不兴旺。
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兀兀,用心劳苦的样子。
穷年,终年,一年到头。
沥尽心血:滴尽了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
沥,滴。
群蚁排衙:文中指整齐地排列着。
衙,衙门。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
潜心贯注:精力集中,用心专而深。
心会神凝:心思精神完全会聚和集中起来。
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迥,差得远。
迭起: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
慷慨淋漓:充满正气,情绪激昂,痛快淋漓。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语文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行为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诗人的天赋是就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这是闻一多先生说过的话,更是他思想和言行的真实写照。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臧克家的《说和做》,去感受闻一多的人格魅力。
播放自制微课视频二、检查预习1、了解作者臧克家出示:臧克家2、检查字词预习情况(1)多媒体出示字词认真听教师的导入观看教师自制关于闻一多的微课介绍,大体了解闻一多。
汇报自己搜集到的臧克家的资料。
在教科书中勾画作家相关内容,并把他的代表作《老马》、《有的人》积累在书上。
“开火车”式认读字词初步感受闻一多的言行一致。
利用视频对学生的震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闻一多的兴趣。
培养预习习惯,积累文学常识教学过程(2)在白板上新建一页,强调“契和锲”区别(3)用白板上的聚光灯功能突出强调易错字三、整体感知多媒体出示问题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这两方面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教师追问:是如何快速找到这两部分内容的?2、综合这两方面,可以知道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教师引导学生找到文另一个结齐读字词强调预习时字音、字形需要注意的字词。
边看教师板书,边说对这两个字的理解,加以区别。
在“读读写写”上对这些易错字进行标记。
快速浏览课文,圈点重点语句,找到答案。
思考后说出快速找到“学者”和“革命家”这两个部分的原因是文章中有7、8、9这三个自然段的过渡。
用原文的句子回答后,谈这个句子在全文的总结作用。
学生汇报自己找到的总起作为夯实基础,培养学生发现部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突出重难点。
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培养学生通过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教学过程构上的关键句子。
教师强调:本文结构十分严谨,是因为开篇、中间、结尾都有关键句子,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四、分析研讨1、梳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出示多媒体表格多媒体出示分析闻一多作为学者和革命家“说”和“做”特征的表格学者革命家特征具体表现目的异品质同2、分析形象(1)、学者形象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抓住富有表现力的用词(人物描写、运用修辞、四字词语)“学者”这部分内容的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克家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3、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教学重点、难点:
品读重要语句,探究体会语言的内蕴。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照片呈现,标题导入
1、照片呈现:
出示闻一多先生的照片,然后让学生说说他是谁。
他就是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所说的闻一多。
他说:“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文中高度赞扬了闻一多的民族英雄气概。
(板书课题)
2、标题导入:
从标题看,文章主要写了闻一多的哪两个方面?
是啊,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和做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说和做”,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必修课,闻一多堪称这方面的表率。
下面,让我们再次从闻一多身上感受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悟
1、诵读积累:
①学生朗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②学生交流朗读感受。
2、整体感悟:
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一般人之处?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
)
②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精神?
(为了救国救民的需要而说和做的爱国精神。
)
三、合作探究,人物性格
1、合作探究:
①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从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学生讨论交流后归纳明确:文章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
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闻一多十多年来默默钻研,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起草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共六件事。
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一位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
②这篇文章在叙述中运用了哪些形象的描写?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
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
还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凡此种种,都能起到具体再现闻一多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
③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
闻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
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可见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
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
单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④怎么理解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的说和做?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他对反动派的揭露与斥责,对于革命、对于人民的呼喊,是他的说,也是他的做。
他是以他的说表示他的做,而在有些时候,他不仅说,而且以生命为代价来这样做,从课文17、18小节所传达的内容可以看出。
2、人物性格:
①第11小节引用了闻一多先生信中的话,这里可以看出什么样的品格?“讲话定要讲个痛快”,想像一下闻先生讲的是什么样的话。
你能帮他说一说吗?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闻一多先生赤诚的爱国之心,甘愿为祖国而献身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他这时讲的应该是“反对独裁、争取民主”这类的话,是揭露反动派,鼓舞人们斗志的话等。
②请同学们用下面的句式来再一次表现闻一多先生的性格特点:
闻一多是一个的人,我
从这里可以看出。
四、品读赏析,互动释疑
1、品读赏析:
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语句饱含的激情。
教师准备:
①“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个比喻,既形象,又深刻。
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
②“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等。
(以整齐的句式,饱含深情地赞美闻一多治学之勤之钻;“凝结”表现治学成果来之不易。
)
③“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
“作”,起。
“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
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
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
④“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是比喻的说法,表现闻一多为探索救国道路而苦读的目的。
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
⑤“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第2句就全句而言也是比拟),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
⑥“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它”指深夜灯火。
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
“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
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
⑦“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
2、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五、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
本文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作者前半部分介绍了闻先生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刻画了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精神,体现了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作者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作为例证,表现了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
两部分互为补充,使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