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善恶之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世纪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把善和恶大致 划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本然的层面。善和恶是人的欲望能否 获得满足的基本尺度,得到满足的即善,不能满足 的即恶。 第二个层面是通过理性去作出正确的判断,不是完 全任由主观的欲望随心所欲。这是善与恶的应然层 面。
第三个层面所谓至善的层面,也就是理想道德的层 面,即能持久地达到满足自己利益的方式。
他分人性为“性”和“伪”两部分,性指与 生俱来的人的生理素质,伪指后天人为造就 的礼义法度。 荀子曰:‚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 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谷淫乱生 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纵人之性,顺人之情, 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荀子· 性恶》)
荀子在强调人性本恶时,只强调人性恶的一 面,而无视和否认善的一面,因此,其性恶 论存在极大的缺陷。 无法说明,本性为恶的圣人凭什么转变为圣 人,一般人经圣人的教化,又怎么可能由恶 而变成善,进而成为有德性的人。
三、人性本善还是本恶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本善、本恶、有善有恶、 无善无恶。 所谓有善有恶,是因为人的本性中天然具有善的一 面,有趋向于善的一面,同时也会有不善甚至恶的 一面。 所谓无善无恶,则是因为从人类整体而言,在人类 文明史之前实际上无所谓善和恶。
概括而言,人的本性源于动物性;人的本性 在文明出现之前无所谓善与恶。 善与恶是人的认识,是概念,是对人自身的 言行、思想的反思。 善与恶的本原皆出于动物性,但善与恶的认 识和判断则始于人的历史、人的活动、人的 文化。
善和恶的概念尤其是“善”的概念是伦理学中至关 重要的概念,它是道德理论中的核心。
但善恶概念与相关理论不是先验的,而是因了解人 的复杂本性和人类的原始道德生活,以及反映现实 社会利益需要而形成的重要概念。 同时,经过古代少数圣贤之士观察、体悟与思考, 使之上升为理论形态,形成遵守的原则、规则之基 准。
马丁· 路德说:“在奥古斯丁以来,没有一个 神父曾提到原罪。奥古斯丁区别了原罪和自 罪,他认为,贪婪、情欲和欲望都是原罪, 而原罪又是自罪的根源。”
他还说:“我们生来就是有罪的,在罪恶中 被怀孕和被产生出来;罪恶把我们由头到尾 地浸泽了。”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原罪的观念被马丁 路德、加尔文等激进的新教领袖更加强化了。 人类的“全部本性就好像是一粒罪恶的种子”。
中国传统伦理的“德”“得”相通、日本伦理的 “德福一致”、佛教伦理的因果报应、基督教伦理 的赎罪得救,并非偶然的巧合,而是伦理本性的必 然要求。
善恶因果律使得宗教与伦理在世俗的价值取向上相 通甚至殊途同归。
善恶因果律的伦理目的性
善恶因果律是一个和伦理目的性相联的概念。达到 个体至善与社会之善;实现伦理理念中的善与世俗 生活中善的统一。
四、孟荀人性善恶之争
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 阳 货》) 在中国先秦文化思想史上,把人性与善恶相连的主 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
持性善论者的是孟子,持性恶论者的是荀子。
孟子的性善论是对告子等三派人性 善恶学说的总结。
性无善无不善
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 有性善有性不善
不善的症结在“人”而不在性。
孟子强调,人之所以不能发挥自己的天赋资 质乃至放其良心而不知求,是受外在物欲的 影响,故解救之方就是“求放心”。
所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 告子上》)。 “求放心”也就是“养心”,而“养心莫善 于寡欲”。
荀子提出了“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的性恶论。
2.因果报应说
佛教善恶观与业报轮回说紧密相联。
按照佛教的说法,轮回是依据“业力”决定的。 人的福祸际遇、轮回趋向的好坏,由“业”的染净 而定,“染”业即恶业招致恶的果报,“净”业即 善业导致好的果报。
轮回,梵文samsara,就是指有情众生依业力在欲 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之内的天、人、畜生、阿修 罗、饿鬼、地狱六道中不断流转,无可避免。
莎士比亚在《亨利五世》中说:在邪恶的事物里面,
也隐藏着美好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认为,有了善,人们才谴责恶;有了恶,
人们才向往善、追求善。
善和恶的历史性
善和恶的标准产生于一定的历史时代,也只 能适应于一定的历史时代;在一个时代是善 的行为,在另一时代不一定即是善,反之, 在一定时代是恶的行为,在另一时代不一定 是恶。
一般来说,凡是在人和人的关系中表现出来 的对他人、对社会有价值的行为,人们都会 称之为善,并予以肯定和赞扬;
凡是对他人、对社会有害的、产生负价值的 行为,人们都会称之为恶,并予以否定和谴 责。
是在相互联系和相互斗争中不断发展 的。
黑格尔曾指出:“恶的意志希求跟意志的普遍性相
对立的东西,而善的意志则是按它的真实概念而行 动的。”
孟子的性善论是对告子等三派人性 善恶学说的总结。
他反对以柳枝-杯盘的公式来解释仁义,因为这是违 背了柳枝的自然本性而由外力强加的。 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 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 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 我固有之也。‛ (《孟子· 告子上》)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易经· 系辞》
源自文库
在西方,古希腊苏格拉底有一个著名命题:“德性即 知识”。一句千古名言:“认识你自己” 。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伦理学是一门研究至善的科 学。
美国实用主义者杜威认为,伦理学是在正当或不正当、 善或恶的范围内研究行为的科学。
善和恶的实质
西方人的法律、上帝
六、善恶因果律与惩恶扬善
白晓燕命案 湖州唐慧事件 小悦悦事件 贵州五男孩闷死事件
因果律的紊乱与转型期的伦理阵痛
在伦理史上,伦理秩序与道德状况最为混乱的时期, 伦理与道德建设最为困难的时期,就是新旧交替的 社会转型期和文化转型期。 社会转型给伦理生活带来的特殊状况,一是由价值 的多元而产生的价值的紊乱。二是伦理生活的原理 与逻辑的运作无力。 归结到最后就是道德信仰的危机。
3.去恶行善
方立天先生指出,佛教因果报应论,是一种因果理 论,也可称为道德因果论。‚强调道德在生命转化 长流中的作用,恶因结恶果,善因生善果,道德是 自我塑造未来生命的决定因素。‛
反过来,因果报应思想也为道德实践提供了压力和 保证。
要实现止恶扬善,必须依据一定的道德原 则与规范。
佛教的伦理德目主要体现在戒律、戒规上, 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 不饮酒‛。
十善,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 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 怒、不邪见‛。
到了启蒙时代,西方的思想家们对于人性的认 识开始趋于平和中庸,并且把恶的根源更推向 不平等、不自由的社会制度,对西方传统文化 遗产采取了批判的姿态。
西方人思想的先祖对人性的认识是,人性本恶,但 因信仰上帝,因求知而向善。 中国人思想的先祖对人性的认识是,人性本善,但 因克己、礼让而向善。 中国人的“伪善”
阵痛中的伦理危机,是伦理信仰的危机;伦理信仰 的危机根源于善恶因果律的中断与错乱。 因果律的中断与错乱,导致伦理合理性与有效性的 缺乏。 合理性的缺乏,表现为行为的善恶属性与个体生活 或社会生活的分离甚至背离;有效性的缺乏,根源 于伦理的善恶与现实生活的分离所产生的干预的无 力。
善恶因果律有两种形式:宗教因果律与伦理因果律
善恶因果律所体现的另一个伦理的目的性,就是伦 理对人的行为的调节效能。 善恶因果律的另一个伦理底蕴,就是主体的道德责 任与道德权利问题。
七、佛教的善恶因果报应说
1.佛教善恶观 区分了十一种善,包括信、惭、愧、无贪、 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舍、不 害。 与此相反的恶,属于烦恼法的恶有六种,即 贪、瞋、痴、慢、疑、恶见,由此派生的烦 恼(称为随烦恼)之恶又有二十余种。
五、西方人的人性本恶倾向
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关于人性的认识来自 两种传统。
一种是古希伯来人的宗教思想传统。这个传 统告诉西方人,人性生来既是恶的。 另一种是古希腊的哲学思想传统。这个传统 定义“善即知识”,既然知识不是人类生来 就有的,所以同样有人性本恶的潜在含义。
真正对西方人的人性观点起到普遍、巨大、 长久影响的,应是基督教教义。
他说:‚在理性被唤醒之前,没有所谓的诫命和禁 忌,因此,也没有所谓的违犯。当理性开始工作以 后,虽然它还是如此弱小,却尽全力与动物性搏斗, 而恶也必然随后产生…从道德的角度来看,那个第 一步是个堕落…以自然的角度来看,这个堕落的结 果是生命中一连串空前的灾厄,即所谓惩罚。因此, ‘自然史’的开端是善,因为它是神所创造的, ‘自由史’的开端则是恶,因为它是人的造作。‛ ——[美]库恩《康德传》
第二讲 善恶之辨
一、善和恶的内涵 二、善恶概念不是先验的 三、人性本善还是本恶 四、孟荀人性善恶之争 五、西方人的人性本恶倾向 六、善恶因果律与惩恶扬善 七、佛教的善恶因果报应说
一、善与恶的内涵
在中国,根据说文解字,善与“羲”、“美” 同义。“善”还有“良”、“好”、
“福”、“贵”等多重意思。
二、善恶概念不是先验的
是善还是恶?
首先,需要认识人、人的本质、人性问题。离开了 人、人的本质、人性,善和恶就无从谈起。 其次,必须认清:只有当人的理性对人性作深入反 思之时,才会提出善和恶的概念,以及相关的善恶 理论。 这同时也意味着,文化(文明)在道德发展中起着 巨大的推进作用。
康德曾以《圣经· 创世纪》第2-7章为出发点,谈及 人的理性与善恶的状况。
“恶”的意义,曰:“恶,过也,从心”。
“恶”在中国古代还有“丑”、“坏”、 “祸”、”凶”、“不正”、“不吉”等 意义。
早在西周时期,善与恶已经被看作是既相 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一对伦理学范畴。
《国语》、《左传》、《论语》、《老子》, 就已将“善”和“恶”、善和“不善”、 “善人”和“恶人”、“善行”和“恶行” 等相比较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