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善恶之辨
第二讲 善恶之辨.ppt
2.因果报应说
佛教善恶观与业报轮回说紧密相联。 按照佛教的说法,轮回是依据“业力”决定的。 人的福祸际遇、轮回趋向的好坏,由“业”的染净
而定,“染”业即恶业招致恶的果报,“净”业即 善业导致好的果报。 轮回,梵文samsara,就是指有情众生依业力在欲 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之内的天、人、畜生、阿修 罗、饿鬼、地狱六道中不断流转,无可避免。
十善,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 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 怒、不邪见”。
第二个层面是通过理性去作出正确的判断,不是完 全任由主观的欲望随心所欲。这是善与恶的应然层 面。
第三个层面所谓至善的层面,也就是理想道德的层 面,即能持久地达到满足自己利益的方式。
四、孟荀人性善恶之争
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 货》)
在中国先秦文化思想史上,把人性与善恶相连的主 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
一般来说,凡是在人和人的关系中表现出来 的对他人、对社会有价值的行为,人们都会 称之为善,并予以肯定和赞扬;
凡是对他人、对社会有害的、产生负价值的 行为,人们都会称之为恶,并予以否定和谴 责。
是在相互联系和相互斗争中不断发展 的。
黑格尔曾指出:“恶的意志希求跟意志的普遍性相 对立的东西,而善的意志则是按它的真实概念而行 动的。”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易经·系辞》
在西方,古希腊苏格拉底有一个著名命题:“德性即 知识”。一句千古名言:“认识你自己” 。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伦理学是一门研究至善的科 学。
美国实用主义者杜威认为,伦理学是在正当或不正当、 善或恶的范围内研究行为的科学。
善和恶的实质
柏拉图对话录:善恶之辨与道德观念
柏拉图对话录:善恶之辨与道德观念
一、引言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是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思想深远影响了后世哲学家和思想家。
在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中,他探讨了善恶之辨与道德观念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探究。
二、善恶之辨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善”的观念,并建立了他著名的“理念之墙”。
他认为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有“理念”存在,而这些“理念”是世界上最真实、最完美的存在。
善就是对这些“理念”的追求和实践,而恶则是背离这些“理念”。
三、道德观念
柏拉图认为,人的行为受到四种因素的影响:理性、意志、感情和欲望。
他认为,只有通过理性和意志的控制,才能达到道德上的完美。
他主张人应当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通过学习和修炼来提升自身的道德观念和修养。
四、结语
柏拉图的思想对于现代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具有启示意义。
通过了解和思考柏拉图对于善恶之辨与道德观念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审视自身的行为和生活,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实现更高层次的人生追求。
以上就是关于柏拉图对话录中有关善恶之辨与道德观念的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孟子》之人性善恶之辩
《孟子》之人性善恶之辩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
’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
’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告子上》)【鉴赏】孟子与公都子的对话涉及当时对人性善恶的几种看法,是孟子提出性善观点的大背景。
对人性本质的规定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
孔子讲“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他并没有对人性的本质作出细致的判断。
之后孔子后学作的《性自命出》继承其观点:“四海之内,其性一也。
其用心各异,教使之然也。
”持论与孔子一致。
但孔孟之间的哲人们,在“生之谓性”(《告子上》)这一传统观念基础上,对何为“性”已有了较多的讨论,对性的本质形成了三种较为流行的看法。
从孟子与告子的辩论中可知这三种观点是:“性无善无不善”、“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有性善,有性不善”。
第一种看法“性无善无不善”,是指人性本身没有善与不善的区分,也无善与不善的表现,善是一种价值判断,完全是后人的一种主观评价。
第二种看法“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说人性没有先天固定的发展趋势,没有潜伏着善或者不善的端绪,就如同一张白纸,后人给它涂上什么颜色,它就变为那种颜色。
所以说“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这种看法判断人性善与不善是依据现实社会中的具体表现,它认为有文王、武王这样的圣君兴起,则老百姓就趋于好善,其人性也就表现为善;有幽王、厉王这样的暴君兴起,则老百姓就趋于好恶,其人性也就表现为不善。
善恶之辩
善是从何而来呢?
善是来自于内还是来自于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谢谢观看!
• 食色性也(告子) 食:指饮食 色:指生理欲望
在《孟子 告子上》中告子在与孟子辩论的时候
提出了食色性也,说吃饭和繁衍后代是人性的本
质,而孟子与之辩论说,食色是人和其他动物都 有的动物性,讲人性这是不够的。
孟子心中的善
孟子和告子的一段辩论
告子说:“人性就像水,在一条 河中,在东边开个口水就从东边 流下,在西边开个口水就向西边 流下,也就是说人生下来是没有 善恶的,善恶都是环境决定的。” 孟子回答说:“首先水是没有东 西的,再然后开个口是后天的作 为,并不是先天的。但是水是一 定要向下流的,水没有不向下流 的,人没有不向善走的。”
善 恶
—千年的争论
为什么我们要了解善?
《礼记· 中 庸》
目录
古今哲学家对人性论的定义 浅议人性论 孟子心中的人性善恶 善从何而来
第一部分 人性论的哲学定义
性善论
孟子 性本善
性恶论
荀子
食色性也
告子(东周战国时思想家)
性善论
• 如今我们所知的性本善真的是孟子的观点吗?
很多的证据表明,性本善不是孟子的 观点,而且在哲学上这一观点也是说 不通的,因为一个人的本质是不变的, 但一个人的善恶却是可以改变的。 而孟子对人性的观点是性善,并非性 本善。
性恶论
• 荀子主张的是性恶论,但性恶论在某些方面也 是不能自圆其说的。荀子说:“人性是恶的。” 那我们可以进一步问:“那善又是从何而来
呢?”荀子又说:“善是来自于礼仪的礼”。
那么“礼仪”这一善的衡量标准又是谁定的呢, 荀子会说:“礼仪是圣王定的”。但圣王不
第二课 善恶之争
第二课善恶之争善恶之争自古以来最为激烈,为什么呢?因为善恶的本质的核心标准是“利”。
没错,善恶是由利益关系所构成的,也是由利益关系作为评判的,所以世俗善恶突出的是一个“争”字。
什么是利?首先是生存,生存是一个人的基本利益,生死大于天;其次是物质需要,你要吃饭喝水,要穿衣保暖,这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利益;随后是更多的物质需要与精神诉求,你要吃更好吃的,你要买房买车,你要结婚生子,你要看书读报,你要玩游戏看电影,你要钱,你要荣誉名声,你要帮助别人......当你在乎这些时,需要这些时,这些都成了你的“利”。
世上之人皆逐利,只有所需所想不同,却无一在外。
你的利是什么呢?一、有利为善,不利为恶。
用心的想象一下,一个人走在一座桥上,走到一半,由于年久失修桥似乎要断了,于是事情有了两个可能的结果,桥断,掉下去摔死,桥不断,安全通过。
如果这个人不想死的话,就会祈祷桥不要断啊!这是心中自然本能的评判,桥断为恶,桥不断为善。
事关生死利益,很容易就能决断出的善恶。
再继续想象,桥底下有一只快要饿死的鳄鱼,如果桥断了人会掉下去,鳄鱼就可以把人吃掉,避免饿死,如果桥不断人就不会掉下去,鳄鱼就会饿死。
如果鳄鱼不想死的话,它就会祈祷桥一定要断啊!这是鳄鱼的本能判断,桥断为善,桥不断为恶。
这时候就发现,同样是桥断不断的这件事,但是对于人和鳄鱼来说,却有不同的善恶判断,而这种善恶判断的差异正是源于利益的冲突。
再继续想象,旁边树上蹲着一只猴子,看着这一切,这时候猴子会如何判断呢?如果它是一只“爱人猴士”,它或许会希望桥不要断,这时桥断为恶,如果它是一只“爱鳄猴士”,它或许会希望桥断,这时桥断为善。
可见,即便没有直接利益关系,也会依据因为思想作出善恶的判断。
如果这个人是给猴子送香蕉的,或者这只猴子和鳄鱼是从小玩到大的兄弟,那猴子又会如何判断和选择呢?很多人会说,这个道理很简单,不就是善恶的标准取决于不同的角度吗!那么在这里,你是人,还是猴子,还是鳄鱼,还是都不是?在这里你或许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自己的利益所在,从而简单作出判断,而在现实你真能看清自己的利益所在,并真的做出准确的善恶判断吗?二、主观看不到的“利”与真实存在的“利”的矛盾如果猴子不知道来的人是给自己送香蕉的,却选择了让桥断,这时,桥断了对于猴子的利益是有损的,是“恶”的,但猴子却做了“善”的判断。
孟子 教育智慧品绎
课程大纲
3内在而超越的教育价值取向 第四讲扩充善性:成就品德的修养方法论 1勿忘勿助 2知耻思诚 3磨砺意志 4反求诸己 第五讲自求自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论 1专心致志
课程大纲
2学贵知疑 3深造自得 第六讲教以多术: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论 1教以多术 2教必以正 3博喻类比 第七讲中权得宜:治学处世的教学案例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目录
01 课程概述
02 课程大纲
课程概述
课程概述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亦为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的重要内容。《孟子》言简义丰,在中国教 育史上影响深远。 本课程以成人成己为教育主线,围绕“人性本善”、“浩然之气”、“内圣外王”、“扩充善 性”、“自求自得”、“教以多术”、“中权得宜”、“英才教育”八个专题对《孟子》中的教 育智慧进行品绎,具体分析尽心知性、庠序之教、“大丈夫”理想人格以及教学之道等内容及其 意蕴,帮助大家把握《孟子》的教育话语体系及其意义,增益教育知识和人生思考。
《孟子》教育智慧品绎
南师范大学提供的慕课课程
内容摘要
《孟子》教育智慧品绎是华南师范大学的一门慕课课程,由黄明喜、王晓莉、孙碧、杨思机四位 教授授课。这门课程通过深入浅出地解析《孟子》中的教育智慧,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古代教育思 想,并从中汲取人生智慧。在课程中,黄明喜教授讲述了孟子的教育思想及其时代背景,从宏观 上把握孟子教育智慧的内涵。王晓莉教授则重点解读了《孟子》中关于教育的核心观念,包括 “性善论”、“教育目的”、“教育方法”等方面。孙碧教授从《孟子》中选择了一些与教育相 关的案例,通过分析这些案例,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孟子的教育智慧。杨思机教授则从《孟子》 中提炼出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观点,让人们更好地将古代教育智慧应用于现代生活。四位教 授的讲解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对仗等,使得课程内容更加生动有趣。他们还通 过引用大量历史文献和现代案例,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孟子教育智慧的深远意义和影响。总之, 《孟子》教育智慧品绎是一门非常有价值的慕课课程,不仅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古代教育思想,还 可以从中汲取人生智慧,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境界。
评判善恶的标准是动机还是结果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评判善恶的标准是动机还是结果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尊敬的主持人、评委、各位观众:今天我们的辩题是"评判善恶的标准是动机还是结果",我们作为反方,我们认为评判善恶的标准应该是结果而不是动机。
首先,动机是主观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动机。
如果我们只根据动机来评判善恶,那么就会存在价值观的冲突。
比如,一个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选择了不道德的手段,但是他自己可能认为这是正确的,这样就会出现动机和结果不符的情况。
其次,结果是客观的,无论动机是好是坏,结果都是可以被评判的。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造成了负面的后果,那么这个行为就是不道德的。
我们不能因为这个人的动机是好的而忽略了他的行为造成的后果。
最后,结果更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水平。
如果我们只看一个人的动机,那么我们无法准确地评判他的道德水平。
但是如果我们看他的结果,我们就可以更加准确地评判他的道德水平。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评判善恶的标准应该是结果而不是动机。
谢谢大家。
二辩:尊敬的主持人、评委、各位观众:我作为二辩,我要进一步阐述我们反方的观点:评判善恶的标准应该是结果而不是动机。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道德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和伦理规范的行为。
而这些规范是基于人们对于结果的认识和判断建立的。
比如,我们都知道抢劫是不道德的,因为它会造成负面的后果。
而如果只看抢劫者的动机,我们无法准确评判他的行为是否道德。
其次,动机是不可见的,我们无法准确地判断一个人的动机。
而结果是可以被观察和评判的。
如果我们只根据动机来评判善恶,那么就会出现主观判断的情况,而这种主观判断往往是不准确的。
最后,我们需要考虑到社会的需要。
社会需要的是一种可以被广泛接受的道德标准,而这个标准应该是基于结果而不是动机。
这样才能够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反方认为评判善恶的标准应该是结果而不是动机。
谢谢大家。
三辩:尊敬的主持人、评委、各位观众:我是三辩,我要继续阐述我们反方的观点:评判善恶的标准应该是结果而不是动机。
人性的善恶之辩
人性的善恶之辩人性的善恶一直是哲学界的热门话题之一。
在众多学者的探讨中,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一直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
本文将探讨人性的善恶之辩,并提出一些观点供参考。
人性的善支持人性善的观点认为,每个人天生都具备良好的道德性和善意。
人们相信人性本身具有同情心、合作意识和奉献精神。
他们认为,人性的善是人类社会能够维持和谐的基础,也是人们与动物区别开来的重要特征。
心灵的纯洁人性的善一方面体现在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片善良的土地。
即使面对困境和挑战,人们仍然能展现出自己善良的一面。
这一点可从每当灾难来临时,人们总是积极伸出援助之手的事例中得到印证。
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人性的善也体现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上。
人们通过彼此合作和分享知识,为社会带来巨大的进步。
这种善良的行为使得人类社会得以不断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人性的恶与支持人性善的观点相对立的是人性恶的观点。
他们认为,人性本身具有贪婪、自私和残忍的本性。
人们在面临利益冲突和竞争时,往往会表现出自己的自私和残忍一面。
冲突与争斗人性的恶在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人们为了争夺资源、权力和地位,不择手段地损害他人利益。
这种自私和残忍的行为使得人们之间不信任和仇恨的情绪不断升级。
犯罪与暴力人性的恶也常常在犯罪和暴力行为中显露无疑。
一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野心,不顾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进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这些行为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全感和伤害。
结论虽然人性的善恶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和培养人性的善良一面,同时警觉和防范人性的恶。
通过教育和社会制度的改善,我们可以推动人性的善进一步发展,减少恶的表现,创造更和谐和平的社会。
《人性的善恶之辨》
人性的善恶之辨引言人性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概念。
在伦理和哲学领域,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在探讨人性究竟是善良还是邪恶的本质。
这个问题涉及到道德价值观、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多个因素。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人性的善恶之辨,并提供一些相关思考和观点。
人性的善人性的善指的是人类内在具备的正面品质和倾向。
以下是几个支持人性善的观点:1.道德情感:有些学者认为,人天生具备道德情感,能够体验到关心他人、同情怜悯、公平正义等情感,这表明我们在本质上是渴望做好事、有益于他人。
2.社会契约论:根据社会契约论,每个人在加入社会时都会签订一种默许协议,接受基本规则和道德标准。
这种契约体现了我们内在对道德负责以及对他人福祉关注的追求。
3.心灵共鸣:心灵共鸣是指人们对他人感受和痛苦的能力。
这种共鸣说明我们拥有修复关系、帮助他人的天性。
人性的恶人性的恶指的是人类内在具备的负面品质和倾向。
以下是几个支持人性恶的观点:1.自私自利:有些学者认为,人类天生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无论是否对他人造成伤害。
这种自私自利倾向导致了社会冲突和不公平现象。
2.欲望无限:欲望是人性的一部分,但过度追求物质、权力和快乐可能引发道德败坏、不计后果行为。
3.社会环境:文化、教育和家庭等因素也影响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式。
一些社会环境中存在着激励负面行为或者压制善良行为的因素,从而促使更多恶意行为发生。
结论综上所述,在讨论人性善恶时,没有简单明确的答案。
事实上,人性表现出善与恶两方面,并且在不同情况下可能呈现不同特征。
我们无法忽略个体情感和意愿对行为选择的影响,也不能否认外部环境对人性的塑造作用。
因此,了解人类内在潜能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将有助于更加准确地判断人性善恶。
虽然存在一些负面倾向,但众多案例证明了人性中的善良、同情心以及奉献精神的存在。
通过教育、道德建设和社会支持,可以帮助引导人们发现内在的善良,并最大程度地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和谐发展。
注:以上观点仅代表学术讨论,并不代表笔者个人立场。
人性的本质与善恶之辩
人性的本质与善恶之辩人性一直以来都是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许多学者对于人性是善良还是邪恶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并且深入思考人性的复杂性。
首先,人性的本质可以从社会环境和个体经历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社会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一个人在温暖和谐的家庭中长大,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培养,那么他的人性往往会展现出善良和积极的一面。
相反,如果一个人在恶劣的环境中生活,经历困苦与悲惨,那么他的人性可能更容易被负面情绪和行为所主导。
然而,即使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下,不同的个体也可能展现出截然不同的人性特征。
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对同样的情境会做出不同的反应。
有些人天生就具备善良、宽容和仁慈的特质,而另一些人则更倾向于自私、残忍甚至邪恶的行为。
这种差异可能与个体的遗传基因、生理构造、脑功能以及潜意识意图等多个因素有关。
对于人性善恶之辩,还需要考虑到道德观念的影响。
由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对于善恶的判断也会存在主观性和相对性。
某些行为在某些文化中可能被视为善良和美德,而在其他文化中却被认为是邪恶和罪过。
因此,人性的善恶之间的辨析并非是绝对的,而是存在着相对性和复杂性。
此外,人性的善恶可能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行为和情绪可以受到环境刺激和社会影响的调节。
一个人可能在某个情境下表现得善良和友好,但在另一个情境下可能变得冷漠和无情。
这说明人性的善恶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受到情境的影响。
在社会中,善恶之辩也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议题。
社会结构和制度的不完善、资源分配的不公平等因素,可能导致一些人产生负面的行为和情绪。
然而,还有许多人始终坚守善良和正义,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这证明了人性中存在着善良的力量,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人性定义为邪恶。
人性的本质与善恶之辩是一个复杂而长久的话题,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和文化背景中,都有不同的观点和解释。
善与恶的本质之辩
善与恶的本质之辩人类对于善恶的辨析本就是一种不断探索的过程。
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被一些行为所触动,主观地评判这些行为是善是恶。
然而,善与恶并非一个简单的二分法,而是一个复杂而主观的辩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善与恶的本质,以及人们对于善恶的不同看法。
一、善恶的主观性善恶的评判常常是主观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
比如,有的人认为捐助贫困地区的行为是善良的,而有的人则认为这是在纵容懒惰和不劳而获。
因此,在评判善恶时,我们需要考虑到不同人的观点和背景。
二、善与恶的动机一个人的行为是善还是恶,还与其动机有关。
有的人可能会出于道德责任感去行善,而有的人则可能出于个人利益或虚伪的目的而积极表现。
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仅仅以一个人的行为来判断其品性,更应该深入探究背后的动机。
只有了解了动机,才能更准确地判断行为的善与恶。
三、善与恶的灰色地带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事情是绝对善或绝对恶的。
大部分情况下,善恶存在于一种灰色地带。
一个人的行为可能是在某个特定环境下被认为是善良的,但在另一个环境下却被视为恶。
比如,一个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对他人造成了伤害,从某种角度来看,这是恶行;然而,从个人自卫的角度来看,这又是一种正当行为。
这种灰色地带让我们意识到,善与恶并非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是存在于相对的关系之中。
四、道德与社会道德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我们判断善恶的重要标准。
然而,道德又具有相对性,因为不同的文化和社会有不同的道德准则。
例如,婚姻制度在某些社会中被视为道德的基石,而在另一些社会中则可能被视为束缚个人自由的枷锁。
因此,善与恶的本质也受到了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五、自我反思与善恶选择对于每个人而言,认识到善与恶的复杂性和主观性是一种必要的自我反思。
我们需要不断审视自己的价值观,评估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
在面对善恶的选择时,我们可以通过自我反思和道德约束来保持和提升自己对善的追求。
孟子人性的善恶之辩
孟子人性的善恶之辩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于人性的善恶之辩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探讨。
他认为,人性本善,但也存在恶的一面,只有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才能实现善的发展与克制恶的倾向。
本文将围绕孟子对人性的善恶之辩展开讨论。
一、人性本善的观点孟子认为,人天生具备善良之心。
人性本善基于他对儿童天性的观察,他认为孩子天性纯真善良,只是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逐渐变坏。
他通过许多例子证明了人类天生具有同情心、善良心和良知等优点。
他的观点在当时的儒家学派中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二、恶的产生与修养然而,孟子也坦承人性中存在恶的一面。
他认为,人性的恶是由于外界诱惑和自身欲望的滋生而产生的。
当人们追求自身利益,无视他人的需要和利益时,就会展现出恶的一面。
孟子强调,人应该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去克服自己内心的恶,并追求善的境界。
三、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在孟子看来,人性的善恶之辩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需要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的实践来实现善的发展与修正。
他主张通过教育来激发人们内心的善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孟子提出了“仁”的概念,认为人应该具备仁的德性,即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并通过修养自己的爱心和善良来实现道德的完善。
四、善与恶的辩证统一孟子认为,人性的善恶并不是完全相互对立的,而是存在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人应该以善为主导,但不能完全否定恶的存在。
善与恶的辩证统一促使人们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不断完善自身的品德和道德素养。
孟子强调,人应该努力发扬善的一面,逐渐减弱和克服恶的倾向。
五、教育改善社会对于孟子而言,他坚信通过教育可以引导人们修炼德行,改善社会,实现人性的善良。
他提倡“以天地之理,就养五常”,强调培养人们的仁、义、礼、智、信等美德,使人们具备高尚的品格和行为准则,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综上所述,孟子在人性的善恶之辩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坚信人性本善,但也坦承存在恶的一面,因此强调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实现善的发展与克制恶的倾向。
善恶之辨作文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想要和大家探讨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善恶之辨。
自古以来,善恶之争就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天,我将以“善恶之辨”为主题,从历史、哲学、道德等多个角度,为大家阐述这一话题。
一、引言“善”与“恶”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范畴,它们犹如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紧密相连。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善恶之争从未停歇。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善恶观念也日益复杂。
那么,如何正确认识善恶,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善行,便成为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善恶的起源与发展1. 善恶的起源在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现象无法解释,便将之归因于神灵的意志。
在这样的背景下,善恶观念应运而生。
在中国古代,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流派都对善恶进行了深入探讨。
2. 善恶的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善恶观念逐渐从宗教领域扩展到道德领域。
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均对善恶进行了研究。
在中国,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成为人们判断善恶的重要标准。
三、善恶的哲学解读1. 唯心主义视角在唯心主义视角下,善恶是由神灵意志所决定的。
例如,基督教认为,上帝是善的化身,人类应当遵循上帝的旨意,追求善。
2. 唯物主义视角在唯物主义视角下,善恶是客观存在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认为,善恶观念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是人类道德进步的体现。
3. 存在主义视角存在主义认为,善恶是主观的,取决于个体的选择。
每个人在面对善恶抉择时,都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四、善恶的道德实践1. 个人层面在个人层面,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善恶观念,自觉抵制邪恶,践行善行。
具体而言,我们要做到:(1)关爱他人,助人为乐;(2)诚实守信,言行一致;(3)尊重他人,宽容大度;(4)勤奋学习,努力进取。
2. 社会层面在社会层面,我们要倡导文明道德,构建和谐社会。
具体而言,我们要做到:(1)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2)加强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3)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4)倡导绿色生活,保护生态环境。
人性的善恶之辩
人性的善恶之辩
人性一直以来都是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以及伦理学家们探讨的一个永恒话题。
关于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人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学派和理论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善恶并存:人性的复杂性
在伦理学中,有一种观点认为人性是善恶并存的,即人在内心深处既有善良和仁爱的一面,又有邪恶和自私的另一面。
这种观点认为,人性是复杂多变的,取决于环境、教育、经历等因素的影响。
人在特定情境下既可以表现出高尚的品质,也可能沦为邪恶的行为。
善恶之辩:道德与心理的角度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人性本质上是善良的。
对于那些认为人性本恶的学派来说,他们认为社会环境的腐化、道德的败坏是导致人性恶化的主要原因。
而那些主张人性本善的学者则认为,人性的本真是善良的,只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被扭曲和污染。
心理学研究也发现,人类天生具有与生俱来的善良天性,但受环境、家庭等诸多因素影响,可能表现出邪恶的行为。
关于善恶的反思与启示
人性的善恶之辩不仅仅是一个学术讨论的问题,更是一个关乎社会现实和个体成长的重要议题。
对于个人而言,反思自己的行为举止,保持对内心的清醒和警觉,认识到自身的善恶倾向,并加以调适和矫正,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社会而言,关注教育、道德建设等工作,为人们提供更多正能量和善意的引导,从而促进人性的善良展现,也是至关重要的。
总的来说,人性的善恶之辩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讨论,我们应该以谨慎和开放的心态去面对这个问题。
了解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呵护内心的善良和正直,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人性的本质与善恶之辨
人性的本质与善恶之辨众所周知,人性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人们对于人性的本质和善恶之间的界定一直存在争议。
有些人认为人性本善,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人性本恶。
那么究竟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善恶是否固定不变呢?有人认为人性本善,他们相信人生而具有善良的本能。
他们引用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据,例如人类对他人的关心、乐意帮助他人以及人道主义行为等等来支持他们的观点。
他们认为,在适当的条件下,人们能够表现出慷慨、友善、关爱和正义等美好品质。
他们坚信,这些善良的本能是人之所以能够和谐共处的关键。
然而,也有人认为人性本恶。
他们相信人类天生具有自私、贪婪和残忍的本能。
他们指出人类自古以来的各种战争、剥削和暴力行为作为他们的论据。
他们还认为,人们之间的冲突和竞争是人性恶劣的真实体现。
他们认为,人们之所以表现得那么善良,只是因为外部环境的约束和奖惩体系的存在而不得不这样做。
一个更全面的观点认为,人性的本质是复杂多样的。
在不同的情境下,人们可能展现出不同的特质和行为。
人们可能具有善良、慷慨和正义的一面,也可能具有自私、贪婪和残忍的一面。
人性的本质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受到环境、文化和个人经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人们往往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适应自身的需求和欲望。
然而,无论人性的本质如何,善与恶的界限并不是绝对的。
善恶并非是一种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更像是一种连续的谱系。
人们往往在行为中同时表现出善良与自私、正义与不公等多重特质。
一个人可能在某些情境下表现得极其善良,而在其他情境下却会变得冷漠和无情。
这使得善恶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
人性的善恶之间的辨别并不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探讨,它也带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来说,理解和引导人性的善良是至关重要的。
正如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所设想的,如果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那么社会将变得和谐、公平和繁荣。
因此,教育的使命之一就是引导人们发掘和培养自己善良的本质。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经常面临各种道德困境。
善恶之辩,何为真正的辩论辩题?
善恶之辩,何为真正的辩论辩题?正方:善恶之辩善恶之辩一直是人类思考的重要议题,正方认为善恶是存在的,而且是客观存在的。
首先,从道德观念来看,人们普遍认为善是值得尊重和追求的,而恶则是应该避免和制止的。
例如,孔子曾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说明善与恶在人们的道德观念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地位。
其次,从社会秩序来看,善恶的存在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善事,遵守法律,遵循道德准则,那么社会将会更加和谐,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会增加。
相反,如果每个人都放任自己的恶念,违法乱纪,那么社会秩序将会混乱,人们的生活将会受到威胁。
最后,从宗教信仰来看,大多数宗教都强调了善恶的存在。
基督教中有“你所愿意人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佛教中有“行善积德,恶业自消”等教义,这些都说明了善恶在宗教信仰中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善恶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仅体现在道德观念中,也体现在社会秩序和宗教信仰中。
因此,我们应该努力追求善良,抵制恶行,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反方:善恶之辩反方认为善恶是主观存在的,而不是客观存在的。
首先,从文化差异来看,不同的文化对于善恶的定义是不同的。
比如,在一些文化中,杀戮敌人被视为英雄行为,而在另一些文化中,杀人则是罪恶行为。
这说明了善恶的标准是因文化而异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其次,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们对于善恶的认知是受到个体经验和环境影响的。
比如,一个人在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后,可能会产生恶念,而另一个人则可能会选择原谅和善良。
这说明了善恶是受到个体心理和环境影响的,而不是客观存在的。
最后,从历史事件来看,人类历史上发生了许多关于善恶的事件,比如战争、种族灭绝等,这些事件都说明了人类的行为是多样化的,无法简单地划分为善恶。
综上所述,善恶是主观存在的,它受到文化、心理和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事物划分为善恶,而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人类行为。
真正的辩论辩题应该是:善恶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存在?我的观点是:善恶是客观存在的。
《孟子二章》文言知识点归类
《孟子二章》文言知识点归类孟子第二章是一篇关于孟子思想的重要篇章,主要阐述了人性的善恶之辨、人性的转化及修养的重要性等。
下面将该章节的文言知识点进行归类,具体如下:一、人性的善恶之辨1.人之初性本善:这是指人类在出生时都具有善良的本性,善良是人类天生而具备的,人性本善是指人性具有善良的基本倾向。
2.善恶之辨:孟子认为人性中不仅包含了善的倾向,也存在着恶的倾向,善恶之间的区别取决于人的修养和环境的影响。
二、人性的转化和修养1.人的修养:孟子提倡人的修养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通过修养,人才能使自己的本性得到发扬和转化。
2.六亲:六亲是指父母、兄弟、子女、妻妾、朋友和臣子等人际关系,孟子认为这些关系是人性转化的重要途径。
3.以心传心:孟子强调心与心之间的交流传递,通过传递良好的道德情感和品德,可以使人的心性发生改变。
4.性善即理:孟子认为人的天性善良,人们应该依据内心的善良之理去行事,与之相逆的行为是违背人性的。
5.成己、成人:人的修养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个人的成长,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己的修养影响和改变他人。
三、善恶和修养的关系1.善恶是相对的:孟子认为善恶的判断是相对的,取决于具体的情境和处境,人们需要具备辨别善恶的能力。
2.天人合一:孟子主张人与天地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人的善恶和天地之间是相互吸纳和传递的,通过修养使人的善得到发扬。
3.以感人之心:孟子认为人们应该以感动他人的心去感受、理解他人的善良之心,这样才能达到人的修养的目的。
4.以化人之心:人们通过修养感动和教化他人,让他人受到感动和改变,这样就实现了善的扩展和人性的转化。
四、修养的重要性1.悟性:孟子认为人的修养不仅需要外在的教化和感化,还需要悟性的启迪,通过自己的领悟去改变和转化内心的善恶。
2.文化:孟子强调修养需要借助文化的知识和智慧,通过学习和思考,使人的修养达到更高的水平。
3.克己复礼:修养的核心在于克制自己的欲望和情感,以及恪守礼仪规范,在人际关系中遵守社会准则。
论人性的善恶之辩
论人性的善恶之辩人性的善恶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有人认为人性本善,而另一些人则坚持认为人性本恶。
然而,我认为人性的善恶并不能简单地被归为一种单一的属性,而是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
下面我将从人性的多维度、社会影响以及自我意识等角度探讨人性的善恶之辩。
首先,人性同样包含着善与恶两个方面。
我们无法否认人类天生具有对善良行为的倾向。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有着道德情感的能力,我们可以感受到善行所带来的正面情绪,比如喜悦、满足以及成就感。
这种道德情感激励着我们对他人产生同情心和关怀之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很多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这种善良的行为不仅体现了人性的善,更展现了我们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
然而,人性的善良并非始终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
人类也具有自私、贪婪和邪恶的一面。
当个体面临竞争、利益纷争与资源稀缺时,人们往往更容易陷入自私的行为之中。
我们可以从那些为了追逐权力和金钱而藐视他人利益的案例中看到人性的恶的表现。
同时,历史上的战争、犯罪行为以及虐待事件也从侧面反映了人性的恶。
这些例子使得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人性定义为善良。
然而,人性的善恶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属性,而是受到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塑造个体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一个正义公平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更容易选择善良的行为。
而当社会腐败、道德价值体系崩溃时,人们更容易陷入邪恶的行为。
这再次说明了人性本身并不是善恶两个极端,而是可塑的。
社会对于个体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个体本身所拥有的固有属性。
此外,人性的善与恶也受到个体自我的管理和控制。
个体有意识地掌控自身的行为,思考和决策过程可以使人们向善良的方向发展。
自我意识、责任心、良好的道德自律和内在的道德标准都能帮助个体远离邪恶的行为。
正如福柯所言:“以道德角度来理解人性中的善与恶,关键在于人们是否愿意去疗愈自己的内心,去探索人生的真理和价值。
”个体的自省和提升能够促使人性向善良的方向发展,警觉并抵制邪恶的冲动。
人性的善恶之辨
人性的善恶之辨人性是一个复杂而又多变的概念,其善恶之辨一直是人们争议的焦点。
在各种文化和哲学传统中,人性的本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对于人性的善恶之辩,不同的观点莫衷一是。
本文将通过探讨不同的观点和理论,来理解人性的善恶之辨。
一、人性的善在某些哲学和宗教体系中,人性被认为是天生善良的。
这种观点认为,每个人天生具有一种关爱和同情的天性,愿意帮助他人并行善事。
例如,基督教中的原罪观念认为,尽管人性受到原罪的影响,但每个人都有上帝的形象,本质上是善良的。
此外,孔子的儒家思想也强调人性的善良。
儒家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只有在道德教育的引导下才能实现其善良的天性。
因此,他们认为人性的恶是可以通过教育和修养来改变的。
二、人性的恶与人性善的观点相反,也有人认为人性本质上是坏的。
这种观点一般认为,人天生具有自私、贪婪和攻击性的本能。
一些现实主义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认为,人性的恶是由外部环境和社会结构所决定的。
例如,托马斯·霍布斯认为,人性本质上是自私和战争的,只有通过权威和规则的约束才能维持社会秩序。
此外,尼采的超人哲学也主张人性的恶。
他认为,人性中有一种被压抑的野蛮本能,只有通过超越道德和传统的束缚,才能实现真正的个体超越。
三、人性的善恶两面性除了对人性的绝对善恶论述外,还存在一种观点认为,人性是善恶两面性的。
这种观点认为,人性既具备善良的潜力,也容易受到欲望和利己主义的驱动。
根据环境和个体条件的不同,人性的善恶之辩会有所取舍。
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中,人性被认为是包含着善恶两个方面的。
根据社会认知理论,人天生具有学习道德和社会习俗的能力,这说明人性具备善的潜力。
但是,人性也容易受到内在欲望、外部环境和社会奖励的诱导,导致行为偏离道德准则。
结语在对人性的善恶之辨的探讨中,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将其归为一种绝对的判定。
人性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中的善恶之辩也是一个多元化的课题。
通过了解不同的观点和理论,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性的复杂性,并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引导和培养人的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善恶概念不是先验的
是善还是恶?
首先,需要认识人、人的本质、人性问题。离开了 人、人的本质、人性,善和恶就无从谈起。 其次,必须认清:只有当人的理性对人性作深入反 思之时,才会提出善和恶的概念,以及相关的善恶 理论。 这同时也意味着,文化(文明)在道德发展中起着 巨大的推进作用。
康德曾以《圣经· 创世纪》第2-7章为出发点,谈及 人的理性与善恶的状况。
五、西方人的人性本恶倾向
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关于人性的认识来自 两种传统。
一种是古希伯来人的宗教思想传统。这个传 统告诉西方人,人性生来既是恶的。 另一种是古希腊的哲学思想传统。这个传统 定义“善即知识”,既然知识不是人类生来 就有的,所以同样有人性本恶的潜在含义。
真正对西方人的人性观点起到普遍、巨大、 长久影响的,应是基督教教义。
一般来说,凡是在人和人的关系中表现出来 的对他人、对社会有价值的行为,人们都会 称之为善,并予以肯定和赞扬;
凡是对他人、对社会有害的、产生负价值的 行为,人们都会称之为恶,并予以否定和谴 责。
是在相互联系和相互斗争中不断发展 的。
黑格尔曾指出:“恶的意志希求跟意志的普遍性相
对立的东西,而善的意志则是按它的真实概念而行 动的。”
三、人性本善还是本恶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本善、本恶、有善有恶、 无善无恶。 所谓有善有恶,是因为人的本性中天然具有善的一 面,有趋向于善的一面,同时也会有不善甚至恶的 一面。 所谓无善无恶,则是因为从人类整体而言,在人类 文明史之前实际上无所谓善和恶。
概括而言,人的本性源于动物性;人的本性 在文明出现之前无所谓善与恶。 善与恶是人的认识,是概念,是对人自身的 言行、思想的反思。 善与恶的本原皆出于动物性,但善与恶的认 识和判断则始于人的历史、人的活动、人的 文化。
十善,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 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 怒、不邪见‛。
孟子的性善论是对告子等三派人性 善恶学说的总结。
他反对以柳枝-杯盘的公式来解释仁义,因为这是违 背了柳枝的自然本性而由外力强加的。 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 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 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 我固有之也。‛ (《孟子· 告子上》)
到了启蒙时代,西方的思想家们对于人性的认 识开始趋于平和中庸,并且把恶的根源更推向 不平等、不自由的社会制度,对西方传统文化 遗产采取了批判的姿态。
西方人思想的先祖对人性的认识是,人性本恶,但 因信仰上帝,因求知而向善。 中国人思想的先祖对人性的认识是,人性本善,但 因克己、礼让而向善。 中国人的“伪善”
2.因果报应说
佛教善恶观与业报轮回说紧密相联。
按照佛教的说法,轮回是依据“业力”决定的。 人的福祸际遇、轮回趋向的好坏,由“业”的染净 而定,“染”业即恶业招致恶的果报,“净”业即 善业导致好的果报。
轮回,梵文samsara,就是指有情众生依业力在欲 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之内的天、人、畜生、阿修 罗、饿鬼、地狱六道中不断流转,无可避免。
中国传统伦理的“德”“得”相通、日本伦理的 “德福一致”、佛教伦理的因果报应、基督教伦理 的赎罪得救,并非偶然的巧合,而是伦理本性的必 然要求。
善恶因果律使得宗教与伦理在世俗的价值取向上相 通甚至殊途同归。
善恶因果律的伦理目的性
善恶因果律是一个和伦理目的性相联的概念。达到 个体至善与社会之善;实现伦理理念中的善与世俗 生活中善的统一。
不善的症结在“人”而不在性。
孟子强调,人之所以不能发挥自己的天赋资 质乃至放其良心而不知求,是受外在物欲的 影响,故解救之方就是“求放心”。
所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 告子上》)。 “求放心”也就是“养心”,而“养心莫善 于寡欲”。
荀子提出了“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的性恶论。
莎士比亚在《亨利五世》中说:在邪恶的思主义认为,有了善,人们才谴责恶;有了恶,
人们才向往善、追求善。
善和恶的历史性
善和恶的标准产生于一定的历史时代,也只 能适应于一定的历史时代;在一个时代是善 的行为,在另一时代不一定即是善,反之, 在一定时代是恶的行为,在另一时代不一定 是恶。
西方人的法律、上帝
六、善恶因果律与惩恶扬善
白晓燕命案 湖州唐慧事件 小悦悦事件 贵州五男孩闷死事件
因果律的紊乱与转型期的伦理阵痛
在伦理史上,伦理秩序与道德状况最为混乱的时期, 伦理与道德建设最为困难的时期,就是新旧交替的 社会转型期和文化转型期。 社会转型给伦理生活带来的特殊状况,一是由价值 的多元而产生的价值的紊乱。二是伦理生活的原理 与逻辑的运作无力。 归结到最后就是道德信仰的危机。
善和恶的概念尤其是“善”的概念是伦理学中至关 重要的概念,它是道德理论中的核心。
但善恶概念与相关理论不是先验的,而是因了解人 的复杂本性和人类的原始道德生活,以及反映现实 社会利益需要而形成的重要概念。 同时,经过古代少数圣贤之士观察、体悟与思考, 使之上升为理论形态,形成遵守的原则、规则之基 准。
他说:‚在理性被唤醒之前,没有所谓的诫命和禁 忌,因此,也没有所谓的违犯。当理性开始工作以 后,虽然它还是如此弱小,却尽全力与动物性搏斗, 而恶也必然随后产生…从道德的角度来看,那个第 一步是个堕落…以自然的角度来看,这个堕落的结 果是生命中一连串空前的灾厄,即所谓惩罚。因此, ‘自然史’的开端是善,因为它是神所创造的, ‘自由史’的开端则是恶,因为它是人的造作。‛ ——[美]库恩《康德传》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易经· 系辞》
在西方,古希腊苏格拉底有一个著名命题:“德性即 知识”。一句千古名言:“认识你自己” 。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伦理学是一门研究至善的科 学。
美国实用主义者杜威认为,伦理学是在正当或不正当、 善或恶的范围内研究行为的科学。
善和恶的实质
17世纪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把善和恶大致 划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本然的层面。善和恶是人的欲望能否 获得满足的基本尺度,得到满足的即善,不能满足 的即恶。 第二个层面是通过理性去作出正确的判断,不是完 全任由主观的欲望随心所欲。这是善与恶的应然层 面。
第三个层面所谓至善的层面,也就是理想道德的层 面,即能持久地达到满足自己利益的方式。
3.去恶行善
方立天先生指出,佛教因果报应论,是一种因果理 论,也可称为道德因果论。‚强调道德在生命转化 长流中的作用,恶因结恶果,善因生善果,道德是 自我塑造未来生命的决定因素。‛
反过来,因果报应思想也为道德实践提供了压力和 保证。
要实现止恶扬善,必须依据一定的道德原 则与规范。
佛教的伦理德目主要体现在戒律、戒规上, 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 不饮酒‛。
善恶因果律所体现的另一个伦理的目的性,就是伦 理对人的行为的调节效能。 善恶因果律的另一个伦理底蕴,就是主体的道德责 任与道德权利问题。
七、佛教的善恶因果报应说
1.佛教善恶观 区分了十一种善,包括信、惭、愧、无贪、 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舍、不 害。 与此相反的恶,属于烦恼法的恶有六种,即 贪、瞋、痴、慢、疑、恶见,由此派生的烦 恼(称为随烦恼)之恶又有二十余种。
马丁· 路德说:“在奥古斯丁以来,没有一个 神父曾提到原罪。奥古斯丁区别了原罪和自 罪,他认为,贪婪、情欲和欲望都是原罪, 而原罪又是自罪的根源。”
他还说:“我们生来就是有罪的,在罪恶中 被怀孕和被产生出来;罪恶把我们由头到尾 地浸泽了。”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原罪的观念被马丁 路德、加尔文等激进的新教领袖更加强化了。 人类的“全部本性就好像是一粒罪恶的种子”。
四、孟荀人性善恶之争
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 阳 货》) 在中国先秦文化思想史上,把人性与善恶相连的主 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
持性善论者的是孟子,持性恶论者的是荀子。
孟子的性善论是对告子等三派人性 善恶学说的总结。
性无善无不善
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 有性善有性不善
第二讲 善恶之辨
一、善和恶的内涵 二、善恶概念不是先验的 三、人性本善还是本恶 四、孟荀人性善恶之争 五、西方人的人性本恶倾向 六、善恶因果律与惩恶扬善 七、佛教的善恶因果报应说
一、善与恶的内涵
在中国,根据说文解字,善与“羲”、“美” 同义。“善”还有“良”、“好”、
“福”、“贵”等多重意思。
他分人性为“性”和“伪”两部分,性指与 生俱来的人的生理素质,伪指后天人为造就 的礼义法度。 荀子曰:‚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 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谷淫乱生 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纵人之性,顺人之情, 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荀子· 性恶》)
荀子在强调人性本恶时,只强调人性恶的一 面,而无视和否认善的一面,因此,其性恶 论存在极大的缺陷。 无法说明,本性为恶的圣人凭什么转变为圣 人,一般人经圣人的教化,又怎么可能由恶 而变成善,进而成为有德性的人。
阵痛中的伦理危机,是伦理信仰的危机;伦理信仰 的危机根源于善恶因果律的中断与错乱。 因果律的中断与错乱,导致伦理合理性与有效性的 缺乏。 合理性的缺乏,表现为行为的善恶属性与个体生活 或社会生活的分离甚至背离;有效性的缺乏,根源 于伦理的善恶与现实生活的分离所产生的干预的无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