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利政策理论研究(一)
关于股利政策理论文献综述(2)

关于股利政策理论文献综述(2)关于股利政策理论文献综述篇二股利分配政策文献综述摘要:本文主要沿着传统股利政策理论和现代股利政策理论的发展轨迹,对各种理论的主要观点、演变脉络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介绍和评述,并为我国的股利分配政策起到了启示作用。
关键词:股利政策;传统理论;现代理论一、股利政策的理论研究(一)传统股利政策理论1.股利无关论(MM理论)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米勒和莫迪利亚尼提出了“股利无关论”,即MM理论。
该理论认为:假如一个公司的投资机会是给定的,那它的股利支付率高低不会影响股票价值。
股利无关论的结论是建立在完全资本市场理论基础上的,实际很难达到。
2.股利相关论:股利相关论学派的学者认为股利无关论的很多假设在现实生活中缺乏存在的土壤,相反公司的股利政策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公司也是无法完全摆脱这种制约的,导致股利政策和股票价格是相关的,公司的价值也不仅仅由投资项目的风险和盈利能力决定。
根据对股利政策和股票价格相关性解释的不同,股利相关论又形成了几种各具特色的分支:(1)“一鸟在手”理论“一鸟在手”理论主要代表者是戈登。
该理论认为,对投资者来说,现金股利是抓在手中的鸟,而公司留存收益则是躲在林中的鸟,随时可能飞走。
“一鸟在手”理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1)股票价格与股利支付率成正比;(2)权益资本成本与股利支付率成反比。
(2)税差理论在现实世界中,MM理论的无税假设显然不成立,因此在股利政策的研究中,有相当一部分文献集中于税收的影响效果。
1967年,法尔阿和塞尔文(Farrar and selwyn)提出了所得税差异理论,税差理论的结论主要有两点:第一,股票价格与股利支付率成反比;第二,权益资本成本与股利支付率成正比。
该理论认为:如果股利所得税率大于资本利得税率,则股利额较低的股票比股利额较高的股票具有更多的税前收益,故股利支付率与企业价值负相关,最好的股利政策即公司不支付任何股利。
股利政策的主要理论 股利政策的基本理论

股利政策的主要理论股利政策的基本理论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公司股利政策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股利政策的基本理论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股利政策的基本理论一、股利政策定义股利政策是指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对一切与股利有关的事项,所采取的具有原则性的做法,是关于公司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等方面的方针和策略,所涉及的主要是公司对其收益进行分配还是留存以用于再投资的策略问题。
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从狭义方面来说的股利政策就是指探讨保留盈余和普通股股利支付的比例关系问题,即股利发放比率的确定。
而广义的股利政策则包括:股利宣布日�A确定、股利发放比例的确定、股利发放时的资金筹集等问题。
二、股利政策理论对比分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学术界对股利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股利政策与公司股价的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代表观点有Miller和Modigliani的股利无关论、“一鸟在手”理论,以及税差理论。
20世纪八十年代,股利政策研究焦点集中于股利政策为何会引起股票价格的变化,代表理论有信号传递理论、股利代理理论等。
以MM理论为起点,众多学者对股利政策进行了长期、大量的研究。
1、MM理论股利无关论是由Miller和Modigliani于1961年首先提出的。
在一系列严格假设的基础上,他们提出,在投资决策给定的情况下,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对公司的市场价值不会产生影响。
该理论是基于三个严格理想的假设:完美的资本市场,具体包含:交易双方都是价格接受者;信息对称,双方能无成本获得信息;不存在股票发行费用和交易费用;利润分配和留存收益在税法处理上无差异,投资者资本所得和股利所得无税收上的差异。
理性行为假设,即投资者追求个人财富的最大化,对股利收入和资本利得无偏好。
完全确定性,即每一个投资者对每一家公司的投资计划和收益情况都清楚,没必要区分股票和债券。
[股利理论与政策]股利的4个理论
![[股利理论与政策]股利的4个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55e06bfe7fd5360cba1adbd4.png)
[股利理论与政策]股利的4个理论公司股利理论是公司金融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主要有股利无关论和股利有关论。
以下是精心的股利理论与政策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股利理论至今仍是学术界内有争议的一个问题。
费雪?克莱尔在1976年称之为“股利之谜”。
谜题的关键就是股利的支付率是否与股东的财富和股票的价格相关,基于此,股利理论存在两大流派:股利无关论和股利相关论。
一、股利理论及新发展(一)股利无关论(MM理论)1.MM理论的假设(1)完善资本市场假设:任何一位证?交易者都没有足够的力量通过其交易活动对股票的现行价格产生明显的影响。
同时,证?的发行和买卖等交易活动不存在经纪人费用、交易税和其他交易成本,在利润分配与不分配,或资本利得与股利之间均不存在税负差异。
(2)完性投资者假设: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均以个人财富的最大化为追求目标。
(3)对未来的充分肯定假设:所有的投资者对未来投资、利润和股利具有相同的信念。
(4)信息完备假设:所有的投资者都可以平等地获得影响股票价格的任何信息。
2.MM理论的内容(1)股利的支付率并不影响公司的价值:公司的股票市价是公司价值的反应,而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其拥有的资产及其盈利能力。
公司的盈余在股利与留存盈余之间分配,并不影响公司的价值。
(2)股利政策在公司的政策中居于次要位置,而投资政策才是公司的主导政策。
这是因为投资政策是形成资产获利能力的基础,而股利政策不过是服从于投资政策的一种筹资策略而已。
(3)既得的股利和股价升值而形成的资本利得是组成股东财富的两大部分。
公司发放股利将使公司增长有所减退,进而引起股价的下跌。
股东从股利的到的好处将正好被股价下降而产生的损失所抵消。
因此,股利的发放不会影响到股东财富的数量。
(4)对具有理性的投资者来说,在股利和资本利得的选择上并不存在净偏好。
如果股利的支付率太低,投资者可以出售一部分股票,以补偿股利支付的不足。
相反,如果股利支付的太高,投资者可以购入一部分股票,以扩大投资。
股利政策的主要理论股利政策的理论依据

股利政策的主要理论股利政策的理论依据股利政策是决定如何将公司税后利润合理地分配给现有股东和增加公司留存收益的盈利分配政策。
以下是精心的股利政策的理论依据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一、股利政策定义股利政策是指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对一切与股利有关的事项,所采取的具有原则性的做法,是关于公司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等方面的方针和策略,所涉及的主要是公司对其收益进行分配还是留存以用于再投资的策略问题。
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从狭义方面来说的股利政策就是指探讨保留盈余和普通股股利支付的比例关系问题,即股利发放比率的确定。
而广义的股利政策则包括:股利宣布日?A确定、股利发放比例的确定、股利发放时的资金筹集等问题。
二、股利政策理论对比分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学术界对股利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股利政策与公司股价的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代表观点有Miller和Modigliani的股利无关论、“一鸟在手”理论,以及税差理论。
20世纪八十年代,股利政策研究焦点集中于股利政策为何会引起股票价格的变化,代表理论有信号传递理论、股利代理理论等。
以MM理论为起点,众多学者对股利政策进行了长期、大量的研究。
1、MM理论股利无关论是由Miller和Modigliani于1961年首先提出的。
在一系列严格假设的基础上,他们提出,在投资决策给定的情况下,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对公司的市场价值(或股票价格)不会产生影响。
该理论是基于三个严格理想的假设:(1)完美的资本市场,具体包含:交易双方都是价格接受者;信息对称,双方能无成本获得信息;不存在股票发行费用和交易费用;利润分配和留存收益在税法处理上无差异,投资者资本所得和股利所得无税收上的差异。
(2)理 __假设,即投资者追求个人财富的最大化,对股利收入和资本利得无偏好。
(3)完全确定性,即每一个投资者对每一家公司的投资计划和收益情况都清楚,没必要区分股票和债券。
投资者不关心公司股利的分配,并且股利的支付比率也不会影响公司的价值,公司的市场价值(或者股票价格)只由投资决策决定的获利能力所决定。
股利政策基本理论

股利政策基本理论股利政策(Dividend policy)是指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对一切与股利有关的事项,所采取的较具原则性的做法,是关于公司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等方面的方针和策略,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股利政策基本理论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股利政策基本理论股利政策(Dividend policy)是指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对一切与股利有关的事项,所采取的较具原则性的做法,是关于公司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等方面的方针和策略,所涉及的主要是公司对其收益进行分配还是留存以用于再投资的策略问题。
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从狭义方面来说的股利政策就是指探讨保留盈余和普通股股利支付的比例关系问题,即股利发放比率的确定。
而广义的股利政策则包括:股利宣布日的确定、股利发放比例的确定、股利发放时的资金筹集等问题。
股利政策的基本理论股份制企业利润分配的特点1.股分制企业的利润分配应坚持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2.股份制企业的利润分配应尽可能保持稳定的股利政策3.股份制企业的利润分配应当考虑到企业未来对资金需求以及筹资成本4.股份制企业的利润分配应当考虑到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二、股利政策的基本理论(一)股利无关论股利无关论认为,企业的股利政策不会对公司的股票价格产生任何影响。
该理论是由美国财务学专家米勒(Miller)和莫迪格莱尼(Modigliani)于1961年在他们的著名论文《股利政策、增长和股票价值》中首先提出的,因此这一理论也被称为MM理论。
MM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完全市场理论。
完全市场理论的基本含义是:①资本市场具有强式效率性。
所谓强式效率性是指股票的现行市价已经反映了所有已公开或未公开的信息,任何人甚至掌握内部信息的内线人也无法在股市上赚取超额报酬。
②没有筹资费用(包括股票发行和交易费用)。
③不存在个人和公司所得税。
④公司的投资决策与股利决策是彼此独立的。
在这些假设基础上,MM理论认为,投资者不会关心公司股利的分配情况,公司的股票价格完全由公司投资方案和获利能力所决定的,而并非取决于公司的股利政策。
2018税务师《财务与会计》考点:股利政策的理论分析、股利分配政策

2018税务师《财务与会计》考点:股利政策的理论分析、股利分配政策【知识点】股利政策的理论分析股利政策的理论分析1.股利无关论(MM理论)①公司的股票价格是公司价值的反映,而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其所拥有的资产及其盈利能力;②在公司的政策取向上,投资政策为主导,因为它是形成资产获利能力的基础。
股利政策是次要的,其实是服从于投资政策的一种筹资策略而已;③股东的财富有分得的股利和股价升值而形成的资本利得两部分组成,股利的分配将导致公司增长的减退、进而引起股价的下跌。
因此,股东从分派股利得到的好处正好被股价下降而导致的损失所抵销,股利分派不影响股东财富的数量;④对具有理性的投资者而言,在股利和资本利得的选择上并不存在偏好。
【提示】公司市场价值的高低,与公司的利润分配政策无关【提示】代表政策:剩余股利政策2.股利相关理论(1)含义股利支付政策的选择对股票市价、公司的资本结构以及股东财富的实现等都有重要影响,股利政策与公司价值是密切相关的。
因此,股利政策不是被动性的,而是一种主动的理财计划与策略。
(2)代表政策:固定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3)主要观点【单项选择题】股利的支付可减少管理层可支配的自由现金流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管理层的过度投资或在职消费行为。
这种观点体现的股利理论是( )。
A.股利无关理论B.信号传递理论C."手中鸟"理论D.代理理论【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代理理论认为,股利的支付能够有效地降低代理成本。
首先,股利的支付减少了管理者可支配的自由现金流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公司管理者的过度投资或在职消费行为,从而保护外部投资者的利益;其次,较多的现金股利发放,减。
股利政策研究

股利政策研究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系别:经济管理系
专业:工商管理
论文题目: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
指导教师:
2010年2月 28日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论文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一、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1. 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生命周期与其股利政策的相关性
2. 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是否符合其生命周期特征,是否向外传递了企业发展的正确信息
3. 研究我国处在不同生命周期的上市公司分别应采取怎样的股利政策。
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
(1)文献资料法。
通过阅读大量关于股利政策和企业生命周期的文献,借鉴中西方学术界关于这两类问题的理论成果来指导作者对我国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的股利政策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2)理论分析方法。
本文主要以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股利政策理论作为论文的理论基础,并结合管理学、经济学、财务学的一些基本观念进行分析。
(3)实证分析法。
采用打分法将样本中的上市公司按其生命周期特征,划分为三种类型的,分别是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对三类公司股利政策发放形式和发放水平进行系统地分析,并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2010年10 月 10日
所在系审查意见:
系主任:
2010年10月12日。
股利政策理论

股利支付前
股利支付后
公司 N 资产
股东对公司 资产具有N元 的要求权
公司
资产
N
股东得到N元现金,但丧失了 对公司资产N元要求权。
(2)公司发行新股筹资,发放现金股利
如果公司没有足够的现金支付N元股利,则需要先增发N元
与股利增发传递积极信号相反,股利增发也会向市场传 递负面信号。一些公司的经理认为“支付股利就等于向 股东承认公司没有更好的事情可做”,向市场传递公司 未来的投资机会较少,从而引起股价下跌。
如果这笔资本由公司留存,要获得相同的税后收益率所要求 的税前收益率为:
r(1 Tc ) 8.64% ,
r 14.4%
三、股利政策理论
(三)交易成本与代理成本
代理理论认为, 股利的发放将减少由于控 通过高股利的发放减少了管理者可支配的自由现金流量 , 从而减少了管理者能够带给股东损失的道德风险。
Black和scholes(1974)认为,投资者按照某种潜在标准权衡 收到股利的成本效益后,一些投资者会偏好高股利而另一些 则希望获得低股利。他们将投资者归纳为三种类型的追随者 群体,即股利偏好型、股利厌恶型、股利中性型;每一种股 票都会吸引一批偏好该公司股利支付水平的投资者。
三、股利政策理论
新股,这可以暂时地增加公司价值,股利支付后,公司价值又回
到原来发行新股前的价值。
股利支付前
股利支付后
公司 资产
增发新 股N元
N
公司 资产
支付N 元股利
N
公司 资产
(3)公司不支付现金股利,股东自制股利
假设公司不支付股利,现有股东为获取现金在资本市场上出
第五章 股利政策(公司金融-宁波大学 孙伍琴教授)

3.股票分割的动机考察
(1)降低股票股价:通常认为,股价太高,会降低投资吸引力,不利于 股票交易;股价下降则有助于股票交易。通过股票分割可以大幅度 降低股票市价,增加投资吸引力。 (2)缓解代理权之争:增加发行在外的股票数量,使公司的股权分散到 更多的投资者的手中,这样可以比较有效地预防部分股东通过争取 投票代理权实现对企业的控制企图。 (3)为发行新股做准备:股票价格太高会使许多潜在的投资者不敢轻易 投资公司的新发股票,股票价格降低有利于增加股票的流通性,增 加投资者的投资热情,这对新股的发行也是一种推动。 (4)收购兼并中的运用 一个例子:甲乙两公司准备以股票交换的方式进行合并,目前甲公司 每股市价50元,乙公司股票每股市价5元,根据此确定出来的1:10的 换股协议是合理的,但乙公司的股东心理上却可能很难接受。如果甲 公司先进行1:5的股票分割,再以1:2的比例进行股票交换,尽管本质 并未因此改变,却容易被乙公司股东接受,有助于兼并活动的顺利实 施。
3.除权除息 (1)概念:除权除息,也就是将股票中含有的分红权 利予以解除。除权除息都在股权登记日的收盘后 进行。除权之后再购买股票的股东将不再享有分 红派息的权利。 (2)除权除息价 ----除息价:登记日收盘价减去每股股票应分得的现 金红利。 用公式表示: 除息价=登记日的收盘价-每股股票应分的股利 ----除权价: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格除以所含有的股 权。用公式表示: 除权价=股权登记日收盘价/(1+每股送股率)
第五章
股利政策
一、股利政策理论 (一) 股利无关论(dividend irrelevance theory) (二) 一鸟在手论(bird in the hand theory) (三) 所得税差异论(tax differential theory) (四) 信号发射理论(information content or signaling hypothesis) (五) 股利的顾客效果(dividend clientele effect)
股利政策综述

股利政策综述提要本文对西方现代公司股利政策理论研究进行综合性回顾和分析,对股利政策发展进行简要评述。
一、传统股利政策理论(一)“一鸟在手”理论。
该理论是最早的股利理论。
该理论认为,由于股票价格波动较大,在投资者眼里股利收益要比资本利得更为可靠。
又由于投资者一般为风险厌恶型,宁可现在收到较少的股利,也不愿承受较大的风险等到将来收到金额较多的资本利得,故投资者将偏好股利而非资本利得。
“一鸟在手”理论是流行最广泛和最持久的股利政策理论,在起初表现为股利重要论,后经威廉斯、林纳勒、华特和戈登等发展成为“一鸟在手”理论。
其中,戈登是“一鸟在手”理论最主要的代表人物。
(二)MM股利无关论。
1961年莫迪里安尼-米勒的硕士论文《股利政策,增长和股票股价》中提出了股利无关假说。
该理论认为股利高低不影响企业的价值。
MM理论无关论成功地利用数学模型,揭示了股利政策与股票价值之间的关系,但应该看到其前提假设条件过于严格,与现实情况不吻合。
不过它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因为它提供了一个研究股利政策的思路或者说是平台,在这个基础上,理论研究者们从放松股利无关理论的假设条件入手,同时引入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拓展了股利政策的研究领域,从而形成了今天股利政策所呈现出的多样化。
(三)税收效应理论。
税收是对股利之谜最早的理论解释。
由于在资本利得上的税收优惠,投资者会偏好低股利支付率的股票,不同的股利政策会导致税收导向的客户转移效应,但是只有有限的证据支持这种效应。
Brennan建立了一个新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该模型包含一个基于股利收益的额外溢价,这个模型说明高股利股票会要求高的税前风险调整收益,以补偿税前收益的税收损失。
相反地,Black和Scholes及Fama的实证结果却表明,是不存在这个税收效应的,但是Kalay和Michaely的结论是:税前收益与股利回报有关。
二、现代股利理论(一)追随者效应。
追随者效应也可以说是广义的税差学派。
公司金融股利政策理论研究

公司金融股利政策理论研究2023-10-27CATALOGUE 目录•股利政策概述•股利政策的理论基础•公司金融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分析•公司金融股利政策的决策过程和方法•公司金融股利政策的实践案例分析•公司金融股利政策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01股利政策概述定义股利政策是指公司分配股利的相关决策,如股利支付方式、支付频率和金额等。
重要性股利政策是公司向股东分配收益的重要方式,关系到股东的收益权和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股利政策的定义和重要性股利政策的类型和特点特点稳定增长股利政策:股利持续增长,但增长率通常较低。
剩余股利政策:只有在公司有剩余利润时才支付股利。
固定股利政策:股利支付固定,不随利润波动。
类型:包括稳定增长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政策、剩余股利政策等。
历史股利政策作为公司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固定股利到稳定增长和剩余股利的演变。
发展随着公司治理结构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股利政策的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深入和发展。
股利政策的历史和发展02股利政策的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在完全市场中,公司的股利政策与公司价值无关。
总结词MM股利无关理论是基于严格的假设条件,如无税、无交易成本、无信息不对称等,得出结论:公司的股利政策与公司价值无关。
详细描述MM股利无关理论MM股利相关理论总结词该理论认为在现实中,由于市场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等因素,股利政策会影响公司价值。
详细描述MM股利相关理论考虑了现实世界中存在的诸多限制条件,如税收、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等,得出结论:公司的股利政策会影响公司价值。
税差理论总结词该理论主要探讨税收差异对股利政策的影响,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股利支付方式以最大化股东财富。
详细描述税差理论关注的是税收差异对股利政策的影响,认为公司应选择合适的股利支付方式以最大化股东财富。
总结词该理论认为公司通过股利政策向市场传递有关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信息。
要点一要点二详细描述信号传递理论认为股利政策是一种信号,公司通过股利政策向市场传递有关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信息。
股利政策理论研究

1 5 3 0 3 3 )
代 理成本假 说认 为双方利 益存在 冲突 , 而股利 的支付 能够有 效地减少代理成本 。这是 因为 , 股利 的支付 能够减少 管理层 支 配 的现金 流量 , 促使管理者将资金 的利用达到最优配置 。
客 户效应理论 , 这一理论 认为属 于不 同客 户群体 的股东 对股 利分配政策会有 不同的偏 好。原因在于不同的投 资者对 现时收入 的渴求程度不 同 , 他们 的边际所 得税率也 不 同。年 收入较低 的投 资 者可能倾 向于公 司多发 股利 , 他们 的边 际税 率较低并且 对股票 投 资带来 的现时收入 依赖较大 , 公 司不发放股利或发放股利 较少 , 可能会使他们 手中的股票增值 , 但是他们为 了获取现 时收入 , 将不 得不卖 掉其 中的一部 分股 票 , 由于交易成本 的存在 , 会 遇到很多麻 烦; 年收入较高 的投资者 则倾 向于再投资 , 相对 于现 时收益 , 他们 更 注重来来 收益 , 即使发放股利 , 他 们也会将 这笔收益重新 投入股 票中, 公司发放 的股利越 少 , 他 们现 时需要支付 的所得税 就越 少 。 实行 不 同股利 政策 的股 票会吸引不 同的投资者 , 高股利 支付率 的 股 票会吸 引低 边际税率 的投资者 , 低股利 支付率 的股 票会 吸引 高 边 际税率 的投资者 ; 形 成不 同股 东聚集在 满足不 同偏好 的股票 的 现象 , 这就是“ 客 户效应 ” 。 , 二、 股利政策 股利政 策是 指公 司管理当局对 股利分配有关 事项 所作 出的方 针 与决 策 , 包括是 否发 放股 利 、 发放 多少 股利 以及 何 时发放 股利 等。股利政 策对 企业 现金流量 和资本 结构等方 面具有 重大 影响 , 因此对股份公 司来说 , 制定正确 的、 合理的股 利政 策非常重要 。股 利 政策受到公 司 内部 和外 部多种 因素的综合影 响 , 公 司应该根 据 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类型的股利政策。公司的股利政策最终 由代表公 司股东利益的董 事会决定 , 因此 , 股东 的要求 不能 忽视 。 而股东 自身 的经济利益 , 对公 司的股利分 配往往会产 生这样一些 影 响。公 司支付较 高的现金股利 , 就会导致 留存盈余减少 , 这就 意 味着将来发行新 股 的可能性加大 , 而发行 新股必然会稀 释公 司的 控 制权 , 这是掌握公 司控 制权 的股东们所 不愿 意看到 的局面 。因 此, 若他们拿不 出更多 的资金购买新股 , 则宁愿不分配现金股利 。 剩余股 利政 策是 一种与筹 资决策紧密结合的股利政策 。所谓 剩余股利政 策 , 是指公司在有 良好 的投资机会 时, 公司会根据 目标 资本结 构的要求 将税 后净 利润 首先 用 于满足 投资 所需 的权 益 资 本, 然后将剩余 的净利润 再用于 股利分 配。在这种 股利分 配政 策 下, 公 司股利成为企业新 的投资机会 的函数 , 随着投资资金 的需求 变化而起伏 , 只要存在 良好 的投资机会 , 就应 当首先考虑其 资金需 要, 最后考虑公司剩余收益 的分配需要 。因此 , 当企业投 资机会较 好时, 为 了降低资本成本 , 通常会 采用剩余 股利政策。 固定股 利支付率政策 , 是 指公 司每年不是 按照 固定 的股利 支 付额而是按 照固定的股利支付 比例从净利润 中支付股利 。在这种 股利政策下 , 由于公 司的盈利能力 是经 常变动 的 , 因此 , 当盈 利状 况好 时 , 股东的权利也相应地增加 ; 反之 , 当盈利状况不好 时 , 股东 的权利也相应下 降 , 即股利 的数额 随盈利 的变化而变化 , 始终保 持 股利 与盈利 间的一定 比例 关系 , 使服利支付与 公 司的盈 利能力 紧 密关联 。因此 , 这实际上是一种变动 的股利政策 。 正 常股利加额外 股利 政策 , 是指 企业每年 按照某 一 固定 的较 低 的数额 向股东 支付 正常股利 , 当企业盈利有较大 幅度增 加时 , 再 根据实 际需要 , 向股东临时发放一定数额 的额外股利 。 上述几种股利政 策中 , 固定股利政策 、 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 策 为我 国企业所普遍 采用 , 并为 广大投 资者所认 可。企业 在进行 股利分 配时 , 要充分理解 各种股利 政策 的思想 , 结合实 际情 况 , 选 择适宜 于 自己的股利分 配政 策。 【 参考文献】
股利政策相关理论

股利政策相关理论推荐文章债转股相关政策热度:股权转让相关税收政策热度:资助感谢信相关范文精选热度:有关形势政策课论文热度: 2017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重点热度:公司股利理论是公司金融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主要有股利无关论和股利有关论。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关于股利政策相关理论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股利政策相关理论篇一股利理论与股利政策研究【摘要】公司股利理论是公司金融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主要有股利无关论和股利有关论。
在投资者的偏好、股利的税负差别、信息传递、代理成本、交易成本的影响下,如何制定股利政策会直接影响公司的市场价值。
在实践中,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已形成了多种股利分配政策。
【关键词】股利理论;股利政策股利理论至今仍是学术界内有争议的一个问题。
费雪・克莱尔在1976年称之为“股利之谜”。
谜题的关键就是股利的支付率是否与股东的财富和股票的价格相关,基于此,股利理论存在两大流派:股利无关论和股利相关论。
一、股利理论及新发展(一)股利无关论(MM理论)1.MM理论的假设(1)完善资本市场假设:任何一位证�交易者都没有足够的力量通过其交易活动对股票的现行价格产生明显的影响。
同时,证�的发行和买卖等交易活动不存在经纪人费用、交易税和其他交易成本,在利润分配与不分配,或资本利得与股利之间均不存在税负差异。
(2)完整理性投资者假设: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均以个人财富的最大化为追求目标。
(3)对未来的充分肯定假设:所有的投资者对未来投资、利润和股利具有相同的信念。
(4)信息完备假设:所有的投资者都可以平等地免费获得影响股票价格的任何信息。
2.MM理论的内容(1)股利的支付率并不影响公司的价值:公司的股票市价是公司价值的反应,而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其拥有的资产及其盈利能力。
公司的盈余在股利与留存盈余之间分配,并不影响公司的价值。
(2)股利政策在公司的政策中居于次要位置,而投资政策才是公司的主导政策。
这是因为投资政策是形成资产获利能力的基础,而股利政策不过是服从于投资政策的一种筹资策略而已。
公司金融--股利政策理论研究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公司金融--股利政策理论研究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题(中、英文)目公司金融---股利政策理论研究Study of Corporate Finance——Dividend Policy——Dividend Policy Theory作者姓名王素娟指导教师姓名、职务胡奇英教授学科门类管理学提交论文日期二○○五年一月学科、专业企业管理代号分类号学号密级10701F019.6公开022*******创新性声明本文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中所罗列的内容以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本人签名:———————日期:———————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查阅和借阅论文;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内容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本人签名:———————日期:———————导师签名:———————日期:———————摘要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成熟以及越来越多公司的上市,公司的经营决策者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与股利分配有关的财务问题。
因此,股份公司迫切需要科学、系统和实用的理论研究成果做指导。
我国关于股利理论的研究和实证分析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仍处于相对冷落的状态。
股利政策的研究

股利政策的研究股利政策的研究【摘要】公司的未来良好的发展,是否能稳定以及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股利政策占了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股利政策的实施也决定了投资者获取报酬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学者们研究股利政策理论主要是关注股利政策是否会影响股价,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一鸟在手理论、MM无关理论和税差理论。
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今我国现处于股利不分配的现状,从而造成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关键词】股利政策股利不分配现象相关理论一、股利政策的含义股利是股东依据所拥有公司股份从公司分得的利润,股利是分为股息与红利,会经过董事会正式宣布,在公司所得的净利润中分发给股东并作为一种给予股东的报酬。
是关于公司如何发放股利,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的方针和政策。
可见,股利政策是一个严谨的并非随意的政策。
二、股利政策的种类(一)剩余股利政策剩余股利政策是指公司生产经营所获得的净收益首先应满足公司的资金需求,如果还有剩余,则派发股利;如果没有剩余,则不派发股利。
尽量利用内部筹资,以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使加权平均资本最低,但股利分配额受到各年度盈余的多寡和下年度投资需要大小的影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会对股票价格产生较大的冲击,引起企业股价的大起大落,不利于公司形象的培养,该股利政策适用于良好投资机会、发展前景较好的公司。
(二)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采用该种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出现经营不善而造成股利减少的情况,这种政策会利于加强投资者们的信心,从而来稳定股票的价值,也意于培养公司的良好形象。
对投资者而言,稳定的股利收入更使投资者放心的安排股利的支出,尤其是那些对股利有很强依赖的股东更是如此。
稳定的股利政策可能会背离剩余股利理论,但考虑到公司股票价格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投资者心理的预期和其他要求,英雌若公司有一个稳定的股息成长率,投资者在评估股票价格时会确知增长率,降低投资者的风险,使股票价格稳定甚至升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利政策理论研究(一)
西方股利政策理论存在两大流派:股利无关论和股利相关论。
前者认为,股利政策对企业股票的价格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后者认为,股利政策对企业股票价格有较强的影响,财务学家们从税赋因素和信息不对称因素展开研究,各自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理论,为企业股利支付模式的选取提供理论指导。
一、股利无关论
股利无关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Modigliani和财务学家Miller(简称莫米)于1961年提出。
莫米立足于完善的资本市场,从不确定性角度提出了股利政策和企业价值不相关理论,这是因为公司的盈利和价值的增加与否完全视其投资政策而定,企业市场价值与它的资本结构无关,而是取决于它所在行业的平均资本成本及其未来的期望报酬,在公司投资政策给定的条件下,股利政策不会对企业价值产生任何影响。
进而得出,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为其资本结构的线性递增函数。
在此基础上,莫米又创立了投资理论,企业的投资决策不受筹资方式的影响,只有在投资报酬大于或等于企业平均资本成本时,才会进行投资。
莫米的股利无关论的关键是存在一种套利机制,通过这一机制使支付股利与外部筹资这两项经济业务所产生的效益与成本正好相互抵消,股东对盈利的留存与股利的发放将没有偏好,据此得出企业的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无关这一著名论断。
但是莫米理论是建立在完善资本市场假设的基础之上,这包括(1)完善的竞争假设,任何一位证券交易者都没有足够的力量通过其交易活动对股票的现行价格产生明显的影响;(2)信息完备假设,所有的投资者都可以平等地免费获取影响股票价格的任何信息;(3)交易成本为零假设,证券的发行和买卖等交易活动不存在经纪人费用、交易税和其他交易成本,在利润分配与不分配、或资本利得与股利之间均不存在税负差异。
(4)理性投资者假设,每个投资者都是财富最大化的追求者。
这一假设与现实世界是有一定的差距。
虽然,莫米也认识到公司股票价格会随着股利的增减而变动这一重要现象,但他们认为,股利增减所引起的股票价格的变动并不能归因为股利增减本身,而应归因于股利所包含的有关企业未来盈利的信息内容。
从某种程度上说,莫米对股利研究的贡献不仅在于提出了一种崭新的理论,更重要的还在于为理论成立的假设条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
在莫米的完善市场假设中,两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市场特征是:
(1)没有税赋或交易成本;
(2)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分布是对称的。
后来的研究大多围绕着这两个假设进行。
在考虑税赋因子之后,可以检查现实世界中股利政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而在引入管理者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后,则可以从代理理论和信号理论两个角度对管理者制定股利政策的动因进行深入分析。
其中,税赋因子对股利政策影响集中体现在除权日的股价反映中,而不对称信息的影响则反映在股价对股利宣告的变动中,这使得财务学家们可以通过对除权效应和宣告效应的实证研究来检验各种假说。
二、股利税赋效应
在考虑税赋因素,并且是在对股利和资本利得征收不同税率的假设下,布伦南创立了股价与股利关系的静态模型,由该模型得出,股利支付水平高的股票要比支付水平低的股票有更高的税前收益,即股利政策不仅与股价相关,而且由于税赋的影响,企业应采用低股利政策。
而奥尔巴克经过严密的数学推导,提出“税赋资本化假设”,这种观点的主要前提是,公司将现金分配给股东的唯一途径是支付应税股利,公司的市场价值等于企业预期支付的税后股利的现值,因此,未来股利所承担的税赋被资本化入股票价值,股东对于公留存收益或支付股利是不加区分的。
按这种观点,提高股利税负将导致公司权益的市场价值的直接下降。
一般而言,税赋对股利政策的影响是反向的,由于股利的税率比资本利得的税率高,而且资本利得税可以递延到股东实际出售股票为止。
因此,投资者可能喜欢公司少支付股利,而将
几年的盈余留下来用于投资,而为了获得较高的预期资本利得,投资人愿意接受较低的普通股必要的报酬率。
因此,在股利税率比资本利得税率高的情况下,只有采取低股利支付率政策,公司才有可能使其价值最大化。
三、股利政策的代理理论与信号传递理论
这一方面的研究发端于70年代信息经济学的兴起。
在信息完备的基本假设之上,市场中的价格机制是万能的,能够准确地确定企业的市场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变成了一个生产现金流的黑匣子,公司的决策制定者被非人格化,纯粹为委托人的最大利益服务。
而在现实中,作为经济行为人,决策制定者必然也存在着自身效用最大化动机,企业的财务政策往往是相关各方利益冲突的一种协调。
否认这一点,就不可能对各种财务政策的制定动因作出切合实际的分析。
信息经济学对古典经济学的一个重大突破是抛弃企业非人格化假设,代之以经济人效用最大化假设,这一变化对股利政策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借鉴不对称信息的分析方法,财务学者从代理理论与信号理论两个角度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