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学综合作业题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管理学》综合作业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管理是指教育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在特定条件下,对人、财、物、信息、时间、空间等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引导组织被管理者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活动。
2.校长负责制是指学校工作由校长全面负责,校长是学校行政的最高负责人,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负责,有决策指挥权
3.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是对教职工的智力、体力、劳动能力所进行的科学、合理的发掘、组织和使用,为充分实现学校目标提供可靠的人力保障的活动。
4.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或政党提出的一定时期内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目标。
5.学生观,就是对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学生的根本看法,是教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支配着学校校长、教师的教育行为,
二、论述分析题
1.简要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你认为目前应怎样进一步完善校长负责制?
答:
(一)学校领导体制的变革过程
1.校务委员会制(1949~1952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大、中、小学一般实行校务委员会制。由进步的教职员代表组成校务委员会作为学校的管理机构,
管理学校各方面的事务。
2.校长责任制(1952~1957年) ’
1952年3月,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中小学“实行校长责任制,设校长一人,负责领导全校工作”。
3.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57~1963年)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规定“一切教育行政机关和一切学校,应该
接受党委的领导”。于是全国大、中、小学全面实行
党委(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4.校长负责制(1963~1966年)
1963年3月,《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规定“校长是学校行政负责人,在当地党委和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负责领导全校的工作”,“学校党支部对学校行政工作负有保证和监督的责任”。
5.革命委员会制(1966~1978年)
“文化大革命”中,学校党政机构瘫痪,校长的职位被取消。先是造反派夺权,后来工宣队、贫宣队、军宣队管理学校,最后成立革命委员会。由于革命委员会实行的
时间较长,故作为这一时期学校领导体制的代表,是特
殊时期的一种特殊产物。
6.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1978~1985年)
1978年9月,教育部重新修订《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规定学校“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这种体制对结束“文化大革命”给学校造成的混乱局面,使学校工作走上正轨,产生过积极作用。
7.校长负责制(1985年至今)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了校长负责制的试点工作。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
正式提出改革学校管理体制,要求“学校逐步实行校长
负责制”。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
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
实行校长负责制”,“实行校长负责制的中小学校和其他
学校,党的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二)、校长负责制的完善
1.建立科学的校长遴选制度
2.营造学校改革的宽松环境,简政放权,权责统一
3.完善教代会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4.建立严格的法律保障制度
2.学校管理过程包括哪些基本环节?各环节的主要管理工作是什么?
答:管理过程是由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环节构成的周而复始循环过程。
各环节的主要管理工作包括:
1.计划:
计划是对完成任务、实现工作目标的过程进行的全面设计和统筹规划,是管理周期的起始环节。
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
(1)确定目标
(2)拟定方案
(3)作出决策
(4)制订措施
2.执行
执行是将计划付诸实施,把设想变为现实的过程。在管理过程中,执行环节占时最长,工作最复杂,是四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
执行环节的管理活动:
(1)组织
(2)监控
(3)指导
(4)协调
(5)激励
3.检查
检查的形式多种多样,检查的内容也各不相同,但是检查环节的管理活动基本相同:
(1)搜集信息
(2)诊断
(3)指导
(4)评价
4.处理
处理环节是管理过程的终结环节,主要发挥善后作用和启后作用。所谓善后作用,即保证本周期工作圆满结束而发挥的作用,主要是处理遗留问题,是对执行环节的补充。所谓启后作用,是指为下一周期工作的开展而发挥的奠基作用。
处理环节的管理活动:
(1)总结
(2)改进
三、案例分析题
安徽省宿州市某中学是一所省级示范高中。在当地百姓心目中,这是一所有名望的重点学校,孩子们都以能上这个学校为荣。然而,就是在这所示范校却发生了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被班主任以撵出教室、停课的方式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来自老师的歧视以及谩骂和体罚严重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例如:张老师是安徽师范大学毕业生,因为英语好,被该校招进来,当年就担任初二(1)班的班主任。甫一上任,
她就开始采取措施了。2002年10月,张老师让全班同学无记名投票选举班里的“差生”。第一次,选出了5名同学,亮亮名列其中。张老师将这5个同学的名字贴到黑板的右上角,说这是“光荣榜”。后来,张老师又搞了一次无记名投票,增补了4名“差生”。亮亮说:“我们学习成绩就是差一些,老师为什么非要投票把我们搞臭呢?”
问题:1.张老师的做法错在哪里?为什么?
2.如果你是校长,你该如何处理?
问题1答:
张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
(1)违反教育法及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及人格尊严权。
(2)违背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
(3)违背教师的职业道德。
问题2答:
作为校长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
(1)对有关老师给予批评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2)就问题的危害后果进行调查,视情况作出处理,可调整工作岗位、给予处分等。
(3)加强教职工法律、道德和业务的学习,提高职业素质。(4)完善制度,加强对教职工的管理和对学生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