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说课稿医学课件.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理学》
教师:任海燕
药理学说课
1、药理学教程的总体规划 2、“青霉素 G”
第一部分 药理学教程的总体规划
1、对于整本教材应分主次讲授 对于常见病、原发病、本地易见的地
方病的使用药物应重点讲授,而对于少见 病、少发病的用药则可以只作简单讲述或 学生自学。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内容
绪论、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拟胆碱药 抗胆碱药 拟肾上腺素药、抗肾上腺素药 镇静催眠药、抗精神失常药 抗癫痫药、抗惊厥药、抗震颤麻痹药、麻醉性镇痛药 麻醉性镇痛药、解热镇痛抗炎药、中枢兴奋药 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抗心律失常药、抗高血压药 抗高血压药、抗心绞痛药 利尿药和脱水药、镇咳、祛痰及平喘药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组胺与抗组胺药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甲状腺激素与抗甲状腺药、降糖药 抗菌药概述、抗生素 抗生素 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抗结核病药和抗麻风病药、抗恶性肿瘤药。
4.3.3、临床应用 青霉素G的抗菌谱讲 解清楚了。就可引出:只要是抗菌谱范围 内的敏感菌感染都可选用。
4.3.4、过敏反应及其防治措施播放青 霉素 G过敏反应的病例,引起学生的足够 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如何避免此 种现象的发生?从而引出防治过敏的一般措 施。然后分组讨论,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 最后汇总,将本节重点讲述清楚。
2、对于同一类药物应分3个层次讲授
2.1、(第1层次)以代表药物或常用药物为 例,代表药物进行重点讲述,讲述应详细 具体,要求学生对其重点掌握。大专医学 生就业主要面向乡村,在乡村使用的主要 是常用药物、基础药物。
2.2、(第2层次)为教材上所列的同类药物 中的其他药物。药物品种繁多,不可能对 每个药物都具体详细地讲述。在讲述了代 表性药物的基础上,应把这些药物与代表 药比较,重点讲述其作用的特点及用途的 差异,学生应掌握重点。
时间安排: 课前回顾2分钟 引入新课 3分钟 讲授新课 35分钟 反馈练习 5分钟 归纳总结 5分钟
1.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对知识传播、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 三者统一及药理知识分类掌握的要求,加上对教 材的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定为:
(1)说出青霉素G的抗菌谱、作用机制、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措施;
(2)阐述青霉素 G的理化性质及体内过程;
(3)初步具有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能力及防止滥用 抗生素的能力;
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课前确立预习 步骤,提供预习方法,写出预习笔记 ;课下及 时复习,温故而知新。
4、说教学程序 4.1、课前回顾
机体、病原体、药物三者之间的关系及抗 菌谱、抗生素等的概念采用提问法进行。
4.2、导入
1928年,弗莱明在实验中偶然发现了青霉 菌培养中产生的青霉素 G,1940年将其应 用于临床,因其毒性低、疗效好至今仍为 治疗敏感菌感染的首选药。弗莱明为此还 在 1945年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样用故事导 入吸引学生,营造气氛,激发学生的创造 能力。
第二部分
——青霉素G
1、说教材
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青霉素 G”被编排在《药理学》的第三十四章第 一节。药理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主要讲述药物的作用、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注 意事项。其中“青霉素 G”一节是在学习了抗微生 物药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对抗菌谱、抗 生素、耐药性等知识的运用,为以后学习半合成 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奠定了基础,对培养学生合 理运用抗生素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4)强化预防为主的观念,培养学生对患者高度负 责的态度。
1.3、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立
本节课的重点是:青霉素 G过敏性休克及防治措施。
确定的依据有:
(1)青霉素 G过敏反应发生率高,且过敏反应的发生难 以预测;
(2)影响过敏的因素很多,过敏也是限制青霉素G使用 的一个主要原因。
本节课的难点是:青霉素 G的作用机制。
进行分组讨论:加深学生对青霉素 G过敏反应的 印象,总结出更多的防治过敏反应的方法。
练习提问:3道检测题,运用练习教学法及时反 馈课堂教学效果。
3、说学法
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 动性。为此,安排学生动脑、动口的活动,即采 用小组讨论,确定发言代表,调动各层次学生的 积极性。
4.3、讲解
4.3.1、理化性质首先发问,如 “同学们用过 青霉素没有?是什 么剂型的?”继而引出青霉素 G 的粉针剂型及性质不稳定的特点。
4.3.2、作用及作用机制 பைடு நூலகம்用多媒体课件形象 描述青霉素干扰细菌繁殖的过程,然后详细讲解, 得出青霉素 G主要杀灭 G+的结论,并总结其抗 菌谱。精讲配以多媒体,攻破本节难点。
2.3、(第3层次)药理学的发展很快,每年 都有许多的新药问世并用于临床,因此应 介绍这类药物的新药及发展动态,这样可 以弥补教材落后于临床的不足,且可以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这一部分应比 较熟悉,为今后适应于临床作好准备。
3、学生掌握知识也可分层次进行
3.1、(第一层次)是理论课。 3.2、(第二层次)是实验课。 3.3、(第三层次)是临床实习。
确定的依据有:
(1)作用机制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二者结构比较 抽象,难以区分;
(2)学生初次接触药物与细菌的关系,在理解上有一定 的难度。
2、说教法
根据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等原则 确定本节课主要采用精讲、分组讨论、练习、提 问等方法进行。
精讲:即将青霉素 G的作用、作用机制、应用、 不良反应等讲清、讲透。
4.4、教学反馈 (1)青霉素 G的抗菌谱是什么?
(2)青霉素 G对哪些细菌作用强? (3)防止青霉素 G过敏要做到哪几点?
4.5、归纳总结 青霉素 G:
性质:不能口服,注射液现用现配; 作用:杀灭繁殖期细菌; 抗菌谱:五球、四杆、三螺、一线; 作用机制: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 ; 临床应用:抗菌谱范围内敏感菌引起的感染; 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 思考题:如何合理使用青霉素 G
教师:任海燕
药理学说课
1、药理学教程的总体规划 2、“青霉素 G”
第一部分 药理学教程的总体规划
1、对于整本教材应分主次讲授 对于常见病、原发病、本地易见的地
方病的使用药物应重点讲授,而对于少见 病、少发病的用药则可以只作简单讲述或 学生自学。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内容
绪论、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拟胆碱药 抗胆碱药 拟肾上腺素药、抗肾上腺素药 镇静催眠药、抗精神失常药 抗癫痫药、抗惊厥药、抗震颤麻痹药、麻醉性镇痛药 麻醉性镇痛药、解热镇痛抗炎药、中枢兴奋药 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抗心律失常药、抗高血压药 抗高血压药、抗心绞痛药 利尿药和脱水药、镇咳、祛痰及平喘药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组胺与抗组胺药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甲状腺激素与抗甲状腺药、降糖药 抗菌药概述、抗生素 抗生素 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抗结核病药和抗麻风病药、抗恶性肿瘤药。
4.3.3、临床应用 青霉素G的抗菌谱讲 解清楚了。就可引出:只要是抗菌谱范围 内的敏感菌感染都可选用。
4.3.4、过敏反应及其防治措施播放青 霉素 G过敏反应的病例,引起学生的足够 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如何避免此 种现象的发生?从而引出防治过敏的一般措 施。然后分组讨论,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 最后汇总,将本节重点讲述清楚。
2、对于同一类药物应分3个层次讲授
2.1、(第1层次)以代表药物或常用药物为 例,代表药物进行重点讲述,讲述应详细 具体,要求学生对其重点掌握。大专医学 生就业主要面向乡村,在乡村使用的主要 是常用药物、基础药物。
2.2、(第2层次)为教材上所列的同类药物 中的其他药物。药物品种繁多,不可能对 每个药物都具体详细地讲述。在讲述了代 表性药物的基础上,应把这些药物与代表 药比较,重点讲述其作用的特点及用途的 差异,学生应掌握重点。
时间安排: 课前回顾2分钟 引入新课 3分钟 讲授新课 35分钟 反馈练习 5分钟 归纳总结 5分钟
1.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对知识传播、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 三者统一及药理知识分类掌握的要求,加上对教 材的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定为:
(1)说出青霉素G的抗菌谱、作用机制、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措施;
(2)阐述青霉素 G的理化性质及体内过程;
(3)初步具有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能力及防止滥用 抗生素的能力;
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课前确立预习 步骤,提供预习方法,写出预习笔记 ;课下及 时复习,温故而知新。
4、说教学程序 4.1、课前回顾
机体、病原体、药物三者之间的关系及抗 菌谱、抗生素等的概念采用提问法进行。
4.2、导入
1928年,弗莱明在实验中偶然发现了青霉 菌培养中产生的青霉素 G,1940年将其应 用于临床,因其毒性低、疗效好至今仍为 治疗敏感菌感染的首选药。弗莱明为此还 在 1945年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样用故事导 入吸引学生,营造气氛,激发学生的创造 能力。
第二部分
——青霉素G
1、说教材
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青霉素 G”被编排在《药理学》的第三十四章第 一节。药理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主要讲述药物的作用、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注 意事项。其中“青霉素 G”一节是在学习了抗微生 物药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对抗菌谱、抗 生素、耐药性等知识的运用,为以后学习半合成 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奠定了基础,对培养学生合 理运用抗生素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4)强化预防为主的观念,培养学生对患者高度负 责的态度。
1.3、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立
本节课的重点是:青霉素 G过敏性休克及防治措施。
确定的依据有:
(1)青霉素 G过敏反应发生率高,且过敏反应的发生难 以预测;
(2)影响过敏的因素很多,过敏也是限制青霉素G使用 的一个主要原因。
本节课的难点是:青霉素 G的作用机制。
进行分组讨论:加深学生对青霉素 G过敏反应的 印象,总结出更多的防治过敏反应的方法。
练习提问:3道检测题,运用练习教学法及时反 馈课堂教学效果。
3、说学法
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 动性。为此,安排学生动脑、动口的活动,即采 用小组讨论,确定发言代表,调动各层次学生的 积极性。
4.3、讲解
4.3.1、理化性质首先发问,如 “同学们用过 青霉素没有?是什 么剂型的?”继而引出青霉素 G 的粉针剂型及性质不稳定的特点。
4.3.2、作用及作用机制 பைடு நூலகம்用多媒体课件形象 描述青霉素干扰细菌繁殖的过程,然后详细讲解, 得出青霉素 G主要杀灭 G+的结论,并总结其抗 菌谱。精讲配以多媒体,攻破本节难点。
2.3、(第3层次)药理学的发展很快,每年 都有许多的新药问世并用于临床,因此应 介绍这类药物的新药及发展动态,这样可 以弥补教材落后于临床的不足,且可以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这一部分应比 较熟悉,为今后适应于临床作好准备。
3、学生掌握知识也可分层次进行
3.1、(第一层次)是理论课。 3.2、(第二层次)是实验课。 3.3、(第三层次)是临床实习。
确定的依据有:
(1)作用机制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二者结构比较 抽象,难以区分;
(2)学生初次接触药物与细菌的关系,在理解上有一定 的难度。
2、说教法
根据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等原则 确定本节课主要采用精讲、分组讨论、练习、提 问等方法进行。
精讲:即将青霉素 G的作用、作用机制、应用、 不良反应等讲清、讲透。
4.4、教学反馈 (1)青霉素 G的抗菌谱是什么?
(2)青霉素 G对哪些细菌作用强? (3)防止青霉素 G过敏要做到哪几点?
4.5、归纳总结 青霉素 G:
性质:不能口服,注射液现用现配; 作用:杀灭繁殖期细菌; 抗菌谱:五球、四杆、三螺、一线; 作用机制: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 ; 临床应用:抗菌谱范围内敏感菌引起的感染; 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 思考题:如何合理使用青霉素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