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入门基础训练教程.doc
作文入门基础训练教程
![作文入门基础训练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087b3bb6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f7.png)
作文入门基础训练教程English Answer:1. Understand the Structure of an Essay:Introduction: Grab attention, state thesis statement, provide background information.Body Paragraphs: Support thesis with evidence and examples, discuss opposing views if necessary.Conclusion: Restate thesis, summarize main points, provide final thoughts or call to action.2. Choose a Strong Thesis Statement:Clear and concise。
Takes a stand on a debatable issue。
Provides a roadmap for the essay。
3. Gather Evidence to Support Your Thesis:Use reputable sources such as books, articles, or websites。
Include a variety of sources to provide a balanced perspective。
Cite sources correctly to avoid plagiarism。
4. Organize Your Ideas Logically:Use transitions to connect ideas smoothly。
Create an outline to plan the flow of your essay。
Ensure that each paragraph has a clear topic sentence。
小学生作文入门基本功训练用词要注意分寸_通用版-word文档资料
![小学生作文入门基本功训练用词要注意分寸_通用版-word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80aa878312b3169a551a401.png)
6.用词要注意分寸。
为什么用词要注意分寸呢?先请同学们读读下面这个小故事。
——小勇为什么摔伤了腿。
小勇从小好强,胆子大,他说要学解放军叔叔那样勇敢。
一次,他和几个小伙伴爬上一堵近三米高的院墙。
别人赌他敢不敢从墙上跳下去,表演表演“少年神功”。
小勇想:“勇敢”的机会来了!“你们瞧吧,看我敢不敢!”说着,“呀——”的一声大叫,从墙上“飞”了下来,结果摔伤了腿,一个多月不能上学。
小勇躺在医院病床上懊悔极了。
小勇为什么会干出这种糊涂事呢?是因为他不懂得什么叫“勇敢”,不懂得“大胆”过了一定的分寸就是“鲁莽”,就会把事情弄糟。
说话、写文章运用词语也要注意分寸,也就是老师常说的“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例如说“我们不能损坏学校的图书”,就不能说“我们不能毁坏学校的图书”。
又如“小明的毛笔字得到了书法家们的赞扬”,就不能说“小明的毛笔字得到了书法家们的奉承”。
上述两例都属用词不当,没有把握住用词的分寸。
“损坏”,不能说是“毁坏”,“赞扬”,不能说是“奉承”。
作文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用恰如其分的词语,把握好用词的分寸。
想一想,练一练:你能照“例”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吗?例:活泼但不(轻浮)自信但不()灵活但不()坚定但不()老实但不()谦虚但不()果断但不()谨慎但不()豪放但不()忍让但不()冷静但不()同样的道理,“赞美”过了头就成了“奉承”,“详细”过了头就成了“繁琐”。
这之间的分寸、界限也要掌握好。
请仿照“例”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赞美),不是(奉承)。
(),不是溺爱。
(),不是简单。
(),不是含糊。
(),不是严厉。
(热烈),不是()。
(美丽),不是()。
(雄辩),不是()。
(尖锐),不是()。
小学生作文入门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完整版)(精编文档).doc
![小学生作文入门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完整版)(精编文档).doc](https://img.taocdn.com/s3/m/2aadcbbd524de518964b7dd2.png)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第一部分词语训练词语训练一怎样积累词汇同学们都知道,文章是由段组成的,段是由句子组成的,句子又是由词语组成的。
这说明词语是作文的基础,要写好作文,就必须积累丰富的词汇。
像建筑工人盖房一样,先要准备充足的砖、瓦、沙、石、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才能建造好高楼大厦。
怎样积累词汇呢?1.多认识事物,注意积累表示名称的词语。
世界上事物的名称实在太多。
就拿我们天天读的“书”来说,就有十多种名称:有专供学生上课用的“教科书”,有供老师备课用的“参考书”,有供不识字的小朋友看的“小人书”,有供同学们课外读的“课外书”,有供查找资料用的“工具书”,有按系列成套编写的“系列丛书”,还有古代专讲用兵作战的“兵书”,用药治病的“医书”,按我国传统装订法装订的、线露在外面的“线装书”等等。
对这些书,只有有了一定的认识,才能将它们分辨清楚,也才能准确地说、写出它们的名称。
如果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多认识事物,随时随地掌握常见的各种事物的名称,就能增长知识,扩大眼界,就能丰富我们的词汇,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我国两千多年以前的教育家孔子,就主张学生要积累词汇,要“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多掌握一些自然景物的名称,他认为这对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是很有好处的。
在同学们学过的古诗词里,就有不少带鸟名、花名、山名、地名的词语,描写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歌颂祖国的大好山河,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
如下列例句中加粗的词语。
带有鸟名的:①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②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③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④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带有花名的: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带有山名的: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②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③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④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三年级作文入门基础训练教程
![三年级作文入门基础训练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8ad40e8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0f.png)
三年级作文入门基础训练教程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写作文就像是闯入了一个新的神秘世界,既好奇又有点小害怕。
其实呀,作文并没有那么难,只要掌握了一些小窍门,就能像玩耍一样轻松有趣!首先,咱们得学会观察。
比如说,有一天你在公园里玩耍,看到了一只小花猫。
别只是看一眼就跑开啦,停下来,仔细瞅瞅它。
它的毛是什么颜色的?是雪白的,还是带着花纹的?它的眼睛是不是又大又圆,像两颗闪亮的宝石?它的尾巴是长长的直直的,还是卷卷的像个小问号?把这些细节都记在心里,写作文的时候就能派上大用场。
再来说说词汇的积累。
这就像是给自己的小宝库装满宝贝。
平时看书、看电视或者听爸爸妈妈讲故事的时候,遇到那些好听的、有趣的词语,赶紧把它们记下来。
比如说“红彤彤”“绿油油”“胖乎乎”,这些词语能让你的作文变得更加生动。
想象一下,你写“太阳红彤彤的”,是不是比只写“太阳很红”要精彩得多呢?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多读书。
读书就像是和很多聪明的大脑交流。
读童话故事,可以让你的想象力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起来;读科普读物,能让你知道好多神奇的知识。
而且,读书的时候要注意作者是怎么写的,他们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怎么把一个故事讲得精彩动人。
读完之后,还可以自己试着模仿着写一写。
接下来,咱们讲讲怎么组织句子。
就像搭积木一样,要把一个个的词语和句子搭建成漂亮的小房子。
比如说,你想写“我今天很开心”,那可以再加上“因为我考了个好成绩,老师表扬了我,同学们也都为我鼓掌”,这样句子就丰富多啦。
咱们再说说怎么描述一件事情。
比如说,你周末和爸爸妈妈去爬山。
那得先从出发开始写,早上太阳刚刚升起,你们就背着背包出发了。
一路上,看到了什么风景?是路边盛开的野花,还是树上叽叽喳喳叫的小鸟?爬山的时候累不累?有没有想放弃?最后终于爬到山顶的时候,心情又是怎样的?把这些过程一点点写清楚,作文就有内容啦。
还有啊,别忘了要多写多练。
就像学骑自行车一样,刚开始可能会摇摇晃晃,但练得多了,就能骑得又稳又快。
小学作文的起步训练二、三做法.doc
![小学作文的起步训练二、三做法.doc](https://img.taocdn.com/s3/m/c4b94b69bb68a98271fefaac.png)
小学作文的起步训练二、三做法陈明花(江油市太平镇学校江油621700)【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作文能力应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培养习作兴趣,激发习作热情。
要使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教师要通过:1、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
2、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提高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3、在生活中积淀素材,为习作积累材料。
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起步训练课外阅读积淀素材综合训练情感态度《新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的作文教学,对学生的要求是不拘形式自己觉得新奇有趣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怎样做好中低年段的衔接?一、注意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儿童学习任何事情,最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
”学生有了兴趣,就能使注意力集中,积极思维。
学生有了习作的兴趣,就能提高作文的教学质量。
三年级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写自己想写的事,写出快乐,烦恼,让孩子觉得作文并不可怕, 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与写作热情。
我认为,情景创设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重要的途径之一。
必须遵循年龄特点。
如,在《写一种动物》时,我首先(出示谜语)1、脸上氏钩子,头上挂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辫子。
2、.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戏,喜欢吊嗓子。
3、凸眼睛,宽嘴巴,尾巴乂比身体大,碧绿水草衬着它,好象一朵大红花。
同学们兴趣盎然,纷纷举手。
当揭示谜底时,板书:大象公鸡金鱼用猜谜语引入新课,仿佛把学生带进了动物世界,激发了习作的愿望。
情景创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为习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无序枯燥。
《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新课标强调了积累语言的重要性,是提高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
三年级作文入门基础训练教程
![三年级作文入门基础训练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eac02bd1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d9.png)
三年级作文入门基础训练教程《三年级作文入门基础训练教程》作文是我们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的好方式。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么写好作文吧!要学会仔细观察。
比如,我们去公园玩,看到五颜六色的花朵,有红的、粉的、黄的,还能闻到花香。
把这些看到的、闻到的写下来,作文就会更生动。
然后,多读书也很重要。
读有趣的故事书,像《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能学到很多好词好句,用在自己的作文里。
我们班的小明,他特别爱观察,上次写《秋天的公园》,他把金黄的落叶、红红的枫叶都写得特别美,老师还表扬他了呢!小朋友们,只要用心观察,多读书,我们一定能写出好作文!《三年级作文入门基础训练教程》小朋友们,写作文其实不难,只要掌握一些小窍门就行啦!第一,要大胆想象。
比如说,看到天上的云,你可以想象它是一只大绵羊,或者是一座棉花糖做的城堡。
第二,把事情说清楚。
比如写一次过生日,要说清楚谁来了,吃了什么蛋糕,收到了什么礼物。
我们邻居家的小红,她写《我的梦想》,说自己想当宇航员,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写得可精彩啦!大家加油,相信你们都能写出很棒的作文!《三年级作文入门基础训练教程》小朋友们,写作文就像搭积木一样,一块一块堆起来,就能建成漂亮的城堡。
我们先要有话说。
比如,你今天在学校和小伙伴做游戏,玩得很开心,那就把开心的感觉写出来。
还要写得有趣。
比如写一只小猫,说它的眼睛像宝石,尾巴像小鞭子,是不是很有趣?我们班的小花,写《我家的小狗》,说小狗跑起来像一阵风,特别形象,大家都喜欢读。
只要多练习,你们的作文一定会越来越好!《三年级作文入门基础训练教程》小朋友,写好作文有办法!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写起。
像早上妈妈做的美味早餐,爸爸送你上学的路上看到的风景。
而且,别忘了用上形容词。
比如,天空是蓝蓝的,云朵是白白的,大树是高高的。
我有个同学,写《下雨了》,说雨滴像断了线的珠子,真的很形象呢!大家努力,一定能成为小作家!。
五年级作文入门基础训练教程
![五年级作文入门基础训练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90c6249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63.png)
五年级作文入门基础训练教程英文版Title: Basic Training Tutorial for Fifth-Grade CompositionIntroductionAs students enter their fifth grade, they embark on a journey of exploring more complex writing skills. Composition, being a crucial part of their academic journey, requires a solid foundation. This tutorial aims to provide a structured approach to help students master the basics of composition.1. Understanding the Purpose of CompositionBefore delving into the nitty-gritty of writing, it's essential to understand why we write. Composition is a tool to express thoughts, share ideas, and persuade readers. Encourage students to identify the purpose of their writing and aim to achieve it throughout the piece.2. Structuring the CompositionA well-structured composition is key to making it engaging and coherent. Introduce students to the basic structure of a composition: Introduction, Body, and Conclusion.Introduction: Begin with a catchy hook to draw the reader's attention. Follow it with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topic and a clear statement of the main idea or thesis.Body: Expand on the main idea by dividing it into several paragraphs. Each paragraph should have a topic sentence, followed by evidence or examples to support the topic sentence.Conclusion: Summarize the main points and leave the reader with a lasting impression. Avoid introducing new ideas in the conclusion.3. Language and VocabularyEncourage students to use a variety of vocabulary words and sentence structures. Encourage them to read widely to expand their vocabulary and understand different writing styles.4. Practice Makes PerfectAssign regular composition exercises to help students apply what they've learned. Provide feedback and guidance to help them improve their writing skills.ConclusionWith these basic training tips, students can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ir composition skills. Encourage them to experiment, be creative, and always strive to improve.中文版五年级作文入门基础训练教程引言当学生进入五年级时,他们开始探索更复杂的写作技巧。
作文基础训练指导教案
![作文基础训练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eb280e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51.png)
作文基础训练指导教案第一章:作文的意义与价值1.1 理解作文的概念:通过文字表达思想、情感和观点的活动。
1.2 认识作文的价值: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1.3 探讨作文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作文的基本要素2.1 主题:明确作文的中心思想和意图。
2.2 材料:收集与主题相关的素材,包括事实、例子、数据等。
2.3 结构:组织作文的段落和内容,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2.4 语言:运用恰当的词汇、语法和修辞手法。
第三章:写作准备与思路拓展3.1 写作前的准备:观察、思考和收集素材。
3.2 思路拓展:通过思维导图、列举要点等方法展开思路。
3.3 选题与立意:确定写作的主题和角度。
第四章:写作技巧与方法4.1 叙述:通过时间、空间、逻辑等顺序进行叙述。
4.2 描写: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细节。
4.3 议论:提出观点、论证观点并给出结论。
4.4 抒情: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感受。
第五章:作文的修改与润色5.1 检查作文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5.2 修改作文中的错别字、语法错误和不通顺的表达。
5.3 润色作文:调整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使作文更加优美。
第六章:观察与描述技巧6.1 学习观察方法:细观察、多角度观察、比较观察。
6.2 培养描述技巧:生动形象、准确具体、有序描述。
6.3 练习观察与描述:进行实地观察,并尝试将观察到的内容生动地描述出来。
第七章:议论与论证方法7.1 学习议论方法:明确观点、合理论证、有力反驳。
7.2 掌握论证方法: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7.3 练习议论与论证:针对某一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运用论证方法进行阐述。
第八章:情感与抒发技巧8.1 理解情感抒发:真挚情感、适时适度、富有感染力。
8.2 学习抒发技巧: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抒情结合描写。
8.3 练习情感与抒发:以某一情感为主题,运用抒发技巧进行作文创作。
第九章:创新与想象力9.1 培养创新意识:求新求异、突破定式、独特视角。
小学生作文入门基本功训练1-5(精编版)
![小学生作文入门基本功训练1-5(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4a800f9b0508763231121289.png)
第一部分词语训练词语训练一怎样积累词汇同学们都知道,文章是由段组成的,段是由句子组成的,句子又是由词语组成的。
这说明词语是作文的基础,要写好作文,就必须积累丰富的词汇。
像建筑工人盖房一样,先要准备充足的砖、瓦、沙、石、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才能建造好高楼大厦。
怎样积累词汇呢?1.多认识事物,注意积累表示名称的词语。
世界上事物的名称实在太多。
就拿我们天天读的“书”来说,就有十多种名称:有专供学生上课用的“教科书”,有供老师备课用的“参考书”,有供不识字的小朋友看的“小人书”,有供同学们课外读的“课外书”,有供查找资料用的“工具书”,有按系列成套编写的“系列丛书”,还有古代专讲用兵作战的“兵书”,用药治病的“医书”,按我国传统装订法装订的、线露在外面的“线装书”等等。
对这些书,只有有了一定的认识,才能将它们分辨清楚,也才能准确地说、写出它们的名称。
如果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多认识事物,随时随地掌握常见的各种事物的名称,就能增长知识,扩大眼界,就能丰富我们的词汇,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我国两千多年以前的教育家孔子,就主张学生要积累词汇,要“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多掌握一些自然景物的名称,他认为这对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是很有好处的。
在同学们学过的古诗词里,就有不少带鸟名、花名、山名、地名的词语,描写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歌颂祖国的大好山河,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
如下列例句中加粗的词语。
带有鸟名的:①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②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③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④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带有花名的: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带有山名的: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②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③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④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带有江河名的:①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小学生作文入门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完整版)
![小学生作文入门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b59365d964bcf84b9d57b5f.png)
3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第一部分词语训练词语训练一怎样积累词汇同学们都知道,文章是由段组成的,段是由句子组成的,句子又是由词语组成的。
这说明词语是作文的基础,要写好作文,就必须积累丰富的词汇。
像建筑工人盖房一样,先要准备充足的砖、瓦、沙、石、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才能建造好高楼大厦。
怎样积累词汇呢?1.多认识事物,注意积累表示名称的词语。
世界上事物的名称实在太多。
就拿我们天天读的“书”来说,就有十多种名称:有专供学生上课用的“教科书”,有供老师备课用的“参考书”,有供不识字的小朋友看的“小人书”,有供同学们课外读的“课外书”,有供查找资料用的“工具书”,有按系列成套编写的“系列丛书”,还有古代专讲用兵作战的“兵书”,用药治病的“医书”,按我国传统装订法装订的、线露在外面的“线装书”等等。
对这些书,只有有了一定的认识,才能将它们分辨清楚,也才能准确地说、写出它们的名称。
如果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多认识事物,随时随地掌握常见的各种事物的名称,就能增长知识,扩大眼界,就能丰富我们的词汇,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我国两千多年以前的教育家孔子,就主张学生要积累词汇,要“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多掌握一些自然景物的名称,他认为这对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是很有好处的。
在同学们学过的古诗词里,就有不少带鸟名、花名、山名、地名的词语,描写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歌颂祖国的大好山河,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
如下列例句中加粗的词语。
带有鸟名的:①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②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③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④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带有花名的: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带有山名的: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②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③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④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小学生作文入门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完整版
![小学生作文入门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56f4c9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2.png)
小学生作文入门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完整版作文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既是检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阶段,要帮助学生打好作文的基本功,让他们从入门到提高,掌握一些基本的作文技巧和写作方法。
本文将针对小学生作文入门训练的完整版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作文基础训练1. 标题的选择与构思在写作文之前,首先要确定一个好的标题。
写作文的标题要与内容相符合,能够准确地概括文章的主题。
在选择标题时,可以参考文章的中心思想和重点内容,选择一个能够吸引读者注意力的标题。
同时,要善于构思文章的内容,提前进行头脑风暴,形成清晰的思路。
2. 开头的铺垫与引入一个好的开头能够吸引读者的兴趣,引导读者进入文章的主题。
在写作文的开头,可以使用一些生动有趣的描写或者引用一句哲理性的名言,以此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激发读者的兴趣。
3. 主体段落的逻辑结构主体段落是整篇作文的核心部分,要注重论点的逻辑性和结构的清晰性。
在写作主体段落时,可以运用时间、空间或因果等手法进行顺序或推理式的叙述。
每一段的论述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通过举例、分析或论证等方式进行支撑和解释。
4. 结尾的总结与反思优秀的作文要有一个精彩的结尾,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结尾部分可以对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进行总结,也可以给出自己的观点或者提出一些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
第二部分:培养创造力与思维能力1. 多读书、多积累阅读是培养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小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经典名著和优秀作文,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和写作经验。
通过广泛阅读,可以拓展思维视野,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 增加写作练习作文是需要不断练习的,只有多写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小学生可以每天或每周坚持写一篇作文,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写作可以从简单的日记、议论文开始,逐渐提高到记叙文、说明文等不同类型的作文,拓宽自己的写作领域。
小学生作文入门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完整版
![小学生作文入门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16f04b2fad6195f302ba64d.png)
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第一部分词语训练词语训练一怎样积累词汇同学们都知道,文章是由段组成的,段是由句子组成的,句子又是由词语组成的.这说明词语是作文的基础,要写好作文,就必须积累丰富的词汇。
像建筑工人盖房一样,先要准备充足的砖、瓦、沙、石、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才能建造好高楼大厦。
ﻩ怎样积累词汇呢?ﻩ1.多认识事物,注意积累表示名称的词语.ﻩ世界上事物的名称实在太多.就拿我们天天读的“书”来说,就有十多种名称:有专供学生上课用的“教科书”,有供老师备课用的“参考书”,有供不识字的小朋友看的“小人书”,有供同学们课外读的“课外书”,有供查找资料用的“工具书",有按系列成套编写的“系列丛书”,还有古代专讲用兵作战的“兵书”,用药治病的“医书”,按我国传统装订法装订的、线露在外面的“线装书”等等。
对这些书,只有有了一定的认识,才能将它们分辨清楚,也才能准确地说、写出它们的名称。
如果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多认识事物,随时随地掌握常见的各种事物的名称,就能增长知识,扩大眼界,就能丰富我们的词汇,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ﻩ我国两千多年以前的教育家孔子,就主张学生要积累词汇,要“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多掌握一些自然景物的名称,他认为这对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是很有好处的。
在同学们学过的古诗词里,就有不少带鸟名、花名、山名、地名的词语,描写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歌颂祖国的大好山河,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
如下列例句中加粗的词语。
带有鸟名的:①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ﻩ②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ﻩﻩ③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ﻩﻩﻩ④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带有花名的: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ﻩ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ﻩﻩﻩ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ﻩ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带有山名的: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②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ﻩﻩ③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三级作文入门指导(页).doc
![三级作文入门指导(页).doc](https://img.taocdn.com/s3/m/23641664b9d528ea80c77915.png)
三年级作文入门指导第一讲写作基木知识一:文章结构三年级入门作文一般分三段來写,字数约在300字左右。
第一段(开头)点明主题,表明写的什么内容或事情。
第二段(主要部分),写出要表达的内容或事情经过。
第三段(结尾)写受到的启发或表明口己感受。
—:文章的开头方法1、开门见山式开头即指开头不拐弯抹角,简洁明了地直接进入主题,干脆利落地交待出文章要写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或什么道理等。
如:王加丽是个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热爱集体的学生,老师和同学都喜欢她。
2、外貌描写式开头3、对比法开头三、文章结尾方法1、总结式结尾在文章的结尾,对所写人物的表现、品格进行总结。
比如,《我的榜样》的结尾:这就是土小平,我学习的榜样。
他就是这样勤奋向上,乐于助人,现在,他已经成了同学心中的偶像啦!2、赞扬式结尾在结尾,用歌颂的语句来赞扬人物的品格,突出和点明中心。
比如:《我的老师》一文结尾:王老师就是这样热爱口己的学生,忠诚于崇高的教育事业,她勤勤恳恳、呕心沥血地传道授业解惑,无私地奉献着白己的一切,无愧于“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3>启发式结尾这种结尾是把通过某件事Z后所得到的启示、明白的道理写出來,起到点明中心的作用。
比如:《一件小事》的结尾:这件事过去很长时间了,但我却铭记不忘。
事情虽然小,但它给我的启发却很大,因为它让我明口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不论做错了什么事,只要认识到错了,而且敢于承认,勇于改正,那就一定有新的开始,一定会进步的。
四、怎样做到把文章主要内容写具体、生动。
1、抓住事物特点。
2、按照恰当的顺序写。
3、运用适当的词语。
4、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手法。
第二讲《我最喜欢的一种花》写法指导一、开头方法:1、开门见山式开头。
例如:(1)在众多奇花异草当中,我最喜欢玫瑰花。
(2)迎春花是春天里最早迎接春天最早开的一种花,所以人们把它叫做迎春花。
(3)荷花,自古以來就被人们称为洁身自好的小姑娘。
(4)在我们学校的花坛里生长着要一棵高大的剑兰,我每天都要去观赏一次,简直是百看不厌。
如何练好作文基本功作文.doc
![如何练好作文基本功作文.doc](https://img.taocdn.com/s3/m/d6dc6a79aaea998fcc220e5e.png)
如何练好作文基本功学会给文章起个好标题有个语文老师告诉我:有一次,他要求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身边发生的事情,写一篇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作文,题目由同学们自定。
等到作文本子交上来以后,他发现篇作文的题目几乎都差不多:《向雷锋叔叔学习》、《雷锋是我们的好榜样》、《学习雷锋,做革命接班人》、《学习雷锋好榜样》⋯⋯后来,老师根据每篇作文的内容和重点,把题目改为《雷锋就在我们身边》、《俺看到了活雷锋》、《祖国处处有亲人》、《护盲小分队成立了》、《你猜猜,谁是小雷锋?》⋯⋯我们把老师修改过的标题和原来的标题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来,修改后的标题比原来作文的标题好,因为前者空洞,后者具体;前者一般化,比较生硬呆板,看不出文章的中心和重点,后者比较生动活泼,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帮助读者理解文章内容。
有一家杂志举办小学生作文比赛,总题目是《可爱的家乡》,要求写自己家乡的可爱,题目自定。
有三个小学生描写家乡见闻的作文,内容都不错,就是题目一般化:《换了人间》、《家乡的变化》、《我爱家乡的溪水》。
叔叔仔细研究了作文的内容和特点,分别把这三个题目改为:《故乡行》、《孙悟空的老家——花果山》、《迷人的小溪》。
叔叔为什么要这样改呢?因为《换了人间》题目太大,而且过去已经见过,缺乏新鲜感。
其他两个题目,没有文采,没有特点,显得一般化。
修改以后的题目,有的能准确地概括文章的思想内容,比较形象生动,亲切自然;有的富有诗意,显得很美,能引起读者的回味。
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有一句赞美眼睛的话:若不是我们的眼睛像太阳,谁还能欣赏光亮?文章的标题就像眼睛一样。
出色的题目,准确鲜明,引人入胜,能起提示文章、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个人没有好眼睛不行,一篇文章没有好题目也不行。
同学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读书看报的时候,首先是看标题,然后再往下看,标题不吸引人,引不起你的阅读兴趣,就不想看了。
读者不爱看,文章再好也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你们读过作家魏巍那篇著名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吗?据说他最初写的题目叫做《自豪吧,祖国!》,后来征求干部、战士们的意见,大家感到这个题目比较一般化,没有起到通讯的提要和画龙点睛的作用。
基础训练七作文教案-word文档
![基础训练七作文教案-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2ebeafcd15abe23482f4d8a.png)
基础训练七作文教案
基础训练七作文教案
(习作指导)
题目:写爸爸或妈妈
一、教学目的、要求:
1.写爸爸或者妈妈关心和爱护自己的一两件事。
2.事例典型,叙述具体。
3.具有真情实感。
二、教学时间:2课时
三、教学准备:教学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
㈠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㈡明确习作要求,明确:
1.看看题目,这次作文要求写什么内容?(写爸爸或妈妈关心和爱护自己的一两件事。
)
2.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
⑴事例要典型,叙述要具体。
⑵要有真情实感。
㈢交流作文内容:
爸爸妈妈关心爱护你们的事情一定是很多很多的。
你们看到了这个作文题,最想写的是哪一两件事情呢?也就是你最感动、最难忘的是哪件事情呢?(学生自由发言)
㈣指导列提纲。
要写的事情选定以后,再想想,通过写这一两件事,表达怎样的中心思想,材料怎样一步一步地安排,作文的题目是什么。
都想清楚了,就列出提纲,然后作文。
㈤交流作文。
请几位写不同内容的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读后师生酌情评议。
㈥指名读作文,讨论修改。
㈦修改自己的作文,誉写上本。
小学生作文入门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
![小学生作文入门小学作文基本功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d686fe3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32.png)
第四部分景物描写训练写景训练一要学会观察与描写作文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就是观察与描写..同学们都知道;观察;就是用五官认真地察看、感受、体验周围的事物..就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尝;用鼻子闻;用手摸;把那些不认识、不熟悉的事物的形状、颜色、姿态、结构、气味、滋味、声音、软硬、冷热等等;统统在自己的脑海里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有了这种认真的观察;有了这种深刻的印象;有了这种入微的体验;就有了丰富的、生动的描写材料..任何成功的描写;都必须有详尽深入的观察作基础..怎样学会观察;练好观察的基本功呢1.要选择好观察的位置有目的地观察事物;首先就要确定好观察位置..因为观察者所站的位置不同;所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事物景物也必然不同..同学们还记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吗这说明虽然是同一个事物;但由于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观察得到的结果就完全不一样..这也说明选好观察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或有目的地参观游览中;一般都是采用固定观察或移位观察的方式..如下列例段:清晨;宽广的校园显得格外宁静..教学大楼刚从晨雾中露出它那巍巍的身躯..一扇扇相继被打开的明亮的玻璃窗;在晨光照射下;像刚睡醒孩子的眼睛;调皮地一眨一眨的..操场上空无人影;只有两只高高的篮球架站在那里..操场边那一排翠绿的冬青;长得郁郁葱葱;像一队威武的士兵守卫着学校大楼..眼前的花坛;开满了姹紫嫣红的鲜花..月季花苞上挂着晶莹的露珠;令人喜爱..坛边是一圈小草;它在晨露的滋润下显得格外鲜嫩..这几个例段描写的是一个宁静的校园晨景..很显然;作者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的..首先从上仰视到下俯视观察“教学大楼→玻璃窗→篮球架”;接着从远远望到近近看观察“操场那边的冬青→眼前的花坛”;再细看花坛里的月季花和环视“一圈小草”..这种以作者站立的地方为固定点;或仰视;或俯视;或远望;或近看;或环视地观察事物的方法;我们叫它固定观察..什么叫移位观察呢还是先来看看一个例段吧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1000或是800人开个会;一定不觉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亮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黑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这是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中的一段描写..作者是按照他游览所经过的地方;所见到的不同事物进行观察的..游览顺序及观察角度是:在洞口抬头望仰视→走进去周围环视是石壁;抬头仰视是高高的石顶→洞内一团漆黑;……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正视、环视、仰视..我们把这种按照作者经过的地方即移换位置去观察事物的方法;叫移位观察..同学们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固定位置观察还是移动位置观察;都不能机械套用;应根据观察的目的和要求;针对观察对象的特点灵活运用;交叉使用..什么时候要运用固定位置的观察;什么时候要运用移动位置的观察;也要取决于你计划写的文章的体裁和中心思想的要求..不过;一般地说;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决定描写事物的顺序和层次的变化..2.要注意观察的顺序..观察任何事物都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或从整体到部分;或相反;或由近及远;或相反;或从上至下;或相反..这样;观察才会有一条清晰的思路;对观察的事物才会形成一种鲜明的层次和完整的印象..通常有下列几种观察顺序:一是以空间方位为序..如东南西北中;远近、里外、上下、前后左右等..如下面例段:你来到葡萄架之下..四周是彩色飞金的回廊;朱红柱子;中间是小小的园林;典雅的布局;果木俱全..庭院上面;罩着绿叶的网..草地上铺着绿茵;白鸽蹒跚来去..伸手可摘盆中的梨桃、石榴和头顶的葡萄..这个例段就是按照先四周后中间再上下的空间方位顺序进行观察和描写的..段落虽短;但庭院生机勃勃的景色却写得井井有条..二是以时间变化为序..如下段:时间不容许人们多想;一阵狂风吹来;雷电接着从头顶掷下..顷刻间;一场可怕的冰雹倾泻下来..人们惊呼奔跑;躲入安全的地方..冰雹继续了两个小时之久;其间;有十多分钟;落地的冰雹大如小儿拳头;其中一颗有排球一般大;落在小李村;打穿饲养室的房顶;掉在蓄水的石槽里..冰雹过后;稀疏的雷雨未停;人们从躲藏的地方走出来;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像久住大森林的人;忽然被抛到陌生的戈壁滩似的;面对着眼前景象;简直不明白自己身在何方..密密的玉蜀黍林消失了;墨绿的棉田消失了;天空不见苍鹰飞旋;树头不闻燕雀鸣叫;田野里;也瞧不见野兔奔跑了;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瞬间;仿佛全从地面消失了..田野变得开阔而荒漠;村庄上空也豁然敞亮起来..光秃秃的树木;带着残断的杈桠;笔直地伸向天空..大地脱去浓艳的绿袍;换了一套坚硬的银灰色的冬装..这个例段;以时间变化为序观察描写冰雹前、冰雹中、冰雹后人们的心理状态和田野村庄景色的变化..按时间的推移:顷刻间→两个小时→十多分钟→冰雹过后→顿时→一瞬间……观察景物的变化;把下冰雹的全过程描写得清清楚楚;井井有条..三是以观察移位变化为序..我们外出参观或游览;地点和线路经常变化;因而观察的顺序必然随参观游览的顺序而变化..如下面例段:每人买了一枚火炬;燃着由洞口进去..门很小;只容一个人走;先向下有石级;越走越暗;火炬的光;不到五尺;照到头上;顾不到脚下;路潮而滑;煞是难走..我们五个人一串;你拉了我的手;我拉了他的衣服;一步一步地蹭着走..偶然举起火炬;向上一看;只见奇形怪状黑黝光滑的大石;石上不时还有一滴一滴的水滴下来;滴到颈项里;冰冷彻骨;要接连打两个寒噤..把火炬提起向远处一看;只见七高八低的石头;有的地方很深;黑洞洞的看不见底..大家静默无言地向下走了十几分钟;翻过一个很高的大石脊;忽然发现前面几线天光;越走越亮;路也越宽..只见头上四周;尽悬着一条一条的石钟乳;大大小小;粗粗细细;各色都有..又向上走了几十步;豁然开朗;出洞的门;比入洞的门高大得几百倍..我先出洞;过一座小石桥;到对面山上;回看洞口;是一个高大的半圆形;一层层一条条的钟乳石;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的排列着;有的像圆柱;有的像圆锥;有的像象鼻;有的像橡树杆;奇形怪状、五彩缤纷;真是瑰奇大观..他们几个人在洞里后出来;好像蚂蚁蠕蠕而行的样子;洞口之大;可想而知了..作者按照入洞→洞中→出洞的游览顺序进行观察;按移位观察的顺序把山洞的奇景描写得非常具体细致..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四是以事物的结构为序..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结构;观察的时候按事物的结构为顺序;依次进行观察;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如下段对芦沟桥的观察和描写:芦沟桥全长260米;宽7.5米;共有11个孔;桥的两边;装饰有石雕栏杆;每边又各有碧柱140根;每根石柱上都雕刻有卧伏的石狮;殊形异态;各不相同..特别是小狮子;有的盘蹲在大狮子脚下;有的爬在大狮子背上;有的互相交头接耳;嬉戏耍闹;活龙活现;栩栩如生..……芦沟桥的建造极其美观..在桥的两头;有两对石兽;东边是一对狮子;西边是一对象;象征着大桥固若金汤;坚实无比..东端;还有两座石碑;一座是清乾隆题燕京八景之一“芦沟晓月”四个大字;碑的四周有四根龙抱柱;另一座石碑记载了康熙三十七年重修芦沟桥的经过..桥的两端;还有精刻的华表;把芦沟桥点缀得分外美观;……这一段是写芦沟桥的雄伟壮观..作者按照桥的构造艺术结构;先从整体长、宽后到部分桥孔——栏杆——碧柱——石狮进行观察和描写;再从建造艺术的特点写桥的美观;也是按照结构顺序来观察和描写的..给读者留下了桥的清晰而深刻的印象..3.要抓住观察对象的特征..任何事物都有其不同的特征..就是同一事物它的特征也随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处于静止不动的时候的状态和处于活动、变化时的状态就大不一样..因此;在观察时;要特别注意抓住对象的特征..例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小黄巴儿狗从一堆烂柴堆里钻出来;汪汪地叫了两声;走近了一看;认出了小荣;它的两只前腿急忙搭在小荣身上..小荣把它抱起来;哭了;狗儿也像哭一样的唔唔叫个不停..上述两段;一段写景;一段写动物;都抓住了描写对象的特征..例段一;是对荷花的静态特征的观察和描写;具体地写出了荷叶的形状;荷花的姿态和香味;例段二;是对小黄狗动态特征的观察和描写;生动地描绘了小黄狗和小荣见面时的动人情趣..又如:绿色湖面上;一支微微抖动着白色翅膀的小船;在润湿的微风中荡漾..那个样子;看上去显得很轻盈;很纤弱;就好像是投在水面上的一簇银色的蒲公英..这里既抓住了事物的动态特征;又抓住了静态特征..第一句写小船在湖面荡漾的动态;第二句写小船的静态——样子……很轻盈;很纤弱;就好像……一簇银色的蒲公英..有动有静;把湖面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读一读;练一练:1读下列各段;看看作者是怎样进行观察的完成段后的练习..公园的中心是一个喷水池;池边呈梅花形;池台上放着一盆盆开得火红的“一串红”;池旁满是一盆盆粉红色的月季花和黄澄澄、沉甸甸的金桔..池中央一座假山石上面;是一个用绿绒做成的海豚..它嘴上顶着一个彩球;尾巴还调皮地向上翘着;好像在向大家炫耀自己的演技;一汪清水就从那尾巴尖上喷出……公园的条条小径都通喷水池..小径的尽头;沿着围墙是一条环行土道;道上安放着排排木椅和石桌、石凳;原来是为人们下棋、玩扑克准备的;可现在都变成了人们学习外语的场所..本例段写的是喷水池及其周围的景色..段中描写了盆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凳等八种景物..作者是以_______为序进行观察和描写的..一只大芦花鸡正在伸着脖子叫唤;叫一声;抖着翅膀一跳;用它那尖嘴叼住一支大麦穗子;左一摇;右一甩;肥饱的麦粒儿就给抖落在地上;拣几个粒儿吃;又去叼另一支麦穗儿了;好像要把每一支麦穗儿什么味道都要尝一尝..①这一段是写鸡的生活习性..作者是通过对______的观察和描写来写鸡的生活习性的..②段中运用了十个恰当的动词描写了鸡吃食的动作..请把这些动词找出来;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按要求观察写话..①以空间方位为序观察自己的教室;写一段话..②以时间变化为序观察晴天晚霞的形状和颜色;写一段话..③描写一种你熟悉的植物;写出它的静态特征..①描写一种你喜欢的动物;写出它的动态特征和习性..写景训练二怎样观察和描写风霜雪雨风霜雪雨是大气中发生的自然现象..它们和我们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动植物也离不开它们..观察、认识风霜雪雨;能增长我们对大自然的了解;学习描写风霜雪雨;是作文基本功训练的一项内容..风霜雪雨变化莫测;怎样观察怎样描写呢注意抓三点:一是抓特点..风霜雪雨随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地域而变化;如春风和秋风不同;南风和北风有异;细雨和暴雨各有千秋..因此;我们在观察和描写风霜雪雨时;就要注意抓住其特征..如下面例段:不知什么时候;落起了春雨;雨像绢丝一般;又轻又细;听不见渐渐的声响;也感不到雨浇的淋漓..只觉得好像这是一种湿漉漉的烟雾;没有形状;也不出响声;轻柔地滋润着大地和人心..刚才还是碧空万里;烈日当空..突然;地面刮起大风;乌云立即布满了天空.雨点嘀嘀嗒嗒地下起来了..开始是几滴;很快地;雨点成串地落了下来;整个天地白茫茫的;远处的山峦;甚至不太远的树丛、屋宇都看不见了..豆大的雨点落到河里;溅起无数个涟漪..急雨打进窗纱;敲击着玻璃;从窗隙中溅进窗台;流到屋里的地面上..刚才的燥热、烦闷;都被这大风急雨冲散了..上面两个例段都是写雨..例段一写的是春雨;作者抓住春雨“润物细无声”的特点描绘;给人以温柔亲切之感;例段二写的是一场急雨;按照“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进行描绘;写出了急风骤雨的特点..旋风把黄沙抛到天上;像千万条黄龙在天上翻滚..黄风过去;红风又来;满天像烧着大火..一股黑风盖到头顶上;迅速向四面扩展;天又黑了下来;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山野、村庄;摇撼着古树的躯干;撞开了人家的门窗;把破屋子上的茅草;大把大把地撕下来向空中扬去;把冷森森的雪花;撒进人家的屋子里;并且在光秃秃的树梢上;怪声地怒吼着、咆哮着……上面两段都是写风的猛烈与狂暴..但各有其特点..例段一;主要抓住风的形状像……黄龙……像大火……和颜色黄、红、黑的特点进行描绘;例段二;则着重描写风的动态;恰当地运用了“卷、扫荡、摇撼、撞、撕、扬、撒、怒吼、咆哮”等9个动词;把风的撒野与狂暴;描写得生动形象极了..大雪整整下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天放晴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那山川、河流、树木、房屋;都笼罩上了一层白茫茫的厚雪..极目远眺;万里江山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看近处;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一阵风吹来;树木轻轻地摇晃着;那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就簌簌落落地抖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在清晨的阳光下;幻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极了:……雪野中有血红的珠宝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馨香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腊梅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忙碌地飞着;也听得它们嗡嗡地闹着..上述两例同样是写雪景;由于地域不同;雪景的特色就大不一样..例段一;描写的是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典型的北国风光;例二则是一幅“滋润美艳”的江南雪景——有与雪相映的山茶、梅花和冷绿的杂草;甚至还仿佛有蜜蜂“嗡嗡地闹着”..真是别有一番情趣..二是抓变化..风霜雪雨是变幻莫测的;在观察和描写时;要注意捕捉它们的动态和变化..使描写有静有动;真实生动..请看下列例段:那雨一会儿大滴大滴飒飒地敲击着地面;一会儿又减弱;化为隐约可见的丝丝无声细雨;但始终片刻不停..灰色的云层在一座座屋顶后面浮动;浓密得看不见一线蓝天..雨水从屋檐、墙头和树顶跌落下来;摊在院子里;像烧开了似的冒着泡儿;顺着门缝和水沟眼儿滚出去;千家百院的水汇在一起;在大小街道上汇成了急流;经过墙角、树根和粪堆;涌向村西的金泉河..例段一描写了下雨时雨的变化:一会儿大滴大滴地……敲击着地面;一会儿化为无声细雨……;例段二则是描写雨水的动态:从屋檐跌落下来→摊在院子里→冒着泡儿→滚出去→汇在一起→成了急流→涌向金泉河..按照雨水流动的方向;有顺序地进行描绘;写得细腻、具体..盛在荷叶上的露珠;经微风的振动本来已经在那里荡漾;有时槐花落在荷叶上;当中的露珠就加劲地跳跃起来..这段用“荡漾”、“跳跃”两个动词描绘露珠的动态;形象、逼真;把露珠写活了..起风了;风在草原上奔驰;有时发出口哨般尖利的叫声;有时又像一群野狼嗥叫疲倦了;发出一种凄凉的呜咽..乌云从草原的尽头翻滚着涌来;似乎天地交接的那条黑带里面隐藏着一顶巨大的帐篷;它被风卷出来;遮住了天空;遮住了星光..这段从两方面描写草原上风的动态和变化:一是运用比喻写风发出的声音;二是从写乌云的翻滚速度衬托风的猛烈..三是抓背景..风霜雪雨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们与其它自然现象是紧密相连、互相依存的..如我们平常说“山风呼啸”、“林海雪原”;就关系到山野与森林..因此;我们在观察和描写风霜雪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观察和描写周围有关的景物;作为风霜雪雨的衬托..这样;内容才会有声有色;丰富多彩..请看下列例段:雨;轻轻地洒落在校园里;它就像一位美丽的少女;披上轻轻的白纱;飘着、飘着..那小小的花朵;被雨滋润后;片片花瓣像那片片泛舟;轻盈地在水中漂浮..校园里苍老的榕树那细长的枝条;被雨淋湿了;非常青翠;焕发了青春..椰子树宽大的叶子;被雨冲刷得洁净翠绿;雨滴从叶片上滑了下来;奏出“嘀嘀嗒嗒”的轻音乐..雪渐渐停了;太阳公公从东方露出了笑脸;金色的阳光映着白茫茫的雪地;照得人睁不开眼睛..银光耀眼的大地和万物融为一体;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一阵风吹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在清晨的阳光下;变换着各种颜色..寒风像一把刀子刮着人的脸..我抬头望去;咦;屋顶披上了一层白白的霜..手被冻得通红;手指也变得僵直;脚被冻得发麻;太阳的脸也变成了苍白色..上述三段;写了雨;写了雪;写了风..但各段都注意了对背景的描写..如例段一是写雨;却详细描写了校园树木花草的美丽景色;衬托雨水给大自然带来了生机和欢乐;例段二写的是雪景..但对太阳和风进行了重点描写;衬托出阳光照射下“粉妆玉砌世界”的迷人景色;例段三写寒风;却写了人;写了霜;写了太阳;衬托寒风给人与自然带来的不适..读一读;练一练:1读一读下面的例段;看看作者是怎样观察和描写风霜雪雨的;按要求完成后面的练习..走在路上;风要把我吹得飘起来..我弓着身子;艰难地迈着步子..风从裤管里、衣缝里直往里钻;身上像是被许多小猫爪子搔得痒痒的..前面路口大杨树被风刮得东倒西歪;发出“唰唰”的响声;像在说:饶命吧狂风发出尖利的呼啸;像是在狂笑戏弄着杨树的怯懦..①作者从两方面描写了狂风的猛烈:一是写“风要把我吹得飘起来”;二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本段哪些地方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用“”标出来..早晨;我一觉醒来;一眼就望见了玻璃窗上开满了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霜花..你看;有的像一丛丛茂密的灌木;有的像飘浮在天空中的一片片白云;有的像生长在南方的椰子树;有的像海里翻滚的波涛;有的像玉色的珊瑚岛;有的像连绵起伏的山峦;有的像突兀的山峰巍然耸立……好一派绚丽多姿的景象啊本段抓住玻璃上霜花景色奇异的特点;运用七个比喻句;对绚丽多姿的霜花进行了生动的描绘..请你仿照此段的方法;写一段阳光照耀下的雪景..风沙越来越大;它在树林当中呼啸、旋转;忽而掠过房顶逃遁在大沙漠之中;忽而又瞬息万里地冲到这小学校里;推着门窗;好像在吓唬人;好像要找较量的对手..这一段主要描写风的______态..段中用了哪八个动词;想一想;这些动词起了什么作用..2按下列要求练习观察和描写风霜雪雨..①仔细观察狂风暴雨的特点;用一段话把它的特点描绘出来..②按照下雪前、下雪中、下雪后的顺序描写雪景的变化..③“秋风吹来;秋天的景物将有些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觉能用一段话描写出来吗写景训练三怎样观察和描写鸟兽虫鱼动物世界里的鸟兽虫鱼;外形千差万别;奇特有趣;动作千姿百态;灵巧多变;习性千奇百怪;难以琢磨..因此;我们观察和描写鸟兽虫鱼;要学会三点:一是学会观察描写它们的外形特征;二是学会观察描写它们的动作特点;三是学会观察描写它们的生活习性.. 1.学会观察描写外形..鸟兽虫鱼;从外形上来说;一般都有头部、躯体、脚或翅膀;但又是千差万别的..同样是躯体;有的有羽毛;有的却是光溜溜的;有的有翅膀;有脚;有的却没有翅膀但有脚..而脚呢;有两只的;有四只的;有六只的;也有八只脚的;还有“千足虫”;脚多得很呢鸟兽虫鱼的外形这样千差万别;要描绘出它们的样子来;必须通过仔细观察抓住它们外形的特征..看看下列例段是怎样抓特征描写外形的..小白兔周身的毛雪一样白;两只又细又长的耳朵竖着;仿佛在时时侧耳倾听;一双又圆又红、水晶似的眼睛一闪一闪;仿佛在警惕地察看周围的动静;三瓣嘴抿得紧紧的;好像要笑;但又没笑出来;那条又小又短的尾巴稍稍向上翘起;显得有些调皮..咪咪的四个爪子雪白雪白的;沾上水便在地上踩出一个个美丽的梅花印来..小爪子里藏着 16把“银钩”;平时缩在肉垫里;捉老鼠时;“银钩”才伸出来;显示出它的威力..咪咪还有一条挺帅气的长尾巴;镶着黑、黄、白三色茸毛环;尾巴尖尖是黑的..在草坪中央几方丈的地面上;聚集着数以万计的美丽的蝴蝶;仿佛是密密地丛生着一片奇怪的植物似的;好像一座美丽的花坛..这些蝴蝶大多数是属于一个种族的..它们的翅膀的背面是嫩绿的;上面还有美丽的花纹;正面是金黄色的;翅膀扇动时;像是朵朵金色的小花在微风中抖动..也有少数翅膀是黑底带红花的;在绿草中飞起来特别显眼..上述三个例段基本上是动物静态时的外形特点的描写..例段一是抓住小白兔全身各部分的外形特点来描写的..写了“又细又长的耳朵”;“又圆又红的眼睛”;“要笑未笑的三瓣嘴”;“又小又短的尾巴”;例段二则抓住小猫一个突出的外形特点——四只有肉垫、藏着“银钩”的爪子进行细致的描写;例三重点写蝴蝶翅膀的颜色和花纹..上述三例告诉我们;观察描写鸟兽虫鱼的外形;除了抓住它们各自的特点外;还要注意一定的顺序..如例一;就是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写的..先写周身整体的毛是什么样的;再按耳、眼、嘴、尾巴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写..这样;外形特征就非常形象了.. 2.学会观察和描写动态..鸟兽虫鱼由于躯体结构、生理特点不同;因而动作也是千差万别、灵巧多变的..有的在天上飞;有的在地面跑;有的在水里游;有的在树上爬;还有的“能歌善舞”……;。
三年级作文入门基础训练教程
![三年级作文入门基础训练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28ea9b4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e.png)
三年级作文入门基础训练教程《三年级作文入门基础训练教程》作文一:小朋友们,咱们一起来学写作文吧!写作文就像搭积木一样,一块一块往上加,就能搭出漂亮的城堡。
比如说,咱们要写“我的小狗”,那先想想小狗长啥样呀?是白白的、胖胖的,还是瘦瘦的、黑黑的?我家的小狗叫小白,它浑身雪白,像个毛茸茸的雪球。
再想想它平时爱干啥?它最爱跟着我到处跑,我走到哪儿它就跟到哪儿,像个小跟屁虫。
还有它吃东西的时候,小嘴巴吧唧吧唧的,可爱极啦!把这些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一篇作文就出来啦!怎么样,是不是不难呀?作文二:同学们,写作文可有趣啦!就拿写“一次有趣的游戏”来说。
有一次我们玩捉迷藏,我找呀找,找了好久都没找到小伙伴们。
突然,我听到一声咳嗽,哈哈,原来是小明忍不住啦!还有一次,我们玩跳绳,小红跳得可快了,像只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
写作文的时候,把这些好玩的事情讲清楚,别人读了也会觉得有意思。
大家加油,多写多练,你们一定能写出好作文!《三年级作文入门基础训练教程》作文一:小朋友们,写作文其实很简单哟!比如说写“我的妈妈”。
妈妈的眼睛大大的,笑起来像弯弯的月亮,这就是外貌描写。
妈妈每天都会给我做美味的饭菜,有我最爱吃的红烧肉,闻起来香喷喷的,吃起来可香啦,这就是在写事情。
把妈妈的样子、做的事写下来,一篇关于妈妈的作文就有啦!作文二:同学们,咱们来学写作文。
写“美丽的公园”,可以先写公园里的花,红的、粉的、黄的,五颜六色,好看极了。
再写湖水,清得能看见水底的小鱼游来游去。
就像这样,把看到的美景仔细说一说,作文就完成啦!是不是挺容易的?。
作文基础训练指导教案
![作文基础训练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9dfd25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f.png)
作文基础训练指导教案第一章:作文概述1.1 作文的定义解释作文的概念和意义强调作文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1.2 作文的要求介绍作文的基本要求,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分析优秀作文的特点和标准1.3 作文的分类介绍不同类型的作文,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分析各类作文的写作技巧和要点第二章:选题与立意2.1 选题的重要性强调选题对作文质量的影响引导学生如何选择有意义的题目2.2 立意的技巧介绍如何确定作文的中心思想分析立意的新颖和深度对作文的评价标准2.3 实例分析提供一些选题和立意的实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选题和立意的方法和技巧第三章:素材积累与运用3.1 素材积累的意义强调素材积累对作文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如何积累有价值的素材3.2 素材的分类和运用介绍不同类型的素材,如事实、名言、例子等分析如何运用素材丰富作文内容3.3 实例分析提供一些素材积累和运用的实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素材积累和运用的方法和技巧第四章:写作技巧与表达4.1 写作技巧的重要性强调写作技巧对作文质量的影响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4.2 表达的方式与方法介绍不同的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等分析如何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丰富作文语言4.3 实例分析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表达的实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写作技巧和表达的方法和技巧第五章:修改与润色5.1 修改的意义强调修改对提高作文质量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5.2 修改的方法和步骤介绍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分析如何对作文进行润色和提高5.3 实例分析提供一些修改和润色的实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修改和润色的方法和技巧第六章:开头与结尾6.1 开头的重要性强调开头部分对吸引读者兴趣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各种开头的写作技巧6.2 结尾的技巧介绍作文结尾的方法和要点分析如何使结尾部分具有回味性和完整性6.3 实例分析提供一些开头和结尾的实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开头和结尾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第七章:过渡与连接7.1 过渡的作用强调过渡部分在文章中的衔接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写出自然流畅的过渡句或段落7.2 连接的手法介绍连接不同段落或观点的方法和技巧分析如何使文章结构紧凑、逻辑清晰7.3 实例分析提供一些过渡和连接的实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过渡和连接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第八章:语言风格与文采8.1 语言风格的重要性强调语言风格对作文独特性的影响引导学生探索和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8.2 文采的体现介绍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丰富的词汇等提升作文文采分析优秀作文中语言的魅力和亮点8.3 实例分析提供一些语言风格和文采的实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语言风格和文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第九章:思维拓展与创新9.1 思维拓展的意义强调拓展思维对提高作文深度和广度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思考问题9.2 创新的途径介绍如何在作文中进行创新,包括观点、结构、表达等方面分析创新对作文评分的影响和价值9.3 实例分析提供一些思维拓展和创新实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思维拓展和创新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第十章:作文的评价与反馈10.1 作文评价的标准介绍作文评价的基本标准和注意事项强调评价作文时的客观性和全面性10.2 自我评价与反思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反思作文写作过程和结果分析自我评价对提高作文能力的积极作用10.3 他人评价与指导介绍如何接受他人的评价和建议进行作文修改强调教师、同学等反馈对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作文的定义和要求补充说明:深入解析作文的本质,以及如何根据要求进行作文创作。
快速作文教学的基础训练.doc
![快速作文教学的基础训练.doc](https://img.taocdn.com/s3/m/23f62e45af45b307e9719707.png)
快速作文教学的基础训练快速作文的教学目标是:小学中年级在40分钟完成400字,高年级在40分钟完成500字。
有些教师会疑惑:我教了十儿年甚至儿十年的书, 研究了很久的作文写作方法,平时仔细讲,认真写,结果还令人不满,又如何有效进行快速作文呢?的确,长期以来,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改作文,作文教学一直处于疲软状态。
这种疲软状态可以用,少、慢、差”三个字来概括。
具体说来, 就是作文数量少,速度慢,质量差。
一般说,每学期写七八篇作文,完成一篇作文至少要花两节课,而且普遍存在着中心不突出、层次不清楚、文理不通顺等问题。
语文教师对此一筹莫展,一提起作文就感到头疼。
我结合十一年的教学实践,认识到作文教学的关键是抓基础训练。
如何进行基础训练呢?我总结出以下儿点。
一、消除心理障碍,诱发写作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开发智力的动力。
教师正确的作文教学方法像一盏明灯为学生写作兴趣的提高指明了道路。
我们知道多数学生怕写作文,怕上作文课,一上课就头痛,其主要原因是怕无话可说,怕作文不理想同学瞧不起,怕受教师责备。
学生怕这怕那,兴趣从何谈起呢?为了消除这些心理障碍,激发写作兴趣,教师要多组织一些有趣的、有意义的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点滴。
如活动课后,测试后,班级发生不寻常的事后,教师都可以要求学生去写。
如一次活动课上,我组织学生搞各种室外活动,并要求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出来。
但是,学生的作文还是存在内容不具体,层次不清楚的问题。
运用什么方法,才能使学生写出满意的文章呢?我抓住“活动课上”这个题目,在审题时让学生“添加因素”,在原题前面加上“丰富多彩”“愉快”“恼人”等新元素,文章的中心就明确了。
有了中心,怎样才能使文章内容具体,使学生有话可写,层次清楚呢?在文章的构思上可以按时间顺序,写“过去一现在一将来”的活动课;可以按空间顺序,写“教室一操场一校外”的活动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入门基础训练教程
第一部分——词语训练
文章是由段组成的,段是由句子组成的,句子又是由词语组成的。
这说明词语是作文的基础,要写好作文,就必须积累丰富的词汇。
像建筑工人盖房一样,先要准备充足的砖、瓦、沙、石、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才能建造好高楼大厦。
怎样积累词汇呢?
1.多认识事物,注意积累表示名称的词语。
世界上事物的名称实在太多。
就拿我们天天读的“书”来说,就有十多种名称:有专供学生上课用的“教科书”,有供老师备课用的“参考书”,有供不识字的小朋友看的“小人书”,有供同学们课外读的“课外书”,有供查找资料用的“工具书”,有按系列成套编写的“系列丛书”,还有古代专讲用兵作战的“兵书”,用药治病的“医书”,按我国传统装订法装订的、线露在外面的“线装书”等等。
对这些书,只有有了一定的认识,才能将它们分辨清楚,也才能准确地说、写出它们的名称。
如果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多认识事物,随时随地掌握常见的各种事物的名称,就能增长知识,扩大眼界,就能丰富我们的词汇,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我国两千多年以前的教育家孔子,就主张学生要积累词汇,要“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多掌握一些自然景物的名称,他认为这对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是很有好处的。
在同学们学过的古诗词里,就有不少带鸟名、花名、山名、地名的词语,描写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歌颂祖国的大好山河,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
2.多观察事物,注意积累描绘事物的词语。
人物千人千面,景物千姿百态,事物千变万化,怎样真实地、栩栩如生地把他(它)们的外貌、姿态、变化描绘出来呢?一是要多观察,看清楚是什么样。
是高、是
矮?是胖,是瘦?是长、是短?是方、是圆?是粗、是细?是红、是绿?是黄、是紫?是白、是黑?一是要观察得仔仔细细,看得清清楚楚。
二是要注意积累描绘事物的词语。
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描写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语,就能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
第二部分——句子训练(1)
文章是由句子组成的,句子是文章的基础。
要写好作文,就要练习写好句子。
学习把句子写完整、写通顺、写连贯、写具体……。
把句子的基本功练好了,就为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怎样把句子写完整
一个完整的句子,要符合两个要求:一是表达的意思要完整;二是结构要完整。
结构完整的句子一般有两个部分。
前一部分主要讲“谁”或“什么”,后一部分主要讲“干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
要告诉别人一件事,或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一定要把句子的两个部分都写出来,意思才能表达清楚。
如下面例句:
[1、姐姐——学打字。
[2妈妈——是优秀教师。
[3菊花——真好看。
这三个句子各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
第一句告诉我们“谁干什么——姐姐学打字”;第二句告诉我们“谁是什么——妈妈是优秀教师”;第三句讲“什么怎么样——菊花真好看”。
如果少了一个部分,句子就不完整,意思就不清楚了。
又如:
[1你——星期天去图书馆吗?
[2房子——建好了吗?
[3爸爸——下班了吗?
这三个句子是向别人发问的。
都表达出了完整的意思,也是由两个部分组成。
第一句问:“你星期天干什么”;第二句问:“房子怎么样了”;第三句问:“爸爸是不是下班了”。
为了表达出发问的语气,句子的末尾用了表示疑问语气的“吗”字和“?”,句意更清楚,听的人就更明白了。
还有一种表达感情的句子,也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
例三:
[1这——棵白杨多高啊!
[2我——玩儿得多么开心啊!
第一句讲“白杨高”,第二句讲“我开心”,都是讲“谁”或“什么”“怎么样”,都有两部分,意思完整。
为了表达对白杨的赞美和“我”的高兴心情,句子的末尾加上了“啊”字和“!”。
2、怎样把句子写通顺
作文,除了要把句子写完整外,还要注意把句子写通顺。
写通顺,就是写的句子要合乎语法规则、合乎事理,合乎人们的语言习惯。
如果句子写出来词序颠倒、不合事理,不合语言习惯,别人就难理解句子的意思,甚至闹出错误和笑话来。
要把句子写通顺,最重要的是要注意词语在句子中的先后顺序。
哪个词在前,哪个词在后,哪个词和哪个词搭配,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排列,不能颠三倒四。
例如:
1.我告诉妈妈,鸡生蛋了。
2.妈妈告诉我,鸡生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