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课件
合集下载
免疫调节PPTPPT课件
![免疫调节PPT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69667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c5.png)
自身免疫病
自身免疫病
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 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
起的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 自身免疫病,主要累及关节滑 膜,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和僵 硬。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全 身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病,常 见症状包括面部红斑、关节痛 、光过敏等。
硬皮病
02
免疫调节机制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固有免疫:是机体对入侵病原体的快速反应,通过天然免疫 细胞和屏障机制来防止感染。适应性免疫:是机体针对特定 抗原的特异性反应,通过T细胞和B细胞等淋巴细胞来识别和 清除抗原。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相互协调,共同维护机体的免疫平衡 。
免疫应答的阶段
识别阶段
免疫系统通过受体识别外 来抗原或病原体,启动免 疫应答。
新型免疫调节因子的发现
科学家们将寻找更多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新型分子或因子, 为免疫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
跨学科研究
免疫调节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生物学、医学、化学等, 未来将加强跨学科合作,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进行研究。
新型免疫调节药物的研发
创新药物靶点的发现
01
针对免疫系统的不同环节和靶点,寻找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新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与饮食、遗传等因素有关,表现为便血、 腹痛、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
04
免疫调节药物与治疗
免疫抑制剂
作用机制
通过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功 能,降低免疫应答反应,减轻自身免 疫性疾病的症状。
常用药物
适用范围
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 狼疮、肾病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适用范围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2章第4节 《免疫调节》 课件(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2章第4节 《免疫调节》 课件(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2053da37c1cfad6185fa746.png)
三、特异性免疫:
抗原
概念: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举例:细菌、病毒、癌细胞、衰老细移植的器官 特性:异物性、大分子性、特异性
概念: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
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
抗体
特性:特异性
分布:血清、组织液、淋巴
体液免疫: B细胞主要依靠产生抗体来消灭抗原、
有特异性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四、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自身免疫病
免疫功能过高
2)过敏反应 3)免疫缺陷症等 免疫功能过低
五、 免疫学的应用
• 免疫学应用在三个方面: 1.免疫预防(接种疫苗) 2.抗原检测 3.器官移植
1、下列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
A.脾 B.淋巴结 C.扁桃体 D.肝脏
2.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 A.皮肤、黏膜 B.T细胞 C.吞噬细胞 D.B细胞
3.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 正确的是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 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 系统
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早、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 疫出现晚、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12.现有一幼鼠,先天无胸腺,此鼠的免疫状况是 A.有全部的细胞免疫能力 B.丧失一切免疫能力 C.有全部的体液免疫能力 D.保留部分体液免疫能力 13.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进行细胞免疫时,抗原也需经吞噬细胞的处理 B、细胞免疫主要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抗原 C、效应T细胞可直接杀灭抗原 D、记忆T细胞接受同一种抗原再次刺激时,会迅速增值分化
免疫调节(精品复习课件)PPT课件
![免疫调节(精品复习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6e0f3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1.png)
疾病症状。
免疫调节剂的应用
免疫调节剂是一类能够调节免疫 功能的药物,可用于治疗某些免
疫相关疾病。
细胞疗法与基因疗法
细胞疗法
细胞疗法是指利用自体或异体细胞治 疗疾病的方法,如干细胞移植等。
基因疗法
基因疗法是指通过改变基因表达或修 复基因缺陷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如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等。
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能够清除损伤和 感染的组织,并促进修复 和愈合。
特异性免疫应答
T细胞应答
T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 发挥核心作用,包括细胞 毒性和调节性T细胞等。
B细胞应答
B细胞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 通过与抗原结合发挥免疫 效应。
抗原识别
抗原递呈细胞能够将抗原 处理并呈递给T细胞和B细 胞,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肿瘤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是利用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的方法,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免疫 疗法等。
免疫调节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免疫调节在肿瘤免疫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和分子,增强机 体对肿瘤细胞的清除能力。
06
免疫调节的干预策略
疫苗接种
预防传染病
接种程序与禁忌症
பைடு நூலகம்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 通过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降 低感染风险。
免疫调节(精品复习课件)
• 免疫系统概述 • 免疫应答机制 • 免疫调节的信号分子 • 免疫调节的细胞 • 免疫调节的疾病关联 • 免疫调节的干预策略
01
免疫系统概述
免疫系统的定义与功能
免疫系统的定义
免疫系统是生物体内负责抵御外 来病原体入侵和维持内环境稳定 的系统。
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调节剂的应用
免疫调节剂是一类能够调节免疫 功能的药物,可用于治疗某些免
疫相关疾病。
细胞疗法与基因疗法
细胞疗法
细胞疗法是指利用自体或异体细胞治 疗疾病的方法,如干细胞移植等。
基因疗法
基因疗法是指通过改变基因表达或修 复基因缺陷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如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等。
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能够清除损伤和 感染的组织,并促进修复 和愈合。
特异性免疫应答
T细胞应答
T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 发挥核心作用,包括细胞 毒性和调节性T细胞等。
B细胞应答
B细胞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 通过与抗原结合发挥免疫 效应。
抗原识别
抗原递呈细胞能够将抗原 处理并呈递给T细胞和B细 胞,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肿瘤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是利用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的方法,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免疫 疗法等。
免疫调节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免疫调节在肿瘤免疫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和分子,增强机 体对肿瘤细胞的清除能力。
06
免疫调节的干预策略
疫苗接种
预防传染病
接种程序与禁忌症
பைடு நூலகம்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 通过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降 低感染风险。
免疫调节(精品复习课件)
• 免疫系统概述 • 免疫应答机制 • 免疫调节的信号分子 • 免疫调节的细胞 • 免疫调节的疾病关联 • 免疫调节的干预策略
01
免疫系统概述
免疫系统的定义与功能
免疫系统的定义
免疫系统是生物体内负责抵御外 来病原体入侵和维持内环境稳定 的系统。
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调节课件
![免疫调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a33062195f312b3069a571.png)
由CD94与NKG2(两者均为C型凝集 素家族成员)组成。
NKG2A含ITIM,能转导抑制信号。
免疫调节
胞内带有 ITIM
CD94:NK2A/G与 MHC-I结合,ITIM活 化,抑制NK激活。意 义:维持自身耐受
当靶细胞(肿瘤或者病毒 感), MHC-I不表达或者 构象变化, CD94:NK2A/G不能与其 结合,抑制信号丧失, NK细胞活化,杀伤靶细 胞。意义:保护性应答
3. 补体调节蛋白的反馈调节
C1INH,抑制转化酶和MAC的形成
Classical Alternative
Lectin
C1INH
If MCP
DAF C4bp
CR1
If MCP
DAF C4bp
CR1
If Hf
DAF MCP
CR1
If Hf
DAF MCP
CR1 CD59 C8bp SP
免疫调节
4. 活化性受体和抑制性受体介导的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 Immunoregulation
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 immunoregulation ):
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细胞间、免疫细胞与免 疫分子间以及免疫系统与机体其他系统间相互 作用,构成一个相互协调与制约的网络,感知 机体免疫应答并实施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内 环境稳定。
免疫调节
免疫分子的免疫调节作用 免疫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凋亡对免疫应答的负反馈调节
自身组织 细胞
靶细胞
免疫调节
二、免疫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1. 调节性T细胞 2. Th1/Th2平衡的调节
1. 调节性T细胞
自然发生调 节性T细胞
CD4
免疫调节
CD25
NKG2A含ITIM,能转导抑制信号。
免疫调节
胞内带有 ITIM
CD94:NK2A/G与 MHC-I结合,ITIM活 化,抑制NK激活。意 义:维持自身耐受
当靶细胞(肿瘤或者病毒 感), MHC-I不表达或者 构象变化, CD94:NK2A/G不能与其 结合,抑制信号丧失, NK细胞活化,杀伤靶细 胞。意义:保护性应答
3. 补体调节蛋白的反馈调节
C1INH,抑制转化酶和MAC的形成
Classical Alternative
Lectin
C1INH
If MCP
DAF C4bp
CR1
If MCP
DAF C4bp
CR1
If Hf
DAF MCP
CR1
If Hf
DAF MCP
CR1 CD59 C8bp SP
免疫调节
4. 活化性受体和抑制性受体介导的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 Immunoregulation
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 immunoregulation ):
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细胞间、免疫细胞与免 疫分子间以及免疫系统与机体其他系统间相互 作用,构成一个相互协调与制约的网络,感知 机体免疫应答并实施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内 环境稳定。
免疫调节
免疫分子的免疫调节作用 免疫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凋亡对免疫应答的负反馈调节
自身组织 细胞
靶细胞
免疫调节
二、免疫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1. 调节性T细胞 2. Th1/Th2平衡的调节
1. 调节性T细胞
自然发生调 节性T细胞
CD4
免疫调节
CD25
免疫调节(课件)
![免疫调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ea3c9f0c22590103029d42.png)
________(由____细胞分泌)、淋巴因子(由____细胞分
泌)、溶菌酶等
2.免疫
吞噬细胞等
细胞淋巴
T
细胞迁移到
中发育成熟
细胞B细胞在
中发育成熟
三者都来源于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3.免疫活性物质
________(由____细胞分泌)、淋巴因子(由____细胞分
泌)、溶菌酶等
2.免疫
、
类风湿性关节炎
过敏反应概 特念 点: :已 ca消 b也..免 刺 .有一退 不疫 激明般较 会的 时显不快 引机 所的破起体 发、 坏组在 生反 细织的应 胞反强 ,应和 烈个 、接体受差异
知识点三 免疫疾病及免疫学应用
1.防卫功能失调 (1)防卫过强
自身免疫病:举例:如 类风湿性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3.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监控和清除体内已经______________或因
其他因素而被________的细胞,以及________ 的细胞
3.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监控和清除体内已经_____衰__老_______或因
其他因素而被________的细胞,以及________ 的细胞
3.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监控和清除体内已经_____衰__老_______或因
三者都来源于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3.免疫活性物质
________(由____细胞分泌)、淋巴因子(由____细胞分
泌)、溶菌酶等
2.免疫
吞噬细胞等
细胞淋巴
T
细胞迁移到
胸腺
中发育成熟
细胞B细胞在 骨髓 中发育成熟
三者都来源于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3.免疫活性物质
免疫调节PPT课件
![免疫调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9e5fa8763231126edb11f5.png)
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 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 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 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 《汪曾祺自选集》等。另有一些京剧剧本。 短篇《受戒》和《大淖(nào)记事》是他的 获奖小说。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 (zuō泛指各种行业)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 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
略写
下水赶鱼
详写
故
乡 人
金 大 力
介绍其名字由来
憨厚、朴
介绍当瓦匠头儿的原因 介绍金家茶炉生意
性格
实勤劳、 正直知足、
在清善贫良风雅中
自得其乐,急
钓 鱼 的 医 生
生活习性 家居摆设 为乡人看病 写两件傻事
人淡如菊 公好义,淡于
医术高超
世故,不为浮 名所累,淡泊
医德高尚 风雅,求得世
俗中的豁达。
汪曾祺简介:(192O~1997),现、 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 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 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1940年 开始发表小说。1943年大学毕业后 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 史博物馆职员。1946年起在《文学 杂志》《文艺复兴》和《文艺春秋》 上发表《戴车匠》《复仇》《绿猫》 《鸡鸭名家》等短篇小说,引起文 坛注目。1950年后在北京文联、中 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编辑《北 京文艺》和《民间文学》等刊物。 1962年调入北京京剧团(后改北京 京剧院)任编剧。
检查预习
• 1.给下列各组形近字组词 • ①戳( ) 戮( ) • ②掺( ) 渗( ) 惨( ) • ③篙( ) 蒿( ) • ④剽( )嫖( )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间或(jiàn) 一爿( pán) 塑造(sù) 瓦脊(jǐ)
生物必修三课件:2.4_免疫调节_(共35张PPT)
![生物必修三课件:2.4_免疫调节_(共3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a2d1da6e53a580216fcfe5d.png)
化学本质:不一定
特点:大分子性 特异性 异物性
抗体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
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抗体 抗体立体模式图 浆细胞
抗体的分布: 血清(主要)、组织液及外分泌液
自学与讨论
1、参与体液免疫的“作战部 队”——免疫细胞依次有哪些? 2、特异性“武器”——抗体 是由哪种细胞产生的?
(1)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骨髓
(2)免疫细胞
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 吞噬细胞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抗体
淋巴因子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防卫
监控
—抵御并消灭外外界病原体 衰老、癌变、损伤的细胞
摄取 处理 暴露 呈递 抗原
T细胞
增殖 分化
效应T细胞
靶细胞
密切 接触
靶细胞裂解 死亡
再次受相同抗原刺激
记忆T细胞
淋巴因子
感应阶段
反应阶段
效应阶段
二次免疫——记忆细胞的二次应答
二次免疫反应过程:
相同抗原 再次入侵 特 异 性 结 合
记忆细胞
浆细胞
记忆细胞
抗体
二次免疫特点:比初次反应快且强烈,
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探究点一
探究点 二
探究点三
3.记忆细胞的特点是什么?什么是二次免疫反应?二次免疫有什 么特点? 提示 (1)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 的抗原。 (2)二次免疫反应:相同抗原再次入侵,记忆细胞很快作出反 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或效应T细胞和 记忆T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或效应T细胞与靶细 胞结合使其裂解释放出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3)二次免疫特点:比初次反应快而强,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 引起疾病之前将它们消灭,从而使患病几率大大降低。
特点:大分子性 特异性 异物性
抗体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
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抗体 抗体立体模式图 浆细胞
抗体的分布: 血清(主要)、组织液及外分泌液
自学与讨论
1、参与体液免疫的“作战部 队”——免疫细胞依次有哪些? 2、特异性“武器”——抗体 是由哪种细胞产生的?
(1)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骨髓
(2)免疫细胞
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 吞噬细胞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抗体
淋巴因子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防卫
监控
—抵御并消灭外外界病原体 衰老、癌变、损伤的细胞
摄取 处理 暴露 呈递 抗原
T细胞
增殖 分化
效应T细胞
靶细胞
密切 接触
靶细胞裂解 死亡
再次受相同抗原刺激
记忆T细胞
淋巴因子
感应阶段
反应阶段
效应阶段
二次免疫——记忆细胞的二次应答
二次免疫反应过程:
相同抗原 再次入侵 特 异 性 结 合
记忆细胞
浆细胞
记忆细胞
抗体
二次免疫特点:比初次反应快且强烈,
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探究点一
探究点 二
探究点三
3.记忆细胞的特点是什么?什么是二次免疫反应?二次免疫有什 么特点? 提示 (1)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 的抗原。 (2)二次免疫反应:相同抗原再次入侵,记忆细胞很快作出反 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或效应T细胞和 记忆T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或效应T细胞与靶细 胞结合使其裂解释放出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3)二次免疫特点:比初次反应快而强,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 引起疾病之前将它们消灭,从而使患病几率大大降低。
免疫调节课件(公开课)
![免疫调节课件(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bb20c79a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87.png)
注意事项
免疫抑制疗法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免疫细胞疗法
总结词
通过输注或激活特定的免疫细胞 ,直接针对肿瘤或感染进行特异 性治疗。
详细描述
免疫细胞疗法包括过继细胞疗法 、肿瘤疫苗、细胞因子疗法等, 通过培养和激活特定的免疫细胞 ,如T细胞、NK细胞等,增强其 对肿瘤或感染的杀伤能力,从而 达到治疗目的。
目前,免疫调节的分子机制研究涉及到多种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通路和 基因调控等方面,这些研究有助于揭示免疫调节的奥秘,为未来的免疫 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免疫调节与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 过修改或调控基因的表达来治疗疾病 。
目前,基因治疗已经在一些免疫相关 疾病中得到应用,如肿瘤、自身免疫 性疾病等,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
免疫细胞疗法是一种较为新型的 治疗方法,需要在专业的医疗机 构进行,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 效性。
05
免疫调节研究进展
免疫调节的分子机制研究
免疫调节的分子机制研究是当前免疫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通过研究免疫调节的分子机制,可以深入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和调控机 制,为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具有无特异性、作 用广泛、反应迅速等特点,是机体抵 御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重要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组成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屏障结构、吞 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炎症反应等 。
特异性免疫应答
01
特异性免疫应答定义
特异性免疫应答是指机体在接触某种病原体后,针对该病原体产生的具
有高度特异性的防御反应,也称为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
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受某些外界物 质刺激后发生的过度免疫反应, 导致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
免疫抑制疗法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免疫细胞疗法
总结词
通过输注或激活特定的免疫细胞 ,直接针对肿瘤或感染进行特异 性治疗。
详细描述
免疫细胞疗法包括过继细胞疗法 、肿瘤疫苗、细胞因子疗法等, 通过培养和激活特定的免疫细胞 ,如T细胞、NK细胞等,增强其 对肿瘤或感染的杀伤能力,从而 达到治疗目的。
目前,免疫调节的分子机制研究涉及到多种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通路和 基因调控等方面,这些研究有助于揭示免疫调节的奥秘,为未来的免疫 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免疫调节与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 过修改或调控基因的表达来治疗疾病 。
目前,基因治疗已经在一些免疫相关 疾病中得到应用,如肿瘤、自身免疫 性疾病等,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
免疫细胞疗法是一种较为新型的 治疗方法,需要在专业的医疗机 构进行,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 效性。
05
免疫调节研究进展
免疫调节的分子机制研究
免疫调节的分子机制研究是当前免疫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通过研究免疫调节的分子机制,可以深入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和调控机 制,为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具有无特异性、作 用广泛、反应迅速等特点,是机体抵 御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重要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组成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屏障结构、吞 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炎症反应等 。
特异性免疫应答
01
特异性免疫应答定义
特异性免疫应答是指机体在接触某种病原体后,针对该病原体产生的具
有高度特异性的防御反应,也称为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
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受某些外界物 质刺激后发生的过度免疫反应, 导致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
生物《免疫调节》PPT课件(共54张PPT)
![生物《免疫调节》PPT课件(共5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047b93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e.png)
吞噬 细胞
T细胞
记忆 细胞
效应 T细胞
淋巴 因子
功 吞噬、
受抗原刺 保持对
增强有关的免
能
处理、
呈递抗原
激增殖、
分化
抗原的
记忆
直接杀死靶细胞; 疫细胞对靶细
释放淋巴因子
胞的杀伤能力。
细胞免疫过程
抗原
吞噬细胞 (摄取、处理)
增殖分化 T细胞
记忆细胞
效应T细胞
产生淋巴因子
与靶细胞结合
小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识别、处理 和呈递抗原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B细胞、T细 抗体、效应T
胞增殖分化, 细胞和淋巴
并形成记忆 因子发挥免
细胞
疫效应
(五)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
项目 作用对象
体液免疫 抗原
细胞免疫 靶细胞
产生效应 细胞
效应B细胞
效应T细胞
产生效应 方式
效应B细胞产生 抗体与抗原结合
效应T细胞与靶 细胞接触,使靶细胞 破裂,释放淋巴因子
3)第三阶段:
效应T细胞
密切接触
释放
靶细胞
淋巴因子
(被抗原入侵的宿主 (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
细胞)
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
靶细胞内的溶酶 体酶被激活,使 其通透性改变, 渗透压变化,最 终裂解死亡。
通过加强各种有关细 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 效应。如诱导产生更
多的效应T细胞,增
强其杀伤力等
细胞免疫
淋巴因子
(一)人体的三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
第一道防线
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皮肤和黏膜组成) 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完整ppt课件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cc4bf54b73f242326c5f8b.png)
•细胞免疫作用使靶细胞裂解、死亡,使 抗原暴露,与抗体结合而被消灭。(两
者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完整版课件
18
1、防卫功能:抵抗抗原的入侵,防止疾病。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并清除体内衰老、
死亡、损伤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完整版课件
19
• 1、免疫系统过于灵敏、反应过度、 “敌我不分”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 进行攻击-自身免疫病。
记忆细胞
浆细胞 完整版课件
H抗体与抗原结合
抗体 抗原—抗体结12合
体液免疫过程
二次免疫
直接刺激
抗 原
B细胞
吞噬 T细胞 淋巴
细胞
因子
记 忆 细 胞
浆 细 抗体 胞
特异性结合,然后由吞噬细胞 吞噬消化
完整版课件
13
(2)、细胞免疫的大致过程
效应T细胞的杀伤作用示意图
细
胞
被病毒感染 的宿主细胞 (靶细胞)
问题探讨
能使人生病的细菌、病毒等几乎无处不在, 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 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却并未感到不适。 1、神经系统能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
人体能够靠反射对病菌或病毒作出反应吗? 2、人体能靠激素而直接杀灭病原体吗?
完整版课件
1
免疫调节
机体通过免疫系统的调节,识别 “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 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完整版课件
22
完整版课件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23
系统性红斑狼疮
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 缔组织病,
式随着育龄期妇女的艾滋病患者的增多而日益增多。
新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免疫调节》 (共23张PPT)学习演示PPT课件
![新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免疫调节》 (共23张PPT)学习演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f7a6d4482fb4daa48d4ba1.png)
有倒流现象。
如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伴湿疹血小板减少 患者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
通过免疫,生物有机体能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1起源: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的免疫缺陷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等。 能使人生病的细菌、病毒等几乎无处不在,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
(如营养不良、感染、药物、肿瘤、手术、 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却并未感到不适。
)引起,病人丧失部分或全部的免疫能力。 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外伤、烧伤、脾切除等。)引起,病人丧 供者器官会与受者的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导致器官移植失败。
共同特点是:由于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患者出现反复的、持续的、严重的感染,如气管炎、肺炎、中耳炎、化脓性脑膜炎、 脓皮病,甚至于恶性肿启的发病率比同龄正常人高100~300倍。
问题探讨
能使人生病的细菌、病毒等几乎无处不在,我 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是, 通常情况下,我们却并未感到不适。
1、神经系统能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 人体能够靠反射对病菌或病毒作出反应吗?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 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 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2、免疫治疗
用人工标记的抗体检测组织中的抗原,帮助 人们发现并杀死抗原。
3、器官移植
概念:医学上把用正常器官置换丧失功能
共同特点是:由于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患者出现反复的、持续的、严重的感染,如气管炎、肺炎、中耳炎、化脓性脑膜炎、
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 脓皮病,甚至于恶性肿启的发病率比同龄正常人高100~300倍。
导致器官移植失败。必须抑制受体的免 第一次接触过敏原后,能发生过敏反应吗?
如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伴湿疹血小板减少 患者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
通过免疫,生物有机体能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1起源: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的免疫缺陷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等。 能使人生病的细菌、病毒等几乎无处不在,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
(如营养不良、感染、药物、肿瘤、手术、 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却并未感到不适。
)引起,病人丧失部分或全部的免疫能力。 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外伤、烧伤、脾切除等。)引起,病人丧 供者器官会与受者的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导致器官移植失败。
共同特点是:由于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患者出现反复的、持续的、严重的感染,如气管炎、肺炎、中耳炎、化脓性脑膜炎、 脓皮病,甚至于恶性肿启的发病率比同龄正常人高100~300倍。
问题探讨
能使人生病的细菌、病毒等几乎无处不在,我 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是, 通常情况下,我们却并未感到不适。
1、神经系统能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 人体能够靠反射对病菌或病毒作出反应吗?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 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 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2、免疫治疗
用人工标记的抗体检测组织中的抗原,帮助 人们发现并杀死抗原。
3、器官移植
概念:医学上把用正常器官置换丧失功能
共同特点是:由于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患者出现反复的、持续的、严重的感染,如气管炎、肺炎、中耳炎、化脓性脑膜炎、
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 脓皮病,甚至于恶性肿启的发病率比同龄正常人高100~300倍。
导致器官移植失败。必须抑制受体的免 第一次接触过敏原后,能发生过敏反应吗?
最新医学免疫学免疫调节精品PPT教学课件
![最新医学免疫学免疫调节精品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43ba10ce2f0066f433220c.png)
20
❖ Th1和Th2细胞相互拮抗
通过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来调节免疫应答
Th1 → IFN-γ,介导细胞免疫为主 Th2 → IL-4,10 介导体液免疫为主
瘤型麻风患者Th2↑,IL-4阻止Mφ活化。 用IFN-γ干预, Th1↑,促Mφ活化, 杀伤胞内麻风杆菌,转为结核型麻风。
2020/12/8
抗CTLA-4抗体 对活化T所产生的CTLA-4起作用,维持T 活化的中、晚期,抗感染、抗肿瘤
2020/12/8
12
24h
共刺激分子CTLA-4分子的诱导性表达和对T细胞活化
的反馈性调节
2020/12/8
13
(二) B细胞表面的FcγR Ⅱ -B
抗BCR抗体
抗BCR的IgG抗体介导的抑制 Ag-Ab复合物介导的抑制
2020/12/8
9
抑制性受体和激活性受体 同时被交联 才发挥作用
交联
ITAM→ Src-PTK(酪氨酸磷酸化)
ITIM → PTP(脱磷酸化) 第一课件网在线
2020/12/8
10
激活性受体
I TAM → 招募PTK → 启动活化(先)
磷酸化
-
I T I M → 招募PTP → 抑制活化
-
抑制性受体
FcγRⅡ-B CTLA-4,PD-1,KIR KIR,CD94/NKG2A
γσT
Vγ9 Vδ2 TCR
肥大细胞 FcεRⅠ
CD94/NKG2A FcγRⅡ-B
2020/12/8
16
第二节 细胞水平的免疫调节
一、发挥调节作用的T细胞
在反馈性调节中居核心地位
分二类:P172 表17-2
2020/12/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效应阶段:
效应B细胞
合成和分泌
抗体 + 抗原 特异性免疫反应
抗体与病菌结 合,抑制其繁 殖或对宿主细 胞的黏附 抗体与病毒结 合,使其失去 侵染和破坏宿 主细胞的能力 抗体与抗原结合, 使其形成沉淀或细 胞集团,进而被吞 噬细胞吞噬消化
(四)细胞免疫
1)感应阶段: 抗原
使抗原隐 藏的抗原 决定簇暴 露
•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 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 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具特异性, 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特点: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它通常只 能对某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二)抗原和抗体
• 抗原的概念: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
属哪种免疫?
白细胞消灭病原体 属哪种免疫?
(一)人体的三道防线 非 第一道防线 特 (皮肤和黏膜组成) 异 性 溶菌酶使细菌溶解 免 疫 第二道防线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溶菌酶和吞噬 细胞组成)
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 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白细胞消灭病原体
非特异性免疫: 先天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2. 过敏反应
• 过敏原:
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过敏原。
• 举例: 花粉、室内尘土、鱼、虾、牛奶、 蛋类、青霉素、磺胺、奎宁等
3. 免疫缺陷症
• 概念: 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 引起的疾病,叫免疫缺陷症。 • 类型: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由遗传引起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由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
(五)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项目 作用对象 体液免疫 抗原 细胞免疫 靶细胞 效应T细胞
产生效应 细胞
效应B细胞
产生效应 效应B细胞产 生抗体与抗原结合 方式
相互关系
效应T细胞与靶 细胞接触,使靶细胞 破裂,释放淋巴因子
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三、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 周围免疫器官:脾、淋巴结、扁桃体 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等)
抗原
浆细胞
合成
分泌
抗体
• 抗体的分布: 1)血清(主要) 2)组织液及外分泌液
特异性免疫类型
抗原
进入人体
被体液中相应 的抗体消灭 体液免疫
被相应的 免疫细胞消灭 细胞免疫
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骨髓
造血干细胞
胸腺 T淋巴细胞
转移至淋巴器官中
B淋巴细胞
转移至淋巴器官中
抗原刺激 效应T细胞 效应B细胞
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淋巴结、血液中)
T 淋 巴 细 胞 巨 噬 细 胞
T 细胞
单核细胞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1)感应阶段: 抗原
(三)体液免疫
使抗原隐藏 的抗原 决定簇暴露
(识别和处理)
吞噬细胞
刺激
呈递抗原
T细胞 B细胞
(识别) 呈递抗原
2)反应阶段:
受抗 B细胞 原刺 激 增殖和,当同一种抗原再 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 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产生更强 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吞噬细胞
(摄取和处理) 呈递抗原
T细胞
(识别)
2)反应阶段: T细胞
增殖和分化
受抗 原刺 激
效应T细胞
记忆细胞
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 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 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产生 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3)效应阶段:
效应T细胞
密切接触
释放
靶细胞 淋巴因子 (被抗原入侵的宿 (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 主细胞) 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 靶细胞内的溶 酶体酶被激活, 使其通透性改 变,渗透压变 化,最终裂解 死亡。
2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 :体液中的各种抗体、淋巴因子、 溶菌酶等
四、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 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引起:
1.自身免疫病 2.过敏反应 3.免疫缺陷症等
1. 自身免疫病
• 概念: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 对自身的组织发生免疫反应。自身免疫 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 现症状,就成为自身免疫病。
• 器官移植:
用正常的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 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叫做器官移植。
• 器官移植的成败取决于什么?
取决于供者和受者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即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只要供者和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 同,就可进行移植,但为减轻排斥反应,病人 还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HIV病毒
HIV攻击人体T 细胞
红丝带的含义 她象征着我 们对艾滋病病毒 感染者和病人的 关心与支持; 她象征着我 们对生命的热爱 和对平等的渴望; 她象征着我 们要用“心”来 参与预防艾滋病 的工作。
2003年12月1日第16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为 “Live and let live” “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2004年主题:“关注妇女,抗击艾滋”
A
)
)
7)下列现象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B ) A、唾液的杀菌作用 B、接种百白破疫苗 C、白细胞吞噬病菌 D、皮肤的屏障作用 8)免疫细胞主要是 A、吞噬细胞 C、上皮细胞 ( D ) B、腺细胞 D、淋巴细胞
9)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体内存留时间有长有短 B、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C、能破坏和排斥所有病原体 D、是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
问题探讨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主要是调节身体遇到的物理或 化学变化时稳态的维持。
生命体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也随时可能受到细菌、 病毒的入侵,体内自身也可能产生衰老、破损、死 亡、异常的细胞。
这些变化是否会影响稳态的维持呢? 这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能发生作用吗? 那该生命体又该如何应对呢?
第4节 免疫调节
D、使细菌外毒素失去毒性
14 )生活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人最可能因 下列的哪一种方式感染艾滋病病毒( D )
A、与病毒携带者握手 B、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经严格 消毒的餐具
C、住旅店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 又未及时更换的被褥
D、洗牙或补牙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 的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
通过加强各种有 关细胞的作用来 发挥免疫效应。 如诱导产生更多 的效应T细胞,增 强其杀伤力等
效应 T 淋巴细胞(左) 与肿瘤细胞(右)密切接触
T细胞(左)攻击靶细胞
小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 三个阶段: 感应阶段 识别、处理 和呈递抗原 反应阶段 B细胞、T 细胞增殖分 化,并形成 记忆细胞 效应阶段 抗体、效应 T细胞和淋 巴因子发挥 免疫效应
HIV病毒 破坏人的 免疫系统!
2005年主题
一、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免疫的概念: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
保护性生理功能。 功能:通过免疫能够识别“自己”、排除 “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皮肤和黏膜对病菌的阻挡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溶菌酶使细菌溶解 属哪种免疫? 属哪种免疫? 属哪种免疫? 属哪种免疫?
• 举例:
病原体 寄生虫 花粉 异型红细胞 异体组织 异种动物的血清等异物
抗原决定簇示意图
• 抗体的概念: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 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 抗体的化学本质: 球蛋白 • 抗体的性质: 特异性
抗体立体模式图
抗体
效应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示意图
• 抗体的形成: B细胞
• 举例: 1)风湿性心脏病 2)类风湿关节炎 3)系统性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
• 风湿性心脏病:
进攻
抗体
进攻
酿脓链球菌 表面的一种 抗原决定簇
相似
心脏瓣膜 上的一种 物质
心脏受损 风湿性心脏病
2. 过敏反应
• 概念: 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 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 特点: 1)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快 2)不破坏组织细胞,不引起组织损伤 3)有明显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练 习
1)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免疫中起作用。(
×)
2)淋巴细胞只有在受到抗原刺激后,才能形成 效应细胞。(√ ) 3)只要接触一次某抗原,记忆细胞就能长期记 住该抗原的特征。(× ) 4)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5)下列皮肤的作用中,属于免疫作用的是( A、防止细菌侵入 B、防止水分蒸发 C、感受外界刺激 D、调节体温 6)人体内可以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是( D A、呼吸道黏膜 B、淋巴细胞 C、抗体和抗原 D、吞噬细胞
• 致病机理:
HIV(蓝色) 攻击T细胞
艾滋病
• 病毒分布:
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的 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
• 传播途径: 1)性行为传播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
艾滋病
• 预防措施: 1)洁身自爱 2)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 3)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等 4)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
艾滋病
• 概念: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 病毒(HIV,俗称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致 死性传染病。
艾滋病
• HIV:
艾滋病
• 致病机理: 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 特别是能够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 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 能,对病原体及多种疾病的易感性 增加而致人死亡。
艾滋病
C
)
10)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 C ) A、破伤风 B、百日咳 C、肺结核 D、天花
11)下列结构中,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 A ) A、肝脏 B、脾脏 C、胸腺 D、淋巴结
12)下列各项中,只属于细胞免疫功能的是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