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 经院哲学的亚里士多德主义
西方哲学史(北大版)
(四)赫拉克利特
1、火是世界的本原。
从外在形态看,火是万物的本原, 万物是火转化而成。 从内在本性看,万物与火一样,有 着同样永恒的原则。
2、逻各斯学说
逻各斯的含义:位于一切运动变化和
对立背后的规律,是一切事物中的理 性。 逻各斯在“火”中是直接表现的,但 在其他万物中则是内在的,要靠理性 才能发现它。
(二)灵魂回忆说:
认为学习就是回忆
第五章
亚里士多德
一. 亚里士多德哲学体系
1. 2. 3.
理论科学:形而上学、数学、物理学、逻辑 学 实践科学:伦理学、政治学 艺术
二. 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主要内容
(一) 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1. 物理学的含义:物理学是以“自然”为研究对象 的科学,即自然科学。 “自然”指运动的事物的本原和原因。
(二)“德性就是知识”
1.命题的含义:认得德性是过好生活或做善事 的技艺,是一切技艺中最高尚的技艺,而这种 技艺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掌握和做到的,所以说 德性就是知识。 2.命题的意义:无人有意作恶,如果一个知道 什么是善,他就会去实践它。具有知行合一、 真善一体的教育意义。
(三)苏格拉底方法
1. 认为做的只是要有正当的方法。 2. 苏格拉底方法的前提是“知道自己
三、爱利亚派
(一)克赛诺芬尼
1. 主张“一神论”,反对多神论。 2. “神”是唯一的、绝对的、普遍的和不
变的 3. “神”只能靠抽象思维才能领会和把握。
(二)巴门尼德
1.提出“是者”(存在)是世界的本原。 2.对“是者”的认识,重要的是: “所是的东西不能不是”,“不是的东西必定不 是”。 “能够被说的和被想的与是者是同一个东西”。 3.论证了“是者”有如下性质: 不生不灭 连续性 完满性 4.区分了“真理”和“意见”以及相对应的两种认识能 力。
西哲简史笔记
填空题第二章早期自然哲学1、提出“水本原说”的早期自然哲学家是泰利斯2、提出“无定说”的早期自然哲学家是阿那克西曼德3、提出“气本原说”的早期自然哲学家是阿那克西美尼4、在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中,逻各斯可以被理解为“理性” “原则” “规律”等5、巴门尼德提出“是者” 是世界的本原,他借正义女神之口,指出了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的区分。
6、芝诺提出否认运动可能性的四个论证:“二分法”、“阿基里和乌龟赛跑”(运动中事物没有快慢之分)、“飞矢不动”、“一倍的时间等于一半的时间”。
7、芝诺(斯多亚派创始人之一)提出“世界城邦”和“世界公民” (在《理想国》一书中)8、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第三章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9、普罗泰戈拉有一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
10、高尔吉亚提出三个命题:第一,无物存在;第二,如果有某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第三、即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
是为了验证“任何事物都有两种正相反对的说法” 这一相对主义原则。
11、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 和“德性就是知识”,他提出“无人有意作恶“,苏的方法“助产术” 即交谈对话法。
12、柏拉图提出“哲学家王”的主张13、亚里士多德: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第六章晚期希腊哲学14、伊壁鸠鲁的原子论自然观认为原子除有形状、位置、次序之外、还有重量这一性质。
15、怀疑派哲学家皮罗提出“不作任何决定,悬搁判断”。
第七章基督教哲学16、拉克坦修的《神圣的原理》从理论上宣布了基督统治时代的开始。
17、贝尔伽尔首先将辩证法用于神学讨论,安瑟尔谟推广了,他被称“经院哲学之父”。
18、査士丁首先提出了“基督教哲学”的概念。
19、德尔图良的“惟其不可能,我才相信” 和达米安的“哲学是神学的婢女”的思想一致。
20、教父对待希腊哲学的态度有两种理性辩护主义和信仰主义。
21、奥古斯丁认为:“基督教是真正的哲学”,他的“我怀疑,故我存在”的怀疑论是笛卡儿的“我是故我在”的先声。
05. 亚里士多德:属于世界的哲学家
05. 亚里士多德:属于世界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继柏拉图之后最伟大的希腊哲学家。
著名的语文学家威廉莫维兹称他“受经院哲学尊敬,却被考生诅咒,因为他们不得不死记硬背他那枯燥的教学大纲”。
亚里士多德于公元前384或383年生于斯塔吉拉,人们喜欢称他为“斯塔吉拉人”,就像人们喜欢叫谢林为“雷翁贝格人”,尼采是“勒肯人”,费希特为“腊门瑙人”一样。
比如,人们习惯说,伟大的腊门瑙人曾在柏林作他著名的“致德意志民族书”的演讲。
我们在此提到亚里士多德的出生地不无道理。
斯塔吉拉位于特拉岑一个很偏僻的地方,这个小城除了它的哲学家外没有其他值得炫耀的地方。
亚里士多德的伟大老师柏拉图是希腊的文化首都雅典的公民,而他本人则是个地道的外省人。
还有一点与柏拉图不同的是,亚里士多德不属于贵族阶层,但也不是平头百姓。
他的家庭属中产阶级,父亲还兼着马其顿国王的御医。
本来亚里士多德最方便的选择就是继承父亲的诊所和一个被古希腊学者称为“摇药片”的药房,但亚里士多德却想去雅典。
家里人没有表示反对,但也没忘了去问卜,看他到了雅典最好做什么。
结果神的手谕是他应当学哲学。
假如占卜的结果是另外的样子,不知西方文化史的发展会是如何。
有钱的父亲为儿子的学业毫不吝啬。
亚里士多德尽管要成为哲学家,却一生没有放弃享受舒适的生活、周到的服务、讲究的家用器皿。
合理的膳食,等等等等。
他不屑以与他同时代的第欧根尼——因住在一只桶里而不是住在房子里著称——为榜样,他对幸福的概念有自己的理解,正如他后来写的,幸福也意味着拥有世界上的好东西。
据载他喜欢盛装,手上带满戒指,头发保养得很好。
但裹在华丽的包装里的并不是仪表堂堂的身材,古学权威补充说:“他体质瘦弱,眼睛很小”,而且“说话时还有点口齿不清”。
那么,我们的斯塔吉拉人要去雅典献身哲学了,这在当时并不意味着去修一门偏僻古怪的学科,去做一个苦思冥想的人。
在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哲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几乎涵盖了所有知识和科学领域。
北大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完全笔记打印版
北大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完全笔记第一章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一、希腊哲学在西方哲学史的地位用美国哲学史家梯利的观点来讲:1、希腊哲学奠定了一切后来的西方思想体系的基础。
2、希腊哲学几乎提出和提供了两千年来欧洲文明所探索的所有的问题和答案。
3、希腊哲学提供了人类思想从神话式的原始形式演进到复杂多样的体系的一个最好的例证。
当然它这种地位是与希腊哲学处于哲学的素朴阶段联系在一起的,应在历史中理解它的地位。
二、希腊哲学的产生问题(一)从外部条件来讲:1、以人类活动经验的积累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为条件。
2、东方民族文化产生的影响。
(二)但西方哲学从希腊哲学开始,是希腊哲学产生的内在原因起主要作用。
1、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条件有助于激发智慧和意志,开阔人们对生活和世界的眼界,活跃批评和思索的精神。
2、政治制度的特性有助于理性的发现。
(三)古希腊神话中的哲理是古希腊哲学重要的思想渊源。
从古希腊神话的特征中可见到神话中的哲理特征。
克塞诺芬尼:“凡人们幻想着神是诞生出来的,穿着衣服,并且有着凡人一样的音容相貌。
”三、希腊哲学的特点(一)希腊哲学研究的问题由外在的自然向内在的人类本身转移的特点。
表现为自然哲学到逻辑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等的发展,最后形成亚里士多德的综合哲学体系。
(二)希腊哲学的思辨精神特点。
1、静观:2、辩证:3、演绎:4、理智:5、实践:四、希腊哲学的重要范畴1、自然:2、本原:3、基质(始基):4、存在(是者):5、理性(逻各斯):6、灵魂(心灵):7、原子:8、宇宙:9、神:对希腊哲学中的范畴的含义的理解,尤其要根据其在文中的关系来进行理解。
思考题1、解释古希腊自然哲学的范畴:自然、本原、基质(始基)。
2、希腊哲学的思辨精神特点是什么?3、分析希腊哲学的产生原因。
第二章早期自然哲学包括:(一)认为本原是一且变化的:伊奥尼亚派(包括米利都派和赫拉克利特)(二)认为本原是多且不变的:毕达哥拉斯派(三)认为本原是一且不变的:爱利亚派(四)认为本原是多且变化的:元素派和原子论者一、米利都派(一)泰利斯(Thales、鼎盛年为公元前585/584年)哲学观点:1、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亚里士多德,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主张国家应对奴隶主子弟进行公共教育。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主张国家应对奴隶主子弟进行公共教育。
使他们的身体、德行和智慧得以和谐地发展。
亚里士多德为其哲学学校设立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他主张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且在不同时期各有所侧重。
亚里士多德他认为城邦高于公民,但是他也主张人有自己的权利,要求实现城邦和公民利益的平衡。
他还确立了公平的正义和交换的正义的均衡正义原则。
亚里士多德是现实主义的鼻祖。
不同于他的老师柏拉图以自己假定的理想国衡量现实,他主张从现实的国家出发,防止国家堕落和促进国家的发展。
他对人性和理性持怀疑态度,主张法治,而法律的来源也不是人的理性或者学者的思考,而是来自于历史和传统中为人们所遵循和认知的东西,也就是历史的理性。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是:1、推崇民主制和君主制的结合;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高于公民,但是他也主张人有自己的权利,要求实现城邦和公民利益的平衡。
他还确立了均衡正义原则。
一方面对于不同出身、财产、地位、能力的人要平等对待,另一方面对于特殊的任务也可以给予特殊的优待。
为此他非常推崇民主制和君主制的结合,在立法问题上实行民主,行政上实行君主制。
3、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是正义的体现,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必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而这样一个衡量是非曲直的恰恰就是法律,遵从法律便是遵从正义,所以,衡量法律的良恶与否,其标准为是否合乎正义。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是: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主要是站在批评柏拉图的理念论上而存在。
在柏拉图晚年,柏拉图自身已经进行一个深化和修订,说明,柏拉图已经意识到了他的理论的问题。
1、是不是所有事物都具有理念?比如恶的理念是什么?如果恶具有理念,而柏拉图的最高理念是善,两者是不是有冲突。
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方经济学成坤宇 201020102)摘要:本文综述了亚里士多德的经济学思想,回顾其生平,研究其对经济占有制和商品经济的论述,及其对经济学的贡献。
关键字:经济占有制,商品经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生于马其顿的斯塔吉茹斯,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马克思曾称他是古希腊哲学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是马其顿王阿敏塔斯三世的御医,家境优越,幼时即受到生物学、医学知识的熏陶。
18岁时被送到雅典,进了进柏拉图主持的学院,并在此学习、研讨、讲学 20年。
公元前348或前347年柏拉图死后,亚里士多德离开雅典在外周游12年,先后在阿索斯和米蒂利尼(Mytilene)建立了新的学园并考察了当地的生物。
此后,他到马其顿首都派拉,与国王的养女(或义女)皮蒂亚斯结婚,并受聘为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即后来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公元前343~前342)。
他在宫中住了3年后即隐退家乡斯塔吉茹斯。
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博物学等,他总结了公元前4世纪希腊科学的成就,著作多达170多部,他的思想对西方科学文化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他的经济思想主要见于《政治学》和《尼各马可伦理学》两书。
(一)对经济占有制的论述亚里士多德从自然原则来说明等级关系是符合原则的。
因为世上万物都有主奴关系,如生物有灵魂和身体的关系,灵魂是统治部分,身体是被统治的,二者属于主奴关系;人类中男人和女人的关系也是如此。
生而智慧者统治人,生而愚蠢者被人.统治。
所以,希腊人聪明,是高等人,而外邦人野蛮,理应是奴仆。
另一方面,他还从经济上来论证奴仆是为主人获取生活资料的一种有生命的工具,而只有当每一种无生命的工具都能按人的意志而自动进行工作时,如织布机上的梭子能自动织布,奴隶主才会放弃奴隶,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条件,奴隶的存在就是必要的。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主张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主张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
一,他的哲学被视为西方哲学的开端,其影响深远、广泛。
他的思想涉及政治、道德、宗教等,以下是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主张:
一、理性至上。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所有的行为和理解都是基于理性的,理性是人类行为的准则。
他认为,认识的最高境界是理性,理性是发展知识的唯一途径。
二、知识至上。
亚里士多德认为,知识是人类行为准则的基础。
知识并不是靠空谈或臆测得来的,而是透过实践和认识本身来获得的。
他认为,知识是通过观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来获得的,是一种真实可靠的。
三、实践至上。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是达到理性的唯一途径,知识和实践是相互依赖的。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只有真正的知识才能实现理性。
四、平等至上。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权利获得自由和尊严。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当受到平等对待,没有人应当被视为特权阶层。
五、自由至上。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有权利自由行动,他们应该自由发展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为。
他认为,人类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而不是被外界的因素束缚。
六、公正至上。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应该公正地看待每件事,不能偏袒任何一方。
他认为,只有遵循公正,才能获得真正的平等,才能使社会秩序稳定。
以上就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主要主张,他的思想深深影响了后来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也成为西方哲学的核心思想。
他的思想也为世界和平、自由和公正奠定了基础,他的思想也为世界各国人民指引前进的方向。
亚里士多德哲学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哲学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影响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也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重要灵感来源。
他的哲学系统具有深远的影响力,让他成为世界哲学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亚里士多德哲学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影响》一话题,涉及如何理解和评估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哲学传统,以及它是如何从亚里士多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发展离不开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因为他的哲学构建了哲学传统,推动了哲学史上的重大发展。
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一些哲学思想,其中主要是有关唯物主义、宇宙观、无永恒观念、理性主义与智性统一的理论。
这些思想给中世纪经院哲学提供了一种理解宇宙的思想框架,以及一种探索宇宙、形成系统的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是亚里士多德唯物主义思想,即认为实体是独立的,不依赖其他事物存在。
在中世纪经院哲学中,亚里士多德的唯物主义思想被引用,以认识宇宙的本质。
这一思想被普遍应用,可以说在中世纪哲学中唯物主义成为哲学基本原则。
此外,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了宇宙观,就是所有物质都在宇宙以不断变化的形式存在,这也为中世纪经院哲学提供了一种理解宇宙的视角。
另一方面,有关无永恒观念的概念也受到了亚里士多德的影响,即认为一切都在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
在中世纪经院哲学中,这一观念也被普遍采用,以把握宇宙及其运动规律的方式提供了一种理解。
此外,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思想也被广泛运用,认为理性和智性是一体的,以便更好地理解宇宙的本质。
最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推动了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发展,使哲学传统更加系统化。
总之,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哲学构建了哲学传统,揭示了宇宙的本质,推动了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发展,从而深深地影响了欧洲和世界各地文化发展。
因此,亚里士多德哲学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亚里士多德哲学及其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哲学及其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影响1、在亚里士多德关于物理学的思想中,他认为构成运动之物本源和原因的正式物理学的研究对象,这个研究对象也构成了运动着的事物之中的形式和形态。
他指出事物运动的本原是由形式、缺乏和质料三本原构成。
亚里士多德将运动定义为:“潜在的现实化”。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运动不仅仅是形式和质料的统一,运动更是潜在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运动基于“潜在”并最终实现面对“现实”的转化,或者简单理解为,由缺乏的形式向现实的形式的转化。
这就是被后世广为传颂的所谓“四因”,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最后四因可以归结为两因,即形式因、质料因。
关于运动的三本源可以被我们看做质料和形式,而潜在与现实同样可以被分别视为质料与形式的表现。
所以,在亚里士多德的运动观念中的“三本原说”、“四因说”以及“潜在与现实关系说”,均将焦点集中于事物的质料与形式并对其进行分析。
从亚里士多德物理运动观中,我们不难看出它呈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
其中质料与形式相互作用,在事物运动过程中缺一不可,这便将辩证法思想淋漓尽致地体现其中。
在这里的亚里士多德的形式与质料学说被中世纪哲学家所利用,有些人把它引用为理论基础。
2、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的实体学说可以说是把他的折中性、调和性的哲学特点推到了极至。
亚里士多德在建立自己的实体学说之前对柏拉图的理念论进行了批判的同时也为实体学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这是他唯物主义思想的重要表现。
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之间的根本分歧就在于本质是与可感事物相分离的理念型相,还是可感事物之内的形式。
他对柏拉图的批判集中于“分离学说”,即一种对一般唯心主义的批判,从中也就涉及到了个别与一般、概念之间的关系问题。
他认为设定的理念是无用的设定,可以通过归纳从特殊事例中看出来,无需逐个寻求每一样东西的定义,只要把握其中的类似之处就够了。
众所周知,此中提到的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经院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共相和殊相、一般与个别之间的关系问题。
【哲学】西方哲学史-亚里士多德(四因说)
【哲学】西方哲学史-亚里士多德(四因说)二、本原-原因论Q:什么是本原-原因论?A:我们要认识事物,就是说,我们要解决“世界本原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的问题,因此,亚里士多德的哲学首要解决的是本原问题以及原因问题。
(一)本原和原因Q:何为本原?A:关于本原,亚里士多德如是说道,也就是事物“存在、生成和认识由之开始之点。
”Q:亚里士多德为什么确定会由本原存在呢?A:无中不能生有,所以一定存在着某物,作为万物生成的基础,亚里士多德亦称其为“载体”。
万物之所以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是因为它们的形式不同,可见,也存在着“元形式”作为形式的本原。
Q:也就是说,亚里士多德认为本原有两个,一个是万物生成的质料基础,一个是万物生成的形式基础。
A:可以这么认为。
Q:那么,“原因”是什么呢?A:“原因”,即一切事物存在和生成的全部根据与条件。
我们重点讲讲他的四因说和潜能实现说。
(二)四因说Q:什么是“四因说”?A:所谓四因,就是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所为因。
Q:不懂。
A:所谓质料,就是事物由之生成,并继续留存其中的东西,简单说,就是事物形成的材料。
Q:可以举个例子吗?A:比如,青铜是雕塑的质料,砖块是房子的质料,这是具体物的质料;躯体是生命的质料,弧是圆的质料,这是抽象物的质料。
可见,无论抽象还是具体物,都由质料组成。
Q:我明白了,那什么是形式因?A:所谓形式,它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说,某物之所以成为某物的本质。
比如,雕塑之所以是雕塑,不在于其质料,而在于其具备作为雕塑的本质,有点类似于“理念”;另一个是说,形式就是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也就是它的样貌。
一般来说,事物总是通过其外在来展现内在。
Q:我明白了,那什么是动力因?A:万物为什么有动静之分?是因为存在着动力。
那么,动力从哪里来?要解决这个问题,亚里士多德首先把事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物,另一类是人工物,怎么区分这两类物呢?关键要看它的动力是来自内部还是外部。
《亚里士多德》课件
亚里士多德曾在雅典的柏拉图学 园学习,并最终成为了一名哲学
家和科学家。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背景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的柏拉图学 园学习了20年,这是他接受的 主要教育。
在学园中,他学习了数学、天 文学、音乐、政治学和形而上 学等方面的知识。
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的影响深 远,使他成为了柏拉图主义者 。
亚里士多德的学术贡献
01
02
03
奠定逻辑学基础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逻辑学 理论,如三段论、推理等 ,对后世逻辑学的发展产 生了深远影响。
形而上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实体论 、本质论等思想,对中世 纪经院哲学和近代西方哲 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伦理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思想 ,如德性伦理、幸福主义 等,对后世伦理学的发展 产生了重要影响。
02
逻辑学领域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逻辑推理系统在某些情况下过于简化,无法处理复杂
的逻辑问题,与现代逻辑学相比存在局限性。
03
形而上学领域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质世界由形式和质料组成,这种观点在解释物质世界
的本质和起源时存在困难,与现代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观念存在冲突。
亚里士多德思想引发的争议
伦理学领域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主张中存在着一些争议,例如他认为奴隶制 是合理的,这种观点在现代社会中受到质疑和批判。
《亚里士多德》德的哲学思想 •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 • 亚里士多德的影响 • 亚里士多德的局限与争议
亚里士多德简介
01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公元前384年 的希腊,是色雷斯地区的斯塔吉
拉城。
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的御医, 因此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对现代科学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主要哲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主要哲学思想展开全文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亚里士多德得非常重视教学方法,他反对刻板的教学方式,于是他经常带着学生在花园林荫大道上一边散步、一边讨论哲理,因此后人把亚里士多德学派称作“逍遥学派”。
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亚里斯多德师承柏拉图,主张教育是国家的职能,学校应由国家管理。
他首先提出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思想;赞成雅典健美体格、和谐发展的教育,主张把天然素质,养成习惯、发展理性看作道德教育的三个源泉,但他反对女子教育,主张“文雅”教育,使教育服务于闲暇。
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
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亚里士多德首先是个伟大的哲学家,他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却抛弃了他的老师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实在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
“质料”是事物组成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
就像是现在有一只鼓翅乱飞的鸡,这只鸡的“形式”是它会鼓翅、会咕咕叫、会下蛋等。
当这只鸡死时,“形式”也就不再存在,唯一剩下的就是鸡的物质。
柏拉图断言感觉不可能是真实知识的源泉。
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
这些思想已经包含了一些唯物主义的因素。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认为理性方案和目的是一切自然过程的指导原理。
可是亚里士多德对因果性的看法比柏拉图的更为丰富,因为他接受了一些古希腊时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及其影响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及其影响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古希腊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涵盖了伦理学、形而上学、物理学、逻辑学等多个领域,且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生平与思想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公元前384年的希腊斯塔基拉(Stagira),是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尼的儿子,也是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
他在柏拉图的学派中学习了20年,但他却对柏拉图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并开始了自己的哲学思考。
亚里士多德曾为亚历山大大帝担任过教师,后来他又回到雅典,开设了一所自己的学院,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哲学家和学者。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观点在当时并不被广泛认可,但是他的影响力却很大。
他强调实证主义,认为知识应该基于经验和事实,而非理论和假设。
他还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幸福,而幸福来源于对道德的遵循和自我实现。
这些思想对当今世界的哲学、伦理和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被誉为“实证主义之父”,他的哲学思想是通过实证和逻辑推导得出的。
实证主义是一种探究世界的哲学方法,它强调事实和经验的重要性。
亚里士多德的实证主义思想对现代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现代,人们不再相信神秘主义,而是承认实证主义对于科学发展的贡献。
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思想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思想是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分,他认为存在有四种形式:物质、形式、表象和目的。
他认为,物体是具有物质和形式两种形式的实体,物质是物体的物理属性,而形式则是物体的精神属性。
表象是一个物体从外部传达给我们的信息,而目的则是一个物体的使命或目标。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思想对于现代哲学理解身体和思想的关系至关重要。
他认为,身体和思想是相互关联的,它们并不是分离的实体。
因此,他的形而上学思想促进了对身体和思想结构的深入研究,并最终带来了许多进步。
三、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是希腊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分。
他认为,伦理学应该从幸福的角度来考虑,幸福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
北京大学赵敦华教授《西方哲学简史》
北京大学赵敦华教授《西方哲学简史》西方哲学导论古希腊—中世纪赵敦华主讲第一讲前言西方哲学史将讲授历史上的主要哲学体系,哲学思辩与论证的方法、训练思维的逻辑与规范、用语言进行较确切的逻辑与语意。
课程内容大致分为: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德国哲学。
第二讲希腊哲学概论一、希腊哲学的特点:(将希腊哲学与中国、印度哲学比较)1,相同点:①都不是最古老的进化形态,脱胎于古宗教与神话。
②诞生年代相近,即轴心时代(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2,不同点:①从哲学与古代宗教、神话的关系上比较。
古印度:哲学与宗教未能彼此区分,以佛教、印度教经典为主。
古希腊:哲学与宗教有了比较明确地划分,以神为理性的化身,批判“神人同形同性论”,自觉地与宗教划清界线,有明显的非宗教性。
中国哲学:介于印度与希腊之间,对宗教敬而远之。
②从表达方式上讲:印度:以说教为主,但其中充满了思辩的论证思想,代表学说是因明学,以因明学认证教义。
古希腊:以说理为主,以论辩、讨论为主来说明哲学道路。
(理性精神)中国哲学:在说教中说明道理,介乎二者中国,名家亦有论辩成就。
二、古希腊哲学中的几个关键概念:1,Physis = nature =自然指的是运动变化的原因表达了古希腊哲学的思辩性,按亚里士多德所言,哲学起源于诧异。
希腊人由于航海原因,对天相变化十分敏感,由此引发了对运动变化及其原因的思考。
这一派哲学爱就被称为自然哲学家,这一派进而引发了后世的物理学的诞生。
早期的自然哲学家都是早期的天文学家、宇宙学家、数学家等。
代表人物为泰勒斯(Thales)。
2,Arche =beginning =本原指的是一切运动变化的原因的名称和代表古希腊人认为事物的本原决定了其发展与归宿,即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
这样就可以寻找到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于本原的关注,反映了人类的心理需要。
这种对本原的探索又可分成两类:①对自然本原的探索:②对社会本原的探索(中国古代的神话,如中国的三皇五帝的传说)但二者差异之大,令人惊诧。
亚里士多德哲学主要观点
亚里士多德哲学主要观点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古老却永恒的话题——亚里士多德的哲学。
这个家伙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他的思想就像一块肥肉,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滋养。
亚里士多德活跃在公元前四世纪,他的思想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简直可以说是“哲学界的老前辈”了。
他的观点涉及的范围广泛,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他那些耐人寻味的想法。
2. 认识论:知识的来源2.1 感知与经验首先,亚里士多德认为,知识的获取离不开我们的感知和经验。
他就像个小孩子一样,坚信我们要通过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才能真正懂得什么是知识。
他提出了“实证主义”的观点,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这就像我们学骑自行车,只有摔倒几次,才能真正掌握平衡嘛。
2.2 理智与逻辑接下来,他也没有忽视理智的重要性。
他认为,理智和逻辑是我们理解世界的另一把钥匙。
他提到的“三段论”逻辑就像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只要掌握了基本原则,就能推导出很多知识。
这就像做菜,有了食谱,跟着步骤,最终才能做出美味佳肴。
3. 形而上学:存在的本质3.1 物质与形式谈到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可真是个“大师”。
他提出“物质与形式”的概念,认为每一个物体都有其物质部分和形式部分。
举个例子,就像一块木头和它雕刻出的形状。
木头是物质,而雕刻后的形状就是形式。
两者结合,才构成了完整的存在。
3.2 目的论而且,他还提出了目的论的观点,认为万物都有其目的和功能。
他把这个观点称为“目的性”,简直就像一部精心编排的舞台剧,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使命。
亚里士多德认为,了解一个事物的目的,才能更好地理解它的本质。
4. 道德与伦理:好生活的艺术4.1 中庸之道接下来,我们不得不提到亚里士多德的伦理观。
他倡导“中庸之道”,即在极端之间寻找平衡。
比如吃东西,太多了容易胖,太少了又没力气。
他认为,适度就是美德,这一观点在今天依然适用,听起来就像老妈的唠叨,但其实是个真理。
4.2 美德与幸福而在他的眼中,真正的幸福来自于过一种美德的生活。
《西方哲学史》亚里士多德哲学 ppt课件
“基督教教义的叔父”,新柏拉图主义斐洛是“基督教 教义的父亲”
ppt课件
16
三、怀疑论派:否定自我意识的哲学
(一)怀疑论之父:皮浪 感性和理性都怀疑,否认一切知识。
– 但是和东方不同,证明怀疑(求知),eg:撞墙,卧马车,海上的猪-“无 所谓”,死因:90岁参军,刺杀州长。
– 西方怀疑论的内在冲动,以身试法 – 中国:难得糊涂 坚持不发表任何意见,不做任何判断,这就是最高的善
第五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第一节 生平和著作(约前384—322)
ppt课件
1
(一)“第一实体”学说
(1)第一哲学即形向上学就是关于实体的学说,实体是所谓“有本身”或“作为有的有”亚 里士多德把实体分为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第一实体即客观存在的个别事物,第二实体即种 属概念是不能独立存在的,依赖于第一实体。
质料是潜能,形式是现实。从质料到形式的过程就是从潜能向现实转化的过渡,而这种过渡 必然以运动为环节。包含了某些自发的辩证法因素。
ppt课件
3
(三)认识论
认识的对象是客观事物,承认感觉之外有物存在,把感觉当作认识的起点,感觉是对外物的 反映。感觉和记忆的积累形成经验,经验进而发展为理论。但过分抬高理性的作用,认为存 在着所谓的不死的理性灵魂,在这里又陷入了神秘主义。
ppt课件
4
(四)逻辑学
(1)确立了形式逻辑的基本内容。把思维形式和规律看作是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的规律的反 映,提出和区分了归纳和演绎的逻辑方法。
(2)列举了十个范畴,实际上提出了范畴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的思想。探索了范畴的发展序 列问题。表明认识论和逻辑学一致的特点。
亚里士多德及其哲学
在实践中,法治意味着国家必须制定良好的法律并严格执行,同时培养 公民的法治意识和守法精神。这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促进公平 正义和公民福祉。
07 总结与评价
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总结
亚里士多德哲学体系博大精深,涵盖了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多个 领域。
变态政体的缺点是追求个人或少数人的私 利,忽视公共利益和共同幸福,优点是能 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
正宗政体的优点是能够实现公共利益 和共同幸福,缺点是可能受到个人或 少数人的私利影响。
法治思想及其实践意义
亚里士多德主张法治优于人治,因为法律是公正和理性的体现,能够避 免个人主观性和任意性带来的不公。
对形而上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 了存在、本质、实体等哲学基本问题, 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政治学也有独到的见解,主张建立 法治国家,强调国家的目的在于促进 公民的道德和幸福。
对后世哲学家的影响
对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经院哲学家将亚里士多德哲学与基督教 教义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经院哲学体系。
03
重要基础。
政治学
探究城邦政治的本质和原理,提 出“人是政治的动物”的著名论
断。
阐述政体、法治、公民等概念, 构建以公共利益为基础的政治学
体系。
对西方政治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后世的政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
基础。
逻辑学
探究推理和论证的规则和方法,提出“三段论” 等重要的逻辑学原理。
阐述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构建以形式 逻辑为基础的逻辑学体系。
奠定了基础。
他的哲学思想对于理解 人类本质、社会伦理、 政治制度等方面具有重
亚里士多德哲学概述
亚里士多德哲学概述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物理学》、《形而上学》、《诗学》、《伦理学》等中。
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柏拉图的思想,但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对于宇宙、自然、人的本质和道德等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注重对于自然和宇宙的研究。
在《物理学》和《形而上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四因素”理论,认为事物的存在和变化需要四个因素:物质、形式、起因和目的。
他认为万物都有一个最高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一种永恒的存在,而不是依赖于感知和经验的。
他还研究了运动和时间的关系,提出了“自发运动”和“他发运动”等概念,认为一切运动都是有原因的。
其次,亚里士多德对于人的本质和人类的道德价值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伦理学》中,他提出了“经验至善”和“理性至善”的区分,认为道德的实现需要理智和良好的习惯。
他认为人类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幸福,而幸福是通过道德行为和理性生活来实现的。
此外,亚里士多德还强调了友谊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朋友是通过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来建立起来的。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对于科学研究和教育也具有重要意义。
他提出了“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强调观察和实验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育应该在自然的基础上培养人的品德和智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他还提出了“中庸之道”的观念,认为在追求幸福和道德的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度和平衡。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对于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在中世纪被亚里士多德主义所宣扬,影响了基督教哲学和自然哲学的发展。
同时,他的思想也对后世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产生了巨大的启发,如伽利略和牛顿等人都受到了他的影响。
总之,亚里士多德是一位思想家、科学家和教育家的典范。
他对于自然和宇宙、人的本质和道德、科学研究和教育等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对于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思维广阔、思维深刻,为后世的哲学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考和启发。
中世纪哲学之经院哲学
1、含义
原义:“学院中人的思想”,“士林哲学”
特殊含义:在公教会(或天主教会)学校里 传授的、以神学为背景的哲学。
延伸含义:指那种脱离实际、排斥经验,搞 形式主义和繁琐论证的哲学。
如:论证“神用泥土捏成的人的始祖亚当有 无肚脐眼?”“吃人的野蛮人死后肉体复活 的情况如何,这个复活的肉体是他们自己的 肉体,还是他人的肉体?
马斯保留了少得可怜的篇幅,而罗素则是更是
毫不客气地总结道:“阿奎那没有什么真正的
哲学精神。”
三、托马斯·阿奎那的哲学思想
《神学大全》的结构是由问题和论文组成的 一部著作。写作方式分五步:
1. 问题的设定; 2. 异议; 3. 与异议相反的权威论述; 4. 问题的结论; 5. 对异议的回答。
(一)托马斯论哲学和神学的关系
1245年—1248年,阿奎那在巴黎大学从事教学和 研究工作,结识巴黎大学神学教授大阿尔伯特。
1248年—1252年,阿奎那与阿尔伯特一起来到科隆从事 神学研究工作,彼得·伦巴德的《箴言录》(当时大 学和多明我会标准的神学专著)、新柏拉图主义者狄 奥尼西的《神的名称》等对阿奎那影响很大。有“西 西里哑牛”之称。
“不把信仰放在第一位是傲慢,有了信仰 之后不再诉诸理性是疏忽。两种错误都要加 以避免。”
(三)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宣讲》:“能否找到一个独立的充足的关于上 帝存在的证明” ——本体论证明——仅仅依 靠概念的分析而不依赖于经验事实的证明—— 先天证明
“本体论证明”的内容; 因为: “上帝是一个被设想为无与伦比的东西” 又因为 :“被设想为无与伦比的东西不仅存在
(四)实在论的观点 实在论:不同的词与不同的实在相对应,殊
相表示个别实在,共相表示普遍实在。即共 相既是心灵中的一般概念,又是这些概念所 对应的外部实在。
简答经院哲学的内部斗争及其社会意义
简答经院哲学的内部斗争及其社会意义经院哲学是中世纪西方哲学的重要学派之一,也是天主教教义与哲学相结合的思想体系。
它最早形成于13世纪的巴黎圣母院学院,后逐渐发展成为欧洲中世纪教育体制的核心。
然而,经院哲学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内部的激烈斗争,这些斗争对于经院哲学的演进和社会意义都具有重要影响。
经院哲学的内部斗争主要集中在两个学派之间,即奥古斯丁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
奥古斯丁主义强调信仰的重要性,主张通过神学和哲学相结合来达到对上帝真理的认识。
亚里士多德主义则更注重理性,认为通过理性思考和哲学推理可以揭示出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就其本质而言,这两个学派的斗争是理性和信仰、神学和哲学的较量。
这种内部斗争对经院哲学的演进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兴起对经院哲学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理论对经院哲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得哲学的研究方法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
其次,内部斗争的存在促使经院哲学中的学者不断进行辩论和讨论,使得经院哲学成为一个独特而富有活力的思想体系。
这种争论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影响,也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影响,推动了中世纪的学校制度和教育模式的发展。
经院哲学的内部斗争具有社会意义,主要体现在对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的追求上。
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对知识和学术有着严格的控制,传统的教会教义是思想和研究的主导力量。
然而,经院哲学的内部斗争为思想自由提供了一个平台,不同派别的学者能够公开辩论和交流观点,借此推动了知识的进步和学术的发展。
这种思想自由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后来对于科学思维和理性主义的兴起。
总的来说,经院哲学的内部斗争是关于信仰和理性、神学和哲学之间的较量。
这种较量对于经院哲学的发展和社会意义都具有重要影响,推动了经院哲学的演进、学术自由的追求以及中世纪教育体制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托马斯主义
5. 托马斯的认识论
(2)意欲论 ①认为人除了认知活动外,还有意欲的活动方 认为人除了认知活动外, 意欲是人从内到外的活动, 式。意欲是人从内到外的活动,它以外部事物为目 把自己的力量施加在外物上,改变或利用外物, 的,把自己的力量施加在外物上,改变或利用外物, 外物的变化是意欲在心灵之外造成的结果。 外物的变化是意欲在心灵之外造成的结果。意欲也 就是人的行为。 就是人的行为。 ②认为意欲分为感性意欲和理性意欲两种,它 认为意欲分为感性意欲和理性意欲两种, 们的差别就如感觉与理智、动物与人的差别一样。 们的差别就如感觉与理智、动物与人的差别一样。
二、托马斯主义
6. 托马斯的伦理学
托马斯的伦理学是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加神学的结 果。 (1)道德活动的终极目的是上帝,直接目的是幸 道德活动的终极目的是上帝, 幸福和上帝的关系是共有的善和最高的善的关系。 福,幸福和上帝的关系是共有的善和最高的善的关系。 德性分为基本德性和神学德性。 (2)德性分为基本德性和神学德性。基本德性是 以理性为标准的意志的习惯,有谨慎、正义、 以理性为标准的意志的习惯,有谨慎、正义、节制和坚 韧四种;神学德性是意志遵循上帝启示和使徒教导而培 韧四种; 养出的好习惯,包括有信、望和爱。 养出的好习惯,包括有信、望和爱。
二、托马斯主义
3. 托马斯的“形而上学” 托马斯的“形而上学”
托马斯从维护神学的目的出发, 在他的“ 托马斯从维护神学的目的出发 , 在他的 “ 形而 上学” 中阐述了亚里士多德的“ 形而上学” 的思想。 上学 ” 中阐述了亚里士多德的 “ 形而上学 ” 的思想 。 (1)关于“存在”的意义的观点。 )关于“存在”的意义的观点。 认为存在的意义指活动本身, ① 认为存在的意义指活动本身 , 是赋予一切事 物现实性的活动, 不是指一个事物或一类事物。 因 物现实性的活动 , 不是指一个事物或一类事物 。 它的特征在于它的现实性, 此 , 它的特征在于它的现实性 , 它也就是使潜在转 变为现实的活动。 变为现实的活动。 ②认为存在高于、优于和先于本质。 认为存在高于、优于和先于本质。
二、托马斯主义
5. 托马斯的认识论
(2)理智论
人的灵魂的理智活动就是抽象活动, ② 人的灵魂的理智活动就是抽象活动 ,抽象活动是 在感性活动内部自发产生的, 在感性活动内部自发产生的, 他把可感形式中的质料因 即一切于具体形状、大小有关的印象完全排除, 素 , 即一切于具体形状 、 大小有关的印象完全排除 , 达 到对无形的、普遍的形式的认识。 到对无形的、普遍的形式的认识。 ③ 人的理智从有形事物抽象出来的普遍概念也就是 共相。 共相 。 共相一方面是存在于人的思想中的独立概念或名 另一方面又是存在于可感个体之中的普遍实在, 称 , 另一方面又是存在于可感个体之中的普遍实在 , 是 普遍概念的对应物。他在此企图调和唯名论和实在论。 普遍概念的对应物。他在此企图调和唯名论和实在论。
第十讲 经院哲学的亚里士多德主义
程 瑞
chengrui@
一、阿维洛伊主义 和拉丁的阿维洛伊主义
1. 阿维洛伊主义
13世纪经院哲学在利用希腊哲学方面, 13世纪经院哲学在利用希腊哲学方面,经历了一个明 世纪经院哲学在利用希腊哲学方面 显的变化: 显的变化:即以柏拉图哲学为主变为以亚里士多德哲学为 促成这个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阿维洛伊主义。 主。促成这个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阿维洛伊主义。 阿维洛伊主义是12世纪在西班牙流行的一种“ 阿维洛伊主义是12世纪在西班牙流行的一种“穆斯林 12世纪在西班牙流行的一种 的亚里士多德主义”(“阿拉伯的亚里士多德主义” ) , 也 的亚里士多德主义” (“阿拉伯的亚里士多德主义” 阿拉伯的亚里士多德主义 西部的亚里士多德主义” 相对于另一派叫“ 叫“西部的亚里士多德主义”(相对于另一派叫“东部的亚 里士多德主义”的穆斯林的亚里士多德主义而言) 里士多德主义”的穆斯林的亚里士多德主义而言),因其代 表人物为阿维洛伊(Averroe)而得名。 表人物为阿维洛伊(Averroe)而得名。
二、托马斯主义
5. 托马斯的认识论
(2)意欲论 感性意欲是动物意欲,是人的自然意欲; 感性意欲是动物意欲,是人的自然意欲;理性意 欲是意志。意志要比感性意欲高级。 欲是意志。意志要比感性意欲高级。 ③人的行为分为“人性行为”和“人的行为”。 人的行为分为“人性行为” 人的行为” 人性行为是完全由理性意欲支配的行为, 人性行为是完全由理性意欲支配的行为,它出自 人所特有的属性,是理智与意志相统一的行为; 人所特有的属性,是理智与意志相统一的行为;人的 行为则是由理性意欲与动物意欲共同支配的行为, 行为则是由理性意欲与动物意欲共同支配的行为,它 出自人的本质。 出自人的本质。
一、阿维洛伊主义 和拉丁的阿维洛伊主义
2.拉丁的阿维洛伊主义
阿维洛伊主义是西欧人重新认识亚里士多德主义的 重要途径。拉丁的阿维洛伊主义就是阿维洛伊主义被译 重要途径。 成拉丁文形式进行传播的思想,也叫“ 成拉丁文形式进行传播的思想,也叫“世俗的亚里士多 德 主 义 ” 。 代 表 人 是 巴 黎 大 学 的 西 格 尔 (Siger of Barbant, 1240~1284年)。 ~ 年。 拉丁的阿维洛伊主义使亚里士多德主义对经院哲学 的影响具有了直接的现实性。 的影响具有了直接的现实性。其对经院哲学产生重要影 响的观点主要是以上阿维洛伊主义所主张的观点。 响的观点主要是以上阿维洛伊主义所主张的观点。
二、托马斯主义
2. 托马斯论哲学和神学的关系
(2)认为神学高于哲学,哲学是神学的奴仆。 认为神学高于哲学,哲学是神学的奴仆。 ①神学“在思辨和实践两方面都超过其他科学”, 神学“在思辨和实践两方面都超过其他科学” 因此神学高于哲学。 因此神学高于哲学。 ②人的理性属于自然,而上帝的恩典又是成全自然 人的理性属于自然, 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使神学需要哲学。 的,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使神学需要哲学。认为 神学可借哲学“来把自己的义理讲得更清楚些” 神学可借哲学“来把自己的义理讲得更清楚些”。
二、托马斯主义
5. 托马斯的认识论
(1)感觉论 认为认识在由感觉到理智的过程中; ② 认为认识在由感觉到理智的过程中 ; 感觉 区分为外感觉和内感觉两种形式。 区分为外感觉和内感觉两种形式。 外感觉是以有形事物为对象的感官活动, 外感觉是以有形事物为对象的感官活动 ,根 据感官和感觉对象的结合的区分标准,分成看觉、 据感官和感觉对象的结合的区分标准, 分成看觉 、 听觉、嗅觉、尝觉、触觉五种, 听觉 、 嗅觉 、 尝觉、 触觉五种 , 其中触觉是最基 最一般的外感觉。 本 、 最一般的外感觉 。 人的外感觉并不高于动物 的外感觉。 的外感觉。
二、托马斯主义
5. 托马斯的认识论
(1)感觉论 内感觉以可感形式为对象, 内感觉以可感形式为对象,是对外感觉获得的 关于事物的印象进行再认识,它能在各种条件下, 关于事物的印象进行再认识,它能在各种条件下, 包括在事物不出现的情况下, 包括在事物不出现的情况下,从各方面认识事物全 它包括有通感、辨别、想象、记忆四种形式, 部。它包括有通感、辨别、想象、记忆四种形式, 其中想象是最重要的内感觉。 其中想象是最重要的内感觉。想象意味着理智潜在 地参与了感觉活动,因此想象是思想的初级阶段。 地参与了感觉活动,因此想象是思想的初级阶段。 人的内感觉超过动物的内感觉。 人的内感觉超过动物的内感(3)认为“自然律”即关于人的本性的规律 是上帝制定的永恒律, 并铭刻在人的心灵中, 是上帝制定的永恒律 , 并铭刻在人的心灵中 , 表 现为人的自然禀赋和倾向。 现为人的自然禀赋和倾向。 “ 自然律” 内容为: 趋善避恶以保全生命; 自然律 ” 内容为 : 趋善避恶以保全生命 ; 通过夫妻关系来繁衍后代; 通过夫妻关系来繁衍后代 ; 在和平的环境里探索 真理;服从法律以保持社会秩序。 真理;服从法律以保持社会秩序。
二、托马斯主义
4.托马斯对上帝存在的论证 4.托马斯对上帝存在的论证
相对于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相对于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托马斯 的证明属于后天的证明,即是从经验出发的证明。 的证明属于后天的证明,即是从经验出发的证明。 ①从事物的运动或变化方面论证。 从事物的运动或变化方面论证。 从动力因的性质来讨论上帝的存在。 ②从动力因的性质来讨论上帝的存在。 从可能和必然性来论证上帝的存在。 ③从可能和必然性来论证上帝的存在。 从事物中发现的真实性的等级论证上帝的存在。 ④从事物中发现的真实性的等级论证上帝的存在。 从世界的秩序(或目的因)来论证上帝的存在。 ⑤从世界的秩序(或目的因)来论证上帝的存在。
二、托马斯主义
3. 托马斯的“形而上学” 托马斯的“形而上学”
(2)关于“实体”的划分的观点。 关于“实体”的划分的观点。 托马斯根据存在与本质、 托马斯根据存在与本质 、 形式与质料的关系 不同,把实体看作由高级到低级的等级系统,体 不同,把实体看作由高级到低级的等级系统, 现了他的温和的实在论的态度。 现了他的温和的实在论的态度。这个等级系统为 最高实体上帝、精神实体、物质实体。 最高实体上帝、精神实体、物质实体。
二、托马斯主义
1. 托马斯(Thomas Aquinas)的生平活动 托马斯( ) 2. 托马斯论哲学和神学的关系
(1)认为哲学和神学是两门不同的科学 ①区分科学的标准不在于客观对象,而在于研究方式, 区分科学的标准不在于客观对象,而在于研究方式, 同样的对象可以被不同的方式认知而成为不同科学 的研究对象。神学和哲学有着共同对象, 的研究对象。神学和哲学有着共同对象,但哲学以 理性认识它们,神学靠天启认识它们, 理性认识它们,神学靠天启认识它们,两者因此是 两门独立的科学。 两门独立的科学。
一、阿维洛伊主义 和拉丁的阿维洛伊主义
1. 阿维洛伊主义
阿维洛伊主义阿拉伯人翻译和注释亚里士多德的著 作中形成的,它主要还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作中形成的,它主要还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其中对经 院哲学产生重要影响的观点有: 院哲学产生重要影响的观点有: 物质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 (1)物质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但是在空间上是 有限的。所谓从“ 中创造出世界的学说, 有限的。所谓从“无”中创造出世界的学说,是神学家 最荒谬的臆造之一。 最荒谬的臆造之一。 双重真理论” (2)“双重真理论”:哲学和宗教归根到底导致同 一个真理。两者追求真理的形式不同;哲学高于神学。 一个真理。两者追求真理的形式不同;哲学高于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