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在公转吗》实验教学说课稿(全国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在公转吗》实验教学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中第6课《地球在公转吗》。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实验说课。

一、实验教学目标

教材通过模拟实验来寻找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证据,以及认识恒星的周年视差及其规律。五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已经知道地球在自转并且围绕太阳在公转这一科学事实。但能说出其证据的,那就太少了。让学生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生可以认识到:复杂而不可直接观察的地球运动,是可以被理解和认识的。

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模拟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知道地球公转会出现恒星周年视差,知道恒星距离地日系远近不同,其周年视差也不同。

(2)通过模拟地球绕太阳公转,绘制记录单,找出视差规律。

(3)意识到科学的解释需要得到证据的支持和从已知出发进行推理,发展实证意识。

(4)认识到科学家在获得的证据的过程中需付出艰辛的努力,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帮助我们认识世界。

教学重点:知道恒星周年视差证明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

教学难点:认识恒星的周年视差及其规律。

二、实验内容设计

这是教科书中的两个模拟实验。在具体教学中我发现其四个问题:

(1)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原实验需要很大的场地,才能有效观测,所以只能安排在室外,如操场。观测时,易受恶劣天气影响,易受其他课程干扰,及场地冲突等。

(2)耗时长,组织教学困难。教师要在各小组间来回指导,疲于奔命。

(3)读数误差大。由于观察时采取的是目测方式测量数据,引起读数误差较大。

(4)容易误导。地球公转轨道用圆代替,这容易误导学生认为地球公转轨道是圆的。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大胆创新,设计制作出恒星周年视差演示仪。它主要包

含以下几个部分:

(1)底座。这是直径为30cm的磁性圆盘,带有刻度和标线,方便对齐和找位置,并用红、黄泡沫球代表两颗星星,蓝泡沫球代表地球,乒乓球模拟太阳。泡沫球下方带有磁贴,可以吸附在圆盘上,自由移动。使场地移到了室内,省时省力。

(2)地球公转轨道。用椭圆卡纸片代替,上有标线,可以与底座标线对齐。轨道可拆卸,方便安装透明网格记录单。上有凹槽,地球既可沿此轨道公转,又保证观察平面能在同一高度,减小误差。

(3)标尺。中间用数字标出了距离,方便读数。相对于目测数据,提高其精度。

(4)激光笔。模拟了观察者的视线,把看不见的视线显现出来,方便学生的观察和记录。

(5)透明网格记录单。既不会挡住底座的坐标,方便实验和记录;又可以重叠,在实验中对比鲜明,一目了然,有效突破本课的难点;塑料制品还可以多次重复利用,节省材料。

使用方法:

在底座上依次安上透明网格记录单、地球公转轨道、太阳,再在90度方向安上黄、红两颗星星(带标尺的星星靠外)。接着在公转轨道上移动地球,使地日连线与星日连线垂直。然后在轨道上逆时针移动地球,模拟地球公转,除用眼睛直接观察外,学生可借助激光笔观察,即在地球位置打开激光笔对准黄色星星,从标尺上的光斑可确定黄色星星相对红色星星的位置,并用笔在透明网格记录单上描下这个位置。

利用创新的教具,我对书本中的实验进行了改进:

(1)用恒星周年视差演示仪模拟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观察恒星周年视差。

(2)探究恒星与太阳距离改变时,恒星周年视差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生成问题

播放地球公转动图,再让学生现场感受地球公转,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顺势提问:人们是怎么知道地球在公转的呢?接着展示恒星周年视差演示仪,介绍实验器材。

(二)引导猜测,明确方向

引导学生猜想,假设地球在公转,我们站在地球上观察远处这两颗星星,会

看到怎样的现象?

(三)模拟实验,搜集证据

1.观察恒星周年视差

(1)微课教学。首先,播放微课介绍器材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2)明确观察重点。注意:观测时不得让激光直射眼睛。

(3)开展实验观测。学生动手实验,模拟人在地球上观察恒星的情况,用记号笔在透明网格记录单上记录地球在公转轨道上逆时针运动时恒星1(黄)相对恒星2的视觉位置。

(4)交流发现。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数据得出:在模拟地球公转实验中,标尺上的光标的移动,代表了地球上人的视线变化。地球从轨道A位置运动到B 位置,地球上的人就会观察到黄色星星从红色星星的左边移到右边。像这样,我们在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我们称之为恒星的周年视差。提问学生:有没有人已经在宇宙中观察到了恒星的周年视差了?引导学生认识,我们的结果仅是基于模拟实验的推测,还不能作为证明地球公转的证据。想证明,还要从真实的天体观察中得到同样的结果。早在1838年,德国天文学家贝赛尔通过实际观测发现了恒星的周年视差,从而为公转提供了真实的证据。这也印证了本次实验假设的正确性。

2.探究恒星与太阳距离改变时,恒星周年视差的变化

(1)设疑导入:学生将记录单取下,把A、B两点和代表恒星周年视差的两个点的距离用线连接起来。展示各小组的纪录单,叠加对比,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各组的记录单不同?

(2)教师取出两张典型记录单添加辅助线,请同学再次观察。思考:恒星的周年视差与星日距离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通过比较,发现规律:星日距离远,星星的视觉位置差异范围小;星日距离近,星星的视觉位置差异范围大。测出恒星的周年视差,可以进一步推断出恒星的远近。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学生回顾,畅谈所得。

(2)教师总结,鼓励学生学习不懈探索的科学精神,向着未来继续努力。

四、实验效果评价

实验创新后呈现以下亮点:

(一)亮点一

创新仪器呈现以下三个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